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1
(二)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局党组积极响应市委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全市动员大会召开后,局党组立即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发展改革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科技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科技服务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明确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一大基地(包括重型机械、核电风电、大铸锻件、轨道交通装备、高档重型数控机床等5个研发生产基地),两大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松嫩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实践载体,建立了党组负总责、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活动办公室督促检查、党支部狠抓落实“四位一体”的领导机制。3月31日,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
(三)认真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局针对全市经济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新课题,市科技局党政领导干部共7名,自4月下旬以来,按照《市科技局领导干部调研活动安排》规定的时间、内容、任务,深入企业、农村、基层,下发200份征求意见函,召开7个座谈会,走访40多个企业单位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县区科技部门的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200多人次面对面交谈,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调研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能够解决的立刻进行解决,共解决了“科技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小企业申报创新资金项目不规范”、“县区科技经费投入计算标准不统一”、“科技人员职业发明和非职业发明区别政策不明晰”等10多个具体问题。领导干部和其调研组,对大量的材料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形成了7篇调研报告。这些调研报告将为推进科技事业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四)积极开展讨论,努力提高认识。我局按照“五个深入、五个树立”的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和全局职工的思想实际,确定了五个讨论专题: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现实意义。2、阻碍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3、推进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对策。4、科技工作如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5、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局能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那些实事。局党组中心组率先开展讨论,形成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先导作用”的思想共识。为更深入的研究科技事业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决定抽调专人组成课题组对“推动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争取列入市级科技计划,目前,课题的主要设计、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局领导班子和各支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推动工作指导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牢固树立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识;深入分析我市同先进市的差距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学习借鉴、争创一流的观念;深入查找制约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思想;深入探索把握规律,牢固树立科学领导、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五个专题,在全局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向各县区政府、科信局局以及近80个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征求了意见,发放200份征求意见函,并对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通过讨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胸襟,开创了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树立了正确政绩观,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联系工作实际,注重实践特色。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要求,始终强调联系实际,突出科技部门特色,坚持在推进具体工作中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局学习实践活动活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主题实践活动”,把它定位为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学习成果、化思想为行动、让群众得实惠、为整改打基础的重要环节。研究制订了《市科技局“科技支撑发展进企业帮助保增长
进农村帮助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确定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确定了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调研课题、调研人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确定了基本形式、责任制度、活动时限、具体要求。一是到铁锋区南化社区开展了以“进社区、保民生、科技与民众同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与社区共同举办了“南化社区志愿者协会总结表彰大会”;带头向社区的贫困居民捐款1000元,此次捐款活动中其他共建单位和社区居民踊跃参加,共筹善款4000多元;动员全局职工捐衣物70件,为南化社区开办爱心超市提供物资,市科技局还计划年内再组织2次捐赠活动,一方面为社区扶贫济困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让南化社区的爱心超市办得越来越成功,同时带动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向社区赠送科普图书和技术资料,同时还筹划投资2至3万元在南化社区建设“科普书屋”,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科技素质。二是深入到拜泉县龙泉镇同乐村(市科技局帮扶点),会同省科技厅开展了“进农村、保民生、科技为富民作支撑”主题实践活动。与省科技厅领导和同志一起作了4件事:在同乐村义务植树300多棵;为同乐村送去20000斤脱毒种薯、4000斤马铃薯专用肥,价值近30000元;同去的专家举办了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班,村民80多人接受培训;召开了五级人员帮扶推进会,共同研究了同乐村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了同乐村实施大型机械化作业计划,确定了“从科学规划入手、从支持产业发展入手、从基础设施入手”的扶贫开发思路。三是组织启动“万人千企”行动。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市实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和压力。为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市科技局决定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人员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生产一线去,汇聚成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的科技大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按照科技部等七部委《关于动员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精神,*市科技局组织启动“万人千企”行动,经过精心研究设计,于4月22日组织召开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万人千企”行动启动会议,下发了《*市科技局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参加“万人千企”行动实施方案》。自5月开始,将组织近1000名科技人员和100户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进行需求对接,进入企业的科技人员将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省政府出台的《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2
一、基本情况
