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自我认知;社会偏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教学生长期受到社会的漠视与责难,时到今日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改观。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漠视,对成人学生的淡然,已逐渐成为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愈发严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颇多,但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冷漠的人际关系、消极的人生态度三个方面。
1.强烈的自卑感
成人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生,与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是出于无奈才接受成人教育的。为此,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自信。加上家庭的责难、社会的歧视,让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一无是处,于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2.冷漠的人际关系
成人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其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家庭条件不同。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主动、过于羞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言行极端压抑。同时,很多学生与网络为伴,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与现实中的同学交流甚少。
3.消极的人生态度
成人学生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缺乏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对未来一片茫然。不仅在学习上不努力,在人际关系上也缺乏主动与人沟通,在业余时间更是无所事事,生活单一且无任何意义,总而言之,成人学生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三、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相关实践证明,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心理阴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全面地剖析自己,正确认识现状,重塑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途径走向成功。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众多人才,更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难以衡量的贡献。然而,受社会传统偏见和思想误区的影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了国家的“特殊待遇”,成人学生遭受了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成人高等教育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籍管理、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等,针对成人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并未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很多学校就算制订了规章制度,但都是形同虚设,没有严格执行。同时,对成人学生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学生没有安全感,没有体验到家的感觉。然而,再放眼看看学校对统招学生的态度,这种两重天的待遇不得不让成人学生感到失望,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为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3.社会合理评价,凸显社会价值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2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与符号之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1]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官来感知、认识世界,而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换言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当外面的某个事物被他们感知并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时,他们会如醉如痴地紧紧追随。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更容易跟着感觉走。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二)无法抗拒的符号消费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2]于是,人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个性的工具,成为社会群体文化的符号象征,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获取分的标记。因此,符号消费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一是“趋同”,二是“示异”。所谓“趋同”,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层或小团体的相同、一致和统一。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同学穿耐克鞋,我也要穿耐克鞋,别人有斯沃奇表,我也要戴斯沃奇表。趋同性的时尚消费让大学生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所谓“示异”,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你用传呼机的时候,我已用上了手机;你刚用上3000元的手机,我却早已用上5000元的甚至1万元的,以此来显示我的与众不同。
(三)“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费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3]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丰乳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正如吉登斯所说的:“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二、躁动的需求——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一)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大学生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4]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或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影响或决定。消费行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某一时点上,又可以看作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消费者的某种感情反应状态(如生气或惊喜),某种认知反应状态(如对某个品牌的认知度或评价),某种行为反应(如对某种品牌的消费),都是上述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关键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消费者个体或群体,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现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二)心理特征指引下的独特消费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1、追求新奇。大学生虽身在校园,却有很多的社会接触、社会实践时间,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也能自主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同时又没有中学生高考的压力,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但大学生所讲的美感与传统美学所讲的美感并不完全一致。在他们的眼中,也许残缺是美的,不对称也可以使美的……只要“我”觉得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选“它”没有理由。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个性与文明——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第一,发展个性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5]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因此,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第二,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正如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6]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新的欲望,如此层出不穷,永无终止。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第三,提倡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第四,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等。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引合作者日报[N].1965年.
[4]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N].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版,(4):48.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启发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0日
作为我国主干课程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对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和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非常重要。
一、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即集中时段实行课堂上课,学期结束对主干课程进行考试,期末考试结束后该课程的学习也宣告结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称为快餐式教学。该教学模式适合学院的便捷管理也方便教师集中授课及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是集操作和实验于一体的,以这种方式教学是否违背教学规律?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我国本科、专科社会心理学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特性和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仅根据教学进度教授基础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以本土化的思维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满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可操作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本土化研究,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和知识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可以对现行社会心理学教学时间制度进行改革,将教学时间分段利用,把整个课程教学时间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讲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理论,重点讲授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研究方法;主要流派的理论成果;指明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见解和看法,最后拟定第二时段学生进行可操作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的题目;第二时段为学生可操作实验阶段。在该时间段,学生就自己选定的题目展开较充分深入的研究,并完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提交给教师;第三时段为课堂讨论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简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教师互动,开展辩论。在辩论中摩擦出创新的火花,授课教师再做中肯的点评,指出研究报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对研究成绩优异或有发展潜力的学生,鼓励进行后续研究,并可以此为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
