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1

《古诗二首》是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8课的内容,其中收录了《村居》和《小儿垂钓》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浅显易懂,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贴近孩子的生活,学生爱读、易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能读、背两首古诗,初步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画面美和童真童趣。

3.感受古诗的魅力,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古诗,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寄语,初尝诗味

教师寄语:(出示幻灯片,教师诵读并伴唱《新学堂歌》)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3)“多熟悉一些古诗词,你将终生受益。多听一听为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你将会熟悉更多的古诗词。”(汪国真)

师:《新学堂歌》已经将20首优秀的古诗谱成音符,供我们边哼着曲调娱乐,边轻松地背诵古诗。(大屏幕出示:愿每个孩子都能用诗文的语言,展示自己诗化的心灵!)

(二)诵读感悟,读准背通

1.认识诗人,了解背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8课《古诗二首》(板书,仍伴唱《新学堂歌》)继续用古诗来美化我们的心灵!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预习作业(幻灯片)。

预习作业:(1)网上查找关于两位诗人的信息及关于风筝的信息。(2)读这两首古诗,尽量把字音读准,查找相关词语的解释。(3)有能力背诵的,就把这两首古诗背下来。(4)试着用“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或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方法理解诗意。(5)想办法弄清楚“鼎”和“垂”的书写笔顺。

师:老师要在学习这两首古诗的过程中检查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是:读――背――问――诵――唱 (幻灯片)。

师:谁能把古诗的题目和诗作者书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的同时,老师问:谁来介绍你掌握的诗人信息)。

2.读准诗句,读出诗韵

(1)指名读,教师指导,使其明白:会读,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有节奏、不唱读,边读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2)教师配乐范读。(3)学生试读。(4)学生配乐表演读,教师评价。

3.循序渐进,背诵诗文

进入古诗学习的第二步――背。

(1)看着这些词试着背诵:(课件出示)草、莺、杨柳、春烟;儿童、纸鸢;蓬头稚子、路人、鱼……(2)分行背(看哪行背得又正确、又整齐、又有节奏)、(两行,每行一首)。(3)接力背(看哪位同学声音洪亮、有节奏)、(老师指定诗题,一对一句背)。(4)指名背。

(三)问读理解,融情于景

下面我们继续古诗学习的第三步――问。

以《村居》为例。

一问:这首诗高鼎描绘的是江南春景,那么,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知道春天的?说明理由。

二问:如果为《村居》这首诗题画,你会画些什么?怎样表现“草长”?(草尖上的新绿)说说你的理由。

师:江南的早春二月,小草、黄莺、杨柳、儿童都精精神神的,谁来精神十足地读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读:生机勃勃)

三问:“醉”是什么意思?(沉迷,过分喜爱)高鼎“醉”了还是杨柳“醉”了?

师:这迷人的春景,谁人不醉?何物不醉呢?高鼎沉醉,醉得把“杨柳”看作了能传情达意的人,并把这份“醉”的情绪赋予了杨柳。怎样读,才能把高鼎这份特别喜爱春天美景的情绪表达出来!(自己试试)(二读:特别喜爱)

四问:“纸鸢”指什么?(风筝)“鸢”是什么?(老鹰)关于风筝,你知道哪些信息?

幻灯片出示风筝简介。(略)

师:这该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呀,纸鸢天上飞,儿童地下跑;纸鸢天上唱,儿童地上喊。请把这种热闹、欢快的场面读出来。(同桌互读)(三读:热闹、欢快)

五问:你们读得很投入!欢快、热闹之后,老师要问个深奥的问题,看看谁特别聪明!认真听:

草长莺飞、杨柳醉是一年四季中的春天;

其实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放纸鸢的儿童就是人生的春天,你们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

高鼎在诗中描写儿童放风筝,有什么用意?再欣赏这幅画,再品味这首诗,思考一会儿。

老师引导:

儿童――人生的春天;这幅图、这首诗描绘的是大自然的春天。

人生的春天融入了大自然的春天――

就更让这幅迷人的春景图,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无限的(生机)、无限的(活力)!

