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1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此,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 、“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 %、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学生教学信息员 制度 质量监控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Teaching

Information Staff System Implementation Status

――Take a College in West as an example

GAO Xuechun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western system of teaching in a university information officer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the case, since 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officer undertaken to explore, pointed out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and its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provide empirical reference for similar institu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staff; system; quality monitoring

“学生教学信息员”(以下简称“教学信息员”或“信息员”)制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起到联系学院上层管理与基层教学的桥梁作用。本文主要对西部某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执行情况展开实证研究,希冀为同类院校提供实证参考。

1 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基本情况

(1)负责机构。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主要负责机构是教务处,由教务处处长主管,质量监控科具体组织开展工作,定期整理信息员的反馈资料,同时,对反馈资料进行核实,对教学信息员的身份进行保密。

(2)教学信息员的工作方式。该校教学信息员采取教务处牵头,班主任推荐的方式进行,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按要求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最后上报教务处进行审批。教务处具体负责从各教学系所有的信息员中选拔一名有工作经验沟通和组织能力较强的担任组长职务,负责组织教学系工作的管理与具体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对本系信息进行初步筛选,最后把初步整理后的信息上报教务处。

(3)教学信息员的工作制度。信息员必须本着向老师、同学和学院认真负责的态度,准确、如实填写信息表,不得伪造数据;按时提交信息表,准时出席教学信息员会议;正常情况,教学信息逐级上报,紧急或严重的情况下,信息员可以直接向教务处汇报;教务处每年对新加入的信息员都会进行专题培训,让新生教学信息员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及肩头的责任,以保障信息的客观公正,真实有效。

(4)教学信息员的待遇及奖惩。信息员及其小组长享受同班学生干部的待遇;每年在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信息员”评选,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特别优秀的信息员或信息员组长,待遇视同“优秀学生干部”,给予更高的物质奖励。凡工作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任务的信息员,教务处将取消其信息员资格;凡存在伪造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者,取消信息员资格,并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教学信息的处理。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对各系组长反馈的信息进行最终分类整理,把整理后的信息交由教务处主管领导审核并签署初步的处理意见,再交由各教学系分管领导进行具体处理,把处理的意见以书面形式上交教务处审查、备案。

2 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工作成效

(1)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目前,学生主体性(包括学习和管理)发挥不够是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参与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作用对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如何调动其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管理,教学信息员制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途径。

(2)完善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虽然该校有教学督导和相关的教学及管理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也非常重视,如进行专项检查、教学日志及日常巡课等,但毕竟无法实现每节课的教学监控,教学信息员制度弥补了这一不足。教学信息员按照信息员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教师上课是否迟到、早退、旷课及教师上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真实记录,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了教学一线较为客观真实的信息,完善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搭建了“教”与“学”、“教”与“管”的桥梁。教学信息员制度搭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与学校的“管”之间的桥梁。通过教学信息员的反馈,学校管理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教师教学的质量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些信息了解教学方面不负责任及师德师风方面有问题的教师,轻则批评教育,重则予以教学事故或停课处分,有效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4)有利于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督促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该校自从实施教学信息员制度以来,对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水平有较大问题的教师,教务处及相关教学部门均组织专人进行听课,对此类教师进行专门指导,督促其完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3 教学信息员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3.1 教学信息员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不足

(1)认为自己在扮演班级“告密者”的角色。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学信息员在初入这个队伍的时候,热情非常高,觉得是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同学们学习任务的高度负责,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尽力。然而,有部分信息员当自己的身份不小心被暴露时,就会被一些同学和老师认定为是班级的“奸细”或“告密者”,同学和老师的不解与疏远让其顾虑重重,甚至自认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告密者”,到最后的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这种事情在信息员队伍中并不少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员队伍的稳定性。

(2)有效信息收集不足,部分信息缺乏客观性。虽然在新生初入信息员队伍的时候,教务处已经组织专门的培训,但由于部分信息员对该制度认识不足,每次记录的信息有效性缺乏,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是教学信息员,主要记录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且内容空洞,不具备处理的操作性。很多信息员认为教师如果没有严重违纪行为,就没必要记录,忽略了教师教学的细节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失去了信息员工作制度的意义。

