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申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家奖学金申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家奖学金申报材料

国家奖学金申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 国家助学金 考核发放 高职院校

自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为了把这一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怀的政策用好,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受助资格认定”和“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宏观层面,对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缺乏深入研究和机制性操作规程。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受到,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管理值得关注,且相关工作对立德树人之教育主旨大有裨益。

一、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现状

1.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政策。

对于人均总额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2号)第十五条规定“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各省市在配套的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关表述,例如《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十五条规定“高校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后,应及时补发本学年以前月份的国家助学金,以后月份的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2.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通行做法。

经了解,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能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执行,在确定了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后,即行逐月按时发放。譬如江苏地区,国家助学金经费被分成3批次,分别于新学年初、秋季学期中和春季学期初拨付到学校,杜绝高校图方便省事,一次性发放了结的情况。按月发放的举措,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助学金属于补助生活费用开支的性质,又避免了助学金被一次性大额开支的不当消费情况。

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发放前的资格认定,轻认定后的跟踪管理。

为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各校普遍较重视国家助学金受助资格的认定工作,一般均制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办法,需要学生递交经由地方民政系统签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生认定申请表等材料。其认定过程,大多按照“学生个人申请评审小组评议院系审核公示学校最终认定”的模式实施。而且部分院校已经在如何界定贫困标准、甄别申报材料可信度、改进认定方法和完善认定程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方法和对策。对于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认定,目前一些高校已有较成熟的做法。

然而,在受助名单经确认并上传到资助管理系统后,绝大多数高校的国家助学金工作即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财务部门依据受助名单按月进行发放,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有后续跟进的助学金受助对象跟踪认定及管理考核等工作。由于欠缺后续跟踪管理,使用助学金进行不当消费,甚至沉溺网游、生活攀比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2.重经济资助制度建设,轻育人管理引导机制。

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以直接的经济资助为手段的助学机制,旨在为贫困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府承诺。为此,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绩效评价”,还是高职院校本身,都把经济资助建设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企业助学金、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伙食补助、公益助学基金、勤工俭学等,无不是着眼于经济资助,其相关制度建设已较完备。

但是,资助行为本身,其实具备着超越经济层面的育人功能。而现状是,众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即使有部分院校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尚未形成基于资助体系的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导致资助工作易偏离“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这一主题。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没有育人管理引导机制的国家助学金,只能满足贫困生一时的经济之需,无法解决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信念、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问题。另外,育人机制的缺失,很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发生“比拼贫困程度”的不当行为,违背国家资助体系建立的初衷。

3.重物质帮扶单纯给予,轻人文关怀尊严维护。

根据国家助学金评定的相关规定,在评定过程中有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和校内公示等必要环节。这些环节在促进国家助学金公正透明操作的同时,往往因为会触及贫困生的家庭及个人隐私性内容,这对于内心敏感的贫困生来说,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部分贫困生甚至会因此心生顾忌,拒绝申请助学金。

另外,由于助学金是一种单纯性的资助给予,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不劳而获”之嫌,从而产生“有失尊严”的心理。所以,这部分原本应该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往往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或者通过勤工助学获取劳动报酬。究其原因,是目前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忽视心理视角下的对受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尊严维护。

三、对发放过程加以改进的几点思考

1.摆脱制度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

现行的国家助学金制度,要求受助对象一旦确定后,即通过“资助业务管理系统”上报受助学生名单,且系统不支持对名单进行变更调整操作。这是各校在资格认定工作完成后,在后续发放过程中就疏于管理的一个重要诱因。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性制约因素亟待改革。应该允许校方根据后续的实际情况,对受助对象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

当然,受助对象变更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规程。首先,校方应明确哪些情况要列为“受助警示”,哪些情况将导致“受助终止”,哪些情况甚至要被“追回受助金”;其次,对原受助学生进行变更处理前,应与学生本人核实相关情况,告知变更缘由,并予公示;最后,对于拟接续的受助对象,仍要参照期初申请程序,完整地履行认定申报流程。

2.进行后期督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不足。

由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往往时间紧迫,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入学伊始,老师对学生甚至同学之间尚未十分了解,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通常是2周)内,完成认定工作,因判断不清而影响评定公平性的情况就难免会发生。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通过后期督查,给资格认定阶段的工作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仅停止发放并追回全部助学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给予纪律处分。通常来说,虚假及不当申报行为,只能蒙混一时,很难禁得起后期较长时间段的跟踪督查。同时,这可以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公正合理,并对不当申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3.建立约束机制,助学金逐月考核后发放。

