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1

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对中国现代建筑有着相似的启示。比如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与中国的农耕文化;赖特活的有机理论和中国的堪舆学说;赖特提出的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与中国得地域气候文化对各地民居的影响。

关键词:赖特;有机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Abstract: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a similar enlightenment. Such as Wright advocate natural building view and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Wright-phillips live organic theory and China's kanyu theory; Wright-phillips proposed building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and China region climate a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residence.

Keywords: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四位现在建筑大师中,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都在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道路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格罗皮乌斯,可以说是时代造就的建筑英雄。而赖特的建筑和思想,长久以来都自顾自的美在那。他的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理论,与当时轰轰烈烈的机械化大生产没有紧密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筑发展到今天,现代建筑已经从萌发走到成熟,再到人们开始反思批判。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但是中国的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却有着一道鸿沟。自之后,中国人将西方先进的东西拿来照抄学习,不仅在建筑形式功能上采用国际风格,我们甚至用西方人的观点去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文化。

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个永恒的话题在CCTV大楼、国家大剧院在北京拔地而起之后,又一次引起我们新深深的思考。建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在精神层面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追求?什么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建筑?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他活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一次给我们以启示。

1.赖特的建筑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的地域出现相似的文化史屡见不鲜的,赖特的有机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有机理论)与农耕文化(堪舆学说)

赖特出生于1867年。从小他的叔叔们教育他如何在农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赖特学会了预测天气,学会了跟自然打交道。赖特后来总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应当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他永远都不会亏待你的。”这种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在赖特的书本、文章、讲话中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有机就是自然(Nature),他还说:“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和发展都是由‘内部自然’所决定,自然这个词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原理,它赋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之活着”。赖特的有机理论强调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与其使用者人的和谐统一。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中国传统文化即强调天、人是自然界的法则。如中国的农学思想“三才”理论,即是“天人合一”的总结,大千世界皆由天、地、人三大要素组成,天人相参,天人相辅,是其中的灵魂和精髓。 具体到建筑,就要说到中国古代的堪舆理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一部分风水学就是分析建筑、环境、人三者如何和谐相处的学说。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建筑中去,可使建筑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构造的居住环境在本质上与自然相顺应。

1.2建筑功能追随形式

赖特的有机理论中讲到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以及建筑的统一性(entity)、整体性(integral)。这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根本的不同。赖特曾表示过建筑应该是由内而外建造的整体,从功能需求发展出建筑形式。赖特一直强调有机建筑观念是“活”的观念,这种“活”观念能使建筑师摆脱固有的形式的束缚,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文化背景、技术条件材料特性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取得跟自然的结合,而并非是任意武断的强加固定僵死的形式。

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在各种地形气候、风土人情之下,人们“有机”的结合了当地的地理风貌、民族文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例如客家的土楼,客家民居形式是在客家人迁徙流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经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选择而最终形成的。云南一颗印是四合院在在南方天气以及山地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的变体。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等等都在不同文化气候等条件下根据生活的需要诞生的形式。

2当代建筑的反思

在现代主义这种统一的建筑语言席卷了世界之后,我们都期待建筑能有所突破,尤其是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放眼中国近几年的建筑,很多都背离了建筑的初衷,建筑不再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有为了现代而现代的,也有为了仿古而仿古的。那么怎样才是中国的,当代的,适宜的呢?赖特的活动有机,在今天中国的建筑中有多少体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中延续,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民族的风采?

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附楼在被烧毁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主楼的结构,仍然不能拆除,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站在北京人戏称为“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建筑是美的,可是从它与周围的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来看,它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它与故宫相对而建是不真实的,它跟这里毫不相干。为什么当年贝聿铭先生面对这样一块基地的时候决定另选一处,并最后设计了香山饭店,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贝老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他深知这块基地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这些年,为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文化遗址上建起的名目繁多的“一条街”。无论是仿照明清、唐宋还是秦汉,都用斗拱、彩画、棂格窗、描红贴金。传统是针对历史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只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成不变的永恒延续,却忽略了昨天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传统固定不变,停滞不前,则欧洲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式就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西方现代国际式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当然,与此相对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于2007年为家乡良身定做的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阐述了他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这个作品展现给大家的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建筑奇葩。这是贝聿铭在设计中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定位。在设计中贝聿铭尊重了苏州建筑园林的历史文脉,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它勇于在传统中创新,虽然他强调博物馆只属于苏州,强调的是它和苏州的关系,和藏品的关系。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它是时代的,在材料和形式的运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饰的时代浓墨。

齐康先生的武夷山庄,是一个注重本国传统和地域特点的并令人振奋的作品。齐康先生一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遗留下来的形式语言,通过重新的创造反映了武夷山悠久的文化。张毓峰先生主持设计的杭州历史博物馆主楼也是一个很好的将历史、现代、地域、自然有机结合的的作品。

结语

建筑从古典走到现代,又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以求进步。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受到物质上的约束越来越少,文化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地域的建筑只有找到自己的有机根源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建筑,那么赖特的有机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无疑是有着指导意义的,并且,对于现代建筑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建筑最需要有机结合的元素之一。

注释:

1. 项秉仁《赖特》1992年03月第一版 第31、32页

2. 周荷初 农耕文化研究的一部开拓性论著 湖南 长沙大学学报 2005.19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解那个时代的建筑,必须要去弄明白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科技的发展状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中国文化一样,连续相继并产生反应这种文化的建筑艺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建筑也秉着自己独有的性格绵延下来,建筑类型极为丰富,如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皖南明清建筑、乔家大院、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等。

世界建筑分为两大类,分别为西方建筑和东方建筑。近年来西方建筑发展的很快,但是也不能对东方的建筑失去信心。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探明东西建筑之间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未来建筑的健康发展。

·通过学习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认识,我们不能片面的把视觉停留在建筑的表面装饰图案上,建筑的内在结构美更要去探究。

一、文化和建筑

建筑是文化发展的高度集中,它代表那一时期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中国的传统建筑给人一种亲切感,使你想去触摸它,感悟它。当我们用真诚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时,发现文化的本质对建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贡献。我们不能只欣赏建筑表面的装饰美,更应该把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灌注到建筑的设计当中去。

中国建筑有自己独有的性格,不受外来影响独立发展,起源于新石器文化,发展于铜器时代,成熟完善于近一个多世纪。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他的《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说到:“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在历史上,其他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余年,一气呵成。”

二、中西方建筑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也就不一样,所以对建筑的认识也不一样。在中国建筑对人们来说就是一种社会实际需要,满足当时的居住需要就行,所以几千年来,保留下的建筑痕迹也很少。西方建造的建筑大部分以永久性建筑为主,大都用很长时间来建造他们的教堂,神庙和陵墓。在中国,在建筑建造上花的时间就少。

比较中西建筑,西方的永久性建筑大都和神灵,宗教有关。这是和他们的政体是有联系的。由于文化的不同,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两种文化的好坏,这是无法比较的,我们只能从文化的性质出发来吸取最优秀的成果。历史已经证明,无论科学还是文化艺术,通过交流学习必然会得到好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法也不断出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西方建筑各自发展,各自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传统建筑是有很多原则性和科学性,等待着我们去潜心学习和认识并实践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

三、传统与现代

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在当代新建筑中,它的材料与传统建筑不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样,先进行屋架的拼装,然后再增加墙壁。就比如人一样,只是外面穿的衣服风格变化了。

中国传统建筑是材料、结构和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现代建筑中有些建筑是用着现代的材料,却披着传统的外衣,显得貌合神离;也有一些创新理念很强的,也能博得大众的目光。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在批判中前进发展,中国的建筑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建筑生命力是旺盛的,它的基本原理被现代建筑所采用,这是对世界建筑的贡献。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村镇建筑文化 伦理思想 等级制度 风水观念

    论文摘要:迄今为止,建筑文化尚是一个新概念,陈凯峰在其《建筑文化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文化内涵便为有关建筑的所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要素,是建筑思想、建筑观念、建筑意识、建筑情感、建筑意念、建筑思潮这一类心理层方面的要素群。

    建筑文化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以区域性差别(或空间差别)来划分建筑文化总体的话,则有城市建筑文化与村镇建筑文化之别;如果以历史性差别(或时间性差别)来划分建筑文化总体的话,则有现代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之分;如果以时空祸合关系来组合上述建筑文化的类型的话;则有: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现代村镇建筑文化、传统城市建筑文化、传统村镇建筑文化。“村镇建筑文化”的内涵是指:目前仍位于广大村镇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传统的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制度、建筑物以及建筑思想。

    1、伦理思想、宗法观念、等级制度在中国村镇建筑文化中的反映

    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伦理思想反应在村镇建筑布局和建筑规格等方面,在聚族而居的村镇中形成讲究长幼、辈份与尊卑的思想观念。

    1 .1尊卑关系与村镇院落布局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布局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合院形式之一,不仅在官式建中。

    被广泛使用,也是传统民居最理想的建筑形式。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即可以使自己拥有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相互之间又能充分发挥养老扶幼、互帮互助的和睦共处的团结意识,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是不可言喻的。此外,四面建房的空间构成也更顺应“天圆地方”的大空间结构,因此,如果说四合院是以人的居住需求建造的,那么它的规模与内容以及围和形态则与大自然更为协调。然而它又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儒教文化的产物。四合院四面建房,无论是从中央庭院还是外观轮廓,包括空间内容上,都体现出规矩、方整的内涵。而在四合院四方四正中又暗含着“井”字格局,这不仅呼应了从奴隶制社会就有了的“井田制”,而是“井”字分割可为“中”字。中是对称的、稳定的,也是严肃的,它不仅容易附会出许多象征内容,而是由中字引申出的“中庸”、“中正”、“中和”等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正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

    中国传统村镇建筑讲究主轴线,而厅堂由于其主体建筑,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又是最富有公共性的礼仪用房,所以布置在主轴线的最重要部位,而以高大的屋顶、显眼的外形、硕大的体量、讲究的用材来表现主人的地位或接待的规格,其次序安排也充分体现了人伦关系。