同时,通过信息反馈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反馈有问题的教师恰是其他班或别的途径反馈较好的教师,这和个别信息员主观性过强有较大关系,如有的信息员反馈个别教师要求严格的现象在很多同学眼中又恰是该教师的优点,所以,信息员在收集信息时应该充分尊重多数同学的意见,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 部分教师对教学信息员角色的认识存在误区

教学信息员制度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部分教师对该制度理解误区,往往认为是学校不信任教师而设置的“特务”组织,专门来揭发教师的缺点和不足,对此非常反感,甚至把从任何渠道得知的教学信息都归到教学信息员身上,一些脾气较暴躁的教师甚至在班上大发脾气,让信息员倍感压力。教学信息员所做的工作本是件让师生受益促学校发展的事情,却因部分老师的误解变成了见不得阳光的“地下”工作,甚至连教学信息员工作的荣誉证书都要面对不敢公之于众的尴尬局面。

3.3 教学信息的处理方式欠佳

学生反映的教学信息经过整理后,经过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的整理、核实和签署意见,交由教学系(部)进行具体处理,并把处理意见在反馈意见表上注明处理结果,但就处理结果看,一方面有的教学系不重视对信息的处理,处理意见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有的教学系在处理反馈信息时又过于盲目,没有把反馈信息与其他信息途径相结合,如和教学相长会、学生评教等作为参考,盲目地去批评教师,反而伤了教师的自尊心,不利于教学。

4 教学信息员制度执行的完善建议

4.1 健全信息员培养和激励机制

信息员制度的有效执行和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是分不开的,所以,加强对信息员的培养尤为必要。除了新生信息员入职的培训工作外,教务处应该加强对信息员组长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由组长对本部门信息员进行定期培训,让所有信息员对本职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有效信息的收集力度,客观公正地去评价教师,进而提高工作成效。

同时,针对信息员工作的尴尬局面及工作难度,学院层面应该加强信息员工作的奖励力度,除了精神奖励外,要配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提高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对此,该高校已经在逐步加大对信息员的奖励力度,以期提高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稳定信息员队伍。除此之外,教学信息员的激励机制逐步推及到每个班级,如适当提高信息员的个人量化积分,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奖学金等机会。

4.2 加强教学信息员制度在教师中的正确宣传力度

学校层面应该加强对教学信息员制度在全体教师中进行正确宣传,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意义和地位,让教师逐步接受学生教学信息员。同时,应该让教师明白,教学信息获得途径有多种,如教学相长会、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等,不要把所有的信息矛头都指向教学信息员,更不能以挂科等理由威胁或损害教学信息员的正当利益。教师对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接受和认可也是解除信息员尴尬身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让信息员能打消顾虑认真客观记录教学信息的重要基础。

4.3 完善教学信息处理方式

教学信息的处理是教学信息员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除了进行认真筛选整理外,各系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层面应该使系领导认识到教学信息员制度是提高教学及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学系管理的不足,要认真对待信息员的反馈信息。

各系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应该注意依据信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对于个别教师因师德败坏而导致恶劣影响的一定要严肃处理,以正师风;对因教学态度较差而影响教学的,轻则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应根据学院的教学事故处理制度进行,但信息处理的前提是经过认真核查后属实,切不可因工作疏忽而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教学的积极性,否则就与教学信息员制度背道而驰,失去了其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基本思路

一、学院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1、专任教师整体概况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省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1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9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45人,院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6人,现有专任教师395人,教授15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89人。

2、专任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历结构看,学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总体偏低,没有博士学位教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师少,硕士学位教师也只有61人,且专业分布不均衡,较大影响了我院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梯队构成及科研创新、技术研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教师34人,占教师比例10.8%;31-40岁教师137人,占教师比例43.5%;41-50岁教师129人,占教师比例41%;51岁以上教师15人,占教师比例4.7%。30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小。

从职称结构看,副高职称教师比例较高,但正高职称人数离要求差距较大,根据每个专业至少要有1名正高职称教师的要求,至少需要40名正高职称教师。

从双师结构看,双师素质教师总量太少;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校外兼职教师总量太少,没有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指导实践技能课程方面的作用。

