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1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措施

[作者简介] 黄若君,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13-0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主持的“2012中国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最不满意的项目中,食品安全位居第二。可见食品安全已成为老百姓迫切关注、亟须改善的核心问题。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个人的大脑神经。尤其是近年来问题牛奶、地沟油、注胶虾、转基因油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入手,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关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与检测网市场部经理李峰曾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大致分为如下几方面:(1)食品安全问题频发;(2)食源性疾病和群体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频率高;(3)食品质量不合格;(4)食品保健品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恶性循环;(5)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6)不达标问题的突出现象:(7)企业的道德滑坡,(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唯利是图;(8)监管部门人员配备不均、检测经费有限直接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在加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也在提高,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还存在很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引发全社会食品安全恐惧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查处食品安全问题,但就是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其实食品安全问题固然源自食品生产加工商的诚信与道德,还有生产加工技术上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与政府的不够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消费安全。

二、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食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农副产品,农副产品从种养、收获、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直至到人们的餐桌上,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在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一)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1.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1)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产品污染

农副产品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和兽药,而化肥、农药和兽药等生产资料因其质量和使用不当都会导致农产品化肥、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或其他产品安全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兽药残留可存续时间都比较长,不仅造成当季产品安全问题,还将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后续产品污染。

(2)农业生产环境被污染造成的产品污染

农副产品从种养到收获需要经过自然生长过程,其赖以生存的大环境由土壤、水和气候等要素构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采掘业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自身形成的化肥、农药、兽药残留污染,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部分地区生产环境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的威胁已经到了严重程度。比如2010年海南水胺硫磷污染就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灌溉用水。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已有众多河流、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根据近日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这些被污染水体和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度严重,并且会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近来出现的“毒大米”也主要是因生产环境被污染所致。由于食品被污染,进而将会导致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比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化肥、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等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这种源头性污染都将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与肉制品、乳及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它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食品加工过程造成的污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人们消费食品的习惯逐渐由初级农副产品为主向加工食品过渡,当前加工食品消费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食品加工过程,因加工设备、加工工序与加工技术落后,以及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等),不合理和违法使用色素、添加剂,加工场地的环境严重污染等等都将产生加工过程的污染,影响食品安全,严重的将形成有毒食品。

3.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屡禁不止。这些违法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经营轻管理,重生产轻卫生,这种现象如果不能消除将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二)流通过程形成的污染

食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收获、加工、包装、储存与运输等多道工序,在这过程中,由于收获、加工时间掌握不好与遭遇不好天气,或使用不合格的包装材料,或储藏不当,或不合理的装运,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存与运输设备与技术等等众多因素,都将造成产品腐烂变质或被污染或造成破损等而产生产品安全问题。

三、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法律制度和监管层面分析

1.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得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一些现有的标准不统一,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2.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有缺陷

我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清,各职能部门之间就会出现争着监管和重复执法的现象,或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些现象将导致监管不力和执法不严,从而给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博弈空间。

3.监管人员渎职与腐败

食品安全问题除了违法经营企业和黑心商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外,还和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官员的不负责任、不作为,或者是、,或者是收受贿赂、钱权交易,或者是渎职行为有密切关系。这种种行为交织在一起,使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化,查处起来困难重重,阻力非常大。

(二)从企业层面分析

1. 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保证食品质量

我国的食品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当前我国登记注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近45万家,10个人以下的小作坊、小工厂占了80%。登记注册食品经营单位有323万家,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有210万家,种植养殖环节依靠的还是2亿多分散农户。在目前企业和个体生产者诚信理念缺失的情况下,加上监管不到位,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保证食品质量。

2. 恶性竞争使然

恶性的竞争导致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生存下去故意制假造假,违法增加添加剂的含量,制造各种有毒有害食品。比如为了取得价格优势,企业必须降低成本,从而促使企业使用劣质的原料和违法添加剂,使其能够降低销售价格,排挤其他质量正常的产品,生产“劣质驱逐优质”的效果。

3. 利益驱动

逐利性是产生食品质量问题的最根本性原因,它会使企业丧失起码的道德良心,毫无诚信可言。为了利益这些企业会往牛奶里掺杂使假,以狐狸肉充当羊肉。只要能够降低成本,获得利润最大化,欺骗公众、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者利益也在所不惜。

