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大工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大工程论文

三大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立井井筒,冻结法,钻井法,制冷设备,钻进设备

 

1.冻结法与钻井法凿井介绍立井井筒工程是矿井建设的关键工程。我国立井井筒的主要特点是井筒深度大、断面积大、表土层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其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立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方法是由表土层的地质及水文条件决定的。立井井筒穿过的表土层,按其掘砌施工的难易程度分为稳定表土层和不稳定表土层。在不稳定表土层中施工立井井筒,用普通的施工方法是不可以通过其表土层的,必须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如冻结法、钻井法、沉井法、注浆法、和帷幕法等。我国目前主要以冻结法和钻井法为主。

冻结法凿井就是在井筒掘进之前,在井筒周围钻冻结孔,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将井筒周围的不稳定表土层和风化岩层冻结成一个封闭的冻结圈。以防止水或流砂涌入井筒抵抗地压,然后在冻结圈的保护下掘砌井筒。待掘砌到预计的深度后,停止冻结,进行拔管和充填工作。钻井法是用钻头刀具破碎岩石,用洗井液进行洗井排渣和护壁,直到将井筒钻到设计直径和深度后,进行支护的机械化凿井方法。

2主要施工设备工作原理分析2.1冻结法人工制冷设备冻结法凿井分为钻冻结孔、形成冻结壁和井筒掘砌三大工序。首先在未开凿的井筒周围打一定数量的冻结孔,其深度穿过不稳定岩层进入稳定岩层,在孔内安装冻结器。

形成冻结壁是冻结法凿井的中心环节,是岩层冷冻的结果。人工制冷是通过冻结站的氨循环系统、盐水循环系统、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来实现的。通常使用氨作为制冷剂。利用氨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的原理达到制冷。液态氨吸收蒸发器周围盐水的热量,变为饱和气态氨,经压缩器压缩变为过热蒸汽氨,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又变为液态氨,经调节阀降压后成为低压、地温的液态氨,回到蒸发器中重新汽化,构成氨的循环系统。

2.2钻井法凿井主要钻井设备钻井法凿井的钻井设备主要为钻井机,钻井机由多套设备组成,各设备的构造由钻井工艺确定,按设备所起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个系统:

钻具系统设备。包括钻头和钻杆,它们的主要功用是使钻头在旋转中破碎工作面的岩石。

旋转系统设备。包括转盘及传动装置、方钻杆。它们的功用是,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驱动转盘产生旋转扭矩并经方钻杆传给钻杆和钻头,使钻头旋转。

提吊系统设备。包括钻塔、绞车、复滑轮组、大沟。主要用于提升和下放钻具。正常钻进时,提吊钻具、控制钻压并调节给进速度;砌井时,提吊下方井壁。

洗井系统设备。免费论文。洗井系统设备主要有水龙头、压气排液器、排浆管和排浆槽,在地面还有沉淀净化、清除岩渣和空气压缩机等辅助设备。它们的功用是产生洗井液循环的动力,造成洗井液的循环;使洗井液及时清除钻头破碎的岩渣,避免刀具重复破碎岩渣,提高钻井速度和效率;对刀具进行冲洗和冷却。

辅助设备。包括钻台车、封口平车、龙门吊车和气动卡瓦等。

3施工技术对比3.1冻结法施工特点冻结法施工其主要的技术包括冷冻站的安装、钻孔的施工、井筒冻结、井筒掘砌,在复杂和特殊地层施工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1) 支护结构灵活、易控制。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环境及场地条件灵活布置冻结孔、调节冷媒水的温度,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冻土帷幕,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液氮进行快速抢险,与盐溶液人工冻结法相比,液氮人工冻结法具有温度低、冻结速度快、冻结强度高、无污染等优点。同时可通过地温监测指导施工,符合现代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2) 适应性强。它适应于各种复杂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任何含水地层的土层加固,并且基本不受基坑形式、平面尺寸和深度的影响。

