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我在本汽车教学案例中信息化教学设计呈现的形式是以PPT演示文稿为主,其中链接了一系列动画、音视频、及汽修教学专用软件,集图、文、音、视、动画等大量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储备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设计形式既能包含大量的信息,又能使学生直观的通过视频及软件的演示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显示了信息化教学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无论在现代汽修厂还是4S店中应用频率非常高。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车轮动平衡检测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车轮动平衡检测一般应用在有轮胎故障的车轮上,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故在情境设置时教师将实际应用中的情境设置好,引导学生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常规的处理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职二年级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19岁左右的他们有着良好的信息素养,有一定的汽车构造专业知识基础和维修技能,但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偏弱。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喜欢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一本教材、一张黑板的死的教学模式,喜欢新奇的动画、视频,有成就感,喜欢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专业技术课方面,他们喜实践厌理论,欠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总结、归纳的能力。综合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车轮故障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本节课内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目标分析
我把本课例的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①了解动平衡、静平衡概念及不同之处;②掌握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③掌握车轮动平衡操作方法。能力目标:①通过布置课前任务以及相应的情景设置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②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总结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③通过任务情境设置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素质目标:①通过解决任务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感悟情境中涉及的问题实用性;②通过工作组合作,互相交流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③通过让学生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④通过学生组成工作组自主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就感,为自主、主动地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例的重点:动平衡、静平衡概念及不同之处;难点:动平衡的操作方法;突破重难点关键: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及教师亲自动手示范为主,化理论为实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步步的有条理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教法上本次课的内容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知识网络上只与车轮定位参数有关,学生其他章节学习的好坏基本不会对本节课的授课效果产生影响。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教学法,并在讲授时注意书本知识与驾驶和汽车使用的实际相结合。①复习纠错:复习上次课学习的汽车悬架特性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②提出任务:随着汽车行驶速度悦来越快,对车轮高速转动时的平衡度要求越来越严格;③分析任务:分析车轮不平衡的原因、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④解决任务:讨论如何调整才能使车轮平衡,学习检测车轮是否平衡(使用车轮平衡机)和根据检测结果校正车轮平衡度的方法,以教师演示为主;⑤实训:用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检测并校正车轮平衡度,学生练习;⑥总结、归纳、提炼要点:总结车轮不平衡的原因,车轮不平衡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提炼校正车轮动平衡的操作要点。
三、教学的主体设计
主体部分由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组成。按照设置的情境步步引入,层层深入。
(一)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前导读问题。通过课前的复习内容,让学生扎实掌握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也是引入本节新课的铺垫。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新知。①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画及任务的讲解视频;②教师准备任务用设备。
(二)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
任务情境的创设是通过实用问题的提问增加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其积极参与其中。
(2)提出问题
所有情境的创设都是由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逐步引出的。问题引出车轮对汽车的重要性,从而引入动平衡的概念。
(3)解决问题
①教师演示
②分组操作
学生根据“任务实训报告书”中的任务要求来按照操作步骤一步步操作,让学生学会怎样操作动平衡检测仪。
(4)操作总结
①操作结果
教师记录每个工作组完成此项目的时间及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强调。
②得出结论
根据记录的结果工作组讨论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③问题汇总
每个工作组出现的问题都具有差异性,记录问题的过程是工作组增长实践经验的过程。让出现问题的工作组说说自己组里的问题,以及最后的解决过程或者希望得到其他工作组或者老师的帮助,来解决本组的问题。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车轮动平衡仪的检测使用方法。在情景设置的前提下。增强了本节课任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体会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汽修操作技能。
(四)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过程中的体验;工作组主要评价参与程度;教师则总体把握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找准弱项,不断进步。
四、教学反思
