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1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客户 服务 物流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商业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原料大量需求,其物流量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在无形中水涨船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必须对现在的物流管理水平有着深入的提高。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一体化模式早已被普遍认可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具体要怎么做才能使信息系统的和管理结构不脱节并紧跟其提升的步伐呢?这就迫切需要对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地实现对客户最大化的优质服务;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还要力求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开支,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一、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的背景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就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从它的最初兴起到现在来看,第三方物流已大约有10到15年历史的行业。经调查研究表明,欧洲24% 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欧洲62%和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三年内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用。

由此可见,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物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提高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物流管理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对于物流策略/系统开发、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运输、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谈判和支付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采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必要性

我们知道,在企业的所有管理信息系统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物流系统内外所有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加工处理,并且从中提取物流管理的有效信息,然后以各种形式输出。在通常情况下,物流管理信息系常用的形式主要有:表格、文件、图形和报告等。这些输出形式通常会根据输出内容来决定,管理人员和领导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进而对物流活动进行正确有效的工作安排,同时协调和控制各作业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样能减少力物力的损耗,便于大大提高物流工作的管理效率。对于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其运作决策也会更具科学性。

采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工作,对产品的订货、进货、库存、出货和配送等信息进行管理和调配,可以在力求及时准确的同时,还能达到通信据点及通信线路的网络化,并且保障了通信手段的现代化,以便于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就物流企业来讲,物流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方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始终贯穿这一活动。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从纵向管理来看,可以把整个物流企业的工作分为作业层、控制层和管理层三个层面。物流管理信息对这三个层面也必须处处涉及,面面俱到。反之,如果这个三个层面经营过程中有不良问题出现,那么扫尾将会对于物流企业的整体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比如说,当作业层面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库房管理和配送调度工作也会受其影响而无法得到保障。在库房管理过程中,要想进行库区和库位的全方位有效管理,就要实现物流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否则的话,出库、入库全都靠手工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因其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往往会做许多无用功,从而出现事倍而功半的不良局面。在库存商品的管理上,缺乏信息化管理将有可能导致库存商品的位置确定出现困难,定位不精确,而且缺乏实施统一条形码管理的条件。在进行配送计划调度方面,同样也是如此,运输车辆的管理将加大难度,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配送核算。对管理层而言,也难以对所有的订单做到有效监控。而往往这样一来,经常就会导致信息反馈的滞后,从而影响整个物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不仅如此,它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主要集中表现在决策层管理上。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导致决策层不能及时了解库存的变化,无法对其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配货采购;除此以外,没有准确数据也会让上层管理人员对物流管理难以进行科学分析,不能准确做出统计和分析报表。所以,要想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采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不可或缺。

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基本概述

在企业的整个物流的服务过程中,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程参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握商品的流动。通过准确掌握商品的动向,可以对物流提供作业支持、管理支持,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具体到物流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库存进行管理:在货物的包装、拆卸和库中货物调配过程中,如果实行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实现入为货物库存量、出库量、入库量、结存量等数据的精确掌握,从而实现物流订单信息的预测管理。

2.对于运输流程进行管理。在企业运输的流程中,对于其中的四环节实施的接单管理、发货管理、到站管理、签收管理和运输过程的单证管理,如路单管理、报关单管理、联运提单管理和海运提单管理等等,均可以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对于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企业货物配载、车辆调度、车辆返空等问题也能加以及时解决。

3.对物流全过程实施监控。业务流程的集中管理、各环节的收费管理、各环节的责任管理、各环节的结算管理、各环节的成本管理、运输环节的管理、仓储环节的管理、统计报表系统等等,这些物流过程数据的获得有利于对于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地统计与分析,从而对于当前的企业运营进行系统的指导,便于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和部署。

4.对于物流费用实施监控。在管理物流业务工作中,常常会产生一系列和费用相关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与专业财务系统的数据实现对接,从而有利于对物流费用进行全程监控,达到减少支出、节约开支的目的。

