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设计;软件仿真;硬件电路联调

在开发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时,使用最多的软件就是Keilc51软件,此软件是由Keil公司研发出来的,软件以uVision2为开发平台,具有的功能包括项目管理、编码、程序生成器等。Keilc51的优点在于:其界面的友好性较高、操作便捷,支持对汇编语言、C语言及混合语言的编程、编译和调试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设计周期,在对程序进行修改时也是很方便的。与此同时,Keilc51还能够加载Proteus软件的VSM仿真器,加载之后就可以和Proteus软件进行联机调试。

一、课程设计流程

1.编写相关指导文件

在对课程设计着手之前,需要对课程设计的流程进行文档编写,为扎实掌握单片机技术打下基础。相关指导文件包括:单片机项目开发的相关教程和例程材料,Keilc51和Proteus软件的教程和例程材料,单片机课程设计完成程度的标准,课程设计大纲等。

2.选择题目

在制作课程计划时,需要根据每个章节内容的不同和课程进展程度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考量,通过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判断再对课程设计进行拟题。课程设计的题目包括针对各章内容的,也包括针对综合应用的:关于MSC-51与A/D转换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MCS-51串口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定时器与中断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I/O接口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MCS-51的综合使用方面的题目等。除此之外,还要列出详细的元件表,供学生选择和参考,并对课程设计题目的实现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

3.使用仿真软件和实现电路功能

在课程设计实现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根据学生所选题目对学生如何在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进行设计给予指导,以完成设计的初步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绘制程序流程图,可以使用Visio或Word进行绘制。学生在绘制程序流程图时,不但要依据所选题目的设计要求,还要结合教师的指导内容进行绘制,为接下来的程序设计做铺垫。

(2)设计硬件电路,可以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设计。在这一步骤中,首先要对Proteus软件进行学习,在掌握基本应用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再依据设计要求设计电路。在学习Proteus软件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软件的实际操作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建立工程文件、选取和使用元件、连接电路和进行调试运行等。

(3)编写程序和编译调试,根据上一步骤得到的硬件电路使用汇编语言编写源程序,再在Keilc51软件中进行编译和调试。教师要指导学生,让他们依据课程设计要求把编写好的汇编代码导入到Keilc51软件中,进行编译调试。

(4)联合调试,对Proteus软件和Keilc51软件进行联合调试。将在Proteus中画好的原理图在ISIS上打开,在Proteus软件里的DEBUG菜单中选择use remote debug monitor选项,并对联机仿真参数进行设置。将在第三步中编译好的Keilc51工程文件打开,并设置相关参数:在Keilc51的project菜单中点击进入option for target“工程名”,在DEBUG选项的右上方下拉菜单中选择Proteus VSM Monitor-51 Driver,并设置联机仿真参数。

4.面包机设计和电路功能的实现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先组织学生对集成芯片的用途和管脚功能进行学习,之后再在面包板上建电路,电路连接无误后,使用编程器将程序烧写到单片机的CPU上,最终使电路功能得以实现。

5.实行课程设计考核答辩制

教师采用答辩制的形式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考核,在答辩中真正判断出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体悟到底有多深。

二、成果总结

本课程设计将软件和硬件的使用集合了起来,完成了对单片机的开发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让学生对软件电路、硬件电路以及软硬件联调设计和面包板设计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教学中,不仅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还要单片机学习中各个章节的内容和实际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本课程设计中,拟定了MSC-51与A/D转换、MCS-51串口、定时器与中断、I/O接口、MCS-51的综合使用等方面的数十个设计题目,并对课程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2.让学生告别“眼高手低”

仿真联调的结果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在实际情况中的结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电路设计的功能在虚拟情景中的实现,为判断抉择提供依据。根据仿真联调的结果,我们可以在硬件操作中实际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程度进行校正。在学生进行实践之前,要让学生对集成芯片的芯片用途和管脚功能有所了解,之后在面包板上建电路,然后将程序通过编程器烧写到单片机的CPU上,这样就可以完成对电路功能的实现了。在课程设计的一系列环节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到各环节所需工具的相关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绘制流程图、画电路图和编程等,可以锻炼学生有步骤地实现目标的能力;通过要求学生对程序进行标注,可以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增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先进和完善的软件能够使硬件的运行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引入软件,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设计流程的基础上,熟悉联调的技巧与方法。与一般的单片机仿真软件不同,在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仿真软件除了能仿真单片机CPU的实际情形,还能仿真单片机周边电力和未参加工作的电路情况。此仿真实验能够很好地将实验和工程衔接起来,仿真结果的无误将为电路的实际实现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样的课程实训也是工程师的最基本实践内容,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建华.李临生.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2(6):24-25.

