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1

远离喧嚣的城市,离开舒适的温床,我们4000多号大一新生来到了省军区教导大队,身披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我们完成了七天紧张、严格、艰苦的军训。

半个月,在漫漫的人生中只不过是匆匆的一瞬间。但在军营中度过的半个月,绝对是不平凡的半个月。半个月的军训中,包含着我们的酸甜苦辣。站军姿,起步走,跑步,正步走,蹲坐。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唱歌喊口令,我们用全身的力气吼叫,却总不能让教官满意。腰酸了,必须撑着;背疼了,还要挺直;喊哑了嗓子,喉咙还依然忍痛嘶叫。无论是滂沱的大雨,还是火热的烈日,我们的训练依旧;不管是流汗还是流泪,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止。铁一样的纪律无时不刻地约束着我们。在严格的要求下,有我们疲惫的身躯挺立,有我们酸痛的手脚重复着动作。严肃的教官,艰苦的生活……所有的一切,我们必须坚强地面对。因为我们身披军装,因为我们身在这绿色的军营。

半个月中,我们饱尝了从所未有的痛苦。但军训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甜。教官优美嘹亮的歌声写照了真实的军营生活,唱出了军人的顽强意志和对亲人的挂念,打动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篮球比赛的精彩激烈,拔河比赛的咬牙拼命,耳边仍然回荡着震天动地的加油声,欢呼声;野外行军时欣赏到了日出时分的田园别致的美景,享受到了新鲜的空气给身心带来的清新的,沁人心脾;实弹射击的紧张与兴奋,震耳欲聋的枪声中的火药味还能依稀嗅到;还有文艺汇演随着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舞姿而跳动的细胞。更有老师、同学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体贴,教官的善解人意和幽默感。艰苦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滋味是特别的甜美。

半个月,是苦与累的半个月,是付出更是收获的半个月。我们的腰板挺直了,面孔刚毅了,精神抖擞了。在站立与蹲坐之间,军训给了我们军人的气质:挺拔、刚直。艰苦的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忍受疼痛,学会了坚持,再坚持。军营赋予了我们坚强的品质,顽强的作风。我们少了份骄气,多了份拼搏到底的精神和奋斗、永往直前的意志。同甘共苦中,看看周围不言放弃的同学,我怎能轻易低头;互相帮助中,我们成长了,从骄生惯养到独立生活。军营教会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克服不了的困难。军营教会我们——严守纪律,服从命令是天职,条令要牢记,令行禁止,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人民军队正是有了铁的纪律,才会有无穷的战斗力。我们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内涵。它是严肃、威信,纪律的代名词。军人战士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军训的七天虽然很短,但我们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别处无法获得的东西——是知识,是品质,是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2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2.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由三、五个学生经自由组合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小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提倡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

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项目项目考核得分百分比折算得分备注

出勤情况20%项目考核得分为百分制,折算得分之和就是最后得分。

学习或训练态度15%

军事知识考核25%

军事技能考核25%

军训日记或小结15%

最后得分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附主题活动评价表

项目分值得分备注

出勤情况20累计各项得分除以2就是最后的得分

实践活动态度30

活动选择与活动设计40

活动体验和心志发展40

活动成果和社会效益30

活动创新性和实践性40

最后得分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表

活动名称活动用时活动态度活动收获活动得分备注

综合得分累计得分÷活动项目数

()

6•4评价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建设

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先生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刘卫华认为友爱、协作、守纪、礼貌、集体观念 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技能的培养,一个再聪明的孩子也只可能被培养成“孤家寡人”式的神童,他们有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注重团结协作、注重集体主义观念, 班集体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站,也相当于他们的第二个家,所以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至关重要。班级的建设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本人参加辅导员工作几年的经验总结了几种做法:

