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59-0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素养备受重视,教师教育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性话题,研究者就其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思考。自基础教育改革至今十多年的历程中,教师教育研究逐渐走向了全面的拓展与延伸,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分析,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一、教师教育研究图景呈现
在世界性教师专业发展强劲潮流的影响下,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始,不论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对教师教育的关注都逐渐升温,围绕教师教育进行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极其庞杂。缘此,笔者仅选定《教师教育研究》自2000年至2011年共计1063篇论文进行跟踪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前身《高等师范教育》1989年创刊,此刊全方位地研究探讨教师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汇集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与焦点话题,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因此,选取该刊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力图以一斑而窥全豹。纵观近十年《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其研究图景主要体现如下:
(一)多元化视角初步显现
基于内容笔者划分了每篇论文的研究视角,根据统计具体情况如下:从教育学角度审视教师教育的论文共712篇,占67%;管理学角度的115篇,占11%;史学角度的79篇,占7%;哲学角度的48篇,占5%;文化学角度的35篇,占3%;心理学角度的28篇,占3%;伦理学角度的25篇,占2%;其次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总体看来,虽然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及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视角也发生了细密的分化,但是囿于教育学科本身的探讨仍占主导,因此,多元化的视角可谓初具雏形。
(二)研究主题覆盖面广
笔者根据研究成果涉及的内容细分为23个主题:教师教育模式、教师职前培养、教师职后培训、教师入职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思想、教师心理、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教育评价、教师知识、教师角色身份、教育实习、教师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制度法律、教师信念、教师伦理道德、教师合作、教师生存、教师教学与反思。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十的热点主题分别为教师职前培养(占17%)、教师专业发展(占16%)、教师教育改革(占10%)、教师教育课程(占8%)、教师教学与反思(占7%)、教师制度法律(占7%)、教师职后培训(占7%)、教师教育模式(占5%)、教师教育评价(占4%)、教师角色身份(占4%)。
二、教师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一)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因此,笔者把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前培养、教师职后培训、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制度等五个话题归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在此研究领域中,学者们集中探讨了以下四个问题:
1.师范教育转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基础教育对师资数量的极大需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都不断扩大招生,独立的、封闭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得以恢复并逐渐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在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下,教师教育不适应问题逐渐显现,师范教育转型成为必然。于是,学者们纷纷反思师范教育的未来走向。关注点有三个:首先,封闭的师范教育如何向开放的教师教育转变。在现代化背景下,追求教师数量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下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真正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并突显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公平性、专业性、一体化的特征。其次,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协调。随着社会的需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一次次升级,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成为必然走向,在学术性不断提升的同时,在大学化环境中如何理解专业教育、如何进行体现专业特征的教师教育及教师教育的定位等是我们面临的系列新难题。最后,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各师范院校纷纷关注自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3+1、4+2、2+2等形式各异的教师教育模式陆续涌现,但现实中教师教育却难以发生实质性改变、突破传统模式的窠臼。
2.教师教育制度
学者们重点研究了三方面内容:教师教育认可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伴随教师专业化的推进,教师教育的发展日益需要外在制度的保障与健全。我国建立教师教育认可制度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一是体制基础的不对称;二是与原有制度的衔接。强调要着手推动教师教育走向开放,以专业性认证补充行政性认证的不足,同时与既有教师教育制度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
3.教师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及教师教育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要求、课程设置都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有学者提出“在高师培养目标体系中,素质目标、规模目标、数量目标三者的科学排列与组合,构成了我国高师培养目标这一整体系统。这一系统的动态发展,有效运行将是实现我国高师培养总目标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呼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研究逐渐朝着人本化、生命化、实践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通识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实践课程也是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鸿沟的有效途径之一。
4.教师职后发展
文献中教师职后发展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有教师成长阶段、内部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发展途径等研究。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培训质量,了解教师培训现状,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教师在职培训存在诸如职前职后分离、在职培训无序、培训内容交叉重复、培训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有学者提出“只有对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师资的选择,及培训者、培训经费等影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全面研究、科学统筹,教师培训质量才会得到基本保证”。整体而言,教师职后发展从注重“外在支持”转向“自主发展”,从“技术兴趣”到“解放兴趣”。
(二)教师教学
