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政公司规章制度

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家政 企业 服务 升级

家政服务业有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有着众多的潜在就业人群,可许多家政企业的发展却一直是举步维艰,走入了一个“家庭服务需求量逐年增大,效益却越来越低”的怪圈,商家、消费者、员工都在抱怨,他们各有自己的苦衷,三者利益一直都难以得到平衡。其实家政行业发展处于如此尴尬的局面,有其深层的原因:

一是社会偏见的原因。家政服务业是从传统“保姆”行业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对于那些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人们仍然把她们的工作视为“侍候人”、“低人一等”的低贱工作,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很难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家政这个行业,特别是在家政一线工作的人员,她们很多是实在找不到其他谋生手段,才勉为其难地从事这个行业,有的虽然从事了这个行业,但只要一找到别的工作,立马就会转向,离开家政行业,导致从业人员极不稳定。

二是从业人员的原因。从目前从事家政服务人员状况来看,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技术水平差。笔者对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中型专业家政服务公司的457名员工(包括13名管理人员)作了统计,40岁以下人员占45.7%,40岁以上人员占54.3%,初中以下学历人员占90.3%,高中学历占6.9%,中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2.8%,从事家政行业4年以上的人员仅占3.1%。

三是家政企业的原因。一方面家政服务业准入门槛低,很多家政公司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话、一个人就开始营业。这种中介式的家政企业占目前家政企业的90%以上,是家政行业主力军。这类企业管理上无章可循,管理者水平差,公司经营极度不规范,运作混乱,缺乏后续服务,在介绍人员质量和保证家庭安全方面均无保证,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公司或机构目前仍然处于利薄风险大的经营状态,是一个社会效益较好,经济的效益欠佳的行业。

四是家政服务行业培训的原因。对于现代家政服务中的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婴幼儿看护、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养老服务、病人看护、护理孕妇和产妇、家务管理等服务种类,专业技术性强,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顺利上岗,满足雇主要求。但目前此类家政培训现状令人担忧。

1.家政教育培训机构不规范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应教材,加上师资欠缺,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再次培训、持续培训、分类培训开展不足。

2.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没跟上

许多培训机构的家政技能培训结业考试只是走形式,甚至是骗取政府培训补贴的一种方式,致使培训出来的家政服务人员质量良莠不齐,客户对家政服务人员提出的素质要求难以实现。

3.企业及员工培训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不愿投入太多的财力物力在人员培训工作上,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员工对培训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

要解决家政行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家政企业的发展。家政企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能破解家政行业僵局,使家政行业形成“员工愿干、企业敢办、顾主敢用”的良好发展局面,走上蓬勃发展之路。

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层次。

一是管理人员培养。管理人员的水平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家政公司从事的是一种较特殊的服务行业,它以农村劳力、下岗工人为主要劳力来源,她们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又要把服务输入到千家万户的都市家庭之中,如何管理好家政服务员,使她们有良好的服务心态,为雇主提供优质服务,这需要十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超的管理技巧。所以,家政公司的管理人员既要有企业管理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与低层工作人员沟通的技巧及耐心。家政企业管理人员应视服务人员为姐妹,在日常管理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关心体谅、理解为主,以说服教育、引导为本,充分尊重她们的人格,维护她们的权誉,才能为公司也为自己,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代家政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保姆和佣人,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高技能的服务工作,所以对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已成为家政服务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家政服务员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技能的必由之路。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其实既是对家政服务技能的培训,又是对从事家政服务意识的宣传,既是对现代家政服务行业理念的宣传,又是对家政服务企业品牌的一种宣传。

一个想长远发展的家政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自己的“造血”系统:

1.要有实用有效的教材

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一套简单、有效、直接面向家政服务员的专业教材,并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更新其内容。它是家政服务人员的工作手册,既有理论深度,更有操作实效。

2.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

家政培训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要有实践经验,不仅讲到位,更要做到位,要针对自己传授的内容经常和一线服务的人员沟通,使传授的内容贴近实际。

3.严格的职业考核

要制定一套真正能检测出学员对技能掌握程度的科学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并按规定严格执行,以保证每个领到职业资格证的学员,在理论与操作上都能达到一个合格家政服务员的标准。

4.要建立循环培训机制

企业员工的培训要自觉化、经常化,保证技能的熟练程度。

二、规范管理制度,增强工作效率。

1.建立规章制度

一个优秀的家政公司,应该做到用规章制度规范各种公司行为,从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工作人员职责等,要有完备规范的细则规定、企业与客户书面合同签订制度、人事聘用制度、职工教育培训制度、考评和奖惩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一切都要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执行顺畅。

