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教学计划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 教学优化 教学改革

1.引言

目前计算机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中,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至关重要的[1]-[2]。高校要重视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加大计算机的教学力度,学生应该自觉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对应的计算机技术,为毕业之后的公司应聘取得一份保障[3]。

2.目前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在现在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中,高校开设了相关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老师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实施计算机教学,然而对于书本枯燥的文字叙述,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无法获取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还导致学生降低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同时书本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会通过自主学习、动手实践掌握。所以,要制定新的计算机教学措施,让学生真正提高计算机能力[4]-[5]。

3.在计算机应用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

3.1根据专业需要制定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对各个专业的计算机要求的了解分析之后,制定出每个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每个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专业的应用需求。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要比其他专业高,学校要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同的专业特点相差很大,学校要根据专业特色,实施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制定一定数目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应用[6]。

3.2采用任务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研究,找出每个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且将每个知识形成一个大的整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另外,在实践课程中,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确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提高运用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各个知识被综合使用,彼此结合,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7]-[8]。

3.3采用主动合作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增大了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量。具备计算机技术,是当代大学生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懂得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主动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解决方式。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强化自我控制能力,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断成长,成为学习中的主导力量。还有互相合作,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团队的协作作用,让每个成员的思想融合起来,互相鼓励,吸取对方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4.结语

随着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专业需求的不同,高校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关实践课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懂得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进而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宗福.计算机应用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0).

[2]冯国华.VMware虚拟机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14).

[3]李雪.浅谈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09).

[4]许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8(01).

[5]王玉锋,孔繁之.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07).

[6]程明.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成人教育,2006(02).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2

就目前而言,当代中学生对计算机已经十分熟悉,其操作也十分熟练,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职业中学生之间也存在一些个体性差异。教师在教学的工程中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个性化教学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 职业 中学生 计算机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职业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较往年相比,职业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大部分职业中学生所熟悉的是计算机操作是网络游戏以及一些聊天软件,对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则知之甚少。职业中学计算机课程在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技术。

一、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倾向于实践性的课程着重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计算机课程也是一门建立在掌握理论基础上的实用性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当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考虑到教学计划当中。在进行打字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到教学当中,比如说让学生通过QQ聊天的方式,让学生在聊天的过程中掌握打字的技巧。这样,学生就能融入到情景化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聊天中开始打字的训练,即使是一些不会打字的学生,也不会因为打字慢或者是不会打字技巧而觉得课程枯燥无聊。此外还可以通过顺口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各种操作技巧,这些顺口溜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记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以及操作过程。

二、利用案例演示和练习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案例演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揣摩自主进行操作。比如说在进行网页制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辅助教学的演示文件,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网络教程的网址,供学生自主前往观看学习。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制作网页所需要的图片素材,以及其他可能会需要的素材。在设置插入层时可以设置层的属性,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并掌握。当鼠标指向网页上的某一处图片时,在鼠标的旁边就会出现关于此图片的相关内容,以及在网页特定位置滚动播放的文字和图片。通过详细的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分层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学习往往要比一个人学习取得的效率高,合作学习能够各抒己见,将不同的想法和创意联系在一起,在合作的过程中,各个成员之间也能进行更好的交流,这样才能深入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同时也可以加强不同成员间的默契程度。例如,在学习WORD和EXCEL的时候,能够熟练操作的分在第一组,不能熟练操作但是稍微了解一些的分在第二组,一点都不懂又不会操作的分在第三组。这样对学生进行区分层次的分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在小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也可以在班内解决,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也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而且计算机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PHOTOSHAO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同,而教学大纲的要求只是针对一般学生,将兴趣程度比较深的分在一组能够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激发他们制作美图的兴趣。四、做好反馈工作,深入教学个性化个性化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主要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化教学是给学生绝对的自由,任由学生自己玩耍。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给学生过多的自由时间,反而会激发学生玩的天分,将精力放在聊天、玩游戏、看网页等对学习没有太大帮助的东西上,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而且在学生学习之余,教师应及时的收集反馈信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如果班级内大部分人出现相同的错误,教师就应该统一讲一遍,避免学生们再出现同样的错误。而且,信息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中运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更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做到统筹兼顾,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当然个性化教学并不是那么简单,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创新。

作者:郭英华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庄职业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外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8(35)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3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进步已及使用的普遍性,计算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指导思想,在抓好课堂教学同时走出学校,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培养个性化和创新精神实用型人才;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与学,理论和实践效果已成为众多的计算机教师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

