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餐礼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进餐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进餐礼仪

进餐礼仪范文1

西餐中都要用到餐巾。餐巾分为午餐巾和晚餐巾。午餐巾可以完全打开铺在膝上,晚餐巾只打开到对折为止。餐巾打开后应平铺在大腿上,不能围在脖子上或折在腰间。已经启用了的餐巾应该一直放在大腿上,要等散席时才拿回到桌子上。用餐中途需离席时,稍微折一下放在椅上。

1、西式餐具的选用

吃西餐最麻烦的是如何正确选用餐具。餐具的选用可遵循下列原则:

(1)依上菜顺序从外向里选用餐具,通常叉置于餐盘左侧,刀和匙置于右侧。

(2)最大的匙是喝汤用的,最大的刀叉是食肉用的。

(3)刀叉的用法。

餐具的选用要依据上菜顺序来确定。而西餐的上菜顺序同中餐完全不同。首先是开胃菜或开胃酒,然后是汤、布盯主菜、沙拉、辞品、咖啡或红茶。通常先选择主菜(肉类),然后再配以其他食品。

2、吃西餐的礼仪要求

(1)用餐就座身体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准。将餐巾放在膝上,不要随意摆弄已摆好的餐具。

(2)文明进餐。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讲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避免食物喷出或掉出。

(3)喝汤时不要嗫,吃东西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等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

(4)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面包一般要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6)吃鸡时,应先用刀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7)不可在餐桌边化妆或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最大的禁忌。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在餐台取食时不要站立取食,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

(8)就餐时不可高声谈笑,更不可狠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

(9)可在进餐途中退席。如有重要的事情须要离开一下,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将杯口顺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不需要,可简单地说一声“谢谢”,同时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10)在在进餐过程中,不可吸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进方可吸烟,如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11)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儿,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

进餐礼仪范文2

娘走进我的屋子,手里拿着一个鸭梨,对我说:你爹给娘买了个梨,你过年吃吧,娘不吃这东西。我望着那个金黄的鸭梨,想对娘说些什么,嘴一动,我的喉咙就硬了。那一年,我12岁,也是第一次进城。县城没给我留下一丝半毫印象,但我记住了那个金灿灿的鸭梨。

快过年了,父亲刚想歇口气,城里的亲戚捎来口信,说要搬新屋,让爹过去打个帮手。爹为人厚道、老实,做事舍得下力气。亲戚家有什么重活累活,都会想到爹。

大清早,娘叫醒爹和我。娘在我脖颈上围上条她出嫁时戴的红绸布,再往我兜里塞了三个刚出锅的糯米饭团。娘做完这些,从一块黑手帕里摸索出五块钱,嘱咐爹买两斤纸包粮,预备散给拜年的娃崽,再买些海带、片糖什么的。

爹是个老实汉子。爹说剩下的钱给我买两包丰收牌烟行不?娘说不行,家里有烟叶子呢。我揉了揉眼,不再懵懵懂懂,抢着说给我买鞭炮。娘想了想,对爹说,就依娃崽,剩下的钱你爷崽爱咋用就咋用,我懒得管。

外边很冷。下着雪,刮着风。我打了个寒噤。爹见着了,脱下油黑的棉袄,披在我的身上,我们一老一小,在铺满积雪的路上吱吱呀呀地走着。走了一阵,我有点累,感到那薄薄的棉袄披在肩上好沉。爹便把我背上,我嗅到一股很好闻的汗味。爹的肩背很宽厚,且暖暖的。我觉得自己就像很舒服地趴在床上,不一阵子,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屁股蛋被爹捏了一把,酸酸地疼。我睁开眼,看见好多很高的房子。爹说县城到了。

天刚亮不久,街上人不多,一切都似乎还睡在梦中。我四处张望着,觉得县城没有书里写的那样繁华。几个穿着长长衣服的女人打身边走过,我对爹说城里怎么有穿长褂的女道士?爹说,傻瓜,那不是长褂,是呢子大衣。我回过头去看,依然觉得那呢子大衣和道士的黑长褂没什么差别。走了一阵,我看见一个巷口有几个人围着一口冒着青烟的锅在买什么。我问爹,那是什么。爹说那是油条。我说能吃吗?爹说当然能吃。我再问好吃吗?爹说当然好吃。我吸了吸鼻子,果然有很香的味道。

