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1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知识可视化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两个或者两个对象之间创造和传递知识的应用[1]。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可视化逐渐受到诸多教育家和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如何利用知识可视化推动教学的发展,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

一、知识可视化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一)知识可视化的意义

知识可视化是研究如何应用视觉表征改进两个或两个对象之间复杂知识创造与传递的学科。知识可视化强调复杂知识的创造和传递,认为简单易懂的知识仅仅靠文字就能够传递、表达,没有借助知识可视化的必要。在教学领域中,知识可视化将抽象的知识和概念以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2]。

(二)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为双重编码理论,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加记忆和识别。知识可视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视觉表征、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所以,现阶段的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脑科学理论在知识探讨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知识可视化理论。

二、知识可视化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利用视觉表征特点,直观展现化学魅力

通过研究表明,化学教学中的视觉表征主要有思维导图、概念图、动画、图像和图表等形式,多数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图像和图表来辅助教学,视觉表征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缺乏从知识可视化的角度去深度的剖析和制定教学策略,知识可视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待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

思维导图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教师利用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整合知识,简化板书,在学生思维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动画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揭示事物的微观结构,反映物质的本质结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微观知识,了解微观世界;演示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规范操作,防止意外发生,起到警示作用。图像和图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发散思维、整理思路和浓缩知识的作用。利用图像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试验器材结构,利用图表浓缩课本知识,便于学生整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方便记忆。丰富的视频、动画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化学学习体验,视觉表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化学、学习化学,在充分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在化学的世界中自由的遨游,并能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发挥初中化学教学的价值,避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单一”、“枯燥”的代名词。

(二)应用知识可视化理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刚开学的阶段,由于讲的知识较少,课后没有作业,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介绍给学生,说明思维导图的用法,教给学生具体的画法,并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笔记,最后上交验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笔记进行点评,使学生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方法。

在《物质构成的奥秘》和《溶解现象》这两章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概念图的方法,因为这两章的化学概念较为集中,通过概念图的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示概念的来龙去脉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将概念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可以展示电子的得失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展示原子分子的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最外层电子层数”的意义。通过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元素和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从而从根本上理解化学的本质,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图像和图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图像和图表,利于学生深刻的认识概念。通过图像和图表,纵横对比,明确概念,例如教师在讲解元素的意义时,可以利用表格列举氢原子和碳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让学生总结出“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结论。浓缩要点,简化笔记,例如在《常见的碱》的教学过程中,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研究和学习都是从俗称、性质等几个方面去进行的。通过浓缩要点的方式,以便学生在复习时总结归纳相近的知识。灵活运用表格,简化笔记,例如二氧化碳、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都有着相似之处,可以将其整理归纳在同一个表格中,让学生自主总结知识规律,将初中化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的特点和区别,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区别于传统的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可视化概念的出现,适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迎合了对知识创造和传播方式改变的新需求。视觉表征的概念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涵,为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道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视觉表征的概念精心设计教学概念,尽可能的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量化,提高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82

初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课程之一,课堂教学包含理论与实验两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又要配之以相应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消化理论知识,并通过自身的思维能力分析实验要点和操作原则,从中补充完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

受农村学习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实验能力普遍较差,而中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却逐年提高,且化学教师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动手与创新能力。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尽可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自我监控等综合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主动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农村初中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很多化学教师没能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之间的关系,有人重理论轻实验,有人轻实验重理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教学抓不牢,学生没能很好地掌握入门技巧。初中化学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基础的化学入门知识以及培养基本的自然科学思维,这要求化学教师要狠抓化学基础知识教育,稳扎稳打巩固初中生的根基。就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只顾教学进度的推进,教学没有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学生化学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实验设备不足或过于陈旧,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农村初中教学投入有限,进而导致化学实验设备的不足,老旧的设备没能及时更换。教学硬件上的弱点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的硬伤之一。此外,农村初中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仍停留在传统的课本说教上,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实验操作的演示。

3.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关系处理不当,教学效率不高。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理论和实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下,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提高,忽略学生探讨科学、走近科学的潜质,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化学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之间的关系长期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

只有正确处理好化学课程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关系,让两者相辅相成,学生才能在理论学习时对实验充满好奇,在实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化学知识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改进初中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教学的关系:

1.加强对学生开展基础知识教学,打好化学学习的根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要立足于浅显易懂的元素、公式以及化学现象,通过最基础、最基本的教学来逐步引导学生接触化学知识,形成初步的化学思维。化学教师要根据农村初中生的具体情况,不要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只有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化学课程教学,才能不断打好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的根基。

2.充分发挥实验操作的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活跃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细节的操作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课本上的知识点也将会呈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在有趣的化学实验中萌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接受化学课程。