(3) 隔水性好。它本身就是地下水的控制系统,防渗性能是其它施工方法无法相比的。免费论文。

(4) 对环境影响小。它充分利用土体自身的特点,材料是土体本身,对地下水及周围环境无污染,冻结壁解冻后,冻结管可回收,地下土层恢复原状,对地下工程较为有利。

(5)缺点是存在钻机性能跟不上要求、制冷系统跟不上要求、冻结壁强度不够、井壁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产生断管等重大事故。免费论文

3.2钻井法施工特点钻井法施工主要工艺过程包括井筒的钻进、泥浆洗井护壁、下沉预制井壁和壁后注浆固井等。

(1)钻井法实现地面作业或远距离控制操作,彻底改变了普通凿井法打眼放炮的井下作业方式,从根本上改善了凿井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安全条件。

(2)施工机械化。钻井法均实现了凿井工艺综合机械化和部分工艺自动化,使凿井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由于钻井速度快,劳动生产率高,降低了工程成本,建井投资费用比普通凿井法低15%~40%。

(3)立井建井法采用地面预制钢筋混凝土井壁,井壁强度高,质量好、减少了井筒的维护和排水费用。

(4)钻井法不但能钻凿不稳定的松软岩层,而且能钻凿稳定的硬岩层。可以钻凿立井、斜井,也可以钻凿地下的垂直、倾斜巷道。

(5) 在钻井法施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成井偏斜率大,生钻头、刀盘、滚刀、吸收器及风管等物意外掉落井内,在不稳定地层中、松散的流沙及砂砾层中易出现塌帮。

4  结论通过对两种特殊凿井法的比较可知,两种凿井法各有利弊,实践中要结合各地层的具体情况,合理地使用两种凿井法。冻结法施工不受井筒直径和深度的限制,在深厚表土层中建凿井筒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还应用到建设斜井、水利工程、地下铁道、过江隧道等工程。钻井法在高层建筑桩基础、大桥墩桩、高架公路基墩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平,靖洪文,刘志强.矿山建设工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汪正云.钻井法与冻结法凿井技术对比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8,(4).

【3】赵士弘,马芝文.特殊凿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4】刘斌.地下工程特殊施工[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三大工程论文范文2

    1.1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科技部负责编制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先由各部门推荐、领域专家建议、各单位自主上报和科技部自行调研,然后科技部根据总体规划论证筛选。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截止目前为止,科技部共批准建设26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生命科学领域60个,与农业相关的实验室有34个。如表1所示。

    1.2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指南由对口司推荐、领域专家建议、各单位自主上报,然后科技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筛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目前,科技部已批准立项建设220余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领域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个,如表2所示。

    1.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布局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顶层设计、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截止2009年底,已批准建设127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农业相关领域有20家,如表4所示。

    1.4农业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布局

    分析通过对上述农业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设概况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可知,国家级科研平台均要求有良好的科研积累,有国内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原则上不重复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须有国家重点学科支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相关领域优势整合但不是大拼盘,高水平科研成果积累,具有较好的仪器设备条件和相对集中的科研用房。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结合为主,优势明显、特色鲜明,能解决一个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有国内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和经营人才,有一批可转化的成果积累,有合作良好的实力企业,有良好的、独立的研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要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强调国计民生的大产业、不强调学科布局,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有良好的、独立的研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解决国家重大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强调产学研结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有良好的、独立的研究实验室,有可供应用的成果,有合作良好的、有实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化运作。

    2高等学校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议

    2.1明确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定位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是大学水平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议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在学校工作中明确定位: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是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它与学术队伍培养、科研项目共同构成学科建设三大内容,师资、教学、科研、平台是学校的四大核心业务工作。要目标明确地进行学科系统培育与积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对学术水平要求很高,要获建设成功,必须有国内一流的专家、大型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大科技成果作支撑,一个学校的资源、力量有限,必须锁定明确的培育目标进行前期的人才培养、科研积淀才能形成竞争力。

三大工程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两型社会,静脉产业,循环经济

 