(三)从消费者层面分析

我国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这也是引起食物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1. 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

我国众多的消费者因收入水平低,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又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不高,部分消费者往往只图便宜,不去考虑食品的质量和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过去这些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吃也不会有事。在这种心理的支持下, 比较便宜的问题食品就有了市场。

2. 消费者乏科学养生知识

我国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和生态养生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因问题食品导致的疾病,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较为先进的国家比如美英等国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制定完善的标准、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监督检查、规定严厉的法律责任、及时向公众公布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并提出有关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及组织、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合作等。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食品安全问题。

(一)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制度

1.完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和标准的研究与消化,借鉴国外的食品安全法治经验,在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从立法上确保食品安全:一是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评定标准;二是建立和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加大惩罚力度,在法律责任制度设计上能够起到促使违法者不能违法、不愿违法和不敢违法;四是加强权力监督,防止监管人员渎职与腐败;五是在立法上要有利于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深入开展食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优势获取竞争优势。

2.建立全新的食品安全体系

要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来完成的,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缺陷,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改革食品生产加工归属多个部门监管的状况,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食品生产加工业一体化管理机构和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和有效施行。

3.加强和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缺失是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尽快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要尽快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制度上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以防范和遏制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行为失范或违法经营。

4.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

行政监管、执行不力和腐败导致公信力下降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因素,要尽快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一是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并制定具体监管指标体系,要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落实可操作的具体保障措施,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加快食品安全监督队伍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严防食品安全监管环节的渎职和腐败现象,确保食品安全能够令行禁止。

(二)严格执法奖罚分明

对违反《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在立法上规定严厉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在执法环节各级食品质量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查处,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促使惩处能真正产生对不法生产经营者的震慑作用。而且严格执法必须常态化和制度化,不能只是运动式的,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有力打击和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确保产品安全,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实现食品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和规模化

前面阐述了分散生产经营模式难以保证食品质量,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应对的办法是在提高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实现食品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和规模化,通过集约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优势的同时,可以稳定产品质量,更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四)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消费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

当前的事实状态是,一方面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消费者又缺乏食品安全常识和安全消费意识。这种现象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就缺乏科学根据,这与我国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根据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市l863名消费者的调查,50%的人表示在选择日常食品时不会特别关注食品安全,7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安全食品的辨别知识。针对上述问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全面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安全食品辨别知识,尽快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安全食品辨别能力,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2.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做到有效预防

食品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环节多种多样,生产程序复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是要做到及时向公众公布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并提出有关建议,提高消费者的防范能力,防止因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害。

3.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与普及,让消费者充分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方式、方法和法律救济制度和程序,争取将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尽可能做到更有效地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有毒食品造成的损害。

五、结 语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也关乎政府和国家的形象。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加强法制建设和企业商业道德建设,做好食品标准的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标准,强化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建立起全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更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文彦,陈景收.食品安全刻不容缓逾 六成网民表示遇问题食品选择忍耐[EB/OL].人民网,2012-02-29.

[2]史竞男,胡浩.打好“保胃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聚焦食品安全[N].新华社,2012-03-01.

[3]古红梅,刘婧娟.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分析及其法律规制[J].河北法学,2012,(7).

[4]刘丹松.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实践问题研究与分析[J].当代法学,2012,(2).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2

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的现状,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司法行政和刑法法规两个方面对其刑法治理进行了相关的阐述:我国司法行政机关需积极履行职责,相互协助;我国刑法应从从刑事政策、刑事法网、刑罚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关键词】刑法;食品安全卫生;食品安全犯罪;刑法治理

一、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屡见不鲜,对人们的生活安全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最先被发现的“苏丹红”、“三聚氰胺”,还有后来相继出现的 “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以及近来的“假羊肉”、“假牛肉”,无不让人们忧心忡忡。

(一)我国现今食品安全卫生的现状分析

现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案件屡禁不止;食品生产源头和销售缺乏有利的司法和政府监管,并且监管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和过期食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原料、新的技术,特别是转基因食品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地影响[1];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心理和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日益担忧和不满。而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监管部门也对此问题密切关注,并且相继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我国刑法近来也对相关法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人们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多为缺乏;食品病院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农药污染、环境污染等食品源头污染问题,成为食品安全卫生的极大地隐患;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落后;食品企业加工生产过程的监管不力或急功近利、唯利是图;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食品安全卫生监管部门缺乏有利管制,监管司法体系严重不足[2]。其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监管部门的软弱无力。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管理权限分离,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监管不力,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不匹配,特别是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形成协调高效的管理体系,并且相关食品安全卫生法制不完善不健全,导致执法人员监管不力、效率低下。所以,食品安全监管司法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刑法治理

