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1
“西化适应走向”,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和市场体制内在的推动力。道德教育模式的设计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标,培养市场体制所需要的理性的“经济人”。认为西方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模式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确立市场体制所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必须以“西化”为具体方向,设计和建设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道德教育体系。把培养市场主体“经济人”做为培养目标,把“合理的功利主义”和“合理的个人主义”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价值观念,把平等、诚实、守信、负责等市场伦理规范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把多元价值下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做为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西化适应走向”,正确地看到了市场体制在中国建立的这一必然趋势,道德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被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注定要为发展与变革服务;看到了市场体制不仅将解放生产力,而且也解放和提升人,总体上趋于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表现在市场参与的独立人格、自由与权利、竞争与效率、公平与守规则等观念的确立;看到了西方和中国市场经济对道德、道德教育的共性和一般要求;看到了我国政治依附型的理性道德教育模式对个人自由的过份约束和对生命激情的压抑,以及其对于市场伦理要求的抵触,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提出了对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道德教育和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化道德教育的合理否定和超越。
然而,“西化适应走向”对市场经济给社会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道德教育除了直接为社会经济规定并为经济服务,要不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从道德教育提升人的终极目的上对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道德影响给予适当的抑制呢?即要不要在培养追求合理利益的“经济人”基础之上,将他提升为高尚情操的“道德人”呢?或者说,道德教育有没有超越市场经济要求的其他终极性追求呢?“西化适应走向”似乎忽视这些。不同国家,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及儒家思想传统的影响这些事实,主张道德教育的全盘西化,显然是行不通的。
“传统适应走向”,同样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为市场经济服务,并应成为其精神支撑点。但认为道德教育不是通过培养市场所需的“经济人”直接为市场经济开辟道路,而是通过以“性善”和“仁爱”为核心的教育来提升“经济人”,为他们寻到失落的精神家园,批判和抵御现代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滑坡等负面效应,从而反向的、间接地完善市场经济;认为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市场化没有根本的冲突,象东南亚那样,只要将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加以合理的转换,同样可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精神支柱。因此,主张在传统的视野里重建当今的道德教育模式。如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张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等。
“传统适应走向”,正确地看到了市场经济这一不可回避的现实,肯定了传统道德教育是我们今日重建道德教育模式的根基,看到了我们无法割断历史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可能带来的道德教育中非常严重的问题,看到了道德教育在完善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然而,“传统适应走向”只是无可奈何地承认市场经济的存在,不是直接性、促进性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是用间接地、纠偏、完善、补充的形式为市场经济服务,是一种被动的适应。似乎不愿意承认,由于小农经济的眼光和封建专制政治的限定,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导精神同市场化、现代化是相抵触的。过分渲染和夸大了市场化、现代化的负面,以致不承认西方现代化的成功与其相匹配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
“融合超越走向”,主张道德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不要一味地为政治、经济服务,充当社会的工具,培养社会需要的“政治人”、“经济人”,应该有其本位的价值,即培养人格完善的“道德人”,对人格进行提升。主张从中西道德教育融合的角度重构道德教育模式。吸收那些人类共同性永恒性的道德价值规范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以人类共同性终极性的道德追求作为道德教育对个人激情和欲望的压抑,倡导传统道德教育的民族性、理想性,反对西化道德教育中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强调道德教育要把人从物欲、利己中提升出来,实现人的精神本质,从禁欲、社会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主体性本质。
“融合超越走向”正确地看到了道德教育单纯作为政治附庸、经济工具的时弊以及道德教育有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而直接提升人、解放人的根本性的一面;清醒地看到了中西道德教育各自的优缺点;看到了道德教育中的终极价值以及永恒的共同性的理想与规范在当今中国道德失范的情况下的重要意义。然而,“融合超越走向”似乎回避市场经济对道德教育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更多地看到市场经济对道德伦理带来的负效应,看不到市场经济本身的伦理内涵和对人的提升与解放的重要意义,不懂得道德教育之于人的提升与解放是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正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尽管“融合超越走向”以一种超然于现实经济和政治之外的态度,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实质上是以一种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适应经济和政治要求的,也无法回避现实。即使如此,它对于现实的态度仍是消极的,其超越的理想注定要落空的。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道德教育走向的选择都只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重点性需要而提出的。如果我们把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看成一个生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以上三种选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它们都包涵在道德教育自身演变的逻辑之中。