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美学文化;茶文化;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10-02
纪录片的定义:是以生命的真实性作为创作主体,以真实的故事为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展示,展现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人们对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的思考。在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主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等,作为文化的主体,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和电视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电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是一个“中国形象”的又一个代表作品。纪录片《茶》可以看作是继《瓷》《丝绸,重新开始的地方》等又一个典型代表作。
一、茶文化的纪录片传播的形式美
纪录片《茶》在美学上的成功,不论是从客观上来说还是从主观上来说,此纪录片美学上的传播成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1.传播的语言美
全片的语言是诗化的。例如:一片树叶飘到了水里,改变了水的味道,于是就有了茶……,纪录片中到处都有这样诗一样的句子,那么美妙、灵性、深刻的解说词,《茶》中的解说词具有晚明小品和欧式长句复调的特点,很多句子已经成为经典。例如:茶的世界,人来人往,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有的人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诗意,有的人重建了与祖先的联系,而更多的人把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另外,此纪录片中有很多地方直接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土地与手掌的温度》的结尾处,布朗族老王子最后犹如启示录般的语言。虽然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是真实、坚毅,余音袅袅。
2.传播的节奏美
导演对作品节奏的把握,往往决定了这个作品的成败。艺术作品内在的律动是节奏,说不清楚讲不明白,非常微妙,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茶》的节奏感把握的十分到位。往往是一中一西,一快一慢,一张一弛,一阴一阳。比如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讲到广西山沟沟里的打工妹采完茉莉花,回到老家收包谷喂猪,平实动人;下一个镜头就立即切换到了美国,去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寻找茶人马修了。这种节奏的变换,让我们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跨度和张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在一碗茶汤中又如此融通。
3.传播的结构美
观看《茶》这部纪录片,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解读,如果只是茶余饭后猛一看,就会如同在一个极其精密、复杂的整体面前一时会措手不及。《茶》的每一集都有精密的结构层次,比如第二集“路的尽头”,第一个层面要在地理版图上讲清楚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饮茶风貌,包括边销茶和茶马古道历史;第二个层面要讲清楚中国的“非茶之茶”,虫茶、花茶、奶茶;第三个层面,在于对茶人的描述,表现他们的命运、情感乃至信仰;最后,在这一集的整个文化理念上要有一重阐释,那就是茶文化有着无限的包容性。此纪录片共有六集,这六集之间同样有一个大结构。第一集讲中国的六大茶类,第二集辐射到了整个中国的边疆,第三集传播到了东南亚,以日本茶道为重点,第四集传播到了印度、俄罗斯与非洲,第五集转播到西方世界,以英国下午茶为重点,而最后一集则全部讲茶人。从茶开始,走遍世界,由人结束。虽然有很多爱茶人士渴望看到续集,但是就这部作品目前的结构来看,除非完全另辟蹊径来做,否则是根本无法再续的。
二、茶文化传播的独悟茶道与人生的内容美
品茶养性,领悟人生,体味生活。其实喝茶讲究会品茶,品茶使人性格变得不冲动,更加理智。品茶使人心情变得舒畅,因为喝茶时看到清新的茶叶,犹如身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中的树木河流和谐一体。从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感悟到茶道与人生的传播的内容美,此美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传播的自然美
透过此片我们把从中国到世界的各个茶产区的自然风貌看了个过瘾,世界茶文化自然景观之美尽收眼底,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国家地理”。?茶文化的千姿百态是本片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世界茶文化的各种风貌被充分的展示出来了,云南烤茶的质朴美,潮汕工夫茶的古典美,英国下午茶的优雅美,成都老茶馆的闲适美,龙行茶的武术美,茶马古道历史的苍茫美,泰国拉茶、广东凉茶的时尚美,藏族酥油茶的信仰美,日本茶道的枯寂美等,作品之丰富实在无法一一罗列。另外,在民间茶文化的基础上,快节奏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茶文化是完美的,这才是最大的误解茶。
只要说到茶,我们联想到的都是高雅的人士端着精致的茶具,细细回味茶的画面,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茶文化似乎是与茶有关的茶余饭后人士谈论的话题。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纪录片《茶》可以带领观众,走入到最为真实的茶文化世界,让老百姓对茶文化有全新的理解。除了走入最古老的茶馆、茶园外,《茶》还走访了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最普通的茶人,他们既不是精英,也不是文人,仅仅因为喜欢茶而成了片中的主人公。
2.传播的情感美
