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车险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车险调查报告

车险调查报告范文1

一、 调查情况

(一)荆州市城区经发证部门颁发资质证书的修配厂,城区修配厂共300余家。其中具有一类资质的11家,二类资质的70余家,三类资质的200多家。保险公司有业务往来和协议的修配厂共有30家,其中:一类修配厂 家、二类修配厂 家、三类修配厂 家、无证修配厂 家。人保财险荆州分公司在城区四家固定(指定)定损修配厂四家,并签订协议书。公司实行远程定损、24小时对定损单位进行监控。除人保财险对四家修配厂签订书面协议外,其他公司没有规范的协议书,调查中相关人员反映只是口头协议和客户自选修配厂。

(二)城区修配厂维修中存在问题。

保险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客户对修理厂反映:一是扩大损失项目,报价不真实。对车辆的结构、零部件不了解、承修方怎么说,保险公司就怎么定。不然就要发生争议和纠纷。二是修配厂和司机(客户)联合骗保,扩大修理范围和随意提高修理和配件价格,引起保险公司与客户的矛盾。三是修理厂拉业务给回扣,造成有的修配厂无事做,自己业务不能保时保质,影响了理赔效果和质量。四是客户反映修理厂不能保质维修,正品更换次品。如:保险杠有80元/根、120元/根/、400元/根,定损是400元/根的只给更换200元/根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保险公司定损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座谈了解,修配方反映,一是查勘人员素质不商(业务素质),不能准确定损,不能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引起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矛盾。同时给修配厂带来维修中的难处。二是保险公司选修配厂,不是以维修技术和质量,而是用业务换业务,例如(4s店提供车辆保费,产险公司提供维修业务)并签订了交换协议书。不能保证维修质量,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和公司的形象。三是个别查勘人员和客户合伙做假案。例如:查勘人员要求车主(客户)换上旧件进行第二次碰撞,伪造现场,骗取赔款进行分利。四是个别查勘员到修配厂拿钱物用修理费冲帐。

(四)修配厂和保险公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的公司年终在修配厂报销费用和职工福利。二是按修理金额提取适当利润(提成)。三是个别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修理厂有股份(分红)。三是保险公司与修理方共同得利,定损只是一个摆设,存在“人情损”、“指定损”,不能公正、公平、公开、合理地现场出具车辆损失定损价格,还要等几天才能出单。报价下来后,保险公司还要对价格进行压价,承修方怕得罪保险公司,只能以次充好,共同赢利,受害方是客户(车主方)。四是大型车与小轿车定损维修标准不合理,某些项目上要高,有些查勘人员业务不熟悉,对大型车零部件定价高,特别是工时价及折装费(比如:大型货车的大梁校正工时就达七八千元,换一个全车的大梁,价格才1万元),车辆只要一出险,维修企业风雨无阻,比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跑得还要快,吊车、拖车一起上,特别是外地的代查勘车辆,涉及不到自己公司的理赔率,价格定的更高,因为都有好处:1、维修企业施救费、拆定损费,不在该修配厂修理还要收其他费用;2、查勘人员得到客户好处(事故方)明明知道是假现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客户出谋划策,使假现场改为真实,扰乱汽车维修市场。3、客户在现场给查勘员承诺,只要你办好事,花点钱也无所谓。

(五)近几年来,保险车辆事故逐年增加,赔付率逐年上升,XX年共赔付9039.7万元,赔付率48%;XX年年共赔付1.29亿元,赔付率50.4%;2010年共赔付1.53亿元,赔付率54.1%;2010年一季率共赔付5181.11万元,赔付率51.5%,由于保险车辆事故发生频繁,保险车辆定损维修纠纷不断增多,引起的纠纷和争议既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形象,也影响了客户对保险投保率,同时引起了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经过调查情况,反映我市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规范修理市场克不容缓,是保险业发展的需要。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是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是防贿赂、防腐败,维护客户利益,维护行业利益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企业标准、规范车修市场、维护行业形象及客户利益。

车险调查报告范文2

在收到的211份调查报告中,有35.45%的欧系车,30%的自主品牌,18.64%的日系车,8.18%的韩系车,7.73%的美系车,由于没有对投票进行任何干预,所以参加投票的车系分布是相对公平的。