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教育模式的存在和演变、归根到底要由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和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然而道德教育又决非市场体制的简单附属物,相反它经常落后于或走在经济制度变革的前面,对市场体制的形成与完善起着阻碍或推动作用,同时道德教育又有它相对独立的追求,即对人的直接提升和解放。换言之,面对市场经济、道德教育既要适应,又要超越,这是它的主体性的表现。而这种适应与超越的主体性表现在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之中。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2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的价值引领与道德判断。在中小学中,班会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应用更多的就是主题班会。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策划,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活动。主题鲜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讨论思想品德问题,也可以讨论班级工作,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思想,开展表扬与批评。形式多样,主题报告会、演讲和竞赛、座谈和辩论、文艺表演、经验介绍等。让每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道德素质。然而在班会课现状中,却违背了初衷。要不就是班主任一言堂。从思想动态到纪律,从考勤到学习,从卫生到作业,拉拉杂杂说一大堆,结果学生什么也没听进去,什么作用都不起。要不就是场面热闹,却无内涵。如一节《自信伴我行》的班会。内容有:小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发言《你自信吗》、配乐诗朗诵《自信之桥》、小品《自信才美丽》;全班宣读《自信》宣言书。最后就成了,班干部应付差事,同学无聊撑场面。
2心理教育涵义及形式
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理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其目标为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各类学校积极挖掘本地资源,采用各种形式开展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完善人格。心理辅导课是心理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它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下,心理辅导课的课时极其有限,而且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整合。班主任则是心理教育强大的支持力量,而班主任的心育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心理—道德教育涵义及形式
3.1心理—道德教育
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分析学生问题的时候,总是可以发现心理原因和道德原因共同存在。如一起青少年团伙抢劫、案,罪犯均为初、高中生,从这一案件的表层原因分析无疑是道德沦丧,但深层追究会发现,在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爱寻找刺激的心理特点之上,再加上道德认识模糊时就有可能走上“街头拦路行凶”。而现在很多中学生自杀案例背后,除了自身的认知偏差、耐挫力差等心理原因,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悲剧发生的根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更好地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于是提出了以心理教育为基础,道德教育为导向的“心理—道德教育”。这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教育过程。
3.2心理———班会课
在“心理—道德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并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笔者尝试将这两大教育的实施形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心理———班会课”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心理辅导课与班会课相结合的探索。调动班主任的力量,利用班会的形式,融入心理辅导课的理念,实现更好的教育功能。比较来看,其有以下特点:
1)从主题来看,在道德目标的引导下,更加细化心理目标。
在传统班会课的目标中,更加明确主题,并将主题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挖掘在此道德目标之下,与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从而培养、训练,在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实现道德目标。什么主题最能感动学生?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能引起兴趣,这是前提;二是具体可感,越是感性的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就越大,空洞、苍白、抽象的理性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是很小的;三是越原始、越真实越好;四是能吸引人的多种感官参与;五是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净化人的心灵。否则就没有德育价值。
2)从形式来看,更注重活动性、体验性和全体性。
从传统的班会形式看,虽然活动较多,但较浮于表面,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其中。心理———班会课是以活动为中介的,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舞台。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活动的设计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活动起来;活动的设计要便于学生的真情流露,让学生在活动中敞开心扉;活动的内容要有相当的内涵,有一定的深度,耐人寻味,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启发;活动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提供一定的时空,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价值检验、行动体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应用于其中,如热身活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心理自述、游戏活动等等。但并不是活动形式越多越好,有时一个活动贯穿始终,获得的效果会更出人意料。
3)从参与角度来看,心理———班会课与传统的形式一样,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但其又有些不同,教师需要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坦诚相待,这样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情感的相容,才更易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最佳的“心理场”,才会实现最初的目标。
4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心理—道德教育新探索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认为,并不是在问题产生之后,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在问题产生之前,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之中,就去挖掘积极的力量源泉,培养积极心态。新理念的融入,让心理———班会课又有了新意:
1)主题更为积极。
相对来说,以前的主题更多的是在班主任发现班级最近的共性问题,或是某种社会背景的契机之后而形成的。简言之,更像是“就问题论问题”。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之下,主题可以与问题无关,只是与学生的积极的经验、品质和环境有关就可以成立。
2)过程更为积极。
积极心理学注重在过程之中,个体的对于自己的认知,积极的思维角度、鼓励的运用以及最终目标的扩大与生活化。于是,积极的故事激励、事件的真实再现、表扬与被表扬更多地应于课程之中。
3)目标更为积极。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3
1.使道德教育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传统德育更多关注社会政治层面,强调从政治层面开展道德教育,更多关注政治思想态度方面的教育内容。国内研究者钞秋玲就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这种观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将道德教育仅仅限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之中,过分缩小了道德教育应有的内容和范围。吴俊清在讨论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化时认为,大德育模式下的德育,用一句直白的话说,就是“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几乎成为一种定势。这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接受政治思想的内容,过分关注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与适应性,而很少关注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想法,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更加关注道德教育的心理元素,是从心理层次关注道德教育,而不是仅仅从意识形态层面关注道德教育,从而弱化了意识形态对学校德育的限制。心理-道德教育强调从人性的角度面对生活问题,从利于个体内在发展的心理层面入手,引导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从政治思想层面,以要求式、命令式方式教育个体,从而弱化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心理-道德教育摒除影响个体内在判断的意识形态因素,但并不意味心理-道德教育要拒绝思想政治教育,拒绝学校德育的政治价值和社会责任,相反,它拥有一种更为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心理-道德教育既尊重个体发展,又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使学校德育从外部判断标准中解放出来,摆脱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2.使道德教育重新回归人性塑造的轨道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更多关注政治意识形态,强调外部规范标准,没有将人性塑造作为目标,给予人性应有的关注,常常容易使人性发生扭曲。当人无意识地以这种外部标准作为行动出发点,而不是以人性作为出发点时,人性就已发生扭曲。以政治思想作为道德教育指导方向的道德教育,在做每件事时都以是否符合政治思想为前提,符合了才可能去做,不符合或者没有规定就不能去做,这使得人总是将自己的立场规定在政治思想所许可的范围内,而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理-道德教育对人的教育增加了感情投入,更关注人性,既考虑到社会对人的需要,又从人性的层面关注个体,顾及个体自身的需要与发展。它不是用机械的标准规范人,当道德的社会要求过于强大,以至个体自身内在的需求受到压制时,心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就会通过对话这一更为人性的手段,调节社会的需求程度,从而降低其过于强大的需求,以防止社会需求对个体成员产生过度的压制,以致人性的扭曲。也就是说,心理-道德教育是以个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展与社会价值统一为目标的,它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一旦社会价值需求超越这个目标,使人可能受到不正常压抑,心理-道德教育就会不断调节社会的可能需求,而不是把人看作只能“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更好地完善自我。
3.使道德教育解除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宣传在一个时期起到构建规范道德体系的教育作用,但它在很多领域与相应的学科发生思维方式的冲突,造成某些人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单一化,限制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影响人的充分发展与潜能发挥。这种思想偏见的产生,使得人们将学术界缺乏活力与创新力的现象归因于思想道德教育,将中国高等教育缺乏思想活力与原始创新力归因于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对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导向的道德教育也开始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信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使道德教育独立于思想教育,教育就不会被认为过于单一化,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心理-道德教育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可以解决将思想单一化的教育问题,化解思想教育引发个体的抵触情绪。因为它从心理的层面关注个体的道德发展,弱化了创造性的限制元素,从单纯关注意识形态转化为对道德生活的全面影响,从生动的、真实的世界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更好地融为一体,使道德教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标准。这样,心理-道德教育从道德教育的立场出发,既顾及到社会的政治价值,又考虑到个体的道德发展,缓解了教育过程中的抵触情绪,改变了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提高了学生接受和参与德育过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心理-道德教育具有超越心育与德育的新功能
1.扩大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心理教育的功能发挥局限于个体的发展,缺乏社会性;而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局限于对社会的适应,缺乏个体性,虽然两者都涉及到对方的功能,但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9]林教授对心理教育功能的看法,主要在于强调个体人的发展,而没有将个体的社会责任功能体现出来。约翰·马丁·里奇和约瑟佛·L·戴维提斯认为,道德教育是指为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目的而进行的行为道德规则教育。[10]他们认为道德教育主要的功能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人,侧重点在于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对个体自身的内在发展重视不够。心理-道德教育充分发挥了个体发展的功能,也适应了社会对个体的需要。因此,心理-道德教育既扩大了心理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又提高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发展潜力。心理教育是为了培养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的学生,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学生,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一致的价值取向性。心理-道德教育使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两者的不可分隔性。在心理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是心理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应用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的技术手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的人,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在心理教育中,总包含着道德教育,因为完善人格本身就具有高尚人格的特质;而在道德教育中,也总进行着心理教育,因为良好道德行为离不开心理教育的支持,两者具有交叉性。
