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1

一、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意义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的有无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明白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关键的。广播电视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创新也不是一反生活常态,创造一些广大群众难以接受的作品,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只有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统一起来进行创作,才能够让观众时时感受到陌生化与间离化的审美体验。由于广播电视是科技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诞生的产物,所以运用创新意识来进行广播电视创作,必须要结合广大受众的参与意识、互动意识等,才能够创作出比较成功的作品出来。广播电视编导合理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节目创作,是关乎广播电视节目被大众喜好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

广播电视制作在今天所采用的传统制作方法,一层不变的创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在21世纪,广播电视制作,必须要体现出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表现特征。创新并不是单存意义上的改变广播电视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模式,而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其中创新性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而不是单存意义上的一反常态的创作模式。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艺术作品

三、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由于广播电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扎实的知识是基础,创造性思维则是关键。因此,在广播电视作品创作中,影响创新思维发挥的也无外乎这两个因素。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创作过程中,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所以导致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且由于只是在意创作的目的,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和吸引观众。导致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因此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导致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足。

四、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一)找准节目定位,树立编辑意识

对于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首先需要对于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定位。栏目的定位,对于如何对于栏目进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是获取作品生命力的基础,定位越准,对于创新的程度就越容易把握。其次要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最佳的创新素材,它是一个知识储量丰富的大课堂。在创作过程中,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使得作品游离和脱轨。于此同时,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的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走出线性思维的定式,注意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注重镜头与画面意义的多端性,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去组合画面、镜头、句子与段落等,从而形成较为独特而新颖的叙事结构,让观众时时感受到陌生化与间离化的审美体验。因此,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找准节目定位,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类型的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二)注重每一个细节,构建新型编辑思维

一切艺术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生活的,广播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然后在这一基础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由于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这一点上,对于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结合进行创作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在创新中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显得相得益彰,而且还培养了创新能力。所以,注重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突出体现出作品的新颖感。

(三)激发创新动机,运用新型的编辑方法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编导 创新

前言:

广播电视是属于最早的媒体之一,是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途径的增加,广播电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收听广播、看电视人已经越来越少。因此,如何让广播电视被更多人所关注,是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们的新难题。传统的方式已不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的编导们来探索一条新路径。

一、听取观众看法,打破常规性

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都是由工作人员决定,他们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观众并不能决定自己想看的。因此,首先改变的一点,就是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倾听观众的心声。现如今许多广播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观众可以在上面留言,说明喜好,而广播电视的编导们可以根据观众的喜好,合理安排节目,使观众真的可以在广播电视上看到自己想看的。

二、创新形式、稳固受众群

在这个无论人事都需要创新的年代,唯有拿出创造性的东西、转变惯性思维才能进步发展 。如现在的很多广播电视节目都采取边播出边互动的模式,在播出节目的同时听取观众的看法,了解大家的态度,积极和大家互动,增加观众粘性,以此稳固受众群;也有许多平台增设新栏目,采用现在流行的方式,流行的语言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三、树立品牌、吸引受众群

广播电视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不仅仅要把节目做的符合大众口味,也需要它具有自己的品牌效应。虽然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是越是沉淀的久的东西就越容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因此,这就需要编导们在设计自己节目时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印上属于自己标签。才能使其品牌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牢牢的吸引住^众,真正做到不被时代所淘汰。

结论:

创新是发展永恒的主题,任何时代都需要创新精神。在这个瞬息变化的网络时代,作为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更是要做到紧跟时代的脚步,引领时代的潮流。而对于广播电视的编导来说,首先应做的是从自我观念上进行更新,借助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等等因素,创新广播电视的形式,增加和观众间的互动性,随时调整,不断变化,以此来获得自身以及广播电视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3

关键词:广播;电视;创新;培养;特征;因素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34-01

一、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的有无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明白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关键的。广播电视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创新也不是一反生活常态,创造一些广大群众难以接受的作品,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只有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统一起来进行创作,才能够让观众时时感受到陌生化与间离化的审美体验。

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表现特征

广播电视制作在今天所采用的传统制作方法,一层不变的创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在21世纪,广播电视制作,必须要体现出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表现特征。创新并不是单存意义上的改变广播电视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模式,而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其中创新性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而不是单存意义上的一反常态的创作模式。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艺术作品。

三、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影响因素

由于广播电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扎实的知识是基础,创造性思维则是关键。因此,在广播电视作品创作中,影响创新思维发挥的也无外乎这两个因素。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创作过程中,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所以导致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且由于只是在意创作的目的,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和吸引观众。

