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一、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四年级阶段的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终身学习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距离《课标》的要求还很远。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更突出,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陔子的阅读情况,我对本校中高年级随机选取100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

一是了解我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能力低下。通过调查发现,喜欢课外阅读的占23%,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能够查字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占10%,作读书笔记的占5%。

(二)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一直以来,课外书被认为是闲书,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作用,没有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漠然视之,读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学生不会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四、调查总结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不同的学生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那我们,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上网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更爱看书,写作能力也强。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这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长自己放弃学习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中小学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3、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2

一、何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首先就拿外沙乡人们政府副乡长袁芳在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提到的数据开始。文中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展开以来,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截止2009年,外沙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比例已达到90%以上。通过调查,75%以上的农民表示,他们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看病的费用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他还提到,参加医保后,更多人走进了大医院,大医院不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了。

(1)真理解了吗?

文中第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数字是90%,那还要的那少于10%的人是怎么回事,虽然相对于九,一显得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以一亿为基数,就有近一千万人没参加,这可就不是小事了。但为什么呢?是出于对该制度的不理解吗?当然90%的比率对于发展中的制度已经是不错了,但问题是他们又是否对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充分的理解?毕竟,该制度的推出不是为了显示人们对政府制度的支持,而是为了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

调查发现不参加的群众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而参加的群众又普遍反映不满意,甚至抵触情绪。

这首先暴露的就是它宣传上面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同学请我帮忙推销洗发卡,20元一张。她向我诉说了其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免费洗4次头,白送你36元,做头发打六折,时间不限,永不过期。听着是不错,但当我问及洗发质量时,她也不了解;当大家认为那36元以后洗发能用,都挺心动时,我找她确认了一下,她告诉我那36不过是按原来洗4次头的价位能省下来的钱,实际上就是只能洗4次,末了,她还建议我别把事说透,就让人这么误会着,否则卖不了。结果,最后一共卖出一张,我自己买的,全当帮朋友。其他人听了事实,果然不出她所料,散了。

当收到普遍较低的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时,我们不难联想到,那么多人的不满意是否就是因为为了有更多人参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没说清楚,让人产生了不该有的误解,产生了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过高期望。若无意那就是失责,有意就是欺骗,是犯罪。

对于失责,除了上文的说多了,还有一种就是说少了:没让人们看到它的长远利益。这直接影响到了那少于10%的人。

(2)真实惠了吗?

90%之后出现的另一个百分比是75%。用同样的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它的对立面,那剩下的25%。不是给补贴了吗,怎么还会不减轻负担呢?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一大病统筹为主,对于小病仍有农民个人负担;对于大病,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还是看不起病,于是就干脆不看,那样他们还是得不到实惠。

至于那75%,我还得问,是真的事实上减轻了负担呢,还是意识上感觉得到了实惠呢?这儿就有个认为得到实惠反而加重负担的例子:

父亲生病住院,在出院时,由于父亲参加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故可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回到家中,儿子给母亲说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时,遭到了母亲的反对,随之母亲就给儿子算了一笔账。

原来,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规定中,住院是先提条件,且住院费必须高于200元。这样,像父亲这种可住可不住院的情况就必须住院才可以享受报销。

如果不参保,父亲仅需检查完后住院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这样,费用如下:检查费658元;住院及护理费五天合计225元;生活费,交通费,杂费共合计200元;医疗费约合3000元;总计4008元,不反而比参保省了2545元。

上下一对比不难发现,多出了的,一是住院费,二是药费。前者好理解,这药费又是怎么回事,不是同样的药吗?

原来,同样的药物,在医院的价格是普通药店的几倍,参保者仅可享受药费报销45%,一来一回参保者实际上多消费了,却还以为自己的便宜了,难保这75%中就没有这样的人。

(3)真去大医院了吗?

