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1

一开课,吴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比如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建立了相对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获得过诺贝尔奖等。通过吴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他在科学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我也明白了,爱因斯坦虽然伟大,但他也有一个小老师——主人公小女孩苏菲。

上课时,吴老师先引导我们把课文分段,然后生动地给我们讲解课文。我从吴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中,从“蓄着小胡子”、“深陷的眼睛”、“蓬乱的头发”、“趿拉着拖鞋”这一连串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爱因斯坦是一个潜心科研的人。他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胡子、头发等,他不注重穿着,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还从“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从此”这一连串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了解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菲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他们从偶遇到再次相遇再到爱因斯坦刻意等待小女孩求教,最后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由此可知爱因斯是一个和蔼可亲、虚心求教的人。

通过上这节公开课,我知道了爱因斯坦虽生活不拘小节,但其惜时如金,潜心科研,并且谦逊和平易近人。今后,我要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他平易近人的品格。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2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他被公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科学巨人。

情境之中悟性格。在“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的情况下,爱因斯坦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被撞者对撞人者道歉。这一情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文中还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穿着:“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这一情境又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专注于科研、不拘小节的性格。

言语之中显品质。第二天小姑娘又遇到了那老人。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这让我们体会到了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爱因斯坦还说:“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他简直成了一个友善调皮又很乖的老顽童。爱因斯坦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进一步体现出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近人和童心未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这不是奇谈,而是一段佳话,读来特别深沉有韵味。文中最后一段,小姑娘的母亲在街上遇到了爱因斯坦,她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她教我怎样穿戴,怎么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互教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就像一对忘年交。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伟人的谦逊和真诚。

小事之中展魅力。作为一个普通人,爱因斯坦可能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他不注重穿戴,不会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但平凡中见伟大,他的平易近人、谦虚和童心未泯,是伟大人物十分可贵的品质,展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向一个12岁的小女孩请教,令人印象深刻。爱因斯坦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这篇文章并没有介绍他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及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而是通过和小姑娘交往的一桩小事,突出他的谦虚和平易近人,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3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我是一个克隆人,一个被称做“爱因斯坦2号”的克隆体。现在我终于明白,在人世,我没有亲人,如果那个叫爱因斯坦的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大物理学家是我惟一的亲人,他早已离世。如果那个生我的女人是我的母亲,她已经变成了科学的机器而变得毫无意义。

我怨恨,怨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这么卑贱,人类如此轻易地扼住了它的咽喉,为人类服务那么自然地就成为了它存在的准则。

我决定,逃离!

在我下决心以后不久,我所在的研究所就爆炸了。装定时炸弹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有爱因斯坦聪明的大脑。

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央调查局对于这件事的种种猜测,这么精明的人类居然没有怀疑我,因为……也许他们认为我具备爱因斯坦品格高尚的基因。愚蠢的人类!

我来到了一个街心公园,在那里眼望着枝头的鸟雀,惬意无比。“叔叔,你吃雪糕吗?”一个长相无比甜美的小女孩微笑抬头问我。我的脸红了,慢慢地蹲下身,轻轻地吮了一口她手中的雪糕。“真甜”,我微笑着对她说。

我们在花园里玩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到他们的快乐。突然,一大群警察包围了我。“我是秀兰·邓波儿的克隆体。”小女孩依然微笑着说道。

我彻悟。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4

关键词:对话;预设;真对话;假对话

案例1:

在校内教研课上,一位老师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一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了脉络之后,以课后的一个大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请联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总领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通过预习你们能回答吗?

生: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他还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生: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

师: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生准备了约五分钟进行交流)

生:我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他的伟大:“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走路时还在思考着问题,可见他对工作是多么的投入。

……

师:是啊!从这些语言、动作、神态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真是一个伟大的人!让我们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读这些语句。

(此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学生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但面对老师一扫而过的目光,慷慨激昂的语调,他又缓缓放下了。)

……

案例2:

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如下:

(1)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伟大)还有不同意见吗?(也有少数学生认为他平凡、普通)

(2)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或者普通,还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学生自学课文15分钟,准备交流。

(3)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得说服自己。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同学,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在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交往中,通过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谈到他的伟大。

(4)刚才,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可有同学心里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因为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也很平凡、很普通啊。好,接下来的时间让这部分同学来发表意见。当然,刚才发言的同学也可以发言,因为你们可能也发现了爱因斯坦普通平凡的地方。

请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爱因斯坦很平凡、普通的。

(5)讨论,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起初,大家都各执己见。但渐渐地,大家的意见趋向统一: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会如此衣衫不整、卧室里一塌糊涂,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却依然那么谦虚、随和。他是那样宽容大度,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他在生活上的平凡与他人格的伟大并不相悖,平凡中更见伟大。

反思:

两则教学案例反映了目前小语常态课堂的两种现状:“假的对话”与“真的对话”。案例二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师生间、生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观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所有学生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了师生间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案例一中,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是基于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形成“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一共识而展开的,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巨匠,所以在学生的眼里,缺点成了优秀品质的佐证,普通被硬生生地上升到伟大的高度。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观点,并为教师的观点找出证据。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吗?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区别“真的对话”与“假的对话”呢?