2.打破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将心理教育局限于个体自身的内部发展,将道德教育局限于外界的社会需求,这样的人为界定造成心育与德育的教育偏离。李建刚在《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析异》一文中认为: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不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工作机制不同,评定标准不同。这种区分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交叉性、渗透性、重叠性,决定了它们的依存关系。只看到它们的区别,人为地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分离,一方面使得这些重叠的问题在定性上常碰到归属问题,引发争论与冲突;另一方面,不但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人格完整的人,还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将心育与德育目标与内在架构统一起来,化解其间的界限,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人格完整的人。心理教育重视个体发展,道德教育注重社会普遍要求,心理-道德教育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社会要求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发展,根据个体的独立性进行社会需求教育,避免内容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矛盾和冲突,既为了个体的内在发展又适应社会需求。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解除心育与德育之分,化解交叉性内容的归属问题,避免心理课或德育课在设计上应该归入哪一科目的人为矛盾,避免长期以来在归属上的理论争论,避免对心理教育课性质认定上的争论,避免因过分强化区别而产生的不利实际的操作,从而将为解决这些矛盾而消耗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3.实现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心理教育的实施过程与应用目标是技术性的,心理教育可以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以参与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以指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公共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参与活动、心理咨询、情境熏染都是心理教育的教育手段,它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心理知识;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体验心理教育的内涵与实质;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使学生从心理指导者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通过情境熏染,传授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应用学习、体验的知识与技术手段。对于道德教育,拉思斯曾经提出四条原则:第一,以生活为中心;第二,对现实的认可;第三,鼓励进一步思考;第四,培养个人能力。从这四条来看,它的中心是“生活”,其真正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德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就是以社会与生活作为个体发展的前提,把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个体的价值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社会遵从性,能遵循社会的价值标准,因此它具有价值性。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青年伦理;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其主体是儒家文化,是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理论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孔园园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5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大学生开始了普遍扩招。这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一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多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求职艰难,大学生质量下降。“大学生”这一称呼曾经是让人极其敬佩的,然而现在它已变得不再是那么遥远。在当下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下滑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实。它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强烈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尝试结合作者自身的专业,将文学理论教学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联系起来,试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一方面做到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做到令学生意识到自身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主动地、自觉地寻求改变与提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理论教学并不是要直接担负起道德说教与示范的作用,而是注重引导,将学生思想意识中那些来自社会生活的、自发的道德规范与诉求激发出来,最终的目的是令学生能够终生自觉追去道德完善。
一、现状与问题
关于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各种现象描述、指责、分析已经很多,[1]本文不再重复。