我们看到大量真实、丰富的茶文化人文风貌的同时,常常被茶与人所感动。感动,被认为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而且这种感动很本质、很深层,并非煽情。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的点上流泪,这也是茶特有的感性之美。第二集中那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年逾八十,我们看到她一直收养一群智障儿童,设立学校教他们学习茶道,以此感恩社会。同一集中,我们也看到同样是制作蒸青绿茶的中国恩施聋哑小伙子,无比专注的制茶镜头。再比如,第六集中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丹下流茶道家丹下明月,她的父亲曾是一名侵华战犯,她对着镜头非常平静的叙述说:“二战结束后,我的父亲被处决了”。其中蕴藏着多少家国历史、个人命运。从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很高的感动,这种情感同样是茶带给我们的,它远远超越了国家、民族的范畴,是深刻的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东西,诚如雨果所言,一切主义之上有一个人道主义。这是茶的情感大美,体现了普世价值。
三、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成功带来的启示
1.格调决定品质
从形式到内容,综合这一切美感的,是作品的格调高。天下唯有格调高。不错,无论绘画、音乐、建筑、雕塑乃至影视,一切艺术皆然。技术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解决,那是“祖师爷赏饭吃”,只有格调是无法言传的,那是“老天爷赏饭吃”。
笔者曾经读过刘再复先生的《红楼梦悟》,他提出读红楼有三个层次:论、辩、悟。笔者觉得这个方法论很有启发,我们欣赏、解读《茶》这个纪录片多么相似。可以“论”,用一套专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理解作品,结构、语言、镜头、画面……。也可以“辩”,有扎实的茶文化的考据、探究,正本清源亦或咬文嚼字。但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恰恰是“悟”,可以供我们悟的作品原本是寥寥无几的。“悟”是用生命对生命的一种审美方式,不用“悟”的方法在审美上是很难达到这部作品的,因为作品的完成也是基于所有的创作者对茶与生命的“悟”。作品拍好了一个茶的主题,而人们得到的启示却是关于宇宙整体的思考。
《茶》的播出会普及茶知识、带动茶文化热、促进茶的产业和经济。但在审美上,《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终极坐标,不只是在茶知识、茶文化、茶产业上,它奉献给人类的,是一个性灵之作,是属于生命、属于灵魂的宇宙整体,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坐标就是茶本身。
2.人生哲理与“茶文化”的完美升华
纪录片《茶》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京剧》《丝路》之后又一部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国时代活力的代表作,此片的亮点就是通过讲述普通茶人的故事,以表达对普通人的命运的关怀,对全世界的人文诠释与对时代的思考。
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太姥山白云寺的长净师父说到,茶代表着万法回归内心,生活回归平淡方为真谛。泡一杯茶,起先浮在水面上,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就沉淀了。在纪录片《茶》中,饱含哲理的解说词有很多。例如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第二集,路的尽头,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路因茶而生。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广袤的大地,中国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茶将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与奶,茶与油,茶与药,茶与花,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这么饱含哲理的解说让观众对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QQ空间里,会有好友转发或收藏各种各样优美的图片,这说明,每个人内心都有对美的追求,再比如当下国内,有许多爱美的人都会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去做整容手术,不论社会还是个人生活,抛开物质方面,我们生活在很糟糕的世界里,包括对爱情的感受,都是冷淡漠然的。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完美,但是完美却可以在某一瞬间出现。例如日出和日落,一段美好的爱情,人与茶,将茶或一杯茶,获得完美的体验。也许,茶的深意,就在于平和中的完美吧。
在此纪录片中,大量真实可见的的草根茶人被大胆运用,没有了呆板的专家说教式的阐述,拉近了茶与观众的心灵距离,甚至片中偶尔出现的名人竟然给了人们格格不入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是以学术的视野来看,这部纪录片是很好的,毕竟,是探索苛刻的学校,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茶文化爱好者。茶的主旨还是给每个爱好者带来和谐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牛宏宝.美学概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胡继华.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3
早期出版普洱茶类图书的学者,并非官学体系的茶学专业出身,而是在私学领域里进行实践而结出的果子。归类下来,这些经典的普洱茶书籍有: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这本书选编了第一次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的42篇论文,总结了普洱茶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提出了普洱茶研究的新思路与新观念;云南农业大学的周红杰教授主编的《云南普洱茶》,让人们对普洱茶获得了系统与理性的认识;邹家驹先生的《漫画普洱茶-普洱茶辨伪》《漫画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茶》,这两本书真是漫画,轻松诙谐,将普洱茶知识娓娓道来,发人深省;雷平阳是云南著名作家、诗人,《普洱茶记》是雷平阳先生的一部普洱茶专著,也是大陆第一本关于普洱茶的原创专著,并被韩国、台湾、日本、香港等地翻译出版,这本专著开创了一种当代优秀文人对普洱茶的诗性写作。
1995年,台湾师范大学的教授邓时海先生的著作《普洱茶》一书问世,这本书抛开了概念上的各种纠缠,接续传统阐释了普洱茶文化,娓娓道来,引领人们走进深邃的普洱茶世界,还有后期撰写的《普洱茶续》,是为《普洱茶》所做的内容上的补充与完善;石昆牧编著的《迷上普洱》《经典普洱》;香港陈智同编著的《深邃的七子世界》;杨凯老师是研究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独立学者,他的第一部著作《实战普洱茶》,相信不少爱好者已经读过,目前唯一一部号级茶专著《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也是出自杨老师之手;何景成编著的《下关沱茶复刻版专辑》等等,引发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普洱茶热潮,在茶行业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专门为普洱茶撰写的大散文《品鉴普洱茶》。余先生写这篇散文,看似简单却是在普洱茶的陪伴下整整准备了,从想写,到应该写,到动笔,周期之长为先生散文生涯极少有的现象,从中可见余秋雨老师的严谨。他从一个普通爱茶客的情怀出发,尽可能客观地引领你走入普洱茶的深邃世界,又用带有魔力的文字给普洱茶文化度上了一层美学的金边。