带着这份激情、这份希望,我们一起齐读全诗!(四读:激昂、希望)

(四)诵读感悟,体悟情境

下面我们进入古诗学习的第四步――诵。

(1)自由“诵”

诵是“熟读成诵”,诵是“背诵”;更重要的,诵是像“念”一样的背,就像眼前有这首诗的文字;就像眼前有这首诗描绘的画面(试着诵一诵)。

(2)指名“诵”

自然哼唱,享受古诗

猜猜下面我们该进入哪一步了?(唱)(放歌曲:《小儿垂钓》、《村居》重复播放)学生自然跟唱。

(五)灵活选择,乐在学中

1.推荐书目:《小学古诗词70首》

2.作业:选择自己想做的

画:画出你喜欢的诗句,并将这句诗写在上面。

唱:自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古诗或者学唱作曲家谱曲的古诗歌曲。

编:把这两首诗编成小故事讲给亲人、朋友听。

背:背诵这两首古诗的同时,自己归类查找其他的古诗背诵,如风筝类、春景类、小儿生活类等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人生的春天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可以去放风筝,也可以去学垂钓;更要怀抱诗书润泽心灵,以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生!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努力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分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一味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只是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翻译,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真正意义。教师还忽略了古诗词的朗读。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对古诗词的学习表现出恐惧心理,无法放下心去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现代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不足加以改正,完善古诗词的教学体制和方法。

1、知人读诗,合理鉴赏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故于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2、掌握主旨,深入推敲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

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闹”字使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之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亦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百般回味,一字竟能演绎出一幕生机盎然且色彩绮丽之景。思绪随之飘荡,竟思起诗圣杜甫那绘春夜之细雨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幽静、轻柔境界了,还有坡那为惠崇僧人之画而题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小诗,读罢此处,一幅清新、淳朴之画展卷于前。言至此,可我思绪却一发而不可收拾,上溯至《诗经》,下沿至当今文坛,万千以“春”为话题之作全都奔流开来,老师就于此处戛然而止,希望大家能在体会老师赏析示范后,能借此法或以更新的见解和想法去赏析其它的诗词。

当学生听至此处时,陶醉其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这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他优秀诗词了。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些古诗词都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体现了诗人的真实感情,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欣赏欲望。比如,放一段关于诗词的视频或者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联系比较,合理分析

中国古诗词的数量庞大,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是相近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采用比较的方法,针对古诗词的题材、意象、表现手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做到以前只是的巩固。

5.抓关键字,统领全诗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词的意境可以用一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形象地表达,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为了炼意、炼字的需求,常常改变了诗词中词语的词性,这些改动的地方,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把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氛描绘出来了。

初中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在初中阶段加强,尤其是古诗词文化的培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保证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

参考文献

[1]邱炎林.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3(03):127-128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3

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心、兴趣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对原有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他们很容易出现经常性的厌倦情绪。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 没有兴趣的学习等同于精神上的折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学习中,兴趣是重要的基石。如果让我们的学生枯燥乏味地开展学习,那收效甚微,甚至会消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出现倦怠的情绪。为此,在语文学习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必不可少。我们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语文学习中,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的“保鲜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获得快乐,从而不断地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

一、妙趣横生的自制书签活动

自制书签,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纸张,裁剪成自己所爱的图形,而后填充内容而成。

在语文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笔者把古诗词诵读、语言积累等与制作书签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一枚枚别具匠心、形态不一、材质各异的精致书签。填充书签的内容可以有古诗词、经典格言、成语、对联,有摘录的优美句段、词语……每一枚书签都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和心血。这些书签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巩固了学生对格言、古诗词等的记忆,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可谓“一举三得”。