在车辆使用年限的调查中,大部分车辆都是三年之内的新车,40.91%的受调查车辆是已经使用1~3年的车辆,30%的受调查车辆是1年之内的新车,使用3—5年的车辆占总受调查车辆的13.64%,而使用5年以上的车辆占总数的15.45%。

产品满意度——质量满意度最高,零部件价格满意度最低

在车主购买车辆的过程中,除了预算之外,最先考虑的因素调查中,车辆安全性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44%,这说明中国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成熟,对于用车安全的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提升,紧随其后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占27.01%,其后的排列分别是售后服务10.9%、品牌9.95%,设计9.48%,节油性9%、驾驶性3.32%,新技术1.42%、舒适度0.47%。由此看来,在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中,对于安全性以及车辆质量稳定性的重视程度在慢慢提升,而对于新技术以及环保节油的意识还不够强烈,这是接下来市场需要积极推进的方向。

对于产品本身而言,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最高的是质量,占调查总量的35.55%,满意度最低的是零部件价格,占调查总量的35.07%。由此可以看出,在现阶段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产品,质量稳定性还是比较能够信得过的,虽然有关汽车质量的投诉量在不断上升,但是这恰恰说明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懂得利用法律和媒体途径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而零部件价格作为满意度最低的产品信息,值得厂商和经销商深思,曾经有多家汽车4S店表示他们的最大利润来源并非来自于汽车整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是一块肥肉,而零部件价格是利润最高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车主在车辆过了保修期之后都会选择非4S店修理车辆的最大原因。

服务满意度——售前服务满意,售后服务不满意

服务满意度调查的方向主要从经销商方向人手,经销商服务最满意的地方是售前讲解,占总调查数量的35.07%,其次排序是市场优惠、提车过程,等车过程等,可以看出,经销商服务最满意的地方基本是在用车之前的买车阶段。经销商服务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售后保养,同样是占调查总量的35.07%,紧随其后的是保养维修工时。

经销商服务最满意的排序是从售前到售后,而最不满意的排序是从售后到售前。也就是说,接下来中国汽车服务的发展方向是售后服务,消费者们已经不满足于交钱之前的优越感,还要拥有用车之后的舒心服务。接下来的汽车行业发展,也许就会是服务市场的话语权更大。

行业满意度一汽车三包亟待出台

对行业满意度的调查,主要针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车险条例等方面做出了调查。

目前有81.04%的受调查者坦言目前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充分保证自己在购车用车过程中的台法权益。调查显示,对消费者保护最好的环节是买车环节,占比达到46.45%,保护最不好的环节是售后环节,占比达到61.61%,这是此次调查中为数不多的占比超过50%(只有两个选项的调查除外)的调查结果之一,这样的数据值得我们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深思。售后环节的保护更多的是对产品质量的肯定和后续服务,而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不成熟的地方就是售后保证,近年来频频被提起的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也多次被延后,据最新的消息称,汽车三包法规已经在今年初进行了第二次听证,有望在年内实行。这无疑是对汽车消费者最有利的行业帮助。

车险也是近年来非常火热的争议点,目前车险条例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参与进来,而是被强制要求同意保险公司一方制定的保险条例,因此就出现了众多的霸王条例,好在近日车险新规出台,“高保低赔”,“无责不赔”,“不计免赔”三大霸王条例已经被废,但仍然有42.18%的受调查者认为保险条例应该由保险公司与消费者协商制定,另外还有32.7%的受调查者认为应该由保监会等第三方机构制定。

车险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logistic模型;需求分析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5ZCY11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logistic模型的互联网汽车保险需求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快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与保险业的融合日渐深入,已逐渐形成新的“互联网保险”蓝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2015年度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为2,234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近69倍,互联网保费在总保费收入的占比从2011年的0.2%上升到2015年的9.2%。艾瑞咨询的《2016年中国创新保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1~2015年网络保险用户从0.1亿人增长到3.3亿人,增幅高达3200%。

2015年互联网财险的网销与电销数据显示,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为768.36亿元,同比增长51.94%,其中80%是从财险公司官网销售出去的,而且主要是车险。据艾瑞咨询预计,2016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590.5亿元,渗透率将达到2.6%,互联网保险销售正迎来爆发期。