[2]陈淑芳.基于51单片机的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3]吴慧芳,陆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引入Proteus软件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5(9):123-124.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考核手段 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类课程设计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对于计算机系的学生,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开设各类课程设计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C语言课程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手段,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的方法。

二、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计划

C语言技术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C语言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完成了理论教学之后,后续的C语言课程设计的安排是很关键的。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求选修C语言课程设计的同学必须先修C语言原理,具有程序设计的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设计概述、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C语言的物理设计、C语言的实施和C语言系统的管理维护。本课程以实践为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独立设计C语言应用系统,掌握C语言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充分重视上机实践的环节,课程在机房上,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教学周数为18周,每周6学时。每周具体内容安排如表1。

三、各阶段教学方法

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C语言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

题目选取阶段是C语言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决定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阶段。如果题目选取得太大、太难,或者是学生不熟悉、很难接触到的领域,做起来太困难,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到后期的学习效果。而题目太简单,又达不到教学标准。因此在本阶段,采取教师提供参考题目,学生自主选择的方法。教师根据开题报告整理出小组题目以及成员,并简要分析选题的难易程度。在第二周的开题讨论上让每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大家分析讨论题目的可行性,对于选题不合理的,重新修改。这阶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大家的思维,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学生的选题都具有现实应用意义。

题目确定完之后,就要进行需求分析。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部分的重要性,选定题目后就想开始代码的编写工作,往往做了一半就进行不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实例充分讲解需求的分析重要性,讲解具体的需求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同时掌握基本的需求分析技能。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尽可能收集课题的完备需求,可以利用不同小组互相模拟实际用户的形式,增加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开发兴趣。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完成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高质量的完成需求分析工作可以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基础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确定用户需求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要完成应用系统的设计和C语言设计。应用系统的设计要完成课题应用软件的架构设计和具体功能模块的划分。C语言设计要结合应用系统的设计,逐步完成C语言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整个C语言设计的关键,该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物理设计阶段要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C语言设计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ER图等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

系统实现阶段,教师对采用的教学案例代码进行演示,针对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对C语言的连接部分进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示例代码。此阶段主要是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完成系统功能。要指导学生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包括变量的命名方法、代码的书写规则、代码的注释规则等。这阶段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学会查找资料,自己思考解决。

系统测试阶段,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要指导学生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对于C语言系统,还要进行C语言的性能测试和容量测试。通过系统测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

四、考核方式

教师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检查,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开题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开题报告,并确定选题是否合理。在需求分析阶段,要求每组上交需求分析。在接下来的系统设计、实现及测试阶段,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实现过程及测试结果,整理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书。最后由教师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给出总评成绩,包括文档的完成情况、开发环境的选取、系统功能实现情况、用户界面的设计以及现场演示答辩的效果。通过以上方式,较综合、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文字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系统设计、程序开发的能力。

五、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C语言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化开发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可以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课程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43075-0006

