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脏健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脏健康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疾病, 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 以老年患者最为多见, 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 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1]。作者旨在联合应用血浆BNP与CRP两种检测手段,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22例, 女29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63.5±10.8)岁。另选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0例, 女26例, 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64.1±11.1)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①研究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②对照组对象均健康, 未见心脏及心血管疾病;③本文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恶性疾病者;③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④临床资料不全或配合度较低者。
1. 2 方法 本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取肘部静脉血4 ml, 加入抗凝剂, 低温冷藏保存待检。其中2 ml以3500 r/min离心, 取血浆,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NP;另外2 ml不做抗凝处理, 在血液凝固后将血清分离出, 使用特种蛋白仪检测血清CRP, 采用免疫比浊法。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医学检验论文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BNP、CRP水平比较 研究组CRP与BNP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30.59, P<0.01)。见表1。
2. 2 不同心功能分级间BNP、CRP水平比较 心功能分级
越高(病情越严重), CRP、BNP水平越高, 不同分级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47、10.511, P<0.01)。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心血管病变到一定程度后, 心肌收缩力会出现减弱, 心排血量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细胞代谢需要, 从而出现一系列心脑血管症状和体征。
BNP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 尤其是心脏, 以右心房居多。血浆中的BNP主要来自于心肌细胞的分泌。当心力衰竭引起心室壁张力和心室压力负荷增加时, 大量BNP合成后分泌入血, 发挥生理作用, 促使血浆BNP随着病情加重而显著升高。临床研究显示[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负荷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加, 而BNP水平可随之显著提高, 二者呈正相关。CRP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活性等作用, 在健康人血液存在极微量, 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为损伤的心肌细胞膜大量出现, 与CRP结合后, 会激活补体、启动凝血系统, 从而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4, 5]。因此, CRP一直视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
本文研究显示, 研究组CRP与BNP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30.59, P<0.01)。说明CRP与BNP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指导性意义。心功能分级越高(病情越严重), CRP、BNP水平越高, 不同分级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47、10.511, P<0.01)。说明CRP、BNP水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发生程度。
综上所述, B型钠尿肽与血清C反应蛋白均能很好地独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但二者联合运用, 可更加客观反映患者心脏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心脏健康论文范文2
1、 偏头痛。影子疾病为中风或心脏病。如果定期患有偏头痛,那么,医生则可能警告有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如果你一个月偏头痛的频率不足一次,则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比没有此症状者高50%,如果两周有一次偏头痛症状,则患中风的风险高出三倍。
防御措施: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防止偏头痛即可降低患中风或心脏病的几率。但是,尽可能地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则可减少患心脏病的几率。为此,要通过饮食和锻炼来控制诸如高胆固醇和肥胖之类的危险因素,还应戒烟限酒。
2. 子宫内膜异位。影子疾病为黑素瘤。法国一项历时12年的大型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的妇女患黑素瘤的可能性比正常者高62%。科研人员尚不确定为何子宫内膜异位与致命的黑素瘤有时是一对孪生疾病,其一种可能性是基因缺乏所致。
防御措施:如果患有子宫内膜异位,请求医生做皮肤扫描,以诊断是否患有黑素瘤,对皮肤上的痣也可进行自我检查。如果持有怀疑,应进行活体组织切片。及早诊断,黑素瘤的治愈率可达100%。
3、 高血压。影子疾病为糖尿病。长期以来,医生就试图弄清楚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两种疾病常常共同发生,对肥胖者而言尤为如此。在对3.8万名中年女性进行10年跟踪后发现,无论体重指数如何,长期高血压都会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一倍。其原因在于体内的炎症水平较高,或者是血管内壁功能异常,使得细胞渗入至周边的血管,进而损害血管。
防御措施:如果你患有中度高血压或存在着风险,应检测是否患上了糖尿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防止糖尿病露头,如增加体育锻炼、降低多余的体重、限盐、戒烟。
4、牛皮癣。影子疾病为心脏病。牛皮癣所呈现出的粗糙、瘙痒的斑不仅让人烦恼,还可提升患心脏病的几率。心脏危重急症的风险与牛皮癣的严重程度存在着关联。严重的皮肤病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一倍。诱导牛皮癣的异常免疫系统也可导致炎症,进一步渗透到心脏动脉之中。
预防措施:控制皮肤病是否能减低引发心脏病的炎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但医生建议应通过饮食和锻炼来保持心脏健康。
5、 代谢综合征。影子疾病为肾结石。代谢综合征是与冠心病、糖尿病和过早夭折相关的一种严重健康疾病。如果你有下列5种症状中的3种,即可确定患有代谢综合征。这5种症状为腹部脂肪过剩、高甘油三脂、高密度胆固醇低、血压高、葡萄糖耐性受损。现代研究揭示,代谢综合征背后存在着肾结石的隐患。如果有上述2种症状,其肾结石的风险上升54%,有上述3种症状,其肾结石的风险上升70%。