形成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食品监管部门的缺失和相关刑法法规的不完善,为了让我国现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得到缓解,并且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关系到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和刑法制度的完善,对于这个问题的刑法治理,以下主要从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和刑法的相关治理和应对来讨论。

(一)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宽”与“严”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食品安全刑事政策的主要制约。最高人民法院曾通知表示:“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及相关职务犯罪务必依法严惩,特别是对影响恶劣、社会关注的重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必须依法从重从快判处”。该通知体现了食品安全的刑事政策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的确,食品安全犯罪对社会和人民危害极大,对其从严处罚是广大受害人民群众的要求,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严”的精神。但“宽严相济”中,“宽”与“严”之间应该是相互统一、共同协作而实现“相济”[3]。因而,只强调“严”的食品安全刑事政策是违背“宽严相济”的重刑主义,对刑罚的最佳效果的发挥是不利的。我们不应忽视“宽”的精神。也就是说,对例如致多人死亡等罪行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应该严格遵循刑法的适用原则;对于偶犯、初犯、未造成人员伤亡等危害不够严重的行为,应适用从宽处理,体现“宽”的精神。

(二)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连接

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究其原因非常繁杂,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以罚代刑、有罪不究、行政监管缺失严重这几个因素。各级检察机关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以及食

品安全监管责任划分情况,与食品药品、工商、农业、质监、监管等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权责的行政执法机关相协调,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连接建立起来,从工作机制上把食品安全案件的治理暴露在检察执法机关视野内,确保及时发现犯罪、追究犯罪、惩罚犯罪,从而加强刑法对食品安全卫生危害行为的威慑力。

(三)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准确打击犯罪

只是利用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刑罚以作为治理是不行的,司法机关必须正确衡量刑法食品安全犯罪的责任追究标准,做到能够遵循刑法打击犯罪,又能够避免无辜的人收到法律责任。首先,司法部门要注意理解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观要件。我国刑法对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非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采取了故意危险犯罪的立法模式。虽然采取这种立法模式与当下食品安全犯罪形势相适应是困难的,刑法手段并不能治理所有的违法现象,一般是在行政等其他手段不能治理的时候,才能使用。其次,司法机关要注意理解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范围。食品安全危害行为包括安全管理行为、生产行为、和经营行为,只有销售行为和生产行为是刑法的打击对象。

(四)刑法中对于食品安全卫生犯罪行为要有严密的刑事法网

“严而不厉”是指刑事法网严密但是刑罚轻缓,这是对于危害食品安全行为最理想的刑法治理,所以要有严密的刑事法网。我国刑法中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内容主要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食品监管渎职罪、非法经营罪等。这些内容体现了我国刑法对于食品安全罪的刑事法网,但是仍有不严密之处,仍然遗漏某些危险性的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并且对某些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仍然滞后。

(五)司法机关要协助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司法机关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领域管理的创新,不断提高司法机关服务于人民的安全卫和经济发展大局。司法执法机关在查办食品安全渎职犯罪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关执法制度的漏洞并向其提出,可促进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在食品安全危害行为的治理中,司法机关可以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认真总结和观察,发现食品安全犯罪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可以向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其改进执法方法手段,帮助其强化监管能力[4]。

(六)完善刑法中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

一方面,要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财产刑进行必要的完善。罚金刑的刑法力度应

应该加重,如果刑罚的罚金数额偏少,对食品安全犯罪产生威慑程度就不够大,这是与刑法要求的效果相悖的,会混乱刑法与一般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刑罚数额与经营数额结合起来,以确定食品安全犯罪最终罚金,这会是是比较理想的标准。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情节严重的,应该增加处于终身禁止从业资格刑罚。犯罪行为人如果再次申请从事食品行业,刑法应规定不予登记许可,让犯罪行为人无法再次进入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的领域,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人再犯。

参考文献

[1]孙晶晶,郑琳琳.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234.

