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代史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1

一、测试的目的:

9年级第一轮复习结束,为检查复习情况,在4月26日进行了4月份月考,通过测试查漏补缺。以便进行第二轮复习。

二、试卷结构

⑴。试卷内容比例:中国近代史占45%左右,现代史占55%左右。

⑵。试卷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40%,主观性试题占 60 %.

⑶。试卷难易程度比例:

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6:3:1.下面我对9

三、数据统计分析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11、 最高分: 55、 最低分:10、优秀率:27% 、 良好率:9% 及格率:46% 、平均分:37.2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教材中的图、表知识和探研性问题,渗透到选择、材料分析和问答题中进行了考查。在注重考察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注重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试卷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本题的得分率为80%左右,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分析能力差。第5小题和第9小题。出错的原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差。

非选题中的识图题的得分率约为75%,出错较多的是第14题。此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思维拓展能力差。

第三题是材料解析题,本题得分率较低,约为50%左右,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表达能力差。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从答题情况看,多数同学都不能正确**误的回答,或是回答比较片面。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改进措施

1、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

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复习,形成自觉复习、主动复习、有效复习的习惯。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基础训练及自主复习资料为复习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重点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强化学生的考试意识。强化学生考试意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让学生形成审题、作答、检查的考试模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

3、作好考前心理辅导。考试前,上一堂考试辅导课,讲清考试的一般要求、消除紧张的一般方法、应试的一般方法、复习的一般方法等。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2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一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二是可以引用古人的坎坷经历,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历史又是由一个个的历史事件组成的。这些历史事件告诉人们,社会上没有和风细雨、轻歌曼舞的竞争。在古代的斯巴达国家中,婴儿出生时,父母不是用水而是用烈酒为其洗浴,然后接受长老的检查。长老只允许健壮的婴儿生存,体质弱者则被抛弃。年满七岁的孩童要离家编入团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训练忍耐力、顽强的意志及独立生存的能力。

“斯巴达”式的教育固然带有残酷和不人道的一面,但培养出的却是能够战胜一切的勇士。中国古代也有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随着时代的进步,竞争越发激烈。每个学生都要学会适应客观环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生命的质量。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要求

当代中学生在长辈过分精心的呵护下成长,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当他们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出悲观、失望、退缩,甚至意志崩溃的情况。

正如司马迁所说,学历史是为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历史同样告诉我们,现实是残酷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才能顺利地走过人生中的磨难与坎坷。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拿破仑、林肯等都克服了重重困难、种种不足,凭着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一部中国近代史浸润了辛酸血泪,写满了挫折和艰难,更展现了挫折中的抗争,记录了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每一次磨难无不使民族遭受到巨大的挫折,蒙受空前的灾难。但中国人民并未被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发奋图强、奋勇前进。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汲取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三、从学习方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心理教育讲究的是主体参与性原则,不再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授,而更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知。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广大教师的职责。

历史课外活动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动手去做、去实验。让他们在“做”和“动”的过程中学习、体验和感悟。因此,开展课外活动既符合心理教育的原则又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课外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较佳,活动的内容有许多: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乡土历史进行调查和研究;可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进行有关的资料收集和宣传;也可制作历史小报、历史小制作……活动的方法就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将学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等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选取活动的内容。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之后,再撰写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参观后的感想、制作模型过程的心得体会和活动总结等。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同时,又发展了对信息的反思和辨认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协同合作、共同进取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是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好机会,又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3

1.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1 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3 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2 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2.3 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3.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 沃尔特・李普曼 新闻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沃尔特・李普曼(1889 9.23―1974.12.14)是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大陆对李普曼新闻思想的了解是从1982年施拉姆的推介之后才开始的。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准确。李普曼对中国新闻学术界产生影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新闻学术界即对李普曼有关新闻理论多有称引,且称引范围也不以《公众舆论》(《Puplic Opinion》)为限(注:1989年出版的由林珊翻译的《Puplic Opinion》中文书名为《舆论学》)。笔者现对掌握的一些资料略作排比,以初步勾稽李普曼新闻思想在中国早期传播与影响的面貌。

