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具备过硬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更需要适应畜牧兽医行业需要,能生产、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敬业乐业、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中高级人才。

1.2中职畜牧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职业心态五个方面。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企业员工的“品德”——隐性部分,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才能”——显性部分,即沟通协调、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品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业视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因此是基础,而才能则是中职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保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特点

现在就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一般是“95后”或“0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单亲,父母在外工作,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厌学现象较为普遍,缺乏组织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自卑,叛逆心理较重,沟通合作意识不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足;抗挫折和职业认同意识差。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由于受社会不同理解,招生困难、师资队伍不齐、教学设施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困扰,往往仅注重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主任,为应付学校对班级的考核,过分注重安全、纪律的管理,以致忽略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不够,毕业后适应岗位能力不强,很大一部分毕业学生不能适应职场,工作两三个月就改换工作。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学校、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构建围绕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为中心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索编写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校本教材,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其内容包括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荣昌区职教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依托荣昌县“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职场环境优势,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校企融合为桥梁构建“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遵循职业教育五个对接要求,依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认识一训练一巩固一内化),制定职业素养培养内容,采用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分阶段逐级实施。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在学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纪律、活动等都与班级分不开,他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班级的管理的影响。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班级企业化管理是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班级企业化管理,就是把班级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行管理,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有自己的企业化名称(如诚品人才培育班、日泉班、铁骑班等)、企业管理机构、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并将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渗透到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之中,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的培养,贯穿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之中。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要使“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达到良好的效果,构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案就相当重要。依据“8S”企业化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参考企业的评价方法,结合班级实际,制定部门员工量化考核方案,多方参与,从德(工作态度、服从、积极参与活动、团结协作等)、能(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担任班团、学生会干部、课堂表现、劳动、实训等)、勤(出勤)、绩(作业、考试成绩、技能比赛、活动获奖等)四个方面考核学生员工,形成“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评奖、期汇总评奖”常规管理机制,评出“周员工标兵”“月星级员工”“学期明星员工”。

4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反馈

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从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来,学生的岗位能力(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得到提升,特别是职业道德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畜牧兽医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中担任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人数显著增多,参加各类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活动得奖人数增多、班级凝集力增强,有效促进了班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速读•下旬,2014(08).

[2]陈淑娴.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J].品牌,2015(03).

[3]于金声.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学园,2014(34).

[4]陆希悦.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考试周刊,2014(93).

[5]刘伟.论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4).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04-2

1 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办学理念落后

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之初,为了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学校的钱财、物资及招生指标都是政府给的,学校领导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当地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即使差点也不会影响学校招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唯升学论”理念,也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在这些落后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的办学质量越来越低,社会声誉越来越差。

1.2 专业教师缺乏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畜牧兽医专业方面的学生在其学校中,不仅要对相关的专业文化知识进行学习,还要对专业的知识以及素养进行相应的学习。不过,目前大多数中等院校对于专业方面的教师资源相对比较缺乏,还有些教师都是专业知识不足的相关实习老师。对于比较专业并且刚刚毕业的老师来说,其没有相关的资质,因此就会导致无法胜任职位,而且近年来我国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视相对比较缺乏,学校就会轻视对教师们的培训。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相关的专业性老师资源的匮乏会导致老师们教学的质量下降,而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老师对于专业课程的研究以及内容的分析都相对较少,现在大多数的中等职业院校对于此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体系进行的,对知识的完整以及结构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畜牧兽医专业方面的知识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且其设计的种类也相对较多,因此,就要分类进行教学,但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们涉入了过多的文化知识,到三年级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已经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因此,就会导致其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

1.4 实验设备不足,实训条件差

我国对于教育行业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发达国家以全球的平均水平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中等职业院校中,由于其自身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这就会导致新的实验设备无法进行相应的购买,专业方面的老师对于工作也没有太大的热情,对于实验室的相关研究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实验的设备相对老旧,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无法顺利的进行。还有某些中职院校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因此,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实训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无法得到更好的实践培训。但是对于畜牧兽医专业来说,其自身的专业性相对较强,所以,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2 提升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注重教师培训,建立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在职进修和到企业实践的相关制度,通过培训进修和到行业企业锻炼学习、参加教学竞赛和教学研究等多种途径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同时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做到帮扶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有成效,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建立校企教师带薪互聘机制,有计划的派出校内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践”,与有目的地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校当兼职教师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兼任教师,承担实践指导及部分核心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2.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提升其自身对专业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学生们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都相对比较厌烦,因此对于专业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兴趣的不断降低,对于其自身的学习相对比较厌烦。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还要进行相应的鼓励,保证其对专业兴趣的提升,为学生们树立合理的目标。

2.3 大力开展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模式。在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吃苦耐劳精神、强健体魄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完成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实用技术推广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改革评价模式。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质量评价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大力推行“双证制”,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教学手段。中职学生年龄偏小,人生观世界观不成熟,学习自制能力差。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互动系统等进入教学领域,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提倡将理论课堂搬到行业、企业和校内实训基地中去,采用任务(项目驱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教师负责按教学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编制实训化课程指南,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

