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1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以点带面的科技扶贫总体布局和县乡联动、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以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和全面小康为目标,坚持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攻坚责任,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 主要目标

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建6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研发中心、星创天地等科技平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15 名,本地科技特派员 30名以上(其中贫困村继续保持全覆盖)。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县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 重点任务

(一)重点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帮扶

立足于贫困村主导产业需求,发展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计划今年新增选本地科技特派员30名,总数超过200人,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保持贫困村全覆盖。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加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调研力度,积极摸底培育,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库,成熟一个创建一个。在乡镇建设高质量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专家大院,将科技要素送到农村。在开发区,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工业园区一些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投产,力争今年新增高企11家,3年内即到2022年底,我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家。联动形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支撑

以全县80个贫困村和山库区为重点,围绕茶叶、油茶、中药材、优质粮油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项目带动,实施以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项目。同时,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注重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出一支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四)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

继续保持原有的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实现已脱贫人口的持续稳定脱贫。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帮扶村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五)促进成熟科技成果在我县落地转化

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对接长三角经济带及我省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提升我县茶叶、油茶、水生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资源,以及农业智能设备等发展水平为重点,熟化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应用前景好、经济生态效益高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四、 有关要求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2

一、扶贫工作总结

(一)完善机制、加强扶贫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各项工作,成立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管理所、局机关有关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事调动并及时做出调整。集中学习讨论各级下发的各项扶贫文件政策,深入贯彻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年初制定并印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扶贫工作计划》,对各项扶困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真正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精准施策,全方位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根据市局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主动与县扶贫办对接,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第一书记”帮包、机关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等工作领域,深入调研,确保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村、贫困户,确保国家扶贫资金及单位扶贫力量向贫困村、贫困户重点倾斜。

1、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积极研究保障项目用地措施,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向扶贫攻坚项目倾斜,盘活挖潜用地优先用于扶贫攻坚项目,重点保障贫困镇(办)、村居基础设施和脱贫致富项目用地,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用地保障。配合发展改革、财政、扶贫等部门,积极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整合政策、资金、资源,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需要,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贫困镇(办)、村居开展增减挂钩的,节余指标在县区和全市范围内流转使用,积极引导节余指标合理流转,尽快实现增减挂钩收益,为贫困村居脱贫致富提供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工程布置,最大化满足贫困村的农业生产需求。

2、实行机关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五个一、三个一”帮包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53名机关干部与镇9村53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并开展了“遍访核查”专项行动,制定方案对“遍访核查”成果进行问题排查整改。局党组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经常把扶贫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各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细化干部帮包户的具体任务,提出扶贫工作的各项要求,保证扶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在入户走访、核实贫困户收支情况、摸清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全体帮包责任人认真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本着“一户一策”的原则,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二是及时入户走访,积极开展帮扶“讲策解难”活动。今年来扶贫帮包责任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季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贫困户入户走访工作。三是及时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和镇扶贫办对接,配合做好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工作和贫困户资料相关完善工作。

3、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帮包扶贫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求,2016年以来,共选派3名第一书记赴镇郭家梨行村、清河镇楼子孙村、淄角镇沙窝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抓党建引领,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现摘帽脱贫,有效的促进了贫困村社会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

4、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帮包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目标,分别对皂户李镇淄角镇鞠家村。局党组对帮扶工作非常重视,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成立工作组,先后多次到镇、村对接,实地查看,研究分析具体困难和问题,制定措施,主动参与帮扶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发挥部门优势,认真做好帮扶工作,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也存在深入帮扶村实地调查研究不够、在指导村民脱贫措施方面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指导村民结合实际发展生产,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使帮扶工作更加深入。

1、加强政策学习。继续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脱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继续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扶贫工作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议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并力求扶贫成效。

3、强化服务意识,在用地保障、土地登记等方面,全力为我县扶贫项目及扶贫村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脱困。

4、督促帮包干部继续深入帮扶村、户,认真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户情,了解贫困户发展意愿,有针对性的制定短期增收与长期致富相结合的帮扶计划,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及政策宣传,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

5、继续为扶贫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三、下一步工作

将深入总结2016年以来扶贫攻坚经验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办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紧盯问题,持续用力,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整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落实精准到户到人的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常态化推进,把前段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固化下来。