一、借助军训的契机打造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优良作风

军训不仅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锻炼,更为宝贵的是为我们带来了军人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优良作风。虽然军训只有短短十几天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的,首先让学生懂得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学生就是要通过军训培养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十多天多天的军训生活中,不论是操课、就餐还是就寝。时时处处事事要求学生学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服从领导,服从教官,团结互助,严守纪律,勇争第一,做到令行禁止,养成良好作风。即使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征程训练的同学,只要能够行动,我都要求其必须按照军训的正常时间作息,并且要到军训现场为他们的同学加油、服务,这不仅仅是为了强调纪律,更是为了向他们传达:他们是一个集体,无论参加什么活动他们都应该共进退。这也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大学的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尤其是带的班级多、学生多。精力方面可能会不够,所以如何管理好班级和学生,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将是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为此,我利用新生开学之前、军训时间认真阅读学生档案,通过军训的各项活动,并每个班级选两个男女临时负责人,在班干部选举出来之前班级的事情都是由他们来负责,通过近一个月时间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而后利用自荐和竞争方式选拔出工作能力强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同学作为班委,要打造有凝聚力的班级首先要打造又凝聚力的班委。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后面的日常工作中,我每周开一次班干部会议,让他们汇报每周的班级工作。并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工作方法的一些培训,好的要表扬,差的要纠正。并把好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这样就能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提高班干部队伍的素质,还能促使班级之间、班干部之间的竞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并且班委要时时接受同学的监督,表现不好的要及时进行调换。

三、班务要公平、公正、公开

班务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的,一是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包括班费的收支、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的评选等。我要求每个班级的班费每笔账目都要记清楚,学期结束之后负责管理班费的同学要把本学期班费收支的明细在班级进行公示。助学金的评选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家庭情况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问题。很多学校都用选举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方法不当就会给这个班级以后的工作中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我采取了以下的步骤:(1)先利用年级大会、班会、班干部会议给大家介绍助学金评选的方法、规则等要求大家把助学金给最需要的同学;(2)个人提出申请。(3)班干部代表、各宿舍代表组成考核小组对提出申请的同学进行评选。(4)辅导员加各班级代表组成年级评选小组对每个同学进行评选。(5)把评选结果进行公示。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做扎实。最后出来的结果经过两次调整之后,没有意见反馈才上报学校。到了后面大二、大三、我对整个年级的情况基本都摸清楚以后,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在这方面再也没有过任何意见。精神层面包括先进个人、入党积极分子的评选等。只有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公开才能保证结果的合理性,更为重要的是班级的人心不会因为一些不合理的操作而涣散。只要班级形成了这种良好的氛围,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会变得很顺利。所以公平、公正、公开可以说是一个有凝聚力班级形成的基础。在日常的一些活动、竞赛当中我都会向他们灌输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这也是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学生说我不在乎过程怎么样,凡是经过辅导员手的我都放心,就代表着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更督促我要把工作做好。

四、奋斗有目标,前进有方向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目标明确。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时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信念。从大一开始我就培养各个班级之间的竞争意识包括优良学风班、四六级和计算机通过率、奖学金获得比例高低、挂科率、出勤率等等一系列可以拿来对比的东西都拿出来在每学期开始的年级大会上评比,对好的进行表扬、不足的班级进行鼓励。为了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我们年级举办了男女生混合篮球赛、趣味运动会、优良学风班评选等一系列年级活动,在活动过程当中,我引导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同时也告诉他们成绩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你为你的班级付出了多少,你从这个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培养大家的班级荣誉感,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五、班级活动要适当开展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班级就像一潭水,如果不流动的话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所以一个班级体如果不开展活动或者活动开展的不好的话都会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氛围。所以我要求每个班级每个学期都要开展一到两次有意义的活动,为了督促他们的活动我要求每学期每个班级的活动至少参加一次。并且每个班级的开学之初都要开班会进行总结、计划,并把班级的总结、计划发给我,以便对班级活动进行指导。还有就是利用一些节假日开展一些小活动,比如女生节男生送女生一些小礼物,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圣诞节送苹果等等。虽然东西不多,但是大学生都是离家在外,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时候的一些关怀和问候可以使大家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更进一步增进班级的凝聚力。

