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1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六中有这么一道题:
(见题图)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题图说明:这三个长方体颁奖台紧靠着,且中间的1号颁奖台最高,左边的2号颁奖台次之,右边的3号颁奖台最低。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靠近这个长方形面的左边竖直边线的右侧中下方标注“65cm”字样,同时在这条边线上面一小部分的左侧标注“10cm”字样,而在图中还有五处标注“40cm”字样,表明这三个长方体的下底面都是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以及3号颁奖台的右面也是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
学生自主解答后,我发现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其一是这样的——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65×40+40×40] ×2
其计算结果为12800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40×2+40×3×40
其计算结果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40+﹙65+10﹚×40+40×40] ×2
其计算结果为14400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2+40×3×40
其计算结果为10800平方厘米。
学生的解题思路大致相同,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对此,我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两种解法的差别在于1号颁奖台的高的取值不同,即一种解法的取值为65厘米,另一种解法的取值为75厘米。由于题图中明确标注了40厘米、65厘米及10厘米等数值,则可以从中对三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取值,而正常情况下这几个量(已知条件)的取值在图中可以很容易得出来,为什么会有学生产生误解呢?到底哪种取值是正确的?通过讨论、探究,最后大家一致认为1号颁奖台的高为65厘米。
学生甲:如果2号颁奖台的高是65厘米,那么原题的图中就应该把“65厘米”字样标在2号颁奖台的左边,所以根据“65cm”字样标注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上,我认为65厘米是给出的1号颁奖台的高。
学生乙:我观察到1号颁奖台正面左边的这条棱被分成两条线段,上面较小的部分是10厘米,而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下面较大的部分则为65厘米长,而这两个数字都是标注在这两条线段附近的,所以1号颁奖台的高就是10厘米与65厘米之和,即75厘米。
师:既然同学们对题图中已知数值的读取存在分歧,现在我就给大家一个科学的解释——我们可以把题图理解成是由实际的颁奖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而形成的,这就要有一个缩小的“尺子”,我们把它称之为“比例尺”,而在同一个图中,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那么同学们就来求一下图中有关线段在不同取值情况下的这个“比”如何?
听了我的说法,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行动起来。
经过同学们的测量、计算、比较,最后证实了1号颁奖台的高为65厘米。
对于一道数学题的解答,似乎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而课后想起来,我的这种做法并非“小题大做”,而却是“大有益处”的。
1、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 通过“借题发挥”而把知识向未知领域延伸,不但实现了“比例尺”这项知识的渗透,而且还使学生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4、达成了培养学生形成细致而有序的审题习惯这一教学设想。
回顾此例的教学,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盲目地、简单地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正如上面的这个问题,如果我只是告诉学生1号颁奖台的高为65厘米,认识不清的学生只要照做就可以了,那么仍会有学生感到不解,甚至还可能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一头雾水。
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3
探究: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
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 时: 2课时
课时1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
三、作出预测
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
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
五、室内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
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
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课时2教学过程:
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捏土壤 手是湿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
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
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
目的:
(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
(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
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
三、课后练习
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节;安全教育;责任;管理
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学生伤害案件不断发生:因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溺水死亡、被下暴、学生间斗殴伤亡的、食物中毒的……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
(一)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具有加速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从学校治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小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二)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校小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来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宿舍内财物丢失、打架斗殴事件等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其他节假日要遇到的问题。
(三)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班主任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方法
(一)班主任安全管理责任
1.安全教育责任。班主任除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
2.安全告知责任。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告诫责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有对学生告诫的责任。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是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地告诫、制止和纠正。
4.安全防范责任。班主任要对班级活动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如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范,对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校园欺侮、包括隐性伤害在内的预防等。要防微杜渐,而不要亡羊补牢。
(二)班级安全管理方法
1.加强联系,齐抓共管。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床铺、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2.善待学生,改善关系。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3.以法治教,规范行为。在现代的小学生中有个别学生迷恋上网、盲目追求生活享受和精神刺激,盲目模仿影视片中行为,违纪违规。因此,班主任应该以法治教,规范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一是要规范班主任自身的行为,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越“雷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每一名学生的行为准则,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实施习惯养成的矫正,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鉴别、批判、选择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手段去追求理想生活。三是要规范学生家长的行为,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学生自治,管理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包括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两个部分,而人的方面更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力量,构建学生安全自治管理模式,才能做到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有人巡查安全漏洞,有人监控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起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矛盾纠纷监控小组、行为规范督查小组、应急事故处理、报告小组等学生自治组织.健全班级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这些组织掌握班情,把握动向,运筹帷幄,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劳凯声,孙云晓.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将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
2.