不觉间就到了远房亲戚家。亲戚家里很凌乱,大包小包这里一个,那里一堆。亲戚问吃过了吗?爹说还没呢。亲戚皱皱眉头,不好意思地说,屋里昨晚就熄了火,带你们去馆铺里吃吧。爹说不忙不忙,还早,先干活吧,反正肚子也不饿。亲戚说也好,新屋离这不远,一会儿就能搬完,到时我好好敬你几杯酒。爹不愧是好劳力,专拣大家伙重家伙搬。我也帮着做,屁股一撅一撅地跟在爹后头。

搬了一大半,亲戚对我说,小家伙,挺能干。说完塞给我两个金黄的鸭梨,又给爹两个。我咬了一口,水直冒,满嘴津甜。我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梨,不到半根烟的工夫,两个梨就落了肚。爹朝我笑笑,抹抹额头上的汗,递给我一个。我想留着回家吃,但那梨太诱人了,我抚摸了好几遍后,还是忍不住地把它吞进了肚里。

到了晌午,亲戚家的东西就搬完了。新屋拾掇得整整齐齐。大冷的天,爹却满头是汗。我看见爹的汗珠子溅落在好几个大衣柜上,那点点滴滴,一闪,一闪,比乌亮的大衣柜还亮。亲戚端来一盆热水对爹说,洗了手,我们去外边吃饭。刚要走,门口响起脆脆的鞭炮声,一大群贺喜的男人女人便进了屋里。亲戚撇下我们,忙着应酬去了。

爹领着我走出亲戚家,来到一个十字街口。爹说,饿了吧。我点点头。爹说,你吃糯米饭团吧。我睁大眼睛问,你帮亲戚干活,他不管饭吃吗?爹说,娃崽家懂什么?你没瞧见人家忙吗?再说,力气越用越有,我们不计较这个。我虎着脸,噘了噘嘴,不再说什么。见我有些不高兴,爹说,你在这吃饭团,爹去给你买鞭炮,行吗?我开了笑脸。

爹去了,我从怀里掏出糯米饭团,稍稍有些硬,但能吃得下。我一口气吃完了三个饭团,才想起把爹的那份也吃了。爹回来时买了两斤纸包粮,一包海带,还有半斤冲甜酒用的片糖。爹很高兴地把两封短短的鞭炮递到我手上。鞭炮用红纸包着,艳艳地撩人。我高兴得直跳。我说:爹,饭团都叫我吃了,你饿不?爹说:爹不饿,爹吃了油条。

我不信爹的话。爹便从衣袋里拿出用报纸包着的两根油条,说:一根给你,一根给你娘留着,还有一根我伴着那个梨吃了,好香呢。我咬了一口油条,果真味道很香。

回到家时,天一点点黑了起来。娘特意为我们爷崽做了一大盘韭菜炒辣椒,又爽口,又送饭。爹一口气吃了四海碗饭。

第二天一大早,爹就上山背柴去了。娘走进我的屋子,手里拿着一个鸭梨,对我说:你爹给娘买了个梨,你过年吃吧,娘不吃这东西。我望着那个金黄的鸭梨,想对娘说些什么,嘴一动,我的喉咙就硬了。

进餐礼仪范文3

一、筷子与碗的尽量不碰撞

在用餐时尽量避免筷子与碗相碰击发出声音,并且禁忌在用餐的过程中故意用筷子敲击碗,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是大庭广众之下禁止有的行为。

二、用餐时不要发出声响

有的人在用餐的时候喜欢发出声音,用四川话说那就是拌嘴,拌嘴在餐桌礼仪中属于很不雅的行为,也有损个人的形象。

三、取食物的时候避免挑三拣四

在用餐的时候,不要在餐盘中挑三拣四,将食物翻来覆去。这样对别人来说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别人也会觉得你没有修养。

四、公共场合禁止剔牙、打嗝、打喷嚏、吸烟

在公共场合时,剔牙要特别注意,在剔牙的时候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在用餐期间,若想打喷嚏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喷嚏不断,最好立刻离席出外处理,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在用餐过程中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不雅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用喝水,屏息方式使症状减轻。喜爱吸烟的朋友可以在用完正餐后,到餐厅划分的吸烟区吸烟,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伤害别人的健康。

五、劝客人用餐要适度

有的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很热情,甚至为客人夹菜、添饭。在主人看来,这是热情,欢迎客人的方式。但是其实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还会使对方勉为其难的接受。