六、打造富有自己特色的班集体

班级特色或者也可以说班级文化可以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自己设计有班级特色的班服、班辉,建设自己的班级微博,建立班级的相册。我要求每个班级在每学期的开始都做一个上学期的活动总结,并要求把每个同学照片都做到一个影像资料中。不仅对上学期的班级活动做出总结还要对每个同学上学期的表现进行总结。让每个同学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存在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我所带的班级共有12个,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我尝试着引导他们打造自己的班级特色,比如广告学1101学风最好,奖学金、过级率是最高的。广告学1104体育优势明显,新闻学1101文艺方面比较突出,广告设计1103专业特长比较突出等等。我会利用年级的大会的时间来对他们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号召其他班级向他们学习。以此来促进班级建设的全面发展,事实也证明,凡是有特色的班级整体上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对其他班级也是一个很好地带动。

总而言之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担任辅导员的这几年中学生的每件事我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做,每个学生我都平等相待,尊重每一个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刚性管理是必要的。然而,一味的刚性管理虽可以使班集体暂时获得巩固,但最终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因此,我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适度引进柔性管理。日本学者尾关周二在分析班集体管理时说:“必须首先考虑能够形成教师和学生以及同学之间以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交往空间,为此,首先教师自身必须从管理主义的意识中解放出来,并把每一个学生作为具有独特个体的主体加以尊重。”要让所有的学生认识到在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且允许偶尔犯错误,但是必须知错能改,形成一种真正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以“春风化雨”般的管理,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晓琳.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于娜.试论高校辅导员对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与使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4

突破传统教育理论,突出和强化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个体自我教育向群体自我教育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是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标准和最终归宿。

一、自我教育及群体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我教育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两种形式。个体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个人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等方式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群体自我教育是指某一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活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教育的自由,是为实现人的全面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快乐、幸福的终生学习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自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对自我教育做了经典的诠释:“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二、群体自我教育对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人是在交往中活动中彼此认识和评价的,只有通过群体的评价才能全面、准确认识自我。同样,也只有通过群体的验证,才能确保证情绪体验的正确性,也只有个体的自控和群体的“他控”有机统一,才能实现自我控制的目标。因此,自我教育只有通过群体的协同才能完成。学习是学生的的主要任务,也是一个人成为人的重要方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事件”(加涅)。学校作为“环境事件”营造者,其主要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创造适合学生成人成才的群体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活跃的互动磁场,其中充满着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和学习、运动、生活等“环境事件”。学校的物质环境既是“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积极和谐的精神生活环境是拨动学生的心弦和使其产生自我实现的热望的重要条件。从小学到大学,班级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级性的群体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学生心理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为此,学校应该首先从班集体建设入手,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成学生的心灵家园。通过发挥班级集体力量,启发每个成员的教育自觉,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其对理想人格的渴望,并努力通过互动去构建个人意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现个人价值。此即所谓的“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用马卡连柯的话说,就是:为了集体,在集体中运用集体力量去教育每一个成员。只有要把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巨大而持久的道藩教育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自我教育的协同效应,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根本性保障。

三、个体自我教育向群体自我教育转化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

根据唯物辩证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只有包含有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教育活动只是一种外因,永远不能取代受教育者的认识、内化活动和实践外化活动;二是变化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只有“他教”和“自教”协同作用,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三是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内因,也可以通过改变外因而获得。作为教育者,只能通过改变外因而促成内因的改变。而且由勒温的场论可知:通过改变一个班集体来改变其中的团队成员,比一个个地去改变每个成员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把班集体建设成为优秀的自我教育群体和团队,才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其理论依据:

1.管理学依据。在管理学中,群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目标、满足特定需求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的联合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地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这一群体常被称为“小组”。小组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性,二是安全性,三是反思性:小组借助成员间自觉的交流和监督反思己相与他相并定位自我。一个发育成熟的小组,其成员间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类型和不同领域的互动,使各自的优势与能力得以共享与扩展,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群体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源于小组动力论(亦称群体动力论)。它被定义为小组成员相互影响的过程。小组的高级形式为团队。团队具有两大特征:首先是团队工作,其次是团队精神。团队工作与小组工作不同。小组工作有着严密的格式和规则,更多地表现为组织化的、客观可视的行动的实施;团队工作的格式和规则有较大灵活性,更多地表现为非组织化的、基于主观心理的态度和行为。团队不仅具有小组显性的、物理存在的形式,而且更多地具有隐性、精神存在的形式。因而,团队的协同效应大于小组的协同效应。“班集体是学生养成自我学习习惯、开发自我进步动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育自我负责意识的土壤,‘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是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团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素质发展、成人成才,都与这个集体的建设发展、文化氛围、精神风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班集体建设推进自我教育是必要的、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

