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成为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地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懂得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而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的使用可以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编制程序加工工件。 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数控一体化实训 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数控设备的普及,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此全国各类技工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以缓解数控程序员和数控操作员紧缺的局面。而数控机床加工是应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器的运动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行业现代化的标志。通过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教学实习达到提高学生从事“机——电——计”工程实践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在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思维的目的。掌握机床坐标系与工作坐标系,掌握数控机床程序的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的常用指令。我校针对企业单位的需求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实训课程,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通过数控实训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概念,掌握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可以编制较复杂的数控加工程序,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更深的理解,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 数控机床一体化实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作为技工院校,我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实际动手能力较强,但对操作实训过程中安全知识了解不多,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往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体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中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即安全素质低下是认为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不了解使用机械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范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操作差错、在意外情况时的反射行为或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不安全行为。
2 安全教育在数控实训中的重要性
2.1 校级安全教育。学院对学生的实训安全问题非常的重视,按照生产企业的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成展板放置于实训车间。把“安全第一,提高警惕”作为首要任务。根据要求由数控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安全教育读本,发给参加数控实训的学生阅读学习,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教育课,让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师讲解所操作机床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实训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对所接触的机床操作安全问题有基本的认识;其次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和事故展板,面对活生生的安全事故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再针对所学工种,具体讲解其操作规程。
2.2 车间级安全教育。在进入车间实训时,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学生进行本车间劳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的讲解,介绍实训车间的概况,车间人员结构、安全实训组织状况及活动情况,车间危险区域,车间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对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项,车间事故多发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绍车间防火知识,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点,灭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车间消防组织情况,遇到火险如何处理等。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并应教育学生应尊敬老师,听从指挥,安全实训。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3 班组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安全教育,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后,参加实训的就是所要操作的机床,由具体带班的实训老师讲解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等。实训的第一节课组织学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教育学生遵章守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刀具,制止违章作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通过实训现场老师的讲解和动手示范,取得的效果很明显,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实训老师安排学生按规定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检查并记录,定期对本班组内使用的设备、设施、器具、工作场所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对本班组无力解决的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记录,避免发生人身事故及其它责任事故。
3 学生自我安全学习
通过以上三级安全教育,学生基本掌握其所学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但有些职责还必须了解,如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工艺纪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设备仪器及其他相关设备,装置的结构和性能,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具设备及附属安全装置,遇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操作中坚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遇有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并及时报告老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贯彻实施好安全防护措施。