进餐礼仪范文4

用餐场合注意事项

西方餐桌礼仪和中方餐桌礼仪是由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吃的是情调,中国人吃的是味道。所以说虚伪的西方人吃个饭都不好好吃。而西方用餐场合一般都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另一种是随意的,如果是高档场所用餐的话那么男士就要穿着整洁的着装,干净的皮鞋,女士则要穿套装和鞋子,如果是正规用餐的话男士还需要打领带。(不过一般中国地盘上很少这样,除非非常正式非常需要这样的礼仪的时候)

代表性场合用餐

一般西方餐桌礼仪都分场合的,而下面小编就列举三种场合分别是自助餐、鸡尾酒会、晚宴。

自助餐:自助餐和国内的自助餐差不多,自助餐都是有很多东西的,水果、甜点、肉食、东西随便拿但是不能带走,每次少拿吃完再拿。而自助餐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常优雅的环境他需要餐桌,而另一种是不需要餐桌,而且服务人员也非常的少,客人们自娱自乐,可以吧食物带到一个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地方食用。

鸡尾酒会:鸡尾酒会的形式活泼、简便,便于人们交谈。酒会当然是以酒会友,而食物也是以酒为重,也有一些小食品列入点心、面包、香肠等等,放在桌子上或者有服务员拿着托盘端给客人,客人可以随意走动,这种酒会一般要备上一张卫生纸,因为你会随时和人握手所以要准备用纸巾擦手或者嘴。

晚宴:西方晚宴一般邀请夫妇同时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请,要仔细阅读你的邀请函,上面会说明是一个人还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携带伴侣。在回复邀请时,你最好能告诉主人他们的名字。

西方用餐注意事项

在西方用餐需要注意一下几点注意事项:

1、瓷杯热水,玻璃杯装冷水或者冰块。

2、就坐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跷腿,和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

3、就餐期间,如果暂时离开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万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则就意味着你不想再吃,让服务员不再给你上菜。

4、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 (所以不要在开胃菜就直接吃饱,那样非常糗)

5、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

6、用餐咀嚼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不要豪气用餐(狼吞虎咽)

进餐礼仪范文5

中餐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这种“让”的精神体现在整个进餐的过程中。宴席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让餐。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会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以示让餐。在就餐过程中,新菜上台,一般也让主人、主宾或者年长者先用,而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则可以视情况给其他人夹菜。给其他人夹菜,在中餐中是表示关爱、尊敬的意思,受礼人还应表示感谢。为了卫生,现在中餐一般都会预备一到多副专门用来给人夹菜的公用筷子,叫公筷。

正式宴会中,菜台一般都可以旋转,这样方便就餐。但不管菜台是否旋转,要求就餐者就近夹菜,而不横越整个餐桌去夹取远端的菜品。在夹菜时,不能在菜盘中左挑右选,不能一次夹取很多。要注意不能让菜汤、菜汁随菜遗洒在桌面。必要时,可以用汤勺协助接汁,以免遗洒。如果有筷架,筷子应及时放回筷架,而不能插放在公用的菜盘中,或者自己的餐盘上。

进食时,要注意细嚼慢咽,闭口嚼食。吃菜喝汤时,要避免发出太大的声响。吃剩的鱼骨、菜根等要吐放在餐盘的一角,而不能到处乱吐。喝汤吃主食时,可以端碗就食。

在海边或者打渔为业的地区,吃鱼时不能翻动鱼身。认为这是不吉利,会引起翻船。因此,如果一定要翻动鱼身,则应称其为“调头”、“转舵”之类的话。而在另外一些地方,餐桌上的茶壶嘴不能对人,而应冲外。

进餐时,坐姿要端庄,衣着要整齐,不能随意宽衣解带。进餐过程中,要与客人主动攀谈,要避免冷场。在祝酒、致词时要停止进食,聆听讲话。

2、西餐进餐礼仪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这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的进餐过程中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

首先,西餐进餐的整个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着礼服;不但要求坐姿要端庄,而且动作要规范、放松、自然。传统的做法,甚至不能将肘部放在餐桌上,两臂要尽量收紧。吃面包时,要注意不能用叉子将面包叉起来,然后送入嘴中,而应将面包撕成小块,涂上黄油或者果酱再放入口中。喝酒喝咖啡时,要注意握杯、端杯的方法。而品菜、吃主食时,则不能将菜盘或者饭碗放到嘴边然后将饭菜送入口中。饭菜残渣要放在餐盘,而不能吐在餐桌上,污染餐布。在入席时还要帮助身边的客人和女宾入席。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悦目的结果。