    1.2家族观念在村镇院落建筑群体布局中的反映

    中国的乡村一直以来处干封闭状态,一家一户是封闭的,整个村、镇也是封闭的。一般情况下,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家族往往住在一些规模大小不一的院落里,也可能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如果儿孙辈成了家,家里人口多,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可能增建院落。随着子孙的繁衍,院落不断增多,或者在主轴线上按渐进的方式一进又一进地建造,或者在主轴线两旁另辟轴线,增建院落。

   1 .3等级观念与村镇建筑

    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对于传统村镇建筑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张彦玉在《明史·舆服志·百官第宅》中记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头拱、饰彩色。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问少者,不在禁限。”此外,清代对村镇家庙,祠堂的规模亦有规定,如《清史稿·志·礼》所述。

    2、风水观念对中国村镇建筑文化的影响

    风水在古代中国相当盛行,中国村镇建筑文化不仅受伦理道德规范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而且也深受风水观念的影响,风水讲述:“觅龙、察砂、观水、点穴”。

    村镇住宅大门正对别人的屋角不吉,要挂一个牌子,上书:“对望”二字,以示平安;如大门斜对人家的烟筒也不吉,是冲撞了“黑煞神”,家人出人不顺,也要挂一个牌子,_上书“吉星拱照”—这个牌子亦颇为讲究,红底黑子,高宽比为1: 4,要钉在房檐处;若有邻家的双烟筒面对住宅,则要在墙头挂镜子,利用反光把黑煞神返回去;还有合院的东、西两厢房不能前宽厚窄,因“前宽厚窄似棺形”,等于“宅之人住在棺材中,若前窄后宽,则吉。在宅绿化上,讲究“前不栽杨,后不栽柳”,因杨树不成材,而柳树弯曲,喻意钱都“溜”走了。此外,我国北方村镇街口常有刻着“泰山石可挡”的石碑,这是防止街巷煞气冲人宅内的风水镇煞。

    风水内涵相当庞杂,大家说法不一,尤其中乡村风土先生不能科学的解释风水,多为穿凿附会,令人难以捉摸。不过,风水中确有合理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村镇建筑文化的结晶之一。

    3、自然现象对中国村镇建筑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艺术美学;审美共通性;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绘画;关系

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

审美共通性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同属视觉艺术及空间艺术的绘画与建筑,二者在发展历程与生活应用都有着高度的依存与审美共通性;建筑与绘画二者除可彼此应用与做为创作发想之外,建筑的空间与形式长久以来亦逐渐成为绘画的媒材。梁思成将中国园林(包括园林建筑)视为一幅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则认为园林是介乎古典型建筑和浪漫型的绘画之间的一种特殊艺术。①建筑在做为人类休憩避难的功能之外,也是一种美感的具体实践,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里说:“建筑风格的变迁就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而这种作为形体单位的线,则是图画、雕刻等这种美的事物都必具有的要件。②王振复在《建筑美学笔记》中探讨建筑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中国建筑的“园理”与画理相通;王世仁的《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则探析中国园林如画的美学思想。建筑作为一种与人类文化共存并落实于生活应用的艺术,实际上反映出各种生活层面的美感,也作为不同艺术审美的融合。正如《中国建筑文化大观》所说:“中国建筑是技术兼艺术的灿烂之华,……中国建筑一定程度上具有音乐的旋律、绘画的美意、诗文的气质与雕塑的境界;……在中国建筑的时空存在与发展中,这些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艺术渗融其间,展开了一场场持久而甜蜜的‘对话’”③。

一、中国传统建筑与绘画的基本审美特征

1、重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审美

中国的建筑在长久的农耕社会型态与特有的汉语言文化哲学之孕育下,映像出高超的土木结构科技与高雅理性而深邃的文化哲思,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与浓于伦理、“亲地”倾向与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的大地文化等四项特点,④并具有自然美、曲线美、均衡美、象征美、阴阳美等五种具体呈现⑤。如以儒、道、释等哲学理念将之聚敛浓缩于建筑艺术的审美理念上,则以“致中和”、“重礼教”、“敬天地”三种精神体现于世。

(1)“致中和”的文化审美体现

《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首先呈示于其有机整体观中,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和谐美,也是孔、孟认为处于“天”、“地”之间的人,最好的自处方式,制导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形制。⑥

传统建筑选址向来以“立于中”为先。卜辞有“立中,允入风”之说,因此国族社稷需位中土,汉书司马相如传之大人赋记载:“世有大人兮,在乎中洲。”“中州,中国也”;选址之外,城池规划、家宅民舍,也需“辨方正位”而“择其中”。至于城市与庭院布局则重视中轴线之观念:“在中国古代,具有中轴线布局意识、观念特征的建筑则随处可见。……北京紫禁城就是一个典型。”⑦梁思成认为:“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⑧。可见“致中和”之精神不止成为天子以至黎民在建筑上必须谨守的默契,也是契合于华夏民族礼乐文化均衡、和谐的共通审美心理。

(2)“重礼教”的人伦教化呈现

儒家的政治,首重教化;礼乐正是教化百姓的具体内容。举凡食、衣、住、行,抑或婚、丧、喜、庆,都不可以须臾离开礼,《礼记•乐记》云,“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荀子•乐论》云,“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乐若崩,则国族恐将灭亡,故而言行必有礼法,屋宅建制也必须依循礼制系统。

