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字:群众文化;问题;对策;基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群众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少数地方、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忽视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有的认识到了却不愿将财力、物力投入到“难见政绩”的文化事业上去。致使群众文化建设参差不齐,缺少政策性的保障措施,而政府在考核干部时也总会有意或无意忽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二)群众文化队伍人员不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层单位普遍文化从业人员少,到管理区、居民组(作业站)一级尤为欠缺,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基层单位文化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都是由管理人员兼任,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或者以学校教师为主力。而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由于没有相应待遇或补贴,工作不稳定,往往出去谋生自寻发展,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活动形式单调,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学习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接受文化教育,了解各种信息。过去那种单一的文化娱乐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有些文化馆所搞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没有根据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群众口味等来开展,从而造成群众不愿自觉参加活动的局面。
(四)群众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虽有所投入,但投入渠道单一,满足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还有一些社区(村)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来源,致使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文化发展是为了群众,文化发展要依靠群众,文化发展的成果应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部门应把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卞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
(二)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普通人思想,人民大众也是比较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能够生动将普通人的情感和思维反映出来。但是一直以来,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因此,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重视通俗文化的发展。
首先,要彻底改变群众文化工作的旧体制和旧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通俗的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要尽力的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能够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进修,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即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物质设备。
(三)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管理,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建议由文化和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资格条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配齐相关工作人员,并由财政部门按月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基层群众文化队伍。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实行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引进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要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基层文化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落实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三是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队伍。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办文化发展,发挥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对在各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邀请文体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培训,以共同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把握时代脉搏,彰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当前,群众文化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二是要追求变化创新,凸显文化特色,抓住群众文化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融入健康的民俗色彩,因势利导,赋予群众文化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小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当前我国群文工作者正在努力的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需求,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我国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杰文. 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3,01:185-186.
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群众文化属于群众自身的活动,通过娱乐的形式表达出来,透过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不论其生产、发展都属于人类劳动生产过程的核心,它的存在令群众审美的趣味不断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不但适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文化传统,还适合于宣传教育或生活实用等相关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
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众性。群众文化活动是围绕群众的需要进行的,人们的需要而开展的文化活动。二是多样性。群众文化既有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也有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三是业余性。活动的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开展文化活动不受条件限制。四是自娱性。活动是以群众自娱自乐为基础,以满足群众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不需要组织发动,自主开展的文化活动。
二、如何做好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地变换内容和形式,才能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断需求。
(一)抓住特征,把握形式,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阵地作用。抓住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族特色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地方文化的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文化馆要抓住大型节庆的特点,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要将这项工作做为重点,应该提前部署、周密安排,极大地满足广大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同时也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二)贴近现实,凸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众文化只有具备明显的地域性和强烈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只有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才会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一是在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更体现在反映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在当前,群众文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
二是在形式上,要追求变化,不断创新。现在除了传统的戏曲、秧歌、社火外,健身操、广场舞成了广大群众的新时尚。如何创造出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艺术作品,这是需要文艺工作者们去潜心研究和细心琢磨的。
