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1

英文名称: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3710

国内刊号: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2

一、概述

(一)关键名词的界定

兴趣(心理学百科全书):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并且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心理。

运动兴趣《体育科学大百科词典》: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体育兴趣(季浏,《体育心理学》,2010):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

(二)理论简介及分类

1.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在对运动用品的兴趣。

精神兴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在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2.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人们产生愉,如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

间接兴趣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保持体型、增进健康、强身健体等。

3.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兴趣是对多项体育运动或某一项体育运动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感兴趣。

中心兴趣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体育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4.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二、研究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高级检索,输入“体育兴趣”,查阅了2000―2014年相关的硕博士论文444篇,再输入“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在结果中检索,得出硕博士论文0篇,而检索到相关期刊7篇。总的来看,关于体育兴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体育运动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影响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体育兴趣等方面。

徐霞琴在《对新课标理念下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另外,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也下降。

余贞凯等在《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一文中认为,影响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内容的形式,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人们对体育的理解等方面;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各种体育比赛等措施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贾海涛在《中小学体育课学生兴趣培养研究》认为,影响中小学体育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有学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条件、学校组织管理、体育成绩加分等;主观因素有教师的认知、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学生自身状况对体育学习的影响等。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体育兴趣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学生体育的运动能力,以及影响培养体育兴趣的因素,几乎没有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各个因素对体育兴趣维度的关系研究,本文对两者是否有关系以及关系性程度进行研究,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对象

男女学生的体育兴趣差别较大,现实生活中,女生体育兴趣相对较差,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之间的体育兴趣差别较大。因此,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分别构建体育学习兴趣模型。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多采用描述性的理论研究和综述性的研究居多,干预性和实地调查、实验性的研究较少,没有充分的论据进行验证。

2.对于实验性的论文,对研究所提出的对策没有实际性的、可具体操作的具体办法,也没有进行反复验证,只是空谈。

(三)研究工具

1.关于体育学习兴趣的评价工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研究者多根据主观判断与研究需要侧重于某些指标,使得无论在体育学习兴趣的测量维度还是测量结果方面有很大的主观判断。

2.依据心理学的学习兴趣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体育学习兴趣类别与本质,虽然众多研究进行了相关体育学习兴趣测量工具的制定及对测量工具的本土化修订,但各种测量工具的指标维度、信度、效度不一,?y量结果差异较大。

四、研究建议

(一)电子信息时代,如下载APP体育小游戏,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和设备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体育意识,是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3

关键词:心理学艺术化;心理套娃;意象投射;心理咨询

1.心理学艺术化

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追求以人为本的思考模式和表现形式;心理学艺术化作品是基于心理学科学原理和事实,因此富含原理和事实的心理学艺术化作品往往很容易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心理学艺术化作为一个新生的领域和话语系统,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并为之注入了新的方法论及思维模式。传统心理学研究一方面要求实验的严谨性,而另一方面又要求生态效度,现有的研究机制很难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最终导致追求实验严谨性而放弃了生态效度的要求(李萍,2004)心理学艺术化作为一个新生的领域和话语系统,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并为之注入了新的方法论及思维模式。

在心理学艺术化中,心理学是基础,而艺术化则是表现形式和思维模式。对于科学发现,论文和数据的呈现往往无法给人以共鸣,而艺术化的呈现则可以直接触动人们的心弦,使科学发现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打动人心。

2.心理套娃的本土化路径

2.1相关理论与综述

套娃代表着亲情、友情。在俄罗斯,套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套娃也代表着爱情,据说年轻的恋人想表白自己对地方的爱意,常常在套娃的最里面放张求爱的纸条。

俄罗斯套娃作为一个绝佳的人的原型,不光是外在形状,而且嵌套结构也能直接指向内心的层次。由俄罗斯套娃进一步研究发明产生的心理套娃,现已成为一种新的投射测量和咨询工具。心理套娃产生的理论来自于人本心理学的底层观念、生态心理学的具体分析和整合思想、以及社会心理学中对于在情境中人的活动的总结提炼――情境观(程乐华,2012)。