5.实现客户与物流企业信息的共享。货物的物流分配状况、货物的在途运输状况――实时的货物跟踪、货物的库存情况、货物的结存情况、货物的残损情况、货物的签收情况等等,这些常常都是客户最关心的内容。如果对其实施物流信息管理,就可以便于客户随时查询,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并增进自己在客户心里的信誉。

这样一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会更加完善和强大,同时集可靠性、及时性、灵活性、适应性于一身,更适应新时代的新需要。

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物流管理系统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为交通运输企业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受地域、时间和计算机本身约束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方式。在企业内部,由于实行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从而达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企业的运行数据由于采用了信息系统的技术,从而变得更加准确、及时、全面、翔实。

同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地进一步加工,为企业领导层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使他们能更好地把握商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五、企业物流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对于物流系统来讲,如何使业务进行优化是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的业务不断出现,而这些业务的展开,都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也就是说,当相应的信息技术得以发展之后,新的业务才有发展的可能。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渗透,已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当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相应的发展时,许多新的企业业务才能成为现实。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脱离实际而存在,如果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了问题,那么就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当然,也不要光单纯的依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这样不会帮管理人员摆脱管理的困境,所以说信息流,资金流和电子工具再加上信息管理技术,还需要管理人员的统一协调,才能发挥作用。在物流行业中,各个部门就是一个个点,而各个部门内部信息化也就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部分对于整个流程都很重要,视神经把这些点进行联络,从而达到物流流程的畅通,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网络化。

结束语:当今社会,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而物流产业也不例外。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要想应对挑战,就要不断地进行自身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固然重要,如果企业的物流缺乏竞争力的话,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将大大削弱。物流费用已经成为企业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合理地规划物流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辅助物流系统,制订准确、及时、全面、详实的规划方案,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孙丽芳 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2

关键词:GIS;MIS;价值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977-02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Based on GIS

LI Lan-xiu1, WANG Ji-hong2

(Heng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ngshui 053000, China)

Abstract: GIS is a computer technology system based on geospatial data, which can provide real-time, multi-spatial and dynam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service.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n realize real-time, dynamic and visualized management with visualized environ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 GIS; MIS; value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信息管理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形式在物流领域中蓬勃发展。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物流管理和地理信息的紧密结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GIS应用于物流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系统分析模型和物流管理方式。

1 物流信息的空间特征

物流本质上是物品或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活动。从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来看,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物流设施、物流设备和物流作业等大多具有明确的空间位置或范围,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对象或空间实体。这些物流对象的地理位置或范围可以用二维或三维地理空间坐标来表示。因此,反映物流系统性质、特征和状态并能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物流信息也必然属于空间信息的范畴。物流系统中大约80%的信息与空间位置有关,而运输、仓储、配送等涉及的信息几乎全部与静态或动态的空间位置有直接关系。显然对于这些具有空间尺度、空间特征的物流信息进行处理,基于MIS的物流信息系统则难以胜任,必须使用能同时管理空间信息或非空间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才能实现物流管理领域必需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

2 GIS与物流管理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于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GIS是用于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按照地理特征的关联,将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以不同层次联系起来,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模型,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分析结果,为空间辅助决策服务。GIS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的共同管理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因此GIS在物流管理和决策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地图的展现,可以实现对物流运输、配送路线的合理调度和安排客户投递顺序;可以用地图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地理位置,不同类型客户采用不同的标志;利用GIS在地图上的客户符号,显示客户的相关属性数据;通过业务系统调用GIS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业务系统的各种相关操作结果的数值信息等。

除完成一般基于MIS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外,基于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的物流空间分析。这些分析是在构建相应的物流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模型包括车辆路线模型、最优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物品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最优路径模型:用于解决在物流运输或配送网络的路径选择时,同时考虑多个目标的约束,如路程、成本、时间等因素,通过对多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可能的最优路径。

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需求产品最有效的路径分配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物品从N个仓库运往M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几个节点,所耗费的运输代价最小。

分配集合模型:用以确定物流系统中节点的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性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3 空间定位技术与物流管理