三是在作品创作上,要注重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利用空间,创新载体,搭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对于边疆民族聚居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短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需要扬长避短。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一种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老年文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要整合资源,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坚持“大型活动统一办,小型活动分散办,专业业余相结合”的原则,为更好的开展文化馆的各项活动,文化馆可以积极与外界联系以“拉赞助”或“冠名”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其次,坚持文化“六进”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正常开展。同时,积极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汇报演出、竞技比赛,给各种文艺团队以展示技艺的机会,促进民间文艺团体的快速发展。
二要提前谋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要提前介入,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载体,比如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各类文艺比赛、各类文化培训等活动,使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三要因势利导,注重发挥城乡文化的不同特色。在乡村,应以文化站、文化室和文化大院为依托,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鼓励文艺骨干带领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以加强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为主题,举办“农牧民文化艺术节”,通过“民俗风、乡土韵、民族情”三大元素,突出农牧民的淳朴生活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一村一品”展示、乡镇文艺汇演、农牧民艺术作品展、民间艺术展、百姓秀场等专题形式展现。
(四)落实职责,健全体制,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昌盛的真实体现。应该受到各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扶持和帮助。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要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文化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来。尤其要注重对民族、民间文化做出前瞻性、科学性的决策,将民族、民间文化需要保护的对象全面融入当地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是多措并举,培育人才。整合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化能人才,共同活跃群众文化。认真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文化馆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并建立业余文艺指导团队,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大院的业务指导。举办各类培训班,储备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
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管理工作者;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11-01
一、目前乡镇群众文化管理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镇群众文化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仅从管理者角度来说就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工作人员数量逐渐减少,工作者年龄逐年增长。由于人们对群众文化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导致工作人员数量渐渐减少,以前一直工作在这一岗位的工作人员也随着年数的增长而渐渐变老;第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较少,由于过去很多管理工作者都是低文化水平的,他们做工作基本上以自身经验为主,而后期大学生又很少有到乡镇文化管理所办公,因此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较为缺失;第三,管理者对自己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缺乏激情,且由于福利待遇与薪资水平较低,很多高学历管理者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跳槽。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整个乡镇文化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对乡镇文化管理更是带去极大的影响,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在于缺乏适当的激励措施,下面就对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探析
(一)通过加强目标设置激励群众文化管理工作者
工作目标是一项工作的方向,是工作者努力的共同点,缺失这一目标,团队内部员工就会失去行走方向,因此必须加强目标设置,以激励乡镇群众文化管理者。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乡镇管理者未来的工作目标,结合目前自己乡镇文化工作的现状以及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给管理者设定好相应的目标,合理的规划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将工作量化处理,根据自己乡镇文化工作者的人数、性别、年龄、工作能力以及实际经验的差异来划分工作量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对以旧带新、努力工作和创新的管理者提出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第三将工作目标与管理人员自身成长目标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工作中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在未来得到什么,而自己想要的和想得到的都可以通过在乡镇文化管理工作中得以实现。
(二)改善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者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对于一个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在乎的事情,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改善管理者的心理想法,激励他们更好的、更投入的进行工作,因此应努力改善乡镇群众文化的工作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内容。所谓外部环境主要是外界对乡镇群众文化管理者的认识,因此要想改善外部环境,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管理者的宣传力度,使乡镇群众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更加重视。另外,政府增强对管理者的关心,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激励工作者,也是改善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内部环境主要是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如办公室及室内设施的完善,办公组织结构水平的合理化以及工作氛围,尤其是对群众文化作品创作者,由于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要创造人才有激情、有活力、心灵自由的组织环境。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管理制度
激励制度的建设是提高管理工作者工作效力及激情的一把利剑,探索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就是要从实际工作出发去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乡镇群众文化管理工作者的薪资水平较低,因此要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态度,必须从福利保障角度上下工夫,加大保险数额、提高商业保险额度、增加群众文化工作者节假日数量以及节假日礼品的发放等,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其次要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力度,让乡镇群众文化管理者通过加强对自身文化水平技术的培训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以及管理方法,通过培训和人员培养,发掘人的潜能,培养更加适合今后群众文化工作的人才,这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
三、总结
乡镇群众文化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乡镇群众文化水平的高低以及整个乡镇在外界中的影响,然而目前乡镇群众文化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管理者水平技术低下、工作态度不积极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从加大激励机制方面来进行改变。
参考文献:
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艺术工作;传统文化
群众艺术活动是社区的主要娱乐形式,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文艺活动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开展群众艺术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开展群众艺术活动。
一、开展群众艺术工作的重大意义
开展群众艺术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当代群众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满足科学发展观对群众精神文化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基层文化馆开展的活动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开展群众艺术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指导作用基层文化馆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在群众的艺术生活中提供了充分的指导作用,让群众的娱乐形式不再枯燥,增加了群众的积极性。这种娱乐文化精神指引着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和艺术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