2.建立员工制

员工制公司更规范、更具有发展潜力,可现实是员工制公司屈指可数,中介式公司才是家政市场的主流,症结就在“社保”和“风险”问题上。根据现实情况,目前,家政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制度并行,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区别对待,即中介式与员工制同时存在,高端市场员工利润高,可按员工制管理,低端市场可按中介式管理,由中介式逐渐向员工制转化。

三、建立企业文化,打造服务品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生命,没有企业文化就等于企业没有灵魂和生命。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少家政企业经营不好、业绩不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患了企业文化贫乏症。因此家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建立一种能被用户欢迎的服务精神和经营理念。打造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形象,是增加企业无形资产的捷径。

四、强化服务,推进网络经营化管理

网络能让客户及时便捷地了解家政企业及其服务内容,也能为家政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品牌宣传平台,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市场调研环境。网站内容要从丰富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入手进行整理丰富,让网民从网站上就能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员工培训,服务项目,服务内容,项目价格等方面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还要加强网民与公司之间的互动,给网民顾客塑造一个精神的家园,培养顾客品牌认知度,培养更多的潜在顾客。

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文2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为农服务”办社宗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紧密结合“新网工程”建设和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以供销社为依托,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职能、人才、网络等方面优势,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维修难、服务差、收费乱的问题,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建设原则

1.经济与效益兼顾及持续发展的原则。服务优先,注重向市场要效益,坚持为民服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整合资源、连锁服务、加盟服务原则。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构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体系建设发展模式。

2.对照标准、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建设要求和标准,结合作为中心城区的实际,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城市供销社服务功能创新的要求,适应居民的生活需求,使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城市气息”。

3.强化保障、给力发展的原则。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供销社关于全省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在项目报批、网点建设、专项资金、业务开展、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强化资金保障,投入资金150万元以上用于体系建设,其中省级财政补助供销社专项资金5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10万元、区财政配套建设资金50万元,其余所需资金由区供销社自筹。

(三)目标要求

按照“政府引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各部门支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借助对供销社系统现有经营网络的盘活改造,结合市区三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运作,尽可能实现快速启动,低成本建设,高起点运行。吸纳社会技术力量,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连锁配送、便利快捷、管理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维修、家政服务,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

二、体系建设

(一)搭建平台

1.成立“市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供销社主任、区政府办公室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区供销社、发改、经贸、人社、财政、民政、农林水、税务、工商和各街道等单位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区供销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统筹、指导和监管三级维修服务网络建设;二是负责网点总体规划,综合维修服务体系运行的总体协调、管理、服务、指导;三是培育典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四是督促检查。监督、检查、反馈、研究解决筹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筹建工作如期完成。

2.建立“市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管理中心”,挂靠在区供销社,办公地点设在市义全街供销大厦。中心的主要职责:监管各维修服务站点服务质量;零配件统一采购、配送;对维修服务站站点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负责维修服务站点统一标识、统一装修、统一服装的设计和实施;负责维修服务站点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负责为维修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与用户交流平台等业务。

3.建立综合维修服务站,建设主体为基层供销社。根据实际情况,在北峰、东海、城东等三个基层供销社所在地各设2个综合维修服务站,依托东湖、、秀等三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各设1个家政服务站。服务站由基层供销社及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管理,并接受区综合维修管理中心的监督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零配件的统一配送。服务站主要职责:负责本区域及周边未设立综合维修服务站的街道的维修服务和零配件供应;负责各加盟店和村级综合维修点的协调服务和技术指导等。

4.建立社区级综合维修服务点。根据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基层社及等三个街道各设立3个服务点。服务点的主要职责:掌握各项维修技术,完成当地的农机具、电脑手机、家电等简单维修维护工作及提供家政服务;难以完成的,做好服务记录,及时与综合维修服务站或维修服务中心联系维修。

(二)建设标准

1.统一标识。在门店装修时,店面标识统一规范,标识设计为:左上角为“中国供销合作社”统一标识。

2.场所条件。区级综合维修服务中心的营业面积应在200平方米左右,街道级维修站的营业面积应在60平方米左右,社区级维修点的营业面积应在20平方米左右。家政服务站点建设参照执行。

3.规范制度。建立规范服务制度,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门店标识,统一服务承诺,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着装,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设立岗位监督台、员工佩戴工作卡。建立报修记录簿、配件预定簿、意见建议簿、投诉处理簿等,做到规章制度上墙,接受监督,履行承诺。

4.人员配置。服务中心配备维修技术人员5人以上;服务站配备维修技术人员3人以上;维修点配备1—2人。家政服务站点可根据业务需要适当增加人员配置。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月成立“市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市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市供销社。