为发挥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应该对受助学生建立一个考核约束机制。该考核约束机制与每个月的助学金发放直接挂钩,即本月经考核合格,才能获得该月的国家助学金。

当然,所谓的考核,其标准不宜过高,能“守住底线”即可。笔者建议该考核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节俭意识。受助学生应该量入为出,崇尚节约,如发现有吸烟酗酒、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经警示无效的,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其二,为遵章守纪。受助学生应该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若违反校级校规,经警示后无效的,可以停发助学金;若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还应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其三,为认真学习。要激励受助学生锐意进取,刻苦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努力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原则上一学期所获学分不足应修学分2/3的,应停止发放助学金,并取消申请下一学年助学金的资格。

4.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学生积极回报社会。

为了改变受助学生单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定位,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同时落实感恩教育,要鼓励受助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通过义工等形式,以“给予者”的身份回报社会关爱,实现内心需求的平衡。

这种鼓励“给予”,需要校方有意识地提供相关平台。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受助学生开展一些送温暖、送服务等性质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面向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设置一些义工岗位,譬如卫生保洁、报刊取送、绿化修剪、资料打印、图书整理、秩序维护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甚至可以给出一个“义工时长”的下限,作为发放考核的一项指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义工时长”不宜与受助金额挂钩,且要求不宜过高,以免国家助学金被变相操作成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

5.政策告知家长,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

家长作为子女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有理由知晓子女获得经济资助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将资助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资助政策、考核发放的相关规定等,告知家长。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通过寄发《国家助学金受助情况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为引导受助同学自强自立,并督促其遵章守纪、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关爱,学校将从生活节俭情况、遵章守纪情况、勤奋学习情况和回报社会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发放过程考核。”并详细说明具体要求。

比告知更重要的是,《告家长书》明确提出了“请贵家长知晓此事,并教育和督促您的孩子使用好国家助学金,把助学金用于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开支,真正体现助学金的助学意义”。通过将家长因素引入监督机制,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的目的。

四、结语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忽视认定后的跟踪管理、欠缺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忽视人文关怀尊严维护的问题,再加上部分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有欠缺,确需加强督促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提出要摆脱制度上的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要开展后期督查,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足;要建立约束机制,使逐月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实现逐月考核后发放;要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并建议将家长因素引入发放过程的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关注,充分发掘国家资助政策中隐含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艳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1-43.

[2]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151-155.

国家奖学金申报材料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学术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42 ― 02

最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本科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人数大幅增加,取得的成果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相较于以往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教师逐渐认识到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从资金保证方面和管理配套方面都加大了对本科生科研的支持力度,并缔造了诸如“挑战杯”等赛事作为“指挥棒”;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本科生逐渐认识到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表达加入教师科研团队的意愿,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进行科研实践。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快速发展的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无法回避。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长期从事本科生科研实践的指导老师,本文将重点阐述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暴露出的一些管理问题和学术伦理问题。

一、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管理问题

我国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直到“十二五”期间,教育部才开始实施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而浙江省也相应出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以下简称“新苗”)〔1〕,各个学校也推出相关院系的项目计划。与之对应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吸引了大量学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2〕。学生项目立项、结题、发表文章及挑战杯获奖在奖学金评选、研究生保送名额上都有相应加分。这些措施无疑在激励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一)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多、散、小

除“国创”与“新苗”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外,各个学校还推出了校级项目,甚至学校的二级学院还推出了院级项目〔3〕。这些校、院级项目经费多为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在科研实践中无法起到真正的作用,但却会耗费了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大量精力。而部分学生为了多拿项目,往往存在多头申报等问题,由于精力有限导致部分项目只立项而不结题。科研指导教师由于无法有效统计本科生具体拿到的项目数,从而无法精确计算经费使用方案。

(二)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项目权责不明

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一般都是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孵育而来,一个以本科生前期实验得来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申报而得到的学生项目,必然是前期花费了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其费用往往超过学生项目的经费。理论上,学生的科研项目的支出应该由指导教师来决定,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科研项目的支出从流程上不需经过指导教师签字即可完成,导致部分学生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处于事实上无人监管的状态,客观上也不利于发挥导师指导学生申报项目的积极性。