优化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注重素质的培养、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力培养和素养提高相结合、实用性和基础性相结合教学之路,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

一、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加之,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之短,技术淘汰之快,而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常常出现“学校学一套,社会用一套”相脱节的现状,所以,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不同基础,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如学生喜爱浏览网页和下载MP3、歌词、图片、视频等的情况,教材可将IE浏览器的使用教学提前到课程计划的前面,并且把IE基本操作和WINDOWS的基本操作相结合,将学生浏览网页、下载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作为一个个项目教学,将实用性、趣味性融入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技能掌握。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

由于生源差异等各种原因,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因此要实施分层设计,如将一个班级分成五到六人一组,在分组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从而提高分层教学的实效性。在讲授“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时,将“我的电脑”中的文件属性设置为隐藏属性,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就让组长检查本组学生完成情况,帮助教师辅导落后学生。分层设计达成因材施教、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程比例

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时数总体安排是固定的,但身为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这是由计算机本身课程决定的。因为计算机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多安排实践课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为教师都明白传授知识一定要遵循科学教育的精神,如果只强调实用化的操作,对其原理弃之不理,则违背了科学教育精神。

四、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需要师生双方面的配合。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责任感,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并适时指导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和操作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比,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生间的互动是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其结果,学生一致认为计算机和人基本相似,摄像头是计算机的眼睛,音箱是计算机的嘴巴,麦克风就是计算机的耳朵,大脑就是主机,心脏是CPU,让学生在接任务,找资料,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的五大部件组成以及各部件的基本功能。

五、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1.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教育理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要求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为此,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强调“学”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要求。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以计算机房为载体的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可操作性、生动性、直观性的特点。突破“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而应采用以计算机房为载体的模式。如在网络计算机房,运用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在教学平台上展示教学内容,及时分享教学成果,适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和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3.以多媒体技术为环境的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为此,教师通过课件营造出仿真的环境,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同时,多媒体技术的支持,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听、可视、可操作、可讨论、可交流、可互动、可评价、可分享的环境,能够调动多种感官,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有选择知识和技能的自由,分层次、有针对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多媒体技术运用大大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

4.以网络技术为支持的模式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建立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发展能力是很不易的。但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多动脑筋,不断地探索,优化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的实践为主,每堂课就都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字:教学模式;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对不同起点的学生,教师在理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知识的讲解,还需要拓展各章节的内容,同时在实验课时分级额外增加实验作业环节,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教学,提出不同要求,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认知。

二、教学过程优化措施

1.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之外,还应注意知识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自己专业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讲到PPT制作时,授课教师可以在幻灯片设计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制作要求。一些学生在设计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突破课堂教学的知识范畴,深地学习相关软件的应用。这个过程既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在每一个独立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将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提出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主题,将任务细化。之后,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辅导。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围绕任务研究交流探索。例如,讲到键盘指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进行打字比赛。讲到系统配置时,教师可以安排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型号及报价等,实际走访电脑商城,结合自身需求实际拟定一份配置计划。讲到Word时,教师可以制作贺卡为设计主题,根据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知识,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分析已经设计好的贺卡,了解其制作过程,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表现力。

3.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环节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加强实验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初设计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好每次实验内容,尽量包括基本的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授课教师精心策划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加强辅导力度,提高实验的效率。授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使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完成任务驱动环节设置的作业。教师要加强技能操作环节,实行实例引导、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

4.利用网络途径,实现课堂的有效拓展

有些学生对课堂的理论教学兴趣不大,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不满足于教师课堂上所讲知识,利用网络有效地改变这一局面。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有选择地通过网络进行探索式学习寻求答案,与其他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协作学习。学生在一些学习型的专业网站上进行各知识点的测试,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功。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论坛、E-mail、QQ等方式互动交流,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对学生进行网上指导,增加教学交互性,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影响力。

5.建立良好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可以采用面向过程的考核方式,注重教学实践评价的积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考核过程划分为平时课堂表现(包括出勤与回答问题)、实验课程中每次实验内容的完成情况、期末上机考试及小组作品展示。实践证明,这种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三、总结

计算机教师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辅助学习与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纬,桂维魁.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感想[J].教学实践,2007.11

[2]陈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2007.08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5