(二)组织实施。月进行摸底调研,确定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管理中心及站点的设置和布局。-6月制定管理办法、服务标准、服务承诺,组织培训,装修门店,购买设备,申办证照,配备统一服装,统一采购零配件。7月基本完成社区综合维修体系建设,并投入运营。

(三)总结验收。8月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由区供销合作社组织对全区服务中心及站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查找尚存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强化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9月向省、市供销社报送建设情况阶段总结。10月邀请省供销社检查验收。11月做好补缺补漏和整改提高工作。12月进行全面总结,并报省、市供销社。

四、扶持措施

(一)经贸、人社部门组织对维修服务、家政服务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在培训资金上给予扶持。

(二)工商部门降低社区服务业创业门槛,放宽居家养老服务待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三)对龙头家政服务业给予补助,对在区纳税,有10个以上连锁门店,每年推荐的家政服务员300人以上,或为300户以上家庭提供服务,首次年纳税额5--10万元的家政公司,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2万元;首次年纳税11—20万元的家政公司,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3万元;首次年纳税20万元以上的家政公司,给予企业一次补助5万元。

(四)民政部门对家政服务业尤其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

(五)街道级综合维修服务站建设,每个站补贴2万元。社区级综合维修服务点建设,每个点补贴5000元。对于整合社会资源,加盟服务维修点,每个点补贴2000元。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实际情况,在职能范围内给予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二)根据政办文关于“省级财政补助当年开展建设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专项资金50万元,县级政府须配套建设资金50万元,其余所需资金由县级供销合作社自筹”的规定。及时落实区级50万元配套建设资金,保证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文3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要,使他们过上有质量有保障的幸福的晚年生活,使养老服务业既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又能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需求的服务保障体系,是社会事业建设范畴内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于老龄化社会而言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一、**区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我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老龄化到来的时间提前了10年,这说明养老需求越来越迫切,越多样化、多层次化。区内现有养老机构36家,其中有营业执照养老机构17家,公办养老院5家(**区养老院1家,乡镇敬老院4家),民办养老机构12家,共有床位1335张,养员877人,无营业执照的养老机构19家。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区总人口为31492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59863人,占全区总人口19%;80岁以上老年人口7266人,占老年人口12%,标志着我区已进入高龄化社会。预计2020年,我区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6.5%,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长快这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区委、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我区的养老体系,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工作。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主要解决“三无”老人、低保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将全区“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中,开展上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点170个,年支出近20万元。二是建立社区日间照料站的养老服务。建立日间照料站作为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建立社区日间照料站共15个,投入资金110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两规范一标准”的要求,积极扶持发展民办公助养老机构,帮助低收入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二、**区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1、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加之“四二一”家庭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多等原因促使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加大,供需矛盾突出。我区现有人口为31492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59863人,占全区总人口19%,而我区养老机构仅有养老床位1335张,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少是导致供需矛盾大的一大原因。

2、民办养老机构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环境和服务质量较差。

民办养老院共有床位1015张,养员677人,部分民办养老院居住条件、室内外环境较差。相对服务质量好的、有一定信誉的养老院房间空间小,却住了五、六个老人非常拥挤且房屋、内饰老旧;服务质量也跟不上,自理、半自理、全护与老人的比例分别应该是1:8、1:6、1:3,但为了节省开资和护理员缺乏,有些养老院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每名护理员甚至服务十余老人,所以并不能高质量的为老人服务,满足不了老人需求。有的养老院食堂工作人员未办理健康证,老人的饮食安全方面等得不到保证;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有的养老院房间没有卫生间,每层楼也只有两个卫生间,很不方便。有的养老院楼梯十分陡峭且狭窄,正常人上下楼都很困难和危险,更何况是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很难避险,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有的养老院没有老人活动散步的地方,更谈不上设立阅览室、健身室等娱乐场所了。

3、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限制。

在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方面,对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出台了一些诸如土地审批、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有关职能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予落实。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少,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养老机构发展受到限制。

4、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院较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全区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院有19家,基本都是以“小作坊”形式经营,因为收费相对较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就近居住与此。但这些养老院没有消防行政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特种行业许可证,对老人的多种安全产生极大隐患,对行业管理也产生了较大阻碍。

5、养老院护工不足,招工难,专业护理人员更是缺乏。

养老院的护工不足,而且招工难已经成为各养老院的普遍问题,护工辛苦且工资不高,因而护工流失严重,导致现有护工任务重,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看,专业技术人员更为缺乏。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不足百人,参加过培训的55人,而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的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全区的养老服务需求。

     6、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养老模式单一。

从全国养老的形式来看,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应该是坚持居家、社会、机构相结合。但当前,我区的养老服务事业的布局集中在机构养老服务方面,而广大老年人需要的社区康复、文化、娱乐、家政等福利服务则严重匮乏。