[2]谢建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食品工程,2010,(3):10-13.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影响到了食品的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甚至还关系到公民对社会和政府的信赖问题。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分析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1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主要从以下几点体现。

1.1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污染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有害物质通过食物到达人体后,就会引起人类身体的病变或者中毒,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1.2微生物污染食品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

1.3农产品当中的农药残留 市场上的蔬菜、水果等含有的农药、化肥、抗生素、激素等有害物质,也会影响食品安全。

1.4新技术、新资源的研发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霉制菌、益生菌等技术在食品当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已经成为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5产假作伪现象严重 一些食品工厂在制作食品时,利用病死畜肉品、过期产品、变质产品,或者非法添加非食用产品,比如甲醛泡制海产品、用硫磺熏制白馒头,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等[1],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2.1中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制定工作滞后 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标准是CAC,它主要是对数量繁多的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和食物污染物进行评估所制定的标准。目前,国际上的许多发达国家,采用国家标准达标度都在80%以上,而我国执行的标准大概在40%左右,和国际上的许多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2.2食品安全管理执法力度偏低 我国目前执行的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这两部法律对于违反食品规定的处罚都不够严格,例如,《食品卫生法》中有这样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责令其停止生产,没收其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执法力度太低,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2.3执行过程缺乏规范性、连贯性 目前,我国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时,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后,再进行检查和处理,整个执法活动显得缺乏规范性和连贯性。当执法活动结束后,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重新泛滥,这种缺乏规范性和连贯性的执行方式[2],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3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要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的努力。首先,卫生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安全评测标准,加大对食品市场的监督,减轻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影响;其次,食品企业要采用合适的食品加工工艺和技术,进行食品加工;最后,应加对加工人员的强宣传教育,确保消费者食品贮存和烹饪过程的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1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相关标准 相关转基因食品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难点。国家应该加强对相关转基因食品研究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我国目前放射性食品生产的条例,制定国家转基因食品标准。在转基因食品放入市场进行流通时,相关流通单位应该注明其是转基因食品。

3.2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有着明显的短期,这是国家多次强调,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泛滥的重要原因。国家相关部门,如卫生组织部门、国家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和农业单位,应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且隶属国家食品安全管理,通过长期规范,从源头上遏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促进食品安全。

3.3构建联合执法协调机制 食品部门应该加强和各司法部门的组织协调与配合工作,提高食品安全部门的执法能力,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执法力度,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保证国家的食品安全。

3.4加强对农药的管理 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往往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来源。而加强农药的管理,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个各方面是,加强对农药生产过程和流通渠道的管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作用,坚决抵制一些剧毒农药的生产和流通;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教育,向农民普及农药知识,提高农民对农药的鉴别能力,让农民安全的使用农药。

3.5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加强和工商、技术监测、兽医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以提高城乡集市贸易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其次,要注重和水产、农业、海洋环境监测部门的合作,加强对蔬菜、禽畜、水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进而保证食品安全[3]。再者,要注重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作用。食品卫生部门要注重创设有效的奖励机制,使消费者在消费了假冒伪劣食品之后,敢于举报,共同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

3.6加强《食品安全法》的普法教育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食品安全法》的普法教育,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咨询和专业讲座,向社会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保健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保健素养。

4 结论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制约食品出口、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和流通标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构建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并且注重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加强《食品安全法》的普法教育,进而促进我国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小芳.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2,(11):137-138,231.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4

关键词:食品安全;演化博弈;政府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sue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problem, food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healthy, enterprise is the main undertaker of food safet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government governance mechanism imperfect, food safety inci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rationality, we should analyz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the game proces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or regulatory conditions, enterprises choose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production safety and production safety, and consumers choose buy or not,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o enterprise's production safety is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executive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credibility.

Key words: food safety;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he government

0 引 言

食品问题是民生基本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幸福水平,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的形象,2014年,零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等20个城市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18~60周岁的居民,随机选取3 166位进行访谈。从调查结果来看,77.8%的公众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持负面评价,其中,17.8%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非常差”[1]。虽然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比如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己经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基本法律为基础,以有关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基本法规为重要补充的相对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2],但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食品问题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致使家庭破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顾客不能获得企业产品的基本信息,工商部门的有意舞弊,受害消费者的不举报,都使得消费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食品安全信息。代文彬、慕静、马永军(2014)从供应链角度研究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如何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3]。陶红茹、孙韶云(2014)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建立博弈模型,得出了政府监管的重要性[4]。刘刚(2016)基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搜索的有效性分析了消费者信息搜索与自我保护及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三者关系[5]。王常伟、顾海英(2014)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沿革、现实与趋向,对我国食品制度的变迁做了很好的回顾[6]。华锋(2015)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并指出了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给出了意见,指出了集中监管、多方共治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趋向[7]。