此外,“茶叶复兴”的发起人周重林,这几年陆续出版的以茶文化和历史为主题的《茶叶战争》《茶叶江山》也成为畅销书大卖;云南知名作家、《普洱》杂志总编王洪波先生、编委何真老师所著的《茶的河流》《古道 六月的背影》,通过散文的方式,记录普洱茶文化的河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下普洱茶市场对以青春话语书写、以故事化叙事表达的文化读本的需求之大,而这百年断代留给我们可以去填补的空间也还很大。当代普洱茶的体系建构已经日趋完善,所以,我们相信,百年断代这个路障,已经在普洱茶文化复兴的路上被扫除,不再成为人们认识普洱茶的障碍了。
随着普洱茶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普洱茶出现了私学现象。从唐代的茶圣陆羽创设的茶学私学教育,历经千年,直到20世纪才由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开创了茶学官学教育。如今,一些茶学文化讲座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兴起,还有一些茶书院或茶学院在举办茶会之余,会招收一些对普洱茶感兴趣的有志之士前来习茶,这种只存在于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教育形式,逐渐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所谓“私学”,就是非官方的,使用私人或社会力量办学。纵观中华文化史,私学最盛行的时代也是中国社会最包容,文化交流最频繁,最容易出文化精英的时代。
普洱茶学“教育机构”是在迅速发展的普洱茶文化中最滞后的一个环节,这似乎又和国情不谋而合了。相较四年前,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变化,但依然能看得出这仍是一块短板。大学茶学院还是那些茶学院,而且茶学院与培养普洱茶消费者无关;茶艺培训机构还是以技能培训为主,以考各种职业证书为主要目的;普洱茶消费群体的教育还是主要由茶商完成,缺乏系统性。当今社会,依然是官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虽然私学还未成气候,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普洱茶这个小小的行业,会发现这样的需求日甚。
近年来,茶叶消费逐渐从一般的品饮性消费中分化出一部分更重视精神消费的群体来。喝普洱茶,不再只是好喝的层面了,还涉及到茶器、茶空间的设计与审美享受,涉及到茶美学的生活方式,涉及到茶道的精神境界。所以,普洱茶作为最复杂多变的茶类,其教育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传播,更需要精神内质的培养。当这些在官学领域无法实现的时候,私学的作用便开始逐渐显现。
众所周知,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有一个共性就是私立。私学教育与官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类型不同。自古以来的私学,都是围绕着私学教育者来进行。集课堂的讲述与实践的检验为一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为一体。
在2010年创办了行知茶文化讲习所的马哲锋老师说:“对于我,能够朝夕与茶、学生相伴,就是最为理想的生活”。每年的春天,马哲锋老师所带领的学生,都会奔赴云南茶山,探访普洱茶的名山名寨,参观普洱茶企I,拜访普洱茶专家学者,在游历中观察、学习、思考,并将其付诸实践。马哲锋老师以一个教育者投身茶学私学教育的亲身实践经历,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茶学“私塾”,堪称普洱茶私学的典范。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4
本文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以新晋日剧《萤之光》为楔子,引出“干物女”这一名词,并通过网络p刊物中与之相关的川柳pBBS(网上论坛留言)以及干物度(“干物女”的级别)的检验等“干物女”文化现象,阐释“干物女”究竟为何物?
第二部分通过对传统日本女性生活状态的描述,进一步探索“干物女”的与众不同之处,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第三部分通过对现代中国女性中“女强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对比中日女性生活状态的异同。
【关键词】干物女;家庭生活;女强人;劳动力
前 言
本论文就中日两国女性生活状态进行比较论述。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许多相似点,对于女性的生活状态也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
本论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前一段时间在日本走红的电视剧《萤之光》引出“干物女”这个词语。第二部分是通过对传统的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寻找“干物女”的特别之处,并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一番对比。第三部分描绘了现代中国女性中的“女强人”,并搜寻两国女性生活状态之异同。
本论文致力于寻找中日两国女性生活状态之异同,并尝试加以分析。通过一番比较,在理解差异的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甚至触及更深一层的问题。
1.“干物女”现象与“干物女”文化
最近,邻国日本流行这样一部电视剧《萤之光》剧中塑造了以职场OL雨宫萤为代表的一众“干物女”形象。该剧在日本广受赞誉。
1.1何谓“干物女”现象
《萤之光》是由藤木直人、绫濑遥、加藤和树等人主演的一部电视剧。所谓的“干物女”即指年轻女性放弃恋爱的生活。剧中的雨宫萤(绫濑遥饰)即为“干物女”的代表。尽管她已经27岁,但仍然不愿谈恋爱,而且对此并不介意,轻松度日并乐在其中。在公司里一派标准的OL装扮,可是私下里却是懒散邋遢的生活作派。没有男生缘,假期也都是在睡梦中度过。与三十岁左右的女性为不至成为“丧家之犬”而拼命努力四处相亲不同,完全是不思进取的一类人。
“干物女”一词是日本漫画作家日浦悟在其作品《萤之光》中的首创。针对作品中27岁的女主角雨宫萤的生活进行了入微的刻画描写。使得“干物女”一词成为在日本年轻女性中超具人气的词汇,进而在2007年最流行词汇排行榜上名列第七。
2.传统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及与“干物女”现象的比较分析
2.1传统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