预防措施: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症和肾结石的核心因素,因为超重者有可能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和钠,这可引发导致肾疼痛的晶体形成。缩紧腰围可降低代谢综合征的症状,也可降低患肾结石的几率。
心脏健康论文范文3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病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DM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呈现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1]。免费论文。DM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其引起的死亡约占DM病人死亡率的70%-80%[2]。自1972年Rubler等[3]首次提出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以来,临床、流行病学、病理学以及实验研究的结果均提示特异性的心肌病变的存在。糖尿病性心肌病作为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变是以能量代谢紊乱为基础的原发性的而非继发于冠状动脉的供血障碍,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和舒张障碍。在发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和进行性的心功能不全,容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其病因复杂,又具有独自的病理生理改变,故临床研究和治疗具有一定困难。现大多利用DM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对其确切的病理机制尚未彻底阐明[4]。免费论文。本文旨在就近几年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研究状况做一简要综述。
1 心功能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随病程的长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舒缩功能的异常。而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较收缩功能异常出现早且明显,其舒张充盈的异常被认为是左室功能异常的最早期征象之一[5]。临床上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等非创伤性检查,发现DM患者在出现心功能障碍时,主要表现为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峰充盈率(PFR)降低等变化,其受损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相关[6]。另有实验研究表明,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的DM大鼠收缩压降低,室内压最大值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左室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均降低,提示存在左室收缩和舒张障碍[7,8]。
随着病情的演变可发展为运动后收缩功能异常,心功能储备下降。免费论文。Borow等[9]在对DM患者固定后负荷的试验中发现,DM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组运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P)上升减少甚至下降。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时,副交感神经先受损,交感神经相对增强[10],在糖尿病微血管变早期,心肌灌流增加[11],使静息LVEP正常,而异常只在运动后出现。后期随着心肌去神经支配,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心脏LVEP进一步下降,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12]。
2 临床病理研究报道
Rubler等[3]和 Hamby[13]分别对4名和3名DM患者进行了死后尸检的心肌病理研究,观察发现血管周及间质纤维化,壁内小冠脉内皮及内皮下纤维增生,基底膜增厚,认为小血管病变可能是产生心肌病的原因。Regan[14]对9名无冠脉粥样硬化的DM患者(其中6名有充血性心衰)进行尸检后的心肌病理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心脏重量增加,提示心肌肥厚的存在;同时观察到血管周及间质的纤维化和PAS阳性物质的沉积以及肌细胞的变性和断裂;心肌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浓度也增加;壁内小冠脉的病理改变较少或没有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左室顺应性的下降。与Hamby等[13]的观点不同,Regan等[14]则认为DM患者心肌病与间质的病变有关而与小血管病变关系不明显或无关。Facter等[15]也研究认为间质病变是产生心肌功能减退的原因,而小血管病变可能只为一种附带的发现,不是产生心肌功能减退的原因,当DM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是可能加重间质的纤维化和心肌细胞的损害。
3 超微结构实验观察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和自发性遗传性糖尿病BB大鼠,自糖尿病病程 4-6周开始,即出现心肌超微病理改变,以心肌纤维的变性坏死为主。电镜下可见到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性,肌原纤维灶性溶解、变性,心肌纤维排列不整齐、断裂及收缩带形成,肌细胞中可见到糖原和脂滴沉着,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胶原纤维增多[16,17]。施志明等[18]进一步研究表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在第14天即可见到心肌超微病理的变化。梁自文等[19]通过腹腔注射STZ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与正常对照大鼠比较血糖、血脂,心肌功能、高能磷酸含量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糖尿病鼠表现出高血糖,高血脂,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心肌高能磷酸含量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害,但未伴有冠状动脉及其分枝的病变,表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独立存在。以上结果提示,糖尿病心肌病变由于肌丝大量丢失和间质增生,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这种心肌结构异常和功能改变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4 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诸多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病理学研究在最终阐明该病发生机制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是以能量代谢紊乱为基础,通过多种复杂机制造成的心肌细胞和微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发生的改变。一些本文尚未涉及的病理学改变,如冠状动脉等大血管的病变,高血压和血小板粘连与聚集功能异常等“非心源性”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也可能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南征,高彦彬,钱秋海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薛军,罗小星,陈镜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中国中医
急症,1998,7(6),269-270.