传统保险主要依靠业务员和中介的大范围推销来进行产品销售。“互联网+保险”借助门户网站、保险超市、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开展业务,商业模式开始从传统的专业销售模式向定制化+服务模式转变;从单纯的保险思维模式向互联网思维模式转变;从传统的线下机构网点出单模式向线上体验与交易模式转变。

互联网保险业务流程全程在线,全国均不设任何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承保和理赔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把线下保险产品搬到网上售卖,而是深度嵌入互联网背后的物流、支付、消费者保障等环节,改变了现有的保险产品结构、运营和服务模式,用互联网的模式去重构消费者、互联网平台等相关各方的价值体系。

二、数据描述及模型分析

(一)定义变量。本文主要研究性别、婚姻状况、工作情况、风险厌恶程度对汽车保险需求的影响,其中,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用开车时是否经常注意系好安全带和开车时是否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来代表风险厌恶程度,具体变量说明见表1。(表1)

(二)数据描述。本文数据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联合成立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样本数据分有汽车商业保险和无汽车商业保险两种结果下的描述性统计,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表2)

(三)计量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是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拓展,主要用于对多因素影响事件的概率预测。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p为Y=1时发生的概率,xi为影响因素,βi为回归系数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不需要线性回归的假定,我们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的估计。对方程进行化简可以得出Y=1时:

因为数据满足二元分布,其对数似然函数可以表示为:

三、实证结果

通过回归结果发现,汽车保险需求中,性别、婚姻状况、风险厌恶程度对汽车保险需求影响显著,其中婚姻状况对汽车保险需求影响最为显著,工作情况影响不显著。(表3)

四、结论及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社会中大量不可保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很多碎片化、长尾化的风险保障需求也依托互联网的聚合性、无界性、零成本的特点。正是有了客户需求的驱动,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才使这些小众的保险需求走进现实。随着OBD、UBI等车联网技术及可穿戴设备、互联电子病历等业务发展,保险的智能化有了现实条件。如利用OBD和UBI,车险市场可从保额定价转变为使用定价,实现依据每个驾驶者的具体行车行为和行车情况对车险进行定价;利用可穿戴设备和电子病历,全方位、全天候地监控人体生理指标和行为模式,实现人身保险的精确化定价,并为保险深度介入健康管理提供途径。同时,在产品承保期间,还可以实现费率与客户交互,即费率要随着风险单位的不同状态进行动态的调整,并实现保险与客户之间的交互。

“互联网+”时代下,比特经济与原子经济将深度融合,将极大推动新生代核心消费人群行为方式的转变。为了迎合汽车保险需求,未来保险业将会呈现出“大而全、小而美”的分化特征。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很有可能通过外包服务方式将电子商务等非核心应用系统外包给专业的公有云服务商,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能力建设,节省运营成本。而一些大型保险机构,将依托自身强大的IT基础设施,专业的IT运营经验,搭建更加安全的、更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自主可控云平台。

传统保险业要固本新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场景来优化保险业务,即所谓的“保险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空间,还在于要把互联网的一系列数据化的经济行为融入保险要素,用保险服务互联网的发展,即所谓的“互联网保险化”。“保险的互联网化”及“互联网的保险化”共同竞争、共同合作,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日益发展的汽车保险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车险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保险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保险公司一直是促进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在我国正处于宏观环境日益复杂、科技变革加速和行业结构化转型的环境下,对保险公司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尤为重要。一方面,“保险姓保”,行业回归本源,保险价值链重构,中小保险公司难以完全复制以往的成功模式,因此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变革营销渠道,通过科技赋能固本增效,打造核心价值创造力,才有可能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区块链、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技术在保险行业的运用[2],创新型保险场景出现,大量细分的保险保障需求得以满足,这都将推动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保险营销、成本控制、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在这一趋势下,保险公司应在战略上重新定位和选择渠道及合作伙伴,基于金融科技创新,进行精准获客,高效运营,全流程服务,才是未来的制胜之道。随着保险消费主体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用户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以及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提出了更为重视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满足用户需求是其立业之本。以AI、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保险科技的加持,互联网保险业务凭借其服务效果和客户体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一、中国保险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一)原保险保费收入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原保险业保费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但从2017开始,保费收入增速开始放缓,经过两年增速下降,在2018年底达到3.8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我国保险深度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保险深度水平。

