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技师工作室 技能培养 内涵建设
笔者学院一直坚持“做人为本,技能立身”的办学宗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新途径、新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以技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具体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供全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探讨。
一、主要成因
选取技师工作室为平台,有其特定的考虑,我们认为技师工作室在技能培养方面具有如下优势:
1.技师工作室顺应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来到职业学院学习,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业余时间增多了。为了帮助学生们学得更好、更精、更广,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学习平台,能在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供他们学习专业技能。而这个学习平台不是单纯的教室,而是一个学生能练习专业技术技能的地方,工作室就是最适合他们需要的一个学习平台。学生在工作室不仅可以应用自己所学知识技能制作各种产品(作品),也能进行设计、制作训练,锻炼他们的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技师工作室符合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技术革新越来越快。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必须及时补充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寻找合适的载体来开展教学活动。工作室可以及时地捕捉这些新变化,制作、调试、设计新产品,从而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
3.技师工作室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学院现在拥有一批专业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他们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能胜任相关企业的技术改进、产品设计等工作。技师工作室是一个很好的对外窗口,可以承接技术攻关课题,促进学院产学研工作。通过完成这些技术攻关,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精品学生,提升学院的品牌。
二、主要做法
笔者学院目前共有电子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广告设计、网络技术四个技师工作室,主要做法是:
1.首席指导教师采取选聘制,学生自愿申请加入工作室
每个技师工作室设首席指导教师一名,在全体教师中择优选聘。由教师提交书面申请,自愿参加首席指导教师的竞聘,学院组织评委会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首席指导教师人选。首席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本技师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制定、管理、项目选择、技术攻关指导等活动。首席指导教师可自主邀请其他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组成指导教师工作小组。首席指导教师的津贴由岗位津贴和业绩考核奖组成。
技师工作室面向相应专业的全体学生,学生可以自愿申请加入。加入的学生要求按照指导教师分派的任务开展活动,每天填写工作日志,每完成一个任务进行工作小结。学生在工作室是主体,根据工作任务自主学习,指导教师只是在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进行启发式的指点。
2.工作室业绩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加结果考核的方式
工作室考核按学期进行,每学期末组织评委进行评估考核,对工作室的日常工作质量和最终产品(作品)质量进行评估打分,评估结果与业绩奖励挂钩。
3.工作任务来自企业或生活
技师工作室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实战的机会,因此,工作任务主要选择自企业委托或学院工作生活的实际需要。比如学院宣传栏喷绘、大型室外电子钟、成绩管理系统、企业委托专业相机机架等。这些工作任务不同于传统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更明确专业学习的用途,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又为企业、学院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4.在技师工作室学生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助学活动
每位工作室学生和班上的一位同学结成学习对子,辅导他们的专业学习,给结对子的同学讲解他们上课没有听懂的、不会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扩大技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成效
1.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提高了专业技术服务企业、服务学院的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通过两年来的对外承接技术攻关任务,工作室影响力逐渐扩大,来自企业的工作任务数量逐年提高,2010年度共有5项。服务学院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学院宣传栏、条幅喷绘业务已经由广告设计工作室全部承接,学院的大型户外单片机控制电子钟、成绩管理系统、校园造型垃圾筒、教学场地音响设备等都是由技师工作室设计制作,这些产品(作品)已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自主知识产权。技师工作室这种学习与实际工作相对接的方式,正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出了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
2.培养出了一批精品学生,为学院取得荣誉
由于工作任务主要从综合性、典型性、实用性、创新性、适用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他们的知识转化能力、多专业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成为学院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的中坚力量。2010年四个技师工作室共有21位同学参加了省级技能竞赛,8位同学参加了国家级技能竞赛,最终获得了省级竞赛一等奖12人次、国家级竞赛二等奖3个、全国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无线电调试工高级组第二名的好成绩,为学院赢得了喜人的荣誉。