(二)改革学习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通过课堂采取的相关创新措施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研究型教学模式尝试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具体的可以由任课教师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视班级人数情况来定),每个小组8个人,然后任课教师再讲基础知识和理论划分出单元布置到各个小组作为教学任务。各组员接到教学任务后开始深入学习,相互探讨,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合作和集体备课的方式写出高质量教案,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本单元内容,回答同学们的提问。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加强各个小组的成员间形成彼此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气氛。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全班产生浓厚的研究型学习的局面。
2、启发性教学:强化认知训练。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教学并非否定了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第一时段运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是很必要的。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因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以不同形式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探索新知真识的认知方法训练就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因此启发性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认知训练可以分为基本认知训练和创新认知训练。
基本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应掌握基本的逻辑和思维法则,学会合乎逻辑,进而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教师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提炼出辩论主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正式辩论。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充分掌握把握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思维运行特点,辩论结束后做深刻点评。这种基本任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鉴别诸如武断、仅从个人偏见出发或仅从最后结论出发等常识性错误。向学生阐明思考与研究问题只能从事实出发,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出发点的原理,使学生明白收集支撑观点或主张之事实材料的重要性。
创新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对现有的课题进行创新,这对于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任课教师可以用如何去创新现有课题的示范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新课题的方法和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认知训练是比较复杂的课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研究学术界各个思想大师、重大发现、发明及各种知识、理论等作为基础,并总结、提炼、创新这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思维和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或让学生直接参与进来。尽管向学生展示这些发生在他人头脑中的具有内隐性的创新认知过程及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教师不是不能做到的。如果有抱负的教师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地不懈探索,奋力在新知真识获取上、在新思想新理论的建构上大有作为,那么,把其自己创新认知过程向学生示范出来就是难能可贵的。
二、结语
以上分析论述的教学原则和各种具体方法并非是孤立存在,它们是互相关联、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因此,社会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和适时的调整,努力使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浅析的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而且适用于高校的许多课程,希望笔者的探索对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7.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5
次序 月 日
内容
重点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6
音乐教师教育
历史与发展趋势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18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6
本文旨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研究
(一)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理,均为社会意识结构层次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态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1](P.44-45,29)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心智状态,展现了群体精神并在群体中广泛流行。[2]
但是,通过厘清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既然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上升为社会意识,那么,某种程度上,张二芳笔下的社会心态仍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部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丁水木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社会心理,而这种群体的心理反应受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杨宜音则将社会心态同社会心理区分开来,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单位或分析水平,[4](P.14)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5]
马广海关注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同重大社会变迁的过程紧密相连。[6]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转型社会一种宏观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认为社会心态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模板,是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特点与行为模式。[7](P.25)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文化学将社会心态归为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层次。李静认为社会心态应当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8]李鑫生在《人类学辞典》中,将心态界定为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认为社会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成为这一文化的最基本层次。[9](P.187)余勇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视角,将文化心态等同于社会心态。[10]
姚维把宗教心态归为民族地区社会心态。[11]马进以日常交往为切入点,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心态、法制心态。
"社会心态的概念研究是组成其判断论证的基础。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界定,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社会心理学方面则显得更丰富。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强调了社会变迁或者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社会心态与个人心态做了区分,强调社会心态的整体性;同时,部分学者刻意将社会心态从社会心理中剥离出来,寻求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独立性。但是,不难看出,社会心态虽然被普遍使用,却在一定学科层面上并未达成共识,成为理解广泛,随意性较大的词汇。也有学者融合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态加以界定,力求在不同学科层面达成共识,却也不过是三个学科的分而述之。
二、关于社会心态内容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由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构成。[2]程家明强调,心理取向、社会理智与精神支柱及其包含的各要素均属于社会心态内容。[12]
虽然两位学者观点不甚相同,但就其对组成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阐释上来看,心理取向和心理要素都包含了民族精神和社会性格;社会理智和文化要素均包含了社会理性;精神支柱和思想要素也都包含了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内容涵义是一致的,均蕴含着社会心态的稳定性。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系统是心态内蕴和心态表象的有机统一体。[1](P.58)两者均属于稳定性成分。其中心态表象是心态内蕴的外化和对象化表现,既然心态表象所包括的话语系统、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社会风气等属于较稳定性成分,那么,心态内蕴也自然如此。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基础上,陈午晴将社会心态分为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两种。[13]受"知情意"影响,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5]马广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即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6]
受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结构由内到外从超稳定到变动性,其依次对应的内容为国民性、社会价值观、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及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等。[7](P.34)由此可知,王俊秀的社会心态内容依然受"知情意行"影响。