1.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通过图片将情境真实化,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视频讲解工作注意事项,使操作更直观、形象;通过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各小组分别计时并扣分的原则激励工作组内部合作和工作组之间的竞争。
2.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
将操作步骤的学习和任务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工作任务的规划、研究、实施和总结等,处处体现 “做中教”、“做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油化库 防火 防爆 安全距离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规模原来越大,国家对危险品的安全措施日益加强管理。一个现代化企业要想确保安全生产,必需从设计开始对自己企业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加以防范。油料化学品库就是这一类危险源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因此做好油料化学品库的设计工作对企业,国家及人员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油料化学品库的存储要求
2.1化学危险物质分类贮存的安全要求:爆炸性物质的贮存按原公安、铁道、商业、化工、卫生和农业等部门关于“爆炸物品管理规则”的规定办理。①爆炸性物质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内;②存放爆炸性物质的仓库,不得同时存放相抵触的爆炸物质;③一切爆炸性物质不得与酸、碱、盐类以及某些金属、氧化剂等同库贮存;④为了通风、装卸和便于出入检查,爆炸性物质堆放时,堆垛不应过高过密;
⑤爆炸性物质仓库的温度、湿度应加强控制和调节。
2.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贮存的安全要求:①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得与其他物质共同贮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共同贮存;易燃气体和剧毒气体不得与腐蚀性物质混合贮存;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②液化石油气贮罐区的安全要求。液化石油气贮罐区,应布置在通风良好且远离明火或散发火花的露天地带。不宜与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同组布置.更不应设在一个土堤内。压力卧式液化气罐的纵轴,不宜以对着重要建筑物、重要设备、交通要道及人员集中的场所。③对气瓶贮存的安全要求。贮存气瓶的仓库应为单层建筑,设置易揭开的轻质屋顶,地坪可用沥青砂浆混凝土铺设,门窗都向外开启,玻璃涂以白色。库温不宜超过35℃,有通风降温措施。瓶库应用防火墙分隔为若厂单独分间,每一分间有安全出入口。气瓶仓库的最大贮存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2.3易燃液体贮存的安全要求::①易燃液体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并与明火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区域内严禁烟火;②沸点低于或接近夏季气温的易燃液体,应贮存于有降温设施的库房或贮罐内,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应保留不少于5%容积的空隙,夏季不可曝晒。③闪点较低的易燃液体,应注意控制库温。气温较低时容易凝结成块的易燃液体受冻后易使容器胀裂,故应注意防冻;
④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分地上、半地上和地下三种类型。地上贮罐不应与地下或半地下贮罐布置在同一贮罐组内.且不宜与液化石油气贮罐布置在同一贮罐组内。贮罐组内贮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在地上和半地下的易燃、可燃液体贮罐的四周应设置防火堤。
2.4易燃固体贮存的安全要求:①贮存易燃固体的仓库要求阴凉、干燥,要有隔热措施,忌阳光照射,易挥发、易燃固体应密封堆放,仓库要求严格防潮;②易燃固体多属于还原剂,应与氧和氧化剂分开贮存。有很多易燃固体有毒,故贮存中应注意防毒。
2.5自燃物质贮存的安全要求:①自燃物质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遇水燃烧物质混放贮存,也不能与腐蚀性物质混放贮存;②自燃物质在贮存中,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中,并注意做好防火、防毒工作。
2.6遇水燃烧物质贮存的安全要求① 遇水燃烧物质的贮存应选用地势较高的地方,在夏令暴雨季节保证不进水,堆垛时要用干燥的枕木或垫板;② 贮存遇水燃烧物质的库房要求干燥,要严防雨雪的侵袭。库房的门窗可以密封。库房的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75%以下,最高不超过80%;③ 钾、钠等应贮存于不含水分的矿物油或石蜡油中。
2.7氧化剂贮存的安全要求:① 一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氧化剂不能混放贮存;不能与其他弱氧化剂混放贮存;不能与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混放贮存;氧化剂与有毒物质不得混放贮存。② 贮存氧化剂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可以采取整库密封、分垛密封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法。
2.8有毒物质贮存的安全要求::① 有毒物质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场所,要避免露天存放,不能与酸类物质接触;②严禁与食品同存一库;③ 包装封口必须严密,无论是瓶装、盒装、箱装或其他包装,外面均应贴(印)有明显名称和标志;
2.9腐蚀性物质贮存的安全要求① 腐蚀性物质均须贮存在冬暖夏凉的库房电,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热;② 腐蚀性物质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合贮存,可用墙分隔同库贮存不同的腐蚀性物质;③ 采用相应的耐腐蚀容器盛装腐蚀性物质,且包装封口要严密。
3、油料化学品库的总平面布置
油化库的布置要遵从企业整体的总平面布置方案,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各生产环节联系良好,物料输送合理、有序。用量比较大且运输频繁的油料化学品宜靠近物流口;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下风向,并远离人群聚集区,同时做到高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分开;应远离各类明火源,并建防雷击设施和安全围堰;要保证消防车双向到达。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1.4条: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3.2和业主实际需要面积综合考虑单体油料化学品库的面积。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5.1 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等的防火间距(m)确定与周边建构物的防护距离。
4、油料化学品库的建筑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3.15条: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提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6.11条: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6.13条: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仓库,宜按本节规定采取防爆措施、设置泄压设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8.1条: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8.2条: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个,当每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时,可设置1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由于油料化学品库有防火、防爆的要求,而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并采取防静电措施”。