(三)科技创新项目支出及结题条件苛刻

目前浙江省“新苗”资助金额为1万元,相比于“国创”,其项目数较多,相比于校、院级项目,其金额较大。但相对而言,其支出及结题条件过于苛刻。相关规定5千元可自由支出各类实验开销,剩下的5千元必须在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应等级的期刊论文后方可支出,这同样是结题的必要条件。但这实际上给指导教师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要满足该项目的支出及结题条件,无疑将牺牲一部分数据,因为本科生的科研实践结果往往只是许多优秀的指导教师所带领的团队实验结果的一部分;如果放弃剩下的5千元,将面临所指导的学生无法结题,导致所带的本科生团队积极性下降,人员流失。另外,学生项目支出报销流程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以本文作者所在的医学院为例,必须学院主管领导签字,方能报销,而学院主管领导往往身兼医院职位,工作十分繁忙,报销周期无形被拉长,从而导致学生报销意愿降低。

综上所述,如果上述现象长期存在,学生和导师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必然降低,以作者所在的实验室为例,目前除特殊情况外,已不再申报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而以往,以本实验室为依托平台所获 “国创”和“新苗”项目累计达十余项。其他实力较强的兄弟实验室也有类似情况,这种现状显然是与政策设计者的初衷相违背。因为导师不同意申报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对本科生的积极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打击,从而不利于导师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并且上述实验室往往实力较强,科研经费充裕,因为项目的原因放弃实力强的实验室和优秀的导师对本科生而言也是一种损失,而加州伯克利大学对本科生科研评价指标采用学分绩点制为主,而并非单纯采用为唯一考核指标,可作借鉴〔4〕。

二、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学术伦理问题

学术伦理是从事学术研究人员的行为规范,是学术自治范围内必须遵守的规范,其基本原则为诚实、负责、公正。只有在此基础上,学术研究才能合宜有效进行,并获得社会的信赖与支持。学术伦理关乎大学生今后的科研道德,必须予以重视,如果大学生出现杜撰、抄袭、剽窃及学术不当等行为管理者和导师仅仅因为本科生年龄尚小、不懂事为由,对此事不放在心上,或者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导致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形成不重视学术伦理的风气,认为自己用小聪明得到了大便宜,严重者甚至蓄意造假,将来必将酿成大错,管理者和导师难辞其咎。本文作者在实际指导本科生科研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几个重要的学术伦理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

(一)科研数据的可重复性问题

大学本科生由于不像研究生那样有较长的时间从事科研实践,边角余料的时间往往不足以完成一项完整的科研项目,部分本科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做实验时往往不够重视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得到一组较好的数据便认为已经顺利获取最终的实验结果,但这却恰恰犯了科学研究的大忌。科学研究强调数据的可靠和真实,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实验的可重复性是极其重要的,一组数据必须经得起反复测试,以不同方法可得到验证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导师,必须反复强调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二)研究成果权属问题

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实践一般都是在导师所在实验室由导师指导下完成,所有研究成果及试验方法等机密应当归属于导师所有,但也存在个别学生成果权属意识不强,认为实验由自己完成,自己对实验技术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机密有处置权,为了换取利益,将实验室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案等随意交给其他实验室,导致导师所在的团队损失惨重,这种现象虽属个例,但一经发生,影响极坏。这就要求管理者和导师平时就必须格外强调成果权属问题,同时导师也有必要对实验室核心配方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报奖材料夸大及造假问题

近年来各种针对本科生的学术比赛越来越多,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国家“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无疑,各种比赛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包装能力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过度的刺激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反作用。许多学生为了让自己团队的申报材料看上去更强大、炫目,往往采取联合报奖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但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相关人员的知情权。更有甚者,伪造应用证明、成果转化证明等材料,令人触目惊心。这一方面说明指挥棒出了问题,另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和导师的默许甚至鼓励危害就更大了。这些问题,如果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一定要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果是蓄意而为的,一定要严肃处理,否则,听之任之,等本科生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到荣誉,成为标兵,精英教育演变成恶徒教育就悔之晚矣。

三、结语

本文的目的并非否定各种本科生科研项目或奖项的重要性,毫无疑问,这些刺激本科生从事科研训练的措施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更接地气。而本文写作的目的旨在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为这些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建言献策。

〔参 考 文 献〕

〔1〕方惠英,楼程富,陆国栋.浙江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08): 41-42.

〔2〕王林桂, 尹绍武, 林琛.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06): 130-132.