在探索教师教学观念及行为改变的众多途径中,许多学者都洞察到教学反思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并对教学反思的现状、影响因素、培训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教师教学反恩意识不强,反思能力弱,反思转化为行动的力度不强。因此,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有学者从各个独立的要素出发进行研究,有学者从模式的角度研究。如有学者提出了反思对话的实践模式,可分为描述、澄清、面质和重构等四个步骤,加强了反思的实践操作性。
(三)教师教育评价
教师教育评价研究主要包含教师评价、教师教育评价。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评价,它是确保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是促进教师发展、学校改进的重要杠杆。根据我国教师评价的实践情况,将教师评价方法简要概括为十种:课堂观察、课堂绩效评定、学生/家长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成长档案袋评价、问卷与面谈、纸笔测验/绩效测评、教师自评/行动研究、同行评议、后设评价;归纳成三类:教师胜任力评价、教师绩效评价、教师有效性评价。这些评价对提升教育质量及督促教师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然而,理论与实践中往往对教师的评价没有进行严格区分,从而造成不同类型及功能的教师评价的混用,因而无法得出清晰有效的评判。
教师教育评价是保障教师质量,维持教师专业持久、有效发展必要的外在支持评价,由于我国还未出台系统的教师教育标准,因此,成为研究者试图着力突破的难点课题,研究多引介国外教师教育标准的经验。有学者介绍了美国教师教育标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美国全国幼儿教育协会提出的“促进幼儿发展与学习”、“构建同家庭、社区的关系”、“对支持幼儿及其家庭的措施进行观察、建立档案、开展评估”等五项幼儿教师教育的核心标准。个别学者基于我国实情,从理论层面建构了教师教育标准的构成与结构要素。由此可见,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研究还显得比较稚嫩。
(四)教师角色研究
角色概念是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定位与认识,是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只有在确认自身身份时,才会感到自我的完整统一,从而对职业形成认同,获得幸福感。教师角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角色阐释”、“角色认同危机”及“角色调适”。学者提出“教师是公仆型领导者”、“教师是知识分子”、“教师是陌生的返乡人”、“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合作者”等,并对各种不同教师角色的内涵、应然价值及要求进行了论述。然而,教师的实然形象与应然角色之间总是存在距离。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呼吁教师角色重塑也必然引起教师角色危机,危机的根源有:“确定性的丧失与教师自我同一性的解构;科学化管理与教师自我归属感的匮乏;工具理性认识与教师自我意义感的丧失;走出危机的路径有:摒弃单向式人际关系,建设学校共同体;超越工具理性认识,真正赋权教师;摆脱功利主义束缚,提升教师生存境界”。
三、教师教育研究展望
(一)加强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系统、深入的研究
基本理论是教师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建立的基础,也是开展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前提,其中范畴研究是初始性工作。然而,从掌握的研究文献来看,可以说,教师教育缺乏对自身领域内范畴的深入挖掘及系统研究。目前,“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是必然趋势,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学科制度建设,而作为学科就要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教师教育范畴的研究是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本质、特性、规律的认识与探究,只有在廓清范畴的基础上,后续研究的开展才能顺畅、清晰,并为教师教育学科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是教育中的永恒话题。在目前的文献中,以理论推演、思辨分析的研究成果为主,实践经验介绍为多。由此可见,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存在脱离的状态。一方面,理论工作者对教师教育实践关照不足,缺少实践关怀习惯于“书斋式”研究,无法很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研究成果难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利用,实践工作者对理论了解甚少,缺乏相应的理论意识,从而造成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间的隔阂。然而,无论是教育实践的变革与改进需要,还是教育研究者自身学术发展的需要,教育研究者面对教育实践时不能把自己视为单纯的旁观者或者局外人,总是在象牙塔内冥思苦想,而是要参与教育实践的“演出”。教育实践者也要重视自身实践中的理论的局限性。教师教育内蕴着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它以促进及引领教师专业质量提升为指向。因此,理论工作者和与实践工作者都需冲破各自的身份壁垒,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共同探寻切实适合中国教师发展的路径。
(三)加强教师教育研究的理性透视
十多年来,教师教育的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它还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及全面完整的教师教育建设蓝图。许多学者由于所谓的热点而汇聚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具有明显的技术化倾向,对教师道德、伦理等的关注不足。在追捧热点的同时,学者们必须冷静、理性地分析教师教育实践及研究所需,协同于把教师教育建立成一门学科而努力。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部分条件是具备的,如学科专业、学科课程、学位、学科组织、研究机构、学术刊物等,而欠缺的是教师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和专业方向的确定。恰恰是教师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是最根本的,也是教师教育学科能否走向成熟的一个核心要素”。因此,凝聚核心研究力量,健全教师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并在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拓展研究范围,教师教育才能走得更远、更持久。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制订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教师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的需要。教育行政、教师培训部门、学校应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帮助中小学教师形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育变革下教师的困惑与倦怠
1.教育变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教师的专业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教师自我的迷失、对专业技能的迷茫和焦虑、教学中的角色冲突与模糊、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惶恐。
不断翻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和由此带来的复杂、琐碎的教学任务正在日益挤占教师个人的生存空间,教师迷失在日益工厂化和程序化的教学中。新课程改革以后,涌现出许多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建立在这些观念和理论基础上的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呈现出极其多元化的理解,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艰难和迷茫。教师既无法判断自身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选择的优劣,又难以对同行的教学做出令人信服的评价。角色冲突导致教师对专业身份认识的分裂,并不断模糊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角色扮演,过去在学生面前镇定自若的教师一下子变得惶恐不安和措手不及了。