几年的数控机床一体化实训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所有人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没出现安全事故,做到了“安全第一,提高技能”的宗旨。还要继续努力,做到如企业一样的安全培训五则:教育使其不为,培训使其不惑,规范使其不乱,奖罚使其不敢,制度使其不怨。在实际生产中,仅仅有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因而还要十分重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安全技能是从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自身的实践,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的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 谢超.数控机床操作与实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控机床编程 理论教学 仿真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芹(1979- ),女,山东威海人,山东英才学院机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山东 济南 2501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27-01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控加工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很难掌握。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现代数控技术,以适应社会对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数控机床编程教学模式一般是先进行理论的讲解,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数控机床的各种编程指令、编程方法;然后集中进行实践性环节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时,由于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较困难,学习进度缓慢,而在集中实训时,又忘记了上课学习的指令和编程方法,实训老师还需要花时间再次讲解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占用了实训学时,造成学生实际机床操作练习时间减少,事倍功半,同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一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理论教学
1.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化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任务”的形式带着学生真实地进入到学习情境,如在讲解数控车床编程时,按照外圆柱面零件加工、锥面零件加工、带螺纹零件加工、综合轴类零件加工等不同项目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中,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完成“任务”,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2.自编教材。目前可以选择教材多数都是按照章节顺序编写,没有体现企业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而无法满足任务驱动法项目化教学方法的需求。不同学校对于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所侧重,并且具体的教学条件、实训设施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对数控机床编程课程的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以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不同项目将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编写出符合任务驱动法项目化教学方法需要的“数控机床编程”教材。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数控机床编程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结合生产实际的例子,通过多媒体把生产加工过程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先进数控机床和它们的加工过程,安排学生观看多轴联动数控机床、高速切削数控机床、多功能复合机床和各种新型机床,扩大学生的视野。
为了弥补理论教学学时的不足,充分发挥网络视频教学的作用,将上课课件、教案、自制视频、课后自测题答案、试题库、互动邮箱、数控网站集锦等放在学校网站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学习,达到因材施教。
(二)仿真教学
所谓仿真教学是指采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控加工零件编程与模拟运行加工的教学方法。数控机床编程仿真软件的主要作用分两种,第一种是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主要实现手工编程程序的运行;第二种是对学生要求更高的CAM软件,主要是用来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手工编程难以实现,通过CAM软件首先进行建模,然后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可以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或机床上实现零件的加工。
1.仿真软件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老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只能讲一种主要的编程方法,学生们若是有其他的编程思路,编完程序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如果有仿真软件,就可以把自己编写的程序在软件上进行模拟加工。若是能加工出想要的零件,那程序肯定没有问题,若是不能运行,或程序能够运行,但所加工出的零件不是图纸要求的零件,同学们可以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学会自主思考,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询问老师。这样,课堂教学真的是学生为主导,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去听,被动地去接受各种指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对实践教学的帮助。学生都是首次接触数控机床编程课程,如果编完程序直接在机床上加工零件,肯定会有一种恐惧心理,机床操作没遇到问题还好,一旦遇到问题,很多学生就不愿意主动去练习,轻则影响该课程的学习,重则影响将来的就业。
因此,在学生首次接触编程课时,通过仿真教学,使学生掌握对机床的操作界面、对刀、调用程序、运行程序等操作,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上实训课时老师的讲授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仿真软件操作没有危险性,不存在实际机床上撞刀等危险操作,因此同学们可以“大胆随意”地操作仿真机床,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尽情充分地发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三)实践教学
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最终要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真实的生产加工工作,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数控加工技术,不能仅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必须进行真实的机床操作,进行零件的切削加工,否则很难胜任数控机床加工岗位(群)工作,而且会把模拟仿真当中的一些毛病带入工作当中去。因此,必须进行实际机床实训锻炼,提高学生的机床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工作后能尽快融入企业环境中,部分实训内容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同学们上课要完成的实训内容,就是工作以后可能要完成的零件,因此,通过实践课的锻炼,大部分同学能掌握从图纸到合格零件加工的全过程内容,教学效果明显。
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而是理论、仿真、实训并行并重。每周学生既有理论课,也有仿真和实训课,理论课的内容可以通过仿真课进一步理解,而通过实训课又知道如何在真实的机床上实现零件的加工,仿真和实训课都是以学生主导,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完成,在仿真和实训课遇到的问题,又会在理论课上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会带着问题听课。
三、编程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各种大赛相结合
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率仍然较低,数控机床操作工紧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上述理论、仿真、实训教学外,该课程后续还有5周的集中实训。该集中实训环节仍然是强化数控机床操作,集中实训的主要内容:数控机床手工编程与加工;NX6.0三维软件自动编程;数控机床自动编程与加工。但最终学生必须考取数控机床(车床或铣床)职业资格证书。
三维软件操作熟练的同学,鼓励参加3D大赛,学生的建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集中实训过程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再进行强化训练,参加山东省数控技术大赛,参加大赛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简单培训后就可以胜任工作,很受企业欢迎,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四、结束语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的教学是适应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后注重理论、仿真、实训的有机结合,并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作为该课程必须完成的内容,学生的机床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踏入社会后能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林龙.浅谈数控编程课程的改革[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2).