三、对养老机构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养老机构数量。

1、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一是对公办养老院进行新建、改扩建。公办养老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周到、收费适宜等是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优先之选,但由于公办养老院少,床位紧张,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可以向上级争取配套资金,加快公办养老院的新建、改扩建工作,以缓解床位不足、超负荷运转的困境。二是充分发挥闲置社会资源作用。可以把闲置的企业医院和学校校舍等有计划的向养老机构转型,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三是改善、提升公办养老院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对象,在满足现有集中供养对象需求的同时,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可以依托养老院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

2、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制定和落实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供不应求、“421”家庭导致居家养老受到现实挑战的今天,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势在必行。为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机构,要把“民办公助”的政策落到实处。养老事业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化行业,其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不能只一味想着赚钱。民办养老机构客观上代替国家和家庭承担起了养老责任,各级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养老机构发展的资源配置,还应享有政策优惠和资金资助。一是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可享受在土地使用、审批、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资金资助就是民办福利机构同样享受政府资金和彩票公益金资助的“民办公助”政策。二是对现有的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院服务机构应尽早落实床位运营补贴等政策。三是民办养老机构接受“五保”和“三无”的老人,应按照规定标准将其生活、医疗费等补助转入民办养老机构。接受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才可以减低运营成本,才会把更大一部分的资金用到改善养老院的硬件建设方面,服务质量也会有很大提升。同时民政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养老院的监管,不定期对民办养老院进行走访、关心老人的生活需求、跟踪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等情况。

    (二)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由民政部门牵头,工商、消防、卫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明确职能职责,定期对养老机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养老院存在隐患的应立即查处和整改,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二是尽早落实出台政策,规范无照养老院的运营。有很大一部分老人供养在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院里,这些养老院也为社会减轻了不少压力和负担,应培育这些民间组织,引导这类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要将政策落到实处,相对放低办理执照的标准,统一对这些无照养老院进行管理、查处和整改,该规范的规范,该处罚的处罚,该取缔的取缔,确保这些养老院能尽快规范安全运营。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应当张榜公布,工作人员持证、佩证上岗,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要突出对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和保健服务,并对老年人要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医疗护理保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照料;要通过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养老院与入住老人要签订入住协议,告知老人的权利和义务。四是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对养老服务机构按基础设施、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项目进行星级评定,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五是目前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养老院,条件成熟后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法规逐步过渡到立法,确保养老机构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三)加强专业护理人员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逐步推行专门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护理员与养员的比例进行配备,政府可以拨出专项资金,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金”。选择有养老护理员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首先免费对养老机构的在职养老护理员进行轮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其次,鼓励社会上的“ 4050”人员进行养老护理免费培训,以实现满足养老护理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双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从事护理员工作可以对其家属或亲戚住养老院减免费用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护理员队伍,改善护理员不足、招工难的现状。

    (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补充机构养老不足。

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文4

编号:___________

甲方(经营者):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 经营住所: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消费者):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所: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服务人员):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

经甲乙丙三方协商,签订本家政公司服务协议。

一、三方约定家政服务事项

1.服务内容:甲方同意为乙方家庭选派家政服务员丙方,承担乙方的第( )项服务:

(1)一般家务;(2)孕产妇护理;(3)婴幼儿护理;(4)老人护理;(5)半自理病人护理;

(6)不能自理病人护理;(7)医院护理病人;(8)其他 。

丙方按甲方和乙方要求应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标准。

2.服务期限: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如需续签协议乙方应于本协议期满前_______日内通知甲方和丙方。

3.工作时间:丙方每天工作时间为______________,每周休息日为______________。

4.工作地点:_________ ___________

5.服务费用:乙方按日、周、月支付甲方服务费(含家政服务员丙方工资和甲方管理费): ___元人民币/日、周、月。

按日向乙方提供家政服务的,服务费用当日结算;按周结算服务费用的,乙方于每周_______前向甲方支付服务费用;按月结算服务费用的,乙方于每月_______日前向甲方支付服务费用。

6.工伤保险及其他保险福利待遇:甲方应为丙方缴纳工伤保险,甲方应组织丙方从事育婴和婴幼儿看护的参加商业意外伤害保险。

二、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为乙方选派体检合格和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必须具有《身份证》、《健康证》和《培训证》,方可从事家政服务。

2.甲方应为其家政服务员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费用由甲方承担。对从事育婴和婴幼儿看护的服务人员,甲方应组织其参加商业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由丙方承担。如因丙方责任,对乙方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按规定赔偿。

3.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乙方相应责任:

(1)误导丙方脱离甲方管理;

(2)家庭成员中有传染病人而隐瞒不报;