自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课程要求》)(2007年修订后正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学者们(夏纪梅,2005;陈坚林、谷志忠,2008等)对两版《课程要求》进行解读,并以不同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适时回顾《课程要求》颁布以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分析情况、发现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描绘相关领域研究全貌。根据Cooper(2010)对研究综述的分类,笔者认为近年来涌现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综述”,对涉及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和分析,如姜秋霞等(2011)通过对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论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赵庆红等(2011)统计、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文献后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的成效和弊端;另一类是“小综述”,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诸要素的研究进行微观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学界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集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听力(如:程京艳,2009)、口语(如:蒋超等,2009)、阅读(如:方英,2008)、写作(如:秦朝霞,2009)、词汇(如:徐密娥等,2007)和文化(如:苗丽霞,2007)等;针对其他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较少,张森等(2012)综述了有关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文秋芳等(2010)针对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唐进(2012)的综述有关自主学习研究,曹超(2009)的综述是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此外还有黄建滨等(2009)和蒋显菊(2007)分别针对教材和测试研究进行了综述。阅读、分析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一般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为视角探讨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但缺乏对各类主题研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要详尽描绘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需要从课程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整体把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1 调查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查依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语言学外语类期刊的论文数据。首先,查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收录来源期刊目录》确定语言学外语类期刊共计11种(见表1)。其次,分别以“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公共外语教学”等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检索词进行单独检索和交叉检索,检索到2004年一2012年在11种期刊上发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相关论文844篇(不含有关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研究论文)。剔除会议讲话、会议述评、著作介绍等文章,通过分析论文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性,选定其中78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研究类型、研究等不同维度对这些内容文章进行分类和梳理,并运用EXCEL工具进行详细数据统计,总结研究历史,分析研究现状,以图把握研究趋势。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数量

相关论文数量、所发表刊物和年份如表1和图1所示。总体来看,论文数量趋势变化不大,其中,《课程要求》于2004年试行的当年相关论文的数量呈现井喷之势,之后两年数量略有下降;2007年《课程要求》修订后正式,该年此领域论文数量最低,之后几年相关数量平稳上升;2012年该领域论文数量上升明显,说明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继续升温。

2.2研究类型

本文将786篇相关论文按照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进行分类。

表2和图2显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489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62.2%,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297篇,所占比例为37.8%。两种方法皆涉及的,按照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划归类别。尽管从总体上看,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研究论文数量存在较大差距,但观察近两年论文研究类型的变化可以看出,两种研究方法使用数量的差距在缩小,这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即从以质性研究为主转向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趋向平衡。以质性研究剖析和论述外语课程宏观发展规律,以量化研究验证外语教学微观层面的效果或比较不同微观教学层面的优劣。

2.3研究内容

近年来,国内语言课程设计研究领域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其中,Graves(2008)提出的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被广泛认可,他认为外语课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非线性、相互调整和适应是常态”,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Graves的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由三个核心环节组成,分别是planning(规划),enacting(实施,即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eval-uating(评估),三个环节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而不是线性发展状态。在动态课程设计观看来,enacting是整个教育的核心,planning和evaluating都是以enacting为指向并与之紧密联系。同时,课程设计的这三个环节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情景之中(socioeducational contexts),是由处于这些情景中的相关人员来完成的。

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是当前语言课程设计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的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由三个外环和一个内环组成(如图4所示),内环以教学目标(goals)为核心,关注教学内容(content and sequencing)、教学方式(format and presen—tation)与教学评估(monitoring and assessing),外环关注原则(principles)、需求(needs)和环境(environ—ment),内环加外环构成了课程,并以评估(evaluation)贯穿整个系统,调整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最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得整个课程设计系统更具灵活性,这也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动态观。

笔者认为,Graves(2008)的语言课程设计动态系统模型与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有相通之处,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所组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都是“以课程规划为起点、以课程实施为核心、以课程评估为保障”的循环而完整的系统(如图5所示)。

本调查以Graves(2008)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为基本框架,结合Nation & Macali—ster(2010)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对所统计论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概括归纳,将其研究主题划分如下(见表3)。

文章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如表4和图6所示。2004—2012年间国内学者比较注重对外语课程实施要素的研究,569篇,占论文总数的72%;关于外语课程规划和评估要素的研究很少,各有118篇和99篇,占论文总数的15%和13%。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外语课程规划研究愈加重视,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围绕着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课程设置、语言教学“纲”与“目”之定位等角度展开;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如何构建立体式外语课程/教学综合评估体系等已成为外语课程评估领域研究的重点。而传统的有关语言教学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减少。