**时期,是**科技工作进展最快的一个阶段,无论是科技型企业的培育,还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一是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到今年11月底,全县12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2%,实现出口创汇4510万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分布于机电一体化、医药、新材料、电子与信息及化工等领域,分别占73.54%、10.41%、9.49%、3.11%、3.46%。二是科技型企业不断壮大。全县已有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专利示范企业4家、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示范企业9家。这些科技型企业,除了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是“九五”期间认定的,其它的都是在近几年培育认定的。
(二)科技兴农稳步推进。相对而言,农业科技是我县科技工作的亮点所在。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期间共实施农业科研计划171项,引进新品种100多个,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10多项。新增农业产值4.5亿元。获省级农业科技成果2项、市级科技成果9项、县级科技成果11项。二是农业支柱产业持续发展。中药材产业建立了雷公藤、玄参、浙贝母、无公害白术等GAP基地7.2万亩,被列入省区域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药材星火支柱产业列入“一县一业”专项计划,**中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顺利实施,省级重大项目《中药材良种化工程建设》已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茶叶产业已完成专业化加工生产的茶厂改造4家,6家企业取得QS认证。食用菌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种植结构日趋合理,近几年新引进的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已达1000万袋。三是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兴农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自**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科技特派员共组织实用技术培训389期,现场指导190多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参加科技下乡43次,培养各类科技骨干826名;建立示范基地4000亩,申报各类项目50多项,争取项目资金800多万元,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积极实施高新技术项目。**期间,全县共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355项,其中工业类高新技术项目94项,新认定省、市高新技术产品9个。二是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已创建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个、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三是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势头很好。近五年,我县新授权专利177项。全县已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威邦塑胶有限公司授权使用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已达20多项,**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的“1000型泳池过滤器”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现已获得4项专利授权,年生产销售100万套,销售规模位于国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中的前三名。
(四)科技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是科技合作成效明显。**期间,通过举办药展会、参加市工科会、农博会等途径,促成51个科技合作项目的签约,60多家科研院所与我县企业建立了紧密性合作关系。今年10月份,县政府在上海举行了“**县与上海市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签约仪式”,首次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签订了全面的科技合作协议,金华威邦塑胶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与上海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翻开了我县科技合作史上新的一页。二是网上技术市场发挥作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分市场自2002年6月启动以来,先后在线企业454家,技术难题、在线企业、招商引资、人才需求等各类信息950多条,其中技术难题143项,正式签约项目38项,合同技术成交额6418万元。
(五)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科技政策环境有改善。先后修改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县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文件,组织编制了《**县“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科技投入逐年增加。**期间,我县争取省科技扶持资金819万元,比“九五”时期增加6倍多。县财政对科技的支出3218.1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554万元),年递增幅度在24%以上,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10193.5万元。2005年,县财政大幅度提高对科技型企业以及研发机构、高新产品、专利等项目的奖励标准,并设立了科学技术奖,其中突出贡献奖为5万元,一等奖为3万元,二等奖为2万元,一等奖为1万元。三是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146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各类人才412.59名,比2000年底增加了67.7%,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科技人才短缺以及人才断层现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对照创建科技强县的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我县的科技工作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基础的先天不足。就工业而言,由于恢复县建制的时间较短,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限制,使我县在吸纳产业要素、共享创新资源方面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一是企业规模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离不开一定量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强弱与其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全县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10多家,仅占工商登记工业企业总数的10%,小规模企业仍然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主流。另外,就我县规模企业而言,也存在着规模偏小、先进设备占有率和现代制造技术应用率偏低等现象。全县销售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仅2家,5000万元以上的7家,规模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660多万元,只有全市平均数的60%左右。以设备进口为主体的外贸进口额常年在低水平徘徊,大部分企业设备处在上世纪80年代水平。二是产品科技含量少。我县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多数企业以低质低价竞争模式发展。全县72家纳税大户中多数是服装、木制工艺品、塑料、圣诞礼品等简单加工,可以说是处于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与科技创新的联系十分松散。九十年代后期实施名牌创优工程以来,企业创新意识增强,注册商标、专利申请量有了增加,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状况尚未改变。何况专利产品以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居多,发明专利仅25项。注册商标中的省、市著名商标拥有量也少(分别只有2只和12只)。三是产业集中度低。作为我县工业传统支柱产业的五金、塑料、服装和轻工礼品,其总量比例分别占到20%、16%、14%和28%;而作为科技创新“阳光产业”的医药化工和电子设备产业,仅占4%和3%,虽然这些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改进的力度较大,但因难以形成产业链,对全县的支撑作用还不强。
就农业而言,存在的障碍因素有:一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我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基本上是以贸易型、简单包装为主,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农业科技队伍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现行的干一些农技干部忙于行政事务,在岗不在位,从事农技推广时间少;不少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老化问题严重,继续教育图形式,跟不上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县形成的“三三制”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是一种仅满足温饱水平的就业,与科技创新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尚有差距。虽然县委县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在机关部门、乡镇中合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氛围还欠浓,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有些部门领导认为科技创新主要是科技职能部门和企业的事情,把科技作为一般性的工作对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有的认为科技创新需要强大的地方财力作为支撑,我们是欠发达地区,现在并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因而抓创新工作的力度不大,信心不足。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县也制定了一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但也存在措施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目前存在的重视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补助而轻企业研发经费补助的倾向,又如不少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科研资产的折旧未能在税前列支的现象等等。三是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建立。虽然政府科技三项费用逐年增长,但其中的水分比例也较大(为应付法定的增长幅度和上级的科技进步考核,每年上报的科技经费与实际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差距甚大);虽然科技经费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总量偏小的现状依然存在。就金融机构而言,由于担忧科技研发的长期性和风险性等因素,不愿对其投入更多的资金,特别是不愿投入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尚处于创业阶段的科技项目。