汉高祖令叔孙通制订汉礼制度,废除秦社稷,设立汉社稷;⑨魏晋至隋唐时代进行频繁的修礼活动,至唐时完备了都城礼制建筑系统,并将郊祀等祭祀制度,形成国家大祀的定制。⑩任何朝代的礼制建筑非但受到君主的极度重视,也是民宅建筑的依据。宗庙、宫殿、陵寝等规划,除谨守其严格的伦理与阶层规矩外,台闽常见的三合院民宅建筑,则以供奉神主牌位的“祖厅”正厅为中心,两边等次而下乃为祖父母房、父母房,儿女房位居边陲,与最低下的厨房、仓库为邻;同样谨守伦常规范。至于庙宇、民宅之脊饰、壁堵或窗棂,常可见到的“赵子龙长板坡救主”、“彩衣娱亲”、“精忠报国”等壁画或装饰,是将忠孝节义的思想,透过建筑以达到教育子孙与思想启发的最佳境教方式。儒家重视人伦之道,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故而合乎礼教规矩与强化儒家人伦教化,乃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审美,亦使中国之建筑处处呈现和谐、平稳、冷静而兼蓄秩序与肃穆的景象。

(3)“敬天地”的轮回意识延展

《老子》诗蒸民:“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天道篇:“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中国人对于“天”,并非仅是“敬”与“畏”的关系,更是“亲”与“爱”的落实体现。天地育载万物,国族社稷之兴盛衰亡,则端视天子言行是否顺乎天道。行礼如宜,则天命永祚;逆天道而行,则天地将起异象,“天命”也将另择善德并取而代之。如《尚书》盘庚所云:“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因而社稷寻址需依循四时以定方位,庙堂规制必循伦常以订礼制,庙宅陵冢形有所别以分阴阳,梁柱檐阶取材自然以尊天地。所谓“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礼记•郊特性》)“天神在上”,人便应安居立命,以仰天之德,礼敬天地,顺自然之法,周而复始,方得享永世不灭之资源。

2、尚文人精神的传统绘画审美

中国绘画的艺术性反省,是东汉末年及至魏晋时代的事情。而中国绘画艺术性的兴起,徐复观在分析后认为是因为以经学为背景的政治实用主义兴起、老庄思想及玄学风气抬头,以及人伦鉴识之风大盛三者为主要原因。B11因此中国的传统绘画审美也与之紧紧相扣,发展出重传神、崇气韵、尚雅逸的美学特征和绘画传统。

(1)重传神

所谓“传神”,即系将此对象所蕴藏之神,通过其形象而把他表现(传)出来。B12“神”指的是精神,亦即老子《道德经》中第二十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以及《庄子•天下篇》“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合而言之的精神。《淮南子•原道训》中载道:“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世说新语•巧艺》中则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B13。是故,后来无论“穷玄妙于意表”的宗炳,作《叙画》的王微,或影响中国画坛深远的《古画品录》作者谢赫,都侧重“传神”一事。宋人邓椿也在其《画继》中提及:“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之间者万物,悉皆含毫运思,曲尽其态。而所以能曲尽者止一法耳。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透过画作以传递绘者与受绘者之精神、本质与特性,是传统绘画最终的本义。

(2)崇气韵

精神是“视乎冥冥,听乎无声”之物,精神一旦落之于笔墨上,即化格为“气韵”。南齐谢赫于《古画品录》中有云:“虽画有六法,罕能该尽。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是也……。”而所谓“气韵”,徐复观认为应将“气”与“韵”当作两个概念来处理,也就是嵇康所谓的“神气宴如”、养生论的“神气以纯白独着”;此乃由作者的品格、气概中透过“心斋”与“坐忘”的努力后形成的“神气”B14。“韵”是由上述的“气”所分解出来的,是一种音乐的律动,落实在画纸上,主要就是线条的本身,藉由线条,而将神形的“态度风致”在绘画上表现出来,所以邓椿在《画继》中强调画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此即历代用以评定画作优劣的标准。

(3)尚雅逸

所谓“逸”,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从《论语•微子》中考证其原意,将古之所谓“逸民”分成“发中权”之“ 高逸”与“身中清”之“清逸”二者;认为此与魏晋时的“清”、“远”、“旷”、“达”相通。魏晋时代士大夫以人伦鉴识区分画品之雅俗,《唐朝名画录》在神、妙、能三品之外,加定“逸品”,重视不拘常法,以自然为上的画作;至[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则将“逸品”置于“神品”之前:“高逸一种,盖欲脱尽纵横习气,澹然天真,所谓无意为文乃佳,故以逸品置神品之上。”而“逸格”也得到北宋文人画家的推崇。故而“人到无求品自高”即成为追求画品格调高逸之不二法门。此须由绘者之思想人格着手,所谓“绘事,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耳,何用乎?”B15因为太多红尘杂事,将使得作品显得“俗气”,无法入流。[清]沈宗骞也说:“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B16,邹一桂更以艳巧俗媚为忌,[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中说道“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足见“尚雅逸”,确实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受到相当的重视。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绘画之审美共通