[2]颜国霖.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编程与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4
《数控技术》是全日制普通工科高校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编程和加工,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信息对机床设备空间运动坐标实现控制,其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一体,使得数控技术课程在教学中较为抽象、复杂,从实用和操作的角度看,其教学实施也必然对课程实验(实践)环节提出较高要求,使该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1]。在目前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基地的背景下,数控类技术人才大量需求,包括数控机床制造,数控加工等行业。目前,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有两个层次,一个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的数控加工人才;一个为普通高校数控技术方向,培养更高层次数控技术人才。受教学培养计划限制,我校数控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和课内实验的教学模式,其中课内实验 6 个学时,课时偏少,实验设备偏少,导致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不好,对数控技术理解不透彻,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数控技术实践工程动手能力,更好学习理解数控技术这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我校的教学改革计划和存在问题,近年来在机电专业数控技术课程改革中,注重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课时,采用分层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采用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开放选修三个层次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施
在我校机电专业教学计划中,数控技术课程为《数控技术》(32 学时)以及课内实验等实践性环节,它们在该专业系列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培养学生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遵循 “注重基础知识,以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创造能、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指导思想[3,4],在数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中体现了分层次、循序渐进的特点,涉及到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开放选修实验等多个阶段。
2.1 课内实验项目设置在该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项目设置中,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直观认知为主,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设置了《数控机床认知实验》《数控车床编程实验》和《数控插补实验》等三个课内是项目,共 6 个学时。《数控机床认知实验》利用本校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已有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以教师结合实物讲解为主,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数控车床编程实验》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加工的基本知识。《数控插补实验》以专门开发的插补实验软件演示为主,使学生了解数控插补原理。课内实验结合理论课程教学进度,分组进行,实验类型有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注重基础性知识的实践训练。
2.2 综合实训项目设置在该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项目设置中,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巩固和拓展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因此,数控技术实训内容按模块化划分,强调循序渐进,相关训练针对性强,应用性强,设置《数控加工仿真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数控安装调试实训》三个实训项目,共计 3 周。在《数控加工仿真实训》项目设置中,考虑到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学生人数大增,而实验设备-数控机床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其机床本体和控制系统品类繁多,价格高昂,一般数控车或铣床单价约十万到二三十万,加工中心则动辄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如果数控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完全依赖数控机床,则需大量数控机床,投入巨大、消耗多、成本贵、实验风险高,学校将无力组织实践教学[2]。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实验者可在此计算机系统平台上实现演示、分析数控加工从零件设计图到加工程序调试直至动态切削演示的全过程,包括毛坯定义、夹具刀具定义与选用,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等,甚至具有工件的三维测量功能;能够仿真 Fanuc 、Siemens 、PA 8000、三菱、大森数控、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主流系统,提供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各种机床面板;面向数控加工技术初学者,具有强大的数控知识呈现功能,具有用于辅助教学的各种模块设置。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仿真基本上可解决学生熟悉机床控制面板及数控系统操作等问题,具有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方便辅助授课等特点。因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了《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实训项目,实训时间 1 周,为此采购了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实训,可使每一个学生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控编程、操作和加工全过程的模拟训练。《数控加工实训》项目,实训时间 1 周,实训内容包括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两种数控机床的编程加工。安排在学生完成《数控加工仿真实训》项目之后,此时,学生在进行《数控加工仿真实训》项目时已经把要加工的零件程序编程完成,并在在加工仿真系统中仿真运行,检验了程序的正确性。这样,在实际的机床上完成典型零件的编程加工操作时,可以节约大量占用机床时间,解决了设备不足的问题。《数控安装调试实训》项目,实训时间 1 周,实训内容包括数控系统的连接、调试(包括参数保护、回参考点、丝杠螺距误差补偿、伺服驱动单元调试、PLC 编程)和故障诊断(包括机床故障模拟与诊断、主轴变频单元的故障诊断)等实训内容。通过该项目实训,使学生能掌握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方面和数控故障诊断方面的能力。为了开展这个实训内容,已有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采购了南京日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数控实训设备,来完成这些实训内容。在本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软件仿真实训和实际机床操作实训结合的方式,用有限的资金,解决了设备不足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在这个环节能得到充分的动手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单独使用软件仿真加工,锻炼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数控加工实训和安装调试实训的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开放选修实验项目设置
