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1
【关键词】思想品德 实践活动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4-01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观念、传统知识,更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创建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丰富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真正的从心底喜欢这门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品质。
再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学内容生活化,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区分辨别哪些是社会所提倡的行为,那些是被社会所摒弃的行为,可以为学生提高自我品德修养提供参考依据。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未能有效转变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把思想品德的教学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只注重传授文化道德理论,而没有把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另外,对实践活动的重视度不够,实践活动效率较低,教师未能深入领会到实践活动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意义。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中,传授课堂知识,而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实际考察。
2.实践活动目标不明确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虽然已经开展了实践活动,但对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并不明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活动开展往往赋予形式化,教师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往往缺乏目的性,只是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际活动,尽管学生参与进了实践活动,但却没有任何收获,甚至单一的把活动作为活动,结束后就一无所获,达不到课堂教学目的。
3.实践活动的参与性不高
由于课堂实践活动的单一性,以及实践活动自身的乏味性,这就使得思想品德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参与性,许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对于活动目的,以及活动意义没有明确认识。另外,教师不能针对课题教学目标设计较好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学生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践活动中,而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
三、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分析
1.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性,提高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就必须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提高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保障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在讲八年级“男生、女生”一课时,就可以根据同学们感兴趣的男生、女生问题开展相关的实际活动,如,针对校园早恋问题,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对学校班级的早恋现象进行调查,了解早恋的现状及问题,然后在班级开展相关课堂讨论,分别让男女同学说出对方的优缺点,再进一步分析早恋的现象,并对早恋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有效预防早恋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早恋所产生的问题,进而能够有效预防早恋的发展,把学习放在主要位置。
2.明确教学目标,巧用情境教学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意味深长,真正的将课堂知识同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应该本着“学以致用”的理念,在提高学生自我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例如,在七年级《告别依赖 走向独立》一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章的教学目的,巧妙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告别依赖,独立成长。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父母在外地做生意,暑假期间把你寄托在外婆家,你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外婆吗?”。然后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询问学生会怎样去做,然后进一步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3.精选活动方案,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实现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重要判断标准。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塑造学生品德,在活动中,能够体现学生个人品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拓展训练等。让学生自主的将课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环保宣传活动,让学生为学校,公共绿地设置一些绿化宣传标语,为自己学校的环保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也可以将本班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由组长带领大家进行社会活动调查,寻找生活中的美,观察生活,校园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可以每周进行一次总结,让各组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结束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当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还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设计更加符合教学的实践活动内容,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出版.2011.5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2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旨在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逐渐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为此,应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实效,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飞速发展。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完美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快最好地培养能力,最有实效地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为实现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避免出现“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低效课堂。
一、充分备课,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备课是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最佳的教学内容,选择最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准备环节。即,备课不仅要备课程标准和课本,还要备学生和教学方法。因此,充分而有效的备课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作为传授初中生思想品德的课堂,备课更是重中之重。备好课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很好的实现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那么,如果才能备好课呢?
