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1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基,要能经历住风雨考验,抵挡得住腐蚀诱惑,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永不动摇。一方面,以团总支和班级活动为契机,积极宣讲社会主义新时代系列文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关注特殊群体,解决个体事件。本学期,我承担2015级、2016级两个年级辅导员工作,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身体疾病、学习困扰等原因出现了思想波动,作为辅导员,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找到问题症结并给予解决。

二、提升学业指导效果,有的放矢。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是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在开展日常工作中,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规划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第一,严格落实学业预警制度。本学期初,根据2015级、2016级上一年度学习成绩,我对两个年级56名学生下发学业预警通知书并召开学业预警说明会。说明会上,邀请会计学院院长,学生工作办主任对上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告知学业预警的严重性及弥补标准。

第二,坚持辅导员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听课状态。本学期,坚持每周深入学生课堂,针对2015级、2016级,共进入课堂50余次,累计60课时。课堂发现问题我会及时与学生、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督促学生重视课堂学习效果,提升自我专业素养,锻炼自己学习能力,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第三,开展学术性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本学期,共组织2015级、2016级学生参加学术性讲座8场,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学院院长、学院系主任、对外交流中心教师作为主讲人。针对2015级学生,主要侧重于留学信息、考研、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学术性讲座;针对2016级,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学习方法提升、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展开学术性讲座。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项目质量。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根据学校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课程要求,本学期,由我负责会计学院创新创业项目行政工作。半年来,组织2015级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阶段性推进答辩会3场,学院抽查答辩会1场,覆盖2015级42个小组,参与率100%。2015级创新创业项目已经进行一年,本学期答辩主要审核各小组项目的推进情况,围绕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措施,项目已取得的成果、预估项目最终产值三方面进行答辩。收集8—12月份会议记录210份,教师指导记录210份,项目总结210份,学生工作小结1000余份。2016级本学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工作。学期初,邀请会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智浩老师进行2016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专题讲座,介绍了选题标准、立项申请书撰写内容及方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各项常识。组织立项审核会1次,期末立项答辩会1次,指导教师及442名学生全程参与,覆盖了100%。收集立项申请书41份,均能够与专业紧密结合,学生全部通过期末立项答辩,获得学分。

四、贯彻“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强化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院来管理学生的有效组织,班级建设是促进班风形成的有效方式。半年来,我贯彻落实“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动态。一方面,明确优良学风班评比标准,号召班级同学树立集体意识和荣辱观念,将班级建设纳入班主任考核内容,鞭策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班级干部交流培训会。通过与班级干部的定期交流,了解班级运行情况及学生日常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交流中侧重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号召班委构建学习型组织和班级文化,为班级凝聚力提升及建设工作夯实基础。此外,期末阶段重点强调诚信考试重要性,签署班级诚信考试承诺书,严肃班级考风,清净班级学风,促使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五、树典型、立榜样,公平开展评优评先工作。

本学期,相继进行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综合素质奖学金的评定、公示、汇总上报工作。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人员筛选,2015级和2016级共计22名学生获此项奖励,她们均是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效果最大化;学习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班级名额分配与优良学风班排名相挂钩,确保参评学生学习优异,无处分,两个年级共计200余名学生获此荣誉;综合素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侧重学生工作表现突出、贡献度大、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干部,两个年级共计30余名学生获此奖励。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

本文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4年校级科研项目《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创新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XJLXYB0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调查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1日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新建本科院校自21世纪9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教育的骨干力量。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考核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评审组织,评审中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注重考核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这标志着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一步加强了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与评价。2006年5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制定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要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制度,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工作考核。该规定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考核评价明确了制度依据,也进一步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辽宁省较早步入新建本科院校行列之一的学校,笔者通过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现行的辅导员考核体系的研究,以期窥探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考核评价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辅导员评价现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辽宁省第一个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基本能够代表辽宁省新建本科院校的整体水平。要进行辅导员评价情况的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对象,为了保证评价科学、全面、客观,学生处、学生、辅导员成为四大评价主体。学生作为辅导员主要服务对象,对辅导员表现有直观、全面的感受,是评价辅导员的主要主体;学生处作为辅导员直接管理部门,对辅导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是评价辅导员工作不可或缺的主体;辅导员自身对工作情况最为清楚,决定了其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自然他们也成为主要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查阅相关文件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辅导员考核评价调研结果分析