(二)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将继续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工作部署,发挥自然资源行业优势,持续发力,使扶贫整合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同时,加大对贫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专人组织报批,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实行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优先报批。

(三)继续加强结对帮扶管理

继续加强结对帮扶管理。同时,局党组将从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等方面加大对结对帮扶的督查,不断促进结对帮扶工作成效,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

(四)落实扶贫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积极发挥部门优势,根据贫困村现有基础条件,统筹各类资源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聚合全局力量,针对各贫困村的棘手难题,分类施策,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3

一、突出履职创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货币政策执行有效落实。准确把握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积极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宣传经济、金融政策,推动货币政策有效落实。精准运用再贴现、再贷款和差别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强化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和总量的控制;加大对银行业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考核力度,加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监测和评估。运用财政资金存放及奖补政策,有效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县域经济、三农等薄弱环节。

(二)金融精准扶贫工程有力推进。一是围绕“精准”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牵头制定了《XX县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XX县扶贫再贷款管理办法》。积极指导涉农商业银行采取“信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贷资入企、产业带动等精准扶贫模式,支持三农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落实《XX市金融机构金融精准扶贫内部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扶贫贷款投放及时、规范。

(三)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方针,注重扶贫与扶志结合,立足当地资源开发利用,推动金融机构履职尽责,引导贫困群众紧贴国家帮扶政策,尽早脱贫。选派一名政治作风硬、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挂职第一书记,深入对口帮扶贫困村合淝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支行党组集中组织全行职工深入帮扶村走访5次,开展金融知识集中宣传3次,组织召开了“金融扶贫进村入户”会议,贫困户进行了扶贫贷款现场签约,上报信息5篇。

(四)两权抵押贷款创新开展。继续推进农地和农户抵押贷款业务,截止9月末,全县共办理农房抵押贷款59笔,余额1477万元;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抵押贷款4笔,余额1200万元。为配合XX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徐圩乡“一户一块田”改革,我县支行及时跟进,创新“一户一授信”信用体系新模式。依托改革基础资料,设计了具有XX特色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表,共三大类八小项三十四个指标,并将8356户信息档案分配给4家商业银行负责收集、上报。该创新工作得到了县政府和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的高度认可,撰写的《XX县创新“一户一块田、一户一授信”信用体系新模式》,被XX县县长批示。

二、强化金融管理,辖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突出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与提示。扎实做好2家法人机构保费核算、征收工作,按时开展保费评级和现场核查。推动事前监测、差别费率等后续措施的实施。开展投保机构信息收集、现场核查、风险警示、早期纠正等工作。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关注。持续关注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下,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对金融机构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配合政府金融办做好打击非法集资宣传工作。

(二)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提量扩面上下功夫,扩大系统农户信用信息覆盖面。通过与县金融办及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完成全辖农户信息批量导入XX县农村信用信息管理平台。

(三)加强“三级保护网“建设,继续做好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一是继续依托惠农金融服务室,开展金融消费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疑问解答,发挥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县528个惠农金融服务室统一制作登记投诉咨询台账。二是发挥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主体作用,要求各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切实重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及时处理农村地区金融消费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发挥金融维权中心受理投诉和纠纷调解作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截止9月末,县金融消费维权中心共受理金融消费投诉28起,结案28起,结案率和满意率100%。

三、优化金融服务,金融惠民利民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支付惠民工作提质增效。2017年,我县支行提出了以“银商”为主,“银政”为辅的标准化惠农金融服务室建设新思路,并在结构调整上做实做细。截至9月末,已建成标准化惠农金融服务室58个,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任务的16%。建成惠农金融服务室精品示范点15个、惠农金融服务室与电商融合点64个。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为528家惠农金融服务室统一制作了牌匾、保险柜、室内公示牌、宣传牌、点钞机,并完善了各种登记台账。同时为50家标准化惠农服务室配备了农民金融自助终端。二是积极拓展惠农金融服务室功能。新增了代收养老保险、医保等业务;加载了人民银行金融知识宣传、征信、人民币反假及残损币兑换、国债宣传与购买预约、金融消保等功能。