物流运输和配送是实物在空间位置转移的过程,需要对运输工具或者货物本身的空间位置变化进行实施监控,以便于物流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客户随时掌握货物的运输状态。这就需要采用移动定位技术。目前能够提供空间定位的技术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手持移动电话机定位等。

GPS卫星定位是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受系统3个部分组成。用户在进行空间定位时,只需要使用GPS接收机。在物流监控中,一般采用单点定位。GPS单点定位的精度根据卫星坐标的广播星历和接收到的编码的不同,精度为1~30m不等。而手持移动定位主要采用GSM、GPRS、CDMA等技术来实现,由于手持移动定位中的这几种技术采用的是基站定位方式,所以手持移动定位的精度比较差,一般在50m左右。在物流过程尤其是货物的运输过程中,空间定位技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该技术,可实现运输导航、货位定位、车辆通信、增值信息服务,为物流过程提供运输工具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服务、跟踪货物运输状态等。

4 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现代物流的综合性、区域分散性和及时性特点,需要将GIS、MIS、空间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工作流技术、Internet等技术集成,构建功能强大的分布式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见图1。

在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中,存储、组织物流系统要素和作业过程各种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是其核心。空间数据库管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空间定位数据,业务数据库管理物流业务数据库,两者之间通过共有的属性连接。在此基础上,在Web技术支持下,构建分布式的综合物流管理应用系统,实现物流企业资源、物流作业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物流过程的管理提供了有效地可视化环境,强大的地理分析和空间分析为物流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基于GIS的仿真模拟对物流方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判断依据。以GPS为代表的定位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效集成,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的信息交换,而且还可以实现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掌握物流作业的状态信息。因此,建立以GIS为基础的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促进物流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的必然途径,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冯耕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实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0(1):35-52.

[2] 盛业华,张桂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10-50.

[3] 张剑芳,黄晓英.物资管理可视化系统的研究[J].物流技术 2002(3):92-9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划

一、引言

第三方物流(TPL)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种崭新形态,日渐成为物流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经历了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已经明显表现出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会提高物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改进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交流方式。

从对我国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调研的结果来看,有53%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觉得满意,有47%不满意,而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由此可见,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急需改进,尤其是其物流信息能力。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物流供求状况多次调查的结果也表明,物流信息成为运作质量之后企业对现行第三方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其第三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67%的生产企业和54%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中,首先是因为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到第五次调查时,仍然是运作成本高和物流信息不准确排在前两位,如表1所示。

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关心的首先是成本与运作质量及包含物流信息在内的运作能力等。

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是围绕着对信息资源的占有而展开的,因此建立高效、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应对挑战、壮大自身的有效手段。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从供应链角度对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再造分析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供应链中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对包括订货、销售、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各方面进行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从而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分担的职能集成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模式。它要求对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协作伙伴关系等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对彼此间物流业务流程的无缝连接,从系统优化角度来达到一种集成性的供应链管理控制,并据之来实现价值增值。

处于供应链中游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发挥其物流衔接的功能,在对其物流运作实现信息化操作的基础上,应建立可与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进行数据交互与传递的数据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与供应链上的业务伙伴和下游顾客及时地共享物流供需信息,从而整合其供应链上的各方物流资源。

从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形成网络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整个供应链物流环节的信息交流,达到与供应商或厂商及外协物流伙伴、下游顾客之间的供应链信息的处理与共享,同时通过建立基于Web的物流交易系统,以物流订单为驱动简化物流交易流程,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其物流业务的一体化协作。

三、供应链角度下第三方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在对信息系统分析和规划之前,我们必须详细地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并对每个相关的环节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基本作业流程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客户的配送请求后,进行有关的订单审核、分类等处理,并根据订单安排货物进出库,拟定配送计划,力求按照客户需求将货物准确、及时地从市场供应方送达市场需求方(如图1所示)。

第三方物流的具体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是整个配送中心业务的开始,也是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起点。高效的订单处理是整个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订单业务贯穿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物流中心只有在接收到客户的有效服务请求后,才能继续开展配送、运输工作。订单的接收主要应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其他手段,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工录入订单信息。