3.“一帮一,一对红”活动逐步推广,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中,工作室学生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很好地辅助教师开展了学生的业余辅导工作,既帮助那些学得不够好的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又巩固了自身所学和知识技能,一举两得。“一帮一,一对红”活动的逐步推广,带动了学院助学活动的全面开展,逐步在全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深了教师对企业行业技术发展的了解,为教学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通过承接企业工作任务和制定学期工作任务,教师对企业技术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认识,及时了解到企业、岗位的需求,了解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并把这些新内容引入到教学之中,更新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有益的补充,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2
确定目标,制定带教计划
把各科常见病及护理技术列为重点内容,结合专业特点设置培训内容,制定带教计划,建立检查和考核实际操作技能的制度,及时进行理论及操作技术考核并记录,做到年、季、周计划分明。通过黑板、挂图、多媒体观摩幻灯片、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及时通知各科收看多媒体专家的业务讲座,带教老师讲课指导,多渠道刺激听者的视觉、听觉,强化教学内容。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责任心强、耐心负责,具备良好的素质,熟练掌握医学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教学能力和经验,热心教学,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操作正规、认真钻研,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较丰富的主管护师以上的人员。每周集中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来解决护士提出的疑问,老师有教案,护理人员有笔记,实行弹性排班,让护士充分利用时间来护理示教室练习操作技术,重点训练其本专业的临床护理技能和急救技术。
计划实施
了解示教室的基本知识,带教老师要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各种物品定位放置,标牌清楚,摆放有序,保障护士随到随练,定期清点物品的数量,检查设备的性能,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故障,各级护理人员有带教老师首先介绍环境、各项规章制度,介绍医疗仪器的放置及常用器械的名称、使用方法及保养。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符合护理人员的注意和感知规律。将各种教学信息按一定的教学策略有序地组合起来,在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加强操作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在模拟患者身上测试护士的操作能力,找出薄弱的环节,分析原因,使其意识到错误所在便于纠正。应注意培养综合运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随时提问或有计划、有准备的进行,启发护士思考分析,掌握沟通技巧,合理利用形象教学手段激发护士的形象思维,从而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护士人员可实行分组练习,开展分组竞赛后分组讲评。强化操作对象,即患者的反应,注意和患者的评估和沟通。老师在带教的过程中要注重护士的心理发展过程,将自己的体会、经验教训告诉她们,正确引导学习树立为病人服务献身护理事业的思想。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建立业务技术档案。采取分类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突出重点的训练原则,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用竞赛比武的方式检验培训结果和业务能力,建立学分制等管理办法,考试和考核结果与个人切身利益挂钩,考试方法有平时考(每月1次)、定期考(每季1次)、专题考(每半年1次)、年度考(每年1次),考核形式有笔试、口试和具体实施操作,根据考核内容逐项打分,综合评价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并记入个人学分档案。每月考核结束后进行阶段小结,每季考核结束后组织召开学结会及带教会,发放征询护士意见表,征求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意见及要求,总结护士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护士的组织管理要立足一个“严”字,有错必纠,一丝不苟,培养护士细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组织纪律性,建立教学联系制度,定期向护理部汇报考核情况,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计划的完成。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3
(一)坚持将培训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在每年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中都将培训工作列入其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且将员工培训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培训考试合格率两项指标纳入基层单位党政正职的业绩考核,严考核,硬兑现,形成了公司党委领导、人事部门主管、培训学校实施、用人单位监督评价,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密切配合、有效协作的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重视培训的领导不是优秀干部”、“抓不好培训的班子不是强班子”,在公司上下已形成共识。
(二)坚持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公司把培训工作作为每周工作例会的重要内容,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为强化培训工作,公司专门选配一名现场生产经验丰富的副总师担任培训学校校长,公司主要领导定期到培训学校检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授课,公司机关科室长、技术专家、技术工种带头人等均被聘为兼职教师,规定了明确的授课时数和任务,并纳入了个人的年度工作考核,领导干部主动授课、带头上讲台较好地推动了培训工作的开展,营造了重视培训的工作氛围。去年一年,公司领导班子共计授课25人次,以实际行动支持和重视培训工作。
二、以提升三支人才队伍素质为重点,分层分类开展培训