油化库地面荷载一般考虑单位有效面积负荷(t/ ㎡)为0.6~1.0,考虑地坪设计实际情况,建议地面荷载采用3.0 t/ ㎡。
5、油料化学品库通风及电气要求
油料化学品库暖通专业应做事故通风(通风次数12次/小时),通风百叶与排气扇应位于不同侧墙面上。油料化学品库中要采用防爆型开关插座、灯具,并设置报警系统,不允许在库内设置配电箱。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3
一、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问题与困惑
课程设置是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当代艺术设计课程已经趋于老化,没有实现与时代的对接,既定的、多年不变的课程设置,已经显示出严重的弊端,学生在社会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已经被时代淘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已经更新换代,但是学校依旧在教授比较旧的内容[1]。此外,课程设置还存在不连贯、过于细化的两大弊端。单从教学大纲来看,课程设置十分完整,对于教学者来说是非常利于执行的,但是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阶段由不同的教授来传授的知识,并不具备很强的连贯性。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体系分割过细、各成系统,学生很难看出知识的连贯性,也增加了实践应用的难度。当代设计教学重视技能训练,但是忽视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对于设计者来说,灵感和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写实能力作为评价学生设计能力的标准,没有一个综合评价的体系,会导致学生们更加重视写实能力,而忽视自己对创造能力的培养[2]。在学校安排的课程比重中也可以看出,如头脑风暴练习、图形创意、形态设计和空间想象等有助于学生创意思维训练的课程比重较低,没能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机会。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设计非常依赖于一个人的全方位能力,如果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成为短板,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工作要求衔接性差。学生在学校比较安逸、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和具备的素质,往往和工作中差距很大。学生对工作内容和企业文化的理解较少,无法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的要求相结合,导致设计作品被退稿,设计内容不符合规定等等。
二、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当代设计教学中
由当代设计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可以看出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学生提早适应社会的需求,还有利于学校和社会互相沟通,加强联系。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当代设计教学中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校应当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可以在学生们刚刚入学期间,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们到优秀的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积极邀请企业代表和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学校作演讲,和同学们分享成功的设计经验,并把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给学生们。让同学们对公司的要求和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3]。(二)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寒暑假期间,应当为同学们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成为正式的企业员工,感受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并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矩约束自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停留在看和听上,而是真正参与期间,成为企业的一员,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三)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当中。首先课程设置体现企业文化。学校教材和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和研究,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从学校到企业知识衔接顺畅不脱轨。对于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也应当在课程设置中渗透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注重企业所需要的创造性和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从思想上融入企业[4]。其次加大实践课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真正的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具备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并能熟练加以运用,把学生从课堂训练带入实践工作,走进真正的企业生活。最后拓展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途径和领域。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不仅可以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需要,也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学校和协会合作,相当于与同一个协会下的很多个企业合作,超越了和一个单位合作的局限,是对校企合作的一种拓展,校企合作值得尝试与推荐。
当代设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最主要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轨,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当代设计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主要从三方面渗透企业文化,让教育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地解决。
作者:温婷婷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杜茜.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鞋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D].温州大学,2015.