从专业分布看,系部之间生师比不均衡,趋高低两极之势:建筑与艺术设计系、财经贸易系、资源工程系生师比偏高;体育艺术系、农林工程系生师比偏低。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

1、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津贴制和动态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

一是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了全员聘任制。按照“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三年一聘、合同管理”的原则,实现了对教师的动态管理,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适应市场办学的教师管理机制。加强了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续聘的主要依据。

二是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适应市场的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办学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在岗教师的培训提高和双高教师的引进工作,实施了学历提升计划、职称提升计划、双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采取了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适应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

2、实行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

一是建立并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学院引进了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制定了《岗位考核实施细则》、《关于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聘用、分配挂钩制度,岗位津贴中30%浮动津贴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者,予以了停薪待聘或安排转岗续聘。

二是确保了分配制度向一线教师明显倾斜。教学专业技术岗位起始档岗位津贴适当高于管理岗位津贴,设有专项经费或特殊津贴,优先保证了教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近三年,教师比行政管理人员津贴年均高21%。

3、实行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并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系。学院统筹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总库”,并每年更新一次,进行动态管理。系部建立“系部兼职教师资源子库”,提出拟聘任的兼职教师人选,负责对兼职教师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监督及日常考核。

二是加强了对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实施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兼职教师的进口把关考核、教学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考核主要采取了日常考核、同行测评、学生测评、督导团随堂听课考核等形式,并把综合考核结果与兼职教师待遇及是否续聘挂钩。

4、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 转贴于

一是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实施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教学科研需要制定个人双师培养计划,经批准后由系部指导和监督实施,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联系培养基地。学院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经费,承担“双师型”教师培养全部经费,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专业课教师培养、培训主要依托行业企业进行。行业企业免收或减收专业课教师培养、培训费用,为进行专业实践的教师优惠提供食宿条件,安排专人指导,支付一定量劳务报酬或补贴;学院采取帮助企业培训新职工和在岗职工,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安排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联合攻关,优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推荐毕业生就业等方式回报行业企业。

5、重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教育

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决定》、《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等文件,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贯穿到了对教师行为规范、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考核,提高了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二是运用会议、网络、座谈、简报、征文、演讲、主题班会、事迹报告、现场观摩、联谊、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学校重视师德教育、教师注重师表形象、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是通过开展“十佳教师”、“师德标兵”评选及教学比武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规范,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

三、地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1、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先进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

一是要树立“教师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建立起一支符合地方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对于加强院校建设,在高校竞争中获胜,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自觉贯彻人才强校战略。

三是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在教师的标准和选拔问题上,既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2、坚持政府主导,协调支持高职院校自主办学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办学方向、层次、结构和类型,主导专业调控和经费投入,对学校的教育行为起到一种宏观设计和分类指导的作用,而不应过多进行行政干预,特别是在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方面应尊重专家教授的意见。

二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气氛,完善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制度,重奖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

三是在人才引进、事业编制、科研立项、重点项目资助等政策上向高职院校倾斜,让学校能充分引进优秀人才,自主管理人才,正确使用人才,让优秀人才潜心科研,专心教学,能脱颖而出。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线,扎实开展创建5A级学校,全面提高全校教职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加强对活动创建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创建目标

1、紧扣“5A”标准,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把4A及学校创建工作做实、做好,负责任、求实效 。

2、进一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一支勤奋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

3、改善办公条件和教学设施,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全面推进

为加强创建“5A学校”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相关领导机构,全面落实创建5A学校工作目标,坚持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

第二阶段:自查摸底、明确目标

对照《细则》认真、逐条核实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自评、打分、认档定级。确定本学校的档级后,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领导分包,都有专门人员负责落实、都有完成时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抓住重点、具体实施

按照《细则》要求,抓住能得分的重点项目,全面展开工作。

(一) 硬件建设66分。建筑面积与规模24分,功能教室15分,信息化建设12分,生活安全设施20分,其他建设项5分。20xx年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硬件建设:

1、争取上级资金,铺设塑胶跑道,扩建功能教室,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2、加强信息化建设, 拉入10兆宽带,完成微机室更新。

(二)队伍建设方面

队伍建设:92分。管理团队20分,师德师风15分,师资建

构15分,专业成长42分.。

2020—2021学年年在队伍建设方面:

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鼓励和奖惩并用激励所有教师积极参与与本学科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级公开课;不断进行课堂反思,开展小课题研究,向各教育教学核心期刊投稿参加研讨;积极申报省市各级课题

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寻求幸福教育。

(三)管理水平方面

管理水平:91分。课程管理15,教学管理21,德育工作22

分,安全管理20分,其它13分。

20xx年管理水平方面:

1、课程管理

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积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弟子规》,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2、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的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评价的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强化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抓好常态校本教研,积极探索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德育工作

完善德育工作制度,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构建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打造更加有助师生发展的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美丽校园,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营造优良校风。

4、安全管理

健全学校安全、卫生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坚持安全隐患排查和月报制度,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演练活动;保证学生生活设施齐备、够用,饮用水卫生;保证消防设施达标,监控设备运转正常。

(四)校园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91分:学校标志13分,校园环境32分,精神风貌13分,特色活动33分。

20xx年我校以“美丽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和谐、文明、充满生机的校园形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校园品位。

1、校报更加趋于完善,争取成立校史馆完成。

2、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建设更加趋于完善,争上新台阶,搞好社团活动,最大程度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并有浓厚的兴趣。

(五)办学效益方面

办学效益:80 分。社会认可25分,学生成绩:25分,学校荣誉30分。

20xx年我校要通过5A级学校创建活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减少学生流失,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可,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强学校荣誉。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督导 实践 创新

2006年,学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从校外聘请具有丰富实际经验及具备高级职称的专家从事教学督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一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的实践

1.设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行政机构

第一,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落实机构编制,从体制和人员配置上保证了教学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立了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直接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办公室。成立了校级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和各系部教学督导工作小组,建立起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第二,建章立制,规范教学督导工作。先后组织制订了《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章程》、《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督导员工作津贴方案》、《教学督导办公室职责》等职责、制度文件,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更规范、更专业、更有力度。

2.坚持聘请校外教授专家团队担任校级教学督导员

“教学督导是指高等院校领导授权的主要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建设、评价、指导、保障的专家团队的行为的督导。”从以上的教学督导的定义来讲,建立出色的教学督导专家团队,对最终教学质量工作效果重要性非同一般。2006年至今,学校共聘请了近20名与学校专业对口的来自不同院校、行业背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及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学督导员。一方面,教学督导员们德高望重,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教学督导员来自校外,没有组织内部的一些干扰因素,真知灼见,敢于发言、就事论事,工作更有针对性。团队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不仅保证并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而且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被学校有关部门采用,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近年工作来看效果是显著的,坚持聘请校外专家团队担任校级教学督导员,的确是保证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3.组织授课检查,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听课制度是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关于“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评估”内容中强调的重要制度。听课检查采取随机听课、课后评价与指导的方式,重点检查外聘兼职或兼课教师、新任课教师和新上岗老师。在广泛听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又组织校级督导员、系部督导小组进行集体有针对性的听课,并及时评议反馈。长期的听课检查、指导,使得任课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均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如项目推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从近两年网上学生评教统计反馈情况看,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并趋向稳定。一些年轻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与提高,部分教师更是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风格。

4.组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加强教学监控工作

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机构和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是保障教学工作信息反馈渠道顺畅、及时了解教与学的运行情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组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各班的教学信息员座谈、定期和不定期的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学院教学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地将信息综合、分析和归类,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并定期检查整改措施和效果,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有效地增进了学院、教师与学生三方的交流,促进各项工作改进,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举办大型的专项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的全面提高

在督导员及各系部广泛听课的基础上,校级督导员联合教务处、系部推荐教师举办了“课堂教学经验交流”、“精彩一课”、“教师说课”等大型教学竞赛活动,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各类教学互动的开展给年轻的教师们很大启迪,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6.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研讨、交流与宣传

建立教学督导工作例会,加强院系两级督导工作的沟通和指导。教学督导员每周举行例会,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不定期举行例会,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和报告工作,及时调控,效果较好。每个学期编制2~3期《教学督导工作简报》,大力挖掘、推广在实际教学督导工作中发现的教学改革典型或上课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建立专门的教学督导工作网站,及时更新和维护,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知识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得到更多的理解、重视和支持,扩大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影响。