(三)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确立。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按理说,科技创新的直接受益者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投资者也应是企业。但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企业主不敢或不愿涉足科技创新的领域。究其因,有客观和主观二个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讲,技术创新的突破存在“阀值效应”,即只有当研发资金和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发成果稳定增长。由于我县企业规模小,单个企业的销售收入少,销售收入中研发经费比重低,少量的科技研发经费被用在许多项目上,使得企业研发成果难以取得大的突破。从主观上讲,企业主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本身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入。对此,我县不少企业主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认为进行技术创新要冒一定风险,而不进行技术创新也并不一定会“死亡”,他们安于现状,跟随、模仿,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甚至有的企业几年来没有引进过技术人员,没有引进、开发过新产品。目前,我县企业的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远远低于周边县市的水平。
(四)科技创新人才匮乏。一是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我县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只有400人左右,仅占全省平均数的60%左右,许多企业出现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人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现象特别明显;另一方面是现有人才的职业结构不合理,目前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分布在学校及其它事业单位,分布在企业的很少,多数企业甚至没有1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难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对策建议
要增强我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水平。根据今年全国、省、市自主创新大会精神,结合我县目前的科技创新现状,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总体目标是创建科技强县,着重要解决的是如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和质量的问题,目的是尽快提高全县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改变依靠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取得经济增长的局面,促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具体而言,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为切入点,加大政府的行政推动力。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中所起的作用越明显。就目前的现状来说,亟须重视科技创新两大体系的构建。一是投入支撑体系。要加快形成多元投资体系,依法确保科技三项费占财政一般性支出的比例,重点加大对争创科技强县科技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项目,要予以连续式、大额度的扶持。注重调整科技投资结构,设立政府、企业、民间资本多元化投资的科技自主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和金融担保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作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组织和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二是政策支撑体系。主要包含:(1)产业技术政策。着重对加快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上给予政策性的倾斜扶持。(2)财税扶持政策。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能替代进口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改项目、高新产品及技术转让开发等活动实行税收扶持政策。(3)外资外贸政策。在抓招商引资的同时,把引进的重点放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人才上来。(4)收入分配政策。落实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分配原则,充分发挥劳动、知识和人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的智力劳动成果。
(二)以培育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大科技强工力度。工业科技创新水平的低下,不仅导致我县经济发展缺乏有力支撑,经济增长乏力,而且也给我县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带来障碍因素。因此,加大科技强工的力度,是我县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所在。一要加强培育。“培育”的重点有三个,即“观念、项目、企业”。“观念”指的是培育企业主的“只有走科技之路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的理念,可以说这是企业创新的思想基础所在。“项目”是科技创新的载体所在。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科技创新都得从每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着手。鉴于我县的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应着重在塑胶制品、医药化工和电子设备等产业,加强科研项目的设计、培育和申报工作。特别是在省、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申报认定上,通过整合行业资源的优势,予以重点攻关,力争有新的突破。“企业”指的是科技型企业的培育,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所在,也是反映一个地区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直观体现。虽然近年来我县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增幅较慢,培育对象不多的现象比较突出。对此,建议由县领导牵头,建立由科技、经贸、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相互沟通企业的发展情况、新办企业的引进等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全县企业的发展情况,帮助企业设计科技创新载体,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二要加强引导。根据目前的现状,“引导”的重点应在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中,把科技含量和对地方的贡献率作为重要的标准来衡量,特别是在今后县内企业的扩张,新引进企业的挑选中,切实掌握好这两个标准。真正把资金、土地等资源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倾斜,真正做到“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企业宁可少一点也要大一点”。建议在今后几年对新城区、**工业园区和金磐开发区的考核中,不一定仅强调引进企业家数的考核,但一定要考核引进企业的质量。对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大的企业,考核中予以加分。对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应舍得拒绝。三要加强扶持。“扶持”就是要集中财力扶持科技型的企业。要集中精力、财力,对我县的医药、电动工具、塑胶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尽快培育成科技型企业,增强行业的龙头带动效应。