袁芳副乡长在文中还提到了,医保让更多人走进大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事实上,许多地方的乡镇医院根本够不上那个大字,就比如说前几天,爸爸的老领导在青海旅游时出了车祸,送达那的省院,为了能先看病,还得塞钱给其他病人,让他们等等,因为器材太有限,不这么干还得等十几天,可当时人可就快死了!那的省院可远远及不上这的市院,更何提县院呢?而规定却严格要求如果你想报销,就只可以在当地的乡镇医院看病,而一般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严重流失,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4)真的说不完

其实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就比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工作地就无法享受到许多,二在他乡更没人在这方面为他们服务。在我们社区,在8000余入住人口中近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口,当去社区询问居民参保情况时,工作人员为我一一道来参加各种保种的人数,但我发现,这些人加在一起不过2000多人,这才知道外来人口根本不在关注人口范围内。还比如说受益面狭窄等。

就我今天只围绕了几个城市小范围讲,也可以发现,各城市差距大,上文提到的百分数或多或少还可以增加减少,也就说明着问题可能不我说的还严重。

三、对策及建议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

一、我县农村有线电视现状

农村广播电视台站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利益分配问题。农村广播电视一旦收回归口到县广播电视局,将面临如何有效保障县广电局、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三者经济利益的大难题;而且县广电局将对所有农村有线电视投资进行全面负责,届时如何制约并激励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有效保障效益产出问题。

(2) 人工收费成本高。由于收费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对广播电视台站的管理几乎成了单一的收费管理模式,影响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

每年支付的收费管理成本就约占总收视费的20%。人工登门收费本来就花费人力,加之一些用户存在拒绝交费和恶意欠费的现象,需要反复上门收费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收费高峰期间,更是需要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忙于收费,而影响网络正常的管理和维护,容易造成网络故障增加,信号质量下降,反而更加剧了收费的难度。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县级有线电视设备相对落后,没有终端控制系统,只有依靠人工逐户进行收费。

2、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乡镇有线电视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低下,在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维修不及时,态度较为蛮横的现象,使得入网率和收费率降低。

3、有线电视独家经营的坚冰已经打破,ip数字电视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冲击日益突显。

三、应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如何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收费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1、解决收费难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适宜的加解扰收费管理系统。

它不仅可以增加网络运营的经济效益,减少收费成本,同时也能加强内部管理,杜绝管理漏洞,减少与用户间的矛盾,使有线电视网络管理部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的运营和发展中去。

利用这种技术,就能谢绝那些未交费或未经允许的观众收看,而那些交了费或经许可的观众就可以重新恢复电视信号,实现收看的目的。它在电路上采用的方法是在catv分配网和用户电视机之间增加了两个装置:解扰控制器和解扰器,通过这两个器件能对用户进行有效的收费。解扰控制器的工作与否受有线电视网的控制,用户交费,控制器控制解扰器工作,用户能看到电视;否则,电视画面将受到严重的干扰。

当前比较流行的加解扰收费系统是先进的加密系统,采用这套系统,运营者可根据每一用户付费情况,对节目进行加解密,控制用户收看状态,加强收费管理。

2、对乡镇有线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

乡镇有线电视的垂直管理,可规范乡镇广播电视站各项规章制度,对收视维护费进行明确规定,人员由县广播电视局和原乡镇广播站共同组成,人事编制纳入广播电视局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量化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统一收费标准。从而形成正常的资金积累,届时,无论哪个乡镇网络出现问题将会举全局的财力、物力、人力加之维护保障,这一点是垂直管理前任何一个乡镇都无法办到的事情。

3、保障收支平衡。

由于城乡联网、旧网改造,投资过大,债务过高,偿还能力较弱,还要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发挥产业的功能,增加创收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4

一、基本情况

1.教师配备。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有2所小学因无人授课或兼课而无法开课,有8所农村小学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或是支教教师兼课,有3所农村小学采取复式教学(一至五年级合为一个大班),有2所农村小学由专职教师任课,其中有10位任课教师被调查,只有4人符合学科专业学历要求。如表:

教学设备(10所农村小学被调查)

一至四年级不开足课的,是由于没有专用教室上课;六年级不开足课的,甚至不开课的,除了没有专用教室上课外,“副科”让给“主科”,一切为升学考试让路。

2.教材的使用情况。被调查的10多所农村小学中,有60%以上的学校尚未使用或是完全不使用2002年全区统编的小学音乐教材。据了解,不使用教材的原因是:一是教材过难,不适合农村小学使用;二是由于经济和思想问题,条件与环境的制约。三是音乐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较低。