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行名数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主题图
师:四(1)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身高分别是:80cm、1m45cm、1.32m、0.95m,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生:数据太乱了,无法直接排出。
师:要想按照高矮顺序排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上面各个数据的单位不同,我们能否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排列。
师:遇到不同单位的量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进行排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与小数有关的单位换算。
设计意图: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改写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究新知
1.
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师: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单名数;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复名数。你能分别找出上面数据中的单名数和复名数吗?
生:80cm、0.95m和1.32m,只有一个单位名称,是单名数;1m45cm,有两个单位名称,是复名数。
师:要想按照高矮顺序,给这四位小朋友排队,你能找到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法吗?
生:可以把这些数据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师: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上面的哪些数据需要转化?
生:80cm、1m45cm。
小组活动:讨论如何把80cm和1m45cm改写成以“m”为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80cm=____m。
师生交流后,汇报反馈:
生1:lcm=m,80cm中有80个lcm,也就是有80个m,所以80cm=m=0.80m=0.8m。
生2:1m=100cm,80cm=(80÷100)m,在计算80÷100时,可以直接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80
m。所以80cm=0.80m=0.8m。
教师评价: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通过分数形式直接改写成小数;第二种方法是利用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联系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
师:你是怎样想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2)1m45cm=____m。
师:这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应该怎样转换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交流时明确:把1m45cm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1m没有改变单位,只要把45cm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即可。将45cm改写成以米为单位,是将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因为1m=l00cm,所以45cm=(45÷100)m,在计算45÷100时,可以直接把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45m。最后将0.45m与1m合并起来得1.45m。所以1m45cm=1.45m。
师:现在你能排出他们的高矮顺序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80cm=0.8m、1m45cm=1.45m
1.45m>1.32m>0.95
m>0.8m,所以1m45cm>1.32m>0.95
m>80cm。
(3)总结归纳方法。
师: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你是怎样做的?
生: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对如何改写名数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掌握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
师:如果把主题图中数据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需要转化哪些数据?
生:0.95m、1.32m、1m45cm。
小组活动:讨论如何把0.95m、1.32m和1m45cm改写成以“cm”为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0.95m=____cm。
师生交流后,汇报反馈:
生1:0.95m表示9dm5cm,9dm=90cm,9dm5cm合起来就是95cm。
生2:1m=l00cm,0.95m=(0.95×100)cm,在计算0.95×100时,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95cm。所以0.95m=95cm。
教师评价: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小数的实际含义直接进行改写;第二种方法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再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写出结果。
师:你是怎样想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2)1.32m=____cm。
学生单独完成,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生:把1.32m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用“cm”表示出来,再求它们的和。
1m=100cm,0.32m=32cm,合起来就是100+32=132cm。
师:谁还有不同的改写方法?
生: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用乘法计算,1.32m=(1.32×100)cm,也就是把1.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132cm。所以1.32m=132cm。
(3)1m45cm=____cm。
师:这也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前面的方法还能用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交流时明确:把1m45cm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45cm没有改变单位,只要把1m改写成厘米为单位的数即可。1m=100cm,所以1m45cm=100cm+45cm=145cm。
(4)总结归纳方法。
师: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你是怎样做的?
生: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单位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师: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小数的整数部分直接作为高级单位的数,小数的小数部分乘进率或通过小数点的移动转化成低级单位的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名数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分清是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怎样计算。
(2)要明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
(3)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移动,移动几位。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掌握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最终由学生总结出名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1.