另外,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及大学本身的变化。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前,中国的教育全部是知识的传授,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或教师不必去关心学生未来的生计问题,甚至耻于谈论稼穑之事。然而,二十世纪中,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的巨大的转变,它在知识的传授这一任务之外又加上了服务社会的任务。大学本身因此而发生的变化就是“市场导向”,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生计。“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引入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具有市场性。高等教育市场化不是绝对的私有化,也不是绝对的公有化,而是一个引入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机构更具竞争性、自主性和广泛适应性的过程。更确切地讲,所谓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指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市场运作的机制和规律,重构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调整和修正高等教育与社会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将高等教育逐步改造成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和趋势。”[2]这种变化是双面的,其有利的一面自不需多言,其弊端却需警惕。深究之下,这种变化实际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转型。“从十九世纪晚期一直延伸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组织化的现代性,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的现代性的理想。颓废的理念彻底打破了自由的现代性的文化形式,随着作为大众社会新社会秩序组成部分的知识模式的出现,古老的知识模式崩溃了。自然神学理论和知识的 精神价值消失了,逻辑实证主义和公正的探究变得强大有力。知识的新模式要求比过去更为严格地分离客观事实与价值。这是一种受超越所有其他机构的国家治理体系约束的、强调专门化和学科基础的知识。新人文主义者对教学和科研的整合受到研究型大学和精神界定学科的新思想的挑战。”[3]
社会和大学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也必须改变方式、方法。道德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中国,道德的内涵表现为爱国、孝敬父母、知恩图报、与人为善等基本方面。“以齐家治国教育为途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从开展感恩知报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培养仁爱精神为切入点,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从培养明理诚信意识入手,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这是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教师,就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了。不过,在探索教育学生的方式之前,教师还要明确应当承担“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样的道德角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每个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严格、全面要求学生,把他们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文学理论教学中的道德培养
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无论在学科设置、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呈现了显著的多元化面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早期大学在学科设置方面是很简单的,文、艺、理、工、农、医,这六个字就可以概括。然而现在,不仅是学科之间界限严格,而且学科内部划分也越来越细致。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探讨,然而它不利的方面是“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越来越深刻。
具体到文学方面,这种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在“文学”这一学科名称之下,可以细分为文学和语言学两大类。文学可以细致地分为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四大方向。语言学可以细致的分为汉语言文字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在这些科目之下又可以不断地细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的蓬勃发展是令人可喜的,在硕士、博士这些研究层面上,不断细分是符合学科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然而,这种细分对本科的大众化教学是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为不再有哪位教师能够对整个学科的发展做到全面的把握和了解,这样在教学中就很有可能顾此失彼。正是这个原因,令当今的大学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学科前沿,对自身进行“充电”方面,放松了对教学工作中另一重要的,但却是隐性的方面:道德教育。
文学理论是中文专业文艺学方向在本科阶段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可以说中文专业大学本科课程中与理论相关的部分,都要有文学理论课作为开端与入门。因此,文学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道德培养方面,同样是如此。
文学理论课在道德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首先是文学本身,其次是理论对日常生活自发经验的规约与提升,第三是文学理论的中介性。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文学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它在由作家创作的、假定性的情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欲望。特别是加入了不同读者的自身经验之后,每一个具体的文学文本,都可以说是一味良药,它令读者在当下碎片化、浅表化的世界中想象性地满足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或根本无法满足的愿望。因此,从读者期待角度来看,现实世界的慌乱、痛苦恰恰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暂时忘记。特别是在道德方面,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一个“君子国”,很难让理想化的道德现身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文学能够做到。 “作家在一种可以被称为‘心中的道德律’的道德情感支配下进行创作,使得作品在人生表现中呈现出道德批判的力量,呈现出人性善的艺术风范。”当读者在拿到一本优秀作品而尚未阅读的时候,他自身已经对这部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期待,这种期待通常符合道德最高标准的。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读者会将自身放在一个道德审判者的角色上。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在经历过了残酷的现实之后依然去文学作品里体验一个假大空的世界。