首先,应该熟悉《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有根本的依据,而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熟读教材。教材是老师教学的基础,更是中考试题的根本,在教学活动中一切以教材为中心而展开。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知识点、事例、练习题等,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精心筛选的,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备课时,老师要立足思想品德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把课本中的知识融入自己思想中,能用精炼的语言描述课本中的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再次,在备课前要摸清班上学生的知识背景,课堂讲解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深入浅出、讲解得当,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最后,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备好这节课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法。如在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和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两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可以让老师主导,主要在讲,而后一个知识点则可以让学生主导,让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抗压的,让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觉悟水平。
二、体验成功,增强有效课堂的兴趣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大家的关注,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更渴望成功,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只要得到身边人的表扬,他们就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昂的情绪,会成为他们不竭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要多让学生体验成功,多创造让他们成功的机会,在他们成功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任何一位学生都是有特点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道德理念,而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知识又都是大家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的内容,对于课本中所讲到的德育知识,学生自有一套想法,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要适时表扬他们正确的见解,让他们更有勇气继续表达下去,发表结束后要带领同学们给予他热烈的掌声,使他们深刻体验成功的激情,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赏识学生,激发有效课堂动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每位学生都是一支“潜力股”,都渴望别人的赞美,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思考教学方法,还要学会赏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本身就给思想品德老师提供了表扬学生的机会。每位中学生都是敏感的,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要求老师都要有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让学生知道他身上确实有优点,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不是老师为了鼓励他说的假话。当学生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时,他们会进一步希望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的榜样,进而在课堂就会积极表现。哪怕在课堂上答错老师的问题时,只要老师给一个善意的鼓励,学生就会浑身充满能量,知道老师并没有对我失望,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答好,不能让老师失望,不能让同学小瞧”,学生的进取意识就得到了激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转变角色,突显有效课堂主体
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的学习中,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去学习,而不需要老师或家长催着学,并且去包办代替。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在新社会形式下的竞争力。对于中学生,品德教育不容忽视,任何老师都不会想在校园中再出现“马加爵事件”,而时时刻刻在学生身边督促也是现实的,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时,老师不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学习,还要防止学生出现思想偏激、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出现。
五、课后反思,提升有效课堂成果
课后反思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也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反思,教师可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对于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老师可以加以总结,思考可能提高的空间;对课堂中不足的部分,老师要也要加以总结,找出不足的原因,思考改进的方案,或与同事共同探讨。课后反思时,还要注意总结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提供依据,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经过多次的课后反思,在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的同时,也可以是本身成为一位研究型和学者型的老师,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好手。
课堂教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学习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健康与否。作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的老师,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上仅是自己的一些粗浅经验,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愿与同仁们共勉。
参考文献
[1]刘焱.构建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2006(5)
[2]李晓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思想品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3
一、研读课程标准、勤于疏通教材和参考资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针对《思想政治》教材全国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作出相应的规定,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有条不紊地讲学。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使自己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籍,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一些课外知识,一方面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勤于了解学情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依据
不论是市、县还是校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都能为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每一次活动,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研究,从中发现和吸取,对自己都是一个收获。层次越高的教研活动,获得的信息越可靠,当然这要细细品味才能品出来。越是基层的教研活动,其经验越实用。因此,勤于参加教研活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久而久之,博采众长,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我们平时经常讲要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引导他们,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交流探索,继而在教学方法上再加以改进,教学的实效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三、改进课堂教学,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乐于接受熏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现在的学生社会接触面很大,视野很开阔,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力强,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感觉法律的尊严”一课,可采用启发式和讲授法;内容简单易懂、条理清楚的内容,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框,可采用阅读法和自学法;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涉及学生已有一定认识的内容,如“积极地对待挫折”一框,可采用讨论法。读、议、讲穿行,通过恰当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等,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去年我在讲“心中有他人”一课时,没有过多说教,而是从学生身边说起,从现实生活说起,列举了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丛飞。请学生观看录像《好人丛飞》并注意其中哪些数据体现了丛飞的哪些善举?学生看后回答:“丛飞先后捐赠300万元帮助了178位失学儿童,先后义演400多场,却又欠着十几万元的债务。这说明丛飞很善良、有爱心,无私、博大……”。本课启示我们:提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以感人的事启迪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心灵。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也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可靠保证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经验和教训经过总结与梳理会让人聪明起来。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实践,使自己对教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4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活动的设计要与我们的课程内容及新课标相联系
备课时,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简单的为活动而活动,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活动起来这么简单,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道理:在活动中成长起来,在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要与教学目的、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教学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这是活动课教学开展的前提。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教师在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
二、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形式应该多样化
