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1

关键词:企业核心价值观 提炼 培育 落实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因为他们知道,光是靠企业家个人的能力是成就不了百年基业的,必须要靠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提炼、培育和落实。当前,企业管理已经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过渡到了文化管理阶段,文化管理其本质就是人本管理。因此,要提炼、培育和落实当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以人为本。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仅仅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与理念,遵循社会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更应体现企业成员共同的意志和思想,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遵守。

其次,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育,关键是体现企业和成员的共同成长,特别要尽量帮助员工成长。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跨越发展,是所有企业一致认同的追求。但光做到此还不够,因为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提供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育,不能一味的模仿、抄袭,要从企业的现实情况出发,从自己企业的特殊个性、所面对的特殊环境,真正挖掘自己企业经多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良好价值观。如以“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清洁、价值” 核心价值观的麦当劳;以“开创新视野,创造新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凤凰卫视传媒集团;以“炮制虽繁,必不能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同心同德,仁术仁风” 为核心价值观的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无不体现了企业自身特性。

第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育,要具体细化,要简单、清晰、形象、生动,要让企业及成员知道做什么,擅长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了会有什么后果,然后专注应该做的事,反复做,不论是繁荣还是萧条,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如一的朝着一个方向迈进,企业及成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模糊不具体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会让企业及成员无从适从。如城基中心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能”精神,就有具体、细化的必要。

二、如何落实和遵守企业核心价值观

有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后,关键在落实和遵守。否则,再好的企业文化、再好的制度也转化不了生产力。那么,如何落实和遵守企业核心价值观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要对提炼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交流和讨论,要利用各种橱窗、版报、内刊及各种新老员工的培训等载体进行宣讲,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倡导的理念耳熟能详、无处不在。同时,要加强职工群体文化活动,如职工的文体活动、职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谈心谈话等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这些载体,才能逐渐为职工熟知,最终内化为企业员工的行动,以指导员工的工作生活。

二是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制度是公司所有人遵守的共同的行为准则,是企业至高无上的信条,任何人不得逾越。企业核心价值观所鼓励、倡导的行为,企业应通过奖励制度建设来保障,一旦有这样的行为出现,马上通过制度进行奖励,鼓励这样的行为,如对能干事、干成事、素质好的职工就应该加强培养和重点提拔;对于那些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希望出现的行为,企业就应该制定惩罚型制度,进行打击,以减少这样的行为的出现,来保障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如对经常工作不在状态,牢骚多、抱怨多,没有敬业精神的或者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标准的,就要坚决换岗或者辞退,否则,企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害群之马”。只有始终坚持奖优惩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弘扬,并逐步成为企业及企业成员的内在规范,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三是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管层,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示范,将直接决定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否得到顺利落实。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打折扣的执行是中国当前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用人用钱的时候,往往是一言堂,视制度于无物,这种行为,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遵守和落实危害极大。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试想,如果企业管理者都不能带头遵守企业的文化和制度,企业核心价值观又如何能贯彻落实呢?!

正确的价值观,就如同人生的指南针,指引着人的为人原则和处世态度。同样,一个企业也需要核心价值观来维系,来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以成就百年长青基业。

参考文献:

【1】《和谐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黄志坚,《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吴宏彪,2006年出版)

【3】《企业发展必读:企业价值观培育实务》(董斌,2010年9月)

【4】浅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唐彪、屠晟,《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3期)

【5】《构建走向大众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辛鸣,《学习文选》,2010年5月,第 50期)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2

关键词:价值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26-02

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一个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时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职业教育的生命在于特色,特色的根源在于文化。集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校园文化内核是高等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校企文化融合是巩固校企合作体制的基础。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提炼升华形成鲜明独特的高职院校精神,对于提升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魅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独特追求

企业文化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是企业职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蕴含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体现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现发展战略目标、职业理念及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度文化以及体现企业外在形象的物质文化。核心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企业必须坚守的终极信念。爱岗敬业,诚信协作,技能精湛,攻艰克难、吃苦奉献的优良革命传统奠定了企业文化的基础。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责任、诚信、合作、服务、效益、自立意识。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与拓展

高职学院应结合专业结构、办学模式、所在区域等因素,在文化表现形式中寻找突破口,积极引入、依托具体的行业文化形态,不断增加校园文化亮点,日积月累形成特色。

1.高职校园文化“企业化”特色渗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想互动,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层次相互融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熏陶有机结合,以职业价值为导向,以技术文化为主体,合理渗透企业文化成分,从企业文化理念中汲取有价值的元素,拓展高职校园文化内涵,树立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培养高职学生优良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同时,企业从文化层面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学生在学习技术、训练技能的同时,逐步更多地了解行业企业具体经营运作模式,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具备团队精神和交往沟通技巧,迅速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教育文化环境中职业理念与价值折射。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与企业开展文化互动、文化交融,校企共建育人环境。将生产任务、生产过程和真实产品与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培养方案制定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教学实训环节设置与企业生产计划对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双师结构要求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满意度对接。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弹性、灵活的顶岗实习教学组织模式。校企合作共建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探索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和态度,坚持以行业企业文化为本,自觉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

