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九年级思想品德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1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思想品德教学

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实施“引”与“学”的立体化。作为一名九年级思想品德的一线教师如何运用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学习,这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通过多年的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和对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的认识,笔者认为,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体现教材特点,先学后引

新旧教材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旧教材称为教本,是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新教材就是学本,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许多教师将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位置颠倒,把学生当作自己课堂教学表演的工具。新教材倡导以人为本,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同学都变成为有理想、有意志、有情感的自主学习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实现立体引学式教学的目标。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先学,即课中、课前预习,生成问题。

课前预习,即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学生先将下一节课的内容看几遍,并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生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课中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提纲再次自学课文,对看不懂的内容学生相互讨论,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

(二)后引,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在课前、课中预习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巧妙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在相互质疑、探究中不断解惑。

二、深入浅出,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专业术语较多、抽象。个别术语教材中没有界定,而它又是打开某一章节课文内容的一把钥匙。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科学地阐述概念的科学内涵,又要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框题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教材中对什么是生产力没有做具体说明,生产力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而很难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1)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应该干什么?(3)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有什么关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课堂讨论达成了共识——(1)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问题。(2)从事生产劳动。(3)人们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越强。最后我启发引导学生小结:人类为了适应自然而改造自然(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叫做生产力。结合教材中内容,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概念。

三、围绕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每册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这条主线是教材和教学的灵魂,也是教材和教学的重点。把握好这条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教材共分四单元十课。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启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切入的,具体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三方面做介绍,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启发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的结合在一起。

四、拓展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特点之一是涉及的内容广泛,教材对涉及内容介绍简单。虽然教材中插有“相关链接”、阅读材料、图片,但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将其应运于生活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整合相邻学科内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问题时,涉及到中国近代历史有关内容;在学习“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涉及到法律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等。如果教师不善于整合相邻学科知识,那么,学生可能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要应运于生活实际很困难。另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把多种教学方法加以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具有可行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2

【关键词】 兴奋点 结合点 生命点 爆发点 闪光点 情感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的局面,同时存在着概念多、运用能力要求高等学科特点,因此非常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从中解剖与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分析得失背后的原因,获得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的进一步认识,勇于实践,勇于探索,通过课堂上点燃“兴奋点”,找“结合点”、抓“生命点”、点“爆发点”、留“闪光点”、抓“情感点”来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将学生紧紧吸引在思想品德课的周围,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基础好的同学更上一层楼,为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找到一个着力点,搭建一个有利的平台,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1.点燃“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多更难了,学习任务也日益繁重,在各门中考科目“强大”的压力面前,学生不知所措,渐渐地放松了思想品德课本的学习,一心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放松了学习,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自然就不会理想。因此,如何让学生重视思想品德课,上好每一堂课,成为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点燃“兴奋点”则成为我的教学主题。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为此,在每一堂课上我往往会通过讲故事、聊天、漫画、照片、影片、课前调研、师生辩论等与学生即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有关的事情来引入,点燃学生的“兴奋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每一堂课奠定基础。如,2008年中国经历了太多事情,那么在2008年9月开学第一堂课上,我就和学生谈了雪灾、震灾、奥运等大事,使学生感受到小小课堂与国事、天下事紧密相连,并展望学生的未来规划,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2.寻找“结合点”,贴近学生生活

用“生活化”的案例开篇是思想品德课的一大特点,但是学习离不开理论,如果理论脱离实际,思想品德课教学势必会成为“乏味、空洞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改对教师处理教材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若要使教学变得有活力,就要活用教材,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为此,在教学时我总是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学生生活的实际是什么?哪些是学生普遍熟悉、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这些“点”又如何与知识点相联系?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通过寻找“结合点”,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同时让知识在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氛围中轻松被掌握。

3.体现“生命点”,在“百家争鸣”中感悟知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教学就是要善于创设学生探究的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重视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既然课上所选用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自然就会有得说,这样教师就可以放心地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中感悟知识、提高能力。如:在讲“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内容时,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勤劳致富与不法致富的事例,在课上进行比较、讨论,我们应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活生生的案例,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深刻体会到“知识致富、技术致富、勤劳致富”的重要性,从中感悟知识,受到教育。

4.点燃“爆发点”,在思维两难中“登顶”自我高点,掀起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为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个“机”就是教学中的“爆发点”,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学习中的困惑点。“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对重点、难点和学习中的困惑点,我总是想方设法 “设疑”,引导学生“思疑”,鼓励学生“寻疑”,寻找拨动学生心弦的“爆发点”,努力追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如:在讲我国人口国情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统计和比较独生子女家庭与有兄妹家庭生活的差异,思考1﹕2﹕4的家庭人口结构可能会引起的社会问题,哪一种家庭组成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呢?十年后的我们大多数已经成家,那时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将如何权衡、解决呢?一连串很怪的问题像一颗颗引爆的炸弹,投向学生的思维大海,“炸”起了无穷的波澜,学生在此情况下,纷纷发表见解,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中,大家不但认识到中国独生子女的情况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所在!

