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学教育论文

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文1

创业教育这个关键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提出来的[[2]林水灿,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图书馆学刊[J],2010年第1期][2]。简单来说,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或群体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开发创业个性、培养创业能力的教育。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不仅把它当成解决就业困难的途径,更把它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就目前来讲,创业教育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1.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3]詹先明,程双幸,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有效实施[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3];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隐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积极实施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创业代替就业,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就业困难。

2.创业教育是提升人才素质的优良模式。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人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职业观念,形成个人与社会双赢格局。同时,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处理资料、分析判断、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21世纪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3.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的革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模式,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需要调动学校的各类资源。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校整合、发掘学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现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领导往往重视图书馆硬件建设,忽视其教育职责。很多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主动性差、缺乏创造性,把工作职责仅定位于图书管理者与学习场所的服务者,而不是高校教育者。这种管理思维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应该担负的职责。

二、图书馆自身的创业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高校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无论是资源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从广度来讲,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的整合工作,从深度来讲,我们应该做好资源的发掘工作。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决定其在创业教育中应该扮演更多的角色,承担更多的教育任务。

1.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目前,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好,集中到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良好的环境与趋同的动机形成了高校图书馆浓烈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是高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与推动力,为创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丰富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资源中心,也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日趋丰富的纸质资料、电子光盘、影像资料、网络电子资源等,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极其浩瀚的文献。随着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创业教育规划下,其教育教学地位日益重要,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性化管理界面的开发等,使图书馆的创业资源日趋丰富。同时,随着图书馆创业教育责任的强化与提升,图书馆将逐步成为学生开展创业学习的“第二任老师”。

3.良好的管理人才。随着高校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很多高学历、多学科、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被引入图书馆,甚至一些学有成就的学科专家也加入到图书馆资源的开发管理中来。图书馆的情报学实力与学科人才结构的多样化是其他部门不具备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图书馆管理质量的提升,高效的检索技能、对学科知识的深刻把握、对创业信息的迅速捕获,使得图书馆人员能够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良好参谋。

4.优秀的信息化平台。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随着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开展创业教育的实力。其宏量信息的集约化管理以及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电子资源与跨库检索能力的提高,图书馆人员信息化素质的不断提升等,使得图书馆有条件利用自身能力开展各种创业教育的服务活动,提高自身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5.齐备的硬件资源。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一般居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其高质量的阅览室、报告厅、演播厅、展示厅、咨询室、宣传栏等,结合巨大的图书、光盘、网络资源等,形成了良好的硬件资源,为学生开展创业学习、培训、论坛、讲座等提高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三、图书馆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

1.整合创业教育基础资料。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一定的非专业知识、一定的社会知识、一定的商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知识等。图书馆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整合后的知识网络图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创业基础书籍与资源。例如:针对创业社会知识,可以通过馆藏调整,增加《中国大学生就业》《大学职场》《当代大学生创业》《财经》等各种杂志书籍;针对学生创业的法律知识,可以将法律类型的图书进行挑选归类,让学生便捷地选择到需要的法律、政策文献。图书馆还可以印发《创业教育图书资源指南》等,最大限度地整合图书馆的创业资源。随着学生创业学习热情的高涨,创业类书籍的使用率将会逐步上升,图书馆要及时针对学生需要,统计高频借书种类,在采购的时候增加数量,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创业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指导。

2.提高学生的创业学习能力。相对于中学教育,大学的教育更加倾向于学习自主学习,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图书馆创业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如何检索创业知识,如何读好一本书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图书馆来讲,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把学生的阅读检索能力、科学读书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通过开办各种类型的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提供创业知识学习的效率。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对学生的服务范围还是集中在图书借还、电子阅览室服务、信息查询以及上信息文献检索课等,这跟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没有做好学习能力教育与指导工作有着较大的关系。