日本的劳动时间很长,男女的职责分担意思很强,女性在生育、培养孩子方面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丈夫每天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下来只有20分钟。其结果使男性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即:“并不反对女性工作,但是家务和育儿绝对是妻子的责任”。因此在日本有这样的职责分工意识“丈夫外出工作,妻子则负责家务和育儿”。想必大家立刻就能够联想到日本电视剧中温柔的妈妈形象吧。
不过因为家庭主妇的工作一般来说只是扫除、洗衣、烧饭、教育子女,因此地位要低于在外工作的丈夫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在日本,甚至有某些政府官员将女性比喻为“生育机器”。而也有不少人认为专职家庭主妇=无职业=无收入=无能。
针对主妇的权力和生活的丰富等诸多社会问题,昭和20年11月1日正式成立了“日本主妇联合会”。该组织从女性立场上,立足高度成长的经济社会,端正种种歪曲社会生活的行为,并以21世纪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和世界和平为目的。活动内容有: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主要针对老年人和非健全人口等);以实现健全的家庭生活和消费生活为目标的活动;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活动;举办各种演讲、研究、展览、参观等活动;机关报“日本主妇新闻”的发行及图书出版物的推广等活动等。
2.2二者的比较分析
传统的日本女性将“家庭”摆在首要位置,即:与自己的事情或者说与 其它一切事情相比,家庭是第一位的。与此相对,“干物女”则是凡是以自己为中心,对结婚兴趣缺缺,不喜做家务,每天下班后,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吃可口的食物、比起恋爱更喜欢电视剧和书。
凡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而这与传统的女性相比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没有束缚,随时将自己的感觉摆在第一位,不过无有责任感,无论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以至生出各种问题。比如:没有朋友,滋生心理问题等。
3.当代中国“女强人”的生活状态及与“干物女”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3.1当代中国“女强人”的生活状态
根据某项调查显示,当代中国女性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且不过分苛求自己。她们为梦想尽全力、不断充实自己、紧紧握住机会。若是发现自己的弱点,会采取乐观的态度,善于积极地调整自己。当代女性是不畏惧变化与竞争,采取优雅的态度,紧紧抓住各种机会并用于迎接各种挑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女性也开始直面各种新的挑战。当代女性与从前女性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自信、优雅地待人处事。“女强人”在日语里即为“职业女性”的意思,指专心从事工作的女性。
3.2 二者的比较分析
现今的中国年轻女性中,虽然也有“干物女”这样的人,但是这当中更多的是将工作摆在第一位的“女强人”。她们无一不是对工作充满热情。这些人中的一部分除了拥有称心的工作外,还拥有美满的家庭以及幸福的生活,而这与“干物女”完全不同,是生活态度的截然不同。一方是追求完美的工作与生活,另一方则是追求自由、无束缚的生活。
结 论
本稿将“干物女”与传统日本女性和中国当代“女强人”进行了对比,比较不同处,分析相同处。(1)与传统日本女性相比,今天的年轻日本女性们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2)因中日两国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因此两国的女性对于生活存有不同的态度。(3)“女性在充分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义务的基础之上所选择的生活状态是最好的。
事实上,当今日本社会中,除去“干物女”现象之外,还有“干物男”、“电车男”等名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因。本稿中对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女性的生活状态也做了描述,而在现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无一例外地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也许才是最正确的。
【参考文献】
[1] 千野阳一.1988年.《良妻贤母》.平凡社
[2] 小山静子.1991年.《良妻贤母之规范》 .劲草书房
[3] 雷 海涛.2001年. 《热眼近观东瀛记事十五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 周 维宏等.2002年.《日本社会解读》.时事出版社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开封;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宋代绘画
中图分类号:J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2―0076―06
2012年1月2日至24日,“40周年纪念展”之“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隆重举行。全部展品是以宋代为中心的254件珍贵文物,其中北宋张择端所绘绢质《清明上河图》是首次在中国之外的国家展出。或许是办理展览手续中遇到一些困难,所以真迹展览时间不长。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前向媒体公开展示了该幅作品,日本主流新闻媒体朝日新闻社、NHK、NHK事业公司,对这幅古代绘画精品作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对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绘画技巧及绘画的重点内容进行详实的介绍,称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神品”、“国宝中的极品”、“中国绘画的顶峰”。经过日本媒体迅速深入报道、广泛宣传,《清明上河图》极大地牵动了日本参观者的好奇心。“平成馆”真迹展出期间,参观者超过10万人。真迹返还之后,观众欣赏摹本的兴趣依然不减,总计达到25万人次。这次展览会盛况空前。据闻观众参观《清明上河图》真迹时,排队等待时间长达5个小时。许多人无暇浏览其他展品,不得不再次来馆参观。本文希望通过介绍这次日本展览会的盛况、日本目前的画卷研究情况,探讨图像史料利用在历史研究中的未来前景。
一、《清明上河图》日本展览会盛况