3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以课程论为视角审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其研究,可以使我们在课程本体论研究的指导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更加有效地为体现外语课程的性质、实现外语课程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评估,从而对外语课程本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以教学为主线”走向“以课程为主线”,更多关注外语课程规划和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是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意义、有质量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在外语课程整体观、动态观视阈下进行。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之间存有连贯关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非线性整体;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各环节并非任意地组合,是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理解和认识,是个人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作为以师生双方以及师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行为为基础生成的动态系统,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化存在形式和动态化发展过程体现了语言课程独有的过程性。因此,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大学英语教师要以课程为研究主体,重视对“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估”的研究,为在规划和评估的影响机制下不断调整“课程实施”以顺应学习者和教学环境的要求并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以质性研究为主体”走向“以量化研究为主体,质性、量化研究有机结合”,更多关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质性研究(62%)与量化研究(38%)的比例可以看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重理论、轻实证”,质性研究占主导地位。但从2011年起,二者逐渐均衡,这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外语教学研究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数据使研究更具说服力的结果。以实证的方式获得数据,再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所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与准确,更能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问题从而有力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变化趋势一致,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正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范式的合理选择是实现研究方法规范化的关键。

(3)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单一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研究”,更多关注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问题。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过多地注意了外语课程的工具性,忽略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因此许多研究的重点也往往放在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上。我们应充分考虑外语课程的内容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充分认识外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借助语言技能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中的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目标。因此,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在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等学科之外加大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融合的力度。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跨学科研究论文的数量在逐步增多,但还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与外语教学结合紧密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更多地被研究者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其他学科较少涉猎。构建以跨学科教育为导向的新型研究范式,能改变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局面,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发挥学科之间的并联性,互相渗透,提高教学效率和科研影响力。

(4)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静止化”走向“动态化”,更多关注外语教学与发展式教育观的契合。发展式教育观强调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外语教学要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首先要目标明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有两股潮流(俞理明等,2012),一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为出发点,走“语言驱动”的路子;二是以通过英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以课程内容的学习提高语言水平,走“内容驱动”的路子。实践证明,“语言驱动”是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关键症结,ESP教学的核心“内容驱动”则具有事半功倍的优越性。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有动态化的教学目标定位和学习需求分析,基础阶段要走“语言驱动”的路子,高级阶段要尝试走“内容驱动”的路子,二者处于交互发展的状态,是语言还是内容驱动大学英语教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两条教学路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以静止的眼光定位大学英语教学会导致其片面化、狭窄化。大学英语课程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最终指向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生活经验的开发,这是发展式教育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体现。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研究型教学;编译原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62―02

引言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核心,以知识点为核心,是由教师确定学生应该学什么,学生怎么学,而研究型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以好奇心作为学习的趋动力,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激情找回来,这是教学改革中一个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对应用研究型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研究型教学定义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立足所学,从实际背景和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猜想、论证、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结合研究型教学模式能够将比较成熟的专业知识与领域研究热点将结合,使得每届教学内容都有新的变化。

二 编译原理课程特点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编译程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以及编译程序的管道/过滤器型软件体系结构,更深入地理解由ACM/IEEE-CS制订的“CC2005”中提出的12个核心概念,特别是其中的“概念和形式模型”。此外,通过学习编译原理还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内部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程序设计语言。因此,在编译原理课程中采用研究型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编译技术的知识,还还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内部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程序设计语言。

三 研究型教学在编译原理的应用

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是研究型教学的最大特点,因此,在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被反复强调的。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编译技术,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编译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吸引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比如:OQ软件是针对特定字符串进行识别并用图片替换来实现QQ表情,这是编译技术中词法分析的应用;数据库SQL语句执行之前都须对语句进行语法检查,这是正规式和正规文法的应用等。教师还应强调“语言是在软件设计中求解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告知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选择实现当前流行的HTML、JDBC、RTF、PostScript、SQL、报表白定义等语言或子语言的编译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将课堂讨论题、课后研究题、课题提问成绩均计入学生最后的成绩。