二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的创新思考

1.领导高度重视,教职员工积极配合

“一流的督导体系至少应该做到两点:第一,监督检查有力。即要有权威、公信力、影响力。第二,评价准确,导向正确。要做到监督检查有力,督导机构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不受或少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督导工作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从具体的实施效果看,各系部重视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有的系部建立了较好的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并认真执行落实;有的系部督导工作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的系部把教学督导工作和系部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系部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部门,重视教学督导工作和及时反馈信息,自觉认真整改,适时搞好教学调控提高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系部、教研室重视学习、研究课堂教学,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重视交流、沟通,研讨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督导团队

教学督导员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整个督导工作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学督导员深入对应系部,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各系部教学情况和教学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根据系部实际工作需要,发挥自身优势,为系部的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师授课、学生管理等方面建言献策。

3.建立长效教学督导工作监控机制

除保持已建立的日常教学监控机制外,加强对系部教学督导小组的联系和指导,使院系两级督导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教学督导工作合力。逐步建立日常教学管理和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规范监控机制,认真进行监控,使院系两级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及专项建设(如教务处、系部建设,专业、课程、教材、毕业论文、实践教学建设等)符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协同教务处及各系部加强对外请教师、新进教师(包括年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教师)的管理、培训和指导。

4.加强实践教学督导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教学督导工作的一个重点。教学督导认真学习最新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经验;开展了校内外调研,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督导方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中的有关内涵,在调研的基础上,拟出校内实训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制定了《校内实训课听课记录/教学质量评价表》。

三 结论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探索适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并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督导模式,对促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荔.高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的改革创新与理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6)

高校师德师风督导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校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指导思想;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贯彻“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目标,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工作理念,增强院系学生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内涵及特征

高校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院系学生工作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定和判断,通过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调控培养目标,从而实现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的整体优化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管理活动。

(一)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内涵

学生工作评价的内涵应该立足于办学方向与学校定位,明确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原则和评价目的等要素。根据高校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定义,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内涵是,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校的科学定位,依据院系学生工作的职责界定,按照规范、系统和科学化的原则,对学生工作进行系统地测评、评价与判断,其目的是提高院系学生工作水平,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特征

现阶段,高校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评价前提的一致性与评价内容的差异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①。中国学者将大学使命归纳为四项基本内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尽管各高校由此诞生的大学精神千差万别,但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根本任务没有改变,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既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又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的细化。因此,各高校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必须固守“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大前提。同时,院系学生工作评价还因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及职业型)的定位不同、院系的学科及专业背景差异,其评价的指标内容及其权重设定应有所不同。

2. 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从狭义上看,学生工作特指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从广义上看,学生工作则指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过程,包括做人、做事、成人、成才诸多环节。院系学生工作内涵直接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其科学性体现在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院系学生工作,绝对不能以偏概全。学生工作评价的目的性决定着评价方法选择性,而评价方法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实用性。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推动院系学生工作上新的台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诊断性测评比鉴定测评的意义更大,描述性评价比结论性评价意义深远,只有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工作的拓展性,更能直观地评判学生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3. 评价层次的针对性与评价结果的实用性。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评价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高等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对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评价;三是各二级学院对学生工作者个体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在第一和第三层面上的评价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但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价显得比较薄弱①。院系学生工作评价是对院系级学生工作状况与效果的考量,为院系改进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在各院系横向对比中突显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彰显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总结经验,促进创新。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的对象有别于对院系学生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应该直接针对院系各专业育人成果。通过过程的评价控制,为院系学生工作者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意见或方向指南。这样,可以视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作出多种评价周期决策,其评价结果可即时应用于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管理和高校人才培养政策调控之中。

二、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的指导思想

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的指导思想是评价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指导评价活动的理论遵循,是评价目标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过程设计的理论基础。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应该坚持以下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以学生为主体,确立学生成长在评价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现实的人就是历史主体”的科学观点,不仅是马克思在对前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②。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的根本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院系学生工作评价要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主动研究影响“现实的人”――大学生群体的一切因素,包括心理、需求、关系及成长规律。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反思性实践”③,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便无从体现。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基点应该是大学生的发展成长过程,评价的重心应是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必须关注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以及校内资源的育人效能,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发展观。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评价主体的合理性和评价内容的完整性。

