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1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专业导论;质量保障系统;教学实践;材料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35-03
一、引言
随着对大学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的背景、价值和目的日益充分的探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立,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专业导论课主要对本专业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进行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兴趣,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四年学习计划和未来就业。专业导论课程的授课质量将会影响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甚至外延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必要的。
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是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绿色化和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电子产品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背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企业需求开设了本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制造基础知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和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从事绿色电子材料设计与制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微电子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制造、电子原辅材料制备、电子废弃物处理等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在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对于新专业建设,应当始终把教育评估的质量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2009年开始,我校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自编了讲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初步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二、课程目标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是大一新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和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1学分,16学时。建立清晰、准确的课程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课程教学必须解答新生心中的三大困惑,即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要“学什么”?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学生学完之后将对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全面的了解,包括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专业涉及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更明确大学四年学习目标与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就业方向与领域。
三、课程实施
1.课程教学内容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思想教育、职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教育和教学双重目标。通过三部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第一部分从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用途、新材料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第二部分包括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容以及学科专业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先介绍传统的材料化学专业涵盖的内容,在材料化学专业框架下讲解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的设置背景、研究范畴、专业特点等。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欧盟相继出台了WEEE指令、RoHS指令来应对,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培养掌握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本专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开设本专业的意义,在这一部分增加了电子材料概述、电子辅料概述,无公害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模块的内容。
针对学生希望知道在我校这个专业能“学什么”,课程重点介绍了本专业培养方案,讲述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也增加了本专业学生所能参加的技能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培养方案包括本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修学年限、毕业与学位的授予、四年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对专业主干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针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不同课程的特点,介绍学习这些课程的基本方法。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着全新的课程体系,以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为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胶体与界面化学等课程为主,增开了电子信息材料、印制电路技术、电子化学品(电子原辅材料)、封装技术与材料等专业课,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增加了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毒理学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危害,以及资源化技术。增加了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的专业课和绿色电子材料设计的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原辅材料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制备方法。增加的这些课程与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制备/合成、组成,结构、测试,表征、性能,应用的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来讲授。第一是材料类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第二是已开设环境工程(电子废弃物方向)专业、相关材料类专业的学校以及研究所的简介;第三,结合我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主创业教育,为本专业学生明晰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中还设计了专题讲座,包括欧盟WEEE指令、欧盟RoHS指令、PCB与绿色生产,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特点分析和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并不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样化,避免单纯枯燥的讲解。在专题讲座中,邀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1~2个报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体验式教学,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来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成果,比如调研电子原辅材料企业、查找开设材料化学专业的学校等;实践环节方面安排学生参观我校的学生实验室以及各研究课题组的专业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精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教学法,拟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结合学生课后自己查阅的资料开展讨论。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期末考试与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管理
课程质量不仅受静态的课程资源要素的影响,也与课程管理对课程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控制有关。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教师工作的规范管理、学生学习的规范管理和施教过程规范管理。成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上好导论课不仅需要统观专业教学体系,还应通晓专业应用领域,同时还要对专业就业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任课教师团队由系主任和两位教授组成。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程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这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考核方式,教材。教学进程表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分配一学期内16学时课程,每周1个课时的上课内容。所有相关本课程的教学文件每学期进行归档,由教务部门统一管理。学生学习规范包括有学习条件、学习任务、学习要求,有课后作业,接受诚信教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规定。