国家奖学金申报材料范文3

财经学院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和本年度的工作规划,以学校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为重点,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体教师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财经学院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经学院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财经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财经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与优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主题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不断增强财经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名师引领,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更好的完成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以学校第三批课改为契机,我院组建了6个教学团队,教师参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等专题研讨会及各类培训30余次。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XX被评为哈尔滨市第37届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十届教学名师;金融会计教研室主任XX艺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019年有15人次获得学生技能大赛教师指导奖。

(三)利用超星平台,全面开展课程建设

利用学校超星课程平台,建设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证券投资分析》和6门一般建设课程《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VBSE财务综合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其中《证券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实务》两门课程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由教师XX、XXX、XXX和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的资深投资顾问陈光卓组成的教学团队在省教育厅举办的2019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暨国赛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

(四)以科研促教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完成了2项课题的结题工作,还有3项课题在研中,新申请1项课题,参编教材一部,发表8篇论文,其中XX主持的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获得优秀课题。

(五)突出以赛促教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

财经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2019年财经学院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共计12个项目,16个参赛队,79人参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9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个。其中两支参赛队进入国赛,常青老师带队参加的第六届中国零售新星大赛,取得国赛二等奖;徐婷婷老师带队参加的2019全国沙盘模拟经营赛,取得国赛三等奖。

(六)首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校企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2019年10月12日,在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公布的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中,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荣获“网店运营推广”和“智能财税”项目全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这是我校首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哈尔滨红旗大街营业部和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阿城牌路大街营业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协议合作框架内,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大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开发、双元师资建设等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江海证券指导下,金融管理专业年初建成“金融综合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全面仿真,兼具教学、学生实训、大赛承办等功能。在申报哈尔滨市职业院校“双元培育”重点专业时,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深度合作,共同申报“双元培育”重点专业建设,期待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层次合作。

与哈尔滨狂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率先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同建成校内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2019年并被评为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七)积极参加学校职业教育周活动,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参加学校职教周活动,财经学院在VBSE财经综合仿真实训中心举办“走进校园体验日”活动,开展VBSE财务综合实训体验课、教学成果展示、专业技能展示等活动,宣传校园文化,展现专业建设成果。在职业教育周期间,财经学院各个专业开展了一系列“走进企业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以“服务发展,喜迎百年华诞;促进就业,锻造工匠人才”为主题的学校首届学生“职院工匠”评选活动,共有6项作品参赛,5个作品获奖。

(八)财经学院学生专升本再创佳绩。

我院20学生共有145名学生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其中有68人成功考入理想院校。这既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财经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结果。

(九)就业指导成效突出。

财经学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开拓市场,拓宽就业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次召开双选会、招聘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

(十)教育管理规范运作,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财经学院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落实学生三级管理责任制,实现了各项工作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素质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特色增强,本年圆满完成了“啦啦操”“篮球赛”“接力赛”“大合唱”,收到良好效果。

二、财经学院2018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财经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与优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主题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不断增强财经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学业帮扶、经济帮扶、心理帮扶”等形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现状,财经学院实行“专兼职辅导员制”,党员教师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 “衣物送温暖,让爱永传递”志愿爱心捐赠活动,教师们纷纷从家中带来羽绒服等衣服,为学生的冬天送去了一份温暖。

财经学院党支部坚守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以育人为本,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主题教育的实际效果,扩大主题教育影响力。用实际行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正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

(二)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财经学院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加大国培和省陪的力度,突出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教师参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等专题研讨会及各类培训30余次。严格执行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听课、督导的工作力度。聘请符合兼职教师标准的企业管理精英或技术骨干在岗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XX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十届教学名师。金融会计教研室主任XX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019年有15人次获得学生技能大赛教师指导奖。

利用学校超星课程平台,建设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证券投资分析》和6门一般建设课程《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VBSE财务综合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其中《证券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实务》两门课程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对接行业、企业标准,突出各专业应用和实训,所有课程都在建设之中。曲艺老师负责的《证券投资分析》作为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在省教育厅举办的2019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暨国赛选拔赛中,由教师XX和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的资深投资顾问陈光卓组成的教学团队荣获二等奖,体现了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体现了校企合作的优秀成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

2019年10月12日,在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公布的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中,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荣获“网店运营推广”和“智能财税”项目全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这是我校首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为做好相关申报工作,财经学院按照学校安排,以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依托,积极认真准备两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的申报材料,同时完善教学实训条件,达到试点条件要求,取得申报成功。我院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与企业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哈尔滨红旗大街营业部和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阿城牌路大街营业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协议合作框架内,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大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开发、双元师资建设等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江海证券指导下,金融管理专业年初建成“金融综合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全面仿真,兼具教学、学生实训、大赛承办等功能。在申报哈尔滨市职业院校“双元培育”重点专业时,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深度合作,共同申报“双元培育”重点专业建设,期待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层次合作。