不仅是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中,在文学自身中,道德要求同样是内在的。“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管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情感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的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西游记》中白骨精被打死是令人拍手称快的,而孙悟空因此遭到唐僧误解被赶走却令人气愤。读者的这种判断来源于文学内部蕴含的道德成分。道德在文学内部与情感融合在一起,是不可分离的,它们都是文学本质属性的重要部分。道德这种特殊的存在形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通过假定性的“生活”表现出来,通过文学这种审美的方式将那些枯燥的说教转化为了优美的文字,从而达到了激发人们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在文学上的表现是内外两方面兼具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起到提升人们道德与思想境界的良好作用。
其次,从理论角度来看。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那么它就具有了一定的完善、稳定的形态。所以,独立的“理论”是不存在的,它必然表现在某个具体的学科中。理论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理性化、逻辑化、概括化。这种特征使得学习者首先要适应它的特殊要求,这样才能对某个学科的理论有具体、深入的了解;接着,学习者在向研究者转变的过程中,理论的这些特征又必须不断的被应用。长期的理论训练带来的结果肯定是对人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在专业方面,而现实生活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良好影响。现实生活永远是纷繁复杂的,永远是与理论背道而驰的。一个人一旦学会从理论的角度,用理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评价现实世界,那么他就会因此受益匪浅。
具体到中国现实来看,由于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较为明确的理性思维。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直到当今,国人仍然缺乏一种“悲剧精神”。“就总的情况而论,中华民族是充满悲剧精神的民族,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悲剧精神又不断地呈现出淡化、弱化的总趋势。这种总趋势知道元、明、清时代的戏剧、小说中才开始萌发转折的征兆。”邱紫华先生细致分析了中国人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与传统。实际上,正是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浅层满足令中国人较少理性、深入的思考,更无法奢谈理论化了。理论最重要的行动方式――反思――自然也无法深入到人的深层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当中。
现在,大学教学中的理论课程,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西方的。这有助于补充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足,也有利于使用理论的武器破解道德教育的困境。
第三,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文学理论兼具文学与理论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优势。当然,文学理论教学现在面临着非常严酷的环境,“文学系的学生越来越少读文学作品,造成此变化的原因有三个:一,高中中考压力和分数指挥棒使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文学作品,而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也因应试教育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这样做的深层后果是阻碍甚至泯灭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二,进入大学阶段的中文专业学生,由于世界普遍性的文学地位跌落,也很难再培养出对文学的强烈兴趣,相反,兴趣转向了他处。三,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蚕食了学生有限阅读时间。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这代人长于视象思维而弱于文学思维,成为“读图的一代”。阅读文学作品非常吃力,这也是他们越来越少光顾文学作品的内在原因。当然,这一代人不是绝对不读文学作品,如畅销小说尤其是网络文学就颇受他们的欢迎。网络小说的高度自由感,适合现代人。这样一些变化,有的看来是难以逆转的。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不能回避对象的这种变化,我们恰恰要针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合新情况的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理论讲授向实例论争倾斜。最重要的是能够抓住文学生动、富于情感的特征,将学生牢牢吸引住,接着从众多的文学实例中抽象出概括性的理论。
在文学理论的课堂上,这种知识性的传授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强调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因为知识传授是显性的,很容易就被学生接受了。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在进入大学之前习惯于教师直接给出知识点的方式,不会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而且还会由于惰性习惯忽略大学教师传达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大学教师更是非常有义务来矫正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非常有必要强调思维过程。文学理论作为文本与理论之间的一个中介,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介绍一个文学作品,对其情节做概要性讲解,接着通过分析,将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揭示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当学生自己学到这种思维方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自身问题做类似的思考,首先指出自己面临的问题,进而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可能的诸种解决方法。道德教育可以借由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来表达,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令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深层次震动,从而使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其中。
总之,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是从两方面来培养:介绍优秀文学作品;传播有具体到抽象进而反观、反思自身的思维方式。
文学理论教学新的社会环境下肩负着双重的使命,但是文学理论教师必须注意自身,不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种观念的传声筒、卫道士、腐儒;教师自己更需要注意对自己传授的道德内涵,不能够将错误的、封建的东西传播给学生。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道德自身内涵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去鉴别某些道德标准是否正确。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叛逆的女性在文学中往往会比一个恪守妇道、牺牲自己维护家庭的良妇更显得光彩照人,其原因就在于,她们固然都体现着一定的道德内涵,但敢爱敢恨的叛逆女性体现的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贴近人性的道德,而恪守妇道的牺牲者体现的只是家庭责任,这种家庭责任否定了自我人性的某些本质方面,反而不如前者道德。”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表现了生活的本质,但复杂的现实有时候又很难将文学性的本质覆盖在其上,换言之,文学作品是无法生搬硬套的,文学理论教师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声明这一点。
