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语文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1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语文教育模式漠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造成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残缺及不正常发展,导致了一些列的问题,这是教育实践中众所周知的事实。学生们感叹学习乏味无趣压力大,成人们批评现在的学生毫无生气、感情,无论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中学语文情感教育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当今社会,就读于中学课堂特别是城市中学课堂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就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所言,他们很多失去了手足之情,有些不但没有手足之情,更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缺失非常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强化中学语文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其次,在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是课程标准和新的语文课的明确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谈到有关文学鉴赏目的和态度时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它们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最后,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任继愈先生在给台湾《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的序言中写道:“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课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进行,同步开展的。”中学时代正是他们情智成熟的黄金时期,在这时让他们诵经阅典,透过教师的生动讲解让学生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文章内涵之深厚,又及时矫正注重教材体系的传统课堂教育内容,校本研究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中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方式
20世纪初,一大批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作家学者,他们同时也是很出色的国文教师。除了博学之外,很重要的就是他们身上的热情、温情、重情这些很本真的东西。语文是很人性化的、情感化的,教师的良好性情与之交相融会,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最人文化的滋润。情感教育就应该是教师以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相互渗透、交流。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相比于其他学科,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贮藏着大量的感情因素:有对个人信念的执着、对朋友的守义、对事业的追求、对祖国的忠诚与爱;有肆意的笑容、淡然的平静、嚎啕的哭泣。这些丰富的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
首先,教师要自己要溶于情感。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教师想要用自己的课程打动、感染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所以,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把握教材文章的主题大意,抓住角色的思想感情,把握住感情因素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进而激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教师教授时才能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正是这样。
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鸣:
1.在教学时,运行绘声绘色的语言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2.除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本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外,还应进一步讲究方式方法,拓宽渠道,切实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情感交流、情感表达、情感实践的能力,真正让中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理想沃土。教师应倡导诵读,让学生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之中,在朗朗书声之中,在自我的理解感悟之中,去培养感悟语言的灵性与润泽自我的人格。
3.另外,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使他们活泼的天性得到发展。同时,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同时塑造细致、认真的性格。
三、总结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2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经典;中学语文教育
所谓文学经典,主要是从文学阅读的结果来说的,而不是从作品创作的层面来谈的。无论作家如何强调作品的精彩,没有读者的大量持续地阅读和赞赏,很快便会被时间淘洗掉,那么经典是难以形成的。可以说,文学经典的定义主要是产生于各级各类文学教育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教材这样一种建立在阅读共识基础上的作品选本,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识读。可以说,能够入选文学教材,尤其是持续入选各种教材,超越编选者视野的局限被不同教材选本选择的作品,自然堪称经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舍的作品应该是代表。民国以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的作品都是国文或语文教材里的常客,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堪称上乘。尤其是在众多作品中,有能够超越时空的价值限定,始终被推荐给学生诵读的名篇,《济南的冬天》即为代表。那么,《济南的冬天》何以能成为公认的经典呢?情与景的和谐融通,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老舍是写城市的圣手,济南之外,伦敦、北平、青岛、武汉,都曾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但囿于时代的残酷格局,这些城市的底色大多是晦暗和凄苦的,在价值取向上,不适合青少年读者。唯独对于济南,老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1930~1934年间,老舍曾经将妻携子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这四年,不但是他创作上的丰收年,更是他家庭生活比较惬意的时光,这对于一生颠沛流离的老舍来说,有着梦一样的留恋,“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吊济南》)情之所至,他甚至尝试写了长篇《大明湖》来重塑这座心中的城市。“在千佛山上北望济南全城,城河带柳,远水生烟,鹊华对立,夹卫大河,是何等气象。”他此类难以抑制的情感笔触,还洋溢到了关于描述济南四季的系列散文里。以恣肆的笔法,写济南秋天的景色、市井的见闻、街谈巷语,甚至连日常食用的大葱都不放过。可以说,感情之充沛,情意之真挚,在城与人的和谐关系上,感人至深。《济南的冬天》作为写济南城市篇章中最为精粹的部分,首先用不同城市风格对比的方式,拿北平冬天的风和伦敦冬天的雾与济南冬天的静谧和响晴来作比较,并因之而有“理想的境界”,用“可爱”“摇篮”等童话格调来为这座城市的山构图。