方寸书签,给语文学习带来了一片书香,一份恬淡。这一枚枚妙趣横生的书签,如同大花园中姹紫嫣红的百花,为语文学习送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伴随着学生们快乐地成长。

二、彰显个性的名言自创活动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素养,让他们的个性由依赖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张扬。

在语文学习中,笔者以教材为依托,结合文本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鼓励学生当一回小名言家,尝试自创“名言”,使他们的潜能在活动中得到挖掘,创造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个性得到彰显。如在学习完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三”关于名言之后,笔者抓住此机会鼓励学生:“这些名言写得真好!不如你们也来当一回小名言家,自己创作名言,看谁创作的学习名言最好,好吗?”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了。他们创作了如下的名言:“与书交朋友,终身受益。”“读了一本书,多了一点知识。”“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环游世界。”“人要学会新知识,也要巩固旧知识。”“读书,读书,就要读懂书中的意思。”“努力才有成功,努力才有收获。”……

自创名言活动,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了乐趣,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在遐想和凝思中,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追求。

三、趣味盎然的古诗配画活动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如王维的诗就被人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我们留心品味,许多诗的意境便是一幅画。

在语文学习中,笔者结合教材里所学的古诗词,充分利用美术课,开展趣味盎然的古诗配画活动。如,在学习完古诗《早发白帝城》时,笔者在美术课上用适当的启发来唤醒学生的文学意识,鼓励他们结合古诗的感悟体验,理解古诗的意境,并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古诗的主要意境。笔者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通过听觉创设美妙的情境,描绘诗中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用惟妙惟肖的体态,尽情大胆地诵读《早发白帝城》;接着,让他们欣赏书本的古诗插图,闭眼听着音乐想象诗的意境、诗的画面,在脑子里“过电影”;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思所想为古诗配上精美的插图,并为自己的画题写古诗。

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自身的独特感悟,借助线条、色彩,把脑海中的景象绘成连绵起伏的群山边,一叶扁舟在江海中行驶,两岸艳丽的桃花昭示着诗人愉悦的心情。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通过趣味盎然的古诗配画活动,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得到了知识的滋养、文学的熏陶、艺术的感染以及情操的陶冶,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他们在一系列的古诗配画中看到了鸳鸯的嬉戏、溪水的流淌,听到了昆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闻到了泥土的气息、野花的芳香,画出了春天的美景、山谷的寂静……

四、诗心飞扬的诗歌创作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儿童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总会有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

小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他们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他们那些看似无忌的童言,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意来。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契机,点燃孩子写作诗的激情。记得在准备课题实验汇报课时,笔者让学生诵读了许多关于春天的优秀诗作。他们在感受优秀诗的同时,萌发了写诗的热情。于是,笔者顺应学生的兴趣迁移,开展“我是小诗人——春之诗创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诗歌创作的平台。

在活动中,笔者以常福生的《春天》为例,首先让学生掌握此诗的特点、表达的方法:全诗三个小节的开头结构相似,形成了排比;诗歌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诗歌还讲究押韵,该诗的韵脚取“a”韵,读起来顺畅,一气呵成。

例:

春天是一本

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桃花……

春天是一本

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

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接着,笔者让学生抓住春天的特点采用词句替换的方法模仿尝试,创作诗歌,有个学生这样写:

春天是一本

会唱的书——

小鸟唧唧喳,

春雨哗啦啦,

青蛙呱呱呱……

春天是一个

魔术师——

它变出绿叶,

它变出小草,

它把整个世界变得生机勃勃……

……

最后,笔者出示春天的画面,创设情境谈话:“大家看到这样充满生机勃勃的画面,是怎样的心情?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我想赞美春天。”“那我们就拿起笔来,学习诗人用精简的诗句来赞美春天吧。”于是,随着春姑娘轻快的脚步,学生们创作了一首首春天的诗。