3.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实验操作思维,在实验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自然科学的教学讲究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将实验与理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灌输实验操作的思想,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又要不断引申到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将不断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给固体物质加热时,一定要注意:“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炸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均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在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要注意:“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拭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只有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才能及时吸收。

总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细致、全面地考量教学的目标,以学生为本,提出适应于课堂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综合教学条件比较薄弱,在化学实验教学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农村化学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将最多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让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操作高度融合,不断促进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翠平.初中化学情境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3(23)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3

【关键字】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是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水平以及经验知识,为指导学生编制的学习方案与知识结构。“学案”实质是老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结构,成为教与学的桥梁,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媒介,具有“导思、导听、导读、导做”的功能。而“学案导学”则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核心,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不断掌握各种技能训练。从教学角度来看,初中化学实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它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导学案”,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特点,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意义

(一)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

在初中化学中实行“学案导学”的模式,教学重心由“教”转入“学”,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小结,在得到老师赞扬与鼓励后,不仅能激发学习动机,还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学探究中,他们会不断意识到自身能力,从而学会利用潜在能力开始有效率的自学。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老师一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没有太多的思维空间,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质量不尽理想。而现代学案导学,则是老师不讲或者少讲,让学生自己领会课本大意,进而养成乐学、善学的好习惯。

(二)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课本内容,还能开拓学生思维。在化学课堂中,发问质疑与自主回答的学生增多,要求上台展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从而在增强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透彻。

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让学习方法存在很多误区。“学案导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方法指导中,对困难学生进行辅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案导学”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保障教学质量。

(三)能有效增强老师业务水平

在化学“学案导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对老师的备课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工作,很少有预先设计好的,所以要求老师在融汇贯通的同时,进行更加全面、生动的讲解。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致力于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初中化学“学案导学”编制与实施

(一)初中化学“学案导学”编制

学案设计作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学成果的保障。因此,老师在备课中,必须根据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增设对应的卡片资料、教学内容、试验设计与教学探究等。在学案设计中,课前预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要点、思考问题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列出该课的知识要点后,再由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帮助学生进行自学,进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思考问题,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在设计相关问题的同时,不断引领学生进行问题思考,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探讨教材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如:酸的化学性质学习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在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石蕊试液、酚酞有何现象?或者归纳酸的具体通性等。

以活动内容与学案设计为依据的载体,对引导学生化学结论的导出也有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探寻学习策略、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体验,让学法更容易内化、领悟与运用。

在学案主体内容设计中,主要包括反思总结、问题探究以及课堂练习等相关内容。在问题探究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与重点,让生活联系实际,在设计问题的同时,创设、安排更加有探究性情境。如:在碱的学习中,对于怎样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映,可以从指示剂、气压变化与生物性质进行验证。在反思性总结中,老师必须在学案设计中留有3到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碱的性质学习中,我们可以让酸和碱进行对比,以免出现混淆。这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学案导学”学模式的实施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案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导学。在这过程中,课前预习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让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重点、难点和目标为依据,进而在尝试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预习交流,了解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在积极探索中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在这过程中,学习就会由教变成自我需求,此时老师可以针对难于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个体发言以及全班辩证等不同的讨论方式。

在课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网络,老师必须督促学生进行重点内容归纳、总结,在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的过程中,将相关思路梳理成线,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对于易漏、易错的知识点,必须加强导向作用;如: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学习中,应该及时总结归纳,在物质联系的同时形成网络。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设计1到2个指向性研究内容,或者将需要研究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专题活动,以展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让课后、课内、课前形成一体的学习活动。

结束语:

“学案导学”作为当代教学的重要模式,对初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主体地位,有组织的进行教学工作。在重视学习方式、学习力度渗透的过程中,将学法与教法融为一体,进而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宇志.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探究

1、化学教学的全新改革

1.1生活化

初中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新课程强调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念渗透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初中化学实验的改革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迈进。(1)在教材中安排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创设实验情境。(2)在教材中安排了众多的学生熟悉的物质作为实验的原料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这在得调动学生学习及探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3)选取众多生活和社会中的初中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产生要更加努力学好化学的热情。

1.2趣味性

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初中化学实验兴趣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当学生具有浓厚的化学实验兴趣时,其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能够认真操作、敏锐观察,促进化学实验顺利进行,并在实验活动中产生愉快、满足、喜悦、兴奋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化学实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此,初中化学新课程力求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3习惯性

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例如,学生在做实验:“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笔者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笔者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笔者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担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2、化学实验的创新