3.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中极其重要的素质,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信息素养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等。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技术核心之处,也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在大学生创业信息素养培养中,图书馆要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图书馆老师任教,这是一个好现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获取、整理、利用信息能力的教育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能迅速、正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开展创业咨询与讲座。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是进行创业教育咨询的重要部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参考咨询部的作用,配备专业能力强,工作主动性高的教师担任咨询部教师,提高咨询部教师的业务素质。图书馆不仅要把咨询作为工作的重要方式,而且要把讲座与专项培训工作当成日常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各种文献检索讲座、创业知识学习讲座。可以邀请校内外的相关创业教育专家,以及一些创业成功的校友,现身说法地向学生讲授创业中如何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联系,为大学生创业拓展社会资源,做好创业教育的辅助工作。

5.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平台与图书馆氛围,做好创业意识的宣传工作。从宣传的途径来讲,可以利用图书馆网页与宣传栏、讲座与课堂等进行宣传。从宣传内容上讲,可以向学生宣传创业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可以宣传一些地方与行业创业的机遇和新闻,可以宣传一些创业成功大学生的事迹,如:比尔·盖茨、柳传志、张朝阳等当代的典型范例等。企业家校友师出同门,有着相同的学习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提高其创业的信心,图书馆要善于发掘这些校友资源,运用到创业教育中来。

四、图书馆推动创业教育的策略

当前,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了图书馆创业潜在资源的高度浪费,也与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脱节。未来,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创业教育等教育环节中的合理作用,就要对图书馆的定位、人员职责、管理方式等进行大力改革与完善。

1.学校要充分重视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学校的硬件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过程中,对图书馆的理解与定位不准确、显得过于保守。他们重视图书馆硬件资源的开发,重视图书资源的购进与服务工作,但忽视了图书馆作为资源中心与信息中心应该担负的教育教学责任。未来,图书馆要在创业教育中充分与教育教学工作整合,让图书馆的创业教育工作等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之外承担起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第二老师的责任。学校要赋予图书馆更多的创业教育要求与责任,给任务、给压力、给权利、给资金,让图书馆的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2.图书馆要科学合理定位自己的教育角色。行为是行动的基本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很多非重点高校的图书馆在传统的定位中,一直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图书资源的管理者,是学生学习借阅的服务者,把自己放在了后勤保障的行列,与教育教学环节的联系不紧密。未来,在高校图书馆发展定位中,在图书馆的中长期目标规划中,要把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把创业能力教育纳入到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内容中,把图书馆建成教育教学的关键部门。要加强图书馆的学科建设,有条件的要设立图书馆情报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等,以便留住人才。图书馆管理要进一步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将图书馆与课程教学的工作整合起来,纳入到学校教学系统中。

3.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转变岗位角色。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们在意识上还存在不到位之处,在创业教育方面还比较陌生。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做好图书管理与服务的同时,加强学习、转变意识,扮演好一个教育者的角色。要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教育意识,增强教学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能力,为做好各种创业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做好各种创业信息的收集者角色,在网络文化发展迅速、大学生的网络经验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图书馆管理员要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方面对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各种创业信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最快的速度与方式给学生,使学生获取与掌握的信息更加方便,少走弯路。

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学位论文; 提交与管理

高校图书馆中的硕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高校中是重要的科研文献参考资源,通过它可以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成果,而且通过它也可以系统全面并且具体地反映出学校中各个学科专业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该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由于它区别于图书馆的其他文献资料,在图书馆中一般只提供阅读或复印使用,属于一次文献流通中最受限制的特种文献,所以很多大学图书馆都会单独管理,因而就显得很珍贵。

高校图书馆必须随着自身功能的发展变化,认真探索新的办馆理念,扩大其服务范围,把学位论文的收集、管理、以及学位论文的开发和使用作为本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建立起高校图书馆独特资源的优势和服务特色。

一、学位论文的提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图书馆都相继使用了学位论文管理系统,本馆也在2005年起实现了利用IDL-ETD3.0学位论文管理系统,论文提交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固定制度,每年都会有在某个时间段内,即将毕业离校的硕博生们来到图书馆办理论文提交审核及离校盖章;并且另有相当一部分在职的工程硕士,MBA硕士及在职师资的硕士学位毕业生,他们会不定时地来馆办理论文提交和离校手续。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在提交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现就提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归纳如下:

(1)为了保证学位论文收集的完整性,图书馆会要求所有硕博毕业生首先通过网络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一般情况下,在校学习的硕博生们都能够完成,但是一些在职研究生对论文提交工作不太理解、加之人住外地,就不太方便进行网上提交电子论文。就此问题,我们坚持对所有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严格要求他们做到必须在图书馆网站指定部位,首先提交自己的学位论文电子版,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后,才能在每个人本人的学校离校单上加盖图书馆印章,否则不予盖章。这样就确保了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能够收藏在本馆之内。

(2)由于校园网仅限校内使用,提交论文又必须是本校内校园网IP才行,这样一部分居住在校外的研究生们就无法在校外环境下进入图书馆网站提交论文,因此负责收集学位论文的人员就与技术部计算机检索实习室联手,在图书馆内向这样的读者提供多台电脑,允许免费上网服务,并对提交时遇到的问题现场指导。在论文提交的高峰阶段,图书馆马上开通电话咨询热线,向解答读者在论文提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障学位论文的正常提交。

(3)系统和设备问题。一般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都集中在每年的7月前后,图书馆接收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的数量则剧增,形成一窝蜂局面,前来提交论文的研究生排起长队,加之原有的服务器老化,网速也相对较慢,系统又经常出问题,登录不上,读者和图书馆人员都非常着急。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在本馆网站的论文提交页面及公告栏告知读者,论文提交系统的服务器全天24小时开放,疏散研究生们尽量错开高峰期,利用图书馆以外的电脑上网提交论文;

2、请技术人员对系统问题进行及时维护,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转,保障论文提交系统不断得到完善,维持正常工作;

3、由于有些读者来馆提交论文时使用自己的U盘,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必须安装防火墙,尽量保证计算机不受病毒侵袭;

4、图书馆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图书馆局域网全面升级改造,这样会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实力,为数字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今后的论文提交、管理和检索提供有力地技术支持,保障了论文提交的安全性,学生提交论文以及检索的速度也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常见到的问题有:注册时项目选择错误;漏填论文提交或答辩日期;word文档比例不对,不是超大就是过小;还有的论文使用了超链接;有的论文中保留着修改痕迹;中英文不一致等问题。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使用的是学校提供的统一模板,完成自己的论文后却不修改原模板上的日期。图书馆就要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论文提交须知,特别是对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提交提出了很具体的规定,为学位论文库的资源制作打好基础。提交论文工作是一项比较繁忙而细致的工程,它很耗费时间和精力,但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我馆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完成。

二、 深入细致地做好学位论文的管理、深层次开发学位论文,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近年来,所有硕士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通过之后,都需要通过图书馆主页上的“学位论文提交”栏目向本校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的摘要和电子版全文。 为广大师生读者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就必须优化学位论文资源管理, 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服务氛围, 不断改进和创建新的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在文献资源管理工作中,建立准确、严格、快捷、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做好论文管理和服务工作。

其一、学位论文的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将所收藏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字段,包括题名、论文作者、导师、作者专业、作者单位、摘要、分类号、主题和全字段等信息逐一导入到数据库中去,使读者可以在网上方便地对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对于每本纸本型论文,则在管理数据编目时,给予一个序列排架号码,便于该论文上架管理和用户索取。

其二、学位论文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一部分, 好长时间并不为广大用户所了解, 需要图书馆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建设,稳定检索系统,满足已知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应该设置宣传版块, 介绍其学科内容范围、阅览规则、检索方式等,以此促进读者有效利用这部分资源。

其三、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的收藏模式应随着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这些转变做出相应的改进。不断调整论文提交和收审形式,建议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等形式来呈交和审查电子版的学位论文, 利用特定信箱在网上与论文尚有问题的读者建立沟通联系,这样可以减轻他们在时间上的压力。

其四、应通过编辑学位论文的索引、文摘、专题汇编、目录、综述、述评等各种形式, 对用户开展更有深度的二、三次文献服务工作, 将其静态知识激活,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位论文利用的质量和效益。做好学位论文的收藏管理和开发利用, 就能够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优势, 努力创建适合每一所高校师生的特色精品, 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真正服务于科研、知识创新,成为它们发展的催化剂。

做好深层次开发学位论文工作, 是非常符合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的, 也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根本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 沈嵘.论高校图书馆对毕业生学位论文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18):49-51.