5.留住“闪光点”,让思想品德课永驻我心

林格伦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可见,重视课堂上的“闪光点”非常重要。一堂课的好与不好,关键在于它是否有一个值得他人称道、学习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可以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新的闪光点,也可以是教师教学的闪光点。一方面,对学生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得到更多成功的体验,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从而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另一方面,课堂上这些闪光的火花,都会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去回味,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课堂的延续。如:在讲我国的环境状况时,课前要求学生通过问长辈、查资料等形式,了解30年前当地的环境状况,并与现在的环境状况作比较,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畅所欲言,教师从中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通过课前调研和课上交流,使同学深刻体会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在讲如何保护环境时就有了认识基础,容易使学生自觉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深得学生的喜爱。课后经常听到学生提起,尤其是当看到有的同学乱扔垃圾时,大家就会作善意的提醒。思想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与学生行为由此也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看到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更是由衷地感到高兴与自豪!

6.抓“情感点”,课后走近学生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自主学习;引导方法

一、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相关介绍

1.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首先,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的。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仍然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九年级处于我国中考最后的紧张阶段,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而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是铸造灵魂的课程,能够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教授、课外活动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他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并通过结合个人经验使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处理与集体、国家间的关系。

最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通过书本内容和生活实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拥有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自主学习的相关介绍

1.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和其他外在因素的要求下,主动地进行自我控制来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发现、分析问题,独立的去探索、主动实践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学习是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应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效性、自我控制性等特点。其中,主观能动性指学生拥有支配自己学习的动力,能够进行自我调控;有效性是指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因为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拥有足够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而自我控制性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自己掌控,并且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改正。

三、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提出问题的阶段能够得到很好地锻炼。所以,教师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提问。例如,在学生面对考试中的材料分析题,无从下手时,教师应当从日常下手,鼓励学生对身边报纸上的时事政治、书本上的材料勇于提问,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材料分析题的解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就会对这种学习模式感兴趣,并自己不断去做相关的努力,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自学目标和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自由的学习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在小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了强化,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

时政热点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独特的亮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就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工具,让学生了解时政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兴趣。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就会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去,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面对教师有一定的恐惧性,对课堂发言有一定的抵触心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当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调节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与学习中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成.用阅读启迪学生的心灵――以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为例.《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9期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4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 教学有效性 策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gradually developing in depth, the moral less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s the main channel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lso unceasingly carries on the reform, the core task of the reform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then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s become the new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task and mission. Aiming at the particularity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 in grade seven and grade seven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effect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in Grade Seve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y

1 思想品德n有效教学的概述

1.1 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

1.1.1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1]笔者认为有效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结果的有效性,而且要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真正的归宿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那么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有效性,则可以从课前准备的有效性、课堂实施的有效性、课后反思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来努力。

1.1.2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同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不但是掌握思想品德课基本理论知识的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将所学理论知识经过“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调控、德育性质巧妙体现,使师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将道德品质成功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2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锦州地区所使用的人民版思想品德课教材《道德与法制》为例,探究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

2.1 走进新天地

本章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篇,章节内容的设计紧扣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生理发展水平。本章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新天地,新感觉”、“我的自律宣言”、“把握生命的节奏”。目的是为了引导初一学生为中学生活做好准备,了解我国初中受教育情况,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体验长大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与时间观念。

2.2 生活中有你

这一单元包括“第一次握手”、“为他人开一朵花”、“走近老师”以及“我属于……”四课内容。本单元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学会理解同学和老师,列举并分析了青春期中所要面对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现象,例如尊重他人隐私、学会分享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且为其收获更多的友谊提出了可行的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3 勇敢做自己

本单元由“别把尊严丢了”、“生命的韧性”、“你就是一道风景”三课组成,这一单元的主题意在引领学生走近“生命”,去发现、挖掘生命的力量,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使其养成直面困难、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进而升华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3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学生缺乏思维动力和情感体验

通过笔者的个案调查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具备对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考试内容有足够的重视,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适应,并未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堂的参与程度较低,并未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还有的学生认为这一学科是副科,所学知识枯燥乏味,对于该学科的知识也只是应付开卷考试,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仍旧是机械记忆或是题海战术,缺乏学习该学科的思维动力。

3.2 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就教师方面来说,目前仍有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只关注教学知识目标的完成,割裂了教学“三维目标”,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生成;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更是“惟教材、惟教案”至上,上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从网上拷贝,不注重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部分,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效率低下;对于教学过程的调控与管理也不够科学,未能够及时应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等。

3.3 思想品德课堂开放度不够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性内容与高年级相比相对弱一些,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笔者发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的活动与探究提供了交流平台,给学生留了展示和发展的空间,然而部分教师仍然沿袭“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未能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即使设置了一些课堂探究活动,开放度仍然不够。

