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保养实训总结

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文1

三年前的“好快省”已经不是如今的“好快省”了,在汽车后市场这块热土上,这位年轻的汽车保养连锁品牌也开始寻求着转型。“主要致力于整理终端维修行业,进而整理整个配件流动渠道资源”或许是如今对“好快省”的最佳定位。

“好快省”是2011年底正式成立的,在短短的3年间,“好快省”在广州拥有13家直营店,其中11家保养店,2个钣喷中心,业务主要集中于保养和钣喷。2014年6月,“好快省”正式启动加盟店体系。从直营到加盟,“好快省”原先的直营店性质也发生变化,变成摸索整个门店管理标准的实训中心,一个试点的地方,所有的相关项目先在直营店做实验,一旦成熟后,再推广到各个品牌的网络里。

对终端维修行业的整合,国内外有很多企业都在做,譬如博世、小拇指、华胜等,“好快省”当然也不例外。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十分可观,动辄说起就上千亿,然而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维修厂上,却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全国汽车保有量1.6亿台,修理厂44万家,平均每家修理厂不到400台,这对于维持一个修理厂正常的运营显然是非常艰难。

在广东好快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诗强看来,目前的社会维修厂主要有四点困境。一是客户资源稀缺;二是技术力量薄弱,社会维修厂的初始人才很多都是来自4S店,而从4S店出来的人才大多技术都不全面,只会修理一个品牌,而要完全摸透一个品牌,大概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因而全面技师型的人才在中国还是稀缺的;三是配件采购渠道复杂,中国的配件比较混乱,原厂件、品牌件、高仿件等五花八门,如何保证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零配件是维修厂所要考虑的;四是经营管理效率低。

在美国,传统维修厂约占19%,4S店约占31%,专业化汽车维修连锁店的营收约占整个行业50%以上,而在中国,仍以传统维修厂为主,达40多万家,4S店有24000家,快修连锁店才仅有3000家左右。这也让众多连锁品牌看到在中国发展的空间。

郭诗强表示,如今汽车后市场行业的竞争还处于低层次白热化竞争,资源的整合和行业的洗牌是必然出现的。换句话说,当3/4的修理厂退出市场,剩下的才能发展壮大。而这种整合也是汽车后市场朝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目前中国市场上,连锁加盟实际上有两种,一种叫做授权品牌店,或者是品牌使用店,一种叫做连锁加盟店。“连锁店要连而带锁,所谓的‘连锁’就是必须要解决所有的修理厂管理经营的问题,这是主要的。”郭诗强表示“实际上我们在发展社会连锁加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店面的生存能力,就是我们能不能让店面赚到钱,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整合做连锁。”

“好快省”在做连锁维修的事业,也做零配件的整合。国际品牌在中国布局这么长时间,但依旧没有做大的一个原因是任何一个一线店的品牌所生成的零配件,在市场上的覆盖率都很低,无法覆盖所有车型。对于这一点,郭诗强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某国际品牌把连锁网络全部建好,而自己的零件品牌只占了很小的份额,这相当于给别人做了市场。为他人作嫁衣显然不是该品牌的初心,所以任何一个国际品牌在建这个连锁加盟网络时都是想做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到目前为止,“好快省”积累了两百个品牌资源,常见保养件有2700个,可以满足市场常见车型保养用件的90%。“好快省”最初一直是做直营店,为了满足市场占有率,其一直在做各个零配件的整合。后来,“好快省”在与国际品牌接触后发现这些品牌企业也有做连锁加盟的意愿,于是“好快省”在2014年下半年正式作出战略调整。

“我们现在做的是连锁加盟终端网络建设,再加上零配件流动渠道的整合。”郭诗强总结,“每个品牌帮他发展一套网络,以服务商的形式进而整合整个渠道。形象地说,好快省好比在造一条高速公路,很多品牌都可以在上面跑,这样资源就可以共用,效率也会比较高。”