(三)以服务三农为目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当前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说到底是农业科技支撑不力。我县是欠发达地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县情,决定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去适应自然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走科技密集型的农业发展路子。一是开展优势农产品核心技术攻关。要围绕制约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科技问题,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在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毛竹产业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分别在玉山区域的茶叶主产区、安文区域的中药材和食用菌主产区、盘山区域的高山蔬菜主产区,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标准化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快速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实施种子种苗技术、优质高效畜牧业技术、林特产业技术、农用新材料引进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技术等五个县级农业科技计划专项,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在“自溶酶联法制备天然香菇提取物”、“香菇干制品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磐五味中药材药用功效的产地初加工与产业化技术研究”等几个重点课题,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拉长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加工链,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加快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三是加强农业科教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我县基层农技人员从事技术推广精力分散的“在位不在岗”现象,一方面要改进乡镇农技人员的工作机制问题,确保农技人员归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问题。建议由政府主管负责,每年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如统一参加市、省组织的科技知识培训班等),彻底改变目前的农技人员继续再教育中出现的“听一次报告、做一份试卷”就算是一年一度的继续再教育的现象,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再更新。另外,尚需进一步重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等途径,使农民成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大群体。
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3
一、我行客户现状
(一)高端客户数量占比低。高端客户具有较高的关系价值,能够给银行带来较高的利润贡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3000万户中国城市家庭可以被称作中高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4300美元以上,其中4%即120万户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一富裕客户群实际上占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存款总额50%以上,且贡献了整个中国银行业赢利的一半以上。但是,我行贡献度高和富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数量偏少,占比仅仅只有%,缺乏优质客户。
(二)客户满意度低。银行客户对目前金融机构的满意度较低,低于亚洲75%的总体水平,这一比例在亚洲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三位。这表明,客户的满意率大大低于总体满意率,越是层次高的客户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满意度就越低。
(三)客户忠诚度低。客户忠诚度偏低,很多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银行。优质客户的转移或流失显示了他们对银行现有服务的不满,许多富裕客户已经放弃了我行,投向了那些新兴的、更有客户意识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发育,竞争主体不断增多,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客户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强,不满意于我行的优质客户在与其它商业银行的激烈争夺中大量流失,造成了我行优质客户忠诚度的急剧下降。
二、我行在客户营销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营销机制不完善。一是线条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不强,难以拧成一股绳。二是没有快速反应机制,营销中遇到的问题难以找到组织,容易出现踢皮球现象。
(二)客户服务理念滞后。一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导致我行只对产品进行管理,不对客户进行管理。二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导致对所有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客户不论大小、新老、是否赢利、均平等对待,只讲公平、不求效率、不能对目标客户实行有效细分、忽视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没有专门研究客户结构和个性化需求,客户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通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来竞争优质客户的意识,造成我行在业务量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优质客户的大量流失问题。三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导致大型商业银行只注重交易关系,不注重客户关系。只强调服务态度,片面地认为帮助客户办好业务,使客户基本满意即可,当业务处理完毕,与客户的关系即告结束,只限于浅层次的普通服务,主动吸引客户、深入挖掘客户多方面金融需求的意识不强,缺乏与客户建立维护长期合作关系的主观意愿与动机。
(三)客户服务架构僵化。一是纵向的多层分工体系降低了客户的服务效率。二是横向的“业务中心型”组织架构增大了客户的交易成本。
(四)客户服务模式粗放。一是客户定位模糊。目标市场不清晰、市场定位不准确,客户的分层次、个性化服务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二是缺少个性化服务。综合性个人理财较少,难以销售高端、复杂的金融产品,无法为优质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三是信息资源分散。客户信息资源始终处于分散扩散状态,没有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起来,难以形成强大的客户竞争与服务优势。
三、整改措施
(一)客户结构调整战略应坚持循序渐进
客户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根据基层建行的历史沿革、客户特点,客户结构调整可分为三个相互依托、层级递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客户调整初始阶段。围绕价值最大化,实施稳固大客户群体、重点拓展优质小企业群体、全力扩大个人客户规模的策略,把有限的资源集聚到符合产业政策、属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目标客户上.逐步把对公客户发展成效益源泉、把个人客户打造成发展基础、把战略业务客户培植为发展后劲。
第二阶段:客户调整中期阶段。进一步强化“中高端客户为主”的客户战略、资产管理与零售业务相结合的个人金融战略,同时大力拓展网络经纪业务,形成发展特色,突出比较竞争优势。
第三阶段:客户调整深化阶段。利用发达的人力和信息科技资源,向中高端客户群推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销售信托、保险,开展投资顾问咨询和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等非传统业务。在此阶段,将健全全方位服务模式,坚持以优质客户为先,经营重心全面向优质客户调整,具体模式为:二级分行致力于服务大中客户。支行成为业务处理的“工厂”,从而提升服务级次、简化工作流程,鼓励客户经理及员工融入存量和潜在客户群体。使我行逐渐成为“批发式零售银行”。
(二)客户调整战略需要系列经营政策的支撑
一是倾斜性资源配置政策是实施客户战略调整的前提
1.坚持人力资源配置为客户战略服务的理念。减少后台人员比重,扩大前台人员规模,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优化前台柜员数量和质量;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完善客户经理机制,对高价值客户,配备高等级专业客户经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开发核心客户金融需求。
2.发挥财务资源在客户战略调整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财务资源配置上,改变以层级配置为主的分配方法,实行层级配置和条线配置相结合。区分不同客户综合贡献度。灵活运用价格政策,通过对小额账户收费和降低小额账户利率淘汰低端客户,对高端客户实施优惠价格以提高此类客户忠诚度,达到优化客户结构的目的。要提高经营部门和前台对市场、客户的价格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不断完善价格管理机制,在有利于创造价值、有利于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强价格管理,提高综合议价能力。
3.完善渠道资源配置机制。着力构建物理网点、虚拟渠道、客户经理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形成渠道、产品、客户相互依存的价值链条。要围绕全行发展战略,强化布局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改造。实现由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的转变。在电子银行渠道建设上。要加强离行式自助银行建设,把大量标准化、规范化的交易业务迁移到电子银行渠道。加快对柜面业务的替代速度。要坚持个人客户经理、公司业务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一起抓,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综合营销能力。
4.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要强化企业网运行,发挥行内信息渠道和信息平台的作用,全面把握国内和区域经济形势,认真分析经济动态和行业信息,实现行内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加工整理能力,让行内外信息资源为建设银行客户筛选、甄别服务。
二是完善经营机制是实施客户战略调整的保证
1.强化营销机制。转变既有的营销手段和机制,从广度营销向深度营销转变,从推销产品逐步向营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转变,协作客户把握自己的财富,逐步实现从让客户满意到让客户增值的转变,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2.强化服务机制。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围绕差别化服务实施上下、左右联动,围绕产品整合实施公私联动,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实施外部联动;制定细化的服务创新考核标准,激励服务创新,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完善服务文化建设评价和监督机制。
3.强化考核机制。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综合使用物质与精神激励等多种手段,达到激励有力、约束有效的目的。