首先,笔者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施行辅导员评价的相关文件做了一下了解。学校对其辅导员的考核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德才兼备为标准,采用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校辅导员进行统一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围绕工作职责和工作实绩展开,主要包括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四个方面,其中综合素质占15分;工作能力占30分;工作态度占25分;工作成果占30分。这四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每个辅导员日常工作需要处理的全部工作内容。考核周期以年度为单位,每年度考核一次。评价主体多元,由辅导员、学生、学院、学生处、学校共同参与。其中,学生测评占20%,以网络填写问卷形式进行;学院测评占60%,以填写考核表形式进行;学生处测评占20%,以综合形式进行;辅导员自我评价是辅导员以工作总结向学院递交述职报告的方式进行作为评分参考之一;最后是学校评审,即由学生处综合学生测评、学院测评及本处测评的分数,根据测评总分对所有辅导员进行考核定级。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晋升、转岗的重要依据。

可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辅导员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具体、丰富,评价主体及方法多样。其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有了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引导方法,基本走上正规化、模块化的队伍建设之路,对于推动、解决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问题、队伍的待遇问题、奖惩问题、宣传教育问题等有了基础和保证。

三、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辅导员考核评价工作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以下一些问题,并进行剖析,力求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解决。

第一,评价标准过度统一化。对不同工作年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院、全兼职辅导员使用同一考核标准。不利于辅导员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根据个体需求,对于乐于从事辅导员工作、具备一定经验及能力的辅导员应侧重其工作创新、科研方面的考核;对于担任辅导员工作年限较少、经验不足的个体应侧重工作能力、工作实效的考核。

第二,辅导员本身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却在评价权重中不占任何比重。文本中显示,辅导员本身是评价主体之一,但在评价主体的权重分配上不占任何比重。辅导员自身是最能够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专业化自主发展的。因而,只有在评价中凸显出辅导员评价主体的地位,才能提高辅导员评价的积极性。另外,也需要给辅导员表达意见、需求的机会,评价的目标、指标、程序等应该共同构建。

第三,对辅导员长期工作缺乏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上的无限性和工作空间上的广延性的特点,使得高校中所有跟学生有关的事情,都与辅导员工作有关。一旦学生出现问题,首先就会找辅导员。特别是学生中发生生命伤害事故,辅导员的考核基本上无缘优秀了。调查中发现,只要发生了类似情况校方基本不会考虑哪一方的责任更大些。其实,在当今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学校、学生、家庭都是有责任的。若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辅导员,不仅有失科学,而且会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四,当前高校辅导员存在不良的职业心理。调研中发现,将辅导员评价结果直接与评优、加薪、晋级挂钩,导致大部分辅导员非常敏感。一方面担心评价结果对他们工作、发展及未来的前途造成影响,使他们成为转岗、解聘的对象,同时得不到加薪、晋级的奖励;另一方面担心自己不再被领导、学生所信任,对以后进行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评价过程中,部分辅导员会有意无意地扩大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只对自己的业绩做汇报,回避或掩饰在工作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第五,辅导员评价体系难以引起全体辅导员的共鸣。高校实施辅导员评价的目的是所有高校在实施辅导员评价之前首先应思考的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辅导员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实施辅导员评价的目的是学校为了管理需要。由于学校辅导员评价的实施缺乏对辅导员个体需求的考虑,因而只有很少的辅导员能够比较积极地参与学校施行的辅导员评价,他们一般是工作表现优秀或曾获得过优秀辅导员称号的辅导员。还有一些辅导认为评价的最终结果与其实际表现不相符,并对结果不认同。由此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高校实行的辅导员评价体系尚不能引起全体辅导员的共鸣。