教学计划将课程课题讨论题设计为36次,即每次课有一题,每题0.5分。根据教学大纲,课题讨论题可以在讲解新的知识点之前设计,比如:LR(1)分析方法会产生大量类似状态,如何将类似的状态合并而不会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引出LALR(1)方法;介绍完DFA、正规式和正规文法的定义之后,让学生思考三者之间是否可以转换、如何转换。

对于编译原理课程来说,研究型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学生收集科学事实,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并应用新知识这一个过程,教学计划中课后研究题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课后研究题占课程成绩的7%一般以2~3人为一组,在整个课程中每组同学至少完成一次课后研究题,每次上课布置课后研究题要求一组同学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有所延伸阅读并进行相应实践,在下次课上课时给出10分钟进行演讲,题目的设置体现研究分析性与动手能力结合的趣味性问题,比如: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运行效率比较、设计URL地址的词法分析器。通过这些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课程设计方案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理论课中所介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算法,要通过实验加以理解和吸收,才能能够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为此设计一组与理论内容相配套的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Lex和Yacc工具,提出了验证、应用、创新的三步掌握编译技术的课程设计方案。

正如前文所述,本课程设计并不要求实现某种指定语言的编译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可以选定一种目前计算机领域中流行的编程语言或子语言实现,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现某种语言的部分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本课程设计如下:

1 验证型实验,按照编写好的实验操作学习使用Lex和Yacc,如利用Lex计算文本文件的字符数、单词数;利用Yacc生成中缀表示的计算机器。

2 应用型实验,构造选定语言的LALR文法,使用Lex和Yacc实现选定语言的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

3 创新型实验,用课程中讲授的分析方法,如递归下降分析法完成对特定语言的语法分析,并生成相应的语法树;将语法分析得到的中间代码换成自定义的四元式中间代码,并将其翻译成汇编代码。

在整个课程设计方案中,有层次的、阶段性实验课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系统学习编译技术知识,并能够应用学到的编译原理方法实现选定语言的编译器,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后,即掌握编译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维护编泽程序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 课程设计 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73-04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the Deep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Computer Major

Pang Xiyu Wang Ch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7,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puter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school and enterprise sepa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limited to the form and so on, the paper analyzed how to reform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puter major, and how to apply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pla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put forward a set of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deep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applied the method to our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it made a certain effect.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deep cooperation; Curriculum design; Computer major

课程设计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授课结束后继而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是所授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工科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计算机专业是强调以应用和工程为导向的工科专业,需要充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设有课程O计,旨在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来实现特定的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实现个人发展及满足就业需求。然而,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各高校对课程设计环节的理解与实施的力度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充分利用这个环节受到专业、系统的实践与训练。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与探讨[2]。

目前,如何安排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差距,是各大高校研究的热点。山东交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长期以来一致坚持走校企合作的路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围绕着如何将校企合作深度融入到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进一步加提升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1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校计算机类的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等方向,目前这些方向都开设了一些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例如C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高级语言(JAVA、C++等)课程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综合实训等。经过对国内多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调研,结合该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面临着课程设计设置缺少衔接、与相关企业实际运作项目脱离、教学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3-5]。

1.1 课程设置缺少衔接

课程设计之间相互独立,缺少应有的衔接和关联,设置混乱。目前高校在安排课程设计任务时,都是将各门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个体,单独安排指导教师,各门课程设计都是由不同的指导教师来负责,这样在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设计质量标准时,指导教师往往只从自己所负责的课程设计出发,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参加过的课程设计和以后要参加的课程设计,忽略了课程设计之间应有的衔接和关联。

实际上,计算机专业多门课程设计之间是存在一定关联的,例如C语言课程设计和数据库课程设计是高级语言课程设计的基础,如果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种关联,将数据库课程设计安排在了高级语言课程设计的后面,没有将它们恰当的衔接起来,会出现在进行高级语言课程设计时,还要补习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在进行数据库课程设计时,这些知识又重复了一遍,浪费了时间,从而导致两门课程设计的效果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校企合作局限于形式

课程设计的题目应用性不强,与相关企业实际运作项目脱离,校企合作局限于形式。校企合作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高校都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大部分高校的做法为:学生在校学习3年,去相应的企业实践锻炼1年或者学生毕业后,经过培训机构的实训,然后再去企业工作。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和企业也建立了桥梁,但是没有将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企业人员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