[2]杨艳秋.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 课堂气氛 激活 和谐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Ways to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QIU Lian
(Tongzhou TV College, Jiangsu Tongzhou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Nantong, Jiangsu 226300)
AbstractVocational school's mission is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oductive forces to adapt to practical, skills-based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school,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so.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focus on chemical activation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atmosphere,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so that students learn from applying their knowledge.
Key wordsclassroom atmosphhere; active; harmony; evaluation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能合理正确地开展教学活动,更要善于激活课堂气氛。在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能够放松自己,摒除焦虑情绪,激活自己的求知欲,真正融入课堂,在课堂上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何在职业学校化学课堂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在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1 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更能激活课堂气氛。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把学生当成是容器,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已经行不通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协调师生之间在理性、情感方面的动态过程。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育人理念,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并不能主宰学生的一切,而应该在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只有具有平等的理念,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不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往往采用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不尊重学生的隐私,对学生嘲讽甚至体罚。这样的行为无疑会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试想,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的课?教师应该做到和学生加强交流、沟通、互动,尽可能多了解学生。有可能的话,积极参加学生的一些班集体活动,对学生的活动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位老师,从而喜欢这位老师所上的这门课程。
2 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和失败。因此,制定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气氛的前提。由于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的区别,职业类学校化学课堂更需要有明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从而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不加选择生搬硬套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不仅不能激活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气氛,而且更容易造成化学课堂教学的严重失败。由于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水平也相对参差不齐,所以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不同的层次,努力克服一切弊端。
3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离子键形成时,由于微观粒子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电子得失过程,通过动画可以形象地演示范例,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变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就形成了离子键。例如在讲解化学材料一章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前沿材料的录像,同时配上讲解这些材料的用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有趣的学习。
4 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1)恰当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合理而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是激活课堂气氛的良好手段。例如在讲授《氯气》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氯气泄露事件而导致危害的视频,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氯气性质的好奇心,也激活了课堂气氛。再比如讲授《苯及其同系物》时,很多老师都会通过这样一个名人轶事引入:凯库勒致力于研究苯的结构时,在研究的道路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因为过度疲劳而进入梦乡,在梦中得到启发,推导出苯的凯库勒式结构。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是要付出汗水的。在引入有机物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就热点事件“三聚氰胺”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也可以在上节课中遗留下若干“疑点”,借“疑点”导入新课。恰当的导入方式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又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采用何种引入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当然,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注意整体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盲目地追求趣味性不仅不能激活课堂气氛,更有可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激励主动参与,实现有效教学。化学教学过程是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化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的探索。在进行书本第五章第四节《复合材料 特殊材料》的教学时,书本材料类似于阅读材料,如果只是读读讲讲很难激活课堂气氛。笔者做了如下处理:先在上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其中一类材料的图片、性质、用途等的收集整理,且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正式上课时,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通过多媒体向全班学生讲解。由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整节课的气氛也很好,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的知识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能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3)多种评价方式,激励为主,使学生想学。提问回答是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对于课堂提问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于贴切的回答,单纯的表扬并不适合高年级学生,在表扬的同时,适当给予润色,会留给学生对知识点的更深刻的印象;对于不当的回答,要在合理评价的同时给予鼓励。师生沟通流畅,就会提高课堂气氛。因此,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评价,重视评价在学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创设一个和睦、融洽、协调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及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的加大,同时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除了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们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课程在教室上课比较适宜。而对于一些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精讲多练、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推崇。在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合理地调动多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功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教学环境的改善并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教师的讲课方法单调,反而失去了原有的讲课风采,效果不佳。所以,对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要扬长避短。不要简单地否定一种教学手段,即使是黑板加粉笔,也有它适用的场合。合理地搭配不同教学手段,可以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1.在教学观念上,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即以知识传递、灌输为主转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2.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由“重教轻学”转换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间接传授与直接面授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与班级教学相结合,由直接面授转向远距离的间接传授与直接面授相结合。