〔2〕 郭金丽. 学位论文的特点及管理[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4(17):40-42.

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文3

图书馆论文2900字(一):“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分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实体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进行旧馆空间再造的必要性、定位和目标。探讨如何通过图书馆空间再造和服务创新,助力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双高”建设;空间再造

1空间再造背景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总体要求、改革发展任务和组织实施作了部署。这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关于职业教育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离不开图书馆为其提供专业化优质的服务来支撑。为适应这一趋势,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结合本校的发展规划情况,在图书馆在现有空间基础上进行空间再造,以满足学校发展和读者对空间服务的需求。图书馆空间再造是指点、线、面、层、体的多维立交,建立在实体与虚拟、环境与资源、技术与服务、学习与交流、休闲与体验基础之上的综合体系和创新过程。

当前,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资源结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图书馆服务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如何通过空间再造和服务创新,使空间功能合理化、馆藏资源配置优化,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为建设高水平院校和专业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必要性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2图书馆再造的必要性

2.1学校发展的需要

“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提出,列入“双高计划”的院校在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手段,而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图书馆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建设符合专业特色发展需求的数据库、主题空间、共享空间等。这促使图书馆在空间服务上转型和升级,而图书馆原有的空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所以图书馆再造也是大势所趋。

2.2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今天图书馆空间发展面临着结构化的新态势,空间服务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之一。空间再造对图书馆空间功能的优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服务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途径,也改变了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方式,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可见,空间再造不但符合学校的“双高”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3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空间再造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部分院校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空间再造。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再造完成,还有一部分院校的空间再造正在规划中,包括笔者所在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一下简称“番职图书馆”)始建于1995年,2010年图书馆开始扩建,扩建后总面积达到3.09万平方米,楼高6层。其中5个楼层设有6个书库、4个阅览室、一个自修室,一个服务台大厅,在三楼到五楼的大厅和书库里的一些区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空间功能不够合理。图书馆空间区域划分如书库、自修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虽然方便图书馆管理,但由于空间过大,采光效果不理想,整个空间给人幽深刻板的感觉,缺少人文关怀。同在一层的书库、自修室、阅览室等没有间隔开来,造成工作人员和读者容易互相干扰。二是资源结构不合理。高职图书馆的馆藏相对较少,传统的馆藏资源比较陈旧,文献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为读者提供的便捷数字服务能力低下,网络及相关数据平台的建设达不到发展要求。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升级,不仅是适应学校“双高”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对读者空间服务需求变化的一种积极反应。

4高职图书馆实体空间再造的探索

4.1高职图书馆空间再造原则和目标定位

(1)空间再造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理念,遵循科学、共享、互动、舒适、便捷的原则来规划和设计空间结构。充分结合“双高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服务保障,同时也保证空间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空间再造的目标。

建什么样的的空间模式?高职图书馆应该做好空间再造的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专业的需要,从理念和制度、实体与虚拟、资源与服务、文化与技术层面,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设计和规划。将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智慧空间的有机结合,能让读者感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来的全新的体验。