2.课程评价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教,督导和同行评议。学生评教和督导听课由学校层面组织,并将结果反馈到学院;同行评议是由学院组织其他教师听课,结果由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在课程学习期中和期末运用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构成今后改进教学的基础。
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32-02
一、导言
通过推进专业合作与加强学术交流的方式来加快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共识。英语作为出国留学、国际学术会议、跨国行业合作、互联网交互等学习交流活动中的核心语言,其在开拓专业视野、增强交流能力、创新技术理念、传播研究成果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子类专业英语从语言表现来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独立性。为此,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课程目的是为了实现新型技术人才需要的电子信息专业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英语理解以及思考和表达能力[1]。课程主体内容包括介绍电子信息专业相关英语术语及表述,科技英语文体的正式表达,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翻译,培养学生将自身专业观点或研究成果用外文形式准确表达,能够与国际同行流利无障碍地进行专业相关交流。
二、课程模式
经过多年的课程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电信基础导论为载体,通过双语讲授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模式重在建立良好的电信英语词汇与应用基础,以及培养通过英语思考专业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模式主要讲授科技英语语法现象和文体结构,同时结合电信专业文献开展文献检索、阅读、翻译和写作。这种模式重在培养学生通过英文文献获取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满足后续的毕业设计和高等级科研需要[2]。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展,一些专业英语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促进教学理念、内容、模式上的新陈代谢,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一)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专业英语是一门典型的“混血”课程。普通英语+电子信息+文献读写的结构使得多个知识领域在此交叉。专业英语课时少,一般为32课时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平衡好这些组成的占比,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能让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词汇基础,又能赋予实践应用的能力和方法,同时形成完善的课程教学理论,一直是一个难点。
(二)学生基础欠缺和学习兴趣不够
专业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通过英语表述专业知识的课程,因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较高要求。这给部分英语基础不佳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障碍。此外,专业英语在课程排序中较为靠后,一般设置在大三年级下学期,与大学英语结课时间存在半年的间隔,因此需要学生做好英语的温习工作[3]。
(三)师资建设尚有不足
与许多专业课不同,专业英语的教学困难不仅存在于学生一方,也存在于教师之中。专业英语教学任务基本上由电子信息专业授课教师承担,这些教师的主业是本专业的学术科研,绝大部分教师脱离日常英语的使用环境。科技文章的行文、科技文献的常用风格、构词法则、常用句型、科技语与普通英语的对比差异等都给教师的教W活动带来了挑战,专业阅读课教师囿于缺乏专业外语教师所具备的语言教学功底和能力,授课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
(四)教学方法的不足
受限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普遍存在词汇+语法+文章翻译的模式,讲课主要以教师为核心部署讲授任务,风格多为“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同时在记忆环节,教师忽略了思考和实践过程[4]。部分资料内容陈旧,风格老套,时代感不强,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不利于对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对策与办法
(一)明确课程意义,调动学习主动性
要主动引导听课受众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首堂课,教师要开宗明义,讲清楚这门课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介绍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和需要的方面进行。在当前条件下,充分地获取和阅读国外相关方向文献专利等学术资料是确保研究站在一个高起点的必要条件。同时毕业设计中的英文摘要和专业论文翻译是必选题目,与学生能否顺利通过答辩密切相关。对于考研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通过阅读和掌握大量国外知名大学、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文献来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从而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准备就业的学生,良好的专业英语是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实用性角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核心,以基础为前提,以能力为目标的原则,切实提高课程的系统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应用能力培养
词汇永远是外国语学习不能回避的第一道坎。电子信息专业英语的词汇具有词汇总量大、构词复杂、派生复合词多、生活用词转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贴合专业特点,遵循电子信息技术各部分逻辑关联为脉络,以构词规律法则为主线,通过对常见词根、前缀后缀的学习掌握,主动使用联想记忆、形象记忆、扩展记忆等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词汇。翻译和阅读是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掌握外文专业信息的核心。专业英语的翻译选材应摘取原版教材的内容,特别应该注意摘取原文应以一个专业对象或事件的完整讲解说明为单位,确保学生在完整的英语语义环境下获得专业问题的表述思路和结构方式。电子信息英语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逻辑性,长句从句使用较多。对此,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对长句进行分析处理,原则是先理出句子的层次,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及独立修饰结构,再划出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通过将长句分为几个较短的简单句,来加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在翻译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既了解科技文章常见术语和结构对应的中文含义,同时还要及时归纳记忆这些知识点,为文献写作作好语言储备,真正实现文本材料价值的最大化挖掘利用。阅读环节应侧重实践应用,阅读材料应选取由路透文森、Elsevier等权威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论文,原版教材片段以及进口仪器设备的英文说明书等原汁原味的外文资料来源。阅读中要侧重对学生文章结构、行文标准和写作规范的意识培养。
(三)高度重视互联网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课堂面貌和传统教学理论与观念。虚拟世界能够提供新颖的教学功能,加强教学双方的信息沟通能力,拉近心理距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了课堂形态。互联网对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资源的强大集聚汇总作用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料平台。专业英语教学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从网络世界中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强大的信息汇总能力,将相关电子课件、课堂录像、专业英语语料素材、教学难点讨论、国外高水平公开课、相关视频和述评等多方面内容挂在专业英语虚拟课题上,提供理论前沿及专业英语知识,给学有余力或者感兴趣的学生实现自主式学习提供一个载体。这种交流和沟通,延伸了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网络即课堂”的教学观念。
教师依据讲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等要素,利用网络教学提供的“交互式”教学功能,在课后与学生展开深度讨论。这种讨论可能是即兴的、头脑风暴式的,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灵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深度。同时,一些优秀的成果和发现还可以作为经验保留传承下来。例如,教师针对电子信息新动态、新理念、新技术,结合基本原理,抛出相应的讨论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展开讨论。因为讨论内容是开放的,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学术研讨氛围和习惯。这样一种气氛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而且对塑造学生虚怀若谷、谦虚严谨的学术素养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素萍,王东云.“电气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195-198.
[2]丁园,刘小燕.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26-127.