进餐礼仪范文6

[关键词] 参保人员;老龄化;医保基金;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42.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10-3

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大,社会各要素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巨大,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加深,从而影响到整个医疗保险的有序进行。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逐年增大,逐年增多的老龄人口是我国的医疗费用负担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我国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还未达到积累规模的医保基金带来深远影响。研究参保人员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压力和对策,对缓解当前医保基金压力,促进医保基金快速积累,保证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医保基金参保人员老龄化现状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推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至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基本实现了全国全领域覆盖的总体目标,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特殊的社会成员构成、社会发展状况,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存在着医保质量不高,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医保基金的管理滞后等相关问题。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医保基金收入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且收入大于支出,但在医保基金的增长率上远远低于支出增长率,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医保覆盖面积大,受益面积广,人口老龄化率不断增高。从城镇医保基金收入与支出率来看,2008年城镇医保基金收入率大于支出率0.1个百分点,收入支出率分别为30.3%、30.2%;2009年城镇医保基金收入率低于支出率11.7个百分点,收入支出率分别为18.5%、30.2%;2010年城镇医保基金收入率小于支出率8.8个百分点,收入支出率分别为15.6%、24.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由于参与医疗保险的人数不断增多,覆盖面积不断增大,对医保基金的压力也逐年提高,就当下形势而言,医保基金的支出自2009年起已超收入率,使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长期发展,必将导致医保基金的亏空。

二、人口老龄化状况下医保基金压力来源的原因及问题分析

截至 2010 年底, 我国总人口已达到 13.7 亿人,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1.19 亿人, 占人口总数的8.87%,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0 年间增长了 1.91 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等特点。由此而产生的医疗保险基金问题越发更加明显,主要显示在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多,医疗保险的惠及面的不断扩大,致使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大于收入,为医疗基金的积累、运用带来许多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状况下医保基金压力来源的原因分析

1.人口老龄化现实下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

由于我国特殊的人口年龄构成,随着人口红利窗口期的减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2010年统计显示我国总人口已达到 13.7 亿人,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1.19 亿人, 占人口总数的8.87%,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0 年间增长了 1.91 个百分点。从医疗卫生角度分析,由于不断增多的老龄化人口,使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更多的挑战,就目前而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在不断增大,参保人员在不断增多,医疗保险缴费人数不断减少,医保基金增量减缓,而老龄化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产生的医疗费用支出量逐年增大,支出率不断提高,使医保基金在收支上难以实现平衡,给医保基金的积累带来较大压力,影响整个社会医疗保险的健康、有序发展。

2.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基金累计不足

现行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只对医保基金本身实行管理,但缺失了整个医保基金链的管理,从医保基金的积累来看,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医保基金积累主要以单基数筹资为主,该筹资方式主要以工龄作为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年限,在工龄内为统筹基金互济作贡献,在退休以后享受代际转移资金,并且个人账户部分积累,在退休以后使用,实现时间上的转移。但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基金管理上的缺陷,使基金积累过程中由于制度实行时间及制度本身漏洞等问题,造成基金积累过程中出现医保缴纳不到位,出现缺缴、不缴等现象,对医保基金的积累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人群对基金而言,实际存在欠缴,形成了债务,这种隐性债务导致了基金平衡上的缺口,从而影响到整个医保基金的积累及管理。

3.医保覆盖面积扩大下医保基金支出量不断增大

当前医保覆盖面积几乎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医保参保人数也不断增加,在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医保在老龄化人口中的支出量不断提高,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 65 岁及以上年龄居民的平均两周患病率15年间上升了215.9‰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105.1‰。数据显示,老年人口的患病几率在逐年上升,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人口患病几率的升高,使我国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压力逐年增大,其中对医疗保险及医保基金的压力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在,医保基金支出量大,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上。另外,由于老年居民占用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年轻人的 3~5 倍,参保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必将对医保基金运行造成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状况下医保基金压力来源的问题分析

1.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年龄结构便决定了我国的社会福利政策执行难度大,运行成本高,运作过程复杂。从影响医保基金积累预分配的角度分析,人口年龄结构是决定医保基金是否能够实现收支平衡的关键,据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结构中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由此不难发现,我国现阶段老龄化人口不断升高,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结构老年人比例增大,呈现出老化趋势,对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压力不断增大,从收入角度分析,由于社会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缴纳医疗保险的人口数量逐年降低,严重制约着医保基金的增量,从支出角度分析,由于老龄化人口的增高,社会对老龄人口的医保要求不断提高,加之老年人口患病几率上升,医疗费用支出量较大,使医保基金存量逐年减少,为医保基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医保基金的总量略升,但增量减缓