4.2改造设计构想

(1)空间功能划分。一是空间功能细化。如将书库、自修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混合搭配,将图书馆主要分成小组討论区、安静区、无声区、多媒体区、共享空间等区域,把一个库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再把内部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用软隔断,自然过渡不同区域,以满足不同读者个性化需求。二是动和静分开,如工作人员工作区域和读者阅读区分开,这样方便工作人员整理书籍,避免干扰读者。三是灯光与自然光结合。有些区域采用自然光和灯光结合,既可以节能环保,又可以保持空间通透性。例如番职图书馆,可以在三楼、四楼、五楼的采光井周边的区域,选择其中一层改造成报刊阅读区。第一,该区域属于开放空间,方便读者获取;第二,一般读者阅读报刊的时间不长,走动频繁。第三,采光效果好,布上绿植和沙发,打造“阳光阅读”。

(2)优化资源。

资源是图书馆再造空间的基础。传统的资源类型不多和数量不足,利用率低下。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资源的结构上调整,不断地丰富资源类型,包括信息资源,优化资源结构。在空间的文献资源配置时既抓文献数量又抓文献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合理化配置馆藏,进行有效的服务供给、精准的服务供给。

(3)加快信息化建设。

空间服务的关键是信息服务。图书馆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空间和环境带来的变革,建设开放共享、科教融合,自主学习的高度智能化的智慧空间,满足各种学习、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双高计划”提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这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建设,空间再造后信息空间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模式。

5结束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是服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校高水平及专业特色发展中不可缺少。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不仅是内饰环境,而且要以图书馆空间、资源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改造成一个以信息、学习、交流、休闲的服务空间。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过程中要以实用性、技术性与职业性为导向,在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发展中发挥作用。

图书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路径分析论文

摘要:图书馆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图书馆管理跟不上现代教育教学的步伐,需要制定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策略,围绕教育教学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营造浓郁的阅读情景,吸引学生自主阅读;持续不断更新图书,提高优质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同步;路径

0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互联网事业也有了较快发展。互联网技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相关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发展模式也应紧跟时展的潮流。在当前网络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与发展也要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的管理与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模式将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和相关学生信息进行整合,以达到提升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效率的目的。

1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意义

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在现阶段未全部对社会开放,仍然处在相对封闭的模式,其面向人群仍是高校师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图书资源的浪费。并且在众多高校之间,图书馆资料不互通,导致目前高校图书馆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快了相关图书资源和信息的流通速度,网上图书馆和资料库成了众高校的必争之处。从经费角度来看,现阶段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料大多以纸质版图书和文献为主,但极易造成损毁和老化。

2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的方向

2.1专业化

特色馆藏资源的专业化、针对性,是学科服务的基本要求。高校内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或院系,进行对口的特色馆藏资源的采访、流通以及读者反馈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采访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对口院系的相关知识,甚至针对对口院系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使得特色馆藏资源的采访工作高度专业化、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科或专业的不同需求。

2.2层次化

高校读者这个群体包括各类师生员工,因此,学科服务也需要满足各类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不同学科有不同的需求,即使同一学科也包括教师、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等不同种类的读者,甚至同一种类的读者群,因研究方向、需求和个人兴趣的不同,对于特色资源馆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2.3时效性

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和前沿,应是学科服务始终追随的方向,特色馆藏资源必须实时的跟随学科、专业发展的脚步。因此,特色馆藏资源的采访、流通和反馈也应顺应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随时关注学科发展动态、新书的等等,实时更新特色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学科信息和知识。

3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教学同步的路径

3.1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由于受到原有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影响,现阶段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服务水平较低,很難满足高校师生对于图书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要想有效提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首先就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持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切实从师生的需求角度出发,不断转变和创新原有的管理服务理念,形成以高校师生为中心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不断简化相关借阅和不必要手续的办理过程,切实做到为师生提供最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其次,相关高校图书馆要加速整个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通过实时的信息化数据实现图书动态的实时监控,并将相关图书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师生,方便高校师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