(二)服务作用虽然群众的艺术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但仍然缺乏统一的文化形式。基层文化馆通过建立分层次的方法,针对各群众、各层次艺术水平和各娱乐需求,使文化艺术活动多样化、娱乐化,满足了群众对艺术文化的个性化要求。
(三)监督作用在信息社会中,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发挥了充分的监督作用,避免了旧学风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净化了群众文化活动,改善了文化娱乐环境,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序发展。
三、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艺术工作的措施
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必须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不仅需要做好平时的文艺演出、文艺汇报及艺术培养等基础工作,更需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素质,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一)重视艺术人才的培养首先,在平时的各种群众文艺演出中,要不断发现具有艺术细胞的人才,纳入到文艺活动的创作中,提升工作者的文艺素质。其次,可以组织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对有关人员进行各种培训和辅导,使群众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同时,还有必要对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最后,要重视对传统民间艺术家的保护。对于民间艺术的继承者,应充分调动民间艺术家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民间传统活动中去。
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政府;管制体制;分析比较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必要条件,而群众文化工作则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工作。其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在一部分文化经营者中,由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和市场的自发性倾向,往往容易导致经营和消费的短期行为,造成一部分文化艺术产品和艺术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失衡,造成文化的长期积累和短期消费之间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扶持那些社会需要但暂时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困境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从而把文化发展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
1、文化工作效益的表现形式
文化工作效益,是指文化工作的效果与利益的统一。它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化工作效益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文化工作效益又有大小之分,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剧团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排了一台新戏,可是只演了两场就放下了,这就可以说是效益不好。另一个剧团同样用两个月的时间排了一台戏,一年间演出数百场,场场暴满,成了剧团的看家戏,甚至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团,其效益就不言而明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工作效益可分为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比如图书馆是储藏知识的宝库,是传播知识的窗口,人们到这里来借书看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这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长远效益。而图书馆的一条信息,一项咨询,使一塘鱼得救,使一个企业走出困境,其体现的就是近期效益。
从物质的角度看,文化工作效益又表现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如文化馆站围绕着脱贫致富举办的农业、林业,养殖业等方面的培训班,使广大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技能,结果粮食丰产,林茂果盛,六畜兴旺。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到的直接作用。而文化馆站搞的文艺演唱会,剧团演出的各种剧目,以及各种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使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得到娱乐、休息,愉悦了精神,陶冶了情操,从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理想,而这些对生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效果,但不能说它没有作用,它体现的是一种间接的作用。
2、文化工作的特点
文化工作主要是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精神产品的优劣。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或戏剧作品,它产生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任何经济指标都无法衡量的。所以,精神产品乃至整个文化事业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
强调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并不是不要经济效益或排斥经济效益。一般说来,社会效益高的都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一部好片,一台好戏,一本好书,被社会承认,被群众接受,大家争着看,先睹为快,怎么能没有好的经济效益呢?随着文化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好。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就是要向实现两个效益最佳结合的目标努力。
就文化工作效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言,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兼顾则是文化工作效益的一大特点。发展文化事业是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天用于文化事业的投资也绝非明天就见到何种效果。如果为此而停止对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其结果势必使精神文明建设受损从而导致物质文明建设受挫。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文化工作的近期效益不明显,而轻视文化事业的建设,势必导致治了一个穷,来了两个愚,最终还是甩不掉穷帽子。就是在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如果因为经济上的富有,而轻视文化事业的建设,放弃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也必然是物质上富得流了油,精神上穷得掉了底。
近期效益表现为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远期效益表现为百年大计,建国树人,只有兼顾收取近期与远期效益,才能解决经济建设之急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工作效益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并重。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这里都包含着文化工作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我们宣传一项政策,群众了解了,执行了,这是直接效益,通过学习政策,群众增加了对党的感情,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就是一种间接的效益。我们开展一项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加,发现一批人才,涌现一批作品,这是直接效益。通过活动密切了干群关,改变了社会风气,这就是间接效益。组织一次科技培训班,群众掌握了某项技术技能,这是直接效益。通过培训班,群众对科学有了认识,由靠天吃饭,到依靠科技致富从而提高了学科学的自觉性,这又是间接效益。不难看出文化工作效益的直接性表现出来的是直接的,是有限的,而间接性表现出来的则是间接的,是无限的。而这种间接性与直接性又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
3、提高文化工作效益的行动思路
弄清了文化工作效益的特点,可以增强领导者重视文化事业的自觉性,可以增强文化自身活动的目的性和工作的全面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核心,文化是灵魂,三者缺一不可,忽略了哪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出现倾斜。重物质轻精神,“一手硬一手软”是影响、干扰文化工作效益的首要问题。在这种的思想的影响下,对文化建设该投资的不投,该办的事不办,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于是战机错过,人才外流,事业搁浅,哪里还有文化工作效益而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有一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以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己任,勇于开拓,善于奉献的文化干部队伍。因此,强调文化工作效益,当前必须抓好文化干部队伍的建设。只有有了一支优良的文化干部队伍,文化工作效益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最佳效果和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文少开.群众文化工作概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6-28.
