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1
昨天,我跟妈妈去超市。
挑好了东西我和妈妈就来到付钱的地方算钱。我站着无聊,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只见营业员阿姨告诉妈妈一共187元,我看见妈妈分别把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递给阿姨。我看着这些钱,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问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脑子好像一下子开窍了明白了便告诉妈妈:“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也开心极了,因为我解开了一道生活中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2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实践;数学能力;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并转化为适应生活的能力。
一、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从古至今仍流传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强调苦读,苦练,父母也常嘱咐要“用功”学习,放学回家则常问“上课能听懂吗”、“考了几分”之类的话。从不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你解决了几个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流传之久,传播之广,实践之长,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中国学生解题能力不断提高,却掩盖了人们震惊的事实: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被教成了没有问题的学生,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现成的问题,需要人们从纷繁杂乱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连收集信息并从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可能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要求自己提出问题,列方程解答。很多学生已经懂得了列方程并解答,可就是没有问题,而自己却又不会提问,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高度重视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往往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一过程。在城市小学,学生基础比较好,可能会对这一块也比较重视,学生通过多做练习,苦读、苦练后,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初中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是哪怕是这样,也仅仅只是代表他们解题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呢?
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方法
1、理清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怎样才算是解决了问题呢?一般是以通过列式计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标志。那么要想将问题解决掉,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要会列式,会计算等。
除了多做练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老师把握好方法,将题目讲透,并且在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至少要渗透这个思想在里面。其次在解题时,一定要学生理清每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是靠数量关系解决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怎么列式,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维方法,为列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生在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有时即使解出来了,让他说说是怎么解的,他就是说不出来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一定要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听听学生应用数量关系进行逻辑推理的叙述,学生不能仅靠感觉列式计算,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列式解题之前让学生列出数量关系,让学生对数量关系感悟到位、理解深刻、掌握牢固,这样才能找准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对“症”下药。
2、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理有据科学地整合教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会消除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厌倦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这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不会产生厌学状态。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教师应切实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促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问题沟通起来,为使学生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乐趣
(1)创设直观性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教学《线段》时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到家,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创设描述性情境
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平面图中的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生2:我去……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3)创设欣赏性情境
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找规律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图片的同时获得了知识。
(4)创设体验性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教学《平均数》时,例题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老师分铅笔的一幅画面,学生在生活中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这种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动手去分一分,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对理解平均分就有了更深的影响。
4、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思想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思想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如在讲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知道面积公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多边形,然后在量一量数据,再计算,体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因为学校比较小,学生每班的人数较少,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带他们去操场上,找一些多边形,计算他们的面积,让他们体会真正的学有所用。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教学方法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 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出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 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 “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 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 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例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这样,“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75 - 98 = 175 - 100 + 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 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 所以,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 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激发应用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告诉我们,适当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水池的容积等.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4
关键词:实践活动;问题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45-02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认识、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在活动中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利于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一、营建问题氛围,激发好奇心
好奇心是问题的源泉。强烈的好奇心能促使人们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做出反应,发现问题,追根寻源,激起探究欲望[1]。实践活动中要以问题为核心结合实际来设疑、布惑,营建问题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好奇心,激起他们提出问题的欲望和冲动。
1.“实”情促思。
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的是生活或生产中有关数学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学生时常经历或耳闻,活动中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这些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如开展“人民币上的数”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观察人民币上有哪几个数,再让学生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学生通过分类很快得出分币上有1、2、5;角上有1、2、5;元上还有1、2、5……这几个数不断反复出现,很快就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想去探究“为什么都是这几个数字”的愿望。
2.“动”境设疑。
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小活动、小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产生疑惑,产生好奇。如“摸乒乓球”的活动中,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袋乒乓球(不透明的袋子),让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从中任意摸几次,比一比谁摸到红球的次数多,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但摸着摸着便感到奇怪,有的小组里全都摸到红球,有的小组没有一个人摸到红球,而且越摸学生产生的疑惑就越大,问题也越多。
二、开放活动空间,鼓励问题生成
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实验调查等,要鼓励他们根据活动情况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使活动中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不断地得以反复生成,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这种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刻。
1.自主选题。