总之,在新世纪中,文学理论教学中不仅需要而且可以加入道德教育的成分,讲授这门课的教师需要补充、更新知识,重新定位自己,进而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上),《人民日报》,2005年02月23日。《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下),《人民日报》,2005年02月25日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范文6
1.1加强资料的管理
技术资料管理是设备安装管理的前提条件。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及维修等方面的技术资料是设备安装管理的主要内容。安装资料由企业自身制作并进行管理,其它的都要企业以外的单位提供。所以说,资料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把其它单位提供的资料转化为企业自身所需的格式,并尽量丰富资料的内容,使资料的格式、内容符合企业进行设备安装和设备运行的需求。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安装经验,结合其它资料,不断地完善修改安装资料。资料的制作和完善、资料的保管、资料的分发是设备安装资料管理的三个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常规设备安装具有工作量大,设备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使得设备安装资料管理工作繁重复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进行明确的分工,比如在设备主管部门设置专职资料员负责资料的制作和完善工作。并设立专门的资料保管和分发室,配备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随着资源资料数字化的发展,应注重对计算机的使用,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数字化设备安装资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内部电子资料的检索、查看创造一个有力条件,使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随时随地查阅资料的愿望成为现实,提高设备安装的效率。
1.2制定合理科学的标准与规程
常规设备安装的标准与规程的管理是工作开展的依据。通常所有的行业都有一个具有法律约束的执行标准,但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时间有限,设备安装还没有一个完善完整的官方准则,给企业的设备安装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设备安装标准与规程管理主要是以国外有关标准为依据,并参照国内铁道、公交等相近行业的设备安装标准与规程管理。但对企业自身而言,在参照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创新和修订,以符合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要求。同时,标准与规程管理应逐级细化,并由企业内部主管部门负责,专业人员主导标准与规程的制定和并参与管理,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规设备安装的标准与规程主要包括技术、安全、行政等方面,由企业自身制定,主要涉及技术和安全规程。同时,在设备日常的安装过程中,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地对各种规程进行完善,使之成为其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还要定期组织财力、人力、物力对标准与规程进行更新,以便适应实际生产需要。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更新后标准与规程的培训工作,使一线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企业城市轨道交通常规设备安装的标准与规程,加强标准化、正规化作业,提高整体的专业水平。
1.3实施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不仅影响着设备安装的效率,还关系到设备安装的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为做好计划管理工作,企业总部会设定专门管理部门来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工作计划,然后工作计划再根据企业每年制定的目标进行细化,计划要有可操作性。安装计划和成本控制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两个主要内容。对于不同的领域,基层技术部门和企业总部的专门管理部门要分工明确,统筹合作,继而进行计划管理工作。例如,工作内容、安装进度及资金分配是基层技术部门工作的重点,同时也要做好本专业本部门关于新的项目的可行性调研、技术方案、资金要求的准备工作;而制定总体工作目标、统筹汇总各专业部门的初步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可使用资金的额度、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计划的衔接是企业总部专业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时还会分管计划大型的企业活动。分部门和总部在计划的制定上,有一定时间差:在年初,企业总部的专业管理部门完成下一年的年度计划,并及时把相关文件下发到各专业部门。在年中,各部门根据总部的年度计划来制定各自的初步计划,然后汇总到总部,总部对初步进化进行审批并提出修改意见,最终通过后,各部门执行各自制定的分计划。同时,年中也会对本年度的工作计划进行修改,以便更加切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长期计划的完善和补充工作也是在这个时候进行的。总之,所有与常规设备安装有关的工作都要制定相关的计划,并在实际的设备安装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补充,要让计划指导工作的开展,这样可以使设备安装管理工作能有序地开展,提高设备安装管理的效益。
1.4严格控制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城市轨道交通常规设备安装企业是具有一定服务性质的企业,更应该把握好质量关。质量控制是设备安装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质量控制,处在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的范畴,企业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质量水平,继而保证设备安装后的可靠安全运行。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必不可少。每一级质量监控人员职权明确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尽量避免模糊、重叠范围的出现,杜绝发生相互推诿现象的可能。对每一级质量监控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规章制度的培训,及时更换不合格人员。强化对安全要求高的设备检查工作,对其高标准施工,高标准检查。高标准监督。同时,采购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并配备各个相关部门。另外,计时更换不合格的设备安装工具,保证所有的工具都处在良好的状态。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岗位分布状况、企业标准、人员技术水平都可能影响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所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