3.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中职业价值观的沉淀。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高职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构建严格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推行文化管理。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企一体合作体制机制,以校企共建企业专家工作室、教师流动工作站、企业项目工作室、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兼职教师资源库等为载体,搭建校企合作立交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章程和规章制度。通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建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职业性的规范准则主要反映在引进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上,重新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使学校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缩小与现代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差距。不断完善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系部为重心的“院―系―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培养出企业认可的具备现代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精神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三、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的再思考

高职学院的教育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决定着高职学院发展的根本方向。以为企业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最高办学目标,以为企业服务的质量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秉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实施严格、规范、标准化管理。以职业本位教育观发展专业文化,严格落实在课程文化上,在课改教学中凝练企业文化价值。注重宣传和吸纳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师生中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校园文化的单一性格局,把先进的理念融汇在高职校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确立社会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及为人处世的准则,让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社会的进步是持续性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给高职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打造富有个性特征和内涵的高职校园文化是永恒的追求。挖掘办学历史文化资源,发扬光荣传统,突出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将其沉淀为学院的制度,铸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辉映,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交融的和谐文化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彻底改变高职学生被动接受、消极学习的精神状态,引导高职学生把自觉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内化到品格深处,建立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机制,充分调动高职学生自觉探究、自觉创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高职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知识需求、本领需求的紧迫感,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12):59-61.

[2]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6):7.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3

【关键词】 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的党的治国方略及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诠释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对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培育和实践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发展使命、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以及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

党的十以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及明确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实现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对企业来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找准工作的有力抓手,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以及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使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并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称之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各个方面。国有企业除了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之外,还肩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者的重任,国有企业优秀文化及企业精神的代代传承,可长远保持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内容涉及企业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对企业而言,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又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企业的每一个干部职工同心协力、积极参与、身体力行。

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企业一项不容忽视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要落实好这些责任,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建章立制、落实责任,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发展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是企业实现宏伟目标的有力保证;只有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目标才能变成现实,各种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并把它作为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计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与此同时,要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辩证统一。在坚持守法经营、诚信守约、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进行时,我们的企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健康稳步发展。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凝聚共识并要内化于心落实到行

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当前、脚踏实地、着眼长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和要求极大地内化于心落实于行。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保持思想和行动的协调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真正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基调、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发现和培养一批大家公认、事迹感人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带动和感化更多的人。企业的各项工作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抓深入领会、身体力行、模范执行上时时刻刻、时时处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对孪生兄弟,互相支撑互相渗透又相辅相成。在职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上,就要从职业行为、礼仪待人、言谈举止、交通出行、家庭和谐等日常细节上把荣辱、文明,礼仪、善孝、诚信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细处。同时,还可利用各种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干部职工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中陶冶道德情操。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软实力,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属于以人为中心的范畴。为此,在发掘和提炼企业文化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就能顺其自然地让个人的价值认同、企业的价值认同融为一体,进而发挥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干部职工自觉地形成齐心协力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齐抓共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从认知到逐步形成共识的漫长过程,是一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系统工程。这一特性就要求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上下一线、步调一致,既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党、政、工、团的领导组织、协调配合作用,又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齐抓共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与合力。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全体职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

在各种教育培训中,做到让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场合有声有形,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想和行动。践行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各类社会活动、企业活动,把含有核心价值观实质的内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喜闻乐见,通过这些群体性活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式和方法。

2、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中,渗透到干部职工的心田

企业的各级组织要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坚定不移的指导方略,大力褒扬企业内各部门涌现出来的敬业爱岗、默默奉献、崇德尚礼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追求积极人生、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快乐生活等融入到企业职工的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之中,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到大培养,以点带面形成。

3、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切实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要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把讲信用、讲诚信的理念全面融入进去,在突出、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任务、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时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列入其中。也只有这些接地气的方式方法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在实处。

4、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常化、长效化

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使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管,经常化、长效化。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通过针对工作实际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研究制定有章可循、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章制度,还要加大对这些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取得实效。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56-02

随着我国加入WTO问题的解决、构建和谐社会历史使命的提出,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及企业界已引起普遍关注,大家都试图从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此作出探讨或尝试。作者也期望对该问题的研究做点工作,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本文力图从原因角度对我国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1 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抓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又确立起了共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全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奋斗。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作为构成我国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各单位,包括民营企业都必然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况且,我国民营企业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包涵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事实上是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中的具体化或者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这盘棋中的棋子之一或有机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会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民营企业如果都能建立起与社会价值观相一致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足以凝心聚力、树立形象信誉的企业文化,就一定会有力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民营企业确立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客观需求,这是不容回避、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2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精神驱动因作用的需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所形成,并被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其发展的持久内在动力。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断言;“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 ,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而且实践也不断证明,随现代经济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意义愈来愈重要。而且,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实践中着力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的“核动力” 源最终来自企业价值观,尤其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也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每个产品上,同时辐射影响到企业的外部。从而它在企业内部发挥引领导向、规范约束作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社会环境中及市场上树立起良好形象,形成强势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然,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之核心、重点中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利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驱动力作用,民营企业就必须确立其核心价值观。