同样,国内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上,部分高校采用由学校教师单独指导的方式,教师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在机房实验室进行课程设计,教师随时指导和答疑,这种方式会带来下面一系列的问题。

(1)缺乏项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虽然本校教师在指导课程设计时也会让学生组成项目团队,项目团队里面也会进行分工,但是事实证明,这种项目团队很多时候趋于形式,反而存在一定的弊端,项目团队的任务往往由项目组中的能力强的同学来完成,项目组其他同学参与的成分较少,达不到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如果课程设计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则会导致课程设计只注重个人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团队协作的优势,而这点是与企业实际的软件开发模式不相符的。

(2)往往只注重编码,缺乏软件开发规范等其余重要相关知识的培养。

计算机类企业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质量,降低开发周期,增强代码的可重用性和易读性,企业内部的开发是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开发规范,其中包括命名规范、代码规范、开发文档的编写、测试等,这些往往要占据整个开发工作的70%以上,但是在高校课程设计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企业对招聘过去的应届毕业生,要重新进行软件开发规范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样一来,企业和学校的工作就重复做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在学校进行过学习,学生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企业进行的相关培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除了该校教师指导课程设计外,部分高校的课程设计由培训机构来参与指导。计算机专业培训机构伴随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前国内计算机专业培训教育机构尚处在一个由发展起步阶段向爆发性成长期转型的过渡阶段,为了打开市场,培训机构会主动和各高校取得联系,请求参与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由于培训机构的出发点是吸引学生去自己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所以在课程设计期间会加入一定的企业宣传,其次,培训机构的教师在参与指导课程设计时,往往只教学生怎么做,不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虽然课程设计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一些模块或者功能,但是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造成了理论知识的缺乏,这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1.3 教学方式单一

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目前,国内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学时,基本上采用在课程设计期间将学生安排在机房做任务,课程设计的时间都是以周为单位的,例如C语言课程设计一般是1周,Java或者C++课程设计一般是2周,学生长时间待在机房里面对着电脑,难免会产生厌倦。另外,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多元性,目前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是按照班级分班进行的,有些学生在做课程设计任务时,觉得老师布置的题目很难,无从下手,索性去玩游戏或者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而有些学生则能比较轻松的完成实验或者课程设计的题目,剩余的时间也浪费掉了,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的自身能力参差不齐造成的,教师在下达课程设计题目时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多元性。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高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努力探索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

山|交通学院2013年获批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首批试点院校。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长期以来一致坚持走校企合作的路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着如何将校企合作融入到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让企业真正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2.1 基于校企联动和体系化视角的教学方案的制定

针对各个课程设计之间缺少应有的关联以及校企合作局限于形式的问题,该校计算机类的专业将整个课程设计作为一个体系,采用基于校企融合的组合方式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在制定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时,学校组成一个课程设计教学团队,企业组成一个课程设计教学团队,校企双方的两个团队共同进行课程设计的设置以及课程设计内容的制定,在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差距的同时,也注重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实现“校企融合,构建生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最终目标。

目前国内本科高校学制四年,共分八个学期。校企双方的课程设计人员在设置课程设计课程时,将本科四年所有的课程设计看成一个体系,按照“注重衔接,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原则,注重各个课程设计之间的关联,C语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其他课程设计的基础,应提前安排,所以将C语言课程设计安排在第二学期,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三学期,JAVA课程设计是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的基础和前提,Java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四学期,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竞赛实训和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践必须以其他课程设计为基础,只有其他课程设计进行完毕,才能进行竞赛实训和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践,所以将竞赛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第七学期进行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践。从而解决了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在课程设计的设置上忽视衔接设置混乱的问题。

此外,校企双方在制定课程设计的内容时,围绕着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向提升,兼顾校企双方,实现就业”为核心目标进行设计,教师和企业人员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研发出兼顾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课程设计题目,同时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和覆盖,例如在JAVA课程设计中通常会涉及到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码,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和各种sql语句、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内容就需要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涉及,竞赛实训和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践所涉及的web应用程序开发、高级语言语法等知识点在相应的课程设计内容中应涉及到。