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4
本文介绍了近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统计学教学成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推动教学改革、构建新交流平台等。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教学体系;改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它是根据国务院有关条例设立的我国教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励,评选工作十分严格和规范,其奖励级别等同于国家科技三大奖。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Et前揭晓,《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统计学界获得的最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奖。该项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统计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统计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本科生专业目录将原来分属在数学下的数理统计专业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放在理学门类下,同时又规定该专业可授理学学位也可以授经济学学位。在新的形势下,原来设在财经院校的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还要不要办?应该如何办?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如何界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如何设计?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1998年以来,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同行先后在厦门、成都和天津等地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和细致的讨论。
我们认为:历经300多年的发展,统计学目前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多科性的科学。统计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抽象的随机变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的理论统计学;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为各不同领域提供定量分析的应用统计学。前者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后者则与各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因而具有复合性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性质。所谓应用既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也包括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的应用。而经济统计学则是应用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经济统计学不仅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而且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等。从历史和现状看,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强调各类统计学所具有的共性。它肯定统计学的“理学性质”,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二是强调各类统计学的个性,对于经济统计学来说,就是强调其与经济学学科的密切联系,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上述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社会都有需求。应该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多种办学模式的并存,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市场对有关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办学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又懂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我们判断,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需求,仍将是本科层次统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主体。因此,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不能取消,也不能照搬理学类统计学专业的模式,而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2003年11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厦门召开年会,会上各方面的专家达成以下共识: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世纪对统计人才的需要,无论是理学类统计专业还是经济与管理类统计专业都有一个如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加强自身的建设,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但是,这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难以互相取代。如果用同一个教学规范来指导两类专业,很可能限制了各自的发展空间,对于整个统计学科的建设和两类统计专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为了促进统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现阶段有必要按授予学位的不同,分别制定指导性的教学规范。
会议委托厦门大学牵头完成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规范的研究。
以此为契机,我们与全国同行一起,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制定了新的教学规范,并积极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
本项成果是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同行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晶。牵头完成该项成果的主要单位有: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主要完成者有:曾五一、肖红叶、庞皓和朱建平等。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广泛征求同行意见的基础上,由厦门大学曾五一教授执笔完成了《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讨论、修改和审定,最终形成了新的教学规范,上报教育部。
该规范提出,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其毕业生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人才,应当既能胜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这一目标比传统的经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又有别于理学类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统计人才的需要。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新规范对教学体系作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不仅注意加强对统计理论方法基础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训练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统计方法的能力。新规范设计了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考虑到统计学专业的特点,新规范中给出的一般经济类基础课程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财政、金融等)有所不同,要求普遍开设的课程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三门课程。其他经济学核心课以及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可由各校自选1~2门作为专业基础课。新规范着重论述了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专业主干课程。经管类统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方法类课程和应用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方法类课程包括:统计学导论、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应用类课程包括:国民经济统计学、企业经营统计学、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新规范还给出了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建议课时。
2.组织全国同行,编写高水平的经管类统计学系列教材。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的教学规范,我们还成立了全国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系列教材编委会,由曾五一教授任编委会主任,全国l0多所院校的2O多名教授任编委会委员。根据新规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担任各教材的主编均是程中,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努力贯彻“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既反映本门学科的先进水平,又比较简明易懂,便于教学。为防止低水平重复,我们还对各门课程的相关内容事先作了必要的协调和适当的分工。各教材采用相同的版式、体例和统一规范的学术用语,从而更好地发挥了系列教材的整体功能。为了克服以往统计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统计方法类的教材均结合常用的统计软件,给出相应的案例和数据。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习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上机操作,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系列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也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教材中尽可能使用本国的真实数据作为案例。对于基础课教材还给出了配套的多媒体光盘。