(3)未按时交纳服务费;

(4)住址或服务地址变更后未及时通报甲方或私自将丙方带离约定服务地;

(5)对丙方工作要求或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治安管理条例;

(6)刁难、虐待、打骂家政服务员;

(7)指使家政服务员从事危险工作或违规作业,以及由于乙方的不当安排,导致丙方发生意外伤害。

3.甲方所派丙方如对乙方有违法行为,甲方应为乙方和相关部门对相关事项的处理提供必要的协助。

三、乙方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在签订协议书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如实说明对家政服务员的具体要求,以及与家政服务员健康安全有关的家庭基本情况(如家中是否有传染病人等)。一经签订协议,乙方应负责对丙方的管理和指导。

2.乙方有权合理选择、更换和辞退家政服务员。协议期内,如对家政服务员的服务项目或服务类别要求有所改变,应及时通知甲方,以便双方变更协议内容及服务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乙方有权解除协议:

(1)有充分理由证明服务需求不再存在的;

(2)有效证据证明丙方有违法行为的;

(3)提出调换家政服务员后间隔7个工作日甲方无法选派新的家政服务员到岗工作的;

(4)丙方在上岗______个工作日的适应期后,仍不能完成合同所要求的工作,且甲方已先后调换3人均未能达到相应服务标准的。

3.乙方有权要求丙方重新进行体检,费用由乙方承担;如体检不合格则由丙方自行承担。

4.乙方应平等待人,尊重甲方所派服务人员的人格和劳动,不准虐待和歧视,并负有保护丙方在服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有权拒绝家政服务员在其住宅从事与家政服务无关的活动,具体要求由乙方与丙方约定。

5.乙方有权以合法方式追究丙方因其责任造成损失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但不得采取搜身,扣押钱物、身份证及其他有效证件,以及殴打、威逼等非法方式处理。

6.乙方对初次上岗的丙方应具体说明家政服务方面的要求和进行相应指导,乙方应妥善保管家中的现金和贵重物品,以免因此发生纠纷。

7.乙方应向丙方提供与其一般家庭成员基本相同的伙食,为其提供适当和安全的居住场所,不得安排丙方与异性成年人同居一室。

8.乙方应按国家规定安排丙方的休息和法定假日。若不能保证丙方休息,按规定给予休息日和节假日的加班补助。乙方要保证丙方每天不少于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9.乙方在未经丙方及甲方的同意,不得擅自将丙方转为第三方服务;不得擅自将其带往外省市等非约定服务场所提供服务;不得误导丙方做违法和违反甲方有关家政服务管理规定的事项。

10.乙方对丙方在服务期间和服务场所的安全负责,不得指使其从事危险工作;由于乙方人为或因其设施、设备等原因造成丙方发生意外伤害,乙方应承担相关责任,并应立即通知甲方。如遇丙方突发急病或其他伤害时,乙方应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四、丙方权利和义务

1.享有休息、休假和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乙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或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2.乙方不按规定支付报酬的,有权提前解除服务协议;

3.乙方不履行服务协议或侵害丙方合法权益,有权向有关部门申诉,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4.丙方必须提供《身份证》、《健康证》和《职业技能培训证》方可从事家政服务。

5.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乙方的管理;

6.认真完成乙方对工作的安排,并达到服务协议规定的各项指标。

五、违约责任

1.甲乙丙三方应遵守合同约定,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另外二方均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有关违约的其他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协议解除与签订

1.本协议期满,如不再续签协议,协议自动终止。

2.协议期满经协商,可续签协议。若续签协议,乙方应提前7天与甲方、丙方协商,经甲方同意方可续签协议。

3.协议期内,非因违约而由三方依照约定或经协商正常解除协议的,甲方应退还乙方剩余的服务费。

七、当事人三方约定其他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争议处理方式

协商解决;

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______________法院判决。

九、其他事宜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另行商议解决。

2.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如有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应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3.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自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乙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丙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聘用合同二

聘用合同

甲方(雇主): 身份证号:

乙方(雇员): 身份证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乙方为甲方提供保姆服务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服务内容

1.看护小孩;

2.清洗小孩衣物;

3.家务(室内保洁)。

二、服务时间

1.每天 时 分至 时 分。

2.乙方每月可休息 天,具体休息时间双方临时商定。

三、服务费用

1.服务费用为1000元/月,甲方于每月 日前支付给乙方。

2.因特殊情况,乙方需要加班(指晚上留宿),则甲方须每晚另行支付20元加班费。

四、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上述服务内容提供服务;

2.甲方发现乙方患有疾病等不适合继续看护小孩的情形,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3. 甲方有义务按时支付服务费用。

