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技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技工作经验总结

生技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摘要:如何在机械基础课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一直是从事本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难题,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总结“整部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整部结合

一、机械基础课教学中的困难

1.课程特点方面

机械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实用性强,涉及面广,它的知识涉及物理、数学、公差与配合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零散,系统性较差,概念抽象,原理枯燥,历来的教学课堂都比较沉闷。

2.学生基础方面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自觉性差,纪律性差。加之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械零件、机械设备缺乏感性认识,在学习中难以理解本课程的知识内容。

3.教学条件方面

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教具和设备相对缺乏,很多学校的教师还仅仅是依靠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加上一张嘴和粉笔就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一些学生产生怕学或弃学的情绪。

二、“整部结合”的教学方法

目前,技工院校使用的《机械基础》教材大多数版本都是把各种传动机构从机械中抽离出来单独研究,教师很多时候也是照本宣科。如:在讲授带传动内容时,教材内容在开篇时就是简单讲述带传动机构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办公机械以及各种新型机械装备中,至于应用带传动的机器是怎样工作的?带传动在机器中是如何起到传动效果的等等情况都没有详尽提及。如此一来,学生即使把带传动知识内容掌握了,但对于带传动在具体机器的工作情况却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讲授知识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电梯与蜗杆传动)。学生因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自然不能把知识回归到实际应用中来。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整部结合”的教学方法。“整”是指教者将各种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结合生活学识或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去充实教学素材。“部”即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如:齿轮传动机构、凸轮机构等。“整部结合”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多媒体工具深入浅出讲授课程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在课堂的专注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的做法是:在讲解机构工作原理前,教师先通过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现相关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例,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调动他们的思维。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对即将讲授的内容接受能力较强,因而非常适合回到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理论知识。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特点,教师在讲授完机构的一个小节或几个知识点内容后,应重新调出具体实例,详细描述该内容在实例中的具体工作情况。在整个机构的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教师再把机构的原理在实例中如何运行,如何与其他部件协作发挥作用串联起来,让学生能轻易把机构原理回归到现实生活。即使某些知识点在课堂内不能完全消化,但当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碰到相关的实例时也能联想起该机构的工作原理。

三、“整部结合”教学方法的实例运用

1.带传动机构实例运用

以生活实例中的建筑用夯土机(图1)为“整”,讲授带传动机构这一“部”。建筑用夯土机结构简单,通过两级带传动使带有偏心块的带轮回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夯头以较大的冲击力夯实土壤。

整部结合法的具体运用过程是:向学生讲解完建筑用夯土机这一整体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后,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实例的工作视频,当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时就回归带传动机构部分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授课过程中随时留意学生的专注程度,发现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就穿插讲授该知识点在夯土机中的工作情况,待学生的兴趣再被提起时再讲授下一个知识点。

2.曲柄摇杆机构实例运用

曲柄摇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的一种基本类型,由一些刚性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相互连接而成,能够实现某些较为复杂的平面运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动力的传递或改变运动形式。由于该机构的三个构件是同时运动的,且相互制约,因而其运动形式较为复杂,学生较难通过想象掌握其运动原理,更无从了解机构在生活实例中的应用情况。

在讲授曲柄摇杆机构这一部件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颚式破碎机(图2),通过形象而具体的整体运作描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颚式破碎机由电动机驱动皮带和皮带轮,通过偏心轴使动颚上下运动,当动颚上升时肘板和动颚间夹角变大,从而推动动颚板向定颚板接近,与此同时物料被挤压、搓、碾等运动多重破碎;当动颚下行时,肘板和动颚间夹角变小,动颚板在拉杆、弹簧的作用下离开定颚板,此时已破碎物料从破碎腔下口排出,随着电动机连续转动破碎机动颚做周期性的压碎和排料,实现批量生产。

在讲解曲柄连杆机构这一“部分”前,教师可先播放颚式破碎机这一“整体”的工作视频(图3),让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播放工作视频时,教师运用“整部结合”法讲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原理,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实例与生活贴近,工作视频直观,整体与部分的运动情况明了,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这时就可以把教学的重心转回到曲柄摇杆机构这一知识内容上来,具体讲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何与其他部件配合,如图4所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接受能力,还让学生较容易将曲柄连杆机构这一理性认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感性认识,同时消除学生对颚式破碎机的神秘感,解决了实际与理论脱离的问题。