关于这次展览会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见板仓圣哲氏发表在《东方》第374号的文章。同时,日本、中国也将出版展览报告集。需要指出的是,展览会期间,日本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有很多介绍和报道,有些出自目前活跃在日本文坛的中国人士之手,或因文章写作仓促,或因论断过于随意,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错误。例如,《朝日新闻》刊载了他们撰写的鉴赏记,或称宋代是“战乱的时代”,或据画卷中描绘的骆驼、行船推测开封与外部世界联系紧密且贸易发达。事实上,虽然宋朝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但仍属于文治国家。国内虽有战乱,但并非战乱时代;在当时的开封附近,骆驼并不是与外界联系的象征性役畜。画中的汴河是内陆河,所以行船并非外洋船,而是内陆河船。仅凭骆驼和行船并不能断定开封存在着发达的对外贸易。类似的错误,在《文艺春秋》(2月号)刊载的随笔里也明显存在。文章对北宋与南宋、徽宗与秦桧、岳飞的关系的叙述存在错误,造成很多日本读者把这些中国人士的记述误认为是中国学术界的代表性意见。宋代有“不以言废人”(《元史・刘秉忠传》)之说,但还是有必要指出和批评这种现象。毕竟在著名媒体上发表充满谬误的文章,不是一件小事。为此,我曾郑重提醒过有关出版社。
这次展览会激起日本人民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强烈关心,一下子唤醒他们内心深处长久以来对宋代文物的关心和憧憬,这可能是因为《清明上河图》历代都有很多摹本和类似品,有些还散落在民间。野岛刚《神秘名画・清明上河图》一书,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整理。他在书中指出,对国内外凡50种的《清明上河图》画卷进行追踪调查,其中藏于日本的有10多种,作者推测实际数量应该不止这些。此前有研究者估计总数过百,藏于日本的不算很多。但是,从野岛刚的追踪调查看,日本所藏的摹本多于台湾、中国和美国。为什么日本会藏有这么多《清明上河图》画卷呢?这些画卷是什么时代进入日本?这些问题值得探讨。我认为,日本人的“实学志向”导致日本藏有多种画卷,也使得后人对这种描绘世间生活的画卷抱有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展览会上,还有其他的展品:一是其他绘画展品中也有绝代精品,如宋徽宗《祥龙石图卷》、赵孟《水村图卷》、《康熙帝南巡图卷》、《乾隆帝大阅像轴》、《万国来朝图轴》等。二是青铜器、玉器、陶瓷器、漆器、珐琅器、织绣文物。在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名物”的概念,即日本茶道所使用的卓越文物。除了陶瓷器以外,茶釜也被叫做名物。名物讲究来历。这是因为室町幕府将军所藏的茶道文物在赠予和赏赐过程中逐渐具有了“权威性”,被视为珍宝。因此,收纳茶道文物的箱(盒)子上所记录的茶具来历就变得很重要。人们鉴赏名物时,非常重视箱(盒)上的签署记录的原因就在于此。在这种传统中,宋代瓷器特别受到重视,天日茶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宋代文物已经深深铭刻在日本人的心里,这次展览会参观者众多的原因大概也就在这里。
近年来,日本举办的中国艺术品展览会常常呈现萧条景象,这次的展览会却大不相同。这是因为有很多绝品,绝品中的绝品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参观者在寒冷天排着长队,有时候要等上几个小时才能看上几分钟。不少人是看完以后又去排队,就是为了多看一会儿。人们如此热衷于这次的展览会,但画卷真迹的展览时间却很短。很多日本人表示不能理解中国方面为何不能多展览一些日子,这涉及到公元900年以前的绘画保存,不能忽略这次展览会带来画卷老化的问题。
在画卷展览期间,组织者还在1月7日举办国际学术讨论会,邀请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台湾地区的学者参加。这次研讨会同样受到人们的热情关注,参会听众达到500人。由于报名者蜂拥而至,只好提前截止报名日期,并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参会听众,包括媒体工作者。日本、中国、美国的研究者会聚一堂,披露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去年中国和日本分别出版了《清明上河图》研究论集,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这次中日出版的《清明上河图》研究论集作者、编者齐聚研讨会,再加上美国方面的作者与会,使之成为一个非常适合探讨宋代画卷的华丽仪式。
关于研讨会的报告人,中国方面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著《新论》(紫禁城出版,2011年)的编者余辉,日本方面是《清明上河图与徽宗时代――光辉的残照》的编者伊原弘,加之《同舟共济――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石头出版,2011年)的作者曹星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总之,与2011年《清明上河图》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关的人员均会聚东京。此外,下列学者们分别作了报告:高村雅彦(《阅读清明上河图》撰稿人之一)从建筑史角度解析画卷、板仓圣哲立足于美术史角度,博物院的陈韵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余辉、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冢本磨充、日本美术史研究者的Matthew MeKelway(马休・麦克凯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多样而独特的视角展开讨论,整个会议极有意义。
这一时期有不少相关书籍出版,展览会说明书及报纸均有介绍。伊原弘编《清明上河图与徽宗时代――光辉的残照》值得注意。除了学者的论著之外,还有野岛刚的《神秘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勉诚出版,2011年)。作者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围绕画卷的诸种问题。如上所述,目前,《清明上河图》摹本日本所藏最多,作为此次展览会会场的国立东京博物馆也藏有一幅,但未曾展览过。笔者本人也仅看过仙台博物馆、大仓集古馆所藏的画卷,希望将来有机会看到更多的画卷。即便是单纯研究日本国内所藏画卷的文字,相信也会有很大收获。
二、《清明上河图》研究的开拓与事例
日本不仅藏有多种《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还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在《清明上河图》研究史上,就有加藤繁、古原宏伸等优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2012年1―3月,大仓集古馆展出了该馆收藏的仇英画作《清明上河图》。日本“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加藤繁先生对画中所描绘的招牌、文字进行研究,判明画作描绘的是明代苏州的场景。这幅画卷以及被认定为重点文物的林原美术馆所藏《清明上河图》都是日本国内收藏的、有代表性的《清明上河图》。