与哈尔滨狂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率先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同建成校内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2019年并被评为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参加学校职教周活动,在职教周期间,财经学院开展了“走进校园体验日”活动,邀请远航会计公司等行业企业走进校园、走进实训室,共同参加了VBSE财务综合实训体验课,参加教学成果展示、专业技能展示等活动,向社会宣传校园文化,展示专业建设成果。同时,财经学院各个专业开展了“走进企业活动”: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XX带领学生去家得乐、比优特超市卖场观摩交流,对照卖场相应的班组、岗位观摩师傅们的操作,详细观察和比对两家企业在各方面的差异;会计金融教研室主任XX老师带领金融管理专业学生走进江海证券哈尔滨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进行参观交流;XX老师带领18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走进阿城韵达快递和国通快递进行参观交流。让学生们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收获颇丰。

参加学校组织的以“服务发展,喜迎百年华诞;促进就业,锻造工匠人才”为主题的学校首届学生“职院工匠”评选活动,共有6项作品参赛,曲艺、张建蕊《金融管理专业技能展示微视频——匠心筑梦·技能金融》、李鲲、徐婷婷《ERP沙盘创业精英赛》、常青《门店数据分析技能展示》、王文娟 赵伟《物流配送》、谭雪梅 闫雨《会计人职场必备技能—会计手工记账示范》5个作品获奖。

(五)加强教育管理规范运作

财经学院在常规管理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开学时安排教师各就各位,日常监督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在期末做好下学期分课、订教材、排课、组织外聘教师批阅试卷等工作。在这一年的不定期检查中,财经学院老师均严格执行授课计划进行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相符合。学期中,教师调(停)课、代课都严格按照学院的规定执行,没有私自调课现象。教研室主任对本教研室教师考勤,无迟到、早退、提前下课的情况。同时,教研室主任不定期对授课教师听课、评课检查,每位教师都对上课的内容做了许多增加,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知识。

财经学院规范各类教学文件的收集整理,促进教学档案走向规范化,为教学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境况下,本教研室教师仍都能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布置和批改作业。每位教师都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2019年,财经学院学生工作始终本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指导思想,按照院党委、学生处和学院的要求,以本年度学生管理工作计划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财经的学生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1.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财经学院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以及日常管理,壮大辅导员队伍,财经学院辅导员队伍由李淑玲书记作总指挥,XX主任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带领四位辅导员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九月新生入学,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财经学院没有辜负院领导的厚望,学生在校期间未发生重大事故和问题,学生素质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秉着“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学生工作上从不放松。

2.加强学生日常工作管理,保证学生工作有序进行    

严格遵照《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求,确保学生日常管理顺利进行。

1)加强学院行为规范的学习。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最基本的就是遵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此来修身,增强内在素质。因此,本学期学生入学后财经学院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各项管理规定和行为守则。通过学习,加强了学生对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与自身行为的约束,增强了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保证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有序进行。

2)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有效实施,财经学院加大常规管理工作力度,做到学生管理严、细、实、恒。日常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管工作的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寝室卫生检查,早晚自习检查,上课出席情况检查,参加活动情况检查,以及日常表现情况检查等。对于这几项情况的检查。

进行良好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前对2017级实习生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财经学院的就业率。

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财经学院一直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奖助学金的评比工作。助学金的评比使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奖学金的评比目的使成绩优异,品格良好的同学继续努力。评比工作严格按照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审查,做到奖助评比透明化。

学费收缴工作,经过学院组织动员,辅导员耐心工作,财经学院学费收缴完成99%以上。

做好学生专升本动员工作,财经学院20毕业生专升本65人,位居学校第一名,四、六级英语考试,省二、国家级计算机考试报名数通过率也是全学校最多。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

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校园活动的内容丰富,都吸引着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为了丰富财经学院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现学生精神风貌。财经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精彩的篮球赛、啦啦操比赛、运动会、百年校庆大型表演均取得优异成绩;组织沙盘社团,民族舞社团,瑜伽社团,金手指社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财经学院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现学生精神风貌。财经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职教周活动展现财经学子的专业技能;啦啦操、篮球赛……展现财经学子的多才多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引导和奉献精神的教育,以及教育学生要具有诚信意识。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流领军型人才偏少; 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急需要建立;兼职教师聘任政策支持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