2.行为科学依据。从行为科学上讲,个体加入一个群体最常见的原因有: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一个人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群体,但加入群体的动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满足需要。对大学生来讲,班集体则能满足其成长成才的多种需要。在班集体中,一个人的自我教育效果对别人则是一种教育,而群体内部的互帮互教,即是群体的自我教育。其作用在于:通过群体中的交往互动,不仅学会了评价他人,而且学会了评价自己。通过相互比较,逐渐认同了他人对自己较为客观的评价,而且在比较中逐渐加深对自我的认识。通过交往中他人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客观效果的反响,进一步修正对自己评价和认识。在较准确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个体之间的学习互助,竞争激励、批评反思、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学会和谐共处,共同进步。#p#分页标题#e#

3.其他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一是马卡连柯结论:学生集体不仅仅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二是勒温的场论:整体比部分重要得多;通过改变一个团体来改变其中的团队成员,比一个个地去改变每个成员要容易得多;三是勒温的团体动力学(亦称群体动力学)理论:个体所属的团体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趋向;四是系统论:系统的整体性,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五是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四、“辅导生制”———自我教育向群体自我教育转变的实验性行动研究个案

自2005年以来,邢台学院以军训为切入点,以“辅导生制”为载体,不断创新国防教育模式,不断丰富、拓展国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国防教育、素质教育、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五育并举,有机融合,互相助力,互为催化,实现了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并进一步通过“辅导生”团队建设模式的复制、推广和转化,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促使学生的个体自我教育向群体性自我教育转变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教育实效的倍增。

1.“辅导生制”的基本内容。“辅导生”是相对于“辅导员”而言的,是被赋予教育、管理、服务职能的高年级学生。“辅导生”的职责:一是担当大学新生的军训教官;二是协助军事理论教师对新生进行国防教育;三是负责军训成果的巩固和转化;四是协助辅导员进行入学教育和为期一年的带班管理;五是按照“辅导生”团队建设的模式,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优秀团队。“辅导生制”则是由“辅导生”的选拔、培养及其职责管理、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辅导生的选拔与培养。从部队聘请教官或学生进驻军营进行军训,学校和部队都投入巨大,军训的成果却难以巩固转化,国防教育时紧时松、冷热不均的问题也始终无法解决。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难题,我们从2005年起,开始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中选拔政治素质好、体质水平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品学兼优学生,在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军事训练和优胜劣汰的选拔后,由他们担任入学新生的军训教官。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部分军事理论教学的任务交给辅导生,不仅有效弥补了军事理论教师的不足,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国防教育的学生骨干,极大地浓厚了学校国防教育的氛围,还实现了国防教育的生活化、日常化。随着辅导生作用的日益彰显,辅导生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能够成为辅导生成为许多高年级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辅导生的选聘由初始时的需要反复动员、宣传才能完成,变成了一个辅导生名额往往有数十人、百余人竞聘。有鉴于此,我们借机对辅导生的选拔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在选拔和管理程序上,由学校统一选聘、管理和分配使用,改为在学校统一培训、管理、考核的同时,由各系自己选聘、管理、使用和考核,不仅有效调动了各系选好、管好、用好辅导生的积极性,还为辅导生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则进一步健全了辅导生的选报标准和合格辅导生考核的指标体系,严把进口关,严格淘汰制,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强化辅导生团队建设,辅导生的培养质量得以持续提高。

3.“辅导生”的使用及效果。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辅导生由初始时单纯的新生教官,逐渐演变成涵盖国防教育、素质教育、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项职能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骨干力量,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潜能和作用日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3.1以人为本,科学施训,出色地完成了每年的军训任务,确保了军训的质量。新学期军训开始后,辅导生继续秉承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施训”原则,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并把训练内容合理分解、交叉进行,既有效避免了过度疲劳导致意外伤害和非正常缺训现象,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训练的时效,军训的质量也逐年提高。