加藤先生的论文指出如何利用和解读绘画资料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他根据中国棉花生产扩大过程以及日中两国工艺的变化,考察画中的招牌、文字得出画卷描绘的是明代苏州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开辟了利用、解读画卷来研究历史的方向。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但我们应该进一步放开眼界,利用其他的画卷来研究宋代都市、社会及其变迁,开创新的研究方法。
作为两本画卷研究论集的编纂者,我就画卷研究的方法和趋势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有很多摹本。甚至今天也有被摹本制造和流布,诸如餐厅墙壁上的临摹。这些摹本林林总总、千差万别,不断扩散到世界各地。按照野岛刚的说法,日本尚有不少《清明上河图》摹本,这些画卷如何输入日本,也是今后的一个课题。
日本有这样丰富的画卷,又有加藤繁的开拓性研究成果,日本的研究者不应局限于考察画卷的真伪,而是要从整体上解析作品,并考虑怎样利用画卷来研究历史。笔者曾致力于画卷的解析,也尝试将画像资料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所以我对这次的展览和有关研究抱有极大兴趣。下面就来结合我自己编纂的两本书《阅读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图与徽宗时代――光辉的残照》,同时对历史研究与画像资料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近年来,日本的图像研究十分兴盛。特别是中世史学家黑田日出男的日本画卷研究一直引领着学术界。黑田氏的著作很多,基本是利用日本画卷和绘画资料而完成的。伊原弘编《阅读清明上河图》中也收录了黑田日出男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论文。黑田日出男利用日本中世僧侣一遍上人传教的画卷,来解析日本中世社会。与《清明上河图》相比,一遍上人的传教画卷结构很简单。可是,透过这幅画卷可以获得有关当时社会形态的很多信息。在方法上,吸收社会史研究成果参与画卷分析,也很有参考价值。绘画解析后又延伸到肖像画,在积累丰富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过去的绘画鉴定的怀疑。日本重新研讨肖像画,取得了很多成就,例如黑田日出男的研究等等。此外,也有一些研究开始重新探讨过去的绘画鉴定。
接下来的问题,必然涉及目前保存下来的图像资料的种类及其史料性。在西欧,图像史料的利用和解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对壁毯织锦图像的研究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中世纪研究的领域中,似乎还是东洋学更加活跃。加藤繁先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画像资料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范本,这种开拓性的研究值得大力提倡。日本保存有大量《清明上河图》的摹本,日本研究者应该可以沿袭、引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图像解析的基本要素是要了解时代的象征性,这与画卷的精细程度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研究者要有那种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三、图像研究的未来前景与方法
日本收藏有丰富多彩的画卷,其数量、种类可能比中国还多。在平安时代,《病草纸》描绘了那些忍受疾病折磨(如失眠、肥胖症等痛苦)的人们。根据这些11世纪的画卷,可以了解当时患病情况和社会状态。室町末期的战国时代,出现了描绘京都的《洛中洛外图》等屏风绘。在日本绘画史领域中,这些绘画受到高度重视,拥有众多的研究成果。最近在荷兰再次发现了描绘江户时代城市的画卷,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同时,运用这些图画资料解析当时的都市、风俗以及景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对于图像学的解析来说,最危险的情况就是感情移入。在日本史研究中有对视线的分析,《清明上河图》研究中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可以从画中看到人们从桥上眺望河面,其视线的目标是鱼,或者是呈现出一种绝望的眼神等等。在国际研讨会上,当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清明上河图》作于徽宗时代的情形下,曹星原使用“心的目光”这样的表达方式,提出画卷应是神宗时代的作品,他的发言特别引人注目。
下面,我想介绍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外的其他图像史料。在宋代图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白沙宋墓。通过墓中壁画,可以真切地获悉宋代钱币的搬运方法。此外,在唐代史研究中也利用绘画来解析建筑物。中国建筑史专家田中淡就是通过墓室壁画复原和考察唐代建筑,研究观风行台等建筑。图像资料可以帮助人们考察那些仅凭文字资料而无法了解的东西。墓室壁画通常是以地主阶级生活为主体内容,有时也可以窥见普通民众生活的样态。《山西民俗》刊载的山西省河曲发掘的宋墓壁画,描绘有流传至今的农具和烹调法,这是探讨图像史料利用方法的最好材料。
此外,石棺上的雕像资料同样重要。有关宋墓发掘的介绍经常出现在杂志上,那些搬运钱币的绘画、家屋图像非常宝贵。《清明上河图》里描绘了钱币,白沙宋墓里的画像也很有名。这么多描绘钱币的绘画,说明了宋代已经进入货币经济社会。所以,解读画卷不是用感情和感觉,而是需要社会经济史的知识,解读画卷也必须积极使用经济史料。
以上是日本画像资料研究的基本情况,相信今后这方面的研究还会不断增加。我们希望中国的研究者积极整理和公开所发掘的宋代画像资料。在日本,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收藏有描绘苏州的巨大版画,有时会公开展览,在美术馆的图录中也可以看到。如果把这些绘画汇集起来,一定会寻找到能够活生生地把握宋代以及其他时代的中国城市和社会的新方法。
绝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促使日本的中国绘画迷狂热起来,那些对画卷感兴趣的人们还给我寄来画卷摹本和书信。这种对于画卷的狂热不应是一时的兴奋,我们要把触角延伸到更多的图像和画卷史料中去。因此,那些与社会史、经济史联动的研究非常重要。
最后一个问题,涉及《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地点问题。如果画卷描绘的地方是开封附近的某个集落,那么类似的原型到处都有,正如像黄河边的滑县、卫南县的史料记载的那样。这一地区经常面临黄河泛滥的威胁,所以当地民众修建庙宇、祈愿治水。笔者曾对河南省卫南县出土的宋代地方行会资料进行了探讨。卫南县出土的石刻史料表明,那此,处存在着与东都开封一样的行会和庙宇。根据石刻史料的具体记载,可知那里有与《清明上河图》一样的景观。根据此资料,可知开封郊外也存在具有商业设施的集落,也有记载推定画卷中的地点应在开封市内叫做“行”的地方。像这样详细记载开封近郊的县城和集落的资料并不多见。这一史料表明,当时在距离开封1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商业活动也十分活跃。