(一)注重能力提升,强化关键岗位人才培训。一是开展 “短板”培训,提升管理干部能力。2005年以来,公司每年对科级干部和基层干部进行全方位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内容,细化考核要素。年度考核中,参与职工群众达2100人次,参与谈话评价职工群众达1200人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结果真实地反映了每名干部在哪些方面能力较强、在哪些方面能力较弱,公司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培训措施,帮助干部成长。近年来,公司先后举办管理干部班9期,186人次接受培训;有针对性选派82人次参加油田或集团公司管理干部培训班,提升干部能力。通过实施“短板”培训,职工群众对干部和基层班子考核满意率逐年提高,2008年,公司基层班子考核群众满意率为100%,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综合得分在85以上的干部占9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二是开展“增值”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围绕“钻井速度大幅提高、复杂事故大幅降低”的“一高一低”技术生产目标,公司不断加大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坚持“送出去”培训,积极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参加集团公司、油田组织的钻井新技术、优质泥浆体系应用和复杂事故处理等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开拓视野;坚持“请进来”培训,定期邀请油田内、外部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来公司授课,为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实现人才“保值”;坚持“内部交流”培训,针对口井完井施工后,及时召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完井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相互交流提高。2008年,公司先后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6人次外出培训,举办钻井技术、泥浆培训班13期,召开完井总结会议32次,较好地提升了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创新和解决现场生产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提高”培训,提升技能人才操作能力。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为主要内容,采取脱产培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和绝招展示等形式,开展以提升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性难题为主的提高性培训,先后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62人次。
(二)注重能力培养,强化涉外人才培训。走向国际市场,人才培训是关键。近年来,公司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施工队伍由2005年的6支迅速增至目前的20支,其中,哈萨克斯坦市场12支、沙特市场8支。为满足境外施工要求,公司不断强涉外人才培训。一是“送出去”培训。针对境外施工队伍急需的平台经理、电气师、安全官等岗位人员,先后选派47名具有一定技能和语言基础的人员参加油田和集团公司举办的培训班,提高他们境外工作适应能力。二是模拟演练培训。为适应国际钻井技术标准的要求,公司采取“课堂搬到井场、井场变成课堂”的方式强化实战培训,聘请有境外现场工作经验的平台经理或技术骨干作为指导老师,模拟境外甲方施工要求,对准备出国井队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使员工的语言和技能迅速提升,达到境外施工岗位要求。2008年,公司哈萨克斯坦新上6支钻井队员工全部通过模拟演练培训,施工井队到达现场后很快适应甲方工作要求。141钻井队在哈萨克斯坦占3井施工中,成功钻穿4397米巨厚盐层,创造了中国钻井行业陆地钻机成功钻穿巨厚盐层新纪录。三是跟班实习培训。公司每年都优选部分素质高、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员工到海外施工现场进行跟班实习,提高现场管理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2008年,公司选派42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员工赴沙特施工现场跟班培训,为公司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后备人才。
(三)注重素质提升,强化全员培训。一是强化新员工培训。2007年以来,公司先后补充新员工457人,为切实提高新员工业务技能,公司不断加大新员工培训力度。首先,对新员工进行为期30天的入厂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军训、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教育和钻井工操作基本功训练等。其次,组织新员工与经验丰富的师傅签订“师徒合同”,规定责任和义务,定期对师徒履责和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师傅每月享受150元补贴,已累计发放师傅补贴11万多元。第三,各基层井队针对包括新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坚持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活动,将新员工培训工作延伸到日常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新员工技能水平。二是强化员工倒班培训。针对外部市场井队长期在外施工,职工培训难的实际,公司首先从制度入手,先后建立完善了员工倒班制度和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与上岗、个人收入、单位评先及党政主要领导业绩相挂钩,使以班组为单位的倒班培训落到了实处。公司人事劳资部门每月在调查井队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订月度培训计划,并对培训学校和各基层井队每月培训工作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进行考核。2008年,公司共举办员工倒班培训班50多期,2500多人次参加了技能操作培训,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合格率达95%以上。三是强化以考促培。公司坚持以年度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比赛为契机,以考促培,以赛促培,根据油田统一安排,超前制订培训计划,认真做好技能鉴定和技术比赛前的培训。2008年,公司技能鉴定报名373人,全部参加了考前培训。通过强化全员培训,员工技能素质不断提升,在油田第九届工人技术比赛中,公司获得油田优胜单位、石油钻井工团体第二名、泥浆工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以完善动力机制为抓手,调动各方面培训工作积极性
(一)建立培训考核机制。为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公司制订下发了《员工培训考核办法》,将培训与员工上岗挂钩、培训与个人收入挂钩、培训与单位评先及党政主要领导业绩挂钩。一是规定员工每年参加脱产培训不得少于120学时,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未完成年度培训计划或者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的,次年初暂不安排上岗,在公司内部待岗培训,完成培训计划或补考合格后,由人事劳资部门根据情况安排上岗。2008年,公司58名员工因未完成培训计划或考试不合格推迟到次年重新培训后上岗。二是参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发放当月岗位工资80%,补考后仍不及格的员工,当月岗位工资沉没。三是对未完成年度培训指标的单位,在年度评先时一票否决,并对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给予扣罚。2008年,公司对2个培训考核不达标的国内项目部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扣罚;对3个培训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授予“人才贡献奖”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奖励。