三是加快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步伐是实施客户战略调整的平台
1.加大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按照建立矩阵式经营模式的要求,对业务条线进行事业部制改造。提升经营重心,就是提升重要客户的经营层级,缩小经营半径。优化组织架构的核心是明确划分经营行与维护行的责权利,落实责任和利益分配关系。
2.再造业务流程。基本目标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的服务链,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
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4
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刺激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国务院也颁布与实施了一些财政税收政策。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国务院批准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按15%的税率征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同时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成果、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所得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15%的税率征税;从获利年度起,第1—2年免税;减免期满后,仍为先进企业的,可延长3年减半征税。并且,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中明确规定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可入成本,增长超过10%时,另加50%税前扣除的优惠。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刺激了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但就目前来看,现行优惠政策基本属于税收优惠,体现在税率降低和税额的定期减免,其他相关措施不足,没有形成一系列多角度、多渠道的优惠政策。
一、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税收优惠对象选择上不尽科学。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一种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即只是针对高科技产业区、经济开发区。这种做法有悖于平等竞争原则,区内、区外的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较大,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区外企业享受的优惠较少,不利于企业间公平竞争。同时这也给企业避税创造了条件,区内外政策不同导致区内注册、区外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税收征收管理。
第二、现行所得税制在鼓励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着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直接性优惠过多、间接性优惠不足,特别是内、外资企业适用的两套不同企业所得税制与高科技企业所得税优惠产生交叉,并且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总体上多于内资企业,存在着技术水平相当条件下的内外资企业的非公平竞争问题。
第三、我国流转税体制方面也存着不利于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因素。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实施“生产型”增值税的两个国家之一(中国与印尼),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中不得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这对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高科技企业而言,是一部分额外的税负,相当于多付了一笔“投资税”,从而影响了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的进行。另外,由于现代科研的前期投入资金量大,但“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不得在进项税额中抵扣,这又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税负。
第四、现行税收征管工作的滞后不适应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需要。如我国对高科技企业税收征管大多专门设立税务机构进行属地管理,这固然有利于对高新产业区的企业统一管理,但对于其它非产业区的高科技企业而言,则带来了税收征管上的困难。同时税务机关在具体征管过程中把关不够,一些名义上的“高新科技企业”也在科技工业园注册、经营,这实际上只会带来国家税款的流失。因而,对于高科技企业的认定及完善其相关认定标准,是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国际上科技税收优惠的一般做法
经济发展需要科技支持,为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刺激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有:
第一、准备金制度(ReserveFundSystem)。所谓准备金,系为减少企业投资风险而设立的资金准备,主要有技术开发准备金、呆帐准备金、退休准备金等。这是税式支出的一种形式,即企业所得中用于一定用途的所得可作为准备金处理而不纳税。这其中以韩国的“技术开发准备金”较为有影响。它规定企业为解决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资金需要,可按收入总额的3%(技术密集型产业4%,生产资料产业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在投资发生前作为损耗计算。这种做法适用的行业很广,并且该制度对资金使用范围和未用资金的处理有一定的限制:准备金必须有提留之日起3年内使用,主要用于技术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改造、技术信息及技术培训和研究设施等方面。
第二、加速折旧(AcceleratedDepreciation)。即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以后逐年减少,税负相对于后期较轻;尽管总税负不变,但相对于“直线法”折旧,企业享有递延纳税的好处,这就相当于给予企业一笔无息贷款。
第三、盈亏相抵(LossCarryoverandCarryback)。系指准许企业以某年度的亏损抵销以后年度的盈利,以减少其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纳税的部分税款。一般而言,冲抵或抵销前后年度的盈余,都有一定年限。如日本是前1年,后5年;英国则是前3年,后无限。由于现行高科技企业投资风险大、市场变化迅速,这种盈亏相抵的作法有对其有极大的刺激作用。因为企业发生亏损时,其亏损额可以从以前或以后年度的盈余中补偿。因而,这种作法受到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的极大欢迎。
第四、投资抵免(TaxCreditforInvestment)。即对购进生产性固定资产设备的企业,允许其在税前扣除设备价款一定比例的金额,以减轻其税负。这种抵免有利于鼓励企业更新固定资产和进行技术改造。如英国税法规定,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资本性支出可以100%从税前的营业收入中扣除,并且购买知识产权和技术秘诀(Know-how)的投资,按递减余额的25%从税前扣除。美国税法也规定,公司可以将当年的研究试验费用“资本化”,通过待摊费用的方式逐年计入成本。这样通过开发费用的税前列支,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负。
三、对我国科技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我国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在吸收借鉴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直接性优惠与间接性优惠并重;通过完善相应税制,制定以税收、投资、金融为主的多渠道、多角度的优惠措施,使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和进行技术改造。为此,针对前文中提到的有关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首先,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投入的支持。没有科技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要把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研究开发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来抓。我国企业投入能力弱、投入水平低、自有投资资金严重不足。发达国家企业R&D投入占整个投入的比例大多为50%—70%,日本为80%,韩国也为80%,而我国企业R&D投入比例不足30%.因而,借鉴国外的“技术准备金”制度,运用政策杠杆,促使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是一项具有重要推动和激励作用的政策措施。韩国政府在振兴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广泛采用了这一制度。这一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使韩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腾飞。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七八十年代的韩国比较相似,因而我们可以吸收借鉴这一做法,规定企业可以从其税前营业收入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准备金在税前作为损耗计入成本费用列支。同时严格规定这笔资金的使用范围,并规定其在一定年限内使用(3—5年),否则对年限到期仍未使用的准备金,计入企业应税所得,并加收一定利息。这样,促使企业积极使用这笔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在规定年限、指定用途内使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次,税收优惠要扩大其范围,特别是向一些高科技中小企业倾斜。因为新兴的高新科技企业在初期一般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另外,以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较具规模的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可谓少之又少。因而,可以考虑给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一定期间的税收减免。同时也可借鉴国外的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创业板”市场,并对购买高科技企业风险基金的所得减免税款,支持中小企业投资、融资。最近,我国台湾省出台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将租税奖励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公司和中小企业。其中,列举了一些人才培训支出抵减。建立国际品牌支出抵减等措施。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如今的知识竞争条件下,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予以一定数额的退税。这样,对于固定资产较少,享受不到加速折旧好处的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打了一针“强心剂”,有利于其壮大发展。