3.2精心备课,科学施教,极大地丰富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最大限度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较之于部队教官,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素质提高快,特别是由他们的学生身份所决定,他们更了解新生的心理和需求,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现身说法也更具说服力,更容易为同龄人所接受和悦纳。为更加充分地发挥辅导生的作用,我们不断丰富和拓展辅导生集训内容和方式,全力打造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素质全面、能力卓越的优秀辅导生团队。从培训方式上,改分散住宿为集中住宿,完全按照部队建制,实行标准的军事化管理。在培训内容上,在不断丰富国防教育内容的同时,大力强化辅导生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辅导生除了能够胜任军体教学职责外,更能胜任军训期间和军训结束后的带班教育、管理。辅导生集训期间即组织辅导生利用训练间隙和业余活动时间,按照教学计划,逐课撰写教案。集训结束并经过严格的考核后,获得新生军训教官和辅导生资格证书的优胜者,随即开始了紧张的说课比赛,开展新一轮的教学能力的大比拼。军训结束后辅导生开始作为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带班管理。同时辅导生登台授课,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职业规划、心理健康、诚实守信等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准人生定位,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态度,确立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为学生自立、自育与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抓实巩固,力促转化,用军训成果助力和催化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养成教育、道德教育,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军训和入学教育对新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全面的、持久的,尤其是军训所培养的行、走、站、立、卧等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军训之后的养成教育则显得至关重要。“优秀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变成学生习以为常的第二天性,则必须及时地引导学生从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的不自觉阶段,通过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转变为学生自觉行为。并进一步经过反复强化,使之达到本能的、自动化的程度。结合学校提出了将学生教育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公寓,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阵地、主战场的要求,辅导生开始把学生宿舍内务、卫生、文明礼仪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抓手。在辅导生的组织带领下,各系、各班分别参照军营的内务、卫生标准,制定本系、本班的宿舍内务、卫生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专门的检查督导组织,坚持日查、周评、月总结,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对后进进行严格的纠正督导。随着工作的深入,养成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渐趋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学习、生活、思维习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

3.4共绘愿景,激发潜能,用团队建设的模式打造优秀班的自我教育团队,培育自我教育的榜样和典范。我们为辅导生团队建设确立的目标是:打造河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学生军训教官和青少年素质拓展团队,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成为职业化、专业化青少年教育培训专家型人才。围绕这个目标,辅导生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分解几个方面:成为优秀军训教官、合格的辅导员助理、同学身边的榜样和楷模等,并制定达成目标愿景的行动计划。学校则优选和借鉴优秀团队培训模块,对辅导生进行全方位、专业化的培训和标准化的考核测评,不仅确保了辅导生的培训质量,更为优秀自我教育团队的建设及其建设模式的复制、推广的模式奠定了基础。对于辅导生来说,军事化的集训是严酷的,所承担的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付出的努力也是空前的,但收获也是巨大的,个人体能、智力、思想、心灵的变化是全面的和脱胎换骨式的。一是辅导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唤醒。二是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他们在群体中体验到自我的价值,进而产生归属感和对群体的依赖;三是逐步学会自我调节。辅导生通过每日的单项点评、集体点评和军训日记、个人反思等方式实现了经常性的自我审视和检查,并在各类讲评和交流互动的帮助下实现了对自己的行为、活动、态度和情感的自我控制;四是辅导生的“群体自我”得以构建。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优秀自我教育团队,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每个人都通过参与管理中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素质,张扬了个性,获得了经验,学会了管理,懂得了协作,树立了自尊,完善了自我,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五是形成了“群体自我”的学习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相互交融、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快乐共享成为了辅导生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在共赢中分享“群体自我”发展的成果。五、辅导生制的建设成果辅导生制激发了辅导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精神,培植辅导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辅导生制为自我教育的的群体化和自我教育优秀团队建设模式的复制、倍增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成功经验,