《公众舆论》是李普曼的代表性新闻理论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李普曼在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的两个重要概念,比较早地论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1982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公众舆论》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当年罗纳德・斯蒂尔的《李普曼传》即由于滨等人翻译在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闻界对李普曼的最早接触和了解确实是从《公众舆论》开始的,但时间却可上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9年,汪英宾《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一文中,就称引了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刻板成见”的相关观点。

汪英宾(1897~1971),别名省齐,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中国现代著名新闻理论家、新闻教育家。1920年9月起,在申报馆担任协理。曾由申报馆派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修,1924年5月在美国用英文出版《中国本土报纸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论文,获硕士学位。1924年秋末冬初,与戈公振创办上海南方大学报学系与报学专修科,任系主任。1925~1929年间,还兼任光华大学、沪江大学商学院报学系教授。一度为上海联合广告公司董事。1932~1935年先后担任《时事新报》编辑主任、总经理。1947年重返新闻界,任上海《大公报》设计委员。1950年担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教授。1952年9月至1959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著有《美国新闻事业》、《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等。他的《中国本土报纸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记述“中国新闻史”的著作。

《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据作者自述,其写作缘起是“环视报界之现状,有滋堪浩叹者,兹逐一讨论,期有一度之觉悟,得共谋改良之方法”、在该文的第二部分“当觉悟报业之各种问题”之“编辑问题”的“新闻采集”中,作者有如下引论:

我国报界对于采集新闻尚少根本之了解,故不惮麻烦,以采集新闻之根本意义,略加申述。在美人立浦门WalterLippmann著Puplic Opinion有曰,‘人类之脑筋,非似照片之收吸印象而已,其运用也往往创造,印象入脑中后复变淡之,或与他种印象相并,必经一番磨炼而后成各人之思想,盖一印象决不能久居浮面者,天生之诗情往往运用之使成个人之表现,’(譬如罗素本是人名,然用之既久,人皆以之为一种哲学。又如武力统一为一种主义,用之既久则人皆以之代吴佩孚。)又曰,‘公众时事可于演说或报章中表现之,惟表现之时事,宜抽象于初胚,凡事物之不能见者,必难引起知之之兴趣,且公众之事闻,个人所悟到者,往往微细而不能及大要。‘故公共新闻,将成一种干燥无人愿知之者,惟具美术家描写技能者,始能以常人所不能见者,做成活动印象,使常人皆能引以为有兴味。新闻界当觉悟采集新闻之真义,进而以抽象于初胚之功夫,言人之不能言,见人之不能见,而后事半功倍矣。

汪英宾所引述的话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这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国内对李普曼《公众舆论》有关理论观点的最早介绍。

1937年5月。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举办第六届新闻学讨论会,围绕“今日中国报界的使命”论题,诸多报界名流到会演讲。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梁士纯教授为此在《大公报》“新闻教育特刊”发表了“今日中国报界的使命”一文,该文开宗明义再次引用了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书:“列浦曼氏在他的名著《舆论》Puplic Opinion一书中,把正确的消息和公正舆论所包含的这种障碍,详加论列。属于内部的有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形态蒙蔽着,使我们不容易领会一种真实情境。属于外界的,有言论的困难,交通的阻碍,当局的检查和统制,社会特殊势力的影响等等,都足以蒙蔽一般人的耳日,使他们不能得到真实的报告。至于所谓公正的舆论,更是一件难得的事,需要正确的消息来做基础。如果消息不正确,我们何由发挥公正的舆论呢?此外,一个人的意见往往被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利害所支配。因此种种原因公正的舆论真是一件不易得的东西。”

汪英宾与梁士纯当时都是新闻学系的教授,他们对《舆论学》一书的先后引用,从一个侧面说明李普曼该书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只是由于后来中美文化学术交流较长时间内的中断,人们仿佛遗忘了中美新闻传播学术交流过程中曾经存在过的这一具有意义的历史片段。

刘豁轩1939年3月在燕京大学“杂行会”一次以《怎么样看报》中,在论证“战争爆发后,第一个受伤的是真实”这个观点时,引述了李普曼一段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