心理套娃目前已成熟并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版本有:成长版、认知版、家庭版。

套娃的结构是心理层和物化层的连接的关键,我们运用不同物理结构的套娃,能使诱发的意象类型和程度不同,而套娃作为有结构的工具,也能产生更好的投射效果,在测量和咨询情境下使用,具有可控性、针对性。咨询师完全可以针对具体问题选用不同的心理套娃,并针对具体情境选用心理套娃的具体物理属性用于投射测量与治疗。

3.心理套娃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机制

心理套娃能够引发相应心理过程的一系列机制有:

1.人形外观――套娃本身的形状,就已经清晰地表达了人的概念,这使得套娃能够有非常大的创造空间。

2.嵌套――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套娃由大到小内里中空的设计。嵌套的概念与成长、核心方面的意象关联度较高。

3.包容――即一个大的套娃可以同时装着几个比它小的套娃。此特点主要适合于两种意象,一是包容、包含,二是并列。

4.摆放――心理套娃不同的摆放位置关系。一般来说,人们对于散乱无序的排列会感觉不适,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其进行适当的摆放。

5.图案――套娃的物理结构仍然是处于抽象的概念水平,而图案则是把概念具体化的一种属性。通过图案呈现可以使问题情境客观化。因此,如果改变结构组合,就能有不同的投射结果。进而制定不同的咨询方案。

6.系统

心理套娃除了其自身的一些物理上的结构和属性之外,还包含了其所处的环境。这样,心理套娃就会形成一个系统,即“人一心理套娃―环境”。既然这三者形成了一个互不分割的系统,那么,当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套娃的版本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就会随之变换。

这几种结构或属性有机组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心理套娃,只要有一个结构或属性发生改变,其意义就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如果改变结构组合,就能够得出各种不同的版本。

在心理咨询中,对话能使来访者觉察自己理解和叙述故事的方式,从而使来访者从中获得启发。心理套娃的不同结构,能够引起来访者不同心理意象的提取,有助于来访者相关信息的回忆和呈现;来访者探索心理套娃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潜意识和意识进行交流的过程,当来访者通过心理套娃把问题呈现出来的时候,同时也增加了自我认识,因此,心理套娃具有促进自我探索、呈现问题的功能以及帮助治疗的功能。

参考文献: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4

尊敬的医院领导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8月12日,我有幸在临沂沂景假日酒店参加了临沂市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学术会议。这次的学习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下面,我汇报的是《科研设计与 SCI/SSCI 论文写作》

《科研设计与 SCI/SSCI 论文写作》是由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副研究员崔乃雪讲述,分别从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讲述。

研究设计的主要类型:以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为主进行分类

研究设计类型分为:调查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干预性研究

1、观察性研究:

特点

(1)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措施

(2)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3)调查性研究简单易行,可以为干预性研究提供研究的基础和线索

▪ 分类

(1)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 应用

• 描述特点时间疾病或健康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分布

• 发现病因限速

• 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方

•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 用于疾病监测

• 其他,如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等

(2)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以确诊的患有某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

不患该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

疾病发生之前对某可疑因素的暴露情况。属于从“果”到

“因”的研究。一般不能确证因果关系(回顾性观察,无法

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 队列研究:是将某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其不同暴

露水平分组,然后追踪观察其各自的结局,通过比较各组之

间结局的差异,进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

及关联大小的研究方法。属于由“因”到“果”的研究。

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研究对象

▪ 设对照组(如何分组?如何设对照组?)