2.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易在助人职业中产生。教师职业是典型的助人职业,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的职业,因而在教师群体中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是一个综合征候群,一般把它看做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人背景因素。国外多项研究表明,个人背景因素中的多项变量都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存在着联系,包括年龄、学历等。有研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情绪衰竭,高学历者的倦怠状况更严重,但性别研究尚无定论。
(2)工作压力。产生倦怠的主要压力源包括:缺乏主管支持、缺乏家长和团队支持、工作负荷大、学生的低学习动机和纪律问题。这些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影响因素。
(3)自我效能感。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倦怠水平有预计作用。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比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严重。班杜拉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倦怠的中心调节变量。
(4)组织公平。组织公平是指个体或团体对组织对待他们的公平性直觉知觉。报酬公平性、丧失对工作的控制、角色冲突与模糊、缺乏支持等组织因素都被认为是倦怠产生的重要决定条件。有研究显示,程序公平性和分配的公平性与职业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5)社会支持。多项研究表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上,目前学术界的观点还不统一。
以上是西方教师职业倦怠近几年主要的实证研究。我认为,上述研究无论是从工作压力、组织公平、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分析,还是从个人背景因素及自我效能感等教师角度来分析,都没有能够真正站在一个教师的立场上来看待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教育变革要高度关注教师作为主体性的存在,要更多关注作为“人”的教师的主体需要,不仅要向教师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还要为教师个体的成长创造条件。
2.重视个体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中的价值。教师专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因而个体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实际上是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教师群体共有知识不断整合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知识的实践性和建构性,关注教师知识产生的经验情境。
3.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说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做出的能够促进教师有计划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育行政、教师培训部门、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其次,教育行政、教育培训部门、学校一定要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不断反思的教师必然是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在持续反思、学习中,教师不仅会积累丰富的教学知识,增加无穷的教育智慧,而且能扩大视野,开拓思想,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司继伟,王金素.引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师评价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58-161.
[2]鲍传友.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认同——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3]潘世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J].人民教育,2010.12.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师专业认同;教师专业发展;专业自觉;专业热情;专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8-0017-03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个体的主动参与,而对教师专业认同的强调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从专业认同的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学者们更多偏向于研究教师专业认同本身,关于专业认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或影响的研究很少,已有的论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彦花在论文《教师专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成长》中提出的“专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基础;专业认同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保障”[1]。本文认为教师专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还可以从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点燃教师的专业热情、更新教师的专业观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认同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生活中对自我角色的审视,是“教师对自己‘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认知、思考和看法”[2]29。教师专业认同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专业角色不断反思、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此过程必定会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从而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发挥主动性。
(一)教师专业自觉概念的建构
“自觉”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3]。结合此解释,本文认为,教师的专业自觉是指教师个体对自身专业规范、专业行为、专业水平以及专业地位的察觉、认识与理解,不仅包括动态的对自身专业察觉、理解的过程,也包括静态的对自身专业认识的结果――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水平以及所处的阶段的把握。随着教师专业地位逐步得到确认,外界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外部要求的刺激固然可以促使教师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却无法使教师到达更高的发展层次,因为如果教师个体对自身专业素养没有清晰的认识,即没有专业自觉的话,教师难以达成相关的专业要求,难以在专业发展中获得真正的自我提升与完善。因而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唤醒教师沉睡的专业自觉。
(二)教师专业认同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机理
“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4]教师专业认同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机理主要回答“教师专业认同何以能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问题。
教师专业认同是教师个体对“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断探寻的过程,而教师个体对于“我是谁”的寻觅正是教师对于自身专业角色的察觉、认识以及理解的过程,而此过程恰与教师专业自觉的过程相呼应。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教师专业自觉是教师对自身专业身份的领悟甚至是顿悟的过程。教师可能通过别人的经验发生顿悟,但更多是通过教师自身专业认同的提升,逐渐领悟出自身专业的意味,形成对自身专业身份的清晰体认,从而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心理转变。
(三)教师专业认同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途径
1.在学习中觉醒