四、小结

生技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培训基地 校企合作体系建设 能力提升

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背景

1.新首都城市定位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迎来契机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地位确定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高科技创新中心”。在京津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首都北京功能定位为走高端、高效、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燃料作为首都各企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

2.仪器仪表与燃气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仪器仪表行业是高新技术、新能源行业,是创新的源泉;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的清洁燃料,在首都能源结构调整和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城市清洁能源的推广,仪器仪表行业与燃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匮乏,企业之间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不均衡,工种与工种间的技术人才发展不平衡。

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据

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以人社部《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核心,搭建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燃气压缩机工三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建设北京市一流的仪器仪表实训基地与燃气LNG/CNG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训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行业企业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思路

借助于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实操训练、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服务。

1.融合发展需要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立足仪器仪表行业调整的需要,面向北京控股集团所属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培训装备、评价体系等科学融合,以发展为关注点,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凝练特色专业

以“打造特色专业,提供优质服务;突出职业技能,满足顾客要求;推进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为办学质量方针,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专业的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及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中的压缩机工三个职业工种建设为依托,找准专业培养方向和定位,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

3.打造真实实训环境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要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搭建实训教学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分析仪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燃气LNG/CNG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在培训环境之中。

4.校企共享双赢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培训模式、专业建设内容,共同研发培训课程,共同开展师资培训,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共建实训基地,优势资源共享,达到双赢目的。

5.绩效过程管理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认真落实项目建设方案,做好项目跟踪、绩效评价,保证绩效目标有效完成。

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保障

1.项目组织机构完善,职能分工明确

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根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54号)等文件精神,成立了由上级主管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指导意见和咨询服务。学校内部本着“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原则,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保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逐一落实。

2.项目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学校在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时,就制定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O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项目建设的管理原则是“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过程监控、阶段评估、定期考核”。学校自身管理制度健全,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规范完善,所有工作全部按照学校管理体系中的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制度运行,保障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五、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三个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以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和提炼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经验三方面为主要建设内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研究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工作页)开发、校企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的研修与培训,探索能满足企业培训需要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

(1)企业调研。笔者学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76家企业,选取北京衡器厂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北京瑞利普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培训方案评审会,形成培训专业调研报告。

(2)课程开发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课程标准。按照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开展企业调研、专家走访,制定培训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页,与企业紧密联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员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体现专业学习和工作时间紧密结合的“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的特征,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

(3)校企共同开发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训方案。按照《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编制指南》《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文件要求,通过对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企业实践专家访谈进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各层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等工作流程,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方案,编制一体化培训课程标准,设计一体化培训项目教学工作页。

(4)教材开发建设。建立了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培训教材开发机制,针对建设专业开发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培训教材,共同完成培训课程的资源建设。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专业教师撰写校本培训教材。建立习题库、试题库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5)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专业带头人―一体化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四个层级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通过支持教师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企业实践、职业技能资格考核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外出培训、外聘专家讲座、教学研究、职称评审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6)效果评价。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评价标准,学员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培训质量为核心,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

2.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大师工作室,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三共同、三对接”的原则,即共同开发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培训、共同完成能力评价,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始终把企业参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依托于企业,并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六、基地建设的项目产出情况

1.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的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2.高技能人才培训情况

项目建设工作中,通过技师研修、岗位内部竞赛、岗前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培训形式,两年建设期共培训高技能人才6612人,完成了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目标。培训质量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培训满意率超过90%,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5%。

3.技能竞赛组织

在以“提高职业素养、成就技能人生”为主题的系列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团体第一名3个、团体第二名3个、团体三等奖4个,学生个人55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

4.服务社会及区域经济建设的情况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社会的发展需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多元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落实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要求,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辐射功能,服务于社会。

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促进了技工学校培训工作快速发展。

1.学校培训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技工学校今后的发展路径,是在高端引领下坚持学制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完善了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促进了学校培训工作快速发展。

2.深刻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校企对接、高端引领,为企业急需、短缺工种提供培训,实现校企双赢。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北京大量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笔者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转型、员工岗位技能水平提升提供培训,拓展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的空间。

3.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

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使笔者学校对于企业的培训需求认识更为深刻,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培训课程的编制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学校培训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