第六,评价反馈信息不全面、不及时。调研中得知,现行的辅导员评价制度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网,辅导员由于得不到全面的信息,因而不能进行很好的反思,促进自己的发展。辅导员工作的评价结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高校辅导员评价大多只是为了年终对辅导员一整年的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而缺乏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没有反馈或者反馈不及时,都难以达到高校辅导员评价的真正目的。因此,必须根据当前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在借鉴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构建高校辅导员评价体系,并将评价及时反馈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第七,没有对辅导员采取区别性的考核评价。该校辅导员评价都是采用统一考核标准进行,没有区别对待,这样不利于不同个体的有针对性评价。对于工作年限较短、级别较低的辅导员应该主要侧重于工作实效的考察,而对年限较长、级别较高的辅导员则应该在工作、科研、创新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考核标准,既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八,评价过程不民主,结果存在偏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辅导员评价体系是由学校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单方制定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统一对该校辅导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辅导员对高校单方制定的评价项目指标、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评价结果几乎没有表决权和发言权。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作为评价者的高校与辅导员缺乏交流和探讨,导致辅导员评价信息来源比较单一,评价者对辅导员个人背景、工作情况了解不深,评价结论也是由评价者通过统计考核结果单方得出,辅导员虽然递交年末总结,但并没有参与商讨高校辅导员评价体系指标的制定、具体的实施,因而评价结论虽然统一、规范,但是比较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无法使评价者对辅导员的优劣和进步与否形成一个准确、及时、清晰的认识。因而,辅导员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消极地位,不利于辅导员健康发展。

第九,评价指标单一。从各新建本科高校对辅导员考评的标准来看,主要根据辅导员工作业绩的大小来评价辅导员的优劣。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管理部门只重视辅导员效能指标的考核,即工作成绩的考核而忽视辅导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方面的考核,在访谈过程中,全部的辅导员及院校领导都承认辅导员在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方面的考核的重要性,但都表示评价指标权重在这些方面的相差很小,从而使得最后的考核结果误差较大。这种仅仅依据单一的评价标准对高校辅导员优劣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不仅没有对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内在价值做出正确判断,而且容易导致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致使辅导员在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时逐渐功利化,最终不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第十,评价方法机械。调查中,辅导员认为现行的辅导员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量化考核和静态终结性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法忽略了辅导员的个性及整体发展,难以将辅导员工作的生动性、丰富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另外,当前高校的辅导员评价忽略了辅导员这个被评价对象本身,一般不进行辅导员的自我评价。评价主要考虑校方的实际情况、根据校方的培养目标,很少关注辅导员个体的需求,以及未来的专业发展过程。由于校方和辅导员是一种评价和被评价的不平等关系,评价者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忽略被评价者,导致被评价者产生逆反心理,对评价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大多数辅导员对当前辅导员评价制度感到不满意、甚至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十一,评价取向功利、评价功能弱化。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辅导员评价通常事先由学校制定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每年一次,统一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逐一检查、评估、记分,更加注重定量评价;根据分数的高低对辅导员划定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奖罚、晋升。评价过多注重学校外部目标的实现,忽略辅导员的内在发展需求,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椿荣.浅谈新建本科院较辅导员队伍建设[J].龙岩学院学报,2007.10.

[2]刘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科研,2009.7.

[3]史孔仕,曾献尼.辅导员评价机制研究:基于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视角[J].井冈山医学报,2008.11.

[4]匡玉梅.专业化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辅导员 耐心 爱心 责任心 日常总结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各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担任着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新增大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这就增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围和难度。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同于其他大学生,有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的时候具有强烈的失落感,对自己的能力也进行了否定,同时,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追求一定的独立个性和存在感,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矛盾心理,主要表现在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对集体活动失去积极性,对学习生活规划缺乏目标方向感等方面,给辅导员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角色定位

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学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对学生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协助学院完成管理工作;需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掌握就业技能。

高职辅导员工作缺乏系统性,并且存在重复劳动的现象。辅导员工作本来由学生处或者系部直接领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涉及到教务处、学生处、后勤部、保卫处、院办及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每项工作各个部门要求不同,口径不一,导致重复劳动,无形浪费了辅导员的精力和时间。此外周而复始的工作,高职辅导员也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既然从事了辅导员工作,就要转变观念,克服困难,把当前的困难当成严峻的考验。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抱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并且在琐碎的工作用要进行日常总结,做好日常工作,提升职业素养。

二、三心一总结的实施

(一)对学生有爱心

爱心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讲都是必备素养,是教育工作者事业成功的基石。爱心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及素质修养,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面对不同的教育群体,爱心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针对高职学生,爱心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树立一个明确、正确的大学学习目标,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惯性思维,经常找到这些同学进行交流沟通,给同学灌输“你能行”的思想,并且鼓励这些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表现自己,让这些同学的特长发挥出来,慢慢的积攒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对新事物探索的兴趣,他们也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而主动的参加活动,尝试新的挑战,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2)关心学生的生活,急学生之所需。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7到2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处在一个叛逆的年龄阶段,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事情。遇到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碍于面子问题又不好意思向家长和辅导员倾诉,本身又有寻求帮助的需求,面临很多令他们自己感到矛盾的事情,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很有可能造成事故,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及时的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班委及其他同学口中了解情况。