从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引导学生成才,重视大学生的内存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大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关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提升,促进大学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等的全面发展等,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注意其科学性,既要将评价焦点定位于学生主体成长过程,又要兼顾学生工作保障体系构建;既要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结果,又要重视成长过程的积累;既要对静态指标作出评价,还要对动态指标作出评断。评价主体上必须注意其合理性,既要有管理层的意见,又要有一线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既要关注校内专家的评估,还要重视社会单位的考量。评价内容上必须注意完整性,既要从群体层面作出评价,又要对个性典型加以评价;既要对专业素养进行评价,也要对人文素养鉴定。

(三)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工作始终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为导向。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始终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切实发挥好思政教育生命线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阵地,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顺平.以生为本实现高校学生工作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121.

② 孙承叔.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69-70.

③ 郭立田.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传承与创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9):115-118.

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目标设计、评价过程的优化、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切实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引领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建立覆盖学生成长的德、智、体、美多个层面系统评价体系,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情况,指导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三、院系学生工作评价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评价内容要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结合

1. 过程性评价保证评价内容的动态公平

过程性评价又称“形成性评价”,其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客观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成果,从而产生强化作用。这里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工作全过程的各阶段经常性的考评、检测和督导。院系学生工作的过程性评价要立足院系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专业素养形成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生品德与观念形成的不同认知体验等,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督导检查,不断地收集整理学生工作过程信息,检测有关数据,考评有关项目和对象,及时纠正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工作的实际,保障评价工作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 结论性评价保证评价内容的静态公平

结论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基本活动结束后的最终结果的评价和鉴定。对院系学生工作的终极业绩,如各类获奖等级与数量的认定,外语等级通过率,学位授予率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把握学生工作成就导向。

就学生个体而言,成长是一个台阶梯增的过程。离开了对学生成长进步过程的监控,其评价的效果难免挂一漏万。评价工作应该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同时,院系学生工作评价还要把握学生工作“量”积累到“质”飞跃的节点,选择关键性的指标作出结论性的判断。

(二)评价方法要定量化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结合

1. 定量化评价保证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院系学生工作定量化的评价具有客观性、不可变更性的优点,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2. 描述性评价保证评价方法的全面性

但过多地强调定量化的评价,又难以全面概述学生工作的内涵。学生工作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的多方面,同时效果也有显在和潜在、短期和长远之分,这就决定很难用一种单一、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而更多的是一种定性的评价①。在量化的基础上作定性的描述,尽可能让定性指标有量的测定,最终在深入发掘学生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以定性为主的科学评价。因此,评价方式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其适用性。

(三)评价工作要诊断性评价与鉴定性评价结合

1. 诊断性评价有利于推动学生工作的完善

以了解学生工作现状或诊断学生工作存在问题为目的的诊断性评价,可以帮助评价者从表面特征与标志观察搜寻入手,继而深入分析问题与原因,诊断“症状”,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方案。院系学生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诊断评价,可以为推动学生工作的深入发展,起积极作用。

2. 鉴定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工作等级界定

鉴定性评价也称“考核性评价”,是指评价主体采用科学方法通过一定方式收集被评价者在学生工作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评价目标作出量值或价值判断的过程。院系学生工作鉴定性评价体现于评价标准上的等级化,评价结论的而非数字化上。

(四)评价主体要权威性评价和公众性评价结合

权威性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公众性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社会认同度。

所谓权威性评价,即要求评价者是有一定影响的权威人士或学生工作专家。公众性评价即应该多让一些有代表性的院系学生工作相关方(如媒体、家长、用人单位等)参加评价。院系学生工作评价主体中高校学生工作主管部门(如,学校学生工作处)、教学督导工作室、教育评价专家等,由于他们熟知大学使命与大学精神,懂得大学专业教育过程与学生成长规律,熟悉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其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体现有效性。同时,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最终还是由市场说了算。因此,院系学生工作评价的主体还应该考虑利益相关方参与评价,让评价结果体现社会认同。重视发挥高校院系级自我评价的作用。以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