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1

1、端午节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2、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就是粽子,粽子就是以米包着肉、花生、端午节风俗习惯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于汩风俗边的鱼夫,将关于清明节的文章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他们教师节短信将屈原吃掉。

3、粽子就是端午节的节日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各地的华人,无论就是本地、中国、风俗习惯、香港,还就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2

小协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三班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时间:2019年6月16日

四.活动地点:教室

五.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六.活动过程。

1、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2、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生: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

3、游戏开始 (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快乐。

(二)缝香包

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帮助。时间为15分钟。比赛结束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块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线

还是同桌两人合作,各自把自己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限时3分钟。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

(四)为了纪念我们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班的同学们都办了手抄报,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评选出优秀的手抄报。 (分小组展示手抄报) 七、反思与拓展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3

端午节为什么戴红绳?

端午节红绳亦称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这个习俗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将红绳摘了下来。因为对于系五红绳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避邪,脱离烦恼,忧愁。所以 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扔掉红绳,以便远离邪恶,烦恼,忧愁,让他们伴随着雨水流走,永远都不要再回来,并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端午节一项重要活动是驱邪避瘟. 时值初夏,细菌病毒活跃,人易染病,因此人们一多种方式禳毒祛病.例如,将白艾菖蒲插门上,以五毒(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或蜘蛛)图象贴于门上. 妇女佩带香包等物,小孩多余手足颈系五色丝线.五色丝线,名为健牛绳,长命缕,百索线等。

由戴五彩线而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香囊俗称香布袋儿,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苍术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如今,香布袋儿的形状种类繁多,体现出时代特色。当然,在小孩子身上涂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强身。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作用和意义,所以,端午节戴五彩线、香布袋儿和涂雄黄酒仍延续至今而不衰。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如果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

1.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

2.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

3.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

4.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4

端午节处于小满和夏至之间,天气开始炎热,下雨增加,湿热的天气,使细菌、病毒、昆虫等容易繁殖。古人在这一天挂艾叶、驱五毒等,实际上是一个进行全民爱国卫生运动、除害防病的节日。

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用艾治病在我国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艾叶味苦、微温、无毒,其功能是“温气血、逐寒湿、止痛止血、温经、安胎”,可煎汤内服,外用主要是作为灸治的材料。《艾赞》说:“艾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艾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含有胺油酚。端午前后空气潮湿,烧艾时借助艾的芳香气味,有助于清除污浊的空气,对保持环境卫生大有好处。若进行艾叶等药浴则对毛囊炎、湿疹等皮肤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醒脑、开窍除痰、化湿和胃、杀虫灭菌的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老年斑等。

青蒿全株有香气,所含挥发油占全草的0.3%~0.5%,主要成分是桉油精、右旋樟脑等。全草可提取青蒿素,能清热解暑、清胆治疟、凉血止痒、抑制病菌生长,是很好的防病治病的草药。

此外,常用的中草药还有香茅、柚子叶等。香茅有柠檬的香味。所含挥发油是香茅油,有祛除风湿、散寒解表以及防虫咬等功效。柚子叶是芸香科植物柚子的叶子,所含挥发油有橘子的味道,有祛风和防治头痛等作用。

苍术味辛苦、性温,芳香燥烈,有祛风胜湿、健脾止泻、散寒解表等功效。白芷辛温芳香,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达诸窍、化湿止带、消肿排脓、抑菌杀菌等功效。由于苍术、白芷均有芳香气味,故民间端午节前后常将二者同烧取烟熏屋,以作辟秽避瘟之用。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5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令,从唐宋以来就一直被公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他刚直不阿,却遭人诋毁而被放逐;可他坚守节操,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自沉汨罗江而死。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也有书中记载,端午节是纪念和屈原一样忠君报国却因谗言而枉死的伍子胥。相传伍子胥被杀于五月五日,尸体抛到江中,化为涛神,故江浙一带有五月五日迎涛神的习俗。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引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这也可备一说。

东汉蔡邕的《操琴》中记载:“介子绥(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这又成了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和寒食节的传说混在了一起。

其实,一个传统的节日,有很多传说不足为奇,这些传说可能混杂,也可能无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既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意义,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趣味。

粽子的前世今生

粽子之于端午节,就像月饼之于中秋节,汤圆之于元宵节一样,是人们在这些特定节日里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

据考证,目前对粽子最早的记载来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芦叶裹米也。”。据《集韵》解释,和粽是同意异体字。可见这种食物由来已久,并不一定是因为屈原而发明的。

其实历史上还用过菰叶、荷叶、艾叶等包裹粽子,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是竹叶和芦叶。包裹的叶子都有这么多种,粽子的种类繁多就不足为怪了。