2.1尝试进行自主探究实验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课题,分小组或个人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人或分小组自发进行实验验证,这样的实验一般涉及的仪器和化学药品较少或家庭可代用的多,且相对较安全。由于课时有限,而探究学习却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还要增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不是号召性的,要明确布置课题任务,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比如,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木炭、茶叶等吸附作用的探究,以及酒精、石蜡等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的探究等,要采用自主探究方式,自主探究跟实验探究课的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分散成个人或小组自主实验,不用教师的监控,其优点是拓宽了课堂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性实验问题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可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便于学生实现探究目标,得到正确的结论。如用H2O2和MnO2混合制氧气的实验,涉及许多化学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提出来加以研究和解决,但可探究一些小问题,如/在H2O2溶液中加入MnO2产生氧气,MnO2是否也作为一种反应物0,/反应完毕后MnO2如何回收0,等,使学生形成催化剂的概念即可。

2.2要尊重科学,鼓励创新

首先,以自主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起到的作用,不能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了一切。演示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步骤要求,明白各种实验操作的规范,但是要少而且精,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实验,才能有所创新。其次,多探究性实验,少验证性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先学习书本知识,等某些章节学完了,教师带同学们去实验室,把这个章节的实验顺利地做一遍。学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实验验证了教材所写的无误。这就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形式,其意义不大,往往重复的是教材的思路,很难有个人的发现,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分析,最终获得收益。学生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和动脑思考,从而获得各种体验。在实验的各个阶段中,学生面临的选择和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探索,每一步探索都是创新形式的开始。

2.3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 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 动手、动脑, 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 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 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 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 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 大胆质疑, 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丁健琦.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7(13).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5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教学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对也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对于学生而言,除了系统掌握学科当中的知识点之外,了解学习意义、学会学习方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下,更多的是注重于对学生未来发展与现代生活的适应力,且其具有鲜明的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特征,并对学生的潜能与志趣有所兼顾,思维导图模式的引入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初中化学具体特点分析

化学在富有趣味性的同时,也结合了各种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性。但由于初中化学尚属于化学启蒙性阶段,因而其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是比较基础的,比如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而就是这些内容依靠的必须是学生的记忆。虽然初中化学难度系数较小,但其还是以其综合性极强且知识杂等特点对于广大学生的学生能力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发散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要求更是较高。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无法将零碎的知识信息建构起系统的具有普遍联系性的网络体系,那么很可能导致其在日后的实践当中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无法有好将其用于实践。久而久之,最终影响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设计上,初中化学兼顾了学生起步阶段与学科自身特点两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养成良好的自身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与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钻研与分析热情。而从学科发展层面来讲,它也是为之后的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的有效环节之一,起着承上起下之效[1]。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过程当中的具体实践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我们知道,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究竟其应该如何进行具体运用,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的实践分析。我们知道,探究式的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将思维导图进行科学引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无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就现行课程体系下的《质量守恒定律》来讲,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展开教学:第一,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对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实验前后物质总量二者是否相等?第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可针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对内容进行一一记录。并针对不同的结果来探讨有何种方法去验证,并对实验器材、实验药品、如何评价与实验等作出探讨。第三,根据思维导图的记录内容,每个小组将各组思维导图传达给全班同学与老师,并对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统一的方案,供全班同学参考。此种方法的实施,每个学生都可提出自身观点,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质的同时,也可帮他们厘清思路,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内涵。

其次,在复习当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实践分析。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复习是一种知识再学习的过程,它能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将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合。与此同时,在复习过程当中,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融汇过程,它可梳理学习过的各种知识。对于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而言,由于其存在一定复杂性,而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面可以发动全班共同绘制一幅作品,降低难度。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可由学生与老师进行商讨之后共同确定导图的次主题与主题,最后对这个议题共同完成。我们可从《原子构成的奥秘》为例来讲,在进行复习之前,教师可将每小节当中的知识要点分别交付于不同的小组,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可对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以及原子构成进行探讨,并全面对知识要点进行综合归纳与总结,再由每位小组分别安排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在进行图画绘制之时,不仅可充分利用每个人的能力同时也可适当提高效率[2]。

再次,思维导图与新课教授的结合。对于新课的教授,实际上既是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是教师发挥特长的关键性课程。将新课教学同思维导图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教师的任务,学生可按照老师勾勒出的化学学习要求去进行关键词的确定,并以此进行延伸,逐步实现导图绘制,实现内容的系统性联系。比如,我们以初中化学当中的“水”来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物质,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水资源分布与污染、性质、组成、净化以及自然界当中的水等几个部分,翻阅我国各地教材不难发现,传统教材通常是根据重要性——净化这一模式进行一一叙述的,给人以系统、顺畅之印象,但与此同时,给予学生联想的空间相对就会较小。而新课标实施之后,有的新教材在开篇会直接呈现与水有关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关于水的一种联想。这样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它囊括了多个方面,比如水的性质、组成、用途等等,从而有效打破了学生思维局限性。

