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活动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活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活动总结

学前教育活动总结范文1

我园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面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公益性宣传,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1)以多种形式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增强社会共识。

通过悬挂横幅、发放传单等形势,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发展形势以及区教育局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规划等;大力宣传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

(2)宣传学前教育管理规定,促进规范办园。

通过家园联系栏,园内公告栏,向家长重点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高保育教育质量的意见》、《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规章制度及各地的相关管理文件,让家长、社会了解幼儿园坚持科学保教,规范办园的行为。

学前教育活动总结范文2

一、活动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积极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重视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活动主题:

加快发展、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三、活动时间:

5月——6月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1.加强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宣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要通过各种传媒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城市多渠道多形式办园和妥善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园的意见》、《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等;通过印发宣传册、社会公共宣传栏、广场解答等形式宣传《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地方学前教育政策文件以及我市学前教育行动实施情况,积极营造浓厚的学前教育社会氛围,促进全市学前教育稳步、有序、健康、科学发展。

2.加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宣传。通过学前教育大讲堂、幼儿园教职工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宣讲《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等问题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幼儿园办班收费等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等省市有关学前教育文件和规定,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3.加强幼儿园等级创建宣传。通过园本教研、现场观摩、专家解读、经验交流等形式,解读《省、市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省、市民办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宣传规范管理的先进理念,总结推广管理经验,鼓励引导各类幼儿园积极开展等级创建,促进全市幼儿园办园水平整体提高。开展市一类幼儿园评估和复评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争创省一类幼儿园,整体提高我市学前教育办园水平。

五、活动安排及要求:

1.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举办学前教育大讲堂;成立学前教育专家组,组织每位专家到幼儿园至少开展2场宣讲活动,指导3所以上幼儿园规范办园,帮扶1所幼儿园等级创建;积极发挥“名园长工作室”功能,加强幼儿园园长培养;组织学前教育政策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学前教育政策方针,传达规范办园、科学保教有关文件规定,解读幼儿园各级评估指标体系;与市妇联共同举办一场科学保教文艺汇演。

2.各县区教育局和各开发区、新区教育主管理部门要制定宣传月活动方案,及时召开园长、法人会议,学习和部署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三个1”活动,即1次广场政策宣传咨询,1场学前教育专题宣讲,1天幼儿园活动观摩,及时通过媒体给予报道。6月5日前将宣传月活动方案及阶段性活动总结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学前教育活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学科学;动手操作

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幼小的孩子们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个究竟。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让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例如:蝴蝶是怎样生长的?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泡泡吹出来一定是圆的吗?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乐意学习、探究的科学。

那么,幼儿是如何学科学的呢?是否和人们理解的那样神秘莫测、深奥抽象呢?并非如此。幼儿学科学始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进而产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过程。幼儿科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在具体活动中进行的,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接触具体事务和感性形象来获取知识。

一、营造科学教育氛围

幼儿的认知具有直观性特点,环境则为他们的认知提供直观的物质基础和依托。科学教育活动良好氛围的营造,则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调动活动积极性,培养幼儿关心环境、观察环境、主动与环境互动的情趣和良好习惯,引发幼儿主动产生探索环境科学现象的行为。因此,我们注重营造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教育氛围,使之对幼儿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使科学教育活动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1.营造幼儿喜爱观察感知的氛围

幼儿认识外部世界──环境,首先是从观察感知开始的。幼儿科学教育,也以观察感知为基本手段。丰富多彩而又新异多变的环境会引导幼儿注意环境,关心环境,对种种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从而萌生爱科学的情感。因此,我们精心设计,高质量优化幼儿园环境。首先以户外绿的环境为背景:绿草如茵,绿树成荫,各种花卉、树木、绿篱成行,鸟语花香,让幼儿赏心悦目,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活力,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次以整体美的环境为核心,包括园舍建筑造型美,活动设施构思美,景点色彩和谐美,让幼儿兴奋无比地关注优美的环境,充分体验幼儿园缤纷的魅力,激起观察探索的积极性;最后是开辟各种科学教育的观察活动场所,如“科学小制作展示区”、“种植园”、“饲养角”、“科学发现室”、“科学教育橱窗”、“自然角”等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徜徉于丰富的科学景观中,产生学科学的兴趣。上述营造的这些观察感知的氛围,都是幼儿所喜爱的,而且对幼儿富有启迪性,能培养他们“爱科学”情感,能丰富他们“爱科学”认知,能开阔“知科学”视野,从而提高他们最基础的科学素质。