[3]Rulber S,Dulgush J,Yuceogl YZ,et al.New type of cardiomyopathy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Glomerulosclerosis.Am JCardiol,1972,30:595.
[4] 邓常青,熊曼琪.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2),181-184.
[5]Opie LH.Proposed role of calcium in reperfusion injury.Int J
Cardiol ,1989,23:159.
[6]David SH.Dabetic Cardiomyopathy.a unique entity or a complication of
coronary disease.Diabeticcare,1995,18(5):708-714.
[7]Yuji V,Hiroshi K,Shintaro N.Beneficial effects of be raprost sodium ,a
stable prostacyclin analogue,indiabetic cardiomyopathy[J].J Cardiovase Pharmacol,1995,26:603.
[8] 叶红英,俞茂华,游利,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糖尿病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3):138.
[9]Laokso M,Sarlund H,Salonen R,et al.ArteriosclerThromb,1991,11:1068~1076
[10]Kausisto J,Mykkanen L,Pyorala K,et al.Stroke,1994,25:1157~1164
[11]Shinozaki K,Naribomi H,Shimizn T.Stroke,1996,27:37-43.
[12]Rupp H.Basic Res Cardiol,1992,87:99-105.
[13]Hamby RI.Diabetic cardiomyopathy.JAMA,1974,229:1749
[14]Regan TJ.Evidence for cardiomyopthy in familial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Invest,1977,60:885.
[15]Factor SM.Coronary micovascular abnormalitics in the
hypertensive-diabetic rat:a primarycause of cardiomyopathy?Am J Pathol,1984,116:9.
[16] 朱禧星,周晓明,何德华,等.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病变[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2,8(4):222.
[17] 周晓明,钟学礼,朱禧星,等.自发性遗传性糖尿病BB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病变的定量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0,70(5):281.
[18] 施志明,钱晓明,许瑞吉,等.实验性糖尿病大鼠ATⅡ和心肌超微结构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1):28.
[19] 梁自文,张忠辉,张平,等.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的心肌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8):306-308.