(二)经理国库职能不断拓展。一是继续发挥“一级多库”优势。进一步规范预算收支业务流程,加大对业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审核监督力度,针对拨款、退库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业务辅导、风险提示、约谈等措施,严把资金“出口”关。二是进一步畅通财政资金发放渠道。继续发挥小额定贷业务优势,实现了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及农村60岁以上养老金两个项目的全覆盖。同时加大国库直拨工具的推广运用,发放“三支一扶”人员补助和“社区干部秸秆禁烧”奖金,实现补贴直达个人账户,较传统拨款方式提前了2-3天。三是加快国库电子化进程。2017年3月,积极探索非税收入电子化入库,创新信誉良好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电子化。

(三)人民币流通环境持续改善。一是组织开展第二届“硬币自循环及残损币兑换季”活动。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县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全县累计开展大型宣传活动15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利用新媒体宣传信息20余条。其中深入贫困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暨残损币兑换活动9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累积兑换残损币4万元。二是积极创新了“惠农金融服务室+现金”新模式,为惠农金融服务室提供小面额原封券。三积极创新反假宣传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反假小超人人民币知识微信答题”活动,县域参与人数达2万人次。联合县工会开展金融系统人民币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全辖共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3名队员参赛,有效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提升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净化县域人民币流通环境。

四、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及综合治理工作

(一)文明创建扎实推进。我县支行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通过召开调度会、现场检查等方式扎实推进金融系统文明县创建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牵头人作用。组织本单位职工开展学雷锋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开展扶贫慰问和关爱春蕾女童、慰问残疾人等送温暖活动。充分运用XX市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及时完善创建台账,丰富创建内容,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

(二)综合治理有序开展。我县支行按照“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层层建立和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充分利用春节、庙会、综治宣传月等重要时节,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安全用卡、远离诈骗等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展示,现场接受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人民币反假、征信及反洗钱等方面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金融法律知识,增强社会公众信用意识。

五、2018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

(二)积极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综合运用扶贫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力促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同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快标准化惠农金融服务室建设力度,加大与县商务局、邮政公司深度合作,充分发挥电商与邮乐购的网点优势,拓展业务空间。为贫困地区和人口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使得贫困地区和人口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三)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档案,提高综合运用水平。认真总结“一户一块田、一户一授信”试点工作经验,积极探索“人行主导、县农商行主办、其他商业银行协办”评定授信工作新模式,采用对农户土地剩余承包期内,土地收益评估价值进行单项授信,加大在全县推进力度。

(四)继续做好金融生态县建设。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电信新型诈骗、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风险防范工作,确保辖区金融安全,不断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五)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办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加大金融IC卡受理环境改造、扩大金融IC卡运用范围。认真做好经理国库、支付结算、人民币流通管理、人民币结算账户开立许可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4

一、推进载体创新,有效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

一是推进技能竞赛创新。探索适合不同岗位职工的技能竞赛形式和组织方式,把职工技能竞赛与作业标准化、岗位练兵、师带徒等紧密结合起来,推进技能竞赛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积极组队参加总部组织开展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二是推进劳动竞赛创新。

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竞赛考评机制,大力开展“当好主人翁

岗位建新功”劳动竞赛、“平凡之星”评比等竞赛,引领和激励职工全身心投身到安全生产、企业经营的主战场。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深化“整治作业顽疾、严格作业标准”活动,推动群众性保安全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推进评先树模创新。

研究建立劳模先进的选树培养机制,加大先进典型的培训力度,积极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劳模品牌效应,带领和培养更多的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才智。深化“榜样的力量”主题教育,开展以“我对劳模有话说”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大力宣传先进事迹。每年“五一”期间开展劳模进车间、进班组活动,通过言传身教号召职工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劳模先进健康体检和外出荣誉性疗休养。

四是推进职工技术创新。

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积极参与“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建议、小改造”创新大赛,立足职工小改小革的转化实施,通过各种载体经常性地选树表彰职工中涌现出的创新能手和工匠人才,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

二、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一是提高职代会质量。坚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职代会联席会议、职工代表巡察等制度的落实,重点深化车间职代会标准化建设,抓好会议开展的指导监督,从源头上畅通职工民Z参与、民Z管理、民Z监督渠道,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发挥职工代表作用。