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维护市场也随之扩大需求,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对汽修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需要大量拥有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汽修行业高技能人才。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的联合传授、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职教模式中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是一种递进关系。目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职教领域广泛探索采用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面向工作岗位的技能型培训,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部分由业内专家、能手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教学,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的现场要求和规范来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在学校学习完全真实的工作流程,工作中怎么做课堂上就怎么讲,培训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学习时间就是工作时间,按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亲身体验到企业的标准化流程、经营理念和企业的文化[1]。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三、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1.优选合作企业,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学院的一个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班级众多,此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维修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学院建有较完备的汽车类实习实训中心,可以提供汽车保养、整车拆装、钣金涂装、大梁校正、汽车美容等全系列的汽车维修实训内容。汽车应用系从4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中优选出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一批企业重点发展,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邀请企业专家到学院授课,共同开发专业课程。除了共同进行学徒制招生,开设冠名班,学院还邀请企业技师为每个学生配培训师傅,实践教学环节完全由企业技师进行手把手教学。

2.依据企业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传统学科体系的约束下,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仍然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主线,导致无法将现今企业岗位的技术需求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中去。而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选择,又会造成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要实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形成独具专业特色的学生培养体系[2]。

3.教师深入企业,校企专家合作制定实训任务书

组织本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多次调研,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实习锻炼,以及与技术骨干人员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岗位需求及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每年安排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岗位实践3个月,不仅能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企业实践经验,同时为可专业建设提供改革思路,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水平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襄阳汽车职业学院学院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了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任务书》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已经按照实训任务书项目步骤开展实践学,完成整本《现代学徒制实训任务书》的学习可以获得两个学分。

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岗入校

2015年,襄阳汽车职业学院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与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合建东风日产总装、钣喷、焊接实训室,完全按照企业培训员工场地的要求进行建设,按照企业工序要求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校内就可完成企业上岗前的培训任务。

2016年,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积极引入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以及车仆(深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进校园共建实训基地,已经合作建成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培训中心、汽车美容实训中心等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

四、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一些建议

1.政府需要给予支持

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职业院校方面做出努力,还需要政府在制度层面上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避免出现职业院校一头热的现象,要让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行业机构都参与进来[3]。参与实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行业机构都应给予相应的激励 ;对于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申报审查的方式给予定期奖励或税收减免;对于学生应予以学分的奖励和职业证书的奖励。

2.要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加大推行力度

探索现代学徒制不仅需要借鉴国外的很多成功案例,更需要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学徒制经验,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制定总体原则和操作规范外,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归纳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特色的做法。

3.制定新的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一个师傅所带的徒弟有限,学生在校内上课地点比较分散,到企业工作后工作地点也会比较分散,指导教师在企业实现随时管理的难度较大,校内学生管理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制定新的管理模式。此外,企业工作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学生在学徒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及保障都需要在学生管理方面采取新的措施。

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亟须国家出台政策进行推动与规范。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规划现代学徒制工作,全面促进职业教育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新常态。同时,需要对学生管理及企业实习方面的管理办法采取新的管理措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操作安全。

参考文献:

[1]张 颖.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

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中职生、汽车维修、技能、教学、需求、企业。

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教学,是学生技能形成的教学过程。学生专业技能教学质量,主要有二个决定因素:一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从企业角度出发,应跳出学校或书本的局限,依托企业,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按汽车企业运作的需求来决定汽车教学内容,实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二是传授者,也就是教师或师傅。教师要对企业动作要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教师知识存在局限,教学也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培养的学生也不可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我校科研课题《鉴于企业运作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正在深入开展,我校分批派出教师到企业实习,本人也先后被安排到我市珠光汽车公司的丰田、大众4S店维修车间实习。到企业实习的所见所闻,触发本人对现行教学的思考。

一、到企业实习的感受

本人通过在珠光汽车公司的丰田、大众4S店维修车间的半个月实习,接触到维修实际工作,对4S店维修保养程序有比较全面的接触。本人在实习时,一直希望能了解企业对汽车维修人才技能的要求,从而在实习完后改善教学。本人通过与维修技工、厂长、技术主管等广泛接触(其中很多是我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总结几点:

1、从学生角度:普遍认为学校所学与企业生产要求有较大差距。刚从学校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但一进入企业,对企业的生产和操作一无所知,很难适应,有时也听到一些对自己技术水平的冷言冷语的评价,这些都会对学生进入社会造成一定心理困扰,一进入社会就有强烈的挫败感。有人坚持下来,也许会成功;有的人经受不住考验,就会离职而去。一个毕业生的转行,有很复杂的原因,但其中教育的失败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认为,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技能的缺失,是他们由学校步入社会的障碍。总之,学生希望能在学校就掌握企业生产一线技能,上岗后迅速溶入企业运作。

2、从企业角度:企业每年接受毕业生或实习生时,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上岗前技能培训。大部分学校出来的学生都要进行半年甚至一年的培训,才能掌握基本的维修技能,明显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如果学校能完成维修技能培训,学生进入企业只需进行简单规章制度培训就能独立上岗,会大受欢迎。

二、现在汽修技能教学存在的不足

汽车维修技能是一种综合技能。对从未接触过汽车、毫无汽车维修经验的学生来说,在职业学校要熟练掌握汽车维修技能,无疑困难很大。但是随着学校设备条件的改善,要培养能完成汽车基本养护或简单维修的初中级技工,还是具备条件的。学生在学校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将为他们的前程奠定基础。对比企业和学校教学,我认为现在的教学模式有不足之处,也有改善的空间。表现在:

1、基础技能教学不足:表现在没有基本的汽车维修技能,如气动工具使用、举重设备操作。这些技能虽是简单,教学中没有重视,但从维修企业角度来说,进入企业的技工,这是最基本的技能。如果还要花费企业资源进行培训,是不能接受的,学校的教学质量形象也会大受影响。

2、基本技能不符合企业操作标准:比如轮胎拆装是汽车保养基本操作,必须熟练掌握,但教学中往往止于拆装,但拆装过程技巧速度跟不上,轮胎的摆放不符合企业操作标准。其它如工具、零件摆放不符合企业5S要求,维修程序与专业品牌标准程序不符。

3、教学实操项目与企业需求背离。现在教学许多教学项目是书本理论出发而设置的,但在企业实际运作时,少有用到,实用价值不明显。如发动机节气门项目教学中,常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原理,但在企业常见的操作却是节气门的清洗、节气门的设定等。

4、知识陈旧。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如何紧跟技术潮流,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但部分教师还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学习化油器等淘汰技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不能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这也有部分毕业学生抱怨在学校学不到东西的原因所在。

三、教学对策

提高学生的专业维修技能,要从教学综合改革开始,本人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以企业用人标准为参照,制定有利于对接的教学计划。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等方面充分体现企业的用人导向,和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要在学科和专业大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和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和提炼,并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适应企业需求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2、必须依托企业编制最实用的实操项目

教学实操项目是学生学习汽车维修操作技能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实操项目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维修技能,所以安排合适的实操项目对学生掌握维修技能及以后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但实用的实操项目不是来自课本,而是来自企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与企业合作,对每个课程编制适合企业运用的项目。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名师出高徒。要有高徒,先有名师。汽车维修专业老师是汽车维修业的传道授业者,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丰富实操技能。现在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不缺,但缺实际维修经验和维修操作技能。很多教师都渴望能有进企业实习的机会,学校如果能给予适当的培训机会,提高教师在维修技能方面的能力,相信教学时教师能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会从老师处学到更多东西。

4、实施生产性实习。

学校与企业由于性质不同,环境不同,运作模式自然不同。要让学生进入企业前了解企业运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拟汽车维修企业运作让学生实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立面向市场的生产性实习,如果不允许,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

四、总结

汽车维修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人才成为国家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汽车行业技能人才,是职业学校的任务。在汽车维修教学方面,要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多从企业角度需求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操训练、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形成符合企业运作教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课程特点 学生情况 教学方式