▪ 确定观察指标和工具

▪ 统计方法

▪ 研究流程

1.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工作中的研究对象称为样本,它是总体的代表,需从样本的研究结果推论总体。

▪ 常用的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①单纯随机抽样         ①方便抽样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②配额抽样

③分层抽样             ③目的抽样

④整群抽样            ④网络抽样

2.样本含量估计

在抽样研究中,正确地决定样本大小至关重

▪样本含量太少,缺乏统计效能,所得的指标不够稳定(可信区间

宽),结论也缺乏充分的根据

▪ 样本含量太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难度,不易做到对研究条件的严格控制,还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 根据设计类型,选择合适公式计算恰当样本量

3.设对照组和随机分组

设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提高结果的精确性。不是每个

研究课题都要设对照组,但大多数研究需要设对照组。

▪ 进行随机分组

• 随机数字法

4. 确定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观察项目、变量)是在研究中用来反映或说明研究目的的一种现象标志,也是确定研究数据的观察项目(变量)

▪ 变量可分为:

• 自变量:指能影响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自变量不受结果的影响,却能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自变量是研究问题的“因”

• 因变量:指科研目的,它能随自变量改变的影响而改变,也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研究中,因变量正是我们想要观察的结果或反应。因变量是研究问题的“果”

• 外变量(混杂变量):指某些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在科研设计中应尽量排除

• 中介变量,调节变量

5.确定测量农工局和统计方法

▪ 测量工具

• 生物学测量工具:实验、检查

• 心理学测量工具:问卷、心理范式

• 社会人口学测量工具:问卷

▪ 测量工具的性能测定:信效度检验

▪ 统计方法

• 统计描述

• 统计推断

论文写作

论文的分类

• 研究论文(论著、original research、articles…)

• 文献综述:integrated review,critical appraisal、系统综述、

meta 分析

• 案例报告

• 新技术、新方法类论文

▪ 学术论文原则

• 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可读性

研究论文的一般结构

题目:概括、准确、新颖、精炼

▪ 作者和单位

▪ 摘要和关键词

▪ 正文

▪ 中文期刊:前言、研究对象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 英文期刊:Introduction(backgrou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s, Conclusions

▪ 参考文献

▪ 其他:Funding sources, acknowledgement, conflict of interest,

authors’ contribution

论文的写作体会

标题:具体、传达出研究目的/问题、突出研究特色

▪ 前言:注意切题、逻辑,准确描述研究问题、产生研究问题的背景、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研究方法:清晰、详略得当

▪ 研究结果:准确解释,语言标准化,与图表一致

▪ 讨论:总结研究发现,与以往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解释原因

▪ 局限性:实事求是

▪ 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启示:契合杂志的scope

▪ 书写语言:目标读者

小结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5

〔关键词〕美国;学校心理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17-03

学校心理学是20世纪缘起于美国的一门新学科,美国学校心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日臻完善。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学校心理学进行系统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后,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论文类。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以“美国学校心理学”“美国学校心理”为检索词检索了2000年后的文献,对美国学校心理学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初具规模的专业队伍

1950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约为一千人。1970年,上升到五千人。20世纪70~80年代,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突破了两万人[1] 。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提出每千名中小学生至少应配备一名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标准 [2]。直到1999年,全美已有 218所研究生院设有学校心理学专业。其中五分之一的学校心理学专业能授予博士学位,其余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学校心理学专家资格证书[2] 。■2000年,美国约有22000~25000名获得州或国家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工作者,这个数字包括培训者、州政府管理人员以及从业者。2002年,美国学生与学校心理学家之比大约为1800 :1[3] 。截止到2005年,估计全美已有32300名学校心理学家。目前,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仍在不断扩充之中。