中国传统建筑与书画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无论是空间结构、线性变化及曲面构成等,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B17。尤其传统园林,更是如此。“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讲究虚实、透漏、因借与景移,园林建筑的布局安排疏密有致,虚虚实实,颇有章法。以有限的建筑园林空间表现无限的人生情趣,寄托中国文化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颇近于画理。”B18传统绘画讲究皴法、线描及墨色使用,以线条的粗细与曲直构成形状(shape),以墨色浓淡与色彩塑造质感;传统建筑则以线条与空间拟塑风格,以材质和规模形成量感。在长久的交融互用之中,建立出如下的审美共通性:

1、和谐与秩序

“和谐”与“秩序”为儒家的基础与特色,亦为传统画作与建筑的审美标准。王维《山水诀》:“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宋]郭熙《林泉高致集》则载道:“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李成《山水诀》也强调:“凡画山水,先立宾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所谓画有宾主,“主”与“宾”的关系确立,是绘画中维持“秩序”确保“和谐”的重要关键;[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与[元]王蒙的“秋山萧寺图”,千仞高峰之比例占据整体画面之泰半,溪流与人物则陪衬在下方角落。[唐]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选择以人物在画面中所占的大小比例,区分帝王与随侍之关系,使主宾分明而和谐有序。作为古代建筑典册之《考工记》则记载:“王城居首,为全国血缘宗法政治中心。诸侯城列作第二级……。”“三级城邑,尊卑有序,大小有制。”同样在确立“主”、“宾”的次序;以祀奉至圣先师的孔庙为例,无论于建筑之定制、高度与规划上,祭祀孔子的“大成殿”与庙中其他建物相比,则明显是王维所谓之“主峰”。

绘画与建筑虽不同于简册将圣儒教化之言语以文字条列,仍以不同形式展现其教化功能。上述阎立本之“历代帝王图卷”绘列各朝帝王,依各帝王之品德、功绩决定于该图卷中侍从人数之多寡、行路或乘轿、仪态雍容或抑郁;此与杭州岳武穆庙前秦桧夫妇跪像、武则天坟前的无字碑,同有奖善惩恶之妙趣。而章怀太子墓的“狩猎出行图”、五代的“宫乐图”则与北京紫禁城以中庸致和为名的“中和殿”、福建南靖“和贵楼”、“怀远楼”等土楼之命名、台北“三峡祖师庙”罗列的“卧薪尝胆”、“田单复国”等铜雕壁画,以及桃园“范姜老屋群”的建筑彩画B19,同样隐含劝勉后人自强不息与守分向上的教化之功。

2、题名与定性

文人在画作上以文字题名落款与详加批注的习惯,最晚在魏晋时代已经出现,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南朝梁]萧绎的“贡职图”都有题名。而宋代画院考试常以古诗句为题,如“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等都曾是画院考试的题目B20。这些题名将创作者的意念,较纯粹的图像更清楚且具体的呈现,在线条与墨色的传达外,以诗句与文字的述写,将作者之人生价值与哲学思想透过画作详实的传递。建筑之“题名”一如画作,前述的“中和殿”、“和贵楼”以建物之名传递拥有者之意;清代末期常受法、荷、西等列强侵犯的台湾,钦钗大臣沈葆桢为巩固海防,于台南安平仿法国之堡垒形式建造一防御性碉堡,在其城额上题名“亿载金城”四字,以求该城池千年亿载不朽,使防卫固若金汤、易守难攻B21;还有苏州“拙政园”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B22、广州“陈氏书院”大厅格扇上“道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德令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B23的对联,都是借由“题名”,使建物呈现主人之风骨、寓意及人格特质的最佳写照。

传统画作的“性”主要来自于作品的题材、技法,而“格”则取决于创作者的品格修养。画作“性格”是赏析画作的重要依据。以工笔精绘而设色金碧艳丽者,鸟兽翎毛可见微毫,庙宇栋梁斗拱错落,画作呈现华贵而工整的气息,董其昌将之归为“北宗”,[唐]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是其代表;而被归为“南宗”的另一派画法,善用渲染与淡墨,“流素而成云,借地以为雪”,重视人物神韵与山水灵气,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是其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属性与风格虽不分为南北二宗,却因其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和细部处理等直观而显性的建筑技术,有风格迥异的“徽式建筑”、“闽式建筑”、“藏式建筑”、“岭南建筑”等,或是各具其使用机能的“庙宇建筑”、“民居建筑”、“军事建筑”等,当然也有因营建法制而区分的“汉代建筑”、“唐代建筑”、“明清时期建筑”等不同的时代性与地域性文化展现的建筑审美。

3、隐喻与象征

传统画作与建筑的“性格”既来自于人的品格,其直观形象与显性特征,则以隐喻与象征的符号提供找寻其隐性意涵与内在精神哲理的线索。法国美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将类此相互关系与延伸意涵归结成一套系统,以直观接收的“能指”(signifier),与间接受引导的“所指”(signified),以及转译间接呈现的“意指作用”(signifitation),来说明符号如何演绎出的思想与其后续延伸的神话。B24