总之,辅导员工作是一个良心活,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一样对待,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用自己的经历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

(二)对学生有耐心

耐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所需要的基本要求,高职辅导员管理工作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由于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较多,懒惰且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非常有耐心,仔细聆听学生们的心声,耐心地为他们进行开导,做一名倾听者和解惑者。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有很大的重复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耐心处理。辅导员要养成像“唐僧”教育“妖魔”的般耐心。只有耐心的引导教育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走出阴暗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使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加便于日后学生工作的开展。

(三)对学生有责任心

作为辅导员一定要责任心明确,明确自身的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和会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不违反学校纪律,不给自己的工作造成麻烦。作为辅导员不能怕学生犯错误,而是正确引导学生应该怎样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大学生活。

(四)日常工作总结

孔子曰:君子日三省吾身。辅导员工作过于琐碎,工作时间长了很多辅导员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上一个问题还没解决,下一个问题来了就把上一个问题忘记了,也就是常说的忘事。作为辅导员要养成总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的习惯。建议辅导员随身携带工作簿,随时记录需要办理的工作。并且在一天工作结束的时候查看工作簿,确定哪些工作已经完成,哪些工作亟待完成,对成功完成的工作记录工作经验,对没有很好完成的工作,究其原因,并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三、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辅导员日常工作面临着与日俱增的苦难与挑战。辅导员工作从“三心一总结”出发,不断的提升自己工作能力,不断转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平凡中体现伟大。

参考文献:

[1]付婷.优化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0).

[2]张辉.高职辅导员角色正确定位[J].时代教育,2014,(1).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4

2017年9月1日,在新学期开学伊始,作为一名新进辅导员,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岗位培训班。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初步认识,深感辅导员工作的艰辛与责任,下面就我参加此次培训的体会,进行汇报如下。

一、培训内容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共同学习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版),对规定当中涉及以前内容的修订内容进行了重点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管理规定的细则。听取了校长对书记在辅导员培训上重要讲话的传达,对于辅导员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落实辅导员学习的实效性,认真把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正确性,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分析。校长对所有辅导员作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讲座。

共同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副校长就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与规范进行了讲解。经管系就辅导员应知应会的各项制度与规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安排。

二、对辅导员定位的认识

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管理中的辅助角色,通过培训学习,对于辅导员的定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角色定位方面,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思想导师、人生导师、知心导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工作定位方面,作为辅导员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沟通,做到协同育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在学生潜能开发与主动性方面进行激励,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职责定位方面,应做好服务育人、学生管理工作。

二、对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职责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在工作中,应注意用心辅助,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用情引导,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用心呵护,做学生身边的知心人。基于以上工作内容,对于辅导员的个人素质与技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辅导员应不断加强学习与自我提升,提高个人素质。

1、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个人品德高尚的示范者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因此,作为辅导员应当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时刻与党和组织方针政策相一致。从而进一步培养“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具有临大特质的学生。

2、加强个人学习。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学生学,进行全方位的学习。随着知识、信息传播迅速的加快,学生的知识面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为了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处理,需要辅导员加强个人学习和知识积累。因此除在专业领域拓宽知识储备外,在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管理学方面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学以致用。多与其他辅导员进行交流,吸收精华,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3、培养健康的体魄与积极的工作心态。日常工作生活之余,应加强个人运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锻炼,以应对较繁忙的工作,疏导工作压力。善于自我调节缓解压力,以阳光心态来面对学生发生的各种情况。先处理情绪,再解决事情。遇到任何麻烦,能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用豁达的心胸包容学生的错误。做到不为情绪左右,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4、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定期做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对个人工作进行有效梳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使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定期听课,加强学风建设。定期与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动态,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未来工作的一些打算

从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到大学辅导员角色,个人需要尽快实现一个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近期,应当尽快梳理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注重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1、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充实理论知识,通过向书本学、向老辅导员请教,集中精力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大胆实践,提高自己处理应对学生问题的综合能力;

2、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以提高落实学校各项决议的工作效率;