2.4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建好生产实习基地

要对相关的学校体制进行不断的更新,并且还要和相关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合作,保证学生们的时间活动,并且还能够进一步保证学生们实习的岗位合理性,还要对各个标准体系以及相关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这样,学生们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与外面的世界相互接触,还能够保证其自身在商品的市场中得到一定的历练,保证其自身能够在接触畜牧兽医这个职业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诊断和管理的工作,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竞争能力。

2.5 加强就业教育,帮助学生自主创业

无论哪个专业,学生们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创业或者就业,所以,对于相关的老师来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其自身的就业以及创业的观念进行相应的灌输。并且对学生们的服务意识不断的加强,鼓励学生们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对于相关的老师来说,还可以通过学生们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指导,保证学生们能够有自己的时间能力,能够不需要老师的辅助,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提升一定的经济效益,加强学生们自身的成就感。

2.6 开放式办学,积极服务社会

加强学生们的服务意识,对三农进行相应的服务,并且还要对自身的主要条件进行相应的应用,针对整个环境进行其自身技术型的人才培养和训练,在农村中利用人才的培养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等等进行学生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还要将相关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宣传,提升其自身的服务水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进而提升学校的实力水准。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还要带其去相关的医院进行参观,保证学生们在诊疗的过程中能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还要对相关的实习基地进行相应的参观和学习,保证学生们的见识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等院校来说,要对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学的过程质量不断提升,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赵涛.新兽医体制下的兽医职业教育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 陈君辉.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11,09:70.

[3] 胡在钜.关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性建设的思考[J].

广西教育,2013,31:79-81.

[4] 赵柱敏.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新体会[J].考试周刊,2014,40:175.

[5] 曹化梅.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02:119-120.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刘虎,男,1965年4月出生在当涂县城郊的一个干部家庭,1981年考取安农皖北分院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1985年7月分配到当涂县畜牧兽医站工作。30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畜牧生产服务第一线,组织培训、接受咨询、上门指导,手把手教养殖户生产技术和疫病诊断防控技术,和近千名养殖户结对,与他们常年保持联系。十几年来,他年服务基层天数达200余天,考核等次都是合格以上,并多次为优秀等次。他曾是县第十次、第十二次党代表;被评为马鞍山市“畜禽”行业农业科技首席专家;还曾获得省畜牧兽医学会“安泰杯”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他为我县畜禽规模养殖和农技推广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心系农村,做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1985年7月,20岁的刘虎以优异的成绩从安农皖北分院兽医专业毕业,回到了故乡的怀抱。他认为他的专业出路在农村,他愿以所学为家乡的农民服务。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改行致富的机会很多,但两段农村工作经历使他和农村、农民结下不解之缘,决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第一次下乡在乡兽医站工作了5年。5年里,他每天起早贪黑、走村窜户为乡亲们家畜家禽诊病看病。在工作中,他认识到动物养殖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出效益。他就自建孵化室,带领群众开展小规模养殖,提高群众科学养殖意识。随着接触的增多,农村的群众也都喜欢上这个城里来的“动物医生”,他也同样喜欢上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第二次下乡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工作3年,到村里工作后,他看到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没有更多的致富本领。就想到可以利用畜禽规模养殖为当地村民创造财富,他亲自带头养殖土鸡6000只、猪50头,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并鼓励有志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残疾农民唐宏保一家三口,劳动力不强、资金不足。当他表示想搞养殖时,刘虎就帮助他制定了3000只土鸡养殖方案,并多次上门指导,还拿出1500元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他所在的村共发展规模畜禽养殖户20多户。

二、言传身教,做养殖户的“贴心人”

每当手机铃声“路放的生命”响起,老刘就来了精神,这是他为咨询服务特设的手机铃声。“我是当涂兽医站老刘,有事请讲”。“老刘”是广大养殖户对刘虎的称呼,他也很享受这个招牌样的称谓,很接地气。

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区发展健康畜牧业,需要农技推广人员在转变观念和生产技术上付出更多的精力。他说:“只要把自己视作农民的亲人,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他还说农民只能吃补药,我们一定要推广成熟技术,不能要群众做试验。对于需要推广的技术,自己先研究、试验、总结、最后再推广。近年来,他主推的生猪“150”饲养模式和土鸡“3000”棉田生态饲养模式都快速在当地推广开来,数量分别达到23户和889户。

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门诊咨询服务部坐坐,年均接待万余人,为前来咨询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做动物解剖诊断时,对有知识的年轻人他是边操作边讲解,对年纪大或文化不高的,他就反复指导,直到掌握关键的技术环节。他还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户讨论、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到周末,他总要到服务对象家看看转转。他还承诺:对正常老养殖户,每年至少上门两次;特殊情况,最快24小时上门服务;随时接受电话和短信咨询。他和全县800多养殖户建立了电话联系。为方便记忆、回忆,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新的养殖户地址、所饲养类别甚至体貌特征等详细内容进行了标注。今年4月份接咨询电话1168个,日均通话73分钟。他还给每个养殖户发放一本自己编的联系卡,卡内有关键技术、经验教训、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强化学习,做农技推广的排头兵