3.课外活动方面。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中,能够经常地坚持开展音乐课外活动的学校,只有3所;有2所学校只是断断续续或是应付上面检查和参观而展开;有5所根本没有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绝大部分学生一到课外活动时间都回家帮干家务或农活。

二、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师资在数量上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

1.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根据调查,笔者亲眼看到,平均每8个教学班级,才配备一名音乐教师,而且是兼课、代课教师。更甚的是临时顶课问题较为严重,农村小学对音乐师资的需求相当紧迫。除了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外,县教育局的同志还向我们介绍了情况说:其它的农村小学也是类似的情况,有的甚至更加严重,乡(镇)所在的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师由专职音乐教师,其它村小学音乐教师非常不固定,多是临时的、代课的、兼课的,甚至有的边缘山穷的农村小学,连临时顶课也没有,根本就不开音乐课。

2.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修养太差,教学水平极低。(1)极少经过正规的学校专业训练。全县小学音乐教师经过正规的高师、师专、师范学校教育的仅有4人(其中3人分别在县城一、二小学任教,有一人改行)。另外,由于本身为高师音乐专业提供的人才太少,而且素质又低;还有就是各种条件太差太苦,外地人也不愿意到此任教。近几年来,县政府下了一定的力气抓教育,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一些招生名额,把自己的生源送到高等艺术示范学校学习,培养师资。但是由于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音乐课极不正常,即使是全县挑选出来的、通过严格专业考试的,其音乐素质方面还是极差,这样毕业生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如此恶性的循环,使得长期以来的音乐教育状况改变甚微。

(2)缺乏专职的音乐教师。从调查结果看,专职音乐教师所占比例很小,多是代课的、兼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数对如何备音乐课、如何编写音乐课教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怎样上好音乐课等,一窍不通,只是应付了事。

(3)缺乏教学设备。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中,仅有5台风琴,其中有2台破烂得根本法不出音,有1台发音不准,漏气,8台电子琴,有3台发音不准,有2台很小,只有三组音域,类似玩具。全无固定专用音乐教室。录音机小得可怜,声音沙哑。代课或兼课的教师什么乐器也不会,极个别教师只会弹一个调(C)简单的单音其他教具一无所有。

(二)教学经费紧缺

1.从上级教育部门下拨的教育经费有限,或是分歧多,到各个村小学时是极少。有时只能维持当月或一个学期的笔、墨、纸张等教师日常办公上课用品开支,更谈不上购置教学设备。

2.由于经济条件极差,农民收入很低,农村小学因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三)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1.待遇上不平等。由于音乐课不是主科,与“升学”无直接关系,音乐教师对“升学率”没有直接的贡献。在评职称、评先进或其它评比等都没有音乐教师的份,比别人低一档。有的音乐教师忍受不了这口气,改行、调出或改教主科。某村小学一位音乐教师高专毕业后,任教已有五年多,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教师水平较好。平时组织合唱队、各兴趣小组参加各种表演活动并获奖受到好评,就是由于她是音乐教师,转证的指标给了另一位教主科的教师,她心理受到很大委屈和打击,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致使她辞教到广东打工。

2.领导不重视。县教育局、乡镇教育站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领导存在着严重的思想问题,轻视美育、“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升学率”的指导思想较为严重。制度不全、措施不力,把学校音乐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调剂的学科。这也是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四)音乐教学方法落后、陈旧

1.在音乐课教学上“师示徒效”式,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极为单调的口传心授,直能背唱全曲为止。大多数教师都是先教会歌词,再根据歌词来学唱歌谱;有的不管是什么歌曲,总来个分组“轮唱”或“领唱”,以示调节课堂;有极个别能够用沙哑的电子琴弹单旋律,每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总算过得去。至于什么是导入新课、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法、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合作探究等,那简直是凤毛麟角了。

2.县、乡(镇)组织各种优质比赛课、观摩课、教法研究课等交流学习活动极少,很少组织教师开展业务研讨和学习。不利于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不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促进。有位音乐教师很动情地对我说:“我今年已56岁,在农村小学任教已经30个春秋了,一直是兼任音乐课,可从来没有一次机会到镇上观摩学习的活动,也许这辈子在没有机会了。”这样的例子何止一个?