最后,现行教育模式之下的教学的侧重点还是“增质减负”,也就是说,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之下还要尽可能降低学习负担,而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思维导图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认知模式,尤其是可以提高学生知识信息的条理化、结构化与信息化水平,从而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翻转课堂;实施路径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现代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做为学生的指导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而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可有效地彰显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相关学习视频来完成自主学习,随后带着不懂的问题走进课堂,以此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讨论,进而有效地解决不懂的问题。当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化学教学相结合时,教学就表现出了以下特征: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化学教学流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化学教师的教学职能。教师在化学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问题的讨论者、学习动机的指导者和展开学习活动的协调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实实在在地把关注点指向了化学知识的获得和化学问题的解决,而教师则更加关注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效果和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背景

在教师安排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下,学生利用视频展开学习,如此一来,传统的灌输式的依靠化学课本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枯燥与乏味就可以得到有效避免。当下教育的大环境,互联网的发达、网络上与化学相关的视频资源丰富,并且学生的个性特点差异明显,同时现代青少年由于频繁接触网络,他们可以更快地接触新事物,这在很大程度使他们的思维模式趋于开放化,对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从而为“翻转课堂”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门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初中化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历程而言起到了启蒙的作用,“翻转课堂”则是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为此,如果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教师就需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基于此对学习内容、知识要点做好梳理,并辅以合适的实验教学,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够得到提升。

在课堂学习目标制订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且易于理解,在讲解时还要将问题添加到其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课堂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应该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提供指导与帮助,促使其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例如,2013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承办了慕课中心C20联盟(初中)“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研讨主题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对其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究和反思。他们借助PPT进行课堂教学,并将相关视频传输到网络以供学生随意下载。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作为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作用也十分关键。在课前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针对部分自理能力较弱的初中生,在课程制作时必须充分考虑选取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视频来辅助整个教学,如此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教师的作用被减弱,实际上角色的翻转使教师将承担更大的责任,除了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还要结合自身经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学视频,为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提供便利。

四、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初中化学中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针对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

1.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前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是当前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发展的必要途径。而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就会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在翻转课堂中,老师可根据具体的学情“原创”教学微视频,来有效地将视频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学校应不断提供技术的支持,进而可有效地提高相关软件或硬件的技术质量,以此来为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譬如,学校应设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或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平板电脑投入教学的使用,以此为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2.微视频制作质量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

要想提高翻转课堂的质量,不仅需要一定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且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微视频的制作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质量。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就是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一定的微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及时地发现问题,有效地提高微视频的制作质量,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倘若微视频制作的质量较差,就会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影响老师课上的教学效果。此外,不断地提高微视频的制作质量,还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保证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顺利实施。而相关微视频的制作应符合初中化学的内容,且视频长度应适中,进而有效地保证视频的完整性,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微视频的制作质量。

3.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

翻转教学课堂的核心就是依据相关教学内容,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恰当选择教学内容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而不断将知识掌握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施。但是,不断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问题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将会是一种挑战。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涵盖较多的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因此,在运用翻转课堂时,教师可通过制作一定的微视频,进而将学习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此外,在运用翻转课堂时,还应注重操作实验的投入,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其全部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完全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将翻转课堂运用到初中的化学教学时,对于能够利用翻转课堂的章节内容,老师应合理利用,并使其发挥到最大的效果。而对于不能使用翻转课堂的章节,老师应及时地转变,选择较为合适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五、基于化学翻转教学实施路径的探究

传统教学中,每个班级成员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基础不一,这就增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难度,针对同一知识点,不同学生在理解速度上必然存在差异,而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显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而翻转课堂在这一方面就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导着教学进度,尤其是在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时可以将视频暂停并反复消化。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他们可以将剩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达到巩固自身知识的目的,如此一来,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在任务设计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充分调动,以初中化学课程中“燃烧”的教学任务为例,在翻转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微视频并提供给学生,然后带领学生走进厨房,并讲解燃烧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让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例如,脚本设计、案例制作、视频录制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控制视频实践,以案例分析与讲解为重点,促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化学课堂的交流来得出教学结论。如此整个化学堂课教学效果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相比于其他学科,化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相关实验环节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否则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无法得到提升。教师必须注重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并基于系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促使其不断整合知识内容,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理解,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六、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的学习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这一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初中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而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的运用与实施能够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师生之间展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之间感情的同时也促使学生能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针对此展开研究与探讨,并且不断提出翻转课堂的改进方法,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肇锋.翻转课堂模式在化学证书考试辅导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5(16):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