3、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通过QQ群、微信、电话、主题班会、一对一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加强交流,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4、注重班委制度建设,培养民主氛围。在具体工作中要以实事求是、公正严明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弘扬正气,严厉批评不良现象,在广大同学的尊重与信任中去开展工作。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5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人才培养中起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辅导员工作经历,从学生教育工作、学生事务工作两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方法

1 工作内容

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很难对所有工作进行明确的区分,如果非要分开的话,辅导员工作内容可分两大类:一是教育引导工作,简单说就是育人,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开展文化建设、组织活动、沟通交流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二是事务性工作,简单说就是办事,这类工作很多,如日常的评奖评优、考试报名、通知上传下达等工作,这是学校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育人与办事相互联系,育人需办事,办事也育人;育人与办事也有差别,育人更讲究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追求的是效果;办事更讲究标准化与程序化,追求的是效率。所以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即要掌握育人的方法;也要掌握管理的方法,建立高效的办事体系,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避免成为办事员。

2 育人工作方法

2.1 增加与学生接触时间,深入了解学生

辅导员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前提。拿到新生花名册后,辅导员就应认真地记忆每个学生的姓名和生源地,尽快地熟悉学生的姓名,并将学生本人与其姓名对号入座,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被人尊重,为良好师生关系建立打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更是深入到学生班级、宿舍,与普通同学、党员、学生干部进行交谈.从而使自己更加贴近、了解学生。辅导员要多组织班级活动,如主题团日、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集体形式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在群体中的展现自我。辅导员也要创造和学生无拘无束、单独交流的机会。当然,无论何种形式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辅导员必须保持敏锐的观察能力,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及时认清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清楚地了解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让工作有的放矢,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2.2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制束人

具体育人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制束人”相结合。这三者的关系,以情感人是基础,以理服人是关键,以制束人是保障。

以情感人就是用无私的爱去感化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应该有真爱,爱是感动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责任,爱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催化剂。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其实这本来就是我们内心最大的期望。要真正去关心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充分地理解学生,在适当时机表露我们是如何关心爱护他们,力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不仅要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在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而一味地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学生即使表面遵守,内心深处或背后也必将反对。要讲清楚道理,不仅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灵动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无私坦荡,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所灌输的道理就是我们所认可的道理。

严格管理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学生首先是关爱和帮助,但严格管理也必不可少。对于那些屡次违反纪律、学习不求上进,甚至影响整个班级风气的同学更要严格管理与纪律处分,这也是对大多数同学的爱。以制束人首先要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如上课考勤信息的收集、公寓表现信息的收集,使严格管理有据可依;其次,及时向学生反馈其表现状况的信息,及时进行跟踪教育,并留存谈话记录等材料,并在需要的时候通知家长;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纪律处分后,更要做好后续教育工作。

学生工作压力大,也有人将学生不学习、犯错误、出问题的责任归咎于辅导员管理不严格。辅导员老师必须尽爱的责任、教育的职责、管理的任务,如果真正做到了尽职尽责,也就可以问心无愧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各类记录,包括班会记录、与学生交流的记录、与学生家长的通话记录等,只有这些材料才能证明我们尽职尽责。

3 事务工作方法

3.1 善用现代通信工具

学生管理工作者需着力建立便捷高效的办事体系,要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建立起与学生联系通道,比方飞信、QQ、微信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实现和学生之间的零距离。各种事务性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现代通信工具很便捷地传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这些工具都是免费的;其次,这些工具的历史消息都是我们很好的工作记录,记录着我们每一次的具体工作。当然,这些工具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手段,比方每周通过飞信给本班学生发一个哲理小故事、短小精悍的时事点评等,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2 规范档案管理

有人说百度硬盘搜索可以搜索到磁盘中的人和文件,其实科学合理的保存文件可以让我们任何时候轻松地找到电脑上的文件,而没有必要浪费搜索的时间。电子档案管理实际与电脑技术没有关系,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首先对电子文档的命名养成一个习惯,按“时间+主体+客体”的方式命名是一种比较好形式,如“121009某学院就业工作总结”,这样的文件命名一目了然,下次再使用的时候十分方便。其次,规划好电子档案目录,电子档案目录要求在纵向分类合理准确,横向上体现随时间的可扩展性。分类准确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十分有条理的,随时间进行扩展,相当于在总结的基础上开始新工作。第三,养成一个良好建新文件的方法,不在桌面新建文件,易被删除。应先规划的保存位置,再建立文件,这样非常便于我们查找。如果做到了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那工作效率必然提升一个层次。