大致说来,北方的粽子一般不包馅,有些会掺杂点红枣、赤豆、豌豆、果脯等作为陪衬,吃的时候要蘸些白糖,味道清新爽利。而南方的粽子就要精得多,大都先浸以酱油,然后包入各种各样的馅儿,有荤的,有素的,也有荤素分不出来的,味道多是一种混香,相对要油腻一些。

江南的粽子要数浙江嘉兴的最为人称道,早在清朝就名扬天下。且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都要举办中国嘉兴粽子节。包括粽子擂台赛、包粽子表演、百粽宴、参观粽子博物馆和龙舟赛等民俗活动。嘉兴粽子又以1939年由冯昌年开设的“五芳斋”制作的最著名,品种较多,鲜肉粽最有特色。

赛龙舟的传统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龙舟的大小形制不一,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大都船身比较狭长,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姿态不一。且多数以木雕而成,加以彩绘、刻以鳞甲。龙舟上还置有锣鼓、旗帜、彩挂等装饰,远看起来更加漂亮。有些龙舟还做成上下两层,蔚为壮观。

“龙舟”一词最早在先秦的典籍《穆天子传》中就已出现,后来也逐渐归到纪念屈原的活动中来。相传屈原投水,楚人竞相划着龙舟赶去相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影,以后就用每年五月五日的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赛龙舟十分热闹,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竞相题咏的一个话题。如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千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相目如瞬。”

还有些人除了用龙舟竞渡比赛外,还用它来游览娱乐。集三五同仁,或划拳行令,或饮酒作诗,或观戏听曲,抑或赏景,无不让人襟怀畅朗,风神潇洒。

其他习俗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饮雄黄酒、带香包、悬艾草、薰苍术、沐兰汤、采杂药、簪菖蒲、挂钟馗像等习俗。

过去在端午节时,家人团聚一般要吃“黄豆芽”、“黄鱼”、“黄鳝”、“黄瓜”,喝“雄黄酒”,即所谓“五黄”。古人认为端午食用“五黄”,可消病强身。五月,天气转热,容易引发各种疾病,饮雄黄酒可以起到驱瘟除毒的功效。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不就是在端午节因误喝雄黄酒而现了原身的么?

带香包、悬艾草、簪菖蒲都是为了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的。此外,人们还常用苍术、白芷烟熏内室,以达到驱除那些小害虫的目的。说白了,这些其实都是古人的“消毒液”,是他们为了杀灭病菌,所进行的一些卫生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了习俗,《本草纲目》上就记载:“艾叶气芳香,能通九窍,灸疾病。”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范文6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引起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初步的兴趣,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我园于6月10日上午开展了“粽叶飘香,情系端午”节日系列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了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赛龙舟”与传统游戏“玩皮筋”。在“赛龙舟”游戏中,孩子们在欢声笑语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游戏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而皮筋游戏分为小朋友的跳皮筋与大朋友的下腰过绳游戏,小朋友们不断地挑战不同的高度,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同时锻炼了身体平衡感。而在大朋友下腰玩过绳游戏时,小朋友们热情地为他们加油,欢笑声充满整个活动现场。

接着,我们的__还为小朋友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课件观察讨论,了解了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饮雄黄酒等端午节习俗。小朋友们回答问题可积极了,我们还一起学习了唐代诗人文秀的古诗《端午》,感受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气氛和民间节日的快乐。

然后,大家又来到了我们的美工室,进行我们的“我爱大朗,我爱我家”百米长卷绘画活动,在绘画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各显身手,他们将内心的喜爱之情,浓缩在手中的画笔上。绘画内容丰富多彩,画风多样、色彩明快、形象生动,洋溢着童心童趣,让小朋友们在绘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体验亲子创作的快乐。

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知道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初步了解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同时体验到了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气氛和民间节日的快乐,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一是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有关端午节的新、老照片及相关声像资料,了解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习惯。并通过宣传栏、家园联系栏、网站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师生进一步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增强幼儿热爱祖国之情,鼓励、引导幼儿走进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二是通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词、民间传说,搜集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在班内分组交流学习,表达我们对他的怀念、崇敬、爱戴。三是倡导热心家长给与幼儿包粽子的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帮忙煮好。让幼儿品尝、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四是制作并相互赠送端午节贺卡,鼓励幼儿动脑的同时也多动手,并互相传达节日的问候。五是结合“六一”庆祝活动,各年级组组织幼儿举行“绘美丽祖国”绘画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我园全体师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幼儿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端午节前夕,请幼儿和家长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学习。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园教研室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分年龄班开展专题活动:小班年级以自理自立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班以"尊劳爱幼"为主题,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有道德的人;大班重点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诵读着名爱国主义名篇佳作以及屈原和端午节的典故等端午节知识,共同纪念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幼儿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题活动之后,有的班布置了亲子活动,让幼儿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幼儿园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在班级群及幼儿园网站上进行宣传,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幼儿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