2.2 教学实施过程

在课程设计的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课程设计的效果。

(1)将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基本上都采用集中型,例如C语言课程设计的周期为1周,这1周的时间学生集中呆在机房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单一,针对这种情况,校企双方的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根据各个课程设计的性质,灵活组织课程设计,例如C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周期较短,具体实施时采用集中型;对于周期较长的竞赛实训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学生自己找地方进行课程设计的任务,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定期集中进行指导和检查;对于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践课程设计的地点选在企业的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与企业近距离的接触,使学生较早的了解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和环境。

(2)增强针对性,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保证课程设计的效果。

在课程设计中,打破传统分班进行的教学方式,校企双方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该课程的期末成绩以及平时成绩中的上机成绩,对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按照难易程度分为难题、一般题目、较容易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设计的题目。这种方案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设计的时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保证了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的深入普及,对传统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教育作为国之根本,也已经感受到在线课堂、微课等最新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校企双方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设计的知识点、难点等制作成慕课、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灵活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资源,节约成本。目前,该校计算机专业已经拥有专门的慕课、微课录播室和工作室,将制作成的慕课、微课以各个课程设计的名字存n,并根据情况不断对慕课库、微课库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或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学习,而且由于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基本保持不变,拍成微课,可以在多年级中重复利用。

2.3 教学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严格的教务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该校计算机专业采用“一校双师”驻点式管理方法,校企双方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全程跟踪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结束后,通过与学生座谈、填写课程设计回访表的形式对进行完毕的课程设计进行分析总结,集思广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的教学。

3 结语

近几年来,该校计算机专业一直坚持走校企合作路线,不断改进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与国内多个知名软件开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与国家重点软件企业上海启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启明基地;与济南凌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凌佳基地;与国内最早从事IT外包业务的柯莱特公司成立了柯莱特基地;与大连华信成立了华信基地;与杭州东忠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了东忠基地;与NEC软件(济南)有限公司成立了NEC基地;与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了微创基地;与济南元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元成基地;与中讯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中讯基地等等,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9%,先后多次在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会议、省科技工作会议、软件工作会议上获得表彰或做交流发言,获得了“企校人才对接工程优秀院校”、“山东省企校合作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然,该校计算机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取得的这些成果离不开政府的强力主导,以及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积极支持和引导。相信通过各级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住机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成,庞希愚.新形势下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109-110.

[2] 毛艳,韩利凯.探索校企结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4):31-33.

[3] 庞希愚,王成.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9-10.

语言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Abstract: C language course design is one of the courses which need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in C language course desig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we tak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of "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 who participate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a complete project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The teaching effect is good.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good aspec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courses 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关键词: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软件开发

Key words: course design;teaching reform;project teaching method;softwar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25-02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了造就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基础水平,在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在《C程序设计》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我院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了一项实践教学环节:C语言课程设计。此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既融会贯通了C语言基本语法,同时又通过项目实战切实提高了动手编程、调试程序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后续学习的开展。

1 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与教学亮点

C语言课程设计开课时间为大一下学期,共计32学时,授课对象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微电子技术系本、专科生。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分别制定了专科、本科教学大纲,同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讲求简洁、美观并突出教学重点。

尽管已经学习过C语言,但多数同学在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忘记大半,掌握的知识点零碎、构不成系统,所以在进行项目开发之前,必须进行C语言基础知识的串讲。在串讲过程中,通过回顾已学内容、演示典型例题,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串讲上机练习题。题目要有的放矢,同时又与后续项目开发有一定相关。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文件操作,各布置一道综合练习题目。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项目开发之前的技术知识准备工作做好。

1.1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C课程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分为准备、开发、汇报三个阶段。为了杜绝部分同学对实验课抱着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要做好该课程的课前动员工作。课前动员工作主要体现两个要点:一是敦促C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重视概念和基础,因为没有良好的基础,急于编程只会导致错误百出。二是使同学明确本门课程考核评分标准,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热情,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自由分组以二至三人一组为宜,每组推选一名基础好的同学,担任开发组长。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自主选题、开发设计、书写设计报告、参加答辩等工作。