2.身份验证

一个可靠的系统应在接收订单时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只有身份验证通过后才能为之提供服务,否则需要与客户进行进一步的联系,让客户修正或注册。客户在通过配送中心的服务器注册登记时,必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如公司联系电话、公司所在地点等。

3.信息分类管理

由于客户的来源不同,所以应对不同服务类型加以区分,同时客户请求需及时响应,还要对配送的货物数量、类型、运输方式等进行分类整理。

4.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主要是对整个库存商品的现状进行跟踪调查和全面管理,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第一,入库管理是对进入仓库的货物信息进行收集(如登记、分类),为今后的配送做准备;第二,出库管理是结合配货处理来协同实现的,在接受订单和配送请求后,根据订单上的要求发放货物,并记录配送的相关信息;第三,库存盘点是对仓库中现有商品的现状进行管理。以便随时了解能否满足配送的需求。

5.配送、运输处理

配送系统是对具体客户的订单进行系统处理后界于订单处理和库存处理、运输处理之间的一个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订单要求,再结合库存状况进行配货处理或者联系供应商采购,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分类,或者向需求方发货。配送、运输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处理,因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所面对的客户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物流中心必须掌握每个配送点的实时状况,然后通过决策系统的分析判断后,制订一个可靠、经济的配送计划,由相应的配送点或者整合其他供应链中企业的资源来完成。

6.财务结算

第三方物流的财务结算与其他交易的计算方式一样,一般都是通过在银行设立专门账户,凭借配送单据,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将款项划至中心账户。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结算方式是建立在双方诚信的基础之上的。

7.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以较小的成本完成更优质的配送任务。决策分析内容一般包括配送站点的决策、库存量的决策、车辆调度、外协合作商选择、客户管理等。

8.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配送中心效率的管理,并制订恰当的经营决策方案。根据各种信息与报表,包括配送统计数据、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应报告、配送商品次数及所需时间报告、配送商品的失误率、仓库库存情况、设备损坏及维修报告、设备成本分析、人力资源分析等作出决策。

四、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1.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目标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的系统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通过对物流配送的各环节进行有限的资源最优配置。一般说来,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另一方面也是物流企业对外的Web站点。客户通过浏览器能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提供动态信息交互和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订单下达、实时查询等业务的支持。因此,系统应把开放性、协调性、有效性作为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

(1)系统开放性。由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很强调整个供应链上物流提供和需求的有机统一,因此为满足第三方物流各部门及其外协物流伙伴的共同物流协作计划需要,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应再是一个封闭式的孤岛系统,而必须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开放式和集成化的供应链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高度共享和交互与供应商、外协物流合作伙伴、顾客保持较好的沟通和联系。

(2)系统各节点的适用性。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适应企业单个业务分布和整体物流运作的要求。从企业运作角度来看,应当提供整体物流决策所需要的业务信息管理与分析以及物流决策的支持界面和全程反馈的管理界面;而对其外协物流合作伙伴则主要提供制订分配物流计划信息与作业进度信息反馈操作界面;对企业客户则提供具体的订单接收、运作安排计划信息和查询接口界面。

(3)平台的可扩充性。平台的可扩充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空间上的可扩充性;二是时间上的可扩充性。空间上的可扩充性是指平台能够实现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规模拓展,因为物流系统设施(如仓库)在空间上的变动很大,因此,物流信息平台必须适应物流设施的地域变化。时间上的可扩充性是指当用户需求、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系统能够对现有的某些功能模块进行改造或增加某些功能模块,以适应新的变化。

2.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分析

一般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订单管理:使用通讯技术如邮件、传真和EDI或EOS登录和维护订单信息。(2)仓储管理:包括物品入库、物料在库移动、签收等环节。(3)运输管理:包括运输单证的形成、装车计划、制定路线等。(4)包装管理:包括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5)情报功能:包括与上述各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及有关费用情况。(6)财务管理:设计成本核算、运费计算等。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配送服务具有相应的功能外,应当还提供集成化的网络服务,如通过Internet与供应链上的客户进行数据交换,及时了解不同配送站点的库存数量、所有设备和人员的使用状况、供应链中供应商和协作商的信息,并能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市场预测和决策等,这些功能都是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核心和出发点。