建构了一套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面引导,弘扬正气,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机制。自我教育既是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组成的开放性的动态过程。通过外在引导逐渐改变大学生的态度、动机和思想等,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良性发展,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否真正开展以及取得多大程度的实效具有决定性意义。辅导生制的实施,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目标引导。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目标决定着团体行动的水平、成员对其组织的信任程度、成员的自尊和成员自身的行为标准等。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要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景管理”(或称“目标激励”)是辅导生团队建设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辅导生团队集训的第一课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去追求”,目的是使辅导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辅导生在实施军训和带班管理,特别是指导和参与所带班级的班集体建设时,特别注重目标引导的导向、激励、调控功能。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围绕如何让班级从他(被)组织演化为自组织的班集体,辅导生从与班干部和全体学生商讨制定班集体建设目标体系入手,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班集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首先明确的就是班集体建设目标和发展目标;其次,明确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路径和所需的活动载体,制定活动计划,明确贯穿全部在校时间、空间的系列常规活动和活动的常规,以及活动所要实现的价值、所要发挥的作用,确定落实和实施活动计划的对策、措施和责任人。与此同时,班级的所有成员都要结合班集体建设目标和个人愿望和追求,制定自己在校学期期间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明确为确保目标实现所要采取的行动和计划。班集体和个人的整体目标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使每日、每周、每学期、每学年都有目标、计划、行动,以及及时的检视、调控和完善。这样的目标引导体系和实践操控系统从基础和根本上保证了班集体建设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

1.2榜样引导。激励大学生自我教育,就要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榜样,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调动起大学生的内在动力。辅导生在军训、入学教育、带班管理、班集体建设中优异表现也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全体新生的敬佩和学校、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的称赞。当“像辅导生那样学习和生活”、“成为辅导生那样的优秀学生干部”、“努力成为辅导生团队的一员”成为许许多多的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时,目标引发需要,需要激发动力,一种榜样引导机制便随之建立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榜样,其先进思想、高尚品格、文明行为、感人事迹所具有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自奋自发的动力,发挥出极大地激励、引导人们奋发向上的作用。

1.3价值引导。正确的指导思想是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确保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符合普世价值追求,符合主流社会期待,符合个人成长成才内在规律的根本保证。为激发大学生利用科学的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言行,有选择地吸收、内化自我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辅导生在帮助设计和组织班集体建设活动时,坚持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时代主旋律为核心价值,引导和教育学生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自组织活动,并逐步凝聚共识,形成文化,突出特色,创造品牌,巩固模式,建立机制,确保学生自我选择的正确性,促进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以接本、考研为班集体主流追求,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型班集体建设模式;以“关爱农民工子女”、“关心弱势家庭子女”等为主题的,通过奉献爱心实现心灵和谐的励志型班集体建设模式,等等,这些班集体建设模式的探索实践中,无不体现出着爱心、奉献、助人的价值引导作用。

2.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军魂育人” 德育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思想混杂的多元化社会中,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针对现状2010年以来,哈尔滨轻工业学校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让儒家文化走进校园并且建立“军魂育人”的长效管理机制。该管理机制在校园内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双轨式运行机制。在德育方面,以《弟子规》劝诫学生的不良习气,通过近似军事化的制度管理学生,以过硬的作风培养学生,以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塑造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且收到了显著效果。

一、《弟子规》及“军魂育人”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方案

按照“儒家文化走进校园”的学习计划,每日早、晚课学生统一学习《弟子规》,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每学期组织进行《弟子规》诵读大赛。配合《弟子规》的学习内容进行“军魂育人”管理。

1、谨――以军训为突破口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作风

学生入校的第一件任务是军训,通过军训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整肃端庄的仪容举止,严明的纪律观念,顽强的意志品质。要求达到如下目的:

第一,改变学生懒散松的精神状态,营造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气氛,树立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心理意识,借鉴部队的管理模式,创设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军魂育人情境。

第二,明确制度,令行禁止。我校根据实际,参照部队管理条令,制定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军英大队管理条令》(以下简称《条令》),要求学生严格遵照执行,从而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搞好内务卫生,净化校园环境。养成并强化学生搞好内务卫生的习惯,是重要内容。

第四,强化军事训练,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作风,磨练学生的意志和耐力。

2、信――以日常养成为媒介,使行为内化为习惯

通过严格的、长期反复的日常管理,全程渗透,全面要求,把学校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纪律、仪容仪表、人际交往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管理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加强纪律约束,一日生活条例化。通过制订和实施《一日生活条例化》,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使学生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条理。