3.3 培养学生干部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41-01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和研究的比较多,而对辅导员自身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的极少,片面地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该不会有什么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就是有他们也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事实上,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若是社会、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长期不予以重视和解决的话,必将影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校园安全稳定以及教育教学的质量。

1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内涵

社会支持通常被定义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视角可以形成不同的理解,但就其性质而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另一类是主观的、可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

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认定一个个体是否心理健康通常要四个标志: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事实上,心理健康是心理学上心理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的另一种心理状态,与心理异常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不健康状态通常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三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畴。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是研究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两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他(她)的职业幸福感就越强,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2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工作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鲜有过问和关注。实际上,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都不容乐观,辅导员的社会支持测量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得分都比较低,甚至有的还远远低于常规水平,不少辅导员还出现了疲劳和厌烦、焦虑和烦躁、迷茫和困惑、挫败和抑郁、失衡和倦怠等比较严重的身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对此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必将受到极大冲击,其工作成效及育人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比较低,其成因究竟有哪些呢?就笔者看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压力过大。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事无巨细,具体来说,凡是与学生日常事务相关的事务似乎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着天然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工作时间长(全天候工作)、事情多而杂、带班学生多、突发事件频发、家人不理解等压力经常让辅导员处于忙于应付、身心俱疲的状态。同时,辅导员还有教学和科研的压力,尤其是科研,科研搞不上去,直接影响职称评定,而职称直接决定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这就迫使辅导员不得不从忙碌的学生事务中硬挤时间搞科研,使得辅导员经常处于工作负荷过重的状态。

(2)职业认同偏低。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入职当初之所以选择辅导员这份职业,并不是出于对这份职业有多么的热爱和认同,而更多的是出于生计需要的权宜之策。入职之后,随着时间往后推他们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愈来愈低,愈来愈切身感受到社会、学校、学生并没有给予辅导员这份职业应有的尊重和地位。社会人士没把辅导员当作是高校的教师和干部来看待,而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是做后勤工作的,是高校最底层的“民工”;不少专业教师在辅导员面前总是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辅导员是那些能力不咋样教不好书的人才担任的,内心对辅导员采取的是轻视的态度。学生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就更低,在有些学生心里,辅导员就是他们的保姆,没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不会上课,只会做一些具体的学生事务。

(3)个人发展前景黯淡。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受访者调查发现,没有人愿意把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有机会转岗会毫不犹豫转到专业教师或行政岗位上的人数超过95%以上。实际上,辅导员的转岗非常不容易,即使到了时间、符合条件,因工作需要或院系不愿接受等原因,最终也转不了。转岗无望,只能考虑升职和职称晋升两条路,两条路看似都可以走,但实际上都不好走,升职一般只能在学工系统升,无非就是升一个学工办主任或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待遇还不如副教授来得快,尽管如此,升职对大多数辅导员来说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职称晋升有科研量的要求,承担纷繁复杂学生事务的辅导员要抽出大量的实时间去申报项目、写论文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可见,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来说,个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4)工作成就感低落。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多的是隐性的工作,难以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量化的业绩成果,这就注定了辅导员工作很难出成就,辅导员也就很难有成就感。尽管辅导员“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甚至还没有寒暑假休息,但是每年到了年终作工作总结汇报时自己都觉得辛辛苦苦所做的工作几乎都是一些琐碎繁杂难以讲出什么成就的事情。另外,现在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辅导员辛辛苦苦为他们做再多的事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毕业之后形同陌路,这就更让辅导员缺乏成就感。

(5)工资待遇偏低。辅导员地位低、工作累、待遇差是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普遍反映的问题。刚毕业的年轻的辅导员因没有职称,工资非常低,没有带班费,没有加班费,累死累活也就是那么一点甚至自己都难以养活的收入,更不要谈买房结婚。年纪大一点的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工资收入虽然高了一点,但相对专业教师来说仍然偏低,他们没有副业、没有课时费、没有课题经费等,甚至在有的高职院校还把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设置为比同一级别的专业教师低一个档次。工资待遇长期偏低,使辅导员长期承受着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心理煎熬,势必会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热情。

总之,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对此,无论是高职院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尽快消解影响辅导员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利因素,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