描画这里的水呢,则是“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如此温情的笔法、拟人卡通式的语言,将温暖慈爱一如母亲看护婴儿的舐犊之情呈现于纸上。寄情于景,寓情于景,这对以实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目标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自然是理想的文本。作为写景大家,老舍写作《济南的冬天》时,已经有了独立的风格、深刻的思想、老辣的文笔,并得到了众多写景大家的赞誉。朱自清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1](P.289)从审美感知的角度说,《济南的冬天》很完美地体现了老舍用现代汉语写景的卓越之处,温婉、细腻、幽默、风致,易于体会和经验,富于画面感,不一而足。但如果只是停留于审美的层面,显然还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良木。无论是“扩大识字量”“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还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都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提出各种条件的严格要求,以适应接受对象的认知水平。或者说,文本的语言工具性要求优先于对审美性的需求。这应该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文本语词的使用上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一步说,所选文本要能在结合现实表达需要的过程中,为汉语的现代化做出典范性表率。其次,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在内容上应该尽可能地单纯、单一,主题指向性要明确,不能出现如诗一样的层叠意义。
因此,几乎所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都要作适当修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选定之文,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非过为挑剔,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期于文质兼美,则文中疏漏之处,自当为之修润补色。”[2](P.131)自然,《济南的冬天》作为节选本,也有一个被修正、修润的过程。在发表不久之后的1936年1月,首次入选《初中国文读本(第三册)》[3]的时候,就以“济南的冬天”为题目,从原本节选的段落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自足的文本,从语言表述系统和意义阐释系统上实现了本质性独立,并删除了与核心表述无关的文字。比如删除了原作开头“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这一类的联结性语句,直接入题,毫无挂碍地剥脱了和文章核心意象无关的枝蔓。对于这种必要的“修正”,有些教材的编写者采取在教师参考书中介绍原作的办法。比如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制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就在《济南的冬天》的课文讲解后面,以“有关资料”的内容,介绍了作品的出处,并作了“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的说明。其实,这种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以注释的形式直接放在课文中,以显示课本编选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真实性,也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了解现代汉语文学的历史变迁,做追根溯源的发生论探索。最后,我们可以审视该文的题材和语言。
20世纪中国文学先天性地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反映现实世界为目的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也成为主流创作方式,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解读和规训自然成为众多作品的题旨指向。而《济南的冬天》立足于写景,写一个季候、一座城市,这都是具有超越性的选材,从而让这篇文章如饭后月下的谈天,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期待视野上的分野并不大,讲述起来也就心有灵犀了。从语言上说,《济南的冬天》多用短句、拟声词和语气词,这很适合于中学生的朗读,在音韵铿锵、节奏相谐的声音里带入情感的质地。整部作品用词素朴,无生僻字、艰涩字,日常用语如家常便饭,贴近生活,明白晓畅而又不失优美和流丽。对于实现“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的教学目的来说,《济南的冬天》都是具备典范意义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3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中学语文教育中,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而且语文试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和现实,语文已经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那么,单纯呆板的知识灌输和教条主义的做题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语文教育也要换代更新,不断向前发展。
首先,教育内容上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如今的社会,新文学、新词汇层出不穷,时代的主题也在改变,因而应适当增加新兴的文章和词汇的内容。部分地区的语文课本已经做出调整,删减掉了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是因为某些文章的思想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也已经不能对新时期的教育和学习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在新的时代,只有补充新鲜的血液才能与时俱进。在这些新的内容上,教师们也要对其做出针对性的和时代性的讲解,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国学热也是如今新的发展形势。国学在语文教学的范畴内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歌赋,不仅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还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如今英语大潮的冲击下,语文教育已经陷入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和对中文的忽视更是让语文教育雪上加霜。怎样保持语文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呢?国学无疑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对一些涉及到国学方面的内容加以延伸,不仅不会让课程显得生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成语、俗语、俚语、歇后语,都是调剂课堂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法宝。我国的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如能有效利用,又何愁语文教学陷入僵局呢?