(二)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分析对于互联网保险而言,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端于2011年,从2012年开始进入了全面爆发期,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但受行业结构转型影响,互联网保险保费自2016年开始增速放缓甚至停滞,截至2018年,互联网保险总保费达1889亿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

(三)互联网企业布局保险业目前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保险业务,虽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正处于合作大于竞争的状态,但这个局面能维持多久还不能确定,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公司相较于传统保险公司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公司可以凭借其掌握的大量电商及及消费者数据,对用户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对客户的风险偏好水平以及风险需求进行精准预测,这无疑对传统保险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今后保险行业的竞争不仅存在于传统保险公司之间,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会使竞争更加激烈。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保险科技积极创新对消费者的风险进行精准衡量和精准定价,凭借科技创新开展更好的服务。

二、保险公司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一)保险前端销售效率低下,产品同质化严重我国传统保险依据大数定律进行产品设计,产品种类繁多,但大量的细分保障需求无法满足,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程度不足的问题,各家公司的产品未能考虑到市场及客户的真实需求,供需不匹配,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差异化需求[3]。此外,传统保险的前端销售往往采取电销、网销、销售人员登记拜访等方式,一方面,这种方式促成一单业务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客户难以同其他保险公司进行对比,不仅降低了展业效率,也降低了客户决策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用户排斥保险营销的方式,不利于保险公司客户复购。

(二)保险中端定价、风险控制、核保核赔管理被动信息割裂一直是保险行业存在的痛点之一,由于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各险企内部各方面数据质量不高且共享困难,缺乏大数据支撑。保险公司采集用户数据获取风控信息主要是通过人工沟通获得。据2019年的“FRISS保险欺诈调查报告”表明,有45%的公司仅凭理算员的直观感受,65%的公司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鉴别高风险客户和监测欺诈案件,数据获取困难且沟通不畅导致传统保险公司销售管理、核保管理、风险管理非常被动,难以展开主动的精准营销和提供定制化保险服务。

(三)保险后端理赔难,服务体验差传统保险公司因漫长的人工处理过程造成的“理赔难”“理赔慢”的问题一直为客户所诟病。例如在财险理赔上,2019年前三季度,因理赔造成的保险纠纷达30028件,占财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7%,纠纷险种以机动车辆保险为主,主要是因为车险理赔流程和需要的单证繁琐、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效率低、定损不透明等造成的金额以及责任争议;在人身险理赔上,截至2019第三季度,理赔纠纷达7300余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2%,涉及的险种以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为主,主要是由人身伤害医疗发票认定、识别复杂,伤残评定周期长造成的。一些互联网保险平台“种流量,轻理赔”的销售理念,也导致了用户对保险产品及公司的不信任,服务体验感差。

三、保险科技在保险公司中的创新应用

针对上述保险科技发展给保险在渠道获取、产品营销、盈利模式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各方面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目前保险公司运用保险科技加强底层技术的支撑作用并以此解决以上痛点和不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居民对保险科技的不断认可,加上资本的大量投入,保险公司将衍生更多的创新型产品应用协同推进保险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价值发现,重塑保险业态[4]。

(一)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推进保险创新产品设计保险与科技的结合应从数据和客户两个方面入手,近十年来,保险公司一直是在交易和风险管理中使用分析工具处理有限数据以应用于风险敞口和损失模式,而目前重点已经转向利用大量数据源获取更多关于被保险人的性格、健康数据、收入数据,金融理财产品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来为用户进行多维画像,对用户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研究,从而帮助保险公司迅速深入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然后基于大量数据进行预测模型,进行客户的“私人订制”以此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区别于其他保险公司的个性产品,我国的平安、泰康、众安等保险巨头都纷纷进行了大数据应用实践。此外,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账本,可以让互不相识的各方在交易中彼此建立信任的解决方案,保险行业可以利用区块链实现产品开发,为保险产品设计提供精准的场景识别,开发具有特定风险场景的保险产品。区块链技术具有自动执行协议的功能,即在去中心化系统基础上构建共识机制而无需中心化检验。基于自动化执行协议运行的保险产品具有效率高、透明度高、安全性高的显著特征。