系列教材共l0种,具体包括: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2.朱建平主编,《应用多元统计分析》;3.王振龙主编,《应用时间序列分析》;4.李金昌主编,《应用抽样技术》;5.庞皓主编,《计量经济学》;6.杨灿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7.李宝瑜、刘洪主编,《企业经营统计学》;8.徐国祥主编,《证券投资分析》;9.许鹏主编,《货币与金融统计学》;10.张润楚主编《数理统计学》。到目前为止,其中的前9种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教材的总印数已超过15万册,被50多所院校采用。经专家评审,其中的《统计学导论》、《计量经济学》、《应用抽样技术》和《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被纳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统计学导论》被评为教育部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计量经济学》、《应用抽样技术》获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全国统计优秀教材奖,《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获福建省优秀社科成果奖。
3.注重统计思想和在经管领域应用统计方法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我们明确提出,要以统计学思想的培养以及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本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理论和方法教学方面,弱化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教学方式,强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注意以我国经济运行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开展统计实验,将理论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克服以往存在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如《统计学导论》选用EXCEL,《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选用SPSS,《计量经济学》选用EVIEWS等软件作为计算工具。因地制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的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在为各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对全国经管类统计学教学改革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都是长期坚持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高校。这一次新教学规范的研究、制定和实践,强调以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为导向,与国际经济统计教学全面接轨,这是对以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各校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厦门大学统计学科通过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考评,天津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统计学科也进入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西南财经大学的《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厦门大学的《统计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的《统计学》等4门课程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厦门大学的统计学教学团队、天津财经大学的统计学教学团队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数量经济学教学团队都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西南财经大学的庞皓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的肖红叶教授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统计学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厦门大学的统计学科还与厦门大学其他经济学科一起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立项。
随着教学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成果主要完成单位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学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已成为所在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大学排行榜上,上述单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专业排名均名列同类专业的前茅。
在推进本单位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向社会大力推广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成果。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面向全国开放网上资源,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辅导材料、教学录像、案例分析、习题解答等,已成为许多院校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还先后多次在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大会、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并应邀到20多所大学介绍有关教学体系改革和统计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介绍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经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还先后在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为全国各高校培训《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骨干任课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发起召开中国统计学年会,构建新的交流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之间科研和教学的交流,本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还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统计学院系联合倡议举办中国统计学年会。中国统计学年会是以中国高等院校为主导的纯民间性质的全国性统计学学术交流会议和统计学学术交流平台,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各高校轮流承办。年会内容包括:统计学术研讨、国内外著名学者特邀报告、前沿问题学术讲座、统计学科建设和教学经验交流、统计教学科研人才招聘和统计图书展销。年会举办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每次年会,围绕若干主题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采用匿名评审,确定参会的论文代表。首届年会和第二届年会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8年10月在天津财经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近300多位代表分别出席了两次会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在第二届统计学年会上,还出现了各高校争办统计学年会的热潮。经与会代表投票决定,第三届统计学年会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主办。年会为强化全国各高校统计学专业的交流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对于深化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推动统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成果的社会评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项成果得到了统计学界的普遍肯定,由徐一帆、章国荣、邱东、金勇进和蒋萍等全国知名的统计学家组成的成果鉴定组对该项成果作出了高度评价。鉴定组认为:该成果的完成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上述成果主要完成单位的教学改革,而且对于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提高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5