1、找准节目定位,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类型的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对于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首先需要对于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定位。栏目的定位,对于如何对于栏目进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是获取作品生命力的基础,定位越准,对于创新的程度就越容易把握。其次要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最佳的创新素材,它是一个知识储量丰富的大课堂。在创作过程中,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使得作品游离和脱轨。于此同时,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的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走出线性思维的定式,注意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思维方式的培养。

2、注重每一个细节,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进行创作。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然后在这一基础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由于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

3、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激发创新动机,运用新型的编辑方法一切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经验理性与直接灵感的有效结合。其中与非顺向性思维直接相关的直觉与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要实现电视节目创新,直觉与灵感不可或缺,直觉是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规律,未经过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的一种思维创新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的飞跃、升华或突变。然而灵感是人通过大脑的潜意识对经过显意识收集的信息再加工而得到的结果。

四、总结

广播电视编导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将各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适应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善于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以此为基础有效地促进和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相信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更富有创意的广播电视作品来,而且还会被广大的观众所接受,取得艺术上的真正飞跃和成功。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4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现实环境;政治环境;学习环境;经济环境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编导这一行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社会各界也都对此专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国家也对此专业加大了重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在发生改变。为了能够顺应发展环境的改变并且继续高效、快速地发展下去,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对当前的发展环境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从而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

1 广播电视编导所面临的政治环境

在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的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发现,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影响此专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从整体上来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其所的重要内容都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环境,必须要顺应政治环境的变化,否则对收视率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内容也必须要完全的服从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些政治上的条件既是对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要求,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与保障,有助于培育出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类人才。

所以,一定要做好政治的宣传工作,不仅可以让广大的电视编导从业人员顺应政治的号召,还可以能及时地了解到这些时事政治、清楚地看到党的政策、明确国家的政治制度、了解当下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广播电视编导这一专业要明确政治环境并充分地顺应它,形成较为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可以使用一些政治上的语言并形成一种规范,这样就可以规范有关政治上不正当的语言及行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种约束、一种规范,更是一种信仰。只有在这种政治信仰的影响之下,大多数的广播电视编导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才能很好地把政治元素加入自身的言谈举止之中,融入自身的学习与工作之中。另外,广播电视编导行业还要针对社会发展的状况来选择一些适合的素材进行组合、拼接和调整,努力达到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得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能够在适应我国国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茁壮成长。

2 广播电视编导所面临的经济环境

经济的发展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并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播。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资金的雄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今后从事本行业的工作者们提供了相当具有吸引力和便利的条件。例如,在湖南电视台中,广播电视编导受到了电视台在经济方面的大力扶持,所以吸引了许多广播电视编导类型的人才,而且在强有力的资金的支持下,湖南电视台可以为这些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与培训的机会,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等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大的物质保障可以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想象,使得工作得以不断地创新与进步,编排出更加灵活、更加有趣、更加能吸引大众眼球的节目,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好评并创造出更高的收视率,给湖南电视台带来更加丰硕的经济收益。所以,经济环境因素对广播电视编导这一行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对于提升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效率有很重大的意义。

经济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起着直接的影响,而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保障。由此看来,经济与广播电视编导这两者是互相作用的。因此,要清楚的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经济对此行业的促进与阻碍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效率。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官方掌握着大部分的媒体,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地吸入专业人才,将媒体与环境进行融合,形成一个较为开放的环境,创建出一个开放的舆论背景,为广播电视编导打造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现实环境。

3 广播电视编导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5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后,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的开放性创作实践,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主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例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作实践,可由业界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深入社会进行新闻采访,再通过稿件编写等对采访素材的后期加工训练,使学生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制播流程;对于电视编辑创作实践,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先确定选题,再进行专题创作,从而使学生熟悉电视编辑制作的环节,提高摄像水平,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具备一定的电视作品创作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实践,重点应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栏目与节目策划、脚本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践,可在业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策划广播电视栏目并写出脚本,进而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节目创作,在节目制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节目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综合创作能力;对于纪录片创作实践和电视广告创作实践,重点应在以前各项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及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纪录片创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论文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课内实训和课程实践的效果,并为大四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地方媒体、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听取业界人士的实践工作讲座;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做专业认知报告及咨询指导等。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对专业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感受业界专家的专业精神,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应要求学生及时撰写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工作,从而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加深专业认知,建立初步的职业观,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定位,并明确自身的不足,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3.专业(毕业)综合训练