(二)运用人工智能优化保险公司运营和管理计算机图像识别、机器学习、NLP、人机交互是AI的四大核心技术,其背后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快、更稳定地与客户进行互动。例如,在销售环节,例如引入智能客服,不间断的响应客户咨询,进行信息整理,这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投保环节,引入智能投顾,基于掌握的客户信息,洞察客户的保障需求,从大量保险产品中适配出符合客户真实需求的产品,节约了客户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搜索比对的时间,借此提高客户转化率。在核保环节,当前核保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态势。基于人工智能,保险公司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与用户线上交流,获取用户信息,预测用户风险,作出是否承保的决定,节约等待时间,提升核保效率。此外,人工智能在精准定价方面也有应用价值,对多维度,立体化的客户信息进行风险分组,进行差异化定价,实现“千人千价。”在索赔处理和欺诈识别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连接用户外部信息和征信数据,提升风控以及反欺诈能力,侧重于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从而减小赔付率。保险公司将人工智能贯穿在保险产品设计、定价、承保核保、风控等各个环节,将会提高保险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

(三)科技理赔为保险服务赋能“理赔难”“理赔慢”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2019年上半年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显示其理赔获赔率都大于97%,平均理赔天数也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AI等手段,赋能保险核保理赔,大幅提高了理赔速度。例如中国太保在理赔方面推出“e闪赔”“太e赔”、蚂蚁金服“定损宝”“车险分”、平安养老险的“极速赔”等。这些急速理赔的背后,都有着AI技术的强力支撑,保险公司也应在客户要求赔偿时为客户提供能带来附加服务的产品,让客户体验更为顺畅的理赔过程。以平安养老险“极速赔”为例,平安与医院设立数据共享平台,经用户许可后,系统自动审核不需要客户提供病历和发票,门诊理赔最快20秒就可以结案[5]。车险领域的“定损宝”是保险和人工智能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它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识别不规则车辆的损伤问题,从几个特定角度对车辆进行拍照,通过算法识别事故图像,然后在与保险公司联系后即可定损。该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减少了保险理赔纠纷案件的发生,减少理赔天数,降低保险公司运行成本。

车险调查报告范文5

(编者注:保险消费者包括――被保险人、投保人、受益人、被保险人的死亡保险金法定受益人等等,下面统一称为消费者)

在消费者买保险时推销员说得千好万好,可一旦发生保险事故想要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金,更多时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要符合合同中规定的诸多细节条款外,还需要很多的手续和证明材料、单据等,弄得不好就会因为材料缺这少那的而影响理赔。所以,很多消费者认为这里面“水很深”。

笔者认为造成目前的尴尬状况,原因有三:

首先,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也就是说某个个别的消费者是否出险以及何时出险-都是不可预料的。对于这种很少遇到的理赔状况,普通客户不会、也不可能、更没必要了解太多的技术细节。

其次,在早期不完善的保险市场上,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理赔服务上的不足甚至是官司纠纷。而之前的不良影响被遗留到了现在,这正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典型。

第三,的确是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客户对于保险理赔存在着―定的误区,甚至会有过高的期望,当实际的理赔情况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时,就会出现不满情绪,继而偏激的说法。

保险公司理赔流程

大家都知道,保险可分为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和自由买卖的商业保险。商业保险中又包括人寿保险和广义的财产保险(如汽车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等)

只要是有投入的保险就存在着理赔的问题,目前状况下,消费者对国家强制实行的保险理赔没有太多的疑问(在实际的商业保险理赔中,会存在着保险公司要求先行进行社会保险理赔的细节,比如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

所以,我们后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商业保险上的理赔。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各大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赔部门的工作流程。

保险公司在接到出险报案后,不仅对通知事项予以登记,而目初步审查保险单证,确认无误目有效后进行立案。

对于保险事故的查勘,保险公司根据保险事故详情,既可以派本公司的理赔人员,也可以聘请外面的勘察评估机构专家,甚至委托异地的相关单位进行查勘。

对消费者提出的索赔,理赔人员会审查其提供的索赔单证和资料,对不完整、不充分或不符合约定要求的单证和资料,应及时通知被保险人、受益人补充提供。

保险公司经过对事实的调查与核实,依据保险合同审核确定是否属于承担责任的范围。对于符合的保险事故即给付保险金数额。

我们看看某人寿保的理赔流程操作

保险公司审核投保人的理赔申请时,首先就要确认其身份是否见自己的客户,包括投保人、被保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等)及保险合同的有效性。