二、完善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

培养一名学校心理学家的完整过程包括:首先申请进入具有认证资质的大学;然后进行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实习与见习、职业道德培养;最后资格审查、获得资格证书或执照。中间环节缺一不可 [5] 。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校心理学专家培养计划,为学校培养解决问题的专家,是目前广为流行的培训方法。学习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或相关的心理学硕士学位。第二类是博士培养计划,培训研究者与从业者,或者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心理学家的培训计划分为培训课程和实习两部分,培训课程通常为60个学分,另外还有为期一年的实习。这种培训内容集中于心理健康、儿童发展、学校组织、学习、行为和动机几个方面。当代的培养计划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实际经验的积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见习与实习的机会[3] 。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规定:“在适当督导的条件下让候选者有机会表现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其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NASP将见习期定义为一种经验积累的重要过程,一般为一个全日制学年,或半日制两年,也有的多达数年,并且其中至少有600个小时必须在学校环境中度过。此外,NASP在1992年建议一个学校心理学家在其从事学校心理工作的头三年,每周必须接受至少一个小时的面对面督导 [6] 。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有两种模式,即“科学家―从业者”模式(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和“专家―从业者”模式(professional-practitioner model)。这两种模式由于各自的培训理念不同,分歧很大。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科学家―从业者”模式“流露”出“科学家”这个词有点不妥。在“专家―从业者”取向中,强调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课程内容安排应该多为技术,而不是理论;应该寻求临床的敏感,而不是学术的睿智。这种专家训练模式就是让专家帮助求助者评价问题状况、确定干预目标,并通过矫正无效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或环境因素来寻求恢复求助者心理困境的方法 [7] 。

三、规范的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分会(APA)负责对全国各所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院系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进行全面认证。认证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学习实践等多个方面。这两个认证机构定期对专业认证标准进行修订。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共有52所大学的学校心理培养计划通过了NASP的专业认证标准 [5] 。

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必须获得所在州或者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委员会颁发的证书方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出现了最早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州立教育机构。1960年,美国共有50个州实行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制度。1977年,美国所有的州都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1]。2002年,美国全国教职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了优秀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标准,提出了优秀学校心理学家所应达到的专业发展水平,成为美国学校心理学家专业发展的理想目标。每个州的资格认证制度通常都不一样,各州通过立法来规范资格认证和证书评定工作。

四、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体系

我国学者对美国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常常将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视为同一问题。然而事实上,这些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最主要的区别是服务对象不同。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为在适应及发展方面需要帮助的部分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学生;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则为在适应和发展方面出现困扰并主动寻求帮助的个体。在这里,笔者将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咨询统称为学校心理学服务,它是心理学理论在学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属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一)健全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

按照雇佣关系的不同,美国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可分为四种,即:(1)学校为本的服务(School-based Services),主要是指在学校情境下由学区雇用心理学人员为学校提供服务,以学校资金付费;(2)与学校有关的服务(School-linked Services),这是指在接近学校的环境下,由非学区聘用的心理学人员提供服务,他们的费用由非学校基金支付;(3)与社区有关的服务(Community-linked Services),这是指把学校和社区连接起来,聘用学校人员,由学区基金付费,在学区内实施服务;(4)社区为本的服务(Community-based Services),这是指由社区资助,社区聘用向他们负责的人员为社区提供服务,费用由非学校基金支付,这些人更多地是在其他背景下而不是在学校工作,这种模式适合于传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7] 。

如果从时间维度上将学校心理服务模式分为传统的学校心理服务模式和现代的学校心理服务模式,则医学模式是前者的代表,生态模式是21世纪的新模式。受医学模式影响,传统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将儿童的心理障碍看作是疾病,教育所做的就是将有心理障碍的儿童与正常的、健康的儿童分开,并放到特殊班或特殊学校中去。这种模式往往将儿童的心理障碍看成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学校心理服务生态模式则认为,个体的某一方面“功能不良”与其身处的环境有关,应该努力寻找有效干预这种环境的办法;学校心理学者应该是儿童、家庭、学校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以学校心理服务生态服务模式为理论基础,当前的美国学校中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的心理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与学校心理学服务两大部分组成,在美国的学校以各种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出现,服务人员一般由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专家组成,其中有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甚至还包括语言矫正师等特殊专家,他们组成各种形式的服务机构,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多层次、多内容的心理服务 [6] 。

(二)发展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性心理辅导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1)邀请模式,它是构建在邀请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体系。邀请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校要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潜能,充分调动学校所有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活动等方面的资源,把学校变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应感到自己是受欢迎、被接受和被欣赏的。(2)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它由组织管理和教学计划两部分组成。组织管理部分包括:确定辅导模式的定义和教育宗旨,教育设备和资源的管理,顾问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管理,教学及管理人员的使用及费用预算管理等。教学计划由四个部分组成:辅导课程,个体教育计划,应答和系统化支持措施。这些计划规定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工作或学习计划和程序。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3)顾问教师计划,该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支持性环境。在此模式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是学校成功实施发展性辅导的关键。学校中的普通任课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学生信赖的指导者,可以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五、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