“聪明的孩子爱读诗,写诗的孩子更聪明。”诗歌创作活动给了学生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地驰骋。诗若清泉,诗情如水,诗歌创作点燃了学生们心中的火花,让他们诗心飞扬,更爱读诗,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高涨!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思考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积淀,能够起到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目标,并且要仔细研究分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提升古诗词课堂效率。学习古诗词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领略其中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一、小学阶段开展古诗词教学课堂的意义

其一,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课堂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古诗词是意境美、韵律美以及哲理美的三种结合体,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其中的美。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并不具备辨析鉴赏能力,只能从事物的外观上辨认出丑或美,缺少体会其中内在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本身就具备的内在美条件,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中阐释其中含蓄美以及古代文人骚客在诗中寄托的情感、壮志凌愁,使学生提升内在美的鉴赏能力。

其二,古诗词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若想提升小学生创造力,就要为小学生创造有利的想象空间。古诗词虽然篇幅较小,内容简练,但在这其中包含着诗人情感和思想的凝练。由此可知,古诗词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及艺术创造力,小学生若想充分领会古诗词其中的涵义,就要深刻体会诗中的意境,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小学生的想象力极少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小学生可以借助古诗词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在主观头脑中形成诗的画面。大多数的古诗词意境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小学生可以凭借对古诗词的理解,形成主观印象,与此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帮助小学生丰富语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其写作能力。

其三,古诗词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思想品德。古诗词中较好的体现我国古代文人对当时社会以及生活的思想认识,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历史积淀。在小学中加强对古诗词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我国经典;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产生爱国情怀,提升道德品质。

二、在实际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比较容易忽略整体教学。部分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都先从古诗词读音校正出发,之后对句子逐句翻译。这种方式顾然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但其并没有发挥最佳教学效果,只强调对字词的解释,并没有了解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因此,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更应该强化古诗词其中意蕴。

在平常的古诗词考试题目中往往只注重对古诗词背诵情况,很少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由此可见,多数的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都是单板的,只通过背诵并且依靠主观形式去理解。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少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语文教师若想提升古诗词教学课堂中的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深入研究分析古诗词的合理教学方式以及其重要性,以此为根本立足点开展古诗词教学课堂。

三、改善小学古诗词教学课堂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古诗词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部分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入情感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人所处的空间意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绝句》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正式进行之前创设教学情景,带给学生春天来临的感觉,使学生在情景中展示阅读风采。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我国古诗的创作多数都来源于田园山水、因此从诗中就能够透露出一幅完整唯美的山水画面。同时在山水画面的表现之外,还寄托着诗人的主观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生领会诗中意蕴之后,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一幅带有情感的山水画。但需要注意到的是不同学生对这幅山水画的构思以及情感表达的测重点不同。

(三)丰富古诗词教学内容

古诗词与现代诗歌在创作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难以对古诗词其中的涵义以及文化背景理解与掌握,因此。就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材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下查阅相关的诗人背景、兴趣爱好等资料,帮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诗词内容,有效加深记忆与理解。例如:在《石灰吟》中,其作者是于谦,教师可以阐述其是明朝民族英雄等内容,由于其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可以将《墨梅》放在一起对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综合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有必要承担起古诗词教学责任,并对古诗词教学课堂作出反思,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古诗词培养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做好我国古诗词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闻俊媛.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2).

[2]薛俊林.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的相关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12).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5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空间;想象;感悟

当很多语文界的同仁为如何让学生从字词入手准确地理解诗意而绞尽脑汁,或为不同版本诗词不同的解释孰对孰错而困惑时,我们是否潜心想过,古诗词教学,到底目的是什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是为了掌握一门解释古诗词的专业技术,还是为了赏析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文化精髓?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释然,不必为着某一个字或某一个背景在那里争个面红耳赤,既然清朝写就的《红楼梦》有时都没能探个究竟,那么离现在更久的唐诗宋词,我们是否更该多些宽容心去看待对它的注释呢?从本体来讲,诗词的形式、结构、意境是不可解的。所以,我们不如多花些时间,带着学生去直观感受古文化带来的意蕴与精华,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的激情,通过多积累,多接触,日久自然会产生“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的有效体验。