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税制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对有关税种进行改革,这主要有:
1、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所得税不易转嫁,因而可以选择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范围作出相应规定来实施税收优惠,这可视为一种事前鼓励。针对我国目前企业所得税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时地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措施,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中明确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其次,税收优惠要趋向于间接性。直接性优惠主要体现在对凡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的,自开办之日起实行“二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同时可考虑对一些生产水平的高科技企业,在规定的减免期满后,再延长若干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填补我国高新科技空白项目的高新科技企业可实行“五年全免”的税收政策。间接性优惠主要体现在允许企业在税前按期扣除当期营业收入若干比例的费用。可考虑按费用总额的一定比例(中小企业可适当提高)扣除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用。同时对其购置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按购置价款的一定百分比(国产设备可适当提高)实行加速折旧。另外,考虑到科技开发风险较大、外部性强,对于企业的中间试验费用,可以对其按一定比例在税前列支。这样增强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积极性,降低其失败的风险损失。
2、增值税方面。由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范围仍未覆盖到全部商品与劳务,加之不少的减免税条款,并不能保证增值税“链条”环环相扣,存在着重复课税因素。因而,我国增值税收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已是必然的趋势。在此之前,可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对高科技企业购进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可作为进项税额扣除,同时可将自行研发或购买的“特许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等所含税金按一定比例予以扣除。这样地消除了重复征税因素,有利于企业投资购买专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5
一.班主任访谈材料分析 (1)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第一要求,是学生能否顺利考取理想高中的先决条件。在采访中,当调研组员向老师详细介绍调研课题后,两位受访老师一致认为最影响学生升学心态,决定学生升学与否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成绩。
(2)在东夏镇调研当地,家庭经济问题较少成为学生升学的绊脚石,据了解,当地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而无力上学的学生居少数。大多数家长会不遗余力地供孩子上学。学校老师一般不会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动员其升学,仅对部分成绩相对优秀而因家庭困难无力就读的学生家长进行劝说和鼓励。
(3)通过家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不少家长对当地网吧对青少年的残害感到忧心忡忡。在采访新智中学的班主任老师时,老师们不时提及这一问题。老师们甚至提出,少数学生还可能用现实的不良手段(如打架)来解决网络中的矛盾问题。由此,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对学生,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转折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影响尤为恶劣。
(4)通过采访我们得知这样一个事实,新智中学的老师常以校讯通为渠道向学生家长传递学校相关通知及反映学生在校基本情况。而对于部分长年外出打工的家庭来说,这一沟通手段就稍稍降低了其实效性。因此,针对此类家庭,受访老师建议,家长和学生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存在问题 本次调研综合运用了包括派发调查问卷、家访座谈、人物访谈等在内的多种调研手段,顺利获取了多方有效资料。在整理、分析所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了对调研事实的基本认识,并加以综合分 析、归纳,予以归因。现总结如下:
(1)学校方面:
关于学生反馈的升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我们了解到,只有1%的学生认为家长观念上不支持,然而却还有10%的同学认为升学最大的障碍来自学校的问题或压力;而对于升学中希望获取的帮助和支持,23%的同学则希望校方能够为他们的升学添砖加瓦。为了河源新智中学的进一步建设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现将相关有待改进的方面分条罗列如下:
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基础。学校的学习环境亟需改善,特别是教室需要安装电扇等。学生们反映,在炎热的夏天,闷热的学习环境十分影响学习效率。
②在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工作上,校讯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单方面的反映却使部分学生家长产生了一劳永逸的想法,缺乏沟通主动性。学校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基本情况之余,应向家长说明双向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做好学生的升学工作。
③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紧抓教学任务,但同时却忽略学生的劳逸结合,学校几乎没有举办集体活动,不利于学生升学压力的释放和缓解。
④位于行政楼的心理咨询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心理咨询缺乏沟通渠道。
(2)老师方面:
a.班主任老师:
①与家长缺乏足够沟通
采访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虽然学生居住地离学校很近,但学校老师很少前去家访。家长甚至表示,自己曾两次将手机号码报给班主任老师,但至今仍没能加入校迅通,无法了解孩子的成绩与在校表现情况。此外,对于部分长年外出打工的家庭来说,这一沟通手段就稍稍降低了其实效性。针对此类家庭,受访老师建议,家长和学生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时表明,班主任老师应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很容易对家长及老师严厉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心理。出于教育学生的初衷,许多班主任老师常常采用威严的教育方式来压制学生。然而,这样的教育手段往往适得其反,在这样的环境中,部分学生会产生畏惧或反抗老师的心理,从而导致上课不敢发言或调皮捣蛋行为的出现。因此,诸如此类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③课余时间单调乏味
繁忙的初三常常会抹杀课余活动时间,很多老师希望多挤些时间,就把课余活动时间用于教学或考试,比如把体育课用来上课、下课拖堂、放学后补习或抽查背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到疲倦,从而影响学生下一课时的学习效率。
b科任老师:
①上课内容多仅停留在课本某一章节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总框架。
②上课方式稍显单调,授课语言稍显晦涩、枯躁。问卷的第12道主观题中部分同学反映课堂枯躁,老师上课缺乏幽默感。
③上课时间处理不当。很多老师上课的时间安排太紧凑,预期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不够,往往下课还没讲完,就拖堂讲课,从而占据了学生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
④老师很少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方面:
①除了少数尖子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对升学充满恐惧和不安,害怕升学失败或面对新环境等等。
②有些学生有读书无用的想法,觉得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处,想着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挣钱。
③一部分学生认为读高中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认为家长不支持自己升学,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
④一定数量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成绩不好的学生,因此自暴自弃。
(4)家长方面:
通过问卷的派发,我们了解到79%的学生们认为,关于升学家庭方面给予的帮助是足够的,只有3%的同学认为不足够。然而,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仍有18%的同学认为家长提供的帮助可能还不够。这说明家长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物质支持和帮助,在初三这样关键的一年里,如何学会给孩子学业上的帮助成为了当下初三家长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①家长知识改变人生的传统观念对于学生的升学会有一定的动力作用,但部分家长存在急功近利,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这种行为将逐渐增加了学生的升学压力。