1.日本东京湾地区的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概况

1.1 东京湾的自然及产业概况

东京湾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为房总、三浦两半岛所环抱,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20-30千米,湾口仅6千米(图1)。里阔外狭,为陷落海湾。环东京湾区域有一都两县(东京都、千叶县和神奈川县),人口约2600万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产业中心。东京湾底部的东京都同南面的横滨市和东面的千叶市共同构成了闻名于世的京滨和京叶两大工业带,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东京湾地区主要有东京、横滨、千叶等几个特大城市以及川崎、船桥、君津等工业重镇,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3,主要工业有钢铁、有色金属、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等。从1975到1994年,东京湾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0%,275%和407%,2000年的三产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0.45%、23.1%和76.4%。

1.2 东京湾的几个主要城市

东京:日本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世界特大级城市环境保护论文,人口1255万人,面积2187.09平方千米。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这里。主要工业有印刷、机电、物流、食品和精密机械。东京港货物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是日本第六大港。

横滨:仅次于东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是京滨工业带的核心城市。人口约356万,面积434平方千米。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横滨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兴建临海工业区,建立起一批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工业团地。主要产业石油、石化、运输机械和钢铁生产都居全国前列。横滨港是全国最大港口,年吞吐量1.1亿吨,一次总靠泊能力90万吨。

千叶:千叶县政府所在地,人口90.9万人,面积272.08平方千米。2001年市财政预算6608亿日元。千叶是一个工业城市,钢铁、食品和炼油三大产业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6%,其中钢铁工业占1/2。千叶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十大钢铁企业之一。千叶港是日本国内货物吞吐量最大级别的国际贸易港,年货物吞吐量世界第四论文格式模板。

川崎:位于东京与横滨之间的工业城市,人口106.1万。面积136.5平方千米,是京滨工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总产值的80%来自重化工、钢铁、水泥、机电、炼油、造船和火电等。其中,炼油占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

君津:东京湾东南岸钢铁城市,人口8.4万,面积319.5平方千米。1971年设市,60年代填海建设的君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的骨干企业,年产钢能力1000万吨。专用码头水深19米,可停泊25万吨级巨轮。企业的人均产钢量约1000吨,劳动生产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1.3东京湾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明治维新前的东京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江户(东京的古代称谓)的寿司”是当时日本的名吃。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与远方的富士山遥遥相对,自然生态景观十分优美。东京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二战后的40年代后期,新建的许多资源型工业分布在东京湾地区的填海新陆上,成为世界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东京湾不仅是日本的工业、人口、国民收入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工业生产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由于工业布局过于集中,出现了用地紧张,供水不足环境保护论文,地盘下沉,交通拥挤,公害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进入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日益明显,空气污染、水污染、近海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首都圈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急速城市化导致东京湾污染负荷增大,海水污染严重,东京湾的水污染物浓度高于日本国内其它海湾;渔业损失惨重,仅1962年东京都政府支付的渔业赔偿金就高达330亿日元;由于富营养化,每年5月-8月,赤潮发生天数达80天左右。

50年代以来,东京地价暴涨导致填海造陆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东京湾各港口、城市临海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羽田国际空港、迪斯尼乐园等都是填海建设的,东京湾填海面积共计约为2万4千公顷。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纳潮量减少、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海水水质恶化,海洋生物资源退化。湿地破坏严重,明治时代的湿地90%以上已经丧失,95%的海岸线由自然岸线变成人工岸线。

由于海底多年沉积了相当厚的污染物,90年代以来,青潮频发,给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后果。近年来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东京湾地区的城市化开发、经济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恶化的现象并没有使该区域居民更多地感受到经济繁荣带来的喜悦,与之相反,近年来,民众要求改善东京湾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2青岛环胶州湾区域的现状

2.1产业发展现状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西宽27.8千米,南北长33.3千米,面积362平方千米,是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口窄内宽,为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性海湾(图2)。

三大工程论文范文4

一、找准定位,打造科技特色教育

由于区域位置的局限,受制于生源的状况,学校发展一度面临困境,以至于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也历经波折,跌宕起伏。从2006年起,为发展计,学校开始积极推进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教育;2010年制定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是将“特色教育强化工程”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之一,致力于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高特色教育的影响力。