在系统地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中第三方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后,我们可以得到第三方物流的管理信息流程,该流程是建立在全面了解、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作业流程基础之上的。现在我们分析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1)客户提送订单:(2)客户中心对客户进行身份认证,验证通过后进入下一步,客户中心也可及时反馈物流信息给客户,以方便客户查询:(3)订单模块存储订单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4)根据订单要求向决策中心发送相关信息;(5)决策模块查阅库存信息、人员设备信息及其他运输、仓储外协合作商和供应商数据,并分析经营管理的历史数据,然后作出决策反应,并提交到配送中心;(6)配送中心向相应的配送站或者外协商和供应商进行配货、送货、退货返回等:(7)运输点执行配送任务;(8)财务管理模块通过网上或其他方式进行财务结算。

当然,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的作业管理,如库存盘点、入库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维护等等。

3.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数据管理层、业务处理层、决策管理层及战略管理层。

我们可以归纳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功能主要包括:

(1)客户管理子系统:客户登陆管理、客户资料管理、客户身份验证、客户查询、客户关系管理;(2)订单管理子系统:订单的接收、分类整理、查询;(3)仓库管理子系统: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仓库优化管理、货物查询管理:(4)配送管理子系统:配货管理、送货管理、运输跟踪管理、运输调度管理、运输线路决策、配送站点决策;(5)经营决策子系统:反馈信息管理、合作商管理、供应商管理、市场预测管理、市场信息管理、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包括企业介绍、经营理念、法律法规、市场报价等);(6)账务管理子系统:成本预算管理、客户财务结算、供应商财务结算、合作商财务结算、财务统计管理、各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人事考勤管理、设备维护维修管理;(7)系统管理子系统:用户管理、数据备份、系统设置、文档管理、查询打印服务等。

根据以上功能分析,可以将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描述如图3所示。

五、结论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4

RFID技术出现于1940年,首先应用于军队和一些对识别系统有特殊要求的组织。由于其较高的执行运作成本,并且缺少相关的技术标准,直到1980年才被引入到商业领域。

RFID把各个部门的物流信息实时、准确地汇聚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环节的应用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RFID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制造业各个物流环节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单独考虑其中某些环节的优化,而忽视了其他环节,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这种应用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效果,如果实施不当,还可能出现效率不升反降的情况。

本文把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与MES(生产执行系统)、WMS相结合应用到制造业物流各个环节,从而优化了其物流流程,同时设计了从采购到销售全过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结构,以及应用RFID的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实现了流程中数据的自动采集。

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对各种资源的实时跟踪,及时完成生产用料的补给和生产节拍的调整,从而提高资源的追踪、定位和管理水平,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和整体效率。

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四个层次,见表1。

第一层为操作层,主要是RFID读写器通过读取制造业各类资源的电子标签,获取所需的信息。

第二层为过渡层,主要由RFID中间件和服务器完成数据的过滤、整理及后台管理系统的整合。

第三层为数据层,通过管理系统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存储。

第四层为管理层,主要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下达操作指令及制作决策所需报表等管理活动。

系统硬件构成为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RFID中间件、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系统工作站。

电子标签:分为主动式电子标签、被动式电子标签和半自动式电子标签。主动式电子标签带有电源,可以在读写器范围以外处于休眠状态,进入读写器作用范围内被激活,也可不间断地发送信号。主动式电子标签比其他标签大,采用较高的频率,一般为455MHz、2.45GHz或5.8GHz,作业范围20~100米。被动式电子标签使用调制散射方式发射数据,必须利用读写器的载波来调制自己的信号,普遍采用的频率是128KHz、13.6MHz、915MHz或2.45GHz,作业范围几英寸到30英尺。半自动式电子标签可以通过自有电源保证标签内电路的运行,但无法发送数据给读写器。按照读写特性,电子标签可分为只读型和可读可写型。