2.营造幼儿动手探索的氛围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活动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形式,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各种科学活动──科学游戏活动、科学小制作活动、科学小实验活动、科学种植、饲养活动等。因此,营造幼儿动手探索的科学氛围,吸引幼儿主动动手参与活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取向。我们创办了科学游戏区域、科学小实验室、大面积沙水区、建构玩具拆装区,还开辟了有种植园地、饲养场所,为孩子提供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还对各科学活动区内的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让幼儿多角度地观察、探索。例如在种植区内,我们让中大班的每班幼儿在种植园地里用不同形式同时种植多种相近的蔬菜、瓜豆,有畦植的、有盆栽的、有棚栽的,还有无土栽培的,让幼儿边学习种植、管理边观察比较。上述观察与活动环境的创造,有利于从整体上营造浓郁的科学教育氛围,培养幼儿浓烈的科学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认知又一特点是活动性,即幼儿的学习和思考离不开活动。他们在学科学的过程中,需要自身的活动和亲手对物质材料的操作,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外界事物,去获取经验,培养探索的能力,因此,我们努力在一日生活中以多形式开展各种科学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参与学科学活动的兴趣调动活动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科学现象,形成科学认知,锻炼各种探索的实践能力。在活动的不同环节,要采取不同的形式。

1.区域活动环节的自由观察探索

我们晨间区域活动采取室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既接触室内包括科学角、自然角在内的各活动角内投放的各种材料,又接触户外包括沙水区、科学小制作展示区、动植物饲养与种植园地。户外活动环节更是让幼儿自由选择户外活动区玩耍。例如有的幼儿在科学角玩“沉浮”游戏,把角内提供的橡皮泥块、塑片分别扔到水中,发现泥块会沉,塑片会浮,把小橡皮泥放在塑片上面放在水中,结果也浮在水上,把塑片用橡皮泥块包住放在水中,结果又沉下去。通过动手操作、尝试,幼儿有所发现,爱科学的情趣油然而生,发现的现象和操作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2.集中教育活动环节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

集中教育活动环节是教师指导下幼儿有计划、有目的、生动活泼地主动活动的过程。教师结合常识活动、数活动、语言活动等,开展以游戏为主,观察、操作、表述、表演及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综合进行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有意识地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开发”。

例如,在“奇妙的声音”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先运用现代教育科技媒体录音机来播放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铃声、口哨声、琴声、音乐广播声、幼儿谈话声、户外活动喧闹声等,让幼儿运用听觉感知进行“听声音说活动”,激发对幼儿园各种声音现象的兴趣,继而启发幼儿回忆讲述并模拟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自然界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动物叫声等,来丰富幼儿对“声音”的认知,接着投放大量操作活动材料,玩听声游戏,如在玻璃瓶、塑料罐,金属罐、纸盒中分别装上水、沙、小石子、小铁片、小木片、小塑料、小纸团等,然后盖紧盖子,让幼儿自由地用力摇,用小捧敲,采用自由游戏方式来听辨它们发出的各种声音,从中发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接着教师进行“声音与振动”的科学小实验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最后进行活动延伸,指导幼儿通过各种材料制作声音“乐器”、“土电话”等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还可以让幼儿用这些制作成果和之前玩的各种罐罐作“伴奏”乐器和打击乐器,边唱卡拉OK边敲奏节乐伴奏,激发幼儿自娱自乐的情趣,使之体验各种声响带来的愉快享受。通过手段多样、材料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幼儿的科学观察、探索、操作、发现、表达、听音、欣赏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爱科学情感和学科学的兴趣也得到激发。

在开展科学教育主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从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发展到对现代科技现象的兴趣,让幼儿树立科技意识,了解科技“威力”。

3.日常生活中开展"说发现"活动

幼儿好奇好新好问,具有“发现”求知的心理基础,这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利条件。为此我们平时在幼儿中开展“说发现”活动,利用一日生活的散步、课间等鼓励幼儿自由地向教师报告自己的“发现”。如春天,幼儿发现草地上长出新芽,树枝上冒出花蕾;夏天,幼儿发现天气闷热,天上乌云多了,地上蚂蚁搬家,一会儿雨儿就下来了;在种植园地上,幼儿发现蜗牛都躲在叶子下面,地里有蚯蚓的地方泥土又细又松;在自然角里,幼儿发现种子发芽,等等。幼儿观察的积极性提高了,发现的现象就十分丰富,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发现的情况,每天指导几个幼儿在安静时说“发现”,进行交流,进而激发幼儿“发现”的兴趣,从中不断强化幼儿对各种科学现象的认知。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表现“学科学”能力

幼儿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是幼儿认知过程的重要年龄特征。教师要在一日生活的各种学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表现的能力,并让幼儿有机会自我表现,从而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发展幼儿的科学意识。例如,玩“竹落千丈蜻蜓”时,有的幼儿蜻蜓飞得高,这与他们的启动方法有关。教师就可以在活动总结评价阶段让一些幼儿表演,为他提供“会玩”的机会,并引导幼儿发现“飞得高”的方法,从而提高其他幼儿玩的能力。这样幼儿学科学的信心就会更强,积极性就会更高。

日常生活中,除了开展“说发现”活动外,还可以开展“我会了……”的活动,让幼儿在教师面前或同伴、群体面前表现自己会什么,例如“我会给兔子喂食”“我会放风筝”“我会玩飞机”“我会让铁片浮起来”“我会制作陀螺”等,从中激励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大胆动手,大胆表现自己,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

由此可见,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幼儿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活动中,在获得了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最终才能真正内化。早期的科学知识应立足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具体现象。幼儿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主动获取初步的科学经验,使他们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将科学作为他们的生活准则”,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潇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值得探讨的几个基本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