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如果活动单一化、模式化,就会使活动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因此,开展活动课要根据教材每节课的不同要求,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思想品德课可采用的活动形式有问卷、案例分析、调查、视频、辩论会、漫画、模拟法庭等形式,寓教于乐。如我在讲到《财产留给谁》一节时,采用了模拟法庭这一活动形式,在班上让学生自己选出角色,然后进行编排,采用这一活动出乎我的预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一活动很感兴趣,部分学生因没有参与还表现出非常遗憾的情绪。通过这一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活动中学到很多法律知识,感受到法律的尊严。
三、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5
【关键词】德育;思品;教学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归结起来主要是自我激励、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自我调控。那么,采用什么办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呢?下面是笔者的看法。
一是以常规为基点进行精细管理,大力推进德育的创新。因为,学校的德育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因此,要制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具体要坚持常规立校的思想不动摇;努力推进德育创新;构建全民育人、齐抓共管的新机制;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学风纪律的根本转变;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等。
二是落实班主任管理责任制。班主任要对班级工作全面负责;协调和带动科任教师、增加合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班主任要主持“师生互动成长”活动,即每学期每位课任教师分包五至十名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每月给分包学生谈一次话,跟踪记录转化提高情况,月月向班主任通报。教师人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个个成为做思想教育工作的能手,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如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树立“常规立校”的共识,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就能加大对班级、学生的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的检查、考评力度,对严重违犯学校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严肃处理。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德育网络建设,扩大教育功能。全体教职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真诚关爱、积极引导、严格要求、耐心规范”;鼓励班主任定期对学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状况及平时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教育。
如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树立“常规立校”的共识,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就能加大对班级、学生的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的检查、考评力度,对严重违犯学校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严肃处理。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德育网络建设,扩大教育功能。全体教职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真诚关爱、积极引导、严格要求、耐心规范”;鼓励班主任定期对学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状况及平时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教育。
在安全教育方面,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养成教育结合,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突出“严、实、恒、新”的特色。即安全工作要有严密制度,严格管理;工作目标实在,把不发生安全事故作为衡量安全工作的唯一标准;坚持把安全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坚持全员参与,与社区配合,警区合作,形成从学校到家庭,从校园到社会的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有句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明白自我的特点,如长处、短处、优点、缺点、成绩和不足等,才有可能进行自我教育。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意在说明一个人要经常自我思考、检讨。总结,以便弃旧图新、 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进步。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按照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进行正确、全面的自我认识、了解,从而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教师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恰当引导学生针对其相关相联的主题,介绍自己的认识、看法、体会、感受和思想行为,从而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常言说:“自己脸上的火墨自己是看不到的。”这句话是根据人们一般只片面地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总结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照道德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大胆自我检讨,以达到自我认识、教育之目的。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品德认识、品德观念,只有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活动亦不例外。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以及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对其道德观点、道德品质、道德、行为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自我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评论,以期通过自我体验活动,达到对这种观点、品质、行为深化、巩固之目的。
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生产、服务劳动等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训练,从而产生自我教育作用。教师结合教材、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要求,指导学生自订自我节律约束的规章制度,自我规范执行,以此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合作学习,即是把需要个人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分工分化给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共同完成,同时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转变成小组间的学习竞争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思维以及探究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沟通交流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本文就我国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学习能力。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
1、合作小组缺乏明确分工
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即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达到学习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分工不明确、不清晰,对学习任务的划分模糊,导致在合作学习期间,各小组成员常常是自说自话、各行其道,没有形成彼此之间统一、系统、完整的合作探究模式,从而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不足、交流不畅,导致彼此之间不能共同提高,进而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问题。
2、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足
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了解不足,认为合作学习只是学生自己进行课程学习,而忽视了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将自己一味的当成旁观者和局外人,这就导致合作小组因得不到教师充分、正确的引导而出现错误,多走弯路,从而造成合作学习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合作学习的落实不到位
在有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应付上级命令,迎合新课改政策,在不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下照本宣科的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导致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同实际的课堂教学不适应、不相符,从而造成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
二、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
合作学习模式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彼此合作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在不断加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主导地位。同时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真正实现在相互沟通、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应用课堂教学资源,从而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加强内化教学
由于思想品德课属于德育课程,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它的许多教学内容必须要学生内化成自身的实际行为,因此必须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内化教学。教师要通过连续性、递进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科学、正确、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突破的能力。
3、优化教学理论,改革教学形式
初中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根据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实质,进一步的开展学习目标,并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场景布置等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真正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4、积极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合作能力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还要培养其学会倾听、学会表述的能力,通过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从而在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实现新课改教育的时代意义,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和发现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多种措施和渠道加以解决,优化合作学习小组模式,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效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海青.初中思想品德小班化合作学习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2] 刘月红.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3] 葛成军.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