2012年,国家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学科分为12个学科门类。在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其中,交通运输类(代码0818),下设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5个专业①。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学校定位、师资力量、教科研水平、就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专业方向和特色差异较大。第一类是“985”或“211”院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长安大学,其交通运输专业隶属于汽车学院,以实力较强的汽车相关专业为依托而后建立,与学院内部车辆类专业联系紧密,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汽车运用和道路运输工程,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制造行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运输组织与规划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运输装备开发和检测等。第二类是有一定历史沿革的特色交通运输专业,如兰州大学,培养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足于航空与地面协同交通,培养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下设的交通运输专业主要面向培养水运、港口经营与管理、外贸运输业务与技术的高级工程与管理人才。该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大多专业直接与特定单位对接。另一类是地方本科院校,相比于前两类没有特别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特定的就业方向,这类专业一般设置在工程学院,但却是工程学科里面相对偏“软”的专业,这类院校多数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社会资源、就业市场的认可度等相对于前两类院校都有一定差距,培养的毕业生学术和应用兼有,但能力都相对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类院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呈现饱和过剩的状态,而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交通运输人才无论在需求数量、需求结构还是在需求层次上都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为解决这目前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的短缺,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②。决定指明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基本方向为直接面向就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属于黑龙江省的地方型本科院校,该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下设于机械工程学院,本文以该专业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交通运输专业的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趋向
交通运输和其它工程类专业一样,需要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工程原理、能够将理论和原理灵活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有所创新的人才。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领域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广泛,就业面较宽,2007—2010年本专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去向分布广泛,近49%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零配件制造销售及其相关产业领域,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和保险公司汽车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占8%,各地运输管理部门5%,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占5%,物流企业占5%,考取研究生占13%,另有15%跨行业择业。而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去向趋于分散化,而且超跨专业就业比例越来越大。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制造行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些用人单位在选择余地更大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车辆工程、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术和应用“双强”型毕业生。近四年来,运输企业和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以及物流企业的就业比例在有所增加,这些以往主要招收管理类专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就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厚实的工程应用技能和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意识。针对就业需求的新形势,交通运输专业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反馈进行分析,使人才培养与未来的长期就业需求对接。这就要求大工程背景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着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自然科学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缺少了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输出人才就只是高校为响应教育部和迎合就业市场的空口号。
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在工程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包括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环节两大模块。理论课程的学习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课程、专业课程三个阶段。新生入学只分班级,不分专业,前三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期期末根据以往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分专业,正式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分,占总学时比例为25%;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和专业认知导论五门课程,共计27学分,占总学时比例为18%;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占总学时比例分别为25%、22%和10%;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共计44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专业在宏观体系结构和学时分布上,注重学科基础的形成,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各层次内部的课程设置和综合培养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之一:专业方向的划分时间。交通运输有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汽车运用方向、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这三个方向所对应的专业课的设置差异较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的第四———第六学期不分方向,三个学期主要以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学习为主。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了强化工程基础,开设课程包括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工科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面向宽口径,包括:运筹学、汽车构造、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开设课程跨越三个专业方向的主干课。专业方向的划分和选择是在第七学期,以选修课为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虽然夯实了学科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发掘和培养,避免专业分方向时的盲目,但单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却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导致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了解发现,学生修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后普遍感觉是“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虽然交通的每个方向都有所了解,但留于表面,很多感兴趣的或者是未来欲从事的就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的不够深入。问题之二:课程选修体系缺乏弹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分方向后,学生选课时通常是:“7选5”,即从7门选修课中选取5门,给予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选修课往往变成了必修课。为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七学期专业学习方向确定后,只能在各自方向内选修课程,不能跨方向选修,这也是不合理的。就业市场和用人需求环境是动态变化着的,任何专业方向的划设都只能是和就业需求大范围的模糊匹配,实现不了人才培养和岗位要求一一对应,而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这种弹性选课体系,可以利用现有的工程教学资源,能在不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和成本的情况下,有助于为那些有明确就业岗位要求和兴趣的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
四、建立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
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适当提前专业方向分流的时间,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专业分流时间提前至第五学期期末,从第六学期期初即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当然,这种提前并不单纯是时间上的提前,整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都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动。第五学期开设三个方向的主干课程,让学生整体对交通运输每个方向形成基本认知,然后第六———七学期分方向设置专业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