有着专业认同感的教师必然会为了给专业发展补充养分而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水平及地位。学习过程是教师不断扩大专业视野的过程。视野的扩大、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教师发觉自身专业内涵的不足,从而去弥补不足。而发现不足、弥补不足的过程,恰好也是教师专业自觉觉醒的过程。
2.在反思中觉醒
教师专业认同唤醒教师专业自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有专业认同意识的教师会常常进行教育实践反思,在教育实践的反思中,不断发出“我是谁”的追问,并结合实践渐渐确认“我是谁”,察觉自身的专业身份,亦即专业自觉的觉醒,最终又在实践中审核自身的专业身份。通过此过程的不断循环,不仅教师的专业认同有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也逐渐被唤醒。教师专业认同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过程(如图1)。
二、点燃教师的专业热情
(一)专业热情内涵
教师专业热情是教师个体对专业发展怀有的内隐于心的热烈情绪,对外表现为在专业发展过程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行为结果是专业发展层次的提升。专业热情是激发和维持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并朝着专业发展标准的方向完善自我的动力,是决定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中付出多少努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手教师对抗挫败感,成熟教师应对倦怠感的良药。新手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较低层次,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会出现对教学工作不能胜任的情况,这将直接打击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师个体是怀着极大的专业热情的,则能坦然对待教学上暂时出现的挫折,继续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对于成熟教师来说,他们的专业发展已经是处于较高水平层次,但是他们会出现职业倦怠,遭遇发展停滞期,但是如果他们对专业发展仍怀着热情的话,他们会付诸努力往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教师专业认同点燃教师专业热情的机理
1.对专业话语权的渴望
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加深了教师个体对教师专业性的了解,也使他们萌生了自主发展的意识,希望通过自主发展掌握自身的专业话语权。一方面,教师专业认同的过程恰是教师个人对自身的专业世界作出评价,区别于他评的过程,是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自得到彰显的过程,教师获得了专业话语权,内含于心的专业热情更加容易释放。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专业认同,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是“为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传声筒’、‘代言人’、‘执行者’”[5]17,而是具有尊严的专业工作者,这样的认知使得教师更能热情投入自我与教育教学工作所组成的专业世界中。
2.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以马斯洛为代表。他把人类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需要层次的发展看,当教师的低层次生理、安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他们就会将目光转向更高的追求层次”[6],自我实现应该成为且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自我尊重是自我实现的内在推动力,“只有确立这种内在的自我尊重感,教师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产生以一种胜任感――有能力有信心做成事情的感觉,一种使命感――感到他作为教师的专业生活富有意义,一种价值感――在教育生活中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2]48。内含自尊感并以自我实现为追求境界的教师,必然会在专业发展上迸发出不竭的热情。
(三)教师专业认同点燃教师专业热情的路径
1.积极的情感认同
积极的情感认同有助于教师深化自身的专业价值,提升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体验到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乐趣,从而加深专业兴趣,让教师满怀热情投身到自身的工作中。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免会有来自他人的消极认同――“差评”的出现,这会对教师个体积极情感认同产生消极的影响,必然直接消减教师专业发展热情。因而,形成积极的情感认同要处理好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关系,避免被他人消极认同的影响。
2.清晰自我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认同的过程也是达到国家专业发展目标与个体专业发展目标的动态平衡,教师个体逐步清晰自我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国家专业发展目标是针对教师群体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在外界对于教师专业的理解上的,是教师“应然的专业角色”所应具备的,不一定为教师个人所认可,因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指引性不强,不能点燃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但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目标是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以及相关发展条件确定下来的,是为教师本人所认可接受的,是教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所达到的,是反映教师最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的,因而能够唤起教师内心的专业热情。
三、更新教师的专业观念
(一)专业观念的内涵
专业观念是个体对自身所从事的专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会随着个体在专业生活中的体验而发生改变。教师的专业观念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专业内涵的理解,决定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效果。教师的专业观念是动态发展的,是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从片面到全面的不断发展过程。教师专业的内涵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三方面的维度。过去教师往往简单地将专业理解为其所教的科目,比如语文或数学,形成以学科为主的片面的专业观。从专业内涵的三个维度看,学科知识是专业知识的构成部分。显然以学科为主的专业观念不适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观念需要更新,将教师简单、片面的专业观念转变为丰富、全面的专业观念,这样才能让教师找到正确的专业努力方向。
(二)教师专业认同更新教师专业观念的机理
机理源于教师学习理论。“教师学习是一个涵盖性的术语,它主要针对在职教师而言,既包括学习的内容和领域;又包括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及包括学习的过程,又包括学习之后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变化的结果,以及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并且尤其强调教师自身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更新,而不是随着教龄的增加而自然而然发生的变化。”[7]教师专业认同能更新教师专业观念基于教师学习理论,体现在:教师专业观念是教师个体对教师专业内涵的理解,教师专业观念更新需要一个认知发展过程,最终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完成;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需要教师个体发挥主体意识。同时,教师专业认同的过程是教师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体意识与专业自觉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学习和实践教育理论,形成自我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和领悟,最终内化为教育专业思维,促进自我专业观念的深化、更新。
(三)教师专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观念更新的方式
1.发挥教师学习主动性