一、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1.直观性好,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课程中微观和抽象的内容较多,像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电子云的概念等都比较抽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口头讲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才能获得知识。利用图形、动画、音效等各种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物质微观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过程。“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2.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

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的一大优点是形象性和动感强烈,运用这一优点模拟一些化学实验,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些化学实验反应速度过快或过慢,学生往往不易看清反应现象,以致影响教学进度;有些实验如硫化氢的制取、苯的溴代、硝基苯的制取等会放出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有些易燃易爆的药品实验,因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条件的实验无法进行;有些实验设备价格昂贵,一般难以配备。若借助于计算机,则可用鲜明的色彩模拟真实的实验,克服上述不利因素。用二维和三维图像及动画进行模拟,可局部放大一般实验中不易观察但很重要的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制成的软件可反复使用,较实际实验节省很多费用。通过实验的模拟,可变不可见为可见,变间接观察为直接观察,实现其他媒体难以实现的功能。

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在学氧化碳时,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有的学生找到了二氧化碳的奇妙用途,有的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许多性质,有的学生认识到了原来二氧化碳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学生给同学们介绍了温室效应,有的学生绘声绘色讲起了“杀人湖”的故事……这样不但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了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教学还可以减少各教学环节的重复劳动,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备课,用超文本格式或幻灯片形式保存,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出来。以往不容易演示的部分,如3D模型、动态演示等可以直接在制作过程中合成在课件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情况适当调整。同样的一套幻灯片,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教学计划来自行修改,这样就减少了重复开发,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学生也可以把这种课件作为“电子笔记”,课上可以专注于教师的讲解,课后可以根据这些“笔记”进行复习。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适当的教学软件,使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能供全国乃至全世界师生共享,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远距离教育。

二、多媒体课件在化学课堂中运用要注意的问题

就现状而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仍然是“辅助”,是从属地位。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系统和方法,只是起到一种教学辅助作用。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不能放弃实验操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模拟实验是绝对不能代替实验操作的。模拟实验的可信度不高,长期下去会造成学生对接受的知识持怀疑态度。如果热衷于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实验操作,学生将丧失质疑、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品质的养成。作为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观察示范实验的视频资料,应带学生进入实验室,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

部分教师把课件拿来用以后,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板书,而是用动画、投影、幻灯片填充了整个课堂。这样,学生难以理清思路,掌握重点,要记笔记也来不及。因此,我们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甚至有的材料没等学生看完就已换为下一段内容,学生更是无暇记录重要内容。如此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

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色彩过于艳丽、界面过于花哨,却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来,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多媒体不是“书本搬家”,不是“黑板搬家”,而是利用它解决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因此,在对媒体的选择上,只要能说明问题,能达到目的,应越简单越好。不是每一堂课都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也不是整堂课都要利用计算机。

4.多媒体制作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

有很多教师为了制作出45分钟的课件,用上几个星期,搞得精疲力竭,到了后来,热情就渐渐消退了,甚至怕做课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常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应用不熟练,二是缺少丰富的素材。因此,我们要注意平时的不断学习,对一些常用的软件,应该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两种。制作课件的大量素材可以从网上下载,平时多注意积累素材,分门别类,制课件时也就方便快捷多了。也可从网络上寻找一些制作优良的课件,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修改、补充,或从它们的启发中构思出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这样就能轻松地、愉快地、有效地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三、化学教学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介绍

1.PowerPoint。

PowerPoint和Word、Excel等应用软件一样,都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设计制作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投影机播放。

2.Flash。

Flash是Macromedia公司的一个的网页交互动画制作工具。可以通过点击按钮、选择菜单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3.Authorware。

Authorware是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推出的一套优秀的多媒体编辑系统,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育、娱乐及办公自动化等领域,是深受广大计算机用户和专业开发人员欢迎的最流行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4.化学金排。

它是基于Word平台的一套化学专业排版辅助中文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轻松实现化学中常用的同位素输入、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电子转移标注、有机物结构式、有机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输入、化学常用符号输入、化学仪器、化学装置、图片图形调整等许多实用功能功能。

5.小猪化学分子结构模型编辑器。

它是是一个用于建造三维化学分子结构模型的应用程序。用户只需按照分子的结构简式输入各个原子和原子团的连接情况,该程序就会自动计算出每一个原子的位置,并且调用OpenGL将立体的分子模型显示出来。