专业(毕业)综合训练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对前三年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检验。开展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好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深入省内外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实岗锻炼,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三)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寒暑假社会实践,即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回报社会。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1)专业赛事。专业大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模拟演练机会,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关键在于赛事的举办目的与组织运作方式。第一,学科专业赛事应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DV大赛应与剧本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制作等课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广告大赛应与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等课程教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应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安排充裕的指导时间。第三,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奖励细则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例如,黄淮学院非常影视社、主持人协会、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吟诵协会等专业社团的学生,通过参与入驻该校创新创业园的驻马店电视台文艺中心、驻马店新闻网、驻马店手机报的栏目运作与节目制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实题项目运作,即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的实题项目运作,实题实做。在实题项目运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应尽量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突出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实题实做,杜绝抄袭和假大空现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研精神。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的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具体讲,应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教师,并选派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顶岗锻炼等方式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主动聘请他们做专业实务课程的兼职教师;应培养一批专业建设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组建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媒介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既要注重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引进高性能先进设备,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需加强与高校周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联盟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

(三)强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教学内容开放、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项目带动的实地现场教学;应完善考试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其提高情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

(四)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6

1)自我省察。编导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省察能力,能够做到时时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及情绪变化,以便于在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同时,增强自己情绪调节的能力。

2)自我管理。作为编导,就注定要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对内协调演员与后台人员的关系;对外协调器与媒体以及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因此编导人员要具备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实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好各方工作。

3)自我激励。编导人员的工作较为繁琐、细琐并关系到方方面面,因此编导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激励能力,以支持自己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完成任务目标。

4)识别他人情绪。编导人员的工作之一就要经常与各方人员打交道,因此,编导需具备较强的情绪识别能力,以便从细微之处了解他人的需求,建立较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广播电视编导情商培养的基础

健康的心理是电视编导进行情商培养的基础,因此在编导情商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四点:

1)良好的心态。编导人员若想拥有高标准的情商,首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也即编导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繁复性、交往的广泛性等要求编导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主要表现为“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解决”、“主动承担”四个“主动”,以做好自身的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2)多样的思维。广播电视的编导工作对编导人员的思维方式要求较高,在了解自身情绪及心理时需要学会多样思维,从而全面掌握并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在了解他人情绪及心理时,需要学会逆向思维,以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以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去处理工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及各类较为繁复的事情。

3)职业的习惯。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心理舒适区,其是指人们的某些较为固定的心理模式,当某些事情的发生处于心理舒适区的范围之内时,个人就会感觉熟悉、安心;但当某些事情的发生超过心理舒适区的范围时,个人就会感觉恐慌、无所适从。广播电视编导在其工作的过程中,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心及社会环境,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因此,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准关键点,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舒适点,以养成良好的工作职业习惯。

4)恰当的行为。良好的心态、多样的思维、职业的习惯都将最终体现在广播电视编导的行为上,因此,编导人员在其工作处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检测自身的行为标准,使其工作行为既要忠于公司的最终目标,亦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安排,将他人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要以养成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工作方式,又要善于站在结果的角度上审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三、广播电视编导情商培养的方式

在广播电视编导情商的培养上,要选择恰当的、有效的培养方式,以有助于高标准情商目标的实现,具体培养方式表现如下:

1、做好自身定位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情商的培养并不是一蹉而就的,其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而第一步就需要编导明确自身的工作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说:一是要明确电视栏目的属性和类型,也即其所在的广播电视栏目是娱乐性质的还是教育性质的,亦或是两者综合的;二是广播电视栏目的办栏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文化的传播还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愉悦,亦或是为向观众传达一定的知识等等;第三要明确自身的工作的内容及职责,主要是剧本的撰写还是题材的选择,亦或是各方人员关系的协调或综合。广播电视编导只有明晰其工作定位,才会从生活中、工作中不断观察和搜集相关的素材,并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从其中汲取有营养的成分,提高自己的情商,使创作出的作品更富有情感色彩、形式更加新颖独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善于与各色人员打交道,明晰其心理需求;在广播电视栏目主题的表达上更加贴切、形式更加生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广播电视作为一门艺术,其播出的成功不仅源于对大时代背景下主流题材的正确选择,亦是因为编导人员在融入自身情感、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的艺术再创作。因此,编导人员在其高标准情商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对社会大背景下时代精神、时代主流的精准把握,亦要培养自己独特的编辑思维,在对时代主题的把握上,要学会发散思维,养成单项、逆向、超前的思维习惯,并注重对时代细节的把握,从而使其编导工作,既能完整的体现出时代风貌,又能全面满足时代需求,实现高情商的培养目的。

3、激发创作灵感

灵感与情商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在广播电视编导情商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其创作灵感的激发。直觉对主体对于客观认识的升华,灵感则是主体将其脑海中的毛重直觉意识通过新颖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主体的再创作过程。因此,若将这种灵感完美的嫁接在广播电视编导的编辑思想中,则是对编导人员自身创新的激发,有利于编导高情商的培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