随后要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和损失情况。同时根据保险事故的性质提醒保户提交相关的材料(如医疗费用证明,治疗方案材料,意外事故证明,交通事故证明,死亡证明和年龄证明等)

保险公司立案,让调查员进行审核。如遇重大事故或有疑问的事故,会派专^进行调查。

理赔员对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计算出赔付金额。如有疑问仍可派人调查。作出核赔结论。最后保险公司通知保户领取赔款,并且结案归档。

我们再看看某财产险公司针对车险的理赔操作流程,主要分为10个步骤:

案件受理:接报案专员提供24小时服务。

对属于保险责任的,根据所处位置交相应调度查勘员。

查勘员现场查勘,并指导被保险人做好报警或事故处理。

定损员评估损失,定损环节是整个理赔环节中的呕喉环节。

立案及未决档案管理。

资料接收:指导保户填写一些相关的理赔资料,协助保护处理案件包括去交警部门调节。

理算员按条款计算理赔金额并制作理赔计算书。

核赔员复核赔核批。

财务划款。

结案归档。

如何避免在理赔过程中遭受拒赔的几大细节

杨先生在2008年底,参加单位例行体检时,查出患有重大疾病。他家人记得在2个月前买了某公司的大病保险,故而申请该保险公司理赔。最后杨先生等来的却是保险公司的拒赔通知书。

经查询,我们发现杨先生的重大疾病是在合同生效后第78天发现的,还没有过90天的等待期。根据深入的调查,我们还发现,杨先生的家人听信另一推销员的建议,在该重大疾病保险的10天犹豫期内全款退保,转而购买了另外一款分红投资保险,所以那个重大疾病保险自始没有生效,故而被保险公司拒赔。

由此案,我们不难发现,拥有一个合适而且有效的保险合同是得到理赔的前提。为了避免在理赔过程中遭受拒赔,我们一定要注意下列要素:

1、及时足额交纳保险费,避免失效。在人寿合同中,投保人都有一个缴费的宽限期(一般为60天)。超过宽限期未缴费,且无保费自动垫交的,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此后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2、保证所签保险合同不为无效合同,比如被保人或者投保人没有亲笔签名,购买时未如实告知(尽管现在有了“2年不可抗辩”的新条款,但是为了避免纠纷和拒赔风险,请购买时就如实告知),同时保证证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

3、保存必要的索赔单证、材料,一旦遗失尽量补领或者开具证明的。否则保险公司很可能拒赔。

4、对于某些可控的保险事故(比如第89天不舒服,看医生,确证重大疾病等),尽量不让保险事故发生在免责期,或者过了等待期再进行。

对于不在理赔范围的保险事故,或者是非有效合同(比如违反告知义务,保险欺诈,故意行为,自杀行为,犯罪行为等等),可以申请退保或者申请退还保费,争取减少损失。但是最后如何处理,以保险公司为准。

对于保险责任要细分。因为很多保险合同是“组装”而成的,要分类归属分类计算

李太太郊游途中,被一违章车辆严重撞伤,肇事司机逃逸。幸好被当地农民救起,在当地的私人门诊部抢救,开销3000元。病情稳定后,家人又送李太太到家附近的民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并住院10天。治疗期间花费手术费25000元,住院费4000元。最后因为癌症并发而死亡。李太太家属就上述费用进行索赔申请。经过保险合同的查看和分析,李太太拥有的保险责任为:

1、意外医疗费3万元;

2、可报销住院费1万元;

3、每日住院补贴500元;

4、身故保险30万元;

5、消费性纯保障型重大疾病保险20万元。

在得到完整的证明材料和所有发票后,保险公司给出的理赔款项如下:

1、赔付意外医疗费28000元(3000+25000);

2、拒赔住院费4000(理由:住院治疗需要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该民营医院没有评级;)

3、拒赔每日住院补贴5000元(理由同上);

4、赔付意外身故金30万元;

5、拒赔重大疾病保险20万(因为癌症的鉴定,需要在三级及以上医院)。

由于没有指定受益人,所以30万元和28000元一起作为遗产进行分割(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父母,养父,与前夫的女儿,先生和儿子平分,且需要一起进行公证)

由此案,我们发现:在医疗过程中,医院的选择有非常大的讲究。所以,正规的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是首选,一般不选择乡村医院及某些不在理赔范围的医院,除非是紧急的意外情况。