实践活动研究什么,要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生活经验,去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如每个学生都过过生日,过生日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呢?由此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选题,有的学生从分蛋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分蛋糕的学问”;有的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蛋糕上的几分之几”;而有的学生从每次过生日中的人数、岁数、蜡烛根数等出发,选择了“生日中的‘数’”;而有的学生选择研究“吃蛋糕中的分数加减法”等。这样让学生自己去选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提出问题的热情,提升了其主体参与提问的深度。
2.开放过程。
实践活动中怎样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应是充分开放的。要允许学生选择合作伙伴,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方法等,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现更多的问题。如“为学校花坛设计绿化方案”的活动中,测量花坛的面积时学生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但由于花坛不是课本上学过的规则图形,很多学生在测量时遇到了问题,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应该怎样测量等等。另一方面,在选择花草上,有的学生查资料,有的找父母帮忙,有的亲自去市场进行调查,活动中他们各自都会发现很多问题,特别是花坛的绿化方案还要考虑到质量、效果、经济等方面因素,这样就能很自然地都能促生出许多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3.注重交流。
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交流,学会与别人交流。使学生通过交流,不同思维的多次碰撞、整合,新的思维火花不断被激起,从而生成新的问题。如在上例“为学校花坛设计绿化方案”的活动中,通过对研究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明确,要分别解决这个花坛的面积、市场上各种花草的价格、设计合理的种植方案等问题,在交流如何测量花坛面积时,不同方法、不同策略的碰撞、交融,又能滋生出很多问题,而在如何设计方案选择花草上,通过交流,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共享问题资源,促进新问题的再生。
三、开展活动反思,促进能力提升
反思或说元认知,是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再思考和再认的思维活动过程[2]。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反思,让学生对活动进行回顾、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反思性学习的发散性、探究性有利于培养问题意识,而良好的问题意识又能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既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又促进问题意识的生成,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1.活动中用好“提示语”。
由于学生实践活动过程是动态的,有其不可预见性,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活动中可适当为学生设计一些“提示语”,譬如,“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知道些什么?”,“你能想到哪些与此相关的问题?”等,用这些提示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诘问,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主动地进行监测、调节和协调,从而诱发了他们问题意识的生成。
2.活动后用好“反思卡”。
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让他们对活动进行整体再认知,进行整体评价,这样学生能自觉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剖析,从发现问题的角度反思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从思维策略的高度对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促进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中我经常应用“反思卡”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卡以一张小卡片的形式来进行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反思收获。如“在活动中我发现了哪些问题?”“我解决了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对自己提出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回顾,帮助学生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有了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又极大促进了学生想去提出更多问题的欲望;二是反思问题是如何生成的。“你提的问题中哪个最有价值?”“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等,让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进行评价,并反思问题是如何生成的,促进学生去总结经验,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是发散性训练,如“你还有哪些问题?”等,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活动从宏观上着眼,从微观上体味,从发现问题的角度再次促进其问题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5
生活中常常需要计算土地和各种器物的面积, 体积, 容积, 这就需要用到一些数学公式和一些数学方法。 生活中很多例子是数学的应用,如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同样周长的图形, 圆形的面积比较大, 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
2、生活中的一次函数应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一次函数模型来刻画。因此, 通过对一次函数性质的研究, 可以对这些现象加以分析、描述, 找出其变化规律, 还可以帮助人们做出觉得来处理其中的问题。
3、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应用。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大自然的杰作和人类的创造物, 各式各样的物体, 无不包含了许多的几何形体。
4、生活中的圆锥曲线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圆锥曲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曲线。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策略
前言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很多年了,这期间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和学科的考试息息相关的,因此,如何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讨论价值.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常常会l现学生虽然能够听懂自己的讲解过程,答案也看得很明白,但是在独立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了。
一、对“会而不对”原因的分析
(一)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产生一种模糊的认识,没有明确“听懂”和“看懂”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且没有认识到在短时间内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这种模糊的认识让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常常是在肤浅地理解了正确的解题思路之后就认为自己全面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这些学生是“看”数学题,但却不是“解”数学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应用了文科的感性解题方法,并没有用严谨的、富于逻辑性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并且仅仅是满足于解题思路的“妙不可言”,这是一种错误的练习思路。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填鸭式”的教师思路会让学生难以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教师准备了充分的讲解内容,搭配了华丽的语言,并且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思路,这是一种“炫耀式”的思路,学生在被迫接受的过程中,对教师宣读的解题技巧和数学知识听的“很懂”.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表演,造成了学生“会而不对”的问题。
二、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问题的有效策略
学生出现会而不对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心浮气躁、书写潦草、知识不足,认为数学题过于简单所以粗枝大叶,没有认真地解题.还可能是数学题的解题过程比较繁杂、并且自己又没有掌握有效的解法,所以产生了畏难情绪,在低效的解题思路下难以解出答案.笔者根据对高中生解题困难的调查,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路:
(一)指导学生生审好题目、规范工整地进行解题
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波利亚曾经总结过科学的解题步骤:明确题意、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总结解题过程.学生在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的发生,首先,学生要能够审准题目,保证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符合题目的真正意思.如果题目都理解错误那么就必然无法做对题.教师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善学生的读题能力,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在读题时可以用笔把关键的部分画出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圈出关键词汇的过程同时具有动作和视觉的输入,两种信息的同时输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题目终重要信息的短时间记忆.比如,高中数学题中常常对于答案有正负的要求,学生如果在题目中画出“大于零”“小于零”等关键信息,就不会出现弄错答案正负数的情况.有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自己潦草,并且解题思路缺乏依据,这种解题风格往往是学生长期积累的坏习惯,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注意换行、对齐书写答案,学生如果能够工整地书写解题过程,就能够有效避免“会而不全”的问题.通过小技巧,学生可以轻松改善书写潦草和审题困难的问题。
(二)教会学生回顾解题过程,及时纠错
罗增儒教授曾经说过:“检验解题过程也是提升解题能力、积累解题经验、锻炼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多数高中生都不会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这里所说的“回过头来”指的是检查解题过程,学生即使回头检查,也往往没有使用有效的检查思路,而是单纯地用自己的计算思路重新做一遍题.学生在检查中会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正确的解题思路,例如,利用多解对照法,利用另外一种解题思路来验证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也可以应用逆向运算法来验证答案,学生通过应用多种演算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并且查出自己遗漏的部分,进而减少“会而不对、对而不全”问题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验证方法.再比如,教师在课堂问答、日常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点进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明确自己思路错误的地方.对于看似困难,实际易错的数学问题,要适当地提示学生,让学生对这类问题加强分析,从而避免学生忽视了对这类问题的深入分析。
(三)指导学生使用错题本来记录自己的错误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整理自己的错题本.但是事实上,错题本可以有效减少“会而不对”现象的发生,其功效是数学教师的共识,高中生的解题错误存在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独特性,比如许多学生会难以掌握平方公式的使用方法,但是有的学生并不会出现此类问题错题本可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常犯的错误,对自己进行个性化纠错,这样就能在解题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积累错题的办法,并且让学生把积累错题当作每日的固定作业去完成.首先,对于看起来容易,但是总是出错的问题,学生要优先记录;其次,在记录错题的时候要标明错误的原因,指导错误发生在哪个解题环节,而后记录错误原因.利用正确的记录方式可以发挥出错题本的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