他常说:我们能否做到“三个代表”,有热情是不够的,解决自身能力不足是个大问题。为了搞好农技推广工作,他始终坚持学习,珍惜一切学习机会。不仅自费订阅了专业杂志5种,还多次参加省市业务会议和专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立农技推广潮头。几年来,他在各种杂志和网络或调查报告22篇。他还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方法,改课堂说教为师生互动、教室教学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组织养殖户参加新型农民培训25期,受训2400人次;邀请兽药厂家技术人员开展培训8期,受训490人次;邀专家到点指导、会诊35次、养殖户现场交流经验50多次;他还给部分困难农民适量资金和生产资料担保约20万元;给新开办养殖场介绍专业技术人员5人等。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基层渔牧业;推广技术人员;服务现状;问题;对策;广西田林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27-02

基层科技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基层渔牧业技术服务质量,为了解决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针对田林县地域基本情况,结合田林县渔牧业技术人员现状及地域限制等实际,提出了建议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1 田林县地域基本情况

田林县总面积5 577 km2,县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5°27′~106°15′,北纬23°8′~24°41′,北回归线以北。以山地为主,由土山和石山2类组成,海拔多在800 m以上,最高海拔为1 900 m。全县设10个乡4个镇,辖168个村民委。

2 基层渔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2015年,田林县渔牧系统机构总数20个,其中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14个,局职能机构1个,局直二层机构5个。总编制数为118人,从业人员1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人,占农业系统总人数的81.7%。全县设置机关单位1个,事业单位16个,其中县级事业单位2个,在职人数23人(专业技术人员20人),乡镇事业单位14个,在职42人(技术人员36人);参公单位3个,在职人数44人(专业持术人员33人)。

2.1 学历

大学以上学历2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1.5%;大专学历4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1%;中专以下学历12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5%。

2.2 年龄

35岁以下2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25.8%;35~40岁2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0%;40岁以上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2%。

2.3 职称

中级职称2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9.2%;初级职称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0%;管理岗工作人员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8%。

2.4 技术服务

田林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总数为15个,即田林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及14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技术服务人员除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外,乡(镇)站的技术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既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又从事动物疫病防治、食品安全生产、兽药监督管理、畜禽产品检验检疫等工作,工作种类繁多,内容复杂。

3 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受田林县基层渔牧业推广技术人员工作环境、条件、待遇及编制等条件限制,新招聘人员少,技术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龄化现象严重,35岁以下2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25.8%;35~40岁2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0%;40岁以上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2%。由于老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高,受体力、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不强。

3.2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推广工作能力不强

一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除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外,乡(镇)站的人员受编制限制,技术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工作种类多,内容复杂,缺乏系统实践经验。二是2000年实行公开招聘以来,由于田林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高学历人员不愿意报考,专业技术人员理论技术知识水平不高。三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全日制大学生、大专生不愿意报考,且在公开招聘的条件中没有限制学历必须为全日制在校学历,考试科目没有专业知识考试,2000年后入编的技术人员大部分为函授第二学历人员,得不到足够的培养和锻炼,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四是受工作经费及工作时间的限制,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的机会少,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新技术系统培训,导致一些先进的现代渔牧业新技术是农民先掌握后才被渔牧业技术部门总结推广。由于基层专业技术对当前现代渔牧业急需的新知识掌握不够,所以他们解决不了农民急需的生产方面的问题。五是渔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等渔牧业人才队伍较小,致使辐射带动面积没有完全覆盖,导致现代渔牧业新技术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极大地制约了田林县渔牧业转型升级速度。

3.3 科技人员上进心不强,技术职称等级偏低

田林县渔牧业科技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科技成果等硬件条件的影响,没有形成相互追赶、相互进步的竞争氛围,对申报职称的积极性不高,至今无副高级以上的技术人员;中级职称也只有2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9.2%;初级职称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0%;管理岗工作人员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8%。

3.4 科技人员待遇不高,技术指导服务动力不足

渔牧业技人员在基层工作往往会带来学习、生活上的不便,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享受方面都会出现影响,出现慵、懒、散、浮、拖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的效率,降低工作热情。

3.5 缺乏创业型人才,更新科技知识迟缓

对新技术培训绝大部分都是课堂理论培训,实用技术操作相当欠缺。县级在职科技人员由于缺乏现代渔牧业技术系统培训,只有少部分自求上进、善于学习进取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掌握一些较为先进的知识。同时,基层渔牧业科技有偿服务相关方面的政策不明确,2012年以来,虽然有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资助,但在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补助方面限制使用的数量太少,下乡补助费每人年均只有700元,对于地广人稀的田林县技术人员来说,还需自己贴补下乡指导费用2 000元左右。同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作用的发挥。乡镇大部分渔牧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兼顾乡(镇)各种中心工作,工作种类繁多,技术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开展专业技术指导,也是导致现代渔牧业技术与当前渔牧业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1-2]。