五、乙方权利和义务

1.乙方有权利要求甲方按时支付服务费用;

2.乙方有权利要求甲方为其工作提供必备设备或条件;

3.乙方须自觉履行上述服务项目,细心照顾小孩;

4.乙方不得随意将他人带入甲方家中,不得随意翻动甲方家中物品,如有偷窃等违法行为,甲方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乙方如遇亲友生病等急事,需临时离开时,应征得甲方同意;

6.乙方工作期间,如因其过错造成甲方及其家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毁,应承担赔偿责任;

7.乙方如欲解除合同,则需提前30天通知甲方,乙方不得擅自不辞而别,否则,甲方将追究其违约责任。

8.乙方在非工作时间(包括上下班在途时间)所发生的事故,由其自己解决,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六、合同的生效

1.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家政公司规章制度范文5

【摘要】物业养老模式是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是物业服务企业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开展多种经营的契机。在概括总结“卓达式”“服务券式”“绿城式”三种物业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物业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物业企业承接服务,社区组织协调,非盈利组织积极参与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物业养老新模式,以促进物业养老服务的提升。

关键词 社会嵌入理论;物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访问工程师“物业管理智能化平台构建”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FW2013092)。

【作者简介】卢子敏,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

截至2014年2月,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4.9%。根据人口惯性规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在2026年将超过3亿,2050年将达到4.4 亿,约占总人口的30%。养老负担之重,由此可见一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与庞大的老龄人口不匹配,一些物业服务企业捕捉到养老领域的发展机遇,积极介入和参与养老服务,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

一、物业养老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物业养老模式是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发展,即把物业管理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运用物业服务企业的资源优势,调动并整合社区内外可用资源,通过一站式养老服务网络(平台) 或成立服务照料中心等方式为老年人服务的一种新兴养老模式。物业养老模式充分融合物业服务和社区管理优势,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概念的阐释,可以看出物业养老模式具有下述特征:一是以家庭为核心。虽然它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但家庭在物业养老模式中仍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血缘亲情和伦理秩序要求家庭在进行各种具体照料的同时,还要给予老年人更多情感慰藉。二是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依托。物业养老模式离不开物业服务企业作用的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特约服务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三是以政府为指导。物业养老模式是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的一种市场行为,在遵循市场法则的同时需要政府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在政策法规制定、财政投入、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等方面离不开政府的广泛参与。四是顺应服务需求,经济成本较低。物业服务企业的24小时工作制,能及时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紧急求助问题,且长期服务于业主,与业主建立了信任关系,掌握老年人的差异化养老需求,且能借助原有物业服务丰富养老服务内容,降低成本,有利于形成社会资源对养老服务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社会嵌入理论

嵌入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波兰尼认为,个体行动者是嵌入于具体的、当前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这种情况下,社会个体会做出符合自己目的、实现自己愿望的选择。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在吸取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嵌入理论应寻求“社会化”的平衡,只有在社会结构和个体之间适度融合、互补的条件下,才能在复杂的、动态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达成既定目标。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老年人也不例外,还需要继续社会化。这主要是源于老年人面临着因经济危机感而产生的焦虑感、角色转变产生的落寞感等心理问题,还将面临空巢、疾病、丧偶等风险和威胁,这需要老年人通过社会嵌入实现社会化,学习新角色,获取帮助,适应新生活。而物业养老以所居住小区为服务地域,并未脱离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最好平台。

三、物业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一)“卓达式”

“卓达式”物业养老模式是河北卓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利用物业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通过对养老设施、设备、场地等硬件的种种投入和自身的“三七”服务体系①,调动并整合社区内外所有为老年人服务的力量和资源,通过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 为老年人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该模式为在卓达社区居住的65(含) 岁以上的老年人服务,以公益为主,有偿为辅;以自愿选择为主,个别引导为辅;以平台服务为主,自行服务为辅;以精神关怀为主,物质帮助为辅。“卓达式”物业养老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通过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的方式整合开发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专业化程度较高、符合社区养老理念的其他行业资源,组成满足社会老年人养老服务需要的资源体系。该体系是社区养老服务各项工作开展的集成服务平台,老年业主根据需求持社区养老智能卡就可在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消费,享受以生活照料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三大体系为主框架的社区养老服务。

(二)“服务券式”