从医保基金的总量与增量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改善,就从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政策角度分析,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单基数筹资的医保政策,虽然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但是由于我国良好的经济氛围,单基数筹资中各参保人员在医疗保险的缴纳积极度及缴纳数额上都有很大提高,是我国医保基金总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大环境的影响,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参与医疗保险的职工,需缴纳直至退休前的医疗保险费用,到退休后可享受社会医疗保险,且无需继续缴纳保险费用,该政策的实施,使社会医疗保险缴费人群逐渐与老年人口脱离,使社会保险缴费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导致社保基金的使用人口与缴费人口间出现了一个较大空缺,严重影响了医保基金的增量速度及基金总量,另外由于老龄化人口的患病率升高,大量医疗基金消耗等因素,致使医疗基金在增量上呈现逐年放缓且增量减小的趋势。

三、化解参保人员老龄化对医保基金压力的对策

参保人员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压力从压力来源的原因和其中产生的问题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压力不容小觑,要想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压力,就必须要从现行医保基金管理角度及医保政策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对策。

(一)解决社保基金增量问题,平衡医保基金收支平衡

解决医保基金增量问题,实现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关键有以下两点:一,首先要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经济发展作为地区壮大的首要条件,大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增加地区经济收益,社会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社保基金中去,实现社保基金总量的持续增大,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基金增量放缓及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单纯社会老龄化给医保基金带来的风险完全可以靠经济发展来解决。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能够提升地区医疗保险水平,还能为医保基金持续注入更多血液,保证地区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甚至盈余。二,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延长医保缴纳时间。作为保证医保基金增量及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一项举措,延长职工退休年龄虽然能够保证医保基金的收入和增量,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从根本上讲延长退休年龄,对职工身体状况具有一定考验,而且还增加了职工在职压力,要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用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越多,退休年龄越大,享受的退休金越多,医疗待遇越好,晚年生活质量越高,吸引人们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继续工作,推迟退休。以实现提高社保缴纳年限,解决社保基金增量问题,平衡医保基金收支平衡。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证社保基金有序累积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行及管理政策缺陷,导致社保基金累积过程中出现,隐性债务,严重制约社保基金的累积,因此,地区应该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根据新老制度转接时老人的数量与结构来确定资金总量用一次性清偿或逐步偿还的方式由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从制度角度分析,完善管理制度,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根据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从地区实际出发,防止隐性债务出现,实现医保基金的持续补入。

(三)扩大医保覆盖面,保证医保基金的面式供给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自实行以来,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但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制度层面,但是在执行过程仍未做出强制参保的规定,有病参保、无病不保、投机参保等情况不利于发挥医疗保险“大数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医保基金的共济作用。根据实际情况,从落实扩大医保覆盖面积的政策出发,在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的对医保政策进行适度改进,调整医保政策目标定位,从政府到医保单位实现一条线的医保执行监管政策,保证医保的覆盖面,做到诸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全方位覆盖。落实医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增加了医保基金的供给面,为医保基金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更为广大的支持。

(四)合理调控医保基金支出,加强医疗及医保监管

作为医保基金储量的重要环节,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是保证医保基金总量稳定,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保证,从医保收入角度来看,扩大医保基金供给面,延长退休年龄、促进就业是主要手段。从医保支出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做到每项支出有据可查,查有所依,其次应该加强医疗监管,严格控制过渡医疗,保证医疗过程中的严格用药,同时还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开展保健宣传、建立健康档案,做好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引导合理就医,控制老年参保职工医疗费用上升势头,调控医保基金。

参考文献

[1]张易.人口老龄化对医保基金收支影响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6):148-149.

[2]林森,张军涛.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国别比较的视角[J].社会发展,2013(6):57-59.

[3]林枫.参保人员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压力与对策[J].社会保障,2005,24(4):22-23.

[4]万淑红.浅谈人口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风险预警[J].丝绸之路,2011,213(20):121-123.

[5]林枫.参保人员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压力与对策[J].社会保障,2005,24(4):22-23.

[6]王询,刘广彬.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上涨的实证研究[N].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6):30-33.

[7]马晓莉,乔岭梅.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老龄化现状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5).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