一、创设足够灵动的思维空间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求异的机会,激发思维创新,多渠道地拓宽情境感悟的空间。

以新课标教材第八册的词《渔歌子》的教学为例,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然后交流:你最欣赏的是词中哪一句所描绘的意境?学生初读,基本都能很好地感受“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融合在一起的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却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放置一旁,直至一位学生提出:“既然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渔翁就不用急着回家了。”另有学生提出异议:“应该是不想回家。”由此在课堂上展开了一番关于“不用”和“不想”之争:因为这幅春意融融的美景,因为正值旺季的鳜鱼,更因为斜风细雨带来的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的仙境,让人置身其中而忘归,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一应该是“不想归”“不愿归”“忘了归”。由此,学生对于那种融入自然,浑然忘我的佳境赏心悦目的体验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习古诗也是如此,把握“静”与“浸”的要领,去感悟“境”。教师真正地静下心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沉浸其中,反复琢磨、品味,个中滋味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二、提供足够宏大的意境空间

意会的空间是无穷的,所以让学生抓住那些极具动感和灵性的词去深入感悟、想象,就能呈现古诗蕴涵的最为广袤的意境。

以新课标教材第八册《乡村四月》中“绿遍山原白满川”一句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没有音乐,也没有画面,让学生以最宏大的想象空间去直击春天的原野:“你看到了哪些绿色的景致?”当学生以描述性的语言一一罗列时,画面顿时就显得充实起来了:“绿意茸茸的小草”“苍翠欲滴的大树”“碧玉妆成的柳枝”“层林尽染的青山”“生机勃勃的菜园”“清凌凌的山泉”……学生由“绿遍农田”“绿遍果园”“绿遍溪畔”“绿遍山林”等等丰富了“绿遍山原”的画面,不仅带来了嫩绿、浅绿、翠绿、深绿等不同层次的色彩,还呈现了足够具体逼真的景象,最重要的是以次第的描述,让绿真正地动起来,以画卷的形式铺呈开来,带给人天高地阔、心旷神怡的欣喜。

诗人的作品,总会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各自回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也应有所不同。“绿遍山原”,区区四个字,呈现了丰富的画面,动感的空间,个性的思维和截然不同的情境感悟,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应该追求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个体的最理想的境界吗?

三、揣摩足够自主的语意空间

古诗词呈现的情境往往会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受,所以以白话描述感知将直接影响着直观画面的美感,一不小心就会以最残酷的直白呈示毁灭心中朦胧、绰约的憧憬,古诗词要是教到这一步,那语言教学就要陷入苍白、僵化的尴尬境地了。因此,在学生感悟诗词意境时,我们就要引领他们用尽可能美的语言来描述,这就需要放手给予学生自主揣摩的机会。

还是《乡村四月》的第一句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避开机械、乏味的句意理解,笔者在课堂上设疑:在这幅绿色的春景图中,“白”指的是什么?因何而来?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猜测“白色的梨花”“白色的露珠”“白色的反光”“白色的绵羊”“白色的棉花”“白色的水流”……然后根据整首诗所描述的季节、地理、气候等因素展开讨论,留下两个答案尚可,分别是“雨后的露珠”和“白色的水流”,学生与书中的注释加以比较,教材中的注释是“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如果诗句要以美的语言来呈现美的意境,以上三者都不符合要求。于是学生在充分感知下文和理智比较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情境和语言的组合,出来的感受就不同了——“那是笼罩在绿色田野上的白茫茫的雨幕”,“那是一幕如诗如画的白色的雨帘”,“烟雨蒙蒙,给田野笼上了乳白色的轻纱”……学生没有迷信教材,以自己的生活直观去感知诗的意境,走入文本。如果可以进行心的交流,谁敢说诗人对孩子们真诚的感悟会持异议呢?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6