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大略相同的时期,还有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记述了那个曾经繁华无比的、而今不复存在的北宋都城――开封。在日本,也有很多针对该书的研究,如梅原郁的翻译及索引等。《东京梦华录》叙写开封诸事,说帝国都城开封郊外有大片的游玩行乐之地,周边有许多繁华街道和集落,带动了这一地区繁荣昌盛。关于那些集落的实际情况,书中并没有具体的记录和描述。即使查阅地方志和《宋会要》等资料也不甚了然。这是将《清明上河图》视为开封郊外看法的明显弱点。相比之下,卫南县的石刻资料就具体呈现了开封周围集落的实际情况。卫南县距离黄河不远,且有与开封一样的“行”,令人联想起地方都市的街市风景,十分宝贵。北宋时代留下有关“行”的记录,除了开封以外,仅有卫南县。石刻资料表明,在距离开封100公里的集落,存在着和开封一样的行会、商铺。以往几乎没有资料能够证明在宋代在开封以外存在着与开封相同的商业形态,因此,石刻资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已经可以确认开封近郊存在大片集落,《东京梦华录》也讲到这一点。新的资料至少可以证明,其实在开封100公里以外也有类似的集落。如此推断,《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所不可能是合成或想象出来的。
这些资料证明,开封以外的县城也存在行会,而且不少行会名称与《东京梦华录》里的开封行会相同,不能否定黄河附近的繁荣集落与《清明上河图》的景观不同。这样也就可以断定,画卷所描绘的地方就是虹桥周边的景色。虹桥是画卷的主题,呈现一副热闹的景象,但并不罕见。河上搭桥的地方很多,虹桥不过是一个普通名词,画卷里的集落未必一定是开封或者开封郊外。但是,这个景观特征确实属于开封郊外,因为无论如何都不会到乡下去描绘都城的景象。
结语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6
2015年10月10日,第二届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世界禅茶雅会在安徽池州九华山风景区开幕,楼宇烈、谭世宝、王雷泉、张总、王立新、余秉颐、大观禅师(香港)、大峰禅师(韩国)、崔锡焕(韩国)、慧通法师(韩国)、宗学法师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的专家、高僧大德以及300多信众和茶道人士汇聚一堂,就禅文化的研究与弘扬进行热烈交流。
开幕式后,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正式开始。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的高校、研究机构、佛学院的学者和名僧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对禅学研究进行了阐述。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楼宇烈
佛教在中国土地上能够适应环境,成就禅宗之大器,离不开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儒家注重“入世”,强调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责任与担当。佛教融合中国文化后,提出“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主张自己实践体会、觉悟人生,超越自我,不仅适应了中国文化,也回归了佛陀创教的本怀。
禅宗是中国佛教对世界的一大奉献,是对佛教本义的继承与重大创新,既体现了佛教精神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谈到禅修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他还引用南泉禅学著名公案“平常心是道”,强调在日常实践中修行的重要性,抱“平常心”,去“分别心”,做“无修之修”,方能“语默动静体安然”。
韩国鸡龙山无上寺住持
大峰禅师
“当年在南泉禅院一只猫偷食,东西两堂的和尚争执不断,普愿禅师提起猫说:‘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僧不知如何应对,普愿于是杀掉猫。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后,普愿把经过说给他听,赵州和尚听了,脱下鞋子放在头上就走了出去。普愿说:‘刚才若你在场,就救了猫儿。’”
“南泉斩猫”的公案,其实在教导人们思考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大部分人对所谓的“爱”只是当时的感觉,时间变了,感觉也就变了,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感觉,而是在没有特定条件下依然关心他人,心甘情愿为他人做事。爱也不是罗曼蒂克,而是佛陀的真智慧。人需要跟“不知”做朋友,明白自己的“不知”、保持“不知”方能开悟见性,达到大慈悲。
山东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谭世宝
我研讨的论文以“革命”为关键词,来谈南泉普愿禅师“对惠能的佛教革命继承与发展”。马祖道一、南泉普愿的“平常心是道”乃“非常革命之论”,破除了以往对神秘非常的印度佛道迷信,使佛道成为平常人都可以实践的正常之道。
“南泉斩猫”的公案可以说是普愿禅师一次“伟大的行为艺术”,他用杀生的极端手段来开示弟子,打破了佛教界长期僵化守旧的思想,纠偏正道,以革命精神推进了佛教的发展。
湖南省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建刚
马祖道一的洪州禅思想强调“平常心是道”,突出“体用不二”的思想原则,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流弊,那就是将“见闻觉知”的分别心混同于超越真心。南泉普愿是马祖的重要弟子,他对马祖禅学进行一定的修正,指出禅道的终极境界超越于语言文字的对象化理解方式之上。南泉普愿对禅道的理解,是扫除见闻觉知和语言名相的前反思性“原本性世界”。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王雷泉
禅宗对生命意义的启迪,在于得理而安心,在生活世界中“自透本来底,方得自由”,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韩国鸡龙山无上寺禅学院院长
慧通法师
2014年4月在香港秀峰禅院的安排下有幸参观了中国九华山以及禅宗三祖、四祖、五祖的寺院。祖师的真理怎能理解的清楚呢?看到后,我就像是见到了真人一样,心情激动。于是同行的禅者再现了南泉参禅的公案的场面。大家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合不拢嘴,感谢南泉禅师。
僧肇法师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话。南泉禅师指着院子里的花说:“大夫,现在的人看这花像在梦里看的一样啊。”把现在的世界说成末法世界也不为过,知识和情报泛滥,人类看似享受着高层次的生活,但互相派分,犯着比动物都不如的恶行。这并不是局限在一个地方的事情,而是蔓延了整个世界。聪明的现代人把南泉禅师所说的“我们本来就不是两个”的真理只是以知识理解,像是说梦话一样。
江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