2005年,我调任观澜中学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提出了“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确立创建“体育艺术、信息科技”教育特色,确定“乐学致用、学用相长”作为我校的科技特色教育理念,并根据学情校情,打造“海陆空三模及NOC大赛培训”等科技特色的重点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全员参与、项目多样、特长突出、成效显著”的科技教育特色。

二、更新观念,加强对科技教育的引导

作为校长,我始终把“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思考和实践的重点。2011年,我们诚邀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为我校发展规划把脉,制定了《观澜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开放办学、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三大办学亮点,确定“学校改革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特色教育强化工程”等七大工程,致力于实现学校“人本化、科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其中“特色教育强化工程”就是以努力实现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强化以开放式特色教育课程为依托,高素质师资为保障的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提高特色教育的竞争力与知名度为目的,重点阐述了打造科技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把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摆在提升学校育人的重要位置,作为创新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其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注重软件和硬件的投入,积极从人员、经费上予以支持,从时间上予以保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教学处、教科室配合管理网络。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形成了校长及行政管理一条线、科技辅导员及学生创新实践一条线、社会及校园实践一条线三者结合的多维成长体系,确保科技创新等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设施,为科技教育提供保障

1. 积极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

2005年至今,我校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用于改造校园信息化建设。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信息技术普及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和交流。

2. 专项经费保障活动开展

对科技教育经费专门立项(活动、培训、奖励),并将科技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专款使用,专门审批,做到保证资金使用,保证科技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3. 专门场地提供科普场所

在市、区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改建和新建了一批功能室、制作室、展览室,添置了大量的资料、设备和用具,同时也将市科技馆、华大基因、留学生创业园、仙湖植物园、西丽动物园、怡景动漫、观澜版画村等科普基地列为我校科技活动基地。

4. 专门时间开展科技活动

在我校,科技兴趣活动周周有,科技科普知识讲座月月有,科技节年年有。每周一次校园广播科普科技知识节目,每周周五下午第四节开展全校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艺术节、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普周、科技竞赛周、科普夏令营等活动。

四、搭建平台,丰富科技教育内容

积极推进具有观中校情的科技教育特色的课程建设,不断追求科技教育的新发展,开创科技教育新局面,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活动化以及兴趣化。

1. 内容多样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科技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了科普讲座。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社会生活中的科技知识,我校经常邀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校给我们的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

有目的地开展了参观考察。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到市科技馆、华大基因、留学生创业园、仙湖植物园、西丽动物园、怡景动漫、观澜版画村等科普基地参观考察,大大地增长学生的科学视野和见识。

有成效地参加了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动漫创作大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通过这些竞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决赛漫画创作项目中,我校荣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外出交流。例如,2011年11月我校以吴润、丘晓霞、陈舒欣同学组成的课题组参加了“2011年度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活动”并提交了研究论文,通过让我们的学生和院士专家学者们面对面交流,探讨有关问题,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2. 课程活动化:科技与生活相融合,培养创新思维。

活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2006年起,我校将每年都开展“科技活动周”。学生在科技周可以参加科学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观察日记等项目等。在不同的年级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动手能力,激发无限创意。“科技活动周”的举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增强动手、动脑以及创新能力。

3. 社团兴趣化:普及型与扩展型结合,点燃兴趣火花。

三大工程论文范文5

摘要:信息社会需要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才,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两年本校新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和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专业发展及社会用人需要等方面为基点,研究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动态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信息素养;大工程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中指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第三次研讨会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不可缺少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我校与很多地方高校一样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但缺少变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1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1.1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调查

我们对茂名学院今年入学新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见表1。

参加有效调查的总人数共842人(文科257人,理科585人),来自理工科、文科共12个专业,其中生源来自乡镇占75%,一般学校占71%。调查数据显示: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但由于各种原因,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乡镇学校。有超两成学生“都没学过”或“完全不会”,超七成学生处于“一般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中还要保留及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中,大部分对网络知识兴趣较大,而对Office和编程感兴趣的都不足三成;这说明多数学生都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主)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学生一般对Office操作已有较好的掌握,而对编程则了解不深。