3.6 自然条件艰苦,技术普及覆盖率低

田林县土地面积5 577 km2,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县份,离县城所在地最远的乡107.8 km,最近的乡23 km,养殖场分散在各个乡镇,受田林县地域、交通、信息网络条件的限制,技术普及覆盖率低。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技术人员招聘力度

田林县渔牧业系统总编制数118人,在编人数99人,空编19人。建议在技术人员公开招聘方面加大录入力度,将19个空编用好用实,在录用方面,限制参加考试人员的户籍为田林县户籍,使人才招进来、留下来。

4.2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招聘人员准入条件,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招聘对象为在校全日制中专以上畜牧、兽医或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科学)专业学历,减少或淘汰函授学历考生。从源头上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水平。二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与高校联合举办技术人员异地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理论水平。三是让农技人员担任企业技术指导员,参与企业的养殖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四是利用网络科技书屋平台,发动技术人员参与网络书屋使用竞赛活动,以此更新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五是鼓励农民去服务平台,提高养殖业主自身的技术水平[3-4]。

4.3 建立健全职称申报奖励机制

针对田林县渔牧业申报职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职称申报制度,对有意向申报职称的技术人员,在考试时间上给予适当的照顾。对申报获得中级以上职称资格的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

4.4 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待遇

一是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住宿条件,配备完善站房水、电、卫等基本设施。二是适当给予进村入户燃油补贴。三是配备必要的办公经费。四是协调好各项工作时间安排,让基层技术人员也能享受到应有的节假日休息待遇。

4.5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新科技更新速度

一是对适应新常态,热爱本职工作的技术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对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给予评先评优优先照顾。三是将有创新能力的饲养人员优先推荐为养殖科技能手。四是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养殖场,在申报项目时给予优先照顾。五是对上进心强、努力更新知识技术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4.6 提高技术普及覆盖率

创建村级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技术服务队伍。充分利用村里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或村级动物卫生防治员、养殖能人等人员资源作为村级的技术联络员,县、乡级的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对村级技术联络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让联络员对各养殖场进行指导服务,以全面提高技术普及覆盖率。

5 参考文献

[1] 高士云,苗全,齐亚春.浅谈农业推广技术咨询服务[J].吉林农业,2013(2):23.

[2] 俞新武,刘春香.宁波农技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调研和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1):55-60.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存在问题;建议;安徽利辛

近几年来,利辛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畜牧兽医部门积极努力,紧紧围绕动物防疫中心任务,成功有效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蔓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由于受环境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仍任重道远。

1畜牧业生产与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利辛县畜牧业以肉牛、生猪和禽类饲养为主,2009年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为46.6%。但畜牧业生产规模层次差距大,如:既有年出栏万头的养猪企业3个、年出栏家禽10万只以上的养禽企业3个,但是小规模养殖户、散养的情况也相继存在。2010年上半年黄牛饲养量达14.4万头,生猪饲养量达108.3万头,山羊饲养量达92.3万只,家禽饲养量达780万羽,其中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均有大幅度上升。草食动物的饲养量、消费量呈上升趋势。一批较具规模的奶牛场、特禽养殖场、奶山羊饲养场和肉鸽、鹌鹑饲养场等,给利辛的畜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畜牧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程度初具规模。但从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上看,小型养殖户数量较大,养殖分散,防疫技术、防疫意识不高,疫病防控风险较大。近年来,利辛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有关动物疫病防控的文件、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采取落实强有力的动物疫病防控与卫生监督措施,扎实工作,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疫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连续几年来都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了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和动物性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态势。

2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利辛县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卫生监督特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对此应保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畜禽饲养方式落后,给动物疫病传播创造了机会。其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一种是小规模分散的生产模式占到一定比例。虽然利辛县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出栏畜禽总数量所占的比重较高(2009年已达到51%),但是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散养户,主要是分布在边远落后地区。尽管这些散养户对丰富城乡畜禽产品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散养户仍然采取传统的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良种覆盖率较低,缺乏严格的疫病控制措施,这不利于利辛县畜牧业向优质、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是畜禽不同品种混养情况严重。当前利辛县的部分畜禽饲养场存在猪—禽混养或鸡—鸭—鹅混养的饲养方式,极不利于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二是环境治理措施没有完全到位。近年来,利辛县加大对养殖场粪污排放的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小型养殖场所的沼气池仍然不能很好利用,有的使用一段时间停用,或者是沼气池坏了,无人修理,不能继续使用,养殖场周边的居民意见很大。三是防控技术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疫效果。其表现为:一线基层防疫技术人员老化,素质普遍不高,经验不足,知识老化,个别乡镇防疫技术人员老化。四是防疫基础设施简陋,防疫手段落后,操作不规范。五是一些小型养殖场免疫程序不科学,对周边疫情的信息不了解。个别养殖户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对免疫的认识,只对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进行了免疫,其他应该免疫的疫苗却没有免疫,致使疫病发生[2]。六是无害化处理没有到位,主要是个别散养户不能落实消毒措施,随意乱扔病死畜禽尸体,成为动物疫病的主要传染源。七是产地检疫开展率偏低。规模化饲养场的产地检疫率已达到100%,而散养户的检疫率不足40%[3]。八是个别村级防疫员走村串户治病、防疫没有做好防范措施,也给疫病发生带来风险。