欧阳镇
南泉普愿在悟道前的准备时期所积累的佛教知识,为其在马祖门下时期参学洪州禅而开悟准备了充足的资粮。南泉普愿悟道后的修持自创、开山弘法时期,主要是继承洪州禅农禅家风,以及丰富和发展洪州禅的思想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博士
吴小丽
南泉普愿禅师的佛法理论和实践,是以大乘佛教思想为旨趣,又深入学习和继承了马祖思想体系中“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即是道”等禅法思想,并把“平常心即是道”再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南泉普愿虽然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派,但是他的禅法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历代禅师,并影响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易燕明
世界图像是对世界整体性认识的图像化表达,兼具整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佛学中国化的进程,就其深层来看,正是缘起论的世界图像与中国传统的世界图像相互对话的过程。以此为视域来审视南禅义理中国化的深层演进。这种深层演进,从义理来看,主要表现为从“自心是佛”到“非心非佛”再到“平常心是道”的命题演进。
前禅文化会长、青潭文化财团理事长
东光大和尚
新罗的澈鉴道允禅师继承六组慧能和南岳怀让、江西的马祖道一与南泉普愿的法脉,回到新罗开创了九山禅门之一狮子山门。继承他的法脉的折中大师对狮子山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道允禅师实践着南泉普愿禅师一生展开的话头“南泉斩猫”“一圆相”“水牯牛”等公案,“南泉斩猫”一直流传到现代禅家,可以说是澈鉴道允禅师的功劳。就像是南泉普愿禅师所说“吾宗法印,归东国矣”,可见新罗人澈鉴道允禅师对在韩国传播禅佛教具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为止,我们探究了南泉普愿禅师的禅学对韩国禅宗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南泉普愿禅师的禅,一支传到池州,另一支通过他的佛门弟子赵州从谂禅师传到河北,一支通过澈鉴道允禅师传到了新罗。
中国佛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浩法师
南泉普愿禅师在继承自六祖到马祖道一“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基础上,引道入禅,提出“向异类行”,从而使如来禅的道变成了非主流化的禅,根本上改变了祖师禅“自心是佛”的佛性论思想,迈向“真心”“无情有性”的佛性论,彰显了菩萨行的大无畏精神,为后期禅宗开辟了道路,亦为后世弟子指明了方向。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佛学研究》编委能仁法师
“异类中行”思想是南泉普愿禅师独特的禅法理念,南泉普愿继承了马祖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扬弃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可能陷阱,提倡“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道”,强调“异类中行”。在南泉禅学论题中“异类中行”是对主体实践的描述,“道”是带有客体意味的法性描述,正面思想建立的则是“平常心道”,三者在思想脉络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异类中行”的主体实践即是回归日常、不加拟趋的“平常心”。同时,在南泉禅师那里,“异类中行”也作为一种勘验手段而予使用。在南泉禅风的流衍中,“异类中行”思想被整合入曹山“四种异类”,南堂“元静十门”中,成为曹洞宗、临济宗重要的禅学遗产。南泉禅师在禅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翟艳
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以实现禅生活的目的。作为农禅代表的南泉普愿,在续承马祖道一禅学思想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赵州从谂为代表的具有生活禅风格的赵州禅,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平常心是道”“路向何处”及“南泉大水牛”等具有生活禅写照的禅法禅风。
晚上七时,第九届世界禅茶雅会正式拉开帷幕。演艺大厅的回廊中展出了中韩南泉禅意书法。
世界禅茶雅会上,与会嘉宾还欣赏了来自中韩的古琴、茶道、香道、佛曲、太极拳,以及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黄梅戏、傩戏、青阳腔等精彩表演。
小和尚释大佑与演峰法师的茶道表演获得全场的赞誉,大家深深为小和尚清澈、单纯的表演折服,小沙弥以充满童真和生活乐趣的侍茶,完美演绎了平常心是道。
晚会的最后,妙音天女敬善媛老师以天籁之音,将全场观众带入了清凉之境,曲终而人不散,余音绕梁久久回味。
2015年10月11日,南泉禅寺
南泉寺建立于唐代中后期,因为创建人普愿禅师而名播禅林,留诸青史。普愿禅师,又称南泉禅师,与西堂智藏、百丈怀海一道被誉为马祖道一门下的三大士。马祖道一对他的三大弟子,尤其赞许普愿禅师,“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禅林中流行“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说法,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马祖道一及其弟子百丈怀海则通过建丛林、立清规的方式将禅门独立出来,建立禅门自已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然而,在禅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上,普愿才是关键性的禅师。
吴经熊博士在《禅学的黄金时代》一书中,就将马祖道一门下的南泉比喻成孔子门下的颜回,南泉才是真正继承与践行马祖道一洪州禅的高足。“南泉斩猫”的惊人之举让禅林悚动,而其反复强调的“平常心是道”命题道出了中国禅的真精神!
南泉禅寺,千余年来,几经兴废。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2012年底,九华山大觉禅寺住持宗学法师以大慈悲心,发大愿重建南泉禅寺。2014年12月南泉真身塔恢复,2015年10月11日,大雄宝殿奠基。
11日上午九时,南泉禅寺建寺1220年暨大雄宝殿奠基庆典法会正式开始。
法会现场播放地藏王菩萨圣号。
众高僧、大德、护法居士念经、祈愿、护持佛法。
宗学法师、果卓法师、大观禅师(香港)、大峰禅师(韩国)、慧通法师(韩国)等法师上香、礼赞。
随后,举行洒净仪式。
仪式毕,众高僧、大德挥铲为大雄宝殿奠基。
奠基仪式结束后,一众人共同为普愿禅师铜像揭幕。
上午十一时许,塔院供茶仪式正式开始。
中国池州学院禅茶社和韩国慧明茶礼院分别供茶三杯,礼敬普愿禅师。
宗学法师和东光法师(韩国)分别为普愿禅师上香、敬茶。
其余高僧、大德及护法居士围绕南泉真身塔诵经、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