教师专业观念的更新需要通过学习反思来得以实现,因而教师专业认同要促进教师专业更新,必须让教师个体在认同的形成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在这样一个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应当成为学习的表率。“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教师的精神和气质才能得到熏陶,智慧和思维受到更多的启迪,思想和理念得以持续提升。”[5]18学习是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教师不主动学习,那么教师的专业视野会越来越窄,更不必说专业发展了。教师在学习中要注意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促进观念的更快更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
2.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行为,是教师观念的外在表现;教师专业观念会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不同专业观念在教师上体现不同的教学风格或教学行为。判断教师的专业观念是否有了变化,教师可以从观察、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入手,并以成长自传的方式记录下来。从每次的记录中分析自身教学行为的变化,并用专业的眼观判断是积极的变化还是消极的变化,并从中检验教师专业认同是否促进了专业理念的更新。
教师专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点燃教师的专业热情、更新教师的专业观念三方面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考量中,要关注教师专业认同感的提升的路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彦花.教师专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9,(1):80.
[2]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807.
[4]胡东芳.从“教”者走向“学”者――论教师内涵性专业发展路向及其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71-76.
[5]余文森,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6]余江敏.教师自我实现与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04-105.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优秀英语教师 身份建构 研究评述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31
1 中学优秀英语教师界定
何为优秀教师?我国暂时还没有相关明确条文规定,但有以下称谓比如教坛新秀、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和特级教师等。目前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标准是教师教龄的长短以及校方的推荐。吴一安教授在对优秀英语教师调查问卷中将优秀英语教师确定为:至少8年教学经验;教学成绩优异;非常受学生敬重和欢迎;获得过各级优秀英语教学嘉奖。
2 中学优秀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是最早且是第一个研究教师专业标准的发达国家,它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的独立、无党派组织―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规范教师专业标准。澳大利亚根据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与理解和专业技能等维度的专业标准确定5个级别的教师水平等级。
英国2006 年 9 月引进了《优秀教师计划》建议学校可以设立优秀教师职位。教师通过考核层级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1]。
国外最早记录优秀教师的描述例子是在柏拉图日志中提到的苏格拉底对话艺术。1920年以后,人们通过各种调查实践搜集整理数据分析,对优秀教师资格的认知日益具体化。归纳总结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研究优秀教师的个性观点和优秀教师的能力观点。
国外研究教师能力的学者主要从以下7方面阐释优秀英语教师基本特质:教师的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和以重实践为教学重点的教学观;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交际能力;情景知识和实践知识。
2.2 国内研究现状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具有很多共性,但由于外语教学是在缺乏目标语环境下传授和学习一门外国语言,既不同于母语教学更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素养。我国目前研究教师身份建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2.2.1 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渠道和研究方法多样化
我国学者采用比较多的研究方法除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之外还有访谈法、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此外我国学者也能充分利用报纸报刊和电视节目等媒介收集有关优秀教师资料。胡定荣运用内容分析法,搜集了《人民教育》杂志从2003- 2005,3年间报道的36位特级教师的人生经历,并且从影响他们成长的个人因素、职业选择和成功因素及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定量描述与分析。
2.2.2 研究成果多维度
2.2.2.1 优秀英语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吴一安教授认为优秀英语教师应该把语言知识能力和教学能力作为外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基本。一些学者比如何美和卞贵海的研究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教学知识、跨学科联系、教学评价、专业合作和专业学习、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分析等微观层面深化了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张正东等(2003)认为英语教师应具备:英语本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 [2]。也有学者认为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课堂控制力、灵活的教学法、行动反思能力、师生交际能力、教学组织,监管和调控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科研能力。
2.2.2.2 优秀英语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
吴一安(2005)通过对213名优秀英语教师的调查认为,优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张正东教授则注重教师的专业精神,认为师德也是衡量优秀英语教师的特质之一。蒋亦华等认为优秀英语教师对本职工作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事业心与上进心。他们对于终身学习具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和兴趣,能乐在其中,非常有自信,对教学有很大的热情。
2.2.2.3 优秀教师的行动反思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和实践的教师观,反思(教学实践)对优秀英语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对优秀教师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素质教育背景下,学者们对教学的研究在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也已经开始了对优秀英语教师成长历程的全面深入的研究。除了关注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更加突出了教师的非智力因素、人格魅力和性格特征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并且还要求教师要具备自我调节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自身和学生的创造性,力求做一名不但会教,更是会学,受学生爱戴,领导和同事喜爱,家长放心,自己满意的新时代教师。
2.2.3 展开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程宇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方法,对英国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理清了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产生、发展的原因,并且阐明了现行标准的内容和理论基础,应用及其影响,通过揭示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加深了我们对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促进我们反思,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教师专业标准。