(二)建立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为认真检验、评价员工培训效果,一是坚持年度对员工岗位能力与业绩进行考核。按照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服务不同岗位系列,分别制定具体考核内容与标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员工在同一市场区域考核得分在前10名的,在岗位晋升、出国选拔时优先考虑;考核不合格的,在公司内部待岗培训,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续签劳动合同。2008年,公司6名劳务派遣人员因连年考核不合格而终止劳动合同。二是坚持定期对员工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公司人事劳资、技术安全、市场开发等相关部门,不定期检查员工持证上岗情况,发现无证上岗或证件过期的,对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进行扣罚。三是坚持定期征求员工对培训工作评价意见,每次培训班结束,分别对学员和授课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建立培训运行机制。一是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以关键岗位人员、涉外人才和尖子人才培养为重点,规划各类人员参加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确保全员受培训。二是制定月度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计划的可操作性。每月由人事劳资科负责,在充分征集基层井队意见基础上,合理制订下达月度培训计划,将参加培训人员指标分解到井队,落实到班组。三是根据公司月度培训计划,各基层井队合理安排员工倒班,及时选派并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公司每月编发一期《培训简报》,总结上月培训工作,并对井队人员送培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培训任务落实。
四、以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不断强化培训基础工作
(一)加大培训基地投入。2007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520万元对培训井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和改造,使培训井场成为油田较好的培训基地之一。一是对培训井场的钻机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针对操作人员对新装备性能不了解、操作不熟练的实际,配备了盘刹、液压猫头和液压大钳等,并在井架二层台安装了逃生器,实现了培训与实战有机结合。二是在培训井场四周设置培训文化墙。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令、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井队岗位职责等内容书写在文化墙上,使培训的学员在井场就能熟悉相关操作内容、程序和要求,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三是在培训井场设置了多媒体教室和监控设施,使培训学员既可以在教室里学到的知识,又可以通过监控设施看到自己的演练情况,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并在教练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训练,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场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订下发《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专兼教师的责任、目标、待遇及工作标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来公司举办讲座,并不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单位观摩学习,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经验,为兼职教师“充电”。三是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针对不同区域的培训需求,选择专业对口、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4
关键词: 《JAVA》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 项目教学改革
《JAVA》课程是三年制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是该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对毕业生的调研状况分析,针对目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要差距较大,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良好结合,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完整的项目开发经历,对软件开发缺乏完整、清晰的认识。故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网络编程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形成软件编程方面的职业能力,在整个专业教学环节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1.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1.1项目教学的特点
项目教学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将知识分解为具体的项目是核心的步骤,但是分解的难度比较大,并且项目是否能有效地涵盖知识点也有待评估。
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出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地学好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给予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成就感,从而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创新的喜悦。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时间一般较长,如何控制过程的时间是其中的难点。另外,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需要很多资源,如何有效配套资源,保证项目教学的实施也是难点。
1.2项目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能否直接上岗成为用人单位首要考虑的因素。校企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增长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当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存在较大的困难,校外的企业和人才培训机构的运作成本较高,将此成本转嫁给学生的方法并不现实。