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思潮,其倡导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不同于以往关注心理疾病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爱、勇气、正直、诚实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将心理学的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它提倡通过激发人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来解决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学校心理学在美国学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该模式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形成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当前美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的思潮与趋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形成以幸福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成长为中心的课堂气氛,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消极心理的调整和干预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和推进上来,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对受教育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结语

美国学校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拥有完善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规范的资格认证制度、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体系。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学校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成功经验,在某些方面可以为我国尚在发展中的学校心理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但鉴于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吸收和借鉴时要避免简单移植,应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将其本土化,使其具有适应性,以切实提高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佟月华.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J]. 济南大学学报, 2000, (3): 44-46.

[2] 乔佳.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心理教育工作的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36-38.

[3] 佟月华.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职业特点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8): 57-61.

[4] 官群.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系统分析及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 (2): 58-62.

[5] 王宏方.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过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3, (9): 24-26.

[6] 汪亚芳. 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研究及其启示[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 任其平.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1): 49-53.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口译研究 质量评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涉外事务与活动越来越多,为了有效、顺利地开展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交流,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水平更高的口译服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也开始注重口译理论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的口译活动和口译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对2000―2005年发表在《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上的十八篇关于口译研究的论文的调查,客观地描述并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口译研究

的质量及存在问题,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一、调查方式

“口译研究质量”的调查从口译研究论文的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客观、详细的分析: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2000―2005年发表在《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上关于口译研究的论文。登陆中国期刊网,在“检索项”处选择“刊名”,“检索词”分别输入“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时间范围设定在2000―2005年并检索。检索完后再把“检索项”和“检索词”分别改为“主题”和“口译”,在结果中检索,选出72篇作为研究对象。限于篇幅,本文对72篇论文进行二次抽样,再抽取十八篇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

我们以这三本期刊为调查对象,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它们是翻译类的专业期刊,可以保证有充分的研究对象;

2.它们是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保证,也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二、主要发现和讨论

本文对18篇论文进行了具体分类:12篇宏观研究类论文;3篇技巧研究类论文;3篇教学训练类论文。对这些论文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

(一)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科研论文与学位论文不同,不需要有详尽的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因此,调查发现有50%的论文都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详细的文献综述,都只是在引言部分引述一些理论家的原话或是著作,没有详细阐述理论依据。对于其他学者在同领域的研究大部分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进行透彻分析。另外50%的论文则有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有的甚至将这一部分单独列出。

讨论:虽然学术论文对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没有要求,但是在论文中略去这一部分就会显得理论基础不足。零散地引用一些理论家的观点会让读者造成混乱,也使文章显得没有逻辑、章法,所述观点的可信度就会降低。相反,充分的理论陈述和文献综述会让论文结构一目了然,让读者了解文章所做研究的基础和背景,从而使该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章也更科学严谨。

(二)研究方法

十八篇论文都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大部分运用本国实例论证国外口译理论或其他理论在口译实践和教学中的可行性,或对这些理论进行“规定性”评估与批评,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取样的实证研究。多数学者在口译研究中偏爱基于个人经验、他人经验、二手数据、“引进”数据(或经验)的议论分析、归纳总结和批评建议,以致研究方法重复。

讨论:在近几年国内的口译研究中,实证调查类研究严重短缺,占主导地位的是经验总结性和归纳思辨性研究。重事实、重调查、重描写的思维范式应是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里口译研究的目标取向,这是因为:(1)在我国,源于调查的第一手数据还远远没有积累到建立系统口译理论所需要的数量;(2)基于实证研究的口译理论对口译教学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刘绍龙,王柳琪,2007:37-40)