2.建立学生兴趣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弹性课程选修体系。提前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但也有时会禁锢学生的自我发展,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灵活的选修课制度和体系来弥补。这里笔者提出,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但这种并不是随意选择,而是有“边界”的。综合本专业教师、业内教育专家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及未来本专业的岗位需求,建立基于就业导向的选课指南,以此作为既有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一种补充,这样就不会增加教学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又为那些有明确就业方向和特别兴趣的同学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这种选课制度弥补了目前课程设置体系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的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建设是拓宽教学空间,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网络课程是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网络课程建设不仅限于本校本专业教师,而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请到网络课堂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实现教材中的理论与岗位中的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五、结束语
材料类专业导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材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构成经济信息系统重要部分的会计与财务系统的作用日益重要,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原有会计与财务管理教学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无论在企业还是政府与非盈利组织工作,都需要懂得会计与财务知识。新的环境下如何对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再组织十分必要。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应用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模块的教学时间受到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知识体系成为研究的关键。如何对这些非会计专业学生实施会计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我校非会计类专业会计学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993年以前,课程建设的起步和初始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已形成共识,我校管理类专业也开设了会计课程。与当时按行业制订会计制度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相适应,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管理类专业开设了《会计学基础》和《商业会计》课程。这些课程教学内容总体上虽然与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类似,但已开始探索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规律。1993年~1999年,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阶段。1993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取消了按行业和所有制制订的会计制度,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各高校开始改变以前按行业和所有制会计课程设置方法,重新构建会计课程体系。我校管理类专业也对原《会计学基础》和《商业会计》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了《会计学》课程。课程组对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研究,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并公开出版了适应新会计制度内容的《新编会计学》教材,1996年课程组教师开始编制了会计学课程的考试题库,并开始由题库命题实行教考分离。2000年至今,面向全校经济类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课程的完善和成熟阶段。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将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我校各经济管理类和理工类等各本科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会计学课程成为学校的基础课程。课程组积极加强课程建设,继续加强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了一套区别于会计专业的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线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合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和会计制度改革对原《会计学》进行了修改并编写相配套的《会计学习题集》;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实行“讲一、练二、读三”,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制作了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在考试方面,对考试题库进行了两次修改,常年坚持教考分离,提高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教师充实本课程的教学队伍。课程建设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
二、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再组织研究
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专业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会计学专业导论、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等。上述课程根据其使用者与作用通常分成以下知识体系:以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体系,包括会计学专业导论、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等;以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决策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以对企业理财为主体,以风险与收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五类18个专业,这些专业对会计与财务管理知道体系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经过研究,将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模块体系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管理基础层,设置“会计学”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该课程包括了原有三个方面知识体系的基础部分,以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决策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的基本理论、方法。提供了认识、核算企业经济活动、看懂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知识基础与技能。该课程适用于经济类(非会计学)各专业;二是工商管理提高层,设置决策与控制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证券投资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以对经济活动的决策与控制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应用在企业内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筹资、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类(工商管理类非会计)各专业可在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重新组织设置课程,与改革前只开设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相比更广阔地包括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合理。
三、网络环境下会计学课程改革
新设置会计学课程包括会计学专业的多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其学时数受到限制,所以必须对会计学教学进行改革。提炼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加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提供多种辅导学生学习手段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根据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我们认识到该课程的内容既不应是《初级会计学》的照搬,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会计学》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和整合:第一部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主要讲述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等;第二部分为会计业务核算,以会计报表中会计要素为主线对各类企业通用、典型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第三部分为会计报表与分析,主要介绍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含义、会计报表的结构、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等。具体的数学内容与学时的安排见(表1)。