基于上述客观情况,软件技术专业的项目教学法改革势在必行,我院电子工程系计划在软件技术专业的《JAVA》课程进行院内顶岗实习。此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我们引进软件企业的运作模式,结合学院的授课资源,实施项目教学法,将《JAVA》课程的授课内容融入软件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
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思路
我们采用以“案例为载体、项目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基础JAVA部分教学所用项目为教师科研项目和企业仿真项目,JAVA企业级部分教学使用企业真是项目进行授课。在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子任务、子项目的学习和掌握,逐层递进为分角色轮岗的综合项目开发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习,培养学生软件设计、数据库设计技术、软件编程调试和软件测试的职业能力,并且依托“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在教学之外时间全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体化场所,通过JAVA项目的过程学习培养学生实际软件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实施了基本理论子任务子项目综合项目实施讨论师生互动综合过程考核项目验收评价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过程。项目角色轮换的具体工作任务完成依托“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提倡“学中练、练中学”,使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核心是教学流程,以案例为载体、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过程,选择适用的项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项目实施过程,定期项目组讨论、答辩过程,注重能力、知识,以及过程的考核。
3.1课前准备工作
了解学生的前接有关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确定项目子任务,子项目的内容结构和难易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确定以优带差,中间加强,为分项目组做准备;优化教材教学内容,以项目够用为原则并超越项目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的软硬件资源阶段检查工作。
3.2课堂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以项目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立体化教学流程。其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前期讲解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项目规范,任务分解,文档规范,需求规格说明规范;解项目要求、功能,分析设计要点;前期案例讲解+学生练习+做子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进行过程考核。
教学中期教师进行典型子项目讲解及引导式讲解,学生自主设计开发项目,进行能力考核;师生互动,项目分组讨论,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后期项目软件联调、完善、打包,文档整理,准备答辩;答辩,演示项目实现过程,知识考核;成果展示、交流、分享;回收项目成果(文档,系统)。
3.3课后知识延伸
通过软件技术工作室,让学生跟踪Java新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参与开源项目开发、参加各种大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将企业真实项目分解后引入课程教学,使学生及早体验与经历企业真实项目设计。
3.4总结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课程项目教学环境,还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教学督导观摩、企业同行参与等环节;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学督导的评价及同行的评价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进,为下一轮教学提供经验。重视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分析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JAVA》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取得可喜的成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实践注意力集中,针对问题能展开全面讨论;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通过对一个个任务和子项目的分析、解决方案论证和实现,学生针对同一类问题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在课外,学生依托软件工作室能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学习;四是培养了学生综合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五是教师教学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高,项目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进行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实施项目教学。
在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项目教学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有利于查阅资料,但少数自制力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上网、下载电影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直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没有学习成就感;二是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三是在后期的项目考核环节人员分工的合理考核存在问题。
总之,在实践《JAVA》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改革中,我们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践行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懂得了怎样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5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为使“农远”工作扎实开展,我校成立了以一把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村完小校长为组员的远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农远”办公室,成立了“技术指导”、“管理维护”、“培训应用”三个工作小组,具体谋划与落实各项“农远”工作。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召开农远工作会议,校长每次会议均亲自参加并作重要指导。