其次,教学方式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同的年代,就要不同的对待。从古时候有私塾到近代有新式学堂,都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来的。新的内容往往代表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扬弃的继承,同时根据新内容新特点创立新的教学方式。如今的课堂更讲究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性以及灵活性。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大多以课本和试卷为主,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偶尔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思考方向、方法,因此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欲其昭昭,使其昏昏”,效果适得其反。其实对于新的内容,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但是由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难以将这些想法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限制了学习上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学生成长在新时代,因而容易同新的内容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给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对其正确的方面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纠正错误。语文教学中,教的不仅仅是读书写字,更是思想。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思想方式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再次,要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分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几乎唯一的目的,题海战术已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仅仅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习题的训练,而对其他的能力不管不顾。如此一来,学生的头脑便受到严重的束缚和限制,他们可能能够给出各种题目的标准答案,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文学中所必须的灵气和活力,变成一架“学习机器”,这对学生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诚然,如此一来,学生可能得到高分,教师欢心家长高兴,看似皆大欢喜,但是,学生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思考的时间,在题目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的现在,能够坚持多久的“高水平”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疑问。现代教育要求学校不仅是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语文正是培养一个人良好品质和强烈的社会、民族责任感的利器。语文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髓汇聚在一起,当然不是学生只为取得分数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和生活道路上的指向标。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将分数和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语文对人的影响力。分数只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鉴定和考察,语文教学不应为了分数抛弃一切,而应在育人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分数。试想,学生人人都有优良的品德和强烈的学习激情,那么提升成绩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当然,新时代的内容灵活多变,新的事物层出不穷,中学生又是对新生事物感兴趣的年龄,学生在对新的事物感兴趣的同时,也可能会受其影响而步入一些误区。例如,网络语言的风行和对一些词语的歪解,虽然新奇好玩,不乏创意,但是往往会让学生对其真实意思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学习。学生现在对电脑都很感兴趣,在用电脑打字时,基本上都是用拼音输入法,往往是音对字不对,但学生并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造成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错字连篇。对于这个方面,教师应及时纠正,多加引导,使之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对于新的事物,我们要辩证对待,不可一棒子打死,同时要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些情况,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语文学习中来。治学如治水,疏导才是王道,尤其是语文教学,要深入学生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引导和帮助,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同时也可令语文教育事半功倍。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4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育;共通性
一、音乐介入语文课中的可能性
中学语文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里,对学生进行常用字词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并培养对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倾向的分析能力,对有深刻寓意的古文的阅读、解析能力。中学语文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基础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一个吸引学生的课堂,一定是突破了传统枯燥、死板教学的课堂氛围,它应该是创造一个丰富、多元化、寓教于乐的自由轻松情境的课堂。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承担更多的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感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是以无声、静态的方式研究人类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以有声、动态的方式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因而,我们不能否认文学与音乐的共通性联系。在古代,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哼唱小调,一些被记录、流传下来的小调就成了诗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是从民歌中孕育而生的”。从而可以更加肯定音乐与文学的不可分割性。
在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中,我们将音乐元素大胆地介入中学语文教育中,以音乐的流动和情感激发的直接性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单调,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二、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介入
(一)用音乐引入课程,激发兴趣
每堂课的开始,都需要在正式开课前进行课堂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就难以开展主动性学习。利用音乐元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音乐来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用音乐的流动旋律,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
例如,学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细腻地描绘出抒情主人公在经历了国破家亡、故土沦陷、痛失爱夫等接二连三的打击后,一个无力改变现实的女性,内心受到来自国家、家庭及个人的痛苦,这样沉痛的悲伤,厚重得连船都载不动。这样凄婉、哀怨、悲伤无处释放、无法排解的复杂情感,只用文字和朗诵来表达,总觉得缺少情趣。这时播放名曲《二泉映月》,一曲终了,同学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是如此的动人,真是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由此可见,音乐在语文课堂的介入,比传统教学方式更生动形象,更鲜活丰满。
(二)用音乐诠释情感,展现意境
在讲解课文时用音乐诠释情感,展现意境。例如,一位教师上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弄清文眼和文脉,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品读课文,最后,他对文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语作了这样的发挥:作者不是说荷塘上的月色像名画,而是说它像名曲——这就写得好,融进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艺术虽有不同的门类,但又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载体。然后该名语文教师将随身携带的小提琴拿出来,演奏了一曲《荷塘月色》,将学生引入文中的画面和意境中,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仿佛置身于美丽校园中的荷塘处,月光淡淡地洒下来,静谧又恬静。
(三)用音乐练习写作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它能综合反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合、理解、运用能力。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的一个关键工作。用音乐元素的介入,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一个情绪的出口,引发一种美好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对作文的构思。最后进行口头作文,在短时间内让思维配合音乐,让音乐调动思维,动与静结合,情与景结合,既进行了思维训练,学会了快速构思,又进行了说的训练,思考与表述达到有机的融合;同时,那些悠扬的曲子,质朴得不失童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美。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三、结论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使得教育教学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寓教于乐,以乐助教,将音乐要素介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将审美情操的培养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相结合,享受音乐与文学带给学生的情感抒发,感受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带给学生的美好体验。
参考文献:
[1]张黎虹.语文教育可以渗透音乐教育[J].考试周刊,2007,(05).
[2]傅晓.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8,(05).
[3]余红玲.巧用音乐,强化听说读写训练[J].科教导刊,2009,(06).