在汽车检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几个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是该专业对汽车工程专业的重要地位,但学习的内驱力弱。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汽车检测维修是汽车修理的基础,无论从将来事汽车制造还是从汽车保养与维护,该技术都占较重要的份量。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这种重要性、特殊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二是课程技术的外显性强,学习的韧性不足。对车辆二级维护、常见故障及诊断技术经常不得要领甚至操作起来南辕北辙。因此,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该课程《汽车检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改革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其核心是通过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汽车检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法,尝试进行建构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十分理想。这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如在“水温传感器检测”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发动机冷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有油,有电但是不着火。

2.确定问题——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原则,通过“看一看”(有无插接器接触不良)、“听一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判断其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

3.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4.协作学习——将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汽车各种性能指标的检测,并且能通过检测判断相应的故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汽车检测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把汽车检测与维修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开“工助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代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四、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汽车保养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职业素质 高职汽车专业 公共英语 教学体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51-03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的高职专业设置来说,社会人才需求的条件也应该直接反映在高职教育的要求中。“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需求的反馈情况来看,高职毕业生更加缺乏的是扎实的知识基础,灵活的迁移能力以及健全的品格素养,学生就业后的持续发展与提高并不理想。”迁移能力、品格素养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属于职业素质培养内容的要求都成了用人单位衡量一个合格高职毕业生的主要条件。可见,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立本之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动日趋频繁,社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国际化,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它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汽车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课。为了更好地落实高职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就业,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多元文化需求的岗位要求,奠定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基础,本文从分析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差距出发,探索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与职业素质导向培养之间的差距

中国与东盟各国家有着地缘上的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与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框架不断扩大,这可以从中国―东盟贸易汽车行业目前已经或计划进行的合作可窥一斑。例如,旨在开拓东盟汽车市场的广西柳州新建的“千亿汽车城”;西南最大汽车城进驻东盟欲在泰国建厂;长城汽车欲在东盟建5个生产基地;每年都举办的旨在推进交流与合作的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改革以培养符合中国―东盟汽车行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英语职业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呢?下面先分析目前高职汽车专业在公共英语教学与职业素质导向之间的差距。

(一)学生方面。2009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为培养面向一线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对学生在掌握英语方面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在职称环境下运用英语处理涉外事务的基本能力;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汽车专业的学生英语底子薄,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基本上是以能通过学校的毕业考为目标,学习英语兴趣不浓,英语学习方法不当,加之学校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弱化英语课程,这导致英语无法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作用。同时,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对于公共英语课对自身形成职业素质的作用认识不足。

(二)教师方面。职业素养所包含的众多能力中,专业实践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占据了企业用人最为看重的两个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大部分教授汽车专业公共英语的教师来说,他们在硬件条件上都是有欠缺的。他们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对于如何把公共英语融入汽车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只教授理论知识,融合相关专业进行职业实践和能力培养能力欠缺,即便是在处理专业术语时也只能是基于词汇的表面讲解,对于具有工作场景的英语不能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演示。

(三)课程设置方面。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一般会进行四个学期,有些职业院校只开设两个学期甚至更短的时间。对于一门语言课来说,课程时间的安排是非常有限的,而企业需要的人才恰恰是希望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来树立正确的行业职业观,如此有限的英语课程课时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培养行业职业素质。此外,现行的公共英语所选的教材都是通用型教材,所学习的内容与专业及未来的就业没有多大的关联,加上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识有偏差,英语基础知识又薄弱,对于英语在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作用了解甚少,更无法在进入行业后进行自我学习。

(四)考核评价体系方面。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公共英语的考核一般分为期末英语测试或者是学期间的阶段性测试。不管是哪一种考核手段,侧重的都是语言知识点的考核,对于能力提升的考核几乎没有。这种考核手段一是基于学生基础差,考知识点容易通过;二是教师对于培养学生英语素质的意识不高。可以说,这些考核手段折射出的是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到最后的考核方式都体现出英语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的缺失。