在该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项目设置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在数控机床设计开发方面的创新能力。目前,开发式数控系统的出现,为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途径。因此,在这本环节设计了《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的开发选修实验,利用固高公司开发的基于运动控制卡的二维开放式数控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定制自己的数控系统。本环节时数 32 学时,运行模式为开发选修实验,针对部分对数控技术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3.总结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数控仿真;数车实训;项目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在现代加工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的需求和人才的缺口已经成为社会的重大矛盾,如何为企业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校是个年轻的学校,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但是为数控专业教学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数控车床和数控仿真实验室,为顺利实施数车项目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笔者在多年进行数车实训教学中不断总结,感悟到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车项目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车实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习效率低
在数车实训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机床上现场示范,学生看过老师示范后就各自上机练习。以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学生在数车实训中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因为数控机床一般是封闭式结构,学生只能和教师一起站在机床的一侧进行学习。因人数众多,可见范围窄,多数学生看不清老师的示范,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2.存在安全隐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数控车床上进行示范操作后,直接让学生上机床操作,大部分学生会因未看清示范而不知如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撞车。
另外,学生会因没看清老师的示范,对机床心存恐惧而蹑手蹑脚,不能大胆操作机床,使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二、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车项目教学的优势
1.数控仿真软件的优点
(1)丰富的刀具材料库
该软件采用数据库统一管理刀具材料和性能参数库,刀具库含数百种不同材料和形状的车刀、铣刀,支持用户自定义刀具以及相关特征参数。
(2)机床操作全过程仿真
该软件能够仿真机床操作的整个过程,毛坯定义、工件装夹、压板安装、基准对刀、安装刀具、机床手动操作等仿真。
(3)加工运行全环境仿真
该软件支持仿真数控程序的自动运行和MDI运行模式,三维工件的实时切削,刀具轨迹的三维显示,提供刀具补偿、坐标系设置等系统参数的设定。
2.仿真软件的应用提升实训项目教学效果
(1)利用仿真软件降低实训成本,提高训练效果
在职业学校对教学成本进行一定控制的前提下,教师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弥补数控实习所带来的投入大、成本高、消耗大的问题。
一方面,实训教师可以利用仿真软件降低实训成本。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对机床面板、刀等进行熟悉和模拟操作,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模拟操作不满意,可以轻松对实习过程进行初始化;对已完成的实习进行回顾,而后多次练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实训教师利用仿真软件能避免学生初期实习时的操作安全问题,又可以克服人多机少的矛盾,使实习的安排达到多样性。
(2)利用数控仿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控机床教学因为教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我校在引入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后,根据实训项目教学的要求安排学生训练,学生所编写的程序可以直接在仿真软件上进行模拟加工,零件的加工过程也和实际加工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车床加工过程。毛坯加工为成品的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学习和掌握。教师布置的编程与操作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仿真系统上进行检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学生过于注重仿真训练,忽视实训操作
数控仿真软件只是对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的加工,无法替代实际机床,更无法替代学生在切削加工时的感受。尤其在切削用量的选择方面及刀具的使用方面,仿真软件只能在切削深度过大时才报警,对刀具材质及角度等方面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另外,在尺寸控制方面对操作者要求不高,与实际加工的尺寸控制过程明显不同。长此下去,容易使学生养成工作轻率的毛病,而且往往忽视对切削用量、刀具选择、零件尺寸精度控制等关键因素的思考。这样的程序一旦用于实际操作,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加工质量,继而影响到实习或生产效率。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机器不会给人出错的机会,一旦出错,轻者零件报废,重者机器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事故。这就要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但在仿真系统中,如果出现撞刀、撞机床等严重错误,只是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对安全生产麻痹大意。
以上是笔者对数控仿真软件在数车实训项目教学应用中的一点认识。如今,数控实训作为数控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实践操作,不仅是整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因此,实训教师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进,学得精!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控机床;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37-02
课程改革背景
近年来,数控加工已成为制造加工业的主要力量。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本行业进行大力扶持。我国数控机床年消费超过60亿美元,台数超过10万台。进口和消费机床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数控机床生产和操作所占市场份额的迅速提升,使得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目前,国内数控人才缺口率高达65%,缺口量达200万人,尤其缺乏数控机床操作等高技能人才。因此,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零件的程序编制、工艺处理等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基础厚,实践技能强”的高技能人才。面对一边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一边是工厂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却招聘不到的市场现状,如何才能满足企业对毕业生“不仅能用,而且好用”的期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课程组成员通过对相关数控企业进行调研得知,数控技术人才的主要就业岗位有加工工艺员、数控编程员以及数控操作工等。这些岗位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有过硬的实操能力。因此,为培养学生“厚基础,强技能”的综合水平,将数控编程理论课程与数控机床加工实践课程合二为一,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一门培养数控机床操作、维护、程序编制、产品检验、车间管理等职业岗位群基础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实施地点为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课程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担任,课程的实施过程即产品的生产流程。