1.从形式上说,“真对话”是平等的,而“假对话”是居高临下的

在“真对话”的课堂中,教师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与目标管理者,转化为心理诱导者、方法引导者、学习指导者,师生是一种“我-你”关系。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互动交流的状态之中,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光芒,观点在争论中流动生成,精神在相遇中唤醒激活。对话便在相互唤醒中走向深刻和厚重,在意境升华中变得精彩和富有灵性。

“假对话”中教师的角色是权威式的,与学生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学生是没有人格尊严的人,不是独立主体,从而也就谈不上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更不要说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新课改的目标就越远。

2.从内容上说,“真对话”讨论的是真问题,而“假对话”讨论的是伪问题

“真对话”能紧抓“教学文眼”,发掘出师生有效对话的真问题。所谓“教学文眼”,就是文本的关键词句,就是文本的情感密码,就是文本的核心知识。它与“文本文眼”不同,“文本文眼”是基于文本的自身逻辑,而“教学文眼”的出发点是教学的需要。例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本课的“教学文眼”。抓住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才能真正产生能启发学生多向思维的有价值的真问题,真正构建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的有效对话,切实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假对话”中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专门设计的一些机械性问题,是伪问题。因为教师根本不去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与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如案例一中,表面上看去教师似乎抓住了“教学文眼”,整个课堂是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只是为问而问,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这样在无意中忽略甚而至于剥夺了学生发表看法的权利。这就是典型的“伪民主”“真霸权”“假对话”。

3.从性质上说,“真对话”中有精彩的“生成”,而“假对话”行走在教师的严格的“预设”中

“真对话”的阅读教学,已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师生均作为具有主体精神、创造能力的人而介入其间,常常会出现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被他人的视点唤醒,又重构起新的经验或思想这样一些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等美妙境界,闪烁着创造火花。这种动态生成、即兴式课堂的建构及良好发展,不是由教师或学生来控制的,而是对话舒展的结果。在案例二中,教师摒弃了“牵牛式”的微观提问,放弃了“标签式”结论,而是在生生、师生互动对话活动前大气地预留了15分钟的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自我感知、互动对话的时空。造就了学生能在后面的对话中有效、自如、坦诚地敞开心扉,放飞灵动的思想。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5

好的导语能让学生思维聚集,能给学生启迪,提高思维积极性。好的导语能够营造合适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持续性的作用;好的导语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好的导语能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从而唤起他们探求未知的欲望......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

1 故事导入,激发想象

衡量一节课导入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导入能够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如果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导入课文,这必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三顾茅庐》时,教师先讲了诸葛亮的鹅毛扇:学生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对里面的主人公诸葛亮有了强烈的探索欲,这时再进入文本教学,学生带着好奇感很快进入文本,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情感与知识的最佳状态。当然,导入的故事一定要跟课文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过渡到课文中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 媒体导入,景真趣浓

通过观看优美的画面,赏听悦耳的音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以音乐为例,教师使用音乐时合理恰当,学生在乐曲所营造的氛围中享受音乐、感受文本,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首有关黄河的歌曲《黄河船夫曲》,告诉学生有着这样一批人,他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同时对这黄河的主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是如何成为黄河的主人?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真正的“乐”学。

3 介绍作者导入,感悟心灵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介绍作者导入新课的做法还比较少。但是,了解作者却也是快速找到课文解读切入点的一种有效方法,正如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在了解作者的同时,对课文的整体基调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运用有关作者知识导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对作者产生仰慕崇拜之情,有利于激励学生奋进,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学习课文。 课堂的导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了解他的身世际遇,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番茄太阳》时,笔者首先介绍了作者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作者当时的生存状态,体会作者的心情。一个身有残疾的人面对社会已经失去信心,当她一再逃避时,一个有着灿烂笑脸的人出现了,她会给作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在沉痛的心情下进入文本,一起去感悟作者多变的心,感悟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4 设置悬念,刨根究底

好奇心是推动孩子求知的重要力量。少年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语文教学重在“悟”字,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学生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时,可以抓住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一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在思辨中感悟人物品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课后练习第5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然后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最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疑问让学生有了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疑则思,进而解疑”,学生逐渐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5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文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利用人物语言欲言又止的空白部分探究

人物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窗口。为了造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言是不完整的,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空白,巧设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如:教学苏教版11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小女孩二遇爱因斯坦时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上下文及凭借课前收集的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设计问题。

师:父亲可能还说些什么呢?