RFID读写器:分为固定式读写器和便携式读写器。固定式读写器是最常用的,由于体积、电源、功耗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固定式安装。便携式读写器是固定式读写器的有力补充,能满足野外作业、近距离、移动识别、低能耗等要求;UWB读写器属于固定式读写器,主要用于对设备的定位和追踪。

RID中间件:RFID中间件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后两个层次提供改善RFID在互联网上性能和功效的服务;第二个层次负责与RFID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对RFID读写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过滤、整理;第三个层次充当了所有RFID设备信息采集的汇合中心,存储数据并与企业后台管理系统整合。

RFID与MES、WMS结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框架见图1。

基于RFID的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RFID在制造业物流信息系统中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RFID可以在制造业生产物流中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自动识别生产物流各个环节中物料、半成品、产成品的位置和状态,并把这些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送到MES;其次,提高制造业物流信息系统采集信息的准确性,简化出入库的流程,及时了解库存货物状况,使货物的盘点更加精确、迅速。

1、对货物识别和跟踪进行实时监控

MES通过信息的传递对生产命令下发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中有实时事件发生时,MES能及实对这些事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约束和处理。MES以过程数学模型为核心,连接实时数据库或非实时的关系数据库,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诊断和控制,完成单元整合及系统优化,在生产过程层(而不是管理层)进行物料平衡,安排生产计划,实施调度、排产及优化。MES着重动态管理,需要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实时数据,根据现场变动进行调整。而RFID恰恰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大量实时数据的采集工作。因此可以通过RFID和MES的结合,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实时控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过安装在各个车间的固定读写器实时读取各个车间内物料的消耗情况,并把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MES根据实时监控得到的数据,对各个车间工作地点下达指令,进行调度(调度是基于有限能力的调度,并通过考虑生产中的交错、重叠和并行操作来准确计算出设备上下料和调整时间,其目的是通过良好的作业顺序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准备时间,把半成品或成品及时运送到下一环节,使生产同步、顺畅,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当各个生产车间的物料降到了预先设置的临界点时,MES会对WMS发出补料指令,仓库可以根据指令对生产车间进行补给,如图2所示。通过RFID的应用可以看到,生产过程中无需车间提出补料请求,RFID可以自动识别用料情况,向WMS发出请求,完成补料,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但是以上功能的实现,最好是制造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也采用RFID,否则需通过承载货物的容器或托盘上的RFID标签来实现。

2、提高仓库作业能力,简化流程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能够更好地满足目前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的需求,并能保证仓储管理的先进先出原则,提高制造业库存管理的整体水平。

在此假设供应商都采取RFID技术,并且货物的容器或托盘都贴有电子标签,此时的收货、入库流程和拣货、出库流程如图3、图4所示。

RFID主要应用在流程中的三个方面:出入库信息的确认、日常库存的盘点、仓库设备的实时监控。

1)RFID门禁系统用于出入库信息的确认:采用固定读写器和手持读写器联合使用的方式,手持读写器用于对货位及托盘信息的读取,固定读写器用来实现对货物信息和托盘信息的确认。两种读写器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运动中实现对多目标的识别,提高出入库的效率,还可以实现对货物及托盘容器的状态的监控。

2)日常库存的盘点:采用手持读写器,通过对标准化、单元化包装上标签的读取,来完成日常盘点,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还可以提高准确率和盘点效率。

3)仓库设备的实时监控:采用UWB读写器,可以确定设备在仓库的位置和当前的状态,便于在货物进库后,对货位与搬运工具线路进行选取。同时可以提高入库效率,并降低设备的运作成本。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简化了流程,省去了既耗时又耗费成本的步骤。如填写入库作业单的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耗时,并且容易出现差错,省去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库存的精确度。

2、提高了生产率。如当货物进入待检区室,可通过固定读写器读取货物的信息,由于RFID可同时处理200多个标签,因而大大提高了清点的效率。

3、通过货物与相应库区货位相匹配,可以完全消除浪费时间、提高成本的环节(如寻找货物),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4、提高了顾客满意度。由于流程简单清晰、整体效率提高,顾客的等待时间得以缩短,可以大幅提高顾客满意度。