邬春芹学者比较了中美优秀教师评估标准与评估程序,她认为,与美国的优秀英语教师评估标准不同的是,中国主要是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评估程序,参加评估的人员主要是教育官员和专家,位于教学前线的一线教师及学生家长则极少能参与进来。而美国则是有一些无党派非盈利的民间组织主持,参与评估的有基层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学校领导,主管教学的教授,学生家长委员会代表等,这样一来优秀英语教师的评估更加透明化,更能激起一线英语教师评比选优的欲望,积极调动他们的教学热情,最终达到促进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2.4 研究的不足
近年来,虽然已经出现一些前瞻性研究成果,但大多数的研究还是仅仅局限于教师的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和人格素养的培养,涉及到教师的自主成长和主体性素质发展的研究很少见,且极少涉及到中小学外语教师。
2.2.4.1 研究内容零散且不够全面
李定仁等提出我国目前主要是围绕优秀英语教师的英语学科基本知识,教学基本技能,教师心理发展,教师职业倦怠,师生关系处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横向的探讨和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外在行为,如何从优秀英语教师的认知能力和自身成长经历方面关注他们的成长,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教师的个人素质(“他们是谁”)的问题比他们的知识和行为更重要。真正对教师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及其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离不开其生长的环境的,因此对优秀教师的研究也应该考虑其具体的环境: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等。此外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属于外语的学习,不单单学习的是英语这门语言,更深入的学习应该是涉及到这门语言所传递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及思维方式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方式。
2.2.4.2 缺乏纵向研究视角
目前我国主要是从横向对优秀英语教师特质进行深入,缺乏从纵向的角度对教师成长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和剖析。优秀英语教师的成长一直以来都从事英语教育研究专家关注的问题,王嘉毅,魏士军认为,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名师和特级教师,对成长型教师、刚入职的年青教师,普通教师及少数民族教师的关注都很少。此外,我国学者的优秀教师的研究采用的个案研究法本身就有其局限性。但是不可置疑的是作为教师团体中比较特殊的优秀教师群体,对于他们的研究能很好的促进当前教师的质量,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优秀教师的特征入手,探寻优秀教师的标准建构中学优秀英语教师的身份对教育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4.3 缺乏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
上文中提到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国家颁布的评定优秀教师的标准,这样就把优秀教师的特质具体化了。一般的教师也不会认为优秀教师是遥不可及的水平,细化了的准则能让更多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自己的,促进自己的成长。因此我国也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政策,出台教师专业化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3 结语
从现有优秀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出发,探寻优秀教师的标准建构对未来中学优秀英语教师的身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且研究优秀英语教师的成长必然对能给那些渴望从一般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的教师群体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宇.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5
一、选拔条件
1.基本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师培训能力,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和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具备从事本学科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的一线教师,自愿申请登记,接受本条款。
2.具体条件:
⑴年龄:男55岁、女50岁以内。
⑵教龄:从事本学科教学年限不低于10年。
⑶职称:小学教师具有小学高级、中学教师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⑷学历: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⑸身份:市区级骨干教师、学课教学带头人、名师,市级继续教育学科指导组成员。
⑹研究能力:
①“十五”期间独立承担区级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或参与市级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研究。
②“十五”期间获得过区级论文二等奖以上级别的奖励或在区级以上级别的学术交流中做典型发言,有论文、著作公开发表。
③“十五”期间获得过区级课堂教学评优一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承担过市区级研究课或培训工作。
二、录取考核
1.兼职研修员人数的确定:每学科、年级段1——3人。
2.录取原则:自愿申请、双向选择、优中选优、学科控制、动态平衡。
3.有效期限:1学年。各学科每学年进行一次兼职研修员的重新评选聘用,由学科研员提名,部室负责初评,*批准注册并颁发聘书。
三、权利与义务
1.权利
⑴参加中心组的研究与培训活动。
⑵参加中心组的论文、课件、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等评比。
⑶优先承担市区级研究课、参加学术交流研讨。
⑷优先参加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研究、培训与竞赛活动。
⑸有权参加区级学科教学评价与教师培训。
2.义务
⑴承担本学科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⑵承担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任务。
⑶承担本区课程建设与教材教辅编写工作。
⑷举办区级讲座、开展教师培训。
⑸协助研修员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范文6
—、“双导师制”的内涵与实施现状
1.“双导师制”的内涵
2009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之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一名研究生分别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理论导师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等,实践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等。理论导师是指培养单位为研究生配备的校内导师,大多数是由在高校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且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而实践导师是指具有丰富的学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和一定职称的基础教育教师,亦称为校外导师。
2.“双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双导师制是一种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髙素质的应用型研究生,满足社会对髙层次人才的需求,与只有校内导师的单一制度相比,双导师制强调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联合培养,以及髙校和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合作,为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空间。