古代中国文人因身处封建体制与礼教文化的威权,早学会运用这种间接呈现的手法,将意念隐藏于若有似无的朦胧中,以求明哲保身。[清]郑燮的“甘谷菊泉图”的,隐喻自己孤高超俗、不与尘世同流,于浊世中仍有廉洁自持与不移的气节,因此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B25除“花中四君子”之外,传统画作中常出现的松、竹、梅,则代表坚毅而高风亮节的“岁寒三友”;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清泉象征君子之德、白石象征择善固执;而山水画中常出现的一叶扁舟,往往是隐喻着文人“一朝不得志,明日散发弄轻舟”的潇洒与自我藉慰的处世哲学与艺术精神。

这种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同样出现在建筑审美上。在《周易》中,“九”为帝王至尊之数,为阳爻之天数;“六”为阳爻之地数。天九地六,为天地运旋之时运。所以建辟雍为太学,实际是将崇拜天地自然的观念渗透在教化、开蒙达智之中。B26杜耒《寒夜》“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是文人于其宅第中,以具象征意义的植栽自我惕励与期许。这种象征符号也许布置于园艺景致,也许形塑于居宅栏杆、窗棂、门堵壁画上。古代知府衙门厅堂里彩绘的青天、太阳、海浪与白鹤壁画或浮雕,就是为官仕人清廉自持、为民青天的自我惕励。中国客家传统民居更是以丰富而深刻的隐喻内涵和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印象。“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依山而建,正面是红色的砂岩石垒砌的巨大浮雕石壁,中开大门,入门后为一条44级、上有玻璃光棚的笔直蹬道,正对陵墓,这种入口空间序列是古代陵墓神道的象征。”B27这是当代岭南建筑创作对传统建筑象征文化的继承。

4、气韵与意境

传统绘画审美具有“重传神”、“崇气韵”、“尚雅逸”的特征,而传统建筑也将一系列文化讯息与素质蕴涵于其建筑“语汇”之中。梁思成与林徽音说:“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B28这种具有“诗意”与“画意”的“建筑意”,蕴含民族文化的深意,来自于民族的哲学、历史、伦理、美学等多种文化的综合,B29也就是所谓的生命韵致与艺术精神的“气韵”。王世仁也认为:“中国建筑的艺术形象,不在于单体的造型欣赏,而在于群体的序列推移;不在于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B30此“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B31序列推移的整体精神,除了阐释伦理精神,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对理性的人文探求。它可以是数字化的屋舍间架递减,也可以是燕尾脊角度的蜷起曲线与庑殿飞檐之如鸟翼昂起,说明中国人对秩序、婉转、圆融和向往天人合一等神韵品格的追求。

王振复先生以为“建筑文化,同时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无庸置疑的。”,他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象征性方式归纳为“数的象征”、“形的象征”、“音的象征”、“色的象征”等四种。B32在这四种象征性方式中,窗户、石板、藻井、塔层的数目变化,与[明]龚贤《画诀》:“四树一丛添叶式,此四树一丛,三树相近,一树稍远。”及奚冈《树木山石画法册》:“聚则宜累累,散则为星星。”以聚、散、疏、密分布表现韵律的绘画技巧相符。苏州的寒山寺以“夜半钟声”揉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的意境,闻名于古今。台湾彰化鹿港龙山寺饶富韵律的龙柱造型,充满文人风格的覆盆式石雕柱珠,以及纯朴素雅的飞檐翘起,在香烟袅绕与斜阳西照的光影映照下,与其雅致的山门也拟塑出相同于董其昌“高逸图”那烟岚飘渺、宁静致远的幽雅意境。

5、布局与五行风水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所提的“经营位置”,即传统建筑所谓之布局,相似于西方绘画理论所说的“构图”(composition)。其中不同之细微处,在于以天人合一的美学思维中,传统绘画之经营与建筑之布局追求与天地相和,阴阳相生,于其甚者更要求符于五行风水之理。[宋]郭熙认为作画之时,凡经营下笔,必合乎天地B33。[明]董其昌则认为,凡画山水,须明分合,其次须明虚实。B34树石布塞,需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B35。[清]唐岱《绘事发微》则载道:“古人之作画也,以笔之动而为阳,以莫之静而为阴。以笔取气为阳,以墨生彩为阴。体阴阳以用笔墨,故每一画成,大而丘壑位置,小而树石沙水,无一笔不精当,无一点不生动,是其功纯熟,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其画所以称独绝也。”石涛的《画语录》则以“一画”为核心,融合周易、道家学说和禅宗之说B36。

历朝的都城规划与宅第布局,同样遵循周易及阴阳五行之理念,善用左阴右阳,采“九”为阳数至极之法。《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至于宫殿型制,则遵循儒家规矩“前朝后寝”之制,所谓“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九为分,九卿治之”B37。东汉末年道教盛行之后,阴阳五行风水之说更深深影响其营建法制。《旧唐书》载武则天建立明堂的诏书:“今以鼎郊胜壤,圭邑奥区,外天地之中,顺阴阳之序”,以八卦之形为台基,重视阴阳的顺序。而后之紫禁城,南京的明孝陵,其宫殿布局、尺寸与用色,都可察见五行五色与阴阳与风水之特征潜藏其间。以空间布局著名的苏州“留园”,西北为太祖山、祖山,是风水术中“干”位所在。为求“龙脉”流贯,因此于中部掘水池为“龙潭”,而东南“巽”位为“风”,在此设建筑,以求“风生水起”“龙气盈贯”。此“龙脉”相应于水墨画,则为画中山势之起伏,[清]王概比喻为人之气脉B38;王原祁则以为“龙脉”为画中气势,与开合起伏互为体用,若强扭龙脉则生病矣。B39