5、可以迅速盘点库存。对库存记录及时查询和更新,提高盘点的速度和精确度,从而优化存储空间和成本,减少或消除存货量。

6、通过信息的传递实时了解设备的状态、位置,调动所需的装卸搬运设备,优化装卸搬运环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5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mainly summarises and improves both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designing of the course“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 our college.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practical teaching

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物流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及其它高科技设备通过全球通信网络连接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只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一涉及物流的企业中的应用,即管理物流的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联网的兴起,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促进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将物流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内容结合运用。

教学重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物流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求学生能完成中等规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物流工作软件及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能力。随着物流企业越来越向智能化发展,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

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及设施设备的能力。整个设计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针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其内容如下:

(1)目标定位不明确,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不足。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反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基于他们没有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前导课程,所以他们对于这门课程不容易上手。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这门课程实践环节薄弱,内容整合性不够好,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并且有畏难情绪。

(2)课程内容丰富,面面俱到的机械整合不合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管理学科中的物流管理方向,包括物流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条形码、EDI、GPS、GIS等);另一种是物流工程方向,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非常丰富,简单的将两部分内容叠加,在有限的课时下,教师全面透彻的讲授上述所有内容非常困难。而且对于物流管理方向的学生来说,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比较困难,但是完全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于物流软件只是机械的重复,不能深入理解系统的原理及各环节的相关性。

(3)实践性不强,并且缺少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对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没有应有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学生得不到具体化的训练。很多学生反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内容较难理解,而且开发的系统对物流企业的实际用处没有实践性的理解;理论知识也只是机械的听讲,过后就忘。真正走上工作岗位,面对物流企业越来越全面的信息化操作觉得力不从心。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物流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与设计

3.1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专业特色来制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物流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过程,培养学生具备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和初步开发能力;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决策方法,实现对物流活动中各种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送、存储过程。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应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设置:针对物流管理类专业,学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培养其成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物流信息技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由于他们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教学内容中补充数据库相关内容,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内容,以辅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物流系统。但侧重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管理使用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上。

具体目标: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业务管理过程为规划、分析和设计的原型,主要完成该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货物入库管理、库存管理、盘点管理、出库管理、车辆配送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简单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第三方物流系统软件,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将物流的入库、库存管理、出库、配送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3.2 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将数据库、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加以补充,初步掌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规划,这部分内容是为更好地管理使用物流系统打下基础。重点在于建立学生系统的概念,熟练地掌握物流系统软件,以模块化教学,将任务分解,以实际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见表1。

3.3 教学效果及评价。在学期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实践性很强,没有枯燥的讲理论,而是在“做中学”,获得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乐趣。

(1)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详细分析企业的具体流程情况,画出简单的业务流程图。图1为学生画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心业务流程图。

(2)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熟练地掌握第三方物流软件(尼奥系统)。在物流实训室中,能熟练使用电子标签、立体仓库等物流设施设备。

3.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进的几个方面: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但由于内容繁杂,课时有限,现有这门课的教学方法通常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导致学生学习时常感觉这门课程内容枯燥,逐渐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为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方面的教学,可利用学校软硬件条件,针对相应的理论知识展开实践教学。比如讲物流信息技术,涉及到条形码、电子标签的内容,可以在物流实训室讲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这样学生就觉得丰富多了。将学生分为5~7人一组,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动手完成设施设备的操作。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这正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理念。

(2)实践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学习,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为模型,采用课堂系统设计与实际系统软件使用相结合的形式,逐步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模拟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实践,学生可以用所学内容对实际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过程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给出具体的规划,从而真正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三方物流企业系统软件(尼奥软件)见图2。

(3)每节上机实训课程都有详细的实训指导书,模拟企业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任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数据详细,任务具体,将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规范化和标准化。《尼奥物流管理系统》实训指导书见图3。

4 结束语

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保证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实践性。本文主要结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丰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过程加以总结和改进,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庄丽华,徐守坤.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与实践体系改革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98-99.