关键词:俳句;古诗词;过滤;创新

俳句是日本的古典诗歌,本身起源于日本的连歌。连歌分“上句”(五、七、五)和“下句”(七七)的形式,两人或更多的人合作,一人咏上句,另一个人咏下句,句句相连,称为“连歌”。室町时代(1393-1573)和江户时代(1603-1867),连歌的上句逐渐独立出来,到了明治时代形成了现代所说的俳句。

一、回归造化

“徘圣”松尾芭蕉(1644~1694)在《笈之小文》中提出:所谓俳句,随造化、友四时也。所见无处不花,所思无处无月。所思无花之时等同夷狄,内心无花之时与鸟兽同类。作为人应该出夷狄而离鸟兽,随造化而回归造化。顺从造化的思想庄子就提出过,西晋的陆机(261~303)在《文赋》中也早已提出类似的思想: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国古诗词中吟咏四季的诗歌比比皆是。芭蕉以后的俳句主张回归造化,在闲静中体悟生命的活力,用一颗纤细的心体悟自然之美,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古诗词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俳句在吸收中国古诗这一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语言文字及文化进行了转化与创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季语的使用。大部分的俳句除了形式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必须带有季语。

季语, 顾名思义, 就是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有关的自然现象、景物、传统节日、纪念日和与之有关的仪式和活动。季语是整个俳句的灵魂所在,也是俳句的一大特征。

其实,在《万叶集》、《古今和歌集》里早已出现吟咏四季风物的题目。“‘飞瀑击岩上,岩际幼蕨青,原来春已到。’《万叶集》第八卷卷首志贵皇子的这首和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日本人盼春的心情。以蕨菜这一细小的自然现象为契机象征地歌唱春之到来,可以说这是在大自然细微的变化中敏锐而巧妙地捕捉季节变迁的典型的日本式感性。”①而俳句原封不动地继承了和歌领域里这些表述四季自然的代表景物。也就是说,俳句既吸收了中国古诗词,又继承了日本古典的传统。

在漫长的过程中,季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日本,还有专门汇集季语的书,被称为《岁时记》。“岁时记是关于日本的季节性风土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客观记述,是在日本的季节现象熏陶下培育起来的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日本人经过千百年漫长岁月千锤百炼建构起来的一个美的创造物,亦可谓是一个虚拟的世界。”②《岁时记》的编法, 通常分为春、夏、秋、冬、新年五个部分。并且每部分都分的很细。比如, 阴历八月份的月亮根据不同日期, 其称谓亦各异。如八月初的月亮叫“初月”,八月初二的月亮叫“二日月”,八月三日的月亮叫“眉月”,八月十四日的月亮叫“待宵”,八月十五叫“小望月”,八月十六叫“十六夜”,八月十七叫“立侍月”,八月十八叫“居侍月”,八月十九“卧侍月”,八月二十“更侍月”。

也就是说,俳句通过季语来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将诗歌与生活中的季节感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反映了古往今来日本人心底形成的对于自然的共同的人生观。

二、造境

在意境表现上,日本俳句吸收中国古诗词将主观情思溶入到客观景物之中,借景抒情,使读者从景物中感受诗人的心境。但俳句又结合了日本文学中惯有的余情美,意象简洁,更强调瞬间性,即简单、压缩地表达某一瞬间片段的场景,抒发的是一时的感受,以有限的空间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思想。

日本的很多徘人对中国文化都很崇拜,而且,他们具有丰富的中国诗歌的修养。如松尾芭蕉对杜甫最崇拜,他的俳句中大量吸收了杜诗中有关“闲寂”、“拙”等内容。与谢芜村因崇拜陶渊明,遂用其《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之意,取名“芜村”。他们在学习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诗词中造境的方式。