有超九成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说明他们都非常认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也愿意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因此,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要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认证、资源建设等都应进行深入的整改。

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需求分析

根据“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接收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或专科生在入职阶段所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满意度”中选择“一般”的占52%,这表明现状与他们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相关计算机认证的真实度”中选择“一般”的占75%,显示普遍认为这并不能真实体现实际水平。同时,55.2%的用人单位对新职员不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而是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好,内容包括:文字编辑、数据管理、演示文稿、网络应用、安全防范等,同时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及再学习能力。调查报告显示:

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用人单位期望求职的毕业生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工作结合专业岗位有效地开展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需求促使计算机课程必须改革。由于应用需求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有脱离现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校期间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开展多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在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础上,要多设置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计算机选修课程。

同时,还要完善认证与考核,使其成为促进学习的平台,并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2地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宗旨

计算机技能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大工程观”要求: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而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核心。高校(特别地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因应发展要求,要了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岗位的具体需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宗旨要以学生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大限度缩小毕业生的出校技能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减少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成本,使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要注意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用人的不同要求,设置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学习要求。

3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动态体系

3.1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计划

我们设置“三层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如表2),并且纳入学校“三大层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中,作为基础课程与技术基础课程共同建设。

3.2 基本课程设置

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我们设计如下几类核心课程或课程包,作为各专业类别选择的依据,见表3。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如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不同要求选择不同语言,如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同时程序设计课程从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和工具级程序设计。不论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6) 网络技术与应用。

3.3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及“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要求,循序渐进建设立体化三级课程资源:一是根据本校实际,按照“课程目标章节目标问题(任务)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知识扩展”的建设思路,编写有针对性的校本特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二是构建包括有“广东省计算机公共课程共享中心”课程库等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三是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开放性实验环境,并实现分层次开放。第一层次为基础教学实验,对一二年级开放,其中包括组装和维修电脑、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无纸化测试系统,企业用人单位模拟环境等,把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联系起来;第二层次为综合性教学实验,以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为主,突出内容的前沿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现构思,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第三层次为参与各种竞赛的学生提供场地和指导,积极配合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第四层次为课题研究开发、系统设计等实验项目,由老师申请课题,吸引那些感兴趣又有能力的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综合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3.4评价方式与实施建议

评价目标:变考试为能力认证,体现真实的计算机技能水平,让学生抛开考试的恐惧。

评价方式:通过教考分离,促进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建设无纸化考核平台,把一次性考试变为多次的通过性考核,真正以“考”促学。

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一般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新生有七成。因此我们可在新生入学后进行“通过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测试进行分流,通过者自动获得该课程学分,不通过者可选择参加自学(学校提供充足的立体化学习资源),或者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课程;对已通过考核的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的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并开设专题讲座,形式可模拟用人单位的办公环境,让学生真正置身到岗位的实际操作中,如模拟策划与推广岗位,让学生排版和设计;如模拟金融与财务岗位,让他们学习一些财务管理软件,使他们能真正去处理财务管理问题,如计税、纳税等等。这些都能体现“大工程观”建设中关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并推出一系列比赛和奖励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课程设置采取“1+X”方案,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当然必修与选修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不同专业有不同设置。如科学计算类专业,其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建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4结束语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出现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变化,提高教学效率,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平台,该平台的构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岗位的需要、学生发展与专业要求等,建立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采取动态的教学方式和多种形式评价方法与考核认证,最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论文与资料汇编[R].2008.

[2]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R].计算机教育,2008,(3).