力普曼(Walter Lippmann)默尔(ChstlesMerz)曾对近代史上,一件大事的各种报纸记录加以研究,这件事就是一九一七年三月至一九二年三月的俄国革命,他们在那篇研究报告的序论中说:‘大家都承认,没有真实的新闻,便不会有健全的舆论。但是在今日,对于一个争论的事件,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记录?对此,今日有一种很广泛而且日益增长的怀疑。在指摘当局腐政的时候,我们怀疑其中有不自觉的偏见。我们又怀疑某种新闻被染上了颜色,或者被搀入毒素,对于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证据,以下我们所研究的便是证据之一。’著者自称他们的工作是‘新闻的试金石’。这篇文章在一九二年八月四日出版的《新共和》上占了四十二页的篇幅,这是对于现代战争时新闻可靠性的第一次不信任的有力表示。

这是指“《纽约世界报》社论版的李普曼和查尔斯・梅尔茨出版的一份专题报告,题为《对新闻的检验》(“A Testfor

the News”),作为1920年8月4日出版的《想共和》的附录,文中列举了美联社和《纽约时报》自1917年到1920年间对俄国事件报道的失实”一事。李普曼通过这个调查,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揭示了媒体报道受到意识形态影响而损害新闻真实性的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所谓完全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几乎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会受到传播者主观倾向的左右与控制。李普曼的调查旨在抨击当时美国一些新闻媒体不尊重事实,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炮制新闻报道的不良行径。这一调查报告的结论因其材料翔实、论证充分、结论无可辩驳而备受人们称道,至今仍为人们常常提及和引用。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集中和垄断趋势日益加剧。出于对媒体所有者人数越来越少的担心,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后来以哈钦斯委员会闻名的研究班子,其成员包括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等十多名一流学者。这个委员会先后九易其稿,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该报告中就新闻界的角色提出了一些至今越来越受到肯定的重要建议。《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出版以后,虽然当时在美国学术界并没有获得一致好评,甚至其所提出的建议也受到了为数不菲的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抵制,但李普曼还是独具慧眼,在该书问世之时,就撰写了《评批评者》一文,对之进行评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央日报》1947年5月17日《报学》第20期,《中央日报》编辑武月卿即将李普曼的《评批评者》翻译过来,反映速度之迅捷和学术眼光之敏锐都令人惊叹不已。

武月卿,1941年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第10期毕业,后在《中央日报》工作,曾任《报学》双周刊的编辑,1949年赴台湾,任《中央日报・妇女与家庭》周刊主编,与林海音并称为50年代台湾文坛的“副刊双姝”,知名散文作家,著述颇丰。《中央日报》刊登《评批评者》时,文前有一“译者志”,对哈钦斯委员会作了简括介绍:“美国新闻自由调查委员会于一九四三年应报业巨子鲁斯之建议而组成,旋即开始工作,得到二百八十三人之证明,举行会议凡十七次,每次会议历时月二三日结果证明美国报业子偶目前虽无危机,然危机已潜在。该委员会已出版或即将出版之书籍达七种,并于三月廿六日发表长达二万五千字之总报告书:‘自由负责之报纸’,对报界提出建议十三条,此对付妨碍发表社会所需要新闻之自由,并作互相批评于砥砺,李普曼此文即就该报之建议,加以论评。”文章署名为“李普曼作,武月卿译”,对李普曼名字的翻译已经与现在通行的译名保持一致。李普曼这篇评述性的文章,确实提出了新闻领域中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

目前事实上并没有人经常郑重的批评报纸,一本有关于苏联的书籍,出版后立到就有人作出书评;但是有关于莫斯科会议的报道与评论,一般而论,都没有人加以批评,若果鲁斯不承认仅有这种有来无往的批评存在的不合理――无人批评的报纸却批评其他组织与活动,那他决不会维持调查工作的经济费用:这种情形对报纸并无好处,更不保险。报纸能得到经常的批评,报纸自由才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报纸本身所主张的原则的利益均将因而失却。

因此,问题在监督监督者为谁,考查考查者为谁?巡查警察者为谁的问题。笔者猜想,委员会对于这一层也并不清楚,据称:“吾人建议报界人士作积极的互相批评。”在这一方面,他们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劝告,然而他们错过了,他们并不讨论公众问题的辩论,因为这一方面也是够了,他们所讨论的是报人批评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会受益惑,有时不免有纵容的事,但是一般而论,时常保持缄默,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律师,医生、演员、教授之所以鲜有公开声言律师辩护不行、医生诊断不内行、演员表演蹩脚,教授授课沉闷,就是这个原因。新闻从业人员和其他技术于职业一般无二,他们也有同业的关系:新闻从业人员不能闭门独处,他们彼此要见面,聚会,要共同工作,倘若彼此作剧烈的公开批评,结果势必不能相容。我可以说,我自己曾经作过这样的尝试,也曾使人对我自己作过尝试,我所得到的结论是所得不偿所失;因为有此而引起的不情远过于所得到的公益。