3.2建设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

校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最基础性的作用,但单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师生对于专业化资料的需求,而专业化资料的相对缺失和相关服务水平的不足,就直接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因此,要想有效促进高校师生专业水准的不断提升,就要不断强化高校间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致力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整合提升相关专业学科信息,不断更新高校信息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条件下的网络环境,不断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3.3高校图书馆变更模式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相关高校图书馆在书籍和资料的整理方面,往往是遵循着相关图书的数目、借阅时间、陈列等程序进行的,而这种传统的发展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高校师生的需求。所以要想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就要不断改革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不断完备相关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其次,高校图书馆在致力于建立信息化图书馆的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多方面整合高校师生的需求,并根据相关需求确立高校图书馆相关资源的建设方向,保证高校图书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高校师生提供相对完备优质的专业化资源。

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论文耦合 著者耦合 核心期刊 CNKI 文献计量学

〔分类号〕G350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alysis of 6 Core Jour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hu Zhengyong Jia Konghan Jia Yuwen Dong Yan

Management School of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116029

〔Abstract〕Based on bibliometrics methods and the data of CNKI,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6 Chinese core jour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2005, including paper coupling, author coupling, coupling intensity, coupling ratio, the paper of most coupling, so as to provide a reliable and objective criter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6 core journals. It also discloses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es.

〔Keywords〕paper couplingauthor couplingcore journalsCNKIbibliometrics

论文耦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开斯勒(Kessler)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这个定义是以论文本身为基础的,即以被引证文献为耦合链把某些引证论文联接起来,从而体现引证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1]。论文耦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技文献之间的潜在规律,对研究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以至科学学和预测学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几十年来,论文耦合的研究始终因其独特之处吸引着不少学者,而且其理论和方法还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入,但总体而言,我国对论文耦合现象还未全面进行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更鲜有所见。

因此,下本文通过统计CNKI的数据,对2005年国内6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论文耦合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与比较,以期得出一些重要的有益结论。

1统计数量说明与引文基本情况

笔者基于CNKI的统计数据,对其中收录的2005年出版的《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和《情报资料工作》这6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统计源,提取其中的4 235篇引文作为统计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CNKI搜索引擎生成的数据,对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统计分析。来源期刊中的“动态”、“通知”、“简讯”等消息性文章不计入统计中。在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文统计结果全部基于CNKI收录与生成的引文数据,与6种期刊的印刷版本中的原始数据有一定的误差(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2005年6种来源期刊的论文引文率为76.78%,低于2004年6种来源期刊的论文引文率96.12%[2]。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CNKI在论文录入时有引文漏录或CNKI系统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但本文只对具有引文的论文进行耦合比较,不影响结果。

2统计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2.16种来源期刊论文耦合比率

本文通过期刊某段时期论文耦合的篇数占全部具有引文的论文量的比率来反映6种来源期刊的耦合情况,以进行定量的比较。根据CNKI所录的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在内的所有期刊论文耦合比率,统计2005年6种期刊论文与6种期刊2005年以前收录的论文耦合比率及2005年6种期刊的论文耦合比率(见表2)。

《情报学报》和《中国图书馆学报》与其他学科期刊或论文的耦合率最大,分别是6 955%和6 987%,这说明这两刊的研究范围最为宽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加频繁、渗透更加深入。同时也可看出其余来源期刊与其他学科的论文耦合比率也很高,相差不大,这说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的著者知识面比较开阔,易于采纳其他学科的新思维、新方法,善于借鉴和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与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管理科学等密切结合,产生了相当多的科研成果,使本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大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2005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与2005年发表的论文耦合比率最高的是《中国图书馆学报》与《图书情报工作》,其次是《情报资料工作》和《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却比较低,这说明《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图书情报工作》的论文具有比较高的时间上的科研延续性,论文的某种属性较大,相关性较高,包括论文的主题、引证的数据、资料或背景较为相近或具有延续性。相反,《情报学报》与《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耦合率很低则说明其论文的延续性较低,但开创性较高,研究方向比较开阔与宽泛,创新性强。《情报理论与实践》与《情报资料工作》则位于上面两者之间。