二、加大投入,服务教学
为了让全校师生都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丰富资源,促进各校之间的网络交流,学校自筹资金1.5万元将10M的光纤入户,依次接入到各行政办公室、学科教研室、专用教室,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形成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使用远教设备与资源,我校每年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远教活动,学校对参加人员都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教师农远作品在县级以上获奖的,学校为其报销参评费。学校重视在农远工程上的投入,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都占公用经费的近20%,近两年更是投入了20多万元,超过公用经费支出的30%。
三、建章立制,严格管理
农远设备和资源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关系到农远工程能否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我校在近几年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1.制度保障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计算机教室使用与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与管理制度》、《演播室使用与管理制度》、《远教运用检查考评制度》《卫星接收点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资源下载和软件装入监管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登记制度》等有关制度,对农远设备进行了科学而有效的管理。
2.安全管理
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孔繁波、纪晓朋及学校后勤领导、电工先后几次对电路进行了改造,把防雷、防盗、防损、防尘工作落实到人。为了加强计算机教室和公开多媒体教室的安全使用,做到了定人定机定位。开始一个月,信息员负责接收、整理、刻制光盘。学校有专人负责考核教师每周利用电教室上课的情况以及上课后的记载与反思情况,并将其纳入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中。学生利用空暇时间到机房查阅接收资源平台中下载的“少年文化”课外知识。每学期末,都要全面检查远教设备,清点设备与软件光盘,保证设备不缺失。
3.设备维护
我校农远设备使用率高,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我们首先发挥学有专长的孔繁波、纪小朋老师来做好设备维护工作,技术上紧紧依靠他们,做到小问题不出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本身担负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设备的维修都是利用课余及周末时间完成的,而且不计报酬,始终为农远工程默默奉献着。
4.资源管理
实施农远工程的核心是应用,我校分科目、分年级建立了资源厍,将下载资源和教师新开发的资源分门别类保存,并列出目录,利用校园局域网,让教师轻松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校将光盘刻录任务落实给孔繁波、纪小朋老师,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模式一和模式二学校卫星教学资源和光盘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重视应用,凸显效益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农远设备“宁可用坏,不可摆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加大力度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率。
1.加强培训
我校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先后派出五人次参加省级技术骨干培训,一百余人次参加了市级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校利用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在实践中坚持做到“四结合”,即:技能与课改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竞赛展示相结合,现代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同时还制定出了三阶梯培训方案。
第一阶段培训重点教会怎样在教学中使用模式二的各项设备,怎样利用系统资源平台进行寻找或下载教学资源,怎样在教学中接收并使用空中课堂,怎样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幻灯片,旨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能用模式二。
第二阶段培训主要教会教师用Flash等软件自制出好的课件,使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阶段培训主要是提高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和课程资源的整合”的能力和水平,科学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我们的课堂教学。
2.服务教学
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市有关政策,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和鞭策教师积极应用农远设备与资源。凡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新秀选拔课等,都要求必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农远资源特殊的优势与魅力所在,我校教师争相使用,有时出现几位教师同时要求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的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采取了远教课表预约制度,以保证远程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3. 整合资源
对于这些丰富的大量的课程资源,我们做了精心的管理,储存。 由于计算机硬盘的空间有限,我们先后购置了40G、80G、160G的硬盘和VCD、DVD光盘,还安装了DVD刻录机,保障了信息的存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教师使用,为此,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学校教学计划实际进行再次的筛选,建成了适合自己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各学科研究性学习平台,教师称其为“资源超市”,教师在学科整合系统资源平台的超市里进行学习、备课,使用十分方便。对于资源管理还要及时更新,及时将用过的资源刻录成DND、VCD光盘存储,可供以后查找备用。
4.科研驱动
吉林省电教馆在与“农远”试点校开展“面对面示范性培训”与“一对一辐射性指导”的“双教一课”应用研究的试点工作。其目的是运用教育科研,对农村中小学的教与学终端,发挥直接性的辐射作用,从而做一种研究层面上实践性的尝试。近三年多来, 学校以“走进农远、携手前行、共享资源、均衡发展”为指导方针,重点抓了“双教一课”应用的研究。