但是事实上,目前“双导师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出台了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相关政策文件,但由于文件没有关于具体学科专业的实施标准,亦没有如何实施“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相关执行规范。因此,造成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在解读和实施“双导师制”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差异,尽管很多高校开始实施双导师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双导师制仍然只是以形式或制度的名义存在着,形同虚设。
二、“双导师制"对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优势
1.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习得
舒尔曼指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and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是一种充分融合了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整合性、实用性知识,所以“双专业性”成为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硕士是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研究生,满足社会对髙层次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对教育硕士的教师专业养成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因此,在教育硕士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为教育硕士配备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生真正习得学科教学知识和提高解决真正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其次,由于高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学科知识水平的培养,所以双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研究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将所学教学理论知识用于教育实践的机会。双导师制的实施,既有利于解决学生关心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也为教育调查研究提供保障,保证学生学位论文设计的质量。同时,有利于改变目前研究生培养中整齐划一、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强化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2.有学有术——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偏重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仍以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创新,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聊。大部分校外导师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超的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名师”,而且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学生参与见习、实习任务,能够学习校外导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学习班主任的相关工作,将所学的学科和教学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髙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师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另一方面,提髙科研能力也是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之一。选聘的校内导师都是髙学历且具有较髙的科研指导能力,能够指导论文选题、论文写作,逐渐帮助教育硕士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促使教育硕士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以便更好地提髙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由具有丰富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的名师担任教育硕士的校外导师,能使研究生亲身感受和体会校外导师累积的教育教学智慧,并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能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得更多的独特性见解和认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实践智慧。而且要求研究生在规定期间内完成相关的教育实践任务,能够促进研究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学科教学知识创造性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并自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的创新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导致实际教学能力弱化的问题,而且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外导师能够凭借其教学经验为研究生的实际课堂教学技能提供指导,这就有效弥补了校内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教学技能方面的欠缺。
三、“双导师制”在培养教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多元需求
研究生已经是一个成熟完善的人,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体验、较强的反思能力、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育硕士专业教育应在尊重成人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满足研究生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多元需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校外导师在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训练与指导上却未发挥积极作用,不能满足学生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求知欲,而且他们也不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课题申请和调査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实践环节时间有限,而且教育见习与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安排一致,加之因校外导师自身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导致校外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缺乏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的教育实践,亦不能为研究生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而且就算得到校外导师的一些指导,也会因缺乏指导的连续性和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导师不了解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进展,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指导不尽如人意,也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多元需求,降低了研究生参与教育实践训练的自主性。
2.流于形式