比如说,意象的借用。日本俳句中也经常使用“月”的意象。芭蕉在《气古寺玩月》中有“明月照座间,不见美容颜”;再如高滨虚子的“夜船过旧港, 月是放乡明” 、河东碧梧桐的“强饮离前酒, 送别月寒中”等等。这里写到的“月”,都借用了中国古诗词中以月来怀乡思人的意象。 菊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尚人品的象征意味,日本俳句中也经常出现菊的意象。如松尾芭蕉之作《山中十景》:“山中不采菊,温泉有香气”;“茅舍日将暮,赠来酒”。体现了日本人对菊的喜爱。

但是,由于日语是表音文字,而俳句又局限在十七个假名之内。因此,日本徘人多借用中国古诗词中秀丽、温婉、纤细的意象。注重用简洁的意象来构造一种精巧纤细、韵味深远的意境。下面笔者试以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简单分析一下。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这首俳句是芭蕉俳谐的典型集中,充分体现了芭蕉的俳句创作理念。共描写了三个意象:古池、跳入水中的蛙、水声。表面上看就是三个十分平淡的意象,但三者的微妙组合却创造了一种余韵袅绕、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首先,这首俳句的季语是“蛙”,点明了是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古池是“过去”的凝结,幽深、神秘;蛙入水是现在的动作,具有蓬勃的活力;水声打破了这个静谧的世界和千古的沉默,是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之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但,这种沉寂已不是先前的沉寂。作者在草庵内听到了这声水响,但也并非偶然,因为作者将自己溶入到了自然之中,以凝练的闲寂情调使俳句达到了纯艺术化的境界。

三、 抛去了功用性、政治性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本质的认识。主要指诗要表达人们的志向和愿望,当然身处的阶级不同,人们的志向和愿望也不同,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诗人常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报复,忧国忧民的情感等。而日本俳句在吸收中国古诗词时却摒弃了这点,抛去了政治性和功用性,它所表达的只关乎自然,关乎日常生活,关乎这两者带给诗人瞬间的感悟,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下面试以一首芭蕉的俳句加以分析。

芭蕉野分してたらひに雨を聞く夜かな。

译文:雨击芭蕉纷纷落,陋室传来滴雨声。

一个暴雨的晚上,芭蕉独自呆在草庵,屋外雨正打着芭蕉,屋内从破损的屋顶滴下来的雨敲打着脸盆。这首俳句明显借用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意象。“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在这首诗中,表面看是写自身的贫困潦倒,实则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真正心声。而芭蕉在借用时则完全抛弃了这方面的意义,他感受到的只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闲寂,一种与自然的融合。原因也是容易理解的。

诗圣杜甫,一生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他的抱负是治国平天下,但他又处于社会转折期,时局动荡不安,因此他的诗政治色彩浓厚,山河美景在他眼里也投射出一种人生的感叹和忧国忧民的感情。而徘圣芭蕉所信奉的日本的儒家文化更强调修身,一种个人的约束和道德的培养。而且芭蕉生于德川幕府隆盛期,社会相对稳定。因此,芭蕉在化用杜诗时,往往将其中对民生疾苦的哀叹,对国家的担忧转化为一种个人感受,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慨叹。

四、小结

通过上述简单的探讨可以发现,日本俳句在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在对自然的感悟上,还是在意境的构造上,都从中国古诗词中吸收了很多养分。但又不是全盘吸收,始终融合了日本文学中所固有的古典思想与审美意识,对中国古诗词或引用,或创新,或改写,或借鉴。这也反应了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时的一个特点,即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和需求来决定对中国文化的着眼点与摄取角度。

[注释]

①小原信. 日本人の时间意识[M].东京:三笠书房,1987.

②《すばる》编集者. 季语再考——短诗形文学の试み[J].すばる:特集, 2004 , (10) :213.

[参考文献]

[1](日)松尾芭蕉等《日本古典俳句选》.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