(五)关于教材问题

1.现使用的教材是2005年秋季起自治区统编的一套小学音乐教材(简谱版),农村的音乐教师普遍反映,教材没有根据农村特点,不太适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教材在乐理知识太深、节奏律动训练太复杂、歌曲太大而缺乏趣味性、儿童性等方面,给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就是教学参考资料、音像资料等几乎空白。

2.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村小学连起码的录音机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组合音响,根本不能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完成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任务,也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六)关于课外活动情况

1.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有百分之九十的学校领导不重视课外活动,不纳入全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意识淡薄。每天到下午4时30分以后学校都是静悄悄的(课表上写5时20分放学),领导、老师、学生都回家帮做家务活和农活了。(各校领导老师基本上是本村人)。

2.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没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活动计划,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因地制宜地组织活动,如音乐游戏、音乐故事、合唱队等各种兴趣活动。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5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护理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农村社区护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医疗条件较差,农村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在家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加上各社区护士也处于从医院护理走进农村家庭护理的转型期,面对广博的农村社区,护理人员就存在着编制不足,护理能力欠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1 资料

1.1 资料来源 某区统计局提供的全区总面积、居住人口。区卫生局人事科、医政科提供的社区工作人员档案资料,区卫生局工会提供的职工健康档案。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护理信息,则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获得。

1.2 基本资料

1.2.1 某区全区总面积为1500.66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 99.07万人

1.2.2 社区工作人员构成比

项目 卫生技术人员

护理人员 全科医生 公卫人员

人数 329 798 34

构成比(%) 28.3 68.7 3

1.2.3 社区护士学历及职称情况

项目 学历 职称

中专 大专 本科 初级 中级 副高级

人数 323 5 1 208 118 3

构成比(%) 98.2 1.5 0.3 63.2 35.9 0.9

1.2.4 社区护士年龄结构情况

项目 年龄结构(岁) 工作年限

≤30 31-39 40-49 ≥50 ≤10 11-20 21-29 ≥30

人数 208 98 17 3 96 156 69 8

构成比(%) 64 30 5 1 29.2 47.4 21 2.4

1.2.5 社区护士健康状况

疾病

名称 高血压 腰椎间

盘突出 肝脏疾病 睡眠不足 其他慢性

疾病

人数 69 32 57 123 89

构成比(%) 21 9.7 17.3 37.4 27.1

2 现况分析

2.1 社区护理人员情况

2.1.1 从上表看该区社区工作人员现状,全区社区护士在岗329人,全科医生798人,公卫医士34人,依照医护配置比例,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2.1.2 从社区护士学历职称看,中专学历占98.2%,护理人员职称普遍较低,由于学历起点低,加之人手紧缺,导致护士继续教育情况不乐观,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知识结构不全面,这也加重了护士成长的难度。

2.1.3 从社区护士年龄结构情况看,30-40岁护士占30%,这部分护士绝大多数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家庭的照顾,作为家长的护士下乡在外很不安心。

2.2 护理人员思想状况 问卷调查发现90%的护士感到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因每天下乡,不能照顾家庭,下乡路途远,交通不便,自驾摩托车有许多的安全隐患,下乡接触的人员素质不一样,委屈难免等诸多原因导致护理人员思想不稳定,如不安心于工作,年轻的护士想跳槽到大医院工作等。

2. 3 社区护士的能力

2.3.1 综合护理能力 综合护理能力主要包括各专科护理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能,社区护士即全科护士,将面临各种病人和残障者,如外科术后的病人、中风恢复期的病人、精神病人或临终病人等。在工作中难免要用到内科、外科、妇科、精神科、中医科以及老年和康复等方面的护理技能。但目前绝大部分护士都多年在街镇卫生院工作,履行的仅仅是打针发药最最基本的护理操作,离全科护士的要求相差甚远。

2.3.2 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护士不同与医院的护士,常常处于独立工作状态,将独立进行各种护理操作、独立地运用护理程序、独立地开展健康宣教、独立地进行咨询或指导,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通过调查55%的护士不能或不愿独立承担护理工作,表现为工作畏首畏脚,遇到特殊情况应对能力不够。

2.3.3 自我防护能力 社区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包括法律的自我防护及人身的自我防护。通过调查60%以上的护士防护能力不够,如在病人家中进行护理操作签字手续不到位,随身携带贵重物品等。