1.2 题目选择多样化 选择一个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与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是开展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题目太难会严重打击同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题目简单会导致同学对C语言不够重视,学不到东西。进过严格筛选,仔细比较,同时结合《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经验,归纳出适合学生现有水平的题目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各种管理系统,比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二是各类小游戏,比如贪吃蛇游戏、搬箱子游戏、扫雷游戏等。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拟题目,但需经过教师审查通过。

教师同时提供多个题目并简单讲解每个题目的设计需求、难度、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完成后的代码量等,供学生自由选择。题目多样性、难度阶梯性带来的效果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能选到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互相抄袭等情况的发生。

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总的来说编程基础不够扎实,为了让同学尽快入门,明确到底要做什么,在需求分析阶段,教师需要当堂分别操作一个管理系统的程序以及一个小游戏程序,演示其功能。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对项目开发建立起直观印象,同时对用C语言开发界面做到心里有数。

1.3 引导为主 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初级开发人员。教师做为指导者对其具体开发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很多同学一遇到问题,就特别依赖老师,希望老师帮忙调试或者直接给出解决方法。针对同学提问,教师应采取引导的方式,启发同学独立思考,而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同时鼓励学生网上查阅相关文档或者帖子,通过网络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如果该同学还是不能自行解决,教师再给出解决方法。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同学独立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与项目组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对于同学提出的奇思妙想,教师应予热情的鼓励。同学在开发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好事,教师可以和同学探讨其想法,并尽可能地帮助其付诸实践。对于部分好学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参考教材、推荐开发网站等,让这一部分同学依照自己的兴趣自学。

1.4 关注教学细节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特点在独立学院三本学生中体现的特别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同学中两级分化情形严重,呈“哑铃型”结构。针对这一特点,结合非计算机专业对C语言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需要提高辨识度,按照“高、中、低”区分学生水平,对学生做阶梯型的要求。

作为一门实验上机课程,尤其需要保证教学时间的连贯性。时间太短,学生刚有思路就下课了,导致半途而废;时间太长,学生长期呆在实验室上一门课程导致疲劳,降低学习效率。经过探索,以四节课为一大节课最为适宜。

1.5 考核全面 合理的评分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注重动手能力的实践实验课,C语言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自然不能沿用理论课的考核方式。

独立学院的培养方向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将来进入企业能够快速融入项目团队,这就需要全面考核同学的动手能力、工程概念以及人品素质。C课程设计的考核兼顾了团队与个人表现,关注动手能力与基础知识的考察。本门课程总分100分,各项具体分值分配如图2所示。

课堂表现包括考勤、开发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实验报告写作内容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框图、关键算法实现等。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技巧,锻炼其书写开发文档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的最后,我们安排了项目答辩。答辩环节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答辩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演示讲解环节、学生提问环节、教师提问环节,每个环节各占10分。在演示讲解环节中,首先由项目组长操作演示可执行程序,并介绍各个组员的分工、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程序的创新点等。在学生提问环节和教师提问环节中,大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作适当引导。最后综合各个环节得分,当场给出每组答辩分数。在答辩结束后,教师应对表现良好的团队予以表扬和肯定。最后,要求同学上交实验报告册。

2 课程后期建设目标及思考

为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C课程设计“动手、动脑、动嘴、动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尤其要突出以下几点:

2.1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软件工程的思想、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2.2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按照国内知名公司的编程规范来做要求。

2.3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4 教学时间安排在实践专周,这样学生有整天的时间投入到项目开发过程中去,从而保证了教学效果的连续性。

3 总结

C课程设计从完成一个小项目出发,全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从事C程序开发时,能系统地考虑问题,合理安排项目进度,熟悉开发过程,能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同时培养了其工作责任心,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在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要让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使用C语言独立完成项目,较难做到。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供精简的练习案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课程设计结课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对C语言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管小卫.C语言课程设计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122):68-71.

[2]张学林,陈齐超,段珊,胡波.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64-167.

[3]吴丽娟,申海,张浩华.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