心脏健康论文范文4
20世纪5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安西尔・基斯提出了著名的“胆固醇理论”,大意是说,动物性脂肪分子和人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蛋白质)结合后形成的脂蛋白会在血管内壁上形成堆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被堵塞并失去弹性,最终引发心脏病。基斯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在发达国家提倡“低脂肪饮食”,比如以碳水化合物和橄榄油为主的所谓“地中海食谱”。1961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基斯作为封面人物,宣告了欧美国家“健康饮食”时代的到来。
这个胆固醇理论经过多年的轰炸式宣传早已深入人心,就连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也都相信了。不少人甚至能背出其中的细节,比如,真正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是饱和脂肪,而动物性食品(肉蛋奶)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通常比较多,所以人们经常将饱和脂肪简称为动物性脂肪。其实植物性食品中也会含有饱和脂肪,有时甚至比动物性食品还要多(比如椰子油),所以说不是所有的植物性食品都安全。
再比如,脂蛋白可以按照密度的高低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两种,前者通常被简称为“坏胆固醇”,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后者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因为它可以清理血管,抵消LDL带来的负面效应。通常认为饱和脂肪会增加LDL的浓度,不饱和脂肪则会增加HDL的浓度,所以各国卫生部门都会建议国民尽量少吃牛排、黄油和奶酪,代之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
自从欧美国家率先降低饱和脂肪摄入量后,其国民的心脏病死亡率大大降低,貌似证明了胆固醇理论是正确的。但有科学家指出,这件事也许和饱和脂肪没关系,因为这段时间正好是心脏搭桥手术和动脉支架等新医疗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所以这也许只是一种巧合而已,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
换句话说,要想证明胆固醇理论是对的,不能光凭直觉,必须进行严格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才行。但是,自从基斯教授发表了他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后,质疑声就没有断过。有人认真分析了他的论文,发现他故意丢掉了一些和结论有矛盾的国家的数据(比如法国),而且对希腊等国居民脂肪摄入量的统计也存在漏洞,严重影响了胆固醇理论的可信度。
2010年,一份更加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出炉了。报告的作者分析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21项相关研究的数据,涉及的人数将近35万,结果没有发现饱和脂肪和心脏病之间有联系。今年有人又进了一步,分析了72项相关研究的数据,涉及18个国家将近64万人,结果同样没有发现两者有直接的关联。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5月出版的《内科医学年鉴》期刊上,作者还发现,饱和脂肪摄入过高或者过低的人群当中患心脏病的概率几乎一样高,原因在于LDL也不都是一样的,而是按照体积的大小细分为两类,只有体积小的LDL才有害。饱和脂肪更倾向于增加大LDL的含量,而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反而会增加小LDL的含量,尤其是那种含糖量很高的甜味食品更是如此。
心脏健康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综合调理; 亚健康; 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1.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2-0147-02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Recuperation in the Sub-health for Weather Forecasters/GONG Shu,LIAN 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2):147-14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cuperation in the sub-health for weather forecasters.Method:Fifty weather forecasters with sub-health were screened as research objects from people who underwent a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China Meteorological Bureau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rch 2015,they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recuperation such as aerobic respiration,music or visual relax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assage,oxygen therapy,combined inspection indexes,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ditioning were analyzed.Result:Af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he scores of stability and balance in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compressive capacity,pressure index,fatigue index,average heart rate and cardiac stability of the weather forecasters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cuperation; Sub-health; Rehabilit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Lugouqiao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in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Beijing 100165,China