②在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工作上,校讯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单方面的反映却使部分学生家长产生了一劳永逸的想法,缺乏沟通主动性。家长不应单纯接受学校讯息,而应提高向学校老师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主动性。
③少数家长仍存在读书无用的传统老旧观点,不利于学生的升学发展。
四、结尾 (一) 调研对策与建议
1.学校方面:
(1)改善学习生活环境
基于学校部分宿舍及课室条件亟待改善的事实,校方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减少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习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是贵校学生普遍反映的一大问题。
(2)适量举办篮球比赛等集体活动,缓解升学压力
在紧张学习之余,初三学生需要一定的集体活动来调剂紧张的竞争氛围。学生们希望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从而或多或少地缓解升学压力。建议学校在初三这一年里适当了解学生的需求,在不影响教学复习任务的前提下适量举办一定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各种体育活动等等。
(3)开放心理咨询室
据学生反映,位于学校行政楼的心理咨询室长期不开放,没有为承担一定升学压力的初三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根据调查结果,存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够稳定,是因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因此,建议学校恢复心理咨询室,或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让贵校学生在存在升学压力或困惑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举办专科补习班
如若可能,希望校方能在合理安排初三教学复习任务之余,组织贵校老师开设额外的补习班,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例如,可事先了解学生们偏科科目,在周末开设专科补习课,对偏科学生对症下药,尽快提高学生成绩。
2.老师方面:
a.班主任老师: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老师是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最佳渠道,因此,班主任老师如何有效向所有家长反映学生在读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如若时间允许,建议班主任多加家访,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升学心态,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
(2)改善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弟子规》讲到待婢仆,慈而宽,对待叛逆期的学生也是一样的,就像物理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老师施加给学生的压力太大,他们的反作用力就更大。处于这一时期的初三生相对比较叛逆,但在三下乡中,不少学生表示,老师如果能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他们也会理解老师的某些教育方式。
(3)丰富课余时间,充实课外活动
问卷调研的主观题12道中,许多学生反映希望学校应多举办集体活动以减轻初三生升学压力,劳逸结合。初三面临升学考,学习任务固然很重,但一味强调学习或教学任务,反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5)关心班级中被排斥的同学
在一个班集体中,难免出现有些学生受其他同学的排斥。班主任老师平时可多向班委或其他同学打听情况。如果出现在这样的同学,在了解受排斥的原因的基础上主动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b.科任老师:
(1)建议科任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扩充知识面,丰富课堂的授课内容,增强课堂的娱乐性,适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半路走神。
(2)建议科任老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争取不拖堂、不占课,为学生的劳逸结合提供条件。
(3)利用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5%的学生认为升学不顺是因为成绩不理想的问题。换句话说,学生们是希望升学的,但成绩欠佳往往给他们造成压力,成为他们升学的障碍。而有40%的学生认为不准备上大学也就没有必要读高中了,这也说明学生很希望把握学习的机会。
3.学生方面:
(1)学生缺乏自信,无非是成绩不够理想。在这个问题上,学校老师和家长必须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学生本身。
a.坚定升学信心
学生应在心理上坚定自己的升学决心,并在此基础上付诸行动。重点学校也许只有少部分的尖子生能考上,但是学生们如果能抱着多得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坚持到最后,相信一定会得到回报,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b.静心学习,共创理想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初三生应该意识到,大家是班级的一份子,只要在课堂上少说一句话,就可以大大地改善课堂纪律。这是因为如果每个同学都能这样要求自己,那么整个班级的学风就会获得良性发展。身在班级中,也能同样受益于良好的学习氛围。
c.合理制定学习复习计划
升学考试考的是初中三年学到的知识,其系统性众所周知。制定一个计划,将自己要复习的课程知识列一个表,再将要做的事情细化分配,每天坚持完成计划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聚沙成塔。同时,要紧跟老师复习的步伐,第一轮的复习是广撒网,捞到大部分的鱼,而那些漏网之鱼,就要在老师复习的时候有重点的捕捞。这样,经过几轮的复习,就能最大限度地查缺补漏。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胆发问,为自己而主动解决难题。
d.共组学习小组,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们可以分小组买同一种练习册,约定时间完成练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如遇不懂问题,共同讨论,合力解决。如果学习小组解决不了,转而请教老师。这样,不仅能够给自己一个约束和动力完成练习,而且在相互讨论中,对习题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朋友之间相互竞赛,相互鼓励,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对于部分学生读书无用的观点,本调研小组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给予指导和帮助。
a.在承认现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现实面前,学生将读高中作为考大学的渠道无可厚非,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上大学或者找一份好工作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读书学习,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知识改变人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才有能力设计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
b.现代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很多工作都要求一定的学历和文凭,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学生们应用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外出打工只会带来暂时的利益,继续升学也许才能为你的人生带来另一片景观。
(3)对于部分学生害怕自己高中学费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这一现象,本调研小组认为,这是学生与家长沟通不足导致的自我想法。调研结果显示,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有机会,势必竭尽全力助其升学。学生应主动尝试,主动交流,与家长一道走过升学路上的困难坎坷。
(4)针对学校重视尖子生的现象,本调研小组认为,出于追求高升学率的考需要,学校着力培养尖子生无可厚非,但不应偏颇过度。成绩一般的学生应该学会为自己学习,力求在同一学习资源下创造出更高的学习效率。
4.家长方面:
(1)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和目的。家长应提高主动向学校老师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等待学校老师向家长的不定时反映。
(2)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升学一般持支持的观点,并表示如果孩子成绩允许,家长们会竭尽全力让孩子上学,不会让家庭经济成为孩子求学的绊脚石。但是,本调研小组认为,对孩子充满信心固然重要,但在初三这一特殊的转折阶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应过高,否则将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调研报告可研报告范文6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环保的同步成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巩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应有地位,并赋予了贯彻落实这一国策的历史使命。既然科学发展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向了阵地的前沿和舞台的中心,我们就应该顺势、乘势和造势,从发展战略上深入思考,从规划体系上勇于探索,从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从行动措施上加大力度,努力开创__发展进步的新局面。