因此历史学者姜波认为:“北周五郊坛的高广和距城之远近,都合乎五行之数,使五行观念与五郊坛的对应关系更加整齐。……西汉晚期确立了阴阳五行学说在祭祀方面的指导地位……”何晓昕则说:“中国风水术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表现,是中国建筑与环境学的一种传统“国粹”。”B40

三、结论

中国画以线造型,以形写神,注重白描、散点透视、虚实相映,以有限之景寓无限之情,追求“象外之象”,以拟造气韵生动的“境”;中国园林则讲究虚实、透漏、因借和景移,其植栽与庭院的安排疏密有致,虚虚实实。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人生情趣,寄托中国文化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这种殊途同归的艺术审美,以儒家思想、老庄哲学、佛家轮回与五行风水为文化底蕴,发展出具有“致中和”、“重礼教”、“敬天地”的建筑审美,也酝酿出“重传神”、“崇气韵”、“尚雅逸”的绘画审美,无异是中国艺术精神现象的凝聚。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是精神与生命的写照,是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追求,所有艺术犹如万流同归一宗,具有相隔却相通、神似而体异的审美共通性。尤其是集技艺与艺术于一体的建筑艺术,与传统绘画具有“和谐与教化”、“题名与定性”、“隐喻与象征”、“气韵与意境”、“布局与五行风水”、“心灵自在与自我抒发”、“对和的禁忌”等面象的审美共通性。这些审美共通性体现艺术品欣赏与审美之规律与经验,从而为扩充与深化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感受,实现审美超越,提供多样化的条件与契机。(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引自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②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下册,台北:金枫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79页。

③ 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④ 参见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3页。

⑤ 参见张士全《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美学思想》,新浪博客网。

⑥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⑦ 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⑧ 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⑨ 参见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5页。

⑩ 参见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92-236页。

B1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146-157页。

B1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158页。

B1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页。

B14参见曾炎辉《“气论”在宋朝山水画中的影响》,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3-69页。

B15方咸亨《中国画论类编》,《邵村论画》,台北:华正书局,1984年版,第145页。

B16参见朱晓红《沈宗骞――中国书画画语图解》,《芥舟学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B17参见叶育男《形体的自由化――东方书法与美学在数位构筑中的初探》,台北新竹国立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19页。

B18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B19倪晶玮《范姜老屋建筑彩画中之文化意涵》,《建筑学报》(台北),2009年第68期,第236-239页。

B20袁金塔《中西绘画构图之比较》,台北:艺风堂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B21李乾朗《台湾建筑史》,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68页。

B22此联置于拙政园西山之“雪香云蔚亭”,为[明]文征明所题。原文出自[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诗“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影逐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之其中二句。

B23此联置于陈氏书院(陈家祠)首进大厅格扇,上下联之大意为:“追寻着太邱祖的道路,将贤德之士集于一堂以切磋学问,昌盛后世;与德芳百世的广雅书院为邻,以优良的学风培育我百粤的子弟,举拔人才,提振文风。”文在缅怀先祖,尊崇广雅书院的文风,并勉励后代子孙勤奋向学。

B24参见罗兰•巴特《神话学》,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69-187页。

B25参见全景博物馆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名画博物馆》(第四卷),第450页。

B26参见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B27参见李倩《中国传统建筑象征的审美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64页。

B28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343页。

B29参见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B30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B31《十三经注疏》卷11《礼记注疏•中》,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3-1135页。

B32参见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0页。

B33郭熙《美术丛书》第九集《林泉高致集》。

B34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转引自袁金塔《中西绘画构图之比较》,台北:艺风堂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B35蒋和《学画杂论》,转引自袁金塔《中西绘画构图之比较》,台北:艺风堂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B36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1页。

B37转载自罗哲文、王振《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B38[清]王概《芥子园画传》该段原文:“所谓嶂,盖山之颅骨是也。此处起伏为一山之主,而气脉联络,并为通幅之一树一石,皆奉为主。又有君相存焉。……山有高有下,高则血脉在下,肩骨开张,基脚厚壮,峦岫环绕,映代步绝,此高山也。”

B39[清]王原祁《雨窗漫笔》该段原文:“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出。石谷阐明,后学之所矜式。然愚意以为不三体用二字,学者中无入手处。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开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有时结聚,有时澹荡,峰回路转,云合水分,俱从此出。……若知有龙脉,而不辨开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势。知有开合起伏,而不本龙脉,是谓之顾子失母。故强扭龙脉则生病。开合逼塞浅露则生病。起伏呆重漏缺则生病。”

B40参见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41页。

Aesthetical Intersection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Drawings