在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耦合比率的顺序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从中可以看出前几种刊物的耦合比率都相差不多,唯独《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耦合比率比较低,这可能与《大学图书馆学报》本身的引文率相对比较低有关。据统计,《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引文率在几种刊物中一直是比较低的。例如,2004年6种期刊的论文引文率依次是:《情报学报》100%、《情报资料工作》99.32%、《情报理论与实践》98.39%、《图书情报工作》97.32%、《中国图书馆学报》96.03%、《大学图书馆学报》82.31%[2]。论文引文率高说明借鉴能力强,反过来论文引文率低也可能是原创性高,当然,这种引文率低也是相对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的绝对引文率也是很高的。

从6种来源期刊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论文耦合比率差不多,但相比之下,情报学的论文耦合比率要高一些,特别是在与其他学科的论文耦合上,这说明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联系略强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自身发展演变要快于图书馆学。

2.2耦合强度比较分析

论文耦合强度指被引证的论文的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引证论文之间的相关度,耦合强度越大,则引证论文之间的相关度越大。著者耦合强度指被引证的著者数量,揭示了一种学科专业人员在结构成分组成上的相关度,耦合强度越大,则引证著者之间的相关性越高。根据CNKI提供的数据,本文统计出了6种来源期刊2005年刊登的论文的论文耦合强度和著者耦合强度(见表3)。

上。6种期刊中论文与著者平均耦合强度最高的是《情报学报》(1.37),从中不难看出情报学的论文耦合强度要高于图书馆学的论文耦合强度,说明情报学的论文的相关性要高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者相关度要大于图书馆学,被引证的论文与著者的数量多,也反映了情报学的研究更宽泛一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更强一些。

2.3论文耦合最大分析

期刊中每篇论文与其他论文耦合所形成的相关网络大小是不一样的,对期刊中与其他论文耦合最多的论文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期刊论文的某些相关属性,为包括文献规律在内的文献研究提供分析基础。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5年6种来源期刊中与其他学科期刊中的论文耦合量最大的是《情报学报》第1期的论文《基于粗糙集加权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590篇),作者是胡清华,谢宗霞,于达仁;其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的论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1995-2004)》(558篇),作者是吴慰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6种来源期刊中这两篇论文所形成的相关网络最大,与其他学科或论文的交叉渗透最深,涉及面最广,是2005年图书情报学最为重要的论文之一,其作者也是图书情报学比较优秀的学者,对这个相关网络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情报学所涉及的范围。

6种来源期刊2005年的论文与2005年以前的论文耦合量最大的是《图书情报工作》第5期的论文《竞争知识与竞争知识管理――关于情报与情报学本质的探讨》(26篇),作者是龚蛟腾;其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的论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1995-2004)》,作者是吴慰慈。可以看出,这两篇论文在各自期刊中的传承性较强,与以前的论文形成的相关网络最大。对这些相关网络进行研究,可以分析出各自期刊论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变迁情况,对图书馆情报学的未来发展能做出某种科学上的预测。

6种来源期刊2005年的论文耦合最大的是《图书情报工作》第10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缺憾及思考》(7篇),作者是陆刚,其次是《情报理论与实践》第3期的《论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作者是向英明。这反映了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在2005年的论文中具有最大相关网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05年图情学研究的最大热点。

2.4耦合强度最大分析

对期刊中耦合强度最大的论文与著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期刊中联系最为紧密的论文和著者,能为学科中的论文检索与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可以组成相关著者群,为进行学术交流建立通讯网提供线索。从表5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的最大耦合强度都为4,《中国图书馆学报》与《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最大耦合强度为2,《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凡是有耦合关系的论文耦合强度均为1,因此可以分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2005年联系最为紧密的是表中耦合强度最大的几篇论文,他们反映出2005年图书情报学研究最为一致的主题。例如《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第7期的论文《当代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及应用研究取向》就与第5期的论文《图书馆学的科学化与合理性》有很强的相关性,两篇论文应该结合起来研究。表5中论文的作者可以建立必要的通讯网,加强之间的学术交流,读者在阅读本主题的论文时,可以集合起来阅读,收益会更大,同时,也可为学科专业课题提供定题检索的途径,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