24dm=(
)m
1450g=(
)kg
6km350m=(
)km
8t40kg=(
)t
解析: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答案:2.4、1.45、6.35、8.04。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巩固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
0.3kg=(
)g
0.86m2=(
)dm2
2.63km=(
)m
3.7t=(
)kg
解析: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单位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答案:300、86、2630、3700。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巩固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小学教案范文6
这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附答案》,是
2、照样子,写一写。白(白色) 皇( ) 发( ) 军( ) (柏)(柏树) ( )( ) ( )( ) ( )( )四、 我会读词语,还会写句子。(5分)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三心二意 七嘴八舌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 五、我会填词。(6分)产生 发生 果然 居然 发明 发现 (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 )了浓浓的感情。 无论( )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2)、列宁跟着蜜蜂( )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没有想到,我( )能得到一等奖。(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 春天来了,我( )迎春花开了。六、照样子写句子。(5分)(1)、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 。(2)、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一下,行吗? ,行吗?(3)、他好象在叫我。 好像 。 (40、谁说孔雀的尾巴不漂亮? 。(意思不变)七、积累词语。(10分) (1)、古诗中有描写一年四季不同景色的诗句,读一读,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季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之。(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你能写出那个季节的诗句吗?(2)、写出反义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快乐( )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要约几位朋友来看看。开放( )自信会让你成功。 成功( ) 笨重的铁牛陷在了河底。底( )八、 我会选字组词。(12分) 距 具 巨 ( )体 ( )人 ( )离 ( )大 工( )相( ) 邮 由 油 煤( ) ( )来 ( )局 ( )于 冷( ) ( )政九、 填空。(10分)(1)、本学期学过几首古诗,任选一首默写下来。
(2)、本册课文,我记住了这样一些人;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和英国发明家( ),爱数星星的孩子( ),善于观察让蜜蜂做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我还知道了这样一些地方,祖国宝岛台湾的( )盛产水果的新疆(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 下雨天,屋檐上的水一点一点地滴下来,落在下面的石阶上。石阶轻轻的笑道;“哈哈,有趣!你是来替我洗澡,还是来替我搔痒?替我洗澡,我嫌你的水太少;替我搔痒,我嫌你的力气太小。“水滴说;“去你的,我不是来替你洗澡的,也不是来替你搔痒的。我要滴穿你!“石阶哈哈大笑,说:“别做梦吧,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水能滴穿石头。”水滴不理他的话,只是一点一点往下滴,落在石阶上。晴天,当然没有水滴了,石阶完全忘记了之间事。下雨天,对这样小小水滴,石阶毫不放在心上。一年一年过去了,。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真的,石阶终于被水滴滴穿了。(1)、给短文加个题目----------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下雨天,屋檐上的 一点一点往下落,落在地面上的 上。 水滴不断往下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真的,石阶终于被 滴穿了。因此有了一个成语叫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答案;一、传染 白菜 清脆 夏天 距离 柳叶 雄伟 继续 欺负 茂盛 胳膊 辉煌二、(1)、只要是同音字即可。(2)转动 转身 钉子 钉扣子 重物 重来 中间 挑拨离间三、(1)略 (2)、展 (3)只要加了偏旁组成词语即可。四、特点;都带有数字。写;五湖四海 一心一意 略五、(1)产生 发生 (2)果然 居然 (3)发明 发现六、(1)、(2)(3)略(4)、孔雀的尾巴漂亮。孔雀的尾巴真漂亮啊!七、(1)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窗寒西陵千秋雪,门破东吴万里船;(只要带季节的句子即可)(2)、悲伤 关闭 失败 面八、具 巨 距 巨 具 距 油 由 邮 由 油 邮 九、(1)略 (2)阿切尔 张衡 列宁 日月潭 吐鲁番十、(1)水滴石穿 (2)水 石阶 (3)水 水滴石穿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