4.向自主性、合作性及研究性、创新性发展。现代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是在逐步向以高层次教学方法为主、几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有机组合的方向发展。
5.重视教学方法整体改革。研究证明,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可能是促使学生投身学习的有效方法。显然,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目标,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策略
1.研究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现在的中职学校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及素养方面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在高职教学的需要。部分的工科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厌学,而对实践环节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特点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整合,使得我们的教学既迎合了学生的口味,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2.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之初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厌学畏难的心理。理论联系实际,在讲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时候,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工地的升降机,生活中的电梯,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电路等。让学生明白学之有用的道理,而不是单纯的讲抽象的原理。这样学生就会自发的学习,上课也能增强注意力,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总体效果的共同提高。
3.注重演示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演示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现象,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讲解《电路基础》叠加定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利用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再和理论推导相比较,增强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牢固,应用也较灵活。
4.总结归纳,列表比较分析,深入浅出,加强记忆
教学过程中,碰到难点重点,如何让学生学得透记得牢?教师应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手段,来避免学生因难以理解而不能很好掌握一些重点知识。在每一章的结束时,将重要知识点以列表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会把整章的知识联系起来,既印象深刻又不会混淆,对重点难点也容易掌握。
5.学习教学艺术,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将重难点突出,还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以达到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参加广东省的“行动导向教学法”送教上门的培训,再经过我们自己的探讨与分享,将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课堂。
6.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研制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以教材为蓝本,包含简明、清晰的授课讲义、重点、难点、例题演示、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和控制系统分析计算等内容,既有课本内容的直接再现,又增加很多有助于讲解理论和计算方法的表现手段。课件以计算机为载体,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可通过上网,供学生进行自学和课后复习使用。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图解法,如频域分析、根轨迹法、状态空间法等。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仿真能力和丰富的色彩,可轻而易举地准确绘制出清晰美观的画面。采用动画技术后,图形的来龙去脉可用动态演示。计算机的图形演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增进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企业学习计划范文6
1 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在中职电气化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模块化教学作为一种前卫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为重中之重,展开教学活动。正常来说,各板块对应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适应模块,模块反应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模块与另一个教学模块可以相互结合。
实际模块化教学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该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所带来的问题。言而总之,进行模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中职院要以准确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社会就业状态进行透彻分析,才能将教学体系、教学课程以及教学目标与就业相结合。这样对教师水平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从而有利于开展对学生的培训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才。
2 对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块教学的结构分析
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等。实践学习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等。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时,对所要教授的实践课程进行透彻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践经验的累积,更好地理解将来的就业岗位,将在学校积攒的实践能力运用到工作中。
2.1 以就业为基础开展课程
只有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才能提升教学水平,所以中职院要根据现在的就业形势来设置教学课程,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对症下药,开展有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避免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促进学生提升对专业的认知,具备进入工作后的应对能力。为此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点:了解就业现状、制定好教学方案等。中职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实践中,为国家培养技术性人才。
2.2 简析就业职位条件,设置教学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外资企业不断进入到中国,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中职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旨在学生未来就业问题,加强对社会现在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情况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来设立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提高教学效率。
3 实施种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案
3.1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措施
中职教师只有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使教育体系适应于学生,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将其运用于生活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知识为中心,向实践方向扩展,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丰富的实践操作以提高现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留意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保障学生正确掌握技巧。
中职院只有对所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就业岗位进行透彻的分析与了解,才能创办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课程,制定准确无误的培养该专业的技术人才的方案,使其专业的学生具有该职业所需求的技能条件。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查询,了解所学知识。因此学校开展网络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学生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课下进行课程的学习与巩固,虽然网络教育平台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但是带来的教育效果远远超出所付出的精力与资源。扩展大学生学习途径至关重要,例如,将一些关于专业性的讲座,公开课放在网站上,便于没有到现场听的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保障了每位大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
在模块化教学中,若以专项能力为基础来分开教学,并且每个分区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同学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反馈记录,进行探讨与后续改动。这样做的话,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使之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践的动手能力。教师只有制定完整的教学体系,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以高完成度完成学业,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