3建议

一是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动物防疫意识[4]。加强对镇(街道)、村(居委)基层干部的宣传,通过宣传强化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认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加强对养殖户、经营户的宣传,让生产单位明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的优惠政策以及不按规定防疫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强对动物性肉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人民了解动物疫病的科普知识,自觉抵制“私宰肉”、“白板肉”或有病有毒有药物残留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二是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按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和解决防控工作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基层防疫员划定责任区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追究制。三是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按照规定,做好免疫档案资料的建档,佩戴免疫耳标,填发免疫证明。坚决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四是广泛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和定点屠宰检疫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及《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力度,使畜禽产地检疫率、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五是加强业务人员的管理。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招收一定数量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补充到县、镇畜牧兽医机构;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定期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爱岗敬业。六是完善疫情预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的动物防疫监测网络,健全预报预警体系,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疫情预测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快速向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动态信息。七是全面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市、县、乡镇三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基本建立,工作能够正常高效运转,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达到100%,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八是大力推广规范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标准。利辛县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积极推广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监测)的新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创造条件开展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试验,不断提高利辛县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科技含量。

4参考文献

[1] 岳永明,王振林,王斌,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6):115.

[2] 吕良西.做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5):59.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今年以来,我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给、维护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当前畜牧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频发、畜牧业项目执行情况不好已成为我区畜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行署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分析当前的严峻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理顺思路、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刚才,地区畜牧水产局局长通报了全区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和近几年畜牧业项目情况,地区扶贫办主任通报了草地生态畜牧业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各县市区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兽医工作

自今年月份以来,我区相继发生了三起重大动物疫情。一是7中旬,百里杜鹃管理区发生的家畜O型口蹄疫;二是9月底,县铁石乡(县种羊扩繁场宏宇养殖分场)新引进的种养发生布氏杆菌病;三是自9月下旬以来,市千溪乡、大河乡、放珠镇相继出现生猪大批死亡现象,最终确认发生猪支原体肺炎。同时,也出现了羊的大量死亡的现象,经确诊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继发呼吸系统感染所致。这三起疫情给我区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使我区畜牧业生产、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广大养殖户造成了较大损失,同时,也使政府及农牧部门的形象受损。

这些疫情发生后,在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有关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防控预案,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紧急行动、相互配合,依法严格实施隔离、扑杀、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疫情检测等多项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将损失和影响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重大动物疫病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在我区密集发生,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三起疫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充分暴露出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设法尽快解决,全区公共卫生安全将无法保证,实现畜牧业大发展将是空话,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也将受到严重制约,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认真分析这三起疫情,我认为至少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重大疫病风险重视不够,存在着麻痹、侥幸心理。有些职能部门、单位或个人,不是时时刻刻紧绷动物防疫工作这根弦,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以及我区周边动物疫病多发的严峻形势,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潜在威胁没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应有的高度警惕性,甚至抱着“赌博”的心态对待防控工作。一些人认为我区地处边远山区,有自然屏障保护,病原不易传播,免不免疫一个样,我们不会出现问题、不会“中招”;有人认为发生疫病没什么大不了,治疗一下就可以;有人认为发生疫情后象征性地杀几头畜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人认为,反正现在检疫、监测到位,即使有疫情,也是神不知、鬼不觉,没人会追究。因而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出现了不重视、思想松懈、组织领导不力、监督管理不到位、防控措施不落实等问题。最近爆发的三起重大动物疫病,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如果我们思想上真正重视,法规、制度以及决策措施真的得到较好落实,很可能就不会发生或者少发生。

二是家畜引进过程中的动物疫病防控存在很大的漏洞。近年来,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我区从全国各地引进畜禽(有种用、也有商品畜禽)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大大增加。对这种风险我们本应有清醒的认识,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筑好防控动物疫病传入的“防火墙”,使得一些动物疫病乘隙而入。突出的问题是:对畜源地的疫情不详细调查,不认真进行风险评估;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擅自引进;不进行认真检疫或检疫工作流于形式;不进行隔离观察,直接让家畜进入农户或养殖企业;对非种用畜禽这个更易潜伏和传播动物疫病的载体的引进,有的管理部门采取放任的态度,没有予以特别的重视。

三是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抓得不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免疫是基础、检疫是保障。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要实施强制免疫,免疫率要达到100%,动物产地、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但是,目前基层防疫制度不落实、检疫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还很突出。一些地方防疫针无人打,或打不下去,或少打,或不是在规定时间内打、或打的疫苗因保存不善而失效,存在不少免疫空白点。从地区畜牧局组织的春防检查情况看,多数县市(除织金、纳雍外)在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免疫方面存在着一项或多项不合格的情况,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由于宣传不到位,群众自觉接受免疫的意识不强。一些养殖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制度没有很好建立,防疫的相关设施、设备缺乏,防疫措施不得力。在检疫方面,不进行现场检疫、不认真检疫、票证与检疫对象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在防疫监督方面,对引种引畜的监管十分乏力,对活畜禽及其市场的监管也不到位,在动物免疫、标识佩戴、档案建立、依法办案等方面的督促指导力度也不够。