5.网上办公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6
【关键词】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84-01
为满足临床护理发展需要, 如何强化护理人员自我培训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培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2013年5月我院护理部开始着手建立护士院内培训基地,探索以临床护理专业需求为导向的系统化培训模式,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理论学习与临床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1860张,全院现有护士1499人,男10人、女1489人,年龄18~55( 39.00±12.21)岁。学历:硕士13人,本科378人,大专717人,中专391人;职称:高级20人,中级372人,初级及其他1107人。入职一年内(N0级)96人,入职2-3年(N1级)325人。
1.2方法
1.2.1院内护理技能培训基地的建立 医院专门提供场地作为培训基地:设有培训病床单元4张,备有各种规范操作技能的物品和器械、人体操作模型、成人心肺复苏模型,基础护理操作规程、护士礼仪、护患沟通等护理知识光碟以及计算机、投影仪等护理教具。
1.2.2管理方法 培训基地由护理部负责培训工作的副主任负责, 另配2名专职人员(均为本科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专门负责护士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等工作。
1.2.3培训方法
1.2.3.1确定培训目标 根据不同层次护士需求,制订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临床护理实践的相关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计划。目标是通过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工作的应用能力,增强护士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意识。
1.2.3.2 分层次培训管理 将培训对象分为5个层级:N0级:入职一年内,培训护理基本技能项目7项;N1级:入职2-3年,培训项目为6项,N2-N4级为工作三年以上,以不同学历和职称划分,为3项;另外有目的地进行专科护士选拔和培养,通过规范化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临床护理人才。
1.2.3.3确定培训内容 确立护理技能培训计划;修订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并提前下发; 为临床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提供了指导和评价标准。
1.2.3.4组织全院N0-N1级护士到护理技能培训基地轮转培训:护理部制定培训项目,各科室派护士到示教室进行培训,指导老师给做示范后,护士在示教室进行练习。每季度在示教室对各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抽考。
1.2.3.5 培训具体实施: 每次进行培训前,护理部专人负责具体培训安排,包括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准备模型、各种培训物品、安排各科室的培训时间等。
1.2.3.6改变培训模式 培训方式由原来集中培训 1 种方式变为 5 种,增加了小组培训、开放练习、多媒体示教、走动式培训等方式。
1.2.3.7培训效果评价: 每次培训考核后,将考核成绩通过 OA 系统向全院护士公布,对培训考核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利用全院护士长会上进行逐一反馈。
2效果与讨论
2.1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安全 新毕业的护士护理基础理论、技能不扎实,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对专科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不够,进入临床工作很难适应。培训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升华过程。有计划、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为培养新护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专科护理队伍的整体护理水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全面的提升[1]
2.2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了护士技能操作的综合能力。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和改变考核方法使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临床应变、无菌观念、查对意识、关键手法等方面均得到提高,有效地避免了护士机械记忆操作的现象[2]。采用启发式培训,在考核中结合操作进行理论提问,激发护士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护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2.3创建了护理特殊专业走动式培训模式
针对手术室、ICU等专业性强、护理时间相对固定的护理专业,护理部调整培训计划,实施“走动式”培训,专职培训人员在本科室现场培训、讲解、考核,既保证培训效果,又提高培训参与率,还保证科室工作有效运转
2.4培养了广受好评的护理人才
在2013年全市青年护士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护理专业技术团队体总成绩一等奖、皮内注射单项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2.5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对护士技能操作的满意度≥97%。培训基地的建立与运行也得到了 90%以上的护理人员的满意和认可。
为培训“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护理人才,我院确立了“扎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的护理培训指导思想,在扎实基础的同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并在面向应用的基础鼓励创新。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4]。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黄丹莉,魏毅.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护理能力评价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86.10
[2] 林惠珠,柳芳登.ICU轮转护士呼吸道护理操作技能阶段性培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6,21(1):16 17.
[3] 蒋进枝.以点带面法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73.5
[4] 李洪艳,朱学敏.浅谈提升护理人员能力及其策略[J].护理学杂志,2005,20(6):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