“服务券式”物业养老模式是指政府发放给满足条件的老年人服务券,凭券享受养老服务并进行结算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具体做法是政府出资集中购买日间托老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月购买一定小时数的养老服务,通过公开招标或委托有一定资质和规模水平的物业服务企业来承担。物业养老服务人员根据老年人情况,进行上门结对服务。服务内容一般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江苏苏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绍兴市青藤物业有限公司等都采取这一物业养老模式。如绍兴柯桥区政府出资,集中购买日间养老服务项目,为每位80(含) 岁以上老人购买平均每月10个小时的服务,以每位90岁以上老人每小时15元、80~90岁的老人7.5元(老人个人承担7.5元) 的报酬向企业购买服务。绍兴市青藤物业有限公司投资40万元开办生活照料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依托此平台开展养老服务。如上门为街道内8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群、无子女或子女因客观原因无力赡养、生活难以自理、鰥寡独居老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信息向导等多项养老服务。

(三)“绿城式”

“绿城式”物业养老模式。绿城物业服务集团虽然没有成立老年生活照料中心等类似机构,但也以不同的方式为小区内老人提供多样的养老服务,实质上已经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中,如提供社区老年文化教育服务、老年兴趣爱好发展服务、社区保健类服务、社区门诊、紧急救助类服务、医疗绿色通道、社区购物服务等。特别是绿城颐乐学院的成立,更是提高和改善了长者的生活品质。

通过比较发现,三种模式在政府重视支持、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差异化服务等方面存在共性,但在服务场所、照料主体、服务内容、经济来源、社会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四、物业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物业养老模式的网络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初级群体的网络支持,主要指家庭中亲人的支持体系,包括子女及其亲属。其次,政府公共服务的正式网络支持,主要指政府相关的行政部门,包括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再次,公益组织和非盈利性第三方非政府组织等辅助支持网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受传统养老思想影响,老年人对小区内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增大,需求内容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通过调整、整合各种资源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但上述物业养老模式中的三种支持网络随着社会发展存在弱化趋势,使物业养老服务不能很好地适应老年人的需求。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初级网络支持无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和社会不断发展,“四二一”家庭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结构,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衰弱。受现代思想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分开居住的家居现状,给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另外,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双职工家庭增多,一方面要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工作和照顾老人之间的矛盾困扰着许多家庭。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本功能,把传统居家养老推向了社会。

(二) 政府职能缺失,正式网络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公共服务的支持是物业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强有力保障。但目前养老服务并没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当中,政府也没有制定养老服务模式的专项规划。物业养老服务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可靠的长效运作机制。虽然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大力提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但体制、制度等顶层设计还是空白。在物业养老模式中,政策制定和服务监督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政府要承担政策制定、指导物业养老服务组织、举办服务技能讲座、定期对物业公司职员及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对物业养老服务质量监督和检查等职能。但在目前物业养老模式运行中,相关制度政策、行业标准、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培训缺乏,政府职能严重缺失。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物业养老模式服务质量受到影响,无力开展高水平、多样化、特约性的服务项目。政府作为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必须通过对服务质量的严格监督、服务结果的评估来保障物业养老的良性运行,但无论是政府监督还是其他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社区) 监督在目前物业养老模式中都没有体现。

(三) 资源未集成整合,辅助网络支持不够

从社会嵌入理论的视角来看,物业养老是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主体之间相互交往互为影响的过程。每个社会关系网络主体都拥有养老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物业服务企业在养老服务场地、家庭信息、养老服务内容提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截至2012年底,全国物业管理面积约为145.3亿平方米,物业服务企业约有7.1万余家,管理覆盖范围广泛,拥有广大业主的家庭信息资源,且在会所、公共场地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具有主导权,可充分整合这些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志愿服务、老年人信息动态掌控、人员组织和培训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理念、资金、人员等原因,各主体的丰富资源未能集成整合,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使得物业养老服务网络辅助支持不力。

(四) 养老服务非专业化,可持续性差

物业养老服务只有走专业化规范化道路,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但目前物业养老服务在多方面表现出非专业化。第一,专业化服务人员缺乏。物业管理行业本身是人力高度密集行业,随着近几年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为了降低成本,服务人员多是务农人员,因自身素质、能力所限,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类服务,严重缺乏能够提供精神慰藉、心理咨询、医疗康复等高层次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第二,服务过程非专业化。物业养老服务的服务对象建档、服务需求调研、活动组织、服务监督、服务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并根据服务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但由于物业养老模式尚没有完整、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规则,使得物业养老模式很不规范,甚至有些物业服务企业没有最基本的服务对象建档,更缺少关键的服务监督和服务效果评估,也没有相关服务标准和工作制度,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开展工作。第三,专业培训缺乏。因培训费用、工作时间、培训师资等诸多原因影响,多数养老服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养老服务培训,使得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难以提高,整体素质较低,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和专业培训的缺乏也是导致高层次服务内容空白的重要原因。