可见,近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从供应链到物流发展,从政府、企业到消费者行为选择都没间断过,本文就是研究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仅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从静动态的视角,分析三者的策略选择。本文第一部分为基本假设,第二部分为政府与企业的静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第三部分是消费者与企业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最后是总结。

1 基本假设

1.1 政府与食品企业的假设

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在没有取得与食品生产相关的证件之前非法生产食品、使用非法添加物或过度使用添加剂、生产过程工艺不当、滥用食品包装物造成的食品污染、虚报食品相关信息等,企业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利润的获得不仅与微观环境相关,还与政府政策与支持息息相关,从短期来看,生产不安全产品可以节约成本从而获得短期利益,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不安全生产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政府会为此支付大量的成本理由不安全生产造成的损失,政府部门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维护社会稳定。不安全生产从短期来看可以使得政府部门完成相应的指标,但不安全生产造成人心涣散,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而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不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矛盾。

3 结 论

本文通过建立食品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复制动态过程得出了如下结论:当食品企业进行不安全生产的成本大于安全生产时,理性的企业会选择安全生产,此时,企业的策略不随政府的策略而变化;当食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成本大于不安全生产时,企业的策略会随着政府监督的力度而变化,当政府监督概率和惩罚力度都很大的时候,理性的企业选择安全生产概率就大;当政府监督的成本大于监督所获得的利益时,理性的政府会选择不监督,此时政府的战略选择不会随着企业的策略而改变;当政府监督的成本小于监督的收益时,理性政府的战略选择会随着企业生产的情况而变化,当企业不安全生产的概率越大时,政府进行监督惩罚的概率也越大。另外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与消费者的静态博弈可知,当政府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打击,加强监管力度,使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成本高,就会使企业间接放弃生产不合格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媛. 八成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满[J]. 市场研究,2014(9):45-47.

[2] 董泽华. 论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J]. 法学杂志,2015(1):123-132.

[3] 代文彬,慕静,马永军.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体系研究――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视角[J]. 企业经济,2014(6):63-67.

[4] 陶红茹,孙韶云. 地方政府与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14(23):44-47.

[5] 刘刚.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J]. 农产品质量安全,2016(2):35-42.

[6] 王常伟,顾海英.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沿革、现实与趋向[J]. 社会科学,2014(5):44-56.

[7] 华锋.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4):44-48.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5

关键词:食品安全;综述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7日

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问题,由于它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并逐渐往更高层次发展。但是随着世界各地食品安全事件的时有发生,使得公众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关注达到一个新的层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对于我国来说也更加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卡斯威尔的《在市场的消费需求中:与食品安全、质量以及人类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卡斯威尔等人以他所主持的美国地域研究项目(NE165)“企业战略、公共政策及食品体系的绩效”为基础,对食品行业的体系以及政府对食品行业的政策等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为后来学者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强的借鉴意义。Vetter立足于消费者,从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出发探讨了食品行业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近些年,学者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角度也更加丰富,既有从经济学、生态学角度来探讨食品安全管理的,也有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出发来探讨政府监管体系的,理论基础越来越趋于成熟。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外由于科学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国外的食品安全管理拥有一套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风险管理、全程管理是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值得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借鉴学习的地方之一。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一)同国外食品安全管理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法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对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中,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对比借鉴,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孙娟娟的《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和实践》(2008)从法律法规、机构组织和原则、措施三个方面介绍分析了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比照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借鉴和经验。王中亮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2007)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征为出发点研究了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并对比分析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供借鉴学习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以上所罗列的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此类研究多是侧重于国外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法、体制等的介绍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和国外的对比、比较,其中也不乏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实质性的分析和政策方案。