(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为保证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其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进一步提炼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与重点,主要采取如下组织方式:一是课程总体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按照教学内容体系编写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和配套习题集;二是各专业具体教学
内容的针对性。每学期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教学内容,并填写教学日历(即教学计划表)。教师在具体组织教学时,授课重点与实例、讨论案例都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紧密,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保证了教学目的的实现;三是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变化较大,教师经常以教研活动的形式结合财会新动态开展教学内容的讨论,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会计兴趣和自主学习会计扩充性资料的能力,使教学内容除基础会计学与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涉及成本会计、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企业业绩评价等内容。并且更加注重为决策服务的观念,吸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学教材的精华,使教学内容与国际相协调。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采取课堂教学、模拟实验和教学网站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增加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通过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除了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外,针对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数较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坚持实行教师课堂上精讲、学生课外多练、多读,在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上做到“讲一、练二、读三”,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重点讲会计思想、原则和主要方法。课后自学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通过结合本课程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安排部分教学内容、提商性内容和扩展性内容由学生自学,教师对课后作业全面批改检查,学生自学后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小论文,采用上课提问直接讨论、课外小组讨论和课堂集中等多种形式组织讨论。构建了会计学电子学习网站,完善了电子教案与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了网络教学实验手段,增加了学生学习习题库与考试试题库。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提升与拓展、案例分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学习材料与途径。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置了智能答疑与利用互联网会议交互系统开展网络会议式的集体答疑系统,可以快速方便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实验与实践环节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保质保量地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我校不仅在校内建立会计教学模拟实验室,而且与社会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建立会计生产教学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会计动手与操作能力。通过教学实验环节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实验系统,并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资本市场信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分析实验的结果。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导一主体一主线”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先进的学习理论,在研究了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分析会计、财务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体系内容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会计、财务知识课程加以整合,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教学案例、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财务知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财务知识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网上协作探究式模式,主要包括: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模式;网上协作的主要途径有人机协作、学生协作、师生协作等途经。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财务知识完全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与科研能力为宗旨,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会计、财务知识完全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提供选题一确定课题一组成课题组一实施研究一撰写报告一交流研讨一成果鉴定。
(二)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平台系统组建的教学平台系统主要为了便于以后课程的管理、维护更新、信息、远程控制等功能和管理学院整个教学网络各个频道栏目的整合。其运行核心包括“教学动态”、“学前导读”、“教学内容”、“练习测试”、“网络实验”、“师生交互”、“提升与拓展相关资料”等。这些板块的设计是将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网络会议答疑系统、智能答疑系统、网络论坛交流系统、网络练习测验系统、网络实验等引入教学,并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提升与拓展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钻研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与良好的学习环境条件,将课堂学习与自学、理论学习与网络模拟实验、习题练习与提升及拓展学习课外读物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局限。会计学网络课程栏目设置和功能说明见(表2)。
五、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一)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再组织创新将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模块体系分成管理基础层与工商管理提高层二个层次。分别重新设置“会计学”与“决策与控制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与改革前只开设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相比更多地包含了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与合理。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为了更彻底地贯彻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服务的目标,经过立项研究,确定本课程的内容除会计学原理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内容外,还包括财务报告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等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体,会计必须满足企业经济决策的需求为经济决策服务的观念。吸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学教材的精华,使教学内容与国际相协调更好地满足了培养经济(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求。
(三)教学改革思路的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财务知识课程加以整合,重塑会计、财务知识教学结构。以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认知工具理论、学习环境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培养能力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四)教学环境的创新由单一的“传统封闭型环境转变为多样化的多媒体网络开放型环境。开拓新的教育空间体现于:在教学上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构建过程;在师生交互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学习资源上,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造有效的学习情境;在学习体系上,实现教学环境的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联想规律;在系统架构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考虑学科的内容特点,体现学科的教育规律。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由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网上协作探究式模式有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学生参与其中或相互竞争或积极协作,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到相互的学习状况,找出学习环节中的差距来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