[2]田娅.浅析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消费导刊,2008(21):12-13.
[3]马畏安.群众文化工作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1-35.
群众文化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工作之外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进行以文艺娱乐为主要方式的活动,从而完善自我的表现称为群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精神层次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建设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当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就前进了一大步,所以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势在必行。
一、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依然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高要求,既要保证“以人为本”的原则,又要做到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符。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做好了,人民的基本文化素养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前进了一步。(2)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各种基层文化活动中,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到、学习到新的文化理念,感受到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自身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很好地推动。这样便有效的以较大范围提高了基层群众的道德文明水平,也使法制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坚决抵制并举报不法行为与违背道德底线的行为。(3)基层群众文化需要做到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业余时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在完成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后,自然而然的会去寻求工作之外的文化活动,进而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若缺少相应的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就会产生空虚感,就会有莫名的恐慌感,这是因为自身的精神文明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产生了“精神饥饿”。所以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1)做好基层研究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人员的业余文化需求不尽相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就呈现出多样化。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精神文明需求,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有目的性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若周边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有效进行。(2)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对自我进行武装,坚持原则,正确把握群众文化方向。群众文化活动自然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文化工作人员要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开展活动而不在意人民群众的感受。所策划的群众文化活动要询问部分百姓代表,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再行开展。只有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才是合格的。(3)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培养骨干力量。群众文化队伍是开展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他们起着决定活动精神方向,引导活动走势,营造活动氛围的作用,所以群众文化队伍应当具有高素质、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群众文化队伍可以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通过相应的审核才可上岗,不要放入滥竽充数之类的人。年轻人一般都有年轻气盛的缺点,故在引入相关专业的青年人才时,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在思想上不脱离人民群众,在行动中不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另外,做好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待遇工作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使得群众文化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发掘相关人才的能力与天赋,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4)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有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众文化活动要有时代感,要体现出人民的普遍理想和追求,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有凝聚力和带入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方向不同,故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要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要以人们群众喜爱的方式凸显当地文化,同时还要从始至终都保持社会主义主旋律。创作队伍要注重发掘身边的事迹,创作一批能够反映现代生活与社会新面貌的作品,并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广泛地宣传与传播。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活动才算是开展的成功,才是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够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素质素养的群众文化活动。(5)政府部门要因时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以方便群众活动的开展。繁荣向上的群众文化能体现国家的基层素质文化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体现,各个地方政府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要积极配合,要让基层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资金方面,政府需要增加相关的财政预算,保证活动经费的充足,此外也可以吸收社会资金开展活动。同时,相关政策制度要与时俱进,要顺应时代变化和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保持群众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好基层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件艰巨的、长期的任务,需要文化工作者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开展先进的、有趣的、有感染力的、具有知识性的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提升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增进社会友好氛围,是我们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相信在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基层群众文化必将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将大跨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相继琴.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2,(2):124-124.
[2]刘清苏.浅议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效性的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4,(15):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