6.化学品电子手册。

该软件是一个综合性的有关化学品信息软件。内容包括化学矿物、金属和非金属、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等常用化学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或结构式、物理性质、毒性、用途和制备方法、消耗定额、生产单位。

7.ChemOffice。

ChemOffice是一个优秀的桌面化学软件,具有强大的高端开发能力,集成了Chem3D ChemDraw ChemFinder和ChemInfo以及Chem Table Editor等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提高现代化学教学质量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必须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正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应该包括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它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的表面作用,热衷于热闹、新奇的场面,而应视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牢固树立优化组合的新观念,本着形式服从效果的原则,克服媒体组合与课件制作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升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刚.浅淡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2]陈永红.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3]张贤慧.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数字化;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00-02

1 计算机教学背景概述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指导,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关,专业技能过硬,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专业实用型人才。本专业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知识更新很快,因此,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非常重要。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无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真正需要的是“指导”而不是“灌输”,所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一定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活的人才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 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接受和传承前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维、激励人的创新。

数字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创设生动而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提供丰富而优质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以促进集思广益,交流提升。因此,引入数字化教学方式,创造立体丰富而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将是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在数字化课堂中,互动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互动教学中,师生发生认知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由直线型结构变成网状结构,这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数量、质量,广度、深度都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因此,笔者认为,数字化互动教学法,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方面。

3 数字化互动教学实施环节

3.1 课前,编写数字化的互动课堂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互动教学非但没有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地位,相反,它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课前,需要针对上课内容,构思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及生活经历,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材料,有机地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教学目标,更要将研究指导策略作为备课的重中之重。

3.2 课前,针对教学设计建设教学资源库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核心,它以数字化为 基础,以学科、专业为主线,以课程为中心,整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信息和教师讲义、课件、参考资料、多媒体 资源等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并将整合的资源有机地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实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参考资源。

课前,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的方式向学生列出该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任务和探究的方法,然后布置学生自己学习新课内容,作为课前预习。这个环节的实施可以考虑采用互联网的方式。请学生访问指定教学资源网,查看学习目标和任务,以及学习方法。通过向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和实际应用意义的素材、针对性强的学案,并把握好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为学生的自主构建提供可能。

学生主动探究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提升学习的层次,推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3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为了有效实现数字化互动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利用媒体资源创设和展示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数字化的互动课堂,为丰富多彩、鲜活立体的情境展示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不用单纯的依靠口述来描述情境,学生也可以不用只依靠思维来想象情境。一首好听的歌曲或者一段简单的视频就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课堂氛围活泼了,原本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学生变得主动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了。

3.4 借助数字化技术,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借助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如计算机多媒体类的课程,可以借助数字化设备,展示图文并茂的教程,从而弥补了黑白教程在色彩上的不足;动画、音视频类内容要求学生感受作品的动感,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充分展示动态效果。同时,也可以在网页中穿插操作视频教程,便于学生模仿制作。此类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实现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又如组装维修类的课程,此类课程可以采用实拍录像、动画演示、模拟仿真等多媒体素材,用网页形式组织成有序的自主学习资源。如“CPU安装”的教学,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习新知,可在教师讲解 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主观看关于CPU安装的教学片;第二步模拟练习,通过课程学习中的Flash交互动画,进行模拟安装,包括CPU的翻面、旋转、揭盖、合盖等关键步骤,并可观察已经录制的安装过程,判断是否正确,以进一步加深印象;第三步动手实践,分小组开展CPU实物安装。该类课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呈现和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代替、补充或加强传统的实验实训手段。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营造平等、民主、亲切的互动交流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支持下,同伴踊跃发言的感召下,大胆参与问题的讨论,对不同的见解据理力争,在良性的从众、模仿中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和竞争。在师生、生生全面立体的沟通交往中,达到了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

3.5 善用总结和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再上新高度

美国学者罗伯特·葛来赛说过,“假设我们能找到推理强的学生的原因,那么,我们也就有可能使其他学生提高这种能力”。

总结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反馈反映了各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反映了整个教学效果。

数字化的互动课堂,使教学评价更为方便直接。通过建立虚拟社区、在线交流系统、BBS等可以营造良好的数字化交流反馈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记录课上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困惑等,教师可以针对问题给予指导和答疑,对于优秀作品可以充分肯定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教师通过阅读众多学生的发言,就可以充分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师生双方在不断的收集反馈信息中达到不断的调整和对目标的逼近。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