[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uter’s public courses at local universities

CHEN Yi-ming

(Maoming College,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三大工程论文范文6

2004年,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评议下,我个人尽职尽责的主持林业局全盘工作,与领导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下面,我将一年来个人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一年来个人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

一年来,我始终把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摆在了首要位置。一是为了改变观念,解放思想,我本人平时一直坚持学习有关报刊、文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工作日记。通过学习,我个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断提高,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二是身体力行党的宗旨,结合“执政为民、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培训教育活动和正在开展的林业行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再创林业新辉煌”大学讨论活动的实施,我个人也进行了一次大学习、大教育和大讨论,收到了良好效果,个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班子成员经常交流思想认识、发扬民主、相互监督,同时开展了自我批评,实行了有效的监督,落实了班子议事制度,进一步推动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三是边工作,边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全旗森林分布的区域和状况,深刻剖析了我旗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撰写了《乌拉特后旗天保工程现状和发展思路》和《我旗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等调研报告和论文。四是作为林业局的主要领导,主持着林业系统的全盘工作,虽说掌握着人事、财务大权,但是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中,我都时刻以《》和廉政制度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警钟长鸣,自觉接受监督

二、2004年林业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上级部门给我旗下达的总任务为17万亩,其中还林任务为1万亩,天保飞播造林3万亩,封育10万亩、采种基地3万亩。全旗共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9.25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其中完成还林1.05万亩;完成飞播造林3万亩、封育11.2万亩;完成采种基地建设4万亩。完成新育苗210亩,四旁植树10万株,义务植树13万株。在全年的工作中,我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林业工作,主要“培植了三大亮点,实施了四大工程,强化了四项措施,突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一)培植了三大亮点

1、启动实施了固察公路(后旗段)绿色通道绿化工程。我们大胆实践,提出了把固察公路绿化工程作为展示后旗经济发展的“窗口工程”,作为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的“示范工程”,力争用2年的时间把固察公路建成一条绿色风景线。今年,我们采取了换土、工程队造林抚育、围栏保护和购买水车等多种措施,共栽植各类树木20.32万株,其中垂榆3200株,榆树5万株,杨柴15万株,共完成固察公路通道绿化造林25公里,折合造林面积700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首次开展了阴山山地造林试验。为配合旗府搬迁,绿化美化新旗址,同时探索阴山山地造林的新途径。我们提出了在巴音宝力格镇北山坡开展山地造林试验的思路,经与有关领导和专家规划论证,从去年冬天开始整地,率先在全市搞山地造林试验,共栽植各类树苗5万株,其中榆树2万株,蒙古扁桃3万株,应用了多种抗旱保水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完成阴山山地造林300亩,成活率达92%,试验工作受到自治区和市林业局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3、继续大力推广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我们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和组织农牧民参观人工接种肉苁蓉基地等形式,,大大激发了农牧民接种肉苁蓉的积极性,免费提供种子纸50万张,共完成人工接种肉苁蓉6000亩,使全旗人工种植肉苁蓉面积累计达到了1万亩。

(二)实施了四大工程

1、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我们将退耕还林工程列为春季造林的主要工作,超前准备,精心组织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踏查设计,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共完成还林1.05万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实施了梭梭林鼠害治理工程。在去年防治的基础上,在任务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鼠害严重的大哈拉扎嘎、西尼乌素、前达门嘎查和飞播区等林业重点建设区进行防治。从4月10日开始组织各苏木职工、牧民和边防部队等600多人,历时10天,共完成了防治面积30万亩,其中化学防治25万亩,生物防治5万亩,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共投放饵料胡萝卜12万斤,肉毒素350公斤。

3、全面开展了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今年在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按照去年的飞播封育任务量进行了准备工作。通过到实地查看后,将飞播和封育的任务全部分解到了苏木镇,落实到了地块。从7月14日开始,用7天的时间完成飞机播种造林3万亩,共用杨柴、花棒、紫蒿、沙拐枣种子2.4万斤,同时,通过招标,组织施工队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10万亩的封育任务。

4、启动实施了种苗工程。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我旗下半年正启动实施了梭梭采种基地林木种苗建设项目,已完成围栏封育建设4万亩。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优良梭梭种子6万公斤,为全旗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种源保障。