报纸相互间实无法作公开的批评,因此,公正的批评应发自胡琼士君一类的旁观者,因为要作公正的批评,有撇开私人关系的必要。世界报老编者柯白说过,剧评者不应该于演员交往,尤其是女演员,政治评论者如果于政治家常常见面,结果本身也成了政治家,金融评论者也一样成了金融家。

为报业本身利益计,积极批评报纸实有必要,然批评报纸须出自报界以外人士,几愿从事批评报纸工作者,都可以从胡琼士的报告中得到入门途径。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体育思想 青少年体育 卢梭 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23-03

一、对卢梭的体育思想的简介

卢梭(1712-1779)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首次将儿童至于教育的中心,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自然人”,即培养身心协调发展、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资产阶级新人。他认为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促进儿童自身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通过各种自然活动使儿童能够按照自然进程得到全面、完善的发展。而强壮的身体,是“自然人”的必备素质。

卢梭认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程序,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期。这是自然的安排,因此,教育者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他在代表作《爱弥尔》一书中,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任务。在卢梭看来,体育主要应在婴儿期(出生后的两年)后期,与儿童期(2至12岁)进行,同时应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一)对体育的重要性的强调

1.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婴儿期应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他认为良好的体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反之,虚弱的身体使精神也跟着衰弱。身体必须要有精力,才能听从精神的支配,从而学会克制“非自然”的欲望。在这一阶段,要锻炼儿童的体格,训练他们经的起将来有一天必然要遇到的打击,让他们学会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

2.在卢梭看来,人的一生中,感官最先成熟,而理智的发展最迟,因此不应对儿童过早的进行智育,书中的主人公爱弥尔直到12岁了还不知道何为书本。卢梭认为儿童期的主要教育内容是锻炼感官并继续发展身体,儿童在这一阶段应该开始学习勇敢的精神,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通过体育学会忍受痛苦。这是日后发展儿童智慧的基础。

3.卢梭认为,身体的锻炼有益于思想的运用,在锻炼中体力和智力会同时成长,相互增益。锻炼可以使儿童从小养成依靠自己的习惯,在锻炼中儿童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别人的思想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不断的将身体和头脑的作用结合起来。[1]因此儿童的身体愈是强壮,他就愈加的聪明和逾有见识。从而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儿童”,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对当时法国社会青少年体育状况的批判

卢梭高扬着人性解放的大旗,对18世纪法国贵族阶层的青少年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以宗教信条束缚儿童的个性发展、在教育中不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早的进行理智教育、忽视了身体的锻炼等方面。

《爱弥尔》开篇就写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2]儿童也是如此,由于后天施加的一系列违反自然规律的教育,使儿童变成了成人的附庸。因此,卢梭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好动的,在人生的前两个阶段,应加强身体的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促进感官的成熟,而不应过早的进行知识教育,后者只能培养出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认为,当时的贵族阶层的儿童被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家长害怕儿童在户外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生活环境,在其中成长的儿童缺乏独立生活和处理危险的能力。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是依附于其他人的,而不是独立的,身体太舒服会导致精神的败化,从而无法培养出节制、勇敢、正义等“自然人”应有的美德。

(三)卢梭的体育思想

1.针对当时贵族阶层害怕让儿童在户外活动的情况,卢梭提出,儿童在室外受到自然给他的锻炼,这是在分散危险、减少危险。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儿童更能经得起挫折和打击。他还提出,危险同人生是分不开的,所以应通过体育锻炼让儿童养成与危险共处的习惯,在他们未遭危险之前用体育锻炼将他们武装起来,从而为一个“自然人”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卢梭认为,儿童动作的发展源自于内在的要求,因此应该按照自然的安排,不要添加任何人为的影响。他在书中写到:爱弥尔在学习走路时是不使用学步车等东西的,他每天都被带到草坪上去。在卢梭看来,让儿童去跑、去玩,让他们每天跌一百次都比在家中被仆人精心照料的好。因为这样儿童可以更快学会自己爬起来。忍受小伤的痛苦,保持身心的自由,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对自己负责的人。这也是成为一个“自然人”的基本要求。