(二)适应生产性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虽较完善,但综合性生产实训场地不够,还不能完全满足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要求,并且运行模式不能满足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为行业企业服务的需要。因此,须建设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教学形式,即按照一个完整的生产链要求,整合校内现有实训条件,引进企业优势资源,按实际生产中的不同功能规划生产车间,建成设施完善,工位充足,集生产、教学、培训、科研、技术服务与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并营造出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及管理模式,形成“专业+企业+师生员工”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育高端技能型人才。
这种模式的建立,使学生可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载体,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从事煤矿机械零件工艺编制、加工、产品检验、机床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工作,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和职业岗位,使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提升职业素质。还可以解决企业加工设备、操作技术工人有限的问题,降低产品订单的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在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为学校创造效益,最终实现校企双赢。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组成及功能如图1所示。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高职突出职业性的特点,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强于思辨能力。高职教师的特点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而高职的就业特点是“双证”毕业,直接上岗。
教学内容按照“真设备、真标准、真项目、真生产”的四真原则设计。真设备即教学条件为真实并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真标准即课程教学标准依照真实的职业标准;真项目即教学项目采用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真生产即教学过程按照真实产品的生产流程(教学设计如下页图2所示)。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采用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师、双真、双证”,融“教学做”于一体
“双师”执教,即教师队伍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组成;“双真”运行,即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企业的真实生产实例,融“教学做”为一体;获得“双证”,即通过实施“双师”执教,“双真”运行,在做中教、做中学,学生最后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
(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实现校企共赢
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产订单。实训内容采用真实的生产订单,实现来料加工、效益型实训。(2)生产人员。实训指导教师为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实训学生为企业的“准员工”。(3)生产设备。实训加工设备采用与企业同步的生产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以及加工中心。(4)生产流程。实训流程按照企业产品真实的生产流程进行组织。
(三)单元教学采用“五步法”
单元教学采用“五步法”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1)下达任务。学生以生产小组为单位召开班前会,传达学习及操作任务、要求、劳动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劳动监管与检查、考评等。(2)任务讨论。项目组成员一起讨论任务单,分析所需知识与技能以及任务分配。(3)任务指导。在各组进行任务分析与实施过程中,专兼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讲解及答疑。(4)任务实施。各生产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零件的装夹、刀具的选用、零件的加工等相关工作任务。(5)总结任务。召开班后会,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总结当日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四)实施“三按四检”考核方案
总体考核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考核思路摒弃了传统考试内容重理论、轻能力,形式单一化、缺乏创新的平面考核,改为产品设计、现场演示、产品加工、取证、答辩等形式多样的立体考核;摒弃了考试时间静止不变、考试环境静止不变、考试过程静止不动的静态考核,不仅使学生手动、大脑动,还要身体动(进行实操)、嘴动(进行答辩)、环境动(从教室到实训车间)、时间动(从学期末变为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整体实现动态考核。
具体考核方案 本课程的考核方案参照企业“三按四检”的质量检测标准,考核标准依据企业按图纸、按工艺、按技术的“三按”要求,考核形式遵循企业自检、首检、巡检、终检的“四检”形式(具体如图3所示)。
实施效果
以“四真”原则为基本依据的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改革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对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将原有专业课程技能融入生产过程中,教师边教边学,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让每一名学生对工作过程及岗位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在教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取证率高达96%以上。
同时,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围绕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技术等应用,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通过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课程实施,为中平能化集团、平高集团等煤矿设备生产企业加工零部件,缓解了企业订单交付时间紧、加工设备及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真正起到了“取之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江波,章继涛.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0(1).
[2]顾京.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葛卫国.数控课程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3).
[4]丁刚.《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0(9).
[5]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