(三)强化了四项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把今年的林业生产任务全部分解到各苏木镇,列入实绩考核目标内容,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落实了责任制。二是在春季造林开始前,落实了春季造林和封育任务。三是今年,旗委、政府“两办”开展了林业生态建设督查2次,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

2、加大科技含量,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制定了林业科技造林承包方案,成立了通道绿化组、山地造林组和各苏木镇造林组等8个造林组,抽调25名技术人员,抽调车辆7台,安排下乡经费4万元。二是大力推广了客土造林、座水造林、带土移植、生根粉和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共推广科技造林项目4项,完成推广面积9500亩。

3、加强种苗的供应与管理。严把苗木质量关,认真核发“两证一签”,坚持用大苗、壮苗,发放合格证、标签、质量检验证书387份,累计供应各类苗木460多万株,其中乔木20多万株,灌木440多万株。严把了飞播种子入口、质检、包衣、比例、包装等五关,对飞播用种全部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提高了种子保存率。

4、突出重点,加强了林业宣传工作。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共发表各类新闻和稿件78篇,发表宣传稿件43篇,其中自治区级发表4篇,市级15篇,旗级24篇;新闻报道35次,其中专题报道1次。印发《林业工作简报》41期。一是积极参加了全区第二届农牧业科技成果博览会,制作图文并貌的宣传专版4个,展出实物10种,散发宣传材料7000多份,扩大了后旗林业的知名度。二是在《内蒙古政报》、《内蒙古年鉴》和《内蒙古林业》上刊登了彩色专版,扩大了宣传层面和范围。三是加大了林业科技推广的宣传,大力引导农牧民科学、节水造林,共印送科技下乡2次。组织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活动2次,制作固定宣传牌10个。

(四)突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1、加强了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今年我局共争取投资项目5个,争取投资1157.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95.4万元。天保工程867.4万元,公益林建设投资6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38万元,事业费投资到位194.4万元;退耕还林工程投资130万元;梭梭林采种基地建设工程投资11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0万元;森林公安派出所建设投资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万元;鼠害防治工程国家投资22万元;造林补助费5万元。

2、突出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一是加强了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伐前调查设计,伐中检查监督,伐后验收的原则。目前,共发放了采伐证42份,采伐总量260立方米,完成采伐更新造林11693株。二是加大了林业执法力度,对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进行了检查清理整顿,共查处涉林案件6起,其中滥伐林木案4起,毁林开垦2起。三是加大了禁牧管理工作力度。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经常组织森林公安、林政人员会同各苏木镇护林员进行检查,共查处偷牧案件37起,处罚37人,罚款3500元,警告46人。

3、加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了光肩星天牛的预防工作,对全旗的木材加工点和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严格禁止从疫区调运木材。二是及时对山前榆叶甲虫害进行了防治,共完成防治700亩,防治效果达到100%。三是加强了森林病虫鼠兔害防治,完成秋季防治9万亩。

4、积极开展了全旗公益林林权证核发工作。一是专门召开了旗长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收回草原证,核发林权证等有关事项。二是从5月20日开始,林业部门抽调了15名技术人员,分为5个小组,落实车辆5辆,筹集资金10万元。并从草原部门抽调了3名技术人员,配合林业部门工作。经过4个月的连续工作,率先在全市第一家完成了公益林林权证核发工作。共发放林权证990份,其中国家级公益林761份,退耕还林229份;林权发证面积187万亩。

5、积极配合了人大代表评议林业局工作。一是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做到了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和工作到位。二是在系统内层层开展发动,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端正了态度,摆正了角色,诚心诚意地接受了人大代表的评议。三是在认真自查的基础上,要按照代表在评议中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逐条研究,拿出了整改方案,保证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6、加强了单位搬迁的准备工作,解决了职工住房补贴。一是单位搬迁工作。按照旗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在党政综合大楼东侧建设了一座3000平米的4层办公大楼,明年元月份可以搬迁。二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出台后,我局按照旗政府的补贴精神,对购房的林业局干部职工全部每人补贴1万元,目前,林业局干部职工已登记、购买住房38套,林业局预付了购房补贴款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