随着社会生活的加快,各种压力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报道显示,约70%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处于风险、压力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亚健康状况各不相同[1-2]。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研究目的,有多数学者在亚健康预防上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杨凤武等[3]学者提出了健康疗养保健方法预防部队在职人员的亚健康,并在疗养院实施过程中效果明显;王济[4]运用减压法预防白领人群的亚健康;佟子林等[5]主要对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进行研究;何颖[6]尝试了音乐对亚健康人群的辅助治疗。现有的文献及论文的研究均集中在单一治疗方法分析特定人群的亚健康效果,对综合多种治疗方法研究甚少。本文中笔者针对气象预报人员的亚健康状况及工作的特殊性,提出了综合调理的方法,通过多功能健康调理室设备,旨在帮助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在短时间内缓解身心压力,解除疲劳,恢复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中国气象局医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中筛选出50名有亚健康特征的气象预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2007年)中亚健康的诊断标准[7],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其中,男26名,女24名;年龄29~45岁,平均(35.5±1.1)岁;躯体亚健康40例,心理亚健康10例。
1.2 方法
建立了由多种亚健康理疗器械组成,集声、光、电、气、磁等现代化理疗技术于一身的新型健康调理室,面积45 m2,设备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调理方法具体如下,(1)有氧呼吸及氧气理疗:医用鼻式吸氧一般采用0.1~0.2 Mpa,30~40 min/次,当给氧10~30 min后,心率及呼吸逐渐平稳,意识障碍好转及疲惫感逐渐减轻,PaO2升高或PaCO2下降,则为有效。(2)音乐及视觉放松:营造安静舒适的房间,光线柔和,可让患者采用舒适的,并配以耳机集中其对音乐刺激的注意力,也可起到防干扰作用。聆听喜洋洋、春天来了、锦上添花和假日的海滩等轻音乐。(3)视觉放松:三维动画效果,感受自然山川风景片、3D秀丽风光片。观景/音乐放松40 min/次,隔日一次。(4)中医按摩:足底按摩,在甲状腺和排泄系统的反射区进行30~40 min/次,颈部、背部、腿部按摩40 min/次。每次4个项目同时进行,连续6次为一疗程,于调理前后均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分级
观测指标包括3个方面:自主神经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压力方面指标有抗压指标、压力指数和疲劳指数,心脏的平均心率和心脏稳定性。每种指标对应的记分:以极差、差、正常、好、优五级进行评价[8]。亚健康治疗效果分级表见表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50名有亚健康体征的预报人员经过综合治疗后,其自主神经系统稳定性及平衡性、抗压能力、压力指数、疲劳指数、平均心率、心脏稳定性等观察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根据气象局医院对气象预报人员健康调查的统计,其中经常性不舒服者占35%,特别容易疲劳者占52%,只有13%的预报人员认为自己健康,气象预报人员的亚健康高达87%。从其体检结果来看,亚健康症状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经常性疲乏、失眠、女性月经不调等,在工作中表现为适应力减退、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由于气象预报人员工作需要精神高度紧张,精神和心理的压力过大,过度疲劳和不良因素造成气象预报人员心理、体力、脑力等负荷增大,从而致使人体生理、心理失调导致亚健康的发生。
亚健康的医学致病因素主要是躯体神经调节不畅,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功能,掌握着血压、心脏搏动、呼吸、消化、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人体一旦压力大、极度疲惫,生活不规律,则会使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协调功能失常,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最终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亚健康的躯体症状是失眠和疲劳,精神压力是引起失眠和疲劳的主要诱因,压力容易导致身体性、精神性的疲劳,进而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9]。对此,笔者采取了综合调理方法,(1)氧疗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清除自由基,缓解紧张、疲劳等不适感;(2)音乐及视觉放松可以起到身心放松、改善心理状态、恢复心理平衡、缓解负面情绪、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显著效果;(3)中医按摩:掌握人体不同穴位的位置及治疗效果,采用中医按摩手法可缓解躯体上的头痛、肌肉酸痛、胸部疼痛、腹痛等不适[10]。本文经综合治疗后,气象预报人员自主神经系统稳定性及平衡性、抗压能力、压力指数、疲劳指数、平均心率、心脏稳定性等观察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综上所述,综合调理法可及时有效地干预气象预报人员亚健康向疾病转化,并为减缓疾病发生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在特殊行业的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果,叶亚飞.亚健康状况研究概况[J].新中医,2013,45(10):124-126.
[2]许景灿,任小红,李国安.我国职业人群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734-1736.
[3]杨凤武,王丽佳.部队在职人员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与防治[A]//第五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保健医学进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大连,2008.
[4]王济.上班族减压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
[5]佟子林,刘俊.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13-15.
[6]何颖.音乐对亚健康人群的辅助治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6):157.
[7]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
[8]陈晶,于征淼,赵晓山,等.亚健康量表的研制思路[J].医学与哲学,2009,30(1):29-31.
心脏健康论文范文6
关键词:无烟校园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吸吮。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那么吸烟有哪些危害呢?