3.卢梭认为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儿童坚强的性格和对于困难和苦难的态度。他提出:“为了让儿童感觉到巨大的愉快,就需要给他们体会一些微小痛苦,让儿童参加锻炼,可以使他们抵抗必然要遭受的灾难,他们将来就能过的很愉快。而艰苦的生活一旦变成了习惯,愉悦的感觉就会大为增加。[3]”卢梭在《爱弥尔》中援引了蒙田对体育的看法:为了使儿童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他有结实的肌肉,为了使他们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们将来禁得住关节脱落、腹胀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们历经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4]。参加体育锻炼要面对许多危险,但危险本身就是一个课堂,通过体育锻炼来训练儿童的感官,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去处理危险,从而成为一个可以适应各种社会情况的“自然人”。

4.从自然的就是最好的这一原则出发,卢梭认为医学在道德上对人类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是在消耗生命而非延长生命。因此卢梭提出不论是为了预防还是因为一点小病,都不要给孩子吃药。他认为劳动和节制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5],而身体锻炼是保持健康体魄的最佳手段。

综上可见,卢梭对体育的见解是非常丰富的,他将体育看着是培养“自然人”的重要手段,也是砥砺性格和培养道德的前提。针对当时法国贵族阶层的“非自然”的教育,卢梭认为儿童从小进行体育锻炼更加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有助于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人。此外,卢梭关于体育和感官的关系、体育和智育的关系以及体育和医学的关系的看法等,在4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极具启发意义。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的现状

(一)体育的价值和重要性

1.体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有研究显示: 青少年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性效应,中小学生对体育课满意程度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呈正比关系,对体育课满意程度越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越高。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经常运动的学生比不常运动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6]。

体育首先可以培养青少年不畏困难,挑战自我的品质。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青少年体育必然表现为一种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敢于竞争,敢于争胜;健身运动中,克服困难和自身惰性,勇于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能、技能,实现新的目标,追求新的境界。其次,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学会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喜悦、共担失败的风险以及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最后,体育能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长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容易接受未曾体验过的生活经验,更容易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能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由于体育运动往往爱好相连,因此,在一个陌生环境中,热爱体育的人往往能更快的建立起人际关系。

2.体育是维护社会秩序,培养现代公民和提高国家实力的有效途径。1856年至1860年,美国兴起了一场名为“健壮基督徒”的社会运动,运动的发起者认为,体育在发展个性,培养爱国精神和灌输美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的校园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组织,人们越来越相信,体育可以将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它不仅减少了青少年在社会上无序流动引起的社会问题,而且对培养合格的公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是在19世纪,针对法国社会日渐弥漫的奢靡风气,顾拜旦也提出“用体育来唤醒法国”。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将体育列为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用不到30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和体育强国。

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军队,强大的军队依赖于良好的体育运动社会风尚。近代英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校园里有良好的体育运动风气,为培育军人良好的体能、体力、体质和强大军力奠定了基础。使英军可以长途跋涉远征全球,深入不毛之地遂行任务。英国之所以能在近代史上称霸世界,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帝国,船坚炮利固然重要,但其国民从小就重视体育锻炼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7]。青少年今天的身体素质决定着明天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实力。由此可见体育,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对一个国家的兴衰起着重要作用。正如颜元所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二)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现状整体上不容乐观。从1985年开始,我国共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200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营养和发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体质却在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8]。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质工作研究的毛振明教授曾用硬、软、笨三个字来概括当前中国青少年体质,即关节硬,肌肉软,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一项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调查也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75%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缺少体育运动造成的,30%的学生说他们没有体育锻炼的时间[9]。可见,缺乏体育锻炼是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在2000年对中、美、日三国初高中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日常生活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小组的初中生仅为8. 0%、高中生为10.5%,日本的初中生为65.4%、高中生为34.5%,美国的初中生为62.8%、高中生为53.3%[10]。中国学生在休息日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略高于日本,但远低于美国。而日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学生,因此,中国青少年亟需加强体育锻炼。

2.导致我国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