生:我女儿真是太幸运了,竟然能遇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生:女儿下次如能再遇到他,可不要忘了请教他一些科学问题……

生:你错过机会啦!其貌不扬却有满肚子学问你可不能小看哟。

生:你知道吗?他的相对论……

……

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借空白设疑,激起学生求索欲望,让学生深入文本去释疑,调动学生思维火

花,往往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利用文本中人物动作行为的空白部分探究

作者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时,一般为了突出重点,做到有详有略,往往对相关情节作技术处理,因此常留下空白部分。在教学时可值得我们去探究。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12册,由于情节安排的需要,作者共写了五次擦火柴的幻景。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师:“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如果小女孩再擦一根火柴可能会看到什么?”

生:小女孩又一次擦亮了火柴,这一次他看到了爸爸,他正坐在桌旁替小女孩夹菜,爸爸是那样慈爱,屋内是那样温暖。……

生:小女孩又擦一根火柴,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和隔壁富商女儿的一模一样,瞧它正朝着小女孩眨着眼睛呢。他伸手去拿,火柴熄灭了……

生:小女孩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眼前又出现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红红的蜡烛,美丽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渴望的糖果……

师:我们再读读安徒生爷爷写的部分,再读读你们写的部分,能否加到文中去?(生读大约5分钟)

生:不能加进去,加进去好像不通了。

生:加进去好像有点重复了,课文好像有点罗嗦了……

师:是呀,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加到文中去的,有时候还需要注意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思想的材料。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通过想象去填补和完善文本中的意义空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利用人物情节的空白设疑,往往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会使读者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在创造性的“补白”过程中,对文章的感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课文的内涵,而且也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三、利用文章中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部分探究

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时,有时为渲染某种气氛给读者留下悬念,会采用欲扬先抑、跳跃式的心理描法,给读者留下某些回味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心理描写的空白去指导学生阅读、品味、探究,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人物产生共鸣。如教学共教版第10册《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同时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作者有意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描写,渲染当时屋内的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最可怕的东西。”此时此刻也是读者心理最紧张的时刻,然而为了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有意描写当时的紧张氛围丝毫没提起当时人物的心理,给读者留下空白。教师要抓住这个空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师:烛焰摇曳,它为什么成了最可怕的东西?

生:烛焰熄灭意味着情报站会破坏,意味着一家三人生命的结束。

师:再联系前文想一想此时他们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生:伯诺德夫人可能想情报站、孩子……天哪!

生:伯诺德夫人可以这样想,孩子,娘对不住你们了,该死的侵略者。

生:天哪!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

师:此时此刻两位孩子想些什么呢?

生:妈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无能为力。

生;妈妈我不怕……

生:妈妈我们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的……

上例中这种虚实结合的心理描写,往往最能引进读者的心理共鸣,最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人产生联想。教学时我们不能放过这种机会,让学生从读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补白”使探究活动渐入佳境,意义创生精彩纷呈。

四、利用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空白部分探究

在文本中人物的品质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归纳提炼出来。作者并没有通过直接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品质。有意留下空白,这就是人物品质空白。课文中的许多“空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如果凭借想象之炬点燃情感之火,巧妙地变“空白点”为“燃烧点”,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材的情水融,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语文课堂就会成为情感流淌的课堂、智慧飞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种空白,指导学生阅读关键句子,探究其人物品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探究其人物品质最感人的部分,就是既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发现美、陶冶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抓住这机会,进一步探究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品质形成,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不仅拓展了文本资源,更开启了学生尘封的心扉,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张扬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生成了智慧的言语,使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

五、利用文章情节处“言虽尽,意无穷”的空白处探究

有的文章的情节部分有“余意未尽”的意境,在情节的安排上有许多空白。教学时要抓住这种空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苏教版11册《灰椋鸟》:“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好像互相倾诉着”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联系课本设计问题。

师:它们想相互倾诉着什么呢?

生:伙计,今天我吃了八条毛毛虫和一些稻谷,现在我撑死了,你呢?

生:我发现去年掏我们窝的小孩今年变样了,正教育小孩要爱护我们呢……

生:我发现楼房越来越高了。

生:这几天热得要命,老百姓正在田里忙着抗旱呢……

利用情节的空白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补白,启发学生深入文本探索课文有价值的情节部分,体会文体流露的意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教师不应放弃这种机会。

六、利用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出现的空白探究

学生阅读文本是自我感知、自我体验的过程。由于个性及教师授课的原因,授完课后,学生的理解有时比较模糊,对问题的理解依然是空白。教师要利用这种空白,把学生对问题的空白转化为阅读探究的动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完《鸟的天堂》后,有位学生提出异议:“鸟是早出晚归、早出觅食的,巴金爷爷第二次是在早晨,怎能会看到众鸟高飞的情景呢?”课堂顿时议论纷纷,“乱”了起来。此时这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知道刚才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讨论交流。

师:让我们再次读书,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学生再次读书交流老师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生:这个地方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所以鸟儿慕名而来。

生:这里的人们保护意识强,不许捕鸟,人鸟和谐发展。

生:森林早晚都能听到鸟的叫声,这棵榕树独木成林,所以早晚都有鸟儿,所以人们能看到鸟儿。

生:大榕树就像鸟儿的家,榕树替鸟儿遮阴,鸟儿捉虫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