说烟草的危害就要从香烟及其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含有的充分说起。据研究,香烟及其燃烧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有害物质,就医学的观点来看,可分为四大类: (1)一氧化碳(carbonmonooxide) 一氧化碳在香烟烟雾中的浓度约400ppm,与红血球的结合力为氧和红血球结合力量的约二百一十倍,所以一氧化碳被吸入入体后,红血球输送氧气的能力会降低,而使体内缺氧。心脏是人体中一个需氧量相当大的器官,假如心脏缺氧,就会引发心绞痛(需解释疾病),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 (2)尼古丁(nicotine) 当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许多作用:如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如变得情绪稳定或精神兴奋),并促进血小板凝集,为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3)刺激物质(irritants) 香烟所产生的刺激物质不但会对眼睛、鼻子、咽喉产生刺激论文格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也会刺激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的分泌,导致反覆性急性支气管发炎及慢性支气管炎。 (4)致癌物质 根据美国学者Doll及Peto的研究统计指出,因吸烟致癌而死亡的人数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为已知或预测各种致癌因素中影响最大的项致癌因素(主要是引起肺癌)。如果人们能够停止吸烟的话,将可减少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 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美国医学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比原先外界所知道的还要危险,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侵犯他人人权。因为抽烟者不但浪费自己的钱浪费自己的生命,而且剥夺了别人呼吸正常空气的权利侵犯别人的健康,危害了第三方。
吸烟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要尽量戒除或少吸,不吸烟的人最好不要染上这个嗜好。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指出,全球烟草种植、加工和消费消耗了自然资源,加剧了贫困。中国有5.4亿被动吸烟者,其中15岁以下儿童1.8亿。中国抗癌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静燕表示,二手烟不但导致婴儿早产,还会引发儿童期多种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是孩子今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全社会应正视吸烟对于婴幼儿健康的影响,烟民要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吸烟。
二、世界无烟日
2011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第二十三个世界无烟日。世界无烟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有怎样的历史?
设立“无烟日”的做法始于美国。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以后,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从2002年开始,国家卫生部都为“世界无烟日”发文,告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我国针对“世界无烟日”提出的具体口号和结合“世界无烟日”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
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每年“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定的,而“世界无烟日”的口号是各个国家结合各个国家的控烟情况和语言文字特点自己征集整理后确定的。
历年来世界无烟日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妇女与烟草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烟草与经济 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年:戒烟。口号是“放弃香烟” 2000年: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2004年:控制吸烟论文格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减少贫困
2005年:卫生工作者与控烟2006年: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创建无烟环境,旨在提醒公众认识烟草烟雾对被动吸烟者和环境的危害。2008年:无烟青少年[口号: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2009年:烟草健康警示。2010年: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三、创建无烟学校
教育部和卫生部曾经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无烟校园”,这是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应该坚决贯彻执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创建无烟校园呢?
建设无烟校园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向全体师生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吸烟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产生戒烟的决心,这是成功创建无烟校园的前提。在宣传时可以张贴广告,也可以开专题会议,总之,要想法让有关人员产生戒烟的决心。
创建无烟校园,领导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由于身居要位,领导的影响力更大,“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如果领导吸烟,下面的老师会效仿,这样才有机会给领导敬烟。老师吸烟又会带坏学生,最后创建无烟校园就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创建无烟校园,老师应该身先士卒。在学校,一部分老师已经形成了吸烟的不良习惯,让他们立刻戒烟不是易事,校长要多下力气。校长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成功戒烟的同志予以适当的奖励,对戒烟不力的老师予以敦促。校长还可以请学生监督,使老师不好意思再吸烟。
创建无烟校园,学生是重点。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沾染了吸烟的不良习惯,这不但浪费钱财而且容易引发火灾。各班班主任要做好排查,对吸烟的同学有一个准确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老师还要做好突击检查论文格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看学生是否真正戒掉了吸烟的陋习。另外,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
创建无烟校园,还要为戒烟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学生烟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与教师积极努力,还应该争取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应该规定校内的小卖部不能卖香烟,否则予以严惩。对于校外卖香烟的,也应该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监督他们合法经营。我国尽管出台了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落实。不仅未成年人买烟畅通无阻,有的无良商家还向学生拆零卖烟。学校要教育售烟者增强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如果发现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学校要出面举证,帮助有关部门查处,以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
烟草是世界上首位可预防的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也是唯一按其生产商的说明去使用却导致高达50%的吸食者死亡的消费品。现在世界上大约有10亿青少年,其中8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走过脆弱而易受伤害的童年时期后,这些青少年一般来说都处在健康的黄金时期。然而,烟草却和其他多种致死危险因素一起,威胁着世界上青少年的健康。对此,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让烟魔远离校园,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