(三)十报告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
十报告从"良好社会心态"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心态内容,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部分学者围绕十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邓朦以中国传统儒学阐释了"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强调理性平和是社会心态的根本。
王洪春从社会心态个体到全体的形成路径论述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 总体来说,不同学科站在各自理论角度,都对社会心态所蕴含的稳定性内容(特别是国民性、社会价值等)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社会心态的内容,各学科之间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对十提出的社会心态的内容,学界也重视不够,研究严重不足,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关于社会心态作用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哲学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这一论断,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李静从社会心态的抗变性角度,认为落后的社会心态对转型期社会有滞后影响;同时,基于社会心态的相对独立性,认为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而社会心态的引导作用在于社会行为的选择受其引导。[8]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直接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1](P.56)
二是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基于社会心态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地位,程家明指出,社会心态具有中介过滤作用,因为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要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通道同化为社会意识,最终由这一部分社会意识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16]李静提出,社会心态将具有各种思想内容、目的的活动连接起来,构成整体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关系,起着社会组织和凝结作用。[8]
三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重影响。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作为心智状态,不仅可以认识改造社会存在,也对社会意识产生能动作用,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方的发展与变迁都发挥作用。[16]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态自身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心理进而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心态内部的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心态具有预测作用。学者们强调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的意义。马广海认为,探讨社会心态的意义就在于其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6]丁水木认为,社会心态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迅速发挥预警作用。[3]
二是社会心态具有汇聚、从众、群体极化、群体参照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杨宜音从社会心态的传播过程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认为汇聚效应指的是拥有某一观点或态度的个体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汇聚共识,最终成为超越个体的集体力量;从众效应也称为"多数人效应",指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时,往往比个体更容易走向极端;群体参照效应是指人们易选择与自身相同特质的人加以比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指预期会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期待的后果。[4](P.56-58)
三是社会心态具有推动、支配和控制作用。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心态也是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推动者。同时,他将社会心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心态各结构内容之间也发挥着支配和控制作用。[7](P.32)
四、关于影响社会心态主要因素的研究
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十分复杂,学界主要围绕社会心态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社会主体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
(一)社会心态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孙伟平认为,作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心态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杜秀清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18]
2.社会因素。邵道生认为,社会剧烈变化是影响中国国民心态变化、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19]李有发则强调,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
3.社会组织结构因素。黄相怀认为,随着改革深化,基层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21]龙书芹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不同。[22]
(二)社会心态内部因素
1.文化道德因素。刘东超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心态演变过程,指出中国文化变迁带来了社会心态的变迁。[23]邵道生强调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和"榜样"力量的丧失,处于"无道德心态",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19]
2.核心价值观因素。夏学銮认为社会心态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24]王俊秀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文化传统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属于稳定的社会心态,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其它层次和行为。[7](P.32)
(三)社会主体自身因素
孙伟平认为,包括生理、知识经验、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社会主体自身因素,对社会心态起着制约作用。[17]孙德梅基于调查数据得出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25]
五、关于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研究
(一)从国家发展大局角度
1.加大发展力度。胡红生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引导调节社会心态的物质保障,也决定着社会心态发展的性质和水平。[1](P.293)杜秀清认为,要通过加快发展,在稳定中做大做强社会财富,并加以合理分配,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打下良好基础。[18]
2.加强制度建设。温淑春提出,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26]王俊秀强调建立制度层面的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27]冯国芳提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教育机制。[28]
3.优化社会环境。王雅君认为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刘武俊则认为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30]李霓站在执政党角度,强调将社会心态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目标。[31]闻学良强调要优化媒体,认为必须始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方向,引导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32]
(二)从完善社会心态内容的角度
1.坚持的指导地位。叶国平提出,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统领与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33]
2.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刘扬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优化现代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发挥一元主导作用。赵静强调,发挥核心价值引领力,助推社会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的认同。[35]
3.注重文化道德建设。陈虹提出,用中国精神铸造良好品格,改变社会认知和疏导社会情绪,激发斗志,培育自尊自信的良好社会心态。[36]李霓认为,要做到用文化传播引领公众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0]马向真认为,正是因为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之间的同向互动关系,道德价值的建构就必然随之带来良好社会心态。[37]
(三)从社会心态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
1.增强社会认同形成共识。沈建波强调,增强社会心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38]刘艳萍认为,建构和谐社会心态是指在社会各阶层社会心理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认同。[39]
2.加强调节疏导营造和谐氛围。杨玉娟提出,构建社会心态自身的调试机制,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援助体系、监管体系、分配体制和社会心态研究系统,加强调节,多元化多渠道地培育良好社会心态。[40]马广海则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对于社会心态的监测,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进行及时的疏导。[41]
纵观社会心态研究现状,近年来学者们在社会心态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但仍缺少对理论研究应有的关注和缜密分析,多跳过概念直接加以分析,或综合考察现象以论述社会心态应用内容。社会心态成为约定俗成却内里不明的用语,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也阻碍了应用研究的深度。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社会心态研究要取得长足发展并对社会稳定发展切实发挥作用,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并不断深化。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也越来越需要从学理层面深入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影响下的社会心态,否则,始终不过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