(三)研究问题

抽样的十八篇论文中,明确提出研究问题的只有六篇。例如李芳琴在《论口译记忆策略》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整个记忆系统中,信息是怎样贮存和提取的?信息处理的核心过程是什么?它对于译员记忆信息时所采用的心理策略有何启发?”并在研究过程中一一进行了解答。其余十二篇论文没有明确提出研究问题,但读者可从大部分文章的结论处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总结中归纳出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讨论:就现有研究问题的文章来看,问题的相关性和内部效度都较高,起到了明确研究目的、指明研究方向的作用。但有些文章的研究问题提得不够全面、不够新,这也和这些文章所做的文献综述不够系统有着必然联系。没有明确提出研究问题的论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只能从文章题目和结论部分对该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很笼统的了解,不能让读者在仔细研读论文之前就对研究的各个环节、目标、待解决问题有宏观的把握。

三、分析与建议

鉴于我国英语口译研究的上述现状和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我国的口译研究多停留在论证外国理论的层面上,今后的研究应该转向自主理论创新的方面。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口译研究突破语言学理论的框框,加强和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体现跨学科的特性,使研究趋于多元化,有利于口译理论的创新。

2.由于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口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是定性的描述,很少有定量的分析。论文逻辑性不强,论述偏于主观。今后的研究应朝着更客观、更科学的定量研究方向发展。一个精确的数据要比整段的论述更具有说服力。实证研究是我们的弱项,但同时也是国内口译研究和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应逐步向这个方向靠拢。

3.从和国际接轨的角度来看,国内的论文写作受到汉语语言形式的影响,多数具有形散意合的特点,逻辑不够清晰,通常都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让读者在阅读时总是一头雾水,直到看到结论部分才明白文章的研究目的。这样的论文很少能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被采纳。而观察国外同类文章,它们都具有逻辑清晰、注重客观数据的特点,这正是国内论文欠缺的地方,也是以后论文写作应当努力的方向。

4.就研究对象而言,调查发现,在近五年的抽样文章中,多是对翻译结果、翻译技巧的描述性或规定性研究,而较少有对翻译过程、翻译心理的剖析。我们认为,把翻译过程作为口译研究的对象要求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不应局限于译者的翻译素质、翻译质量等方而。翻译的内在过程决定翻译的外在结果。因此,今后的口译研究应更多地着眼于对口译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条件、双语转换的内在过程和神经心理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其次,以高水平口译工作者和口译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差异、对比研究也是未来口译研究需要加强和重视的领域。(刘绍龙,王柳琪,2007:37-40)

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近五年的口译研究质量作了初步的抽样调查和描述分析。尽管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和相关分析可能因抽样样本的局限和误差而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我国近五年口译研究的现状,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我国口译研究质量和论文写作的路径和方法,并为今后的同类研究展示了可供参考的依据。我们期待着我国的口译研究者能高度重视口译的科学研究,并能在口译的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绍龙,王柳琪.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

[2]王恩冕.“口译在中国”调查报告[J].中国翻译,2005,(3).

[3]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2005,(7).

[4]周青.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5,(8).

[5]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1).

[6]陈菁.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J].中国翻译,2003,(1).

[7]张吉良.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辨[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8]万宏瑜.解读图表――另一项重要的口译技能[J].中国翻译,2004,(3).

[9]吕世生.科技口语策略选择与操作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4,(5).

[10]杨英明.口译的思维方向性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11]侯国金.口译的语义结构起伏性[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12]曾文雄.口译的语用流利性[J].中国科技翻译,2002,(11).

[13]安新奎.口译的预测机制管窥[J].中国科技翻译,2001,(8).

[14]陈振东,黄樱.口译中的模糊信息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2004,(1).

[15]赵军峰.论口译的翻译单位[J].中国科技翻译,2005,(5).

[16]汪滔.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2002,(2).

[17]李芳琴.论口译记忆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4,(11).

[18]秦红.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等效[J].中国科技翻译,2006,(8).

[19]陈振东,张珊珊.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J].上海科技翻译,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