科学界定和明确落实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抓好职工代表职代会述职工作,增强职工代表责任意识和代表能力。加强职工代表的培训和交流学习,学好《工会法》《工会换届业务知识》等法律制度,开展优秀职工代表、优秀提案评比表彰活动,切实提高职工代表的履职能力。

三是深化厂务公开工作。

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的厂务公开民Z管理工作格局,创新公开过程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微信等新媒体优势,不断扩大公开范围,拓展监督渠道。探索公司机制体制改革后,民Z管理的形式内容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抓住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推进厂务公开向车间班组延伸。

三、推进品牌创新,不断加大民生建设保障力度。

一是做大工会阵地品牌。紧紧围绕公司工作中心,以服务安全生产、服务企业经营、服务职工群众为重点,开展青年职工之家、职工教育培训阵地、文化宣传活动阵地“三位一体”阵地建设,并结合本单位优势选准阵地品牌,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阵地品牌,力争做到一个阵地品牌拉动一揽子工作。

二是做实民生工程品牌。

按照“强化管理、重点建设、补强薄弱”的思路,坚持以“创美丽幸福安全和谐家园”为目标,以为样板,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工作,重点关注职工单身宿舍功能配套、浴室修补完善、“文化活动室”功能完善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立项解决;对已立项的项目分别制定建设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建设管理责任人;对已建成“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拾遗补缺,积极调增经费,加快审批速度,切实维护职工基本生活需要。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实现“民生工程”建设动态管理考核常态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做细帮扶救助品牌。

根据总部新的帮扶救助实施办法,及时修订帮扶救助实施细则,把“精准”贯穿到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过程,确保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全覆盖;合理制定标准,将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临时困难纳入救助范围,确保困难职工家庭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根据扶贫攻坚任务,采取“扶贫、扶志、扶智、扶能力”相结合的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引导困难职工转变观念,早日脱贫解困。

四、推进服务创新,切实满足职工群众多元需求。

一是开展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依托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并且逐年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更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组织举办好各片区庆祝72周年职工文艺晚会、歌咏比赛。指导支持各车间、班组建立单项兴趣小组,组织开展羽毛球、气排球、篮球等群众参与度高、兴趣浓厚的赛事活动,让更多职工动起来、参与进来,扩大文体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抓好职工健康与安全。

紧扣“健康宣传、健康体检、健康休养”“三个健康”主题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提示卡》宣传资料、微信推送养生知识、邀请医院专家开展讲座等,对职工开展健康知识常态化宣传。在每个车间设立“健康小屋”并购置相应器材,加强健康指标检测。落实职工年度体检计划、外出疗休养计划兑现率,不断完善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与职工代表作用,开展职工代表巡察活动,用好问题整改通知书,加强对安全隐患的跟踪整改,改善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切实维护职工劳动人身安全。

五、推进管理创新,努力提升工会工作能力水平。

一是开展工会干部“学理论、提素质”活动。以增强政治性、群众性、先进性为主线,围绕抓实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职工政治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进工会系统党建等七个方面,加大专兼职工会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素质能力。

二是完善工会工作考评机制。

实施车间工会工作季度考评排序制度,每季下发车间工会工作排序通报,对排尾者点名道姓进行批评,问题严重的开展谈话诫勉、绩效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工会干部专项奖励、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增强工会干部的岗位执行力,不断提高车间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抗灾能力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灾后重建规划为依据,以恢复重建受灾群众住房、水毁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为重点,以县区为主体,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安排科学、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使用高效的资金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灾后重建资金整体效益,使灾区群众早日搬进新居,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到灾前水平,并有新的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重建的原则。立足实际,认真调研,科学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合理编制灾后重建资金整合工作计划,分步骤、因地制宜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二)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在项目资金分配上,要统筹考虑重建范围,重点突出重建受灾群众住房、恢复水毁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设施,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三)坚持合理调配、集中使用原则。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严格用途,合理调配,集中使用各类恢复重建资金,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切实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

(四)坚持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严格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建立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整合范围

1、因灾倒塌损坏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主要包括民政救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工赈、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补助资金等,统筹安排社会募捐资金、重点镇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围绕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措施,提高住房质量,快速有序推动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

2、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交通、教育、广播电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修复资金,农村安全饮水及人畜饮水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特大防汛补助费,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