[2] 梁妍,王知强.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图书馆学研究,2010(7):19-2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6

关键词:J2EE;MIS;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企业内部网上的WEB MIS系统是对传统信息管理系统概念上的扩展,它通过WEB页登录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可以实现在外部网对系统的浏览、查询、控制和审阅等管理功能。此类系统也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WEB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网的基础上,实行数据库的分布式系统;并可满足各操作人员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基于J2EE实现WEB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实例。

一、MIS系统结构的选择

1.传统两层C/S结构的缺点

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比较适合于小规模、用户较少、单一数据库且在安全、快速的网络环境下运行。随着应用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在多用户、多数据库且非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这种两层结构的应用模型将无法适应。而且两层结构还受到很多制约如:难以扩展至广域网或Intranet;程序的升级维护困难;软、硬件的组合及集成能力有限;在软件上呈现出胖客户端;很难管理大量的客户机等。

2.三层WEB结构的优点

三层客户/服务器模式(三层模式)在逻辑上将应用功能分为客户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客户显示层是为客户提供应用服务的图形界面,有助于用户理解和高效的定位应用服务。三层模式的主要优点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共享性;较好的安全性;企业对象的重复可用性;瘦客户端;良好的容错能力和负载平衡能力。BS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够操作MIS系统具有良好的方便性。

二、J2EE体系结构

J2EE是一种利用Java 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J2EE采用分层结构,三个层次可以处于不同的平台下进行协作应用。客户表示层可使用不同的客户端程序,具有很好的分布性,适应了分布式管理的要求;在后台的应用系统集成中,可以把其他不同的应用系统(如学籍管理系统)集成到该结构中,因此可以有效地最大化地应用现有资源。

用基于J2EE的体系结构开发的WEB服务具有以下的优点:

(1)可以跨越中间防火墙进行通信。因为WEB服务是利用HTTP最为传输媒介可以从客户界面直接调用中间层组件,而不必建立页面。

(2)应用系统的集成。通过WEB服务可以使用标准的方法把功能和数据暴露出来,供其他程序使用。

(3)所有的逻辑和服务都集成封装在可重用、可移植的EJB组件中,系统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好。

(4)中间件代码可以集中在处理业务逻辑上,无需考虑数据表示。

三、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就是利用WEB服务器实现信息共享,分配管理员、操作员、合作伙伴的不同权限。整个管理信息均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平台可以采用客户层即Browser 端包括用户入口,Server 端包括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别采用Web Logic Server 和MS SQL实现。

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合同制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系统设计主要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来完成。实现业务流程建模。该系统的功能模块有

(1)后台系统管理。系统初始设置或维护。主要包括管理员登录、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2)查询管理。综合查询提供所有业务信息:客户、订单、出入库、盘点、退货、残损、付款等的所有信息的统计查询分析功能。另外,提供订单、付款、库存状态的监控统计分析功能。功能模块中的全部报表汇总在一起,可供查询与打印。

(3)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货品管理、帐务管理、业务统计、报价管理等。

(4)仓储管理管理。该模块提供商品的入库、出库、接收退货、退货出库、库存商品盘点,库存商品预警、库存商品的明细查询及图形统计分析等功能。具体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异常管理、货品转仓等。

(5)车辆管理。车辆管理、车辆调度、配送、车辆选择、司机选择、车辆跟踪等。

(7)财务管理。物流商的应收帐在配送订单生成的同时建立应收款。

(8)报表管理。提供对帐单、收货统计、收款等各种报表。

(9)业务决策支持。支持业务处理的智能化决策。

J2EE在开发WEB 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在业务逻辑处理上,可以分解应用EJB组件进行实现。使用SERVLET处理后调用各个业务模块处理逻辑,EJB组件访问数据库后将处理后的结果集返回给SERVLET,再汇集到客户端进行显示,供用户进行查询和使用。它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复杂性,同时对现有系统集成提供强有力支持。有效解决了MIS存在的性能和可维护性等问题。该系统的实现规范了管理,有效实现了信息共享,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参考文献:

[1] John Hunt著,周立斌译.精通J2EE―Java企业级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