四是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及应急处置能力较弱。目前,由地、县、乡、村四级构成的纵向监测网运转不灵,基础工作无人做,上下信息不通畅;由动物防疫管理机构与养殖场(户)、屠宰场、交易市场等生产经营者之间构成的横向监测网运行乏力,相互之间的有效联系机制没有建立,防控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些情况导致重大动物疫病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处置,往往是疫病大规模爆发时才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工作相当被动。今年发生的三起疫情,充分反应出我们日常的动物疫情监测工作不到位,对当地的家畜流动状况不了解,对可能的疫情风险不掌握;也体现出我们疫病诊断水平不高,争取时间快速确诊、快速处置的意识不强。比如,这次市猪的疫病是10月9日才送检,11日(离发病时间约20天)才经省兽医部门确诊,羊的疫病是10月21日才送检、25日(离发病时间1个月)才确诊。确诊时间的推迟,贻误了战机,也影响了防控的效果。再从处置来看,这三起疫情在处置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发病初期,第一时间的反应和处置上还有欠缺,比如:消毒不到位、隔离措施不力、物资准备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等等。

五是体系建设仍很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缺设施。全区有233个乡镇兽医站中,相当一部分办公用房简陋,有的甚至没有办公用房。全区建成的村级兽医室仅占村总数的12%。乡镇兽医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地区及县级必要的兽医监测诊断设施、试剂缺乏。第二,缺人。乡镇站人员配备不足,村级防疫员也没有按要求配齐,且一些基层防疫人员还常常被抽调或安排其他工作。第三,缺技术。不少基层兽医站人员不是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能动手的技术人员十分缺乏。由于平时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演练不够,在关键时候难以适应防控工作的需要。第四,工作经费不足,动物防疫的物资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应对突发疫情的需要。

二、关于畜牧业项目建设

近年来,国家、省及社会各界大力帮扶试验区,畜牧业投入不断增加,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初步统计,年至年,国家及省共支持我区畜牧业项目149个,其中中央项目96个,投入中央资金1.2亿多元;省项目53个,投入省级资金5322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区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较快提升、畜产品产量大幅增产。但是,也要看到当前项目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据统计,目前到达建设期限,但仍未完工的项目有27个,占总项目数的18%。包括:地区牧科所乌蒙鸡原种场扩建项目(年);市2006、2007、年优质肉牛基地项目;大方县年优质肉牛基地项目;威宁县年岩溶地区退牧还草项目,年的草地综合治理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县级动物卫生监督站建设项目;大方、金沙、织金、纳雍和赫章县级动物防疫站(测报站)建设项目;今年的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购羊数和购牛数情况完成也不好,离项目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项目建设中的困难矛盾协调解决不力。当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困难和矛盾主要是:配套资金不到位、原材料涨价、用地难以解决、气候条件限制、家畜种源制约、疫病风险制约,以及项目原有设计或批复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等等。除此之外,也不完全排除主观上的原因,有的单位拿到项目后又打起小算盘,比如:想等待其他项目一起捆绑使用;想改变用途又在犹豫、观察时机;想等待追加资金又长期不能落实等。对待以上困难和问题,有关项目单位不积极主动汇报、寻求支持;有的经过一些努力仍得不到解决,于是失去信心,长期搁置;有的是因为领导变更,对原来的项目不感兴趣,或不愿意去设法解决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有的领导或政府部门很少主动过问项目进度情况,也不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在协调处理过程中遇到相关部门的相互推诿、扯皮,最终导致项目一拖再拖。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不显著、示范作用不强。虽然近些年来我区确实涌现出了一些不错的建设项目,但从总体上看,一些项目成效不显著、典型示范能力弱的问题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有的项目长期没能建成;有的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有的项目建设内容严重走样;有的项目建成后因难以为继而迅速垮掉;有的有圈无畜或有畜无圈。最突出的是重建设、轻管理、缺指导,不少建设项目因管理水平差、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运行机制落后、责权利不明、服务保障不到位,导致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难以体现。这种局面不仅不能起到项目应有的示范带动效应,而且还影响了当地群众和一些想投资的人士对我区畜牧业的信心,也不利于我们继续争取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我区畜牧业的投资。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及项目建设

(一)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坚决遏制重大动物疫病上升的势头。

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动物疫病是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威胁。畜牧业发展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让家畜少发病、少死亡同样也是发展。当前在疫病防控方面必须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曾经说过,“病毒是检验我们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最好标尺,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试金石,它是不可欺骗、不可隐瞒的,它一定会在防控工作最薄弱的环节爆发”。近几年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应该给我们很多启示,我区最近发生的三起疫情也一定给了我们很多教训。这些启示和教训告诉我们,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仅仅是死亡几头家畜那么简单,它对当地、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政权更迭。我们可以试想,若今年百里杜鹃管理区的口蹄疫疫情发生在杜鹃花开的旅游季节,会怎么样?一定会全区封锁,限制旅游!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因此,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的极端重要性,从工作部署、组织落实、政策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畜牧兽医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指挥,第一时间组织制定处置方案;要全程指挥、督导疫情的扑灭过程。要将动物防疫工作列为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和“双评双考双挂钩”重要内容。今年七月,行署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责任书的落实情况、疫病防控效果将成为考核各级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重要依据。