二是加强量化考核,一日纪律严格化。根据学校制订的《条令》,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考核,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检查指导,学习科学化。让学生形成勤于动笔,勤于查阅;独立思考,独立读写,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是加强正面引导,一日相处文明化。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儒家礼仪和礼节,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提高自己的人文涵养。

五是从他律到自律,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德育目标的内化和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有赖于自我教育能力。

3、泛爱众――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借助学校有利的、有计划的军训内容拓展活动强健学生的肌体,锤炼学生的体魄,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余力学文――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以客观规律为指导,提倡学生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性,特长发展的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区别对待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教师在实施德育“军魂育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实行学生德育“军魂育人”管理,必须明确要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制定一套人性化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4、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生活。

三、建立“军魂育人”长效管理机制的意义

1.“军魂育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职学生群体具有意志薄弱、纪律涣散、作风懒散的特点。军队的严格纪律、过硬作风和坚强意志正是“问题”学生所缺乏的品格。我个人认为,军队是一座神奇的“熔炉”,在这座巨大的熔炉里,即便是废铁,也可以锤炼成钢。

2.“军魂育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建立中职学生德育“军魂育人”管理的长效机制,能够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能够培养学生的行动迅速,步调一致的纪律观念;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学生信心、勇气和力量,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军魂育人”具有长期性

建立这种机制,不是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而是将准军事化管理方法引入校园,在校园内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双轨运行机制,这是一个职业学校与国防教育基地长期合作的机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校两到三年,实际上,也等于接受了两到三年准军队生活的锻炼。

4.“军魂育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建立中职学生德育“军魂育人”管理的长效机制,解决了我校学生德育管理的诸多难题。准军事化管理机制实施以来,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基本消失,校园氛围焕然一新。德育管理工作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教师不再占用更多的时间去抓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学生个人军训总结范文6

素质教育的大目标,决定了中小学必须加强挫折教育。所谓挫折,即俗话说的“碰钉子”,就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所遇到的障碍或干扰。所谓挫折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挫折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他们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

一、中小学挫折教育的意义

第一,中小学挫折教育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开展中小学挫折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信念,磨练坚强的意志,形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中小学挫折教育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各种困难,接受各种考验磨练意志,挫折教育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做起,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也是克服“应试教育”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

第三,中小学挫折教育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挫折能力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无疑能够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

第四,中小学挫折教育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目前,发达国家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已形成潮流,我国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一项关系2l世纪人才竞争的战略措施。党和国家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正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二、中小学挫折教育的内容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经受挫折考验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只要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会有崇高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励自己,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困难与挫折中充满信心,即使遇到失败,也会毫不气馁,继续奋斗。同时,―个人有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就能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进取的精神。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全面了解自己的品质和才能、优点和缺点。正确认识自己是个人不断进步的基础。因为个人离不开社会,只有摆正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才能产生催人奋进的动力和压力,才能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素质,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自己做出如实全面的判断,才能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前进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3.教育学生增进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发展和身体的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4.教育学生磨励坚强意志

意志坚强的人,不是害怕和逃避挫折,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正确地看待挫折,主动向挫折挑战,磨练出更加坚强的意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教授,对超常儿童追踪研究近50年,最后发现,成就最大的160名超常儿童,与成就最小的160名超常儿童,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意志品质的悬殊。可见,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仅有聪明才智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坚强的意志。所以,要使中小学生具备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最终取得成功,必须磨练他们的意志。

5.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知识和方法

知识就是力量,是战胜一切艰难挫折的保证。湖北武汉一个小学生被人贩子绑架拐卖到河南,后碛肿卖到河北,他凭着勇敢和智慧,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又回到武汉自己父亲的身边,就是因为他具备一定的地理交通知识和生了病如保处置的常识。

三、中小学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组织两个学习,即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除了学习各学科相应的知识外,通过课内外阅读,讲故事,看电影、电视和录像等多种形式,学习古今中外不畏艰难挫折的名人事迹,从他们身上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开展一些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逐步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信念,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二是开好三个会议,即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总结成绩,找出缺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互相取长补短,增进团结;定期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他们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的方法和经验,畅谈对理想人生的感悟,不断总结,共同进步;定期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