物业养老服务具有公益性特征,营利空间较小,目前各物业服务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以绍兴市青藤物业有限公司为例,政府为每位老人购买15元/小时的服务券,其中10元是服务人员的劳务报酬,剩余5元用于企业的管理、办公、专职管理人员工资等。随着人力劳动成本的上升,为了招到和留住服务人员,公司把15元全部用于服务人员的服务报酬,专职管理人员的工资、管理费用等只能由企业补贴。由于服务层次较低、养老服务非专业化,致使企业缺少其他收入来源,长期的亏损经营使得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可持续性。

五、物业养老新模式构建

社会嵌入理论表明,老年人安度晚年有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而物业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顺利融入社会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在分析前面三种物业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衡量物业养老服务的功能,提出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以物业企业承接服务为核心,融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调、非盈利组织和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为一体的物业养老新模式(图1)。

(一) 政府主导

在物业养老模式中,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物业企业大力支持,吸引社会各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到物业养老服务项目中。首先,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物业养老服务方案,同时制定税收、人才培训等优惠政策,提高物业企业从事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还应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形成直接监督、间接监督等系统、完整的监督机制,引导物业养老服务向健康方向发展。政府可通过发行国债、社会福利彩票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增加用于物业养老服务的资金,建立物业养老专项预算制度,并逐年增加投入,保障物业养老模式运营的可持续性。

(二) 企业承担服务

首先,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养老服务的承担者,应在充分掌握政府养老服务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外资源和未来发展,利用居家养老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对象一致的特点,把物业管理服务渗透到养老服务中,丰富物业养老服务内容。其次,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如医院(诊所)、家政公司、高校、专业社工机构等,通过资源集成方式,打造一站式物业养老服务供应平台,输出医院绿色通道、入户巡诊、精神慰藉、心灵伴侣等各种养老服务,通过平台服务为主,自身服务为辅的服务方式,丰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再次,基于物业服务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内培外援”形式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内培是指选择服务素质高、服务技能娴熟的员工,通过示范、内部培训等方式,帮助、带动其余人员提升服务技能。通过服务竞赛,设立相对丰厚奖金,吸引员工积极提升服务水平,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进,从而达到内部培养提高的目的。外援是指邀请非营利组织(专业社工机构) 的社会工作者,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培训等方式帮助提升物业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最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物业养老服务工作的系列制度和标准,如养老服务人员工作规章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效果评估制度等等,用制度规范服务行为。从入户巡访老人、老人情况登记建档、活动组织、服务效果评估等诸多环节建立相应档案,一方面以备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等部门监督检查,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后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 社区组织协调

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在物业养老服务中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首先,应定期深入老年人家中,了解老年人情况和服务需求,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最真实的服务对象信息;其次,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是受过相关教育和培训的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其了解社区工作、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优势,积极提供志愿服务;最后,在接受政府民政部门宏观指导的基础上,切实担负起物业养老服务的监督职责,制定并严格落实服务监督,对物业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加快物业养老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 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

在现阶段,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专业社工机构等) 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尚不能完全承担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组织等责任,但非营利组织仍是物业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要鼓励非营利组织积极提供志愿服务,政府可充分利用非营利组织专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委托其对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的养老服务进行监督,并从专业角度进行服务评估,以提升物业养老服务水平。

(五) 志愿者服务

物业养老模式要重视引导和利用志愿者服务,解决物业养老人力资源匮乏问题。在物业养老服务中,首先,充分利用辖区内低龄老人资源,引导和组织低龄老人开展日常生活照料、邻里照护等服务;其次,引入志愿者队伍,根据所拓展的资源平台,与相关组织、单位达成稳定的定期志愿者服务关系,或与专业志愿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志愿者资源开展相关专项养老服务,减轻人员压力。

物业养老模式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物业养老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因此无论物业养老服务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以政府的政策为依据,积极争取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另外,物业养老服务对市场资源的整合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寻求物业管理领域和养老市场之间利益的平衡点。要注意对低龄老年人口资源和志愿者服务的开发,探索小区内老年人互助补偿机制。本文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物业养老新模式就是为以上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注释

①卓达物业以构建和谐社区养老为归宿,在精神慰藉、医疗健康、生活照料三大养老体系框架下,开展有所养、有所医、有所为、有所乐、有所安、有所惠、有所学七大系列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新宽.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舒可心.“养老”面前切莫舍本逐末[J].城市开发,2012,(11):31.

[3]谢罗群.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J].中国物业管理,2011,(3):22-23.

[4]焦建民.物业管理之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J].城市开发,2010,(7):66.

[5]陈秀.物业服务企业应介入社区养老[J].现代物业,2011,(7):274.

[6]zgwygl.org/Item/Show.asp?d=3033&m=1[EB/OL].

[7]马凯.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8.

[8]包青年.企业组织参与非营利服务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经济,201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