3 对策

3.1 加大政府投入,增取社会支持 发展农村社区护理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政府的投入是关键。唯有加大政府投入,才能解决护理人员紧缺的核心问题,同时在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整合、合理流动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交通、文化、人群的卫生需求等实际情况,科学地配置人、财、物等卫生资源。

3.2 切实转变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一是要提高农民群众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努力转变农民群众的健康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公众保健责任感,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二是要转变社区护士的观念,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思想,尊重病人,帮助病人,努力做到四个转变: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康复身心转变;服务对象从为病人服务向为群体服务转变;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从临床护理向社会医学心理医学等学科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护理向院外、社区、家庭服务转变。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6

1 基本情况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海岛县,全县由32个岛屿组成,其中有居民岛10个。常住人口4.4万人,非农业人口1.6万人,农业人口2.8万人。

2 调查目的

了解长岛县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发现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监管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全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 调查对象与内容

3.1 调查对象 长岛县常住人口,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和在长岛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被调查者现场自主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

3.2 调查内容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需求。

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1 年龄组成分析

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11%,在19岁―30岁之间的占30%,在31岁―40岁之间的占32%,在41岁―50岁之间的占18%, 在51岁―60岁的占7%,在61岁以上的占2%。

4.2 食品关注分析

对于食品各个方面关注度由高至低分别为食品的价格,食品的色泽、味道,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配方,厂家信息,其它。

4.3 食品安全隐患分析

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种植养殖环节的占13%,在生产加工环节的占42%,在批发零售环节的占28%,在餐饮消费环节的占17%。

4.4 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担心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病死牲畜肉,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食品过期变质,食物中毒,蔬菜中农药高残留,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如防腐剂、色素),虚假或错误标注,其它。

4.5 外来人口对海产食品的认识

在被调查者中,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占总人数的13%。其中,对海产食品的有关卫生常识非常了解的占0%,了解一部分的占23.1%,了解一点的占61.5%,一点不了解的占15.4%。

4.6 对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需求

按照监管措施的有效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对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企业严加惩罚;加强宣传,让消费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行政主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曝光典型案件。

5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产生原因

5.1 由于耕地和水源的问题,长岛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不能做到自给自供自足,主要来源靠商贩从岛外运输进来。经历环节较多,储存周期太长,无法保证食品质量,由此导致食源性疾患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5.2 同样的原因,群众生活所需的猪、牛、羊等肉类食品基本上是靠商贩从岛外运输。有部分是把活的家畜家禽运输进来,一边圈养一边分批屠宰上市;有部分是将家畜家禽在岛外屠宰好后,将肉及肉制品运输进来。圈养屠宰的地方卫生条件较差以及在养殖过程中滥用畜药、激素的现象导致肉类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5.3 食品进货把关不严、配货渠道不清晰,采购、销售纪录不完善、食品陈列和储藏条件达不到要求、农村群众不重视索证索票等等因素,导致群众买到过期食品或不合格食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招回和追溯源头。

5.4 外来人口对海产食品的卫生常识缺乏了解,比如不知道河豚鱼是有剧毒的鱼种,某些鱼类贝类加工不当也可引起中毒,吃海虹喝啤酒会导致拉肚子等等,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5.5 相关部门对农村群众的宣传和引导不能完全到位,导致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保证安全食品。比如大部分农村群众喜欢食用自己家腌制的咸鱼和虾酱,而这类食品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6 农村的小餐馆、建筑工地食堂等经营面积不足,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未经体检和培训即上岗,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很难达到卫生许可要求;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市场的小吃摊等没有固定的经营门店,卫生主管部门无法核发“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也就无法核发“工商营业执照”,低标准经营、无照无证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6 防范措施和监管建议

6.1 针对长岛县耕地面积极少的情况,政府要重视起来,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分配好耕地的使用,规划出一定的耕地面积用于种植蔬菜,优化种植品种,多种植一些产量高、营养丰富、易于保存的蔬菜品种,保证岛上居民在因天气原因无法运进时还能吃到部分新鲜的时令蔬菜。

6.2 针对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要对进岛的家畜家禽进行严格检疫,对肉类成品和半成品,相关部门更要充实检测队伍,加大抽检力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检验结果,指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安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