虽然大部分髙校培养单位都已经认识到“双导师制”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没有关于具体学科、具体专业的实施标准,亦没有规范细化的培养方案,导致高校未能组建良好的导师队伍,也未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指导,造成部分校内外导师不清楚身为导师的职责,因而形同虚设,更别提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指导作用。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是难尽如人意。另一方面,由于校内导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巨大,甚至因为一定的经济压力而忙于副业,校外导师大多数是基础教育教师或是企事业单位行政人员,他们有自己的各种事务,因此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研究生的指导中去,就算有指导也是间隔较长。而且,尤其是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导致导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尽心尽力。此外,导师挂名上岗现象严重,有的研究生与校外导师只有一面之缘,或是偶尔使用电话、微信等聊天软件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双导师制”更加倾向于形式化,校外导师成了摆设,对学生的指导不够深入,严重影响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3.重术轻学
首先,导师不够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疏于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指导,而且甚至有少部分导师以“放养式教育”的名义,对学生不管不顾,疏于指导。其次,忽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未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目标缺乏系统深刻的了解。而且一些校内导师误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帮助研究生提高科研学术能力,导致导师忽视引导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其他方面,也因为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导师不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综合能力,只注重一味强调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造诣,没有很好地履行育人职责。
此外,教师是一个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伟大职业,导师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自我认同感的培养,而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校外导师因升学压力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育硕士的多元需求,挫伤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对教师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最后。甚至由于一些导师过于注重和要求发表学术成果,而忽视了学术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导致学生不仅自己吃大量的“地沟油”,也想尽办法制造“地沟油”给别人吃。
4.合作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双导师制模式主要还是一种简单的1+1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互相介入的程度不高,还是一种谨慎式和接触式的临时性合作。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与研究生实践训练相关的教育见习、实习的指导工作,而校内导师主要是负责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指导工作,以及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甚少参与研究生的教育实践技能锻炼和培养环节。而且双导师未明确自身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和定位,就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谨慎地恪守互不干涉的原则,更别提共同合作培养。长此以往,由于校内外导师任职环境不同,不同导师缺少工作上的互动和沟通,导致双方知识与能力的互补优势就不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交流联系不畅及合作意识不强,导致校内外导师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合作意识淡薄的现象。
四、优化“双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对策
1.严格选拔,细化各项聘任标准
导师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现实缔造者,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选拔高素质的教师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对研究生教师专业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应建立固定的不同层次的实践基地,保证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基础教育教师面临升学压力,课时任务繁重,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应与合作学校洽谈,提供教育实践保障,为担任校外导师的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研究生。
因此,培养单位在选聘校内导师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不仅要注重导师的科研指导能力,更要充分考虑导师的道德修养和负责任的态度,确保能够充分履行校内导师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在校外导师的选聘上,应坚持在根据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导师的学科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保证校外导师有充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研究生和更多地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去。即培养单位要与校外导师约定好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确保能够切实屜行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训与实践指导。
2.健全导师激励机制增强其责任意识
良好的导师工作激励制度是促进导师自我完善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提高双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制定并实施灵活多样的导师工作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健全的激励机制是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责权统一机制,将激励的具体标准以文件形式正式纳入到导师职称评定和待遇体系中。同时,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励的途径和奖惩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导师们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内外导师们的管理,明确双方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对导师进行绩效考核,要做到奖励优秀导师,解聘不合格导师,做到同等对待,赏罚分明,优胜劣汰。此外,增强导师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负责,同时还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指导、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
3.协调双导师分工,加强沟通和合作交流
作为组织双导师的高校培养单位,是校内外导师沟通交流的纽带,应充分发挥其作为纽带的作用,尤其是协调和沟通好双导师各自的职责,加强双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在导师、学生、培养单位和委培单位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成为有效发挥“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利刃,共同完成教育硕士的培养任务。另一方面,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在明确自身的社会身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切实履行身为导师的职责,加强导师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更加地全面了解作为双方培养对象的研究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完善培养环节,健全培养方案,真正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