二是强化措施,严密防控外来动物疫病。要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管理技术规范》。对动物的引进必须把握好五关,即:畜源地疫情风险评估关、家畜质量审核关、申报审批关、检疫监督关、隔离观察关。需要强调的是,今后,凡政府部门通过项目或其他方式组织引进的家畜(不管是种用还是非种用),必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指定的场所由专业技术人员先进行一定时期的集中饲养、观察,确定无疫病风险、健康后才能进入养殖场(户);对企业、农户自行引进少量商品畜的,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必须严格履行检疫、监督义务,并派技术人员指导先行进行分群饲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疫病传播的情况。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引种引畜责任制,谁引进谁负责,各县(市、区)要明确专人对引种引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对监管不力的也要追究相关责任。各县(市、区)尤其是家畜调入量较大的地区,要高度重视动物隔离场建设,确保调运的畜禽得到及时的隔离、观察,确定安全后才能投入生产养殖。为加强引种引畜工作,我建议地区畜牧局立即组织成立一个家畜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有关领导及畜牧兽医专家组成,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这样的小组。其职责就是统筹、指导、监督辖区内的家畜引进工作,从政策上把握引种引畜的宏观计划、监督引种引畜过程中执行制度、法规的情况,从技术上对引种引畜进行具体指导、全程参与。同时,地区畜牧局要加强对全区引种引畜工作的宏观掌控,建立定期统计制度和疫病风险警示制度,同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于今年年底前制定、完善全区开展家畜引进的具体制度,坚决堵塞引种引畜过程中的漏洞。

三是打牢基础,认真抓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认真落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防疫制度,不断完善“巡回免疫补针”、“畜禽补栏申报免疫补针”等免疫补针制度,确保我区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除此之外,对我区已发生过的羊布病、猪支原体肺炎、羊感冒等疫病也要开展重点地区的免疫。要采取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科技赶集等方式,提高群众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实行动物防疫工作包保责任制,县、乡、村兽医工作人员包乡、包村和包组,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包规模场(户、小区),层层明确和落实责任。要突出重点,注意抓好公路沿线、老疫区、项目区、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和养殖密集区的动物防疫工作。

四是落实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防疫法》以及农业部制定的《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等都对动物疫情监测做出了明确要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年)也对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在疫病监测、诊断、预报、预警等方面的职责予以明确。应该说怎样干、谁来干都十分清楚。因此,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注意明确重点监测对象,重点把握我区饲养量较大的猪、牛、羊、禽的重大疫病,特别是近两年已经发生过的重大疫病进行监测。要规范监测的方式,设立定点乡、村、场、户,每月(或定期)进行一次抽检、监测。要认真执行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发生疑似重大疫情时,畜牧兽医部门要立即向县政府、地区行署报告,在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试验室检测诊断,必要时送省兽医部门诊断,切不可因为我们的疏忽贻误战机。要落实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地区畜牧局要随时掌握了解国内外、省内外和区内外疫情信息动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县(市、区)通报疫情信息。地区畜牧局要针对我区重大疫病多发的态势,尽快组织一次全区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适时把握疫情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提出防控指导对策。

五是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加快硬件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我区基层兽医站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同时,各县(市、区)也要不断加大对乡镇兽医站及县级兽医部门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要将乡镇及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正常开展。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加快地区及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要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库建设,统筹规划、超前谋划,本着在建一批,申报一批,筹备一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进行申报。要加强兽医专家队伍建设,采取培训提高、人才引进、外地参观学习和邀请兽医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兽医专家队伍。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请地区畜牧局就培训事宜拿出详尽的方案。要不断提高村级防疫人员的待遇,今年7月国务院已决定将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由每年1000元提高至1200元,我们各级县(市、区)也要相应提高补贴标准。要严禁将防疫人员用于“不务正业”的情况,要让其一心一意务正业、专心致志搞防控。

(二)以高度的责任感大力推进畜牧业项目建设

推进畜牧业发展,项目是核心、是载体,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抓好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全面摸清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各县(市、区)要加强对畜牧项目建设工作的调度和领导,要对近年来实施的各类畜牧业项目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要重点检查项目的进度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情况。要认真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主要矛盾,坚持杜绝项目久拖不建、久建不成、建成不用、用而无效的情况。

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要建立一套好的机制,严格执行每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项目运行机制。要确保项目进度,县乡党委、政府要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切实负起责任,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及时协调畜牧业建设项目的用地、用水、用电、配套资金等相关工作。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质量,要建立项目监理制,加大监督的力度,坚决防止偷工减料、项目缩水、擅自改变建设内容等违规行为。要强化考核机制,把项目建设质量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对在项目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给予奖励、重用,对项目建设不力的县(市、区)及单位,要暂缓同类项目的申报。地区畜牧局要有专门人员负责项目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每月在全区范围内汇总、通报一次畜牧业项目进展情况。