[4]徐永志.论将音乐引入中学文学教学[J].语文学刊,2011,(05).
[5]白彩霞.中学语文教材中应加大音乐影视艺术的权重[J].兰州教育学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育 民族精神 培养
语言学家罗常培曾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这句话无疑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一项任务:语文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教育,应肩负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作为民族文化传播者,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魂立根”――加强对民族精神教育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一些中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中华文明知之甚少,缺少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因此,“树中华民族之魂,立中华民族之根”,加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民族精神具有无比厚重的内涵: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思想;是“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和平意识;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都深深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教学过程,语文教师必须勇挑弘扬民族精神的重担,帮助学生“树魂立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五人墓碑记》中,五人生于草芥,为了正义与阉党斗争,凛然大义、蹈死不顾的气节;《病梅馆记》中,一代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这些优秀文章展现了时代的精神。作为民族文化传播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把这些推动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因素、支撑民族奋起的脊梁展示给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并内化为当代学生的精神品质。
二、“内外兼修”――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培养民族精神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首先,应认识到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课标》中,把“情感目标”列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目标,意在通过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有意识地对历史性较强的课文进行史料背景讲解,帮助学生还原中国历史的真实,与历史中那些跳动着的灵魂进行心灵深处的对话。如岳飞的《满江红》,如果以现代观点去分析,会觉得整篇词充满着气息,仇视、敌视兄弟民族,从而得出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结论,有悖于时代精神。因此,在讲这篇课文时,必须讲清历史背景,即宋金交战,金人入侵中原,岳飞怀着保家卫国的情怀投身战场,成为一名战功显赫、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在此基础上分析《满江红》,才能体会他对祖国的热烈情怀,对恢复故土的冲天壮志。对于一些有着铮铮铁骨的历史人物,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其生平事迹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触摸人物的灵魂,体味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其次,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应注重“内外兼修”。既要通过“内”(课堂教学),又要通过“外”( 课外活动)等渠道,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文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积极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文化”应有的魅力,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感悟等方式,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到实处。比如,可以在教室张贴古代名人画像和警句,在板报上开辟“民族文化”专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教学时引用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音乐或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湛与美妙。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文本的内涵,就能让祖国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课堂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并由此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精神。
第二,应把民族精神教育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教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民族精神。如,开展“亲近古诗文”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诵读古典诗文,课前交流自己的感悟;举办古诗文朗读比赛、文化常识比赛、课本剧等,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又如,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把语文学习与参观城乡新貌,游览名胜古迹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学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肩负起点燃民族精神圣火的光荣使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根、有魂、有脊梁的真正中国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6
将教师的讲为主导化为引导。顾名思义,引导就是点拨。如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在关键的衔接过渡的地方,或者课文的精华部分,略微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然后思索提高。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变教师灌输为主为自己探究为主。不要担心学生在学习中走弯路,只有经过挫折的进步才会效果卓着。新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但同学之间也要合作讨论、取长补短。要给予学生选取视角和不同学习方法的权力,以获取学生们不同的思考结果。遇到难以理解的课文,教师要归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解答。
二、探索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方法的有效途径
1.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方法。传统的授课模式每课必分段,要归纳段落的意思,还要概括中心思想。新理念要根据课文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课堂教学分析多样化、个性化,还要允许多样并存。如有的课文要大家一起学习,然后再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课文的大意,找出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理念和技巧。有的课则可以由重点部分切入,以局部看全部,引导学生先从重点段学起,再依次自学其他部分。还有的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从有趣的段落入手再予以展开,但注意要视整篇课文为一体,要依据作者的思路进行完善。个别的课,可以安排学生以自学为主,合作学习为辅。鼓励学生自学,在学习中遇到难点、疑点,尽量让学生用工具书解决,实在困难的教师再予以讲解。
2.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培养语感。读的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提高的过程,阅读以学生为主体,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完善过程,学生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首先确定读的目标,然后确定读的重点,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比较效果,这些都构建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倡导读书,尤其提倡自读,侧重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齐读也不要放弃,要有度,不是不能用,但要有分寸。读书是一个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边读边积累,多读会形成语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指导,并在读前提出要求,在激励中纠正错误,最后总结归纳。所有的这一切要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不要着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按正确的思路思考。
3.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积累。多读是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捷径,进而理解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特定意义。引导学生按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方法去学习。教师首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侧重予以讲解。要改变传统教学节奏慢效率低的缺点,立足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精炼,学生也要做到言简意赅。每个教学环节要科学合理,不要为一些无所谓的问题耽误解决主要问题的时间,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尽量课下解决,保证教学进程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