(二)对政府监管职能的研究。食品安全监管是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食品质量进行的监督管理,包括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查食品质量,对因食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人身和财产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职责是对食品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周汉华《政府监管与行政法》(2007)指出行政管理与独立监管的差别,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上下级关系之上的科层官僚体制,而独立监管制度体现的是分散化治理结构下依法监管的原则。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程景民,苏天照的《关于山西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调查》(2008)通过问卷调查的设计,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描述性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山西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所搜集整理的资料数据及其分析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管人员的素质和监管体系的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价值。

(三)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的角度。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头等大事,相对于其他来说更显的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所以对现状的分析有利于本文认清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为人们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内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的文献资料还是相对比较多的。张旺璧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2008)中从法律体系,检验保障体系,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并在同国外先进水平对比的基础上,从指导原则,指导思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郑永,季任天的《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2007)介绍了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地位和现状,突出分析了流通领域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法规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要建设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和标准,健全食品安全领域信用制度等一系列对策建议。此类研究多侧重于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而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及现实性。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和领域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以研究和探讨。从国外研究来看,由于发达国家对此问题的关注较早,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完善的管理方法,因此他们多从监管以外的角度来研究。从国内研究来看,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侧重于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研究,包括对体系、体制、机制等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范文6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不安全因素;食品安全法制保障

一、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

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无论是加工食品还是农畜产品,从生产、加工、包装、流通到消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食品安全。导致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食品自身的制作不符合安全标准

许多食品生产商、经营者贪图利益、道德沦丧,在食品中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的大头宝宝到“三鹿奶粉事件”下的结石婴儿,从蛋黄里的苏丹红到猪肉中的瘦肉精,从辽宁的“毒豆芽”到上海的染色馒头,这些事件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让人触目惊心。此外,食品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也非常普遍,食品生产者为了降低食品生产成本,获得高额利润,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降低食品生产含量,使得食品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如有些奶粉生产商在奶粉加工过程中掺入大量的代用品,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实质上已不是奶粉,对人体危害极大。

(二)农畜产品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

首先,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动植物激素等导致了蔬菜水果化肥品残留物过多,这就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此外,这一过程还可能受到来自大气、土壤、水的污染而导致的间接污染。倘若是使用不合格的农药、有害饲料添加剂或是操作上的不规范(如农药施用时间不合理),则还会导致附加的不安全因素。

(三)假冒伪劣产品

近些年来,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区域性、集团性的制假销售越来越突出,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发展为大规模的生产,涉及的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制假销售现象不仅对知名厂家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了人类健康,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规范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可是在获得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渠道中,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看新闻媒体和相互转告得知的,政府的信息披露总是在沸沸扬扬的传言后姗姗来迟。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政府的信息披露也存在着不规范、不明确的问题,没有起到警示和监管作用。

(二)多头监管,职责不清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它只可能监管重大的突发事件, 而地方和日常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由各职能部门承担。由于立法机构、岗位职责、工作重点、监管手段各不相同,有效的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多头分管,职责不清、权责不明、重复监管、监管空白”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在调查中,消费者认为,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执行力较差,没有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三)食品安全检测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可是就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来说,食品安全检测水平较低,而且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较多,布局分散,食品安全检测很难覆盖到全部食品生产领域和地区。此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也导致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基本措施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力依据。就目前而言,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现阶段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实施细则,现有已经不适应当前情况的法规要及时修正和调整,空白和漏洞要及时填补,这样才能使各部门有法可依。同时对于执法机关来说,要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执法力度,对于违反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于一些违法企业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方面,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就需要贯彻在各个环节,但是由于涉及的部门过多,需要投入各个环节的力量应该是不相同的。建议可以重点抓住主要环节,这就需要组织专家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量以及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各个环节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配各个环节应投入的力量。另一方面,完善食品检验标准和食品法规,对不法分子加大惩罚的力度,只有使不法厂商对惩罚的预期机会成本加上其他成本超过了其预期收益,才能有效遏制不法厂商的恶。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处理机制尚不够完善,从现实生活来看,食品安全事故一定出现,监管部门往往是仓促应对,召开临时会议,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种事后行为,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使得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落空,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管理和完善应急措施,尽量将食品安全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之后再想对策。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增强政府部门的权威。

四、结语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被都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加入WTO后,贸易伙伴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国内外形势迫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必须尽快和国际接轨,努力缩短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必将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玛丽恩・内斯特尔:食品安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海雄:食品生产品安全的经济社会学视角[J],新视野,2003年第1期.

[3]李正明: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食品科技,2003,(7):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