三是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项目资金,保证农业项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农民群众能够真正从中受益。各地要按照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确保配套资金真正落实。要经常检查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严格要求,从严管理,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纠正、严肃处理、及时整改。要通过敲打、警示,做到警钟常鸣。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专户、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

四是不断创新项目建设的有效机制。在项目实施对象的选择上,要本着“扶弱要能做强、扶强要能做大、扶大要能做优”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重点选择有“做强、做大、做优”能力和实力的对象来承担项目。在项目资金的来源上,坚持政府投入与项目承担者投入相结合的原则,使政府的项目投入发挥“发酵剂”的作用。要千方百计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我区畜牧业项目建设。要善于把增加投资与盘活存量资产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投融资模式。要积极出台项目鼓励政策,大力实施政府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支持畜牧业项目建设的有效形式。要继续探索项目“滚动发展”机制,认真总结这几年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有针对行地进行完善和调整,使这项好的措施在实践中得以不断推行,并有长远的生命力。要大胆探索项目建设“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真正形成“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发展”的良性局面。

五是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带动效应。当前,我区畜牧业处在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时期,需要投资建设的地方、领域很多,不可能都通过立项建设来解决。这就需要通过重点项目来发挥“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项目首先要做到“能学”,有一定典型性。这就要求项目立项要符合当地的资源、气候、市场、群众基础、投资能力、宏观发展方向等要求;其次,项目要做到“可学”,确实有经验。这就要求项目的运行必须做到“技术先进、管理一流、效益良好”,让群众有收获、有希望、有效仿的动力。此外,要善于打造“亮点”。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成功,都取得良好的经济好社会效益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抓重点,集中优势资源着着打造一批畜牧项目的“精品”和“亮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有典型性、交通较为便利、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在资金支持上重点倾斜,在技术指导上加大力度。要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场(户)联系制度,帮助发展。

(三)扎实做好秋冬畜牧业工作

要全面完成今年畜牧业发展目标,必须认真做好秋冬各项工作,从思想、行动、措施上抓好落实。

一是落实措施,确保家畜越冬安全。近两年由于气候变冷,我区冷季凝冻现象突出,不少家畜发生冻死的情况,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家畜冻死从表面上看是天气原因,但也与饲养者管理不善、我们畜牧部门技术指导不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汲取教训,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早部署,提前做好家畜越冬指导工作。近期,地区畜牧局和各县(市、区)农牧部门要组织开展一次“家畜越冬技术入户活动”,通过组织宣传专场、发放技术卡片、广播电视及报刊进行科普、乡村、场(户)现场指导等形式,广泛宣传家畜越冬的基本技术、指导养殖者做好越冬安全。要实行包保制度。地区畜牧局领导、各相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分别落实包保的县(市、区);各县(市、区)农牧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分别落实包保的乡村、农户、养殖场。切实做到家畜越冬技术指导的全覆盖,不漏乡村、不漏场(户)。包保人要迅速下到包保对象进行越冬准备情况检查,对每一个场(户)存在的不利于越冬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同时,要积极协调、指导、监督改进意见的真正落实,天气不转暖、包保不脱钩。(去年冻死现象较严重的大方、纳雍等县,更好做好这项工作!)请地区畜牧局及各县(市、区)农牧部门尽快拿出包保的行动方案。对于包保指导不力,导致今冬家畜严重发生冻死现象的包保责任人,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是加强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要坚持检疫工作“四到位”(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检疫人员、检疫设备),确保产地和屠宰检疫率达到100%。特别要抓好“三素两精”(抗生素、生长素、激素,瘦肉精、蛋白精)和病畜、瘟禽产品生产等违规违禁品的检测力度。要加强对兽药、饲料批发市场管理,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饲料、兽药使用环节的监督力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在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劣兽药、饲料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查漏补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各级畜牧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书,认真梳理检查,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要重点查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是否完成;重点查国家、省,尤其是地委行署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是否落实(如: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能繁母猪保险);重点查各项政策、法规、制度是否得到认真执行;重点查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是否过硬;重点查我们工作中还有哪些漏洞和不足;重点查在未来的60天内我们还有哪些机遇需要把握(如:由于今年天气干旱,部分县(市、区)人工种草受到影响。要在抓好已种牧草田间管理的同时,抓住当前土壤墒情好的机遇,抓紧补种。尤其要充分利用好我区冬闲田面积大的特点,积极推进冬闲田种植牧草)。要通过查找,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再苦干60天、冲刺2个月,力争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四是明确思路,认真谋划明年的重点工作。今年已只剩2个月,2012年即将到来。各地各部门要抓紧研究明年的重点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做到提早谋划、提早部署。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注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地委、行署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要求上来。要确定明确工作的目标,要对畜产品生产、动物防疫、人工种草、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项目建设等分别制定具体的、可考核的指标。要明确重点内容,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狠抓几项影响全局的大事,如:项目申报及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等等。要落实责任,对每项工作分别确定责任人,明确目标及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