4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

4.1 完善课前准备策略

4.1.1 备目标和备方法相结合

每节课都有必须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注重完成知识、能力目标,更重要的是突出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针对这“三维目标”和上课所要应用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思考。有的教师依赖“教参”,仅仅把“教参”中的目标与其适用的教学方法搬到课堂中来,这种做法则忽视了课堂是动态的这一因素。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要吃透教材,根据自己的体会列出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不生搬硬套,使得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

4.1.2 备预设和备生成相结合

所谓备“预设”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方案。所谓备“生成”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设想出通过教师传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些形式所形成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从而为实际教学做好铺垫,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性的调整。

4.1.3 备教材和备学情相结合

首先在备课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先学后教,并在备教材的过程中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认知基础和情感状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除此之外,教师对教材的利用又要超越教材本身,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中有利于拓展学生生活经验和促其身心发展的内容,从而达到备教材和备学情的有机结合。

4.2 优化课堂实施策略

4.2.1 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面对动态多变的课堂教学,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教学机智,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学校条件等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主要有导学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等,对于教学方法的选用与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和创造性,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其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生生的高效互动,并在此过程中自然达成教学三维目标。

4.2.2 深入开发并灵活应用教学资源

首先,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其次,教师要巧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再次,教师可以应用“导学提纲”这一方式,选取适用的教学内容,将课前准备好的有关课程内容的导学提纲发给学生,或者是采用多媒体放映的形式,让学生在15~20分钟内根据导学提纲中设置的问题和内容进行自学,这一过程不仅灵活应用了教学资源,还提高了其自学能力。

4.2.3 科学合理地调控教学过程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自律,面对教材中所设置的一些开放性活动并不能集中注意力,把精力都投入到课程本身,这就要求教师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巧妙处理。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点来把握:(1)提升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2)教学组织到位,高效地利用教学时间,让学生体会到上课的充实;(3)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4)对于违纪学生的管理要讲求方法,使其真心悔过并树立起责任意识。

4.3 注重课后反思策略

从根本上来说,追求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是一种重实效的课堂,更是本真的课堂。就思想品德课来说,学生能够真实有效地进行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B。教育家叶澜也以“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为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所谓好课就是有效教学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2]既然有效教学是一种平实而又真实的教学,那么在这过程中不乏存在有待完善的方面,因此,从实质上来说它也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教师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再将反思的成果不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具体可以从目标、过程、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反思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对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目标的反思要注意学生在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是否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核心环节,反思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得力、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是否科学合理等;对教学评价的反思要考虑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因素,不要仅仅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5

二、工作重点

1、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重视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推进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

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老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和教材观等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本学年继续通过假期培训、校本教研等活动的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新课改理念,并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采取分片现场经验交流、公开课观摩引领、以及课例式校本教研等活动来继续推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

⑵在先前的下乡过程中,校本教研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思想品德教研员与各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引领、组织全县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深入学习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研讨、展示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提升课程改革的效度。

2、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是教材解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提升教研组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

⑴一周一次的本校思想品德各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

⑵通过一周一次的片教研活动,实现跨学校同学科教研。

⑶通过全县优秀思想品德教研组的引领示范活动,实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4、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⑴抓好九年级教材分析,注意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⑵通过观摩课、探究课及专题复习课竞赛等活动组织好单元复习、专题复习。

⑶搞好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的结合与沟通,组织好全县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师做好中考备考会。

5、精心做好教研实践活动

⑴下乡参与学校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尤其是校本教研活动进行的情况如何。

⑵以校为本,开展主题式培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本学期教研的主题。主题应 来自教学实际,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得到改良和解决的。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教研活动应重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以强化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具体工作

1月份

1、组织期末调研考试

2、征收各年级试卷分析

2月份

1、制定下学期补充计划

2、召开全县各学科校本教研培训活动

3月份

1、参加石家庄中考备考会

2、九年级中考单元复习指导

3、单元复习探究课

4月份

1、七、八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2、九年级进行一模考试

3、九年级集中阅卷、一模试题分析

5月份

1、中考模拟试题命题

2、部分学校中考复习指导

6月份

1、各学校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6

根据云南省招考频道公布的《云南省2019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及抽考科目》可知:2019年云南德宏中考时间为6月28日至7月2日,考试科目为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具体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如下:

2019年云南德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28日至7月2日举行。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体育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昆 明市、曲 靖市抽考科目为:数学、地理。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学科实行笔试、闭卷方式;英语学科实行听力与笔试、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信息技术学科实行网上考试方式;体育学科实行必考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现场考试方式;音乐和美术学科的考试方式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2019年云南德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详细时间安排如下:

日 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6月28日

08:30-11:00

语 文

闭卷考

14:00-15:30

物 理

闭卷考

16:30-18:00

历 史

闭卷考

6月29日

08:30-10:30

数 学

闭卷考

14:00-15:30

化 学

闭卷考

16:30-18:00

思想品德

闭卷考

6月30日

08:30-10:30

英 语

闭卷考

14:00-15:30

地 理

闭卷考

16: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