3、省财政下达的各类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4、市县本级预算安排的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5、其他资金,包括捐赠收入等。

四、工作重点

(一)明确整合主体。坚持以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整合,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归并整合,统筹安排各类资金,整合使用同类相近资金,分类管理生产性和生活性资金。

(二)科学制定规划。根据受灾情况和中省项目编制要求,按照整合建设项目、整合建设地点、整合资金投入的思路,科学制定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坚持一个规划总揽灾后重建,一个规划统筹资金整合。

(三)精心筛选项目。市发改、财政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县区申报的救灾重建项目进行论证、筛选,符合资金整合条件的,由市级有关部门分类建立项目库,统一储备管理,并按照项目申报要求和渠道,上报省级相关部门。

(四)突出投资重点。中省救灾重建项目资金下达后,结合实际,科学整合,将项目资金优先投向受灾群众住房、水毁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投向重点受灾乡镇、重点受灾村组和灾民集中安置点,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

(五)严格审批程序。救灾项目确定后,由县区有关部门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报县区人民政府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批准,然后由县区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确保投资一项、见效一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办事机构,对灾后恢复重建整合资金使用进行管理,全程监控,以确保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和安全高效运行。

扶贫创新工作计划范文6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坚定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自2010年5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以来,市金融办和人民银行积极行动,组织有关涉农金融机构赴广东茂名市和广西田东县考察学习,着手启动我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并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于2011年8月将陇西县确定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实验县。陇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人行和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全市各农村金融机构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截止8月末,全市农村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0.13亿元,贷款余额219.04亿元,同比增长24.73%;存款余额386.64亿元,同比增长26.28%;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2.55亿元,增长1.05倍,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7.38亿元、增长14.64%,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6.34亿元、增长16.72%,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余额4.34亿元、增长53.36%;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2亿元。新组建村镇银行1家,批复组建小额贷款公司2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建信用乡镇20个、信用村642个,信用农户34.28万户,其中年内新创建近1.93万户。农业银行依托清吉马铃薯公司开发的“农行+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农行”的“清吉贷款模式”得到了刘伟平省长的充分肯定,陇西农合行开发开办的“陇药通”信贷产品被省联社作为优秀信贷产品并在全省范围推广,邮政储蓄银行开发的“中药材特色优势农业贷款”被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确定为省四家特色农业贷款之一。同时,通过积极衔接争取,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于去年1月份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市马铃薯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8月份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为全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各金融机构的关心和支持,更凝聚着全市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金融战线,特别是农村金融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从我市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区域金融资源的不均衡性依然存在,全市农村金融资源十分有限。截止8月末,全市农村金融机构人均存款仅1.43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3.73万元的38.3%;人均贷款0.81万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2.57万元的31.57%。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较低,发展资金十分短缺,资金外流出的情况比较严重,全市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1.65%,比全省69.22%低12.57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工作滞后,至今还没有1家上市公司,企业直接融资非常困难,农村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能力十分有限。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全市大部分农村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其它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业务还没有实质性的延伸,农村金融业发展非常缓慢。我市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高达5.26%,高于2.94个百分点,严重影响着各上级机构对辖区整体授信的额度和权限,制约着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金融工作是党和政府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与农民的重要纽带,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目的就是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享受更好更多的金融服务和实惠。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设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认清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金融改革服务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挖掘和把握国家经济金融宏观政策的调整,用好用足“有保有压”等各类信贷政策,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二、试点示范,交流借鉴,全面推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经验

省政府《关于支持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将增列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去年8月份,陇西县被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确定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实验县。一年来,陇西作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实验县,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服务手段和措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渠道,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在农村信贷产品、信用体系、服务方式、金融组织等方面创出了特色,形成了亮点。

随着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改革试点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一些单位对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推动工作力度不够;金融机构推动改革试点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金融产品创新乏力;“三农”金融服务相关激励和补偿政策尚未建立和落到实处;马铃薯、中医药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仍比较缓慢;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县域和农村经济的力度还不够;对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的有关政策措施的学习、研究、运用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我市作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从当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改革试点工作还仍停留在试点试验、小领域改革、没有全面铺开的初步阶段。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还没有在思想和认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方法措施都没有从行动上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今天召开这次试点工作推进会,就是要让大家思想上再认识,在行动上再明确,切实把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全力推动全市农村金融改革深入开展。为此,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以陇西开展创新试点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为教材,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要求,强化工作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坚持边开展边总结,边推进边完善,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措施,着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实现新的突破,切实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在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

