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走进大自然作文

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1

给你寄信,毫无回音

问过老师,没人知道

问过八哥,就连这位“学者”也支支吾吾

有一天我走进树林,才发现你是如此静寂

鸟儿低鸣,湖纹微微

大树偶然发出细小的声音……

大自然,是你吗

大自然,是你吗

快活的叫喊在山谷中回荡

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2

虎林市云山小学四(2)班李佳祺

指导教师:王冬梅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美丽的秋天慢慢地来到了,天气格外凉爽,小朋友们都换上了长袖衣服,秋风吹在身上,真舒服啊!

秋天,树叶变黄了,慢慢地飘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大山也脱下了绿色的衣服,换上了金黄色的新装。开了,好像洋娃娃的头发,十分美丽。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要秋游。我们一路千辛万苦,背着沉重的食物,终于来到了盼望以久的沙子山。

我们站在沙子山上往下看,我发现:云山农场的变化真大呀!最开始还是荒无人烟只有荒草的土地,现在已经耸立了好多高大的楼房。接着,我们又围成一个圈,在里面表演节目。马海丽和魏新唱的是“北京欢迎你”,我虽然不太会唱,但我也跟着唱了起来。很快,我就会唱了。后来,我们开始爬山,这个活动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玩的时间最长的。最开始,我们是爬30度的斜坡,我背李亚杰,手抱着他的腿,他搂着我的脖子,慢慢地吃力地往上走,每走十多米,就要停下来歇一歇,但我咬紧牙关,最后还是背着重担,到了山顶。我们又负重跑,这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以为很容易,但是不然。刚跑的时候,觉得很轻松,可是,这书包好像越来越重,腿像灌了铅似的,一步也走不开。但我还是坚持到了山顶,而且速度最快,只用了25秒。

过了一会儿,我不累了,就从山上下来,去爬陡峭的山,我叫上范明旭,和他一起爬山。这个山十分陡,都快成真的悬崖峭壁了,有一点没踩好,就会滑下去,而且,还都是松软的沙子。最开始,我信心不足,心里老想:“能上去吗?”但我还是往上爬。经过几次的练习,我终于能很快上去了,我很高兴。

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3

横店一中 初二(6))金俏俏 指导教师 蒋丽娟

大自然这一万物之灵,就像一个巨大的摇篮孕育了一茬又一茬的生命。翠绿的小草,绚丽的彩虹,金黄的落叶,皑皑的白雪,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吧!

2003年2月14日 晴

寒冬刚过,春姑娘就穿着一身五彩花衣,跳者优美的舞蹈来到了人间。“喂。朋友们,好久不见了,你们好吗?我又回来了,你们快快苏醒吧!”话音刚落,小草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钻出了地面,大地吨顿时呈现出一片生机的景象;燕子衔着春泥,唱者春歌,忙碌地搭着鸟窝,不禁想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来。溪水摆脱冬日的束缚,兴致勃勃地奏着欢快曲融入大海的怀抱。岸边的野花开得正盛,展现了一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桃花姑娘绽开粉红的脸蛋,在枝头上高兴地笑着。柳树披着长长的细发,在微风吹拂下,就像一位少女的秀发。 田野上热闹非凡,在春姑娘的主持下,一场迎春会拉开了帷幕。歌声、笑声在空中久久回荡。

2004年8月11日 晴

毒辣的阳光直射着大地,小狗吐出舌头大声地喘气,知了在枝头上不断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就连平日里一直心高气傲的柳树也承受不住太阳的“摧残”,无奈地低下了头……可稻谷却欢了。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来丰满自己的身体。你看它尽情地吮吸着阳光。稻主人看看不断隆起肚皮的谷穗,开心地笑了。五彩缤纷的蝴蝶也经不住田间美丽的诱惑,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们在田埂上栖息,欢快的叫着,我似乎也看到了杜甫笔下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充满诗情画意之景。荷花在水中展现出它优美的身姿,露出白皙的肌肤,连蜻蜓也忍不住想欣赏一番,不禁又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画面。

2005年10月23日 晴

一阵阵秋风袭来,大雨猛烈而急促地下着。但它并不能洗去大雁心中要南飞的决心。大雁们在大雨的阻挡下。仍勇往直前,没有打退堂鼓,它们不怕风雨的袭击,它们想要南飞,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大雁战胜了一切困难与坎坷。大雁们只想早日飞到南方去过冬。枫叶却红的象火,红的发光,把行人给深深地吸引了,正如杜牧所描绘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情景。

2006年1月4日 雪

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4

(一)拓展空间,积累丰富多彩的好素材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我认为拓展作文素材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1 让学生走进生活。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为了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我们平时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2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写的东西,但如果不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擦肩而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材料,这样他们会写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3 让学生走进书籍。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阅读适合他们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或者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学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4 解放心灵,掏出真心话。

解放心灵,就离不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像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无所不言。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以对待学生,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

5 开拓思想,展现实实在在的真感觉。

解放心灵,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环境,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还应赋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中想到的,说真话、吐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写的。每个人经历不同,观点有别,性情也有差别,作文时自然不会写相同的内容,更不会发出同样的感慨。所以,让学生练习作文不宜统一规定写作内容,只适宜大致划一个选材范围,让他们自由选取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来写。例如,习作题要求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那就引导他们说出飞鸟、鱼、家禽、昆虫、野兽等多种动物,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一种作为写作的对象。

(二)随心所欲,写出富有个性的真性情

我们提倡学生写“放胆文”。所谓“放胆文”就是让学生放开胆量去写作文,事情是怎么样就怎么写,怎么想的就怎么表达,要求说出真心话、描述真感觉、表达真性情。作文时要使学生的身心获得真正的自由,允许学生自由倾吐,无拘无束,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具体做法如下:

1 命题要自主。

以往受作文命题的限制,学生往往需要应付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命题,违心地述说着苍白无力的话语,真正精彩纷呈的生活却被埋没了。如果我们尝试不出题目,不定框框,鼓励学生用心诉说,你将会发现学生的笔下处处闪耀着生活的光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习作中流露出的“孩子气”、“童稚语”随处可见。广大教师认为,自主命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吐环境。

2 题材要真实。

题材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生活实际。写作文时,学生之所以会说假话、空话,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题材脱离了生活实际。题材要真实就要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这“两个真”非常重要,我们说的自由表达正是以这“两个真”为基础的,离开它们,自由和个性就成为空谈了。

3 表达要一气呵成。

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5

一、走进自然,捕捉丰富的写作素材

兴趣是作文源源不断的动力,兴趣只有在具体的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才能产生。教师敢于破除“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四季的多彩和美好。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农村,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春天感受繁花芬芳,夏天感受知了鸣叫,秋天感受落叶缤纷,冬天感受大雪纷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繁花似锦的田野,呼吸清鲜气息,享受拂面清风。同学们在玩笑间,欣赏着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自然会激发起他们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教师如让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和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还愁“无米下锅”?亲近自然,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就有了丰富的生活情结,也积累了活生生的素材,写起作文来也就文思泉涌了。

二、关注生活,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广泛关注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时时处处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感描述出来,写作自然有了一番新的天地。但当今不少学生家长不提倡学生过多地关注社会生活,担心学生分心,影响学习成绩。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学生学习生活单一,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写作自然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可以放手让学生上网浏览所需信息,观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阅读各种报纸杂志,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你每时每刻都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一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观察时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会从滴水中见海洋,发掘小事,捕捉细微,一叶凋零、一句心语、一曲老歌、一则信息等都可以引发人的某种感受,成为作文绝好的素材。二是用鲜活的眼光看生活。对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人们往往见惯不怪,以至于对它熟视无睹。只要我们以独特的眼光去审视,或者是换个角度思考,依然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中国式过马路,许多人都随大流,你用心观察和思考,就会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三是努力营造积极的生活。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繁杂的应试教育,共同努力,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打造生活的底色。还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订阅大量的书报杂志,可以鼓励学生借书、买书、读书、藏书,再加上积极健康、笑看人生的良好心态,生活必将充满诗意。这样,学生就会拥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

三、加强阅读,积淀丰富的情感体验

走进大自然作文范文6

一、观察生活,让学生作文有素材

学生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然而很多学生生活在其中却“身在宝中不知宝”,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不加留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可见,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春天可体验温暖的阳光,夏天可观察雷云雨电,秋天可嗅丹桂飘香,冬天可望日出日落……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等。

教师还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如家乡的建设和变化,街市的热闹和繁华,家庭设施的添置,班级动态的剪影,做到每事必问,每问必得。

因此,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到广阔的自然园林中去折枝采叶,在辽阔的知识海洋中拾珠吸露,从“真”处看,从“细”处看,从“深”处看,从“另”处看,从“无”处看,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一枝一叶就会变成繁茂的园林,一点一滴就会变成浩瀚的海洋。

二、体验生活,让学生作文说真话

学生虽观察了许多,可提起笔来还是唉声叹气,觉得没什么可写,怎样才能轻易下笔呢?这就要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多做、多玩。多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洗衣做饭、插秧养花、饲养家畜等;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扫马路、拣垃圾等;做小试验,搞小制作,充分利用试验制作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来写作文;采访调查,让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问题或新闻人物做调查研究,然后写通讯或调查报告;旅游参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名胜古迹参观旅游,在亲自感受和体验后写文章。多玩,如弹奏乐器、唱歌跳舞、体育锻炼、踏青野炊、爬山赶海等。让学生在做中、在玩中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书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总之,教师要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做、玩、学、思、悟,在心情愉悦的做与玩中获得欣慰,感悟生活的妙趣盎然,获得写作的素材。

三、感悟生活,让学生作文有见地

感悟是写作的灵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千差万别的。教会感悟生活,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学会感悟生活,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所在。著名作家刘心武说:“倘若仅仅是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深度。”学生不仅要品味生活,而且要学会感受人性的美丑,思考生活的真谛,养成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如从劳动中去领悟“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从爬山赶海中体味艰苦,感受坚强;从竞选班干部中品味失败,学会战胜脆弱……在活动中感受、品味、思考人生的酸甜苦辣,有感而发,会有真情流露。

四、表达生活,让学生作文吐真情

学生虽积累了很多素材,但写作时也不能活学活用,这关键是学生没有激活所积累的材料,不能很好地表达生活。叶老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学说话,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怎样才能使死的素材焕发出生机呢?

1.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一般按照类别分为语言摘抄、材料概括理论要点等,每个类别又可分若干小类,如“人生品德”方面就可分宽容、良知、责任、感情、敬业等方面。

2.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或创设情景,让他们真情表白。捕捉学生有感而发的场景,记录闪烁的思想火花,抓住稍纵即逝的怪问题、小注意、奇想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一个盛夏下午第一节课,突然狂风乍起,乌云密布,天地昏暗,伴随着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一会儿窗外成了一个混沌的世界。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窗外,好奇、惊讶、害怕、激动、兴奋,表情各异,这不是最佳的时机吗?于是我和学生一起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学生叽叽喳喳,拍手叫好,交头接耳。雨过后,即兴口头作文。学生情动而辞发,出口成章,语言流畅,具有鲜明的个性,真是“吾意所欲言,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