许多理赔项目是分类进行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需要逐项的申请。可能有些可理赔,而另外一些又不可理赔。

最好在保险合同中就指定受益人而非填写法定。否则将需确定合法遗产继承人关系,还需提供相关的判决书、公证书和遗产继承协议等法律文件,比较麻烦。

1)医疗用药分为社保内和社保外

2)医院被评为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分甲乙丙三等,三级甲等最好。而很多民营医院基本上没有评级。

3)一次恃给足相关的需要的材料,包括原件和复印件。向不同部门去拿相应的材料。

4)未成年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受益人由监护人代行权利;

5)已在其它机构获得医疗费用报销,且不能提供医疗费用原件的,需提供其它机构的证明及医疗费用收据复印件。

6)最好选择银行转帐支付方式,否则领取现金将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7)在境外发生保险事故,须出具当地合法机构的单证正本和中文翻译件,并需经过合法公证机构及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验证认可。

了解相关的时效问题,避免某些状况下可能出现的失效

陈先生1998年就买过人寿保险,拥有养老和身故两项利益,自2008年以来连续2年没有缴纳保险费用,他从来没有主动联系人,人也联系不上他本人。陈先生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就非常谨慎,没有留下任何紧急联系人和手机之外的联系方式(e-mail也没有)。

某日他们家人突然打来电话咨询理赔的事情,因为陈先生在200B年在国外身故。家人也是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才发现了我的名片。由于我不是陈先生的原始人,故而也没有他的详细联系方式,加上陈先生有变换工作和搬家等,所以不可能联系上他。如果不是此次其家人联系我们,可能一辈子也联系不上。

在整理其保单的时候,发现其付费状况一直不错。所以还是有效的。并且那时离陈先生身故时间还不到两年,所以最后为其家人办理了理赔手续。

让我们在遇到保险理赔时,做到不慌不乱,及时寻求自己的服务员的帮助和协助,拿到合适的材料和证据(宁滥勿缺),及时的通报给保险公司,争取更快更多的领到属于自己的保险理赔金。

危机成就黄金职业

2009年5月23日,国际财务策划标准联盟(中国)教育发展中心为1 55名FChFP学员举办了隆重的毕业典礼。金融危机是全球的,但未必是自己的。在接受了专业、系统而贴近实务操作的培训后,更多学员看到的是金色的未来。危机成就英雄,亦可成就金色职业。

持续的金融危机与波动让市场遭受打击。投资者收益受损,许多企业的资产大幅缩水。如何守住并积累财富,避免更大的损失。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此情况下,拥有专业财务策划技能的人才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6年中,中国财务策划业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2006年已达570亿美元。各大公司及金融机构对具备国际财务管理视野、资本运作、风险规避、综合理财、投融资决策、税务策划等能力的财务策划专业人士求贤若渴,已被国家人事部门列为紧缺人才之首。目前国内高级财务策划师的最高年薪能达到百万元左右。

“通过有效的财务策划,企业一年可增加15%的额外收益,同时降低5%左右的企业经营成本。”国内某企业负责人透露,“虽然年薪不菲,但对企业来说,财务策划仍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据统计,国内财务策划人才缺口超过300万。

注册特许财务策划师(FChFP)是亚太财务策划联会(APFinSA)为理财专业人士所颁发的国际权威认证,代表国际财务策划标准协会(IFFSA)39个成员国及地区的行业标准和最高头衔,是经济危机下公认的“黄金职业”。对于企业经营、银行运作和个人理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既可以在金融机构中从事理财服务,也能在企业从事高级的财务策划管理,同时还可以选择开设专业的理财公司。据悉,在香港等地区,注册特许财务策划师的年薪高达12万至50万美元。

2009年5月23日,国际财务策划标准联盟(中国)教育发展中心为155名FChFP学员举办了隆重的毕业典礼。亚太财务策划联会ICSB主席Michael Kok先生、GEC(中国)董事长刘永中先生、优财公司总经理于雷先生参与了本次毕业典礼。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猎头公司对高端人才的依旧兴趣不减。当前国内理财市场正在与国际接轨,国内企业对财务策划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更不惜高薪聘请。国际注册特许财务策划师是国际理财行业的权威认证,毕业学员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在其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设计出优化组合的资金管理方案,从而使企业获得理想的回报,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