三个原则,即:

一是为农服务导向原则。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工作提高到促进“三农”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支农便民服务原则。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坚持面向“三农”,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品种,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真正做到为民、便民。

三是统筹协调推进原则。农村拥有各种资源,但资源并不等于资本,只有这些资源被用于生产、投资,资源才成为资本。要围绕将资源转变成资本,大胆解放思想,统筹推进实物抵押、经营权抵押、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微企业相互联保贷款等新型贷款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四个结合,即:

一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相结合。各金融机构要围绕促进马铃薯、中医药、畜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按照信贷资金增幅高于GDP增幅、高于去年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三个高于”目标要求,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方面的信贷投放。特别对花卉、小杂粮等一些区域性特色产业,要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其尽快形成规模。

二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农村龙头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对金融服务需求最大的群体。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广泛开展信贷支农帮扶活动。要对龙头企业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龙头企业融资成本,确保产业龙头企业贷款投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贷款增量高于上年水平。特别是今年我市有80多户规下企业有望通过扶持进入规上企业行列,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希望各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给予倾斜支持。

三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金融机构要结合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体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探索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服务方式,加大对城乡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以及体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的金融支持,有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汽车、家电、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消费信贷业务,积极开办针对农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和生活困难群众的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业贷款、助学贷款等业务,不断扩大贷款受益面。

四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提升服务质量相结合。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以被列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契机,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要继续巩固农业银行开发的“清吉”贷款模式、陇西农合行开发的“陇药通”信贷产品等成果,并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运用。另一方面,要全力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各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改善金融服务流程、服务方式。同时,要通过推行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三、靠实责任,强化措施,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时期,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以这次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靠责任,强化措施,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推动全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开展。

一要明确工作重点,推动农村金融增量扩面。在延伸服务方面,市银监分局已经制定了建设规划,希望认真抓好落实,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空白乡镇延伸服务。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要加强网点建设,争取业务覆盖重点镇村。邮政储蓄银行要深化基层机构改革,不断扩大覆盖面,着力增强支农和服务小微企业功能。政策性银行要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积极拓展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融资领域。在机构建设方面,要继续加大“招行引资”力度,制定“引行入定”优惠政策,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年内确保兰州银行在陇西县设立支行,民泰银行在我市设立村镇银行,兰州银行在岷县设立支行。昨天,银行办事处已经正式挂牌设立,要在正常开展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筹建成立分行,并在各县区及早谋划设立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乡镇和村社干部协助金融部门做好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评级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要在村组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金融部门要严格落实对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贷款优惠措施,建立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千方百计推动“三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向上级行汇报,争取在“三权”的确权、登记和评估方面要加快进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要加强政策宣传,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规定,学会运用金融政策工具发展经济。各县区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宣传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各金融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改善金融服务,大力实施信用惠农、支付便农、服务助农、信贷富农和保险护农“五大工程”,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带来的实惠。

三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联动推进机制。市金融办要做好全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综合协调工作。市人行要制定好全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工作规划和相关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认真落实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规定,并做好考核监测工作;要协助制定新设金融机构和网点的验收标准和办法,并参与检查验收工作。市银监局要创新监管方式,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其它监管指标适当放宽限制;要协助相关部门制定验收标准并参与验收工作,做好相关政策和要求的上情下达及下情上传,及时反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要适度调整市场准入要求,开设行政许可绿色通道,积极做好“引行入定”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金融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对扩大涉农信贷的投放政策措施,对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要给予专项补贴,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基金。税务、工商部门要落实好相关税收、工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工作。公安部门要落实新设金融机构和网点防护工程验收标准,指导协助金融机构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国土、农业和林业部门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权、房屋所有权和林权等确权、评估和登记工作,降低收费标准,推动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业务顺利开展。

四要加强指导检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市委、市政府今年继续把金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对各县区、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督促和指导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工作。市金融办和市人行要加强配合,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办法,要把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同时,要经常深入各县区检查指导工作,督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提高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巩固改革试点工作成果,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和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