二、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体系构建措施

根据目前中国―东盟已有的或者正在进行的汽车行业的合作,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英语素质有:能使用英语来了解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能力;使用英语来处理涉外工作的能力;通过英语的长效性学习来形成具有开放包容的世界观,接受东南亚国家的多元文化。同时,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汽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包含有两个模块:一是专业知识的英语传授,主要涉及汽车专业相关的术语及不同场合的交际英语;二是融入东盟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汽车文化、汽车消费习惯等的辅助型课程学习。这两个模块的结合不但兼顾了专业的特点,同时加入的辅助型课程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课外知识,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构建以职业素质导向为核心的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探索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汽行业为服务背景的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基本出发点为:根据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中国―东盟国家汽车行业的背景,借助实际的工作岗位场合及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来实行与行业无缝衔接的实用的、动态的公共英语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以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汽车行业为中心,明确汽车岗位需求来确定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来沟通和处理涉外活动的能力,而非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因为汽车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差,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点,在公共英语的授课过程中要摒弃旧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方式来实行个性化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英语的学习来培养自己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3.以职业岗位来设置不同的授课主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小组来安排不同的任务。因为主题都是根据实际的职业岗位来设置的,所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积极性会更高。学生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二)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实现英语职业素质培养的导师。要真正落实好公共英语职业素质培养,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到企业参加培训,走“双师型”的道路,真正成为所教授专业的业内人士。高职院校都会有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它们与专业进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还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实训、实践等内容。因此,专业的英语教师应通过定期到企业,特别是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专业职业素养。

2.不定期到企业实践和参观,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让人才素质与企业需求相吻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才市场十分抢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的设置及人才的培养是跟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的。因此,英语教学也需要跟上市场的需求,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对于该行业的英语需求的变化,以更好地调整英语与行业职业素养需求的契合点。

3.教师要及时跟进国际化人才素质要求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国际化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经向人格品行、职业素质价值取向发展,使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新常态。”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落实学生技商、智商及情商的培养。其次,教师自身要积极主动跟进国际化人才职业素质的需求,了解国际人才需求的新动向。最后,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创新英语教育,使得英语教育能有效地融入职业素质教育。

(三)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资源建设。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普通的公共英语教材。这种教材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整合资源,编写具有汽车专业特色的公共英语教程。教程基于汽车专业背景同时也加入中国―东盟汽车文化的元素,从而使得教程除了具备专业性外,还更具国际化及实用性。例如,可以按照汽车行业的职业模式来模拟职业情景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来模拟职业情景,例如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保养等,以此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技能训练。这种方法一举两得,既可以训练语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同时也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多元化考核机制建设。过去高职公共英语多实行终结性的书面考核形式,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下学生多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的目标,对英语素质培养效果不佳。我们应该使用过程性考核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把考核方式置于多元化的手段之下,结合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来进行考核。侧重英语素质能力的考核,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过程性考核包含学生的日常作业、课堂表现、调查报告、主题表演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一切教学任务。过程性考核对学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学生在累计过程性考核成绩的过程中提高了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综合性考核主要是结合了学生在校成绩及在实训单位的考核成绩,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采取的一种考核形式。对于汽车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来说,可以实行具有行业特色的英语能力标准,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的行业要求,这样也便于企业在考核学生的时候有据可依。 (下转第167页)

(上接第152页)

总之,在以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之下,我们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需要更高的职业素质才能面对国际多元文化的挑战,才能立足于国际化的行业竞争之中。因此,在认清了公共英语教学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之后,无论是教学的规划者还是执行者,都应该重视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雅芹,王璐,温伟.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2]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2-3

[3]王亚珍.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中国―东盟经贸动态.第七十四期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分析[EB/OL].(2015-07-13)[2016-05-11].http://.cn/show.php?contentid=75390

[5]黄萧萧,黄跃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职业素质教育创新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W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