一、我县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发展的有利支撑,从本质上来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保护环境、珍惜环境、创造环境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两型社会和“两城”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__来讲,对环境保护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更应深入和全面。一是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应注重环境保护。我县山峦起伏、林海苍苍,森林覆盖率达73%,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120__个,境内水系发达,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是一个天然氧吧。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__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不能舍近就远以空气质量好,环境容量大,拼资源、拼环境,应该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科学规划、统筹开发,坐大做强生态环境文章,以创建生态县为突破口,打造生态文化山城、休闲养生之都的品牌,赢取长远的发展空间。二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应加强环境保护。我县是个有色金属之乡,矿产种类繁多,资源储量较大,经济效益明显。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当其冲的就是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工作中,要把环境保护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边规划边设计,边开发边保护,边利用边治理,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资源浪费,矛盾交织的社会问题,做到有序、循环、永续发展。三是有显见的发展后劲,应重视环境保护。__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的美称,具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建设三省边际中心县城的优势;__夏蓉高速、岳深高速横穿境内,国道、省道四通八达,具有较好的交通优势,__气候宜人,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明显,高温、中温、温泉水流量大,具有难得的天然优势,这些都是倚机发展的资本和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追求,环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质量,它可以带动和推进房地产业、旅游休闲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高效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城市化程度。所以我们只有重视大环境,优化小环境,才能赢得环境招商,环境引资,环境留商,环境惠农的发展机遇。
二、我县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科学发展观就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总结过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国发展经济的作法而提出的。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gdp每年呈两位数增长,但其中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就我县而言,环境保护形势仍然严竣。
1、环境安全隐患令人担忧。一方面,我县现有尾矿库30座,其中正在使用的24座,病险库15座,由于这些尾矿库大部分未经正规设计建设和安评环评“三同时”验收,且座落在地势平坦,人口集中的地方,有的超负荷生产使用,一旦出现尾矿库垮坝事件,将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我县小垣、集龙砷制品厂的取缔关闭留下近10万吨的砷废渣,虽然采取了淹埋处理,但经常发生偷挖偷运现象,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非法收购、加工危险废物,污染饮用水源,诱发环境事故;再一方面,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未批先建,偷排直排,停运环保设施、乱选乱堆等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高污染企业的盲目上马,氯气和二氧化硫无组织的超标排放,造成了多起空气污染事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近几年由于铁矿、钨矿、煤矿的乱挖乱堆乱排,小垣、大坪、文明、集龙等矿区的植被破坏触目惊心,引起了水土流失、地下水下降、饮用水污染、农田村庄地陷、投诉上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据统计,因采矿选矿破坏的植被达2800亩,使得青山绿水变成了今天的满目疮痍,污水横流。植被恢复治理工程十分艰巨。
3、环保设施投入滞后。从我县的选矿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的行业来看,大部分企业存在着环保投入不足,设施运转不畅,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形同虚设,有的一无所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无法达到环保要求。从公共环保设施投入来看,也存在着投入滞后的问题,三江口经济
开发区及三星工业园的环保设施没有与园区的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和固废堆放场所,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的入园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堆放垃圾3年多的时间,尚未进行正式的建设,垃圾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进入东江湖上游,给东江湖的水环境带来威胁。4、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凸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多、数量大、处理难,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日益明显,农村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垃圾乱倒、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三、我县环境保护的重点和对策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根据我县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围绕这个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环保工作,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 狠抓“三监”,强化环境执法。环境监管、监测、监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环境管理上,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严把环保准入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群众反映强烈、生产能力和工艺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控制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持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促进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在环境监测上,要切实执行行业标准,实行对重点企业一季一次,一般企业半年一次的环境监测要求,要着力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水平,真正发挥环境保护的“耳目”作用;在环境监察上,要健全监察机制,加强环境执法,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彻底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坚决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2、突出“三重”,强化综合整治。要把环保工作的重心放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上,对小垣、大坪、集龙、文明、开发区等区域,要实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全程监管,要按照“分区采矿、统一运输、集中选矿”的要求,整合一批规模小、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整治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取缔一批非法采选企业,新上一批环保工程项目,规范矿区的采选秩序和园区环境秩序。对延寿河、浙水河、城关河等流域要实行综合治理,采取兴建污水处理厂、新上污染防治项目、搬迁取缔企业等措施,减少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确保流域的水质标准;对采选规模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多的加工、冶炼、化工企业要进行全方位监管、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实现节能所耗减排目标。
3、着手“三农”,强化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农村垃圾、农业面源用药和农庄(场)畜牧养殖的治理作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点,围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目标,开展农村污染综合治理。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恢复传统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制定乡规民约,签订保洁协议,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安;要整合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及以工代赈等力量,抓着国家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政策机遇,增加环保投入,兴建垃圾池、沼气池、改水改厕改栏工程,实现农村环境“两减量、两清洁、两治理、两达标”;要逐步推行“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输、乡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改变农村垃圾成实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