TANG Xiao-xiang1,WANG Yong-zhi2

(1. School of Agricul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明清建筑;河南民居建筑;建筑布局;建筑的虚实

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里为居住和进行社会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器物,依托本土生长出来的,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民居”作为人类建筑本源,体现出来人类乡土文脉的生存空间。贾宁在其著作中写道所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p民间的p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p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其营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这段时期(1368-1840)的建筑特色呈现出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在河南传统民居中,以木构架结构为例,其空间形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群组”的空间布局方式。为了能够深入的对明清时期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深入的研究,以下是本人论文综述:

一、河南传统民居主要分类

河南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概括来说是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气温南暖北寒。[2]李红光,刘宇清在他们研究论文(《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探讨》)中有提到过从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发展和交通联系等条件来划分,河南全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①中北部湿润平原区域:此区域位居核心,交通异常便利,经济在近代是河南最发达的区域,也是我们认为民居特色最河南化的区域。②豫西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干燥,文化深厚,经济和交通不算发达,内部差异大。③豫西南盆地:位于省域边缘地带,盆地意识和现象突出,建筑规模质量有限,呈现小富即安的稳定状态。④豫东平原:由于人口密度高,水旱灾害频繁,生存压力大,建筑规模和质量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⑤豫南丘陵水网地带:由于人口密度不高,植被好,水源丰沛,建筑比较灵活,类型上与湖北、皖中较接近,遗存民居绝对数量不算多,规模也不算很大,但对水乡和湿润气候有所反映,整体上还1有北方建筑的方正和厚实。[3]

二、河南明清时期民居建筑布局特色研究

李红光,刘宇清认为由于河南民居特色不是非常浓郁,通常被认为是北方汉族民居普遍的存在形式,而且从遗存上也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从目前能看到的教科书和各种资料上,除对豫西窟洞有所提及,对河南民居基本上没有反映,也没有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册介绍河南民居情况的专著。[4]

管仲在《管子・乘马》①一书中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句话反映出古人建造村落时十分重视选址和建筑的定位以及对土地的合理使用,城市的规划和建造不必强求形式上的整齐,而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地形条件等,各个功能分区上也应当注重因地制宜,以便充分发掘自然条件的潜力,做到天人合一,更好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5]

左满常在他的《河南民居》一书中提到,河南民居院落的平面布置形式呈现这样的特点,但大致可归纳为4种基本形式,即四合院、三合院、窑房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房院,通过院落把单体建筑组合起来。首先它具有良好的居住功能。其次是庭院具有良好的小气候调适作用。三是其具有良好的自防、护卫功能。[6]

左满常和张献梅认为,院落的组合方式首先是纵深组合,前面一个四合院,后面一个三合院,即组成一座二进四合院。这种组合形式的简化往往是受宅基地长度所限,不得以而为之,不过也成了河南民居的一种固定组合形制,在河南范围内广泛分布。另外一种组合形式是纵深式,单独的院落纵深一般不超过两重院,再深则狭长比例严重失调,应用不便,因此院落需需要纵横向同时发展,以便于更好地组织空间,同时也便于使用。[7]

三、明清时期河南民居建筑空间虚实关系研究

老子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不是虚无,而是无中存有”。[8]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哲学思想对传统民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虚实”这一概念源自于哲学中的“有无”思想。老子在讨论“有”与“无”的关系时就以建筑为例,他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无、虚的窗户成就了建筑的实和有用性,“虚”与“实”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这就是所谓的“虚实相生”。[9]

吴建,付庆相在其著作《建筑中虚实空间的营造》中写道,“关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和实虚空间的联系,早在计成《园冶》中就有论述:“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相间得宜,错缩为妙”,“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亭台影罅,楼阁虚邻”。[10]

贾宁在《体味空间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中提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框架体的木结构,从空间角度来看是无;根据不同需要加以墙体分隔,使空间形成了有,从而形成了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以及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以房屋围绕着院子,大面积的门窗隔扇向院内开敞,通透中的相互关联,虚实之间使建筑与自然之间互相融合,实现了“人、建筑、环境”三者的互动和交融。[11]

四、自己的研究观点

《黄帝宅经》里写道“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开地”。建筑是因人类文明的发展衍生出的产物,它的变化发展也要与人息息相关,和谐相融。研究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是能够将传统中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建造出更加适合本土的现代建筑.贝聿铭说:“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 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源于土壤之中”。[12]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语言在特定的地方起着独特的作用, 只有充分挖掘并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才能真正在世界面前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宁.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虚与实.[J].山西建筑,2006,32(24):14-15

[2]王芳.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2006

[3]李红光,刘宇清.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初探.[J]中国民建博览会:134-139

[4]李红光,刘宇清.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初探.[J]中国民建博览会:134-139

[5]曹琦.河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6:49

[6]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张献梅,左满常.河南民居院落平面布局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474-15476

[8]贾宁.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虚与实.[J].山西建筑,2006,32(24):14-15

[9]吴健,付庆向. 建筑中虚实空间的营造.[J].山西建筑,2005,31(09):34-35

[10]吴健,付庆向. 建筑中虚实空间的营造.[J].山西建筑,2005,31(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