3 改变我国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严重缺失现象的需要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作为的强势企业,都在于其有着比较成熟、卓越超群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如:微软的核心价值观是“正直”、“诚实”;摩托罗拉以“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迪斯尼公司认定“只要世界上还有想象力存在,迪斯尼乐园就永远不会完工”,强生公司认为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要“减轻病痛”;沃尔玛公司强调要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 “我们存在的目的是提供顾客物有所值的东西”, “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松下公司推崇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好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适应同化和感激报恩的“松下精神”……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历经300年之所以屹立不倒,就在于其明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但以“求珍品,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讲信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为企业宗旨;当今我国的电子王牌企业――海尔集团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在“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思想的指导下,奉行“用户永远是对的”,“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创造产品的功能价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可见,所有优秀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他们的成功之道,正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吉母•柯林斯所说:“能长久享受成功的公司一定拥有能够不断地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实务。”但在我国,由于企业真正按照企业性质运作的时间都很短,中国许多企业家,尤其是大多民营企业家并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或者将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时尚流行的管理哲理或警世名言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网上就行了,要不然就罗列出一大堆管理书籍的理论或套路,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庸俗化、形式化,成为说在嘴上、写在墙上、挂在网上的“摆设”,能够真正建立起并恪守其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实在是寥寥无几。而且,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短命现象,甚至有的企业仅是昙花一现。这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对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不利影响,但也有民营企业自身成长、发展存在的缺陷,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缺陷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严重缺失是阻碍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核心价值观严重缺失的现象,在企业中切实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4 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在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正在或将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众多的矛盾抉择,如:专业化与多元化、本土化与全球化、激进与保守、变革与稳定、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开放与封闭等,从而使民营企业时刻处在难以取舍的痛苦抉择之中。而各民营企业要想最终走出这些矛盾的泥潭或尴尬,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在国际市场上能立稳站牢,经受得住考验,就必须在自己的企业中建立起明确、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这样,当民营企业面对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时候才能做出理智、科学的选择或决策,推动企业的发展。

总之,确立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民营企业所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又是其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民营企业应提高认识,迅速行动,根据自己企业及所处行业的特点并结合时代的要求确立起能“凝聚内力,外树形象”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牛永革,李蔚. 构建民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J]. 企业研究,2004,(3).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5

关键词:创新型 企业 建立 价值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快速壮大和崛起,企业文化建设日益为企业所重视。但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由于企业员工的不同,面对的工作生产环境、客户群体的不同,所需要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定义文化:“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而企业文化则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建设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要重新审视企业所遵循的价值观体系,根据长远发展战略重新建立起一套可以共享传承,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做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一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历程选择不同的文化理念,不同的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品牌文化和行为规范,并且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是个性鲜明的,因为它已经根植于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过程,表现在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中,体现在企业的整体形象中,并且能够引领潮流。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制度的创新。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市场方略、营销策略、竞争策略的制定,也决定着企业的各项有利于创新制度的制定。企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创新,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创新,如品牌、商标、服务,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人力资本运营等,形成一种有效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创新精神。“追求商业成功、提升企业价值”是创新文化指导方针,“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永不放弃”创新精神,是建设创新文化的根本。创新精神是一种探索精神,我们要勇于探求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企业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组织建设规律,允许失误,宽容失败;创新精神是一种务实精神,我们一定要以自己正在做的事业为中心,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力求解决现实问题;创新精神是一种团队精神,我们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大力倡导创新理念,集成人才资源,汇聚创造智慧,推动创新成果。

具体而言,每个企业都可以在各自的创新实践活动流程中植入创新文化建设的要素,比如将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革新活动,与专家们的技术难题攻关、新技术发明以及科学发现等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新产品开发中得到有效运用,使之成为综合评价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成果的要素之一,形成人人想创新、事事求改进的工作氛围。这就自然深化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涵义。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紧密结合。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养成的全体思维习惯的外在反映。但是,群体思维方式的习惯养成决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如果没有制度约束,没有规则指引,人们的习惯就会杂乱无章。无政府主义者不需要制度约束,反对规则指引,结果可想而知。

创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与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条例、组织结构等。良好的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保证。如果企业只有创新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而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和落实,那么企业的创新只能停留于观念上。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设置和构建的创新制度文化应包括:创新组织体系的设置、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考评制度、创新的约束制度等等。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创新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创新活动,主体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必须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贯彻会议,用形式代表形式”局面的出现。

在以专业分工为主导的现有组织管理体制下,如何使创新实践活动与创新文化建设有机地衔接起来,确实是一个难题。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创新管理思维,打破管理常规,在整个创新活动流程中,引入创新文化建设因素,使之成为创新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避免出现分头部署、分头检查、分头考核的局面。

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企业至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是基于战略新范式的定位。传统的战略竞争的范式主要注重的是市场地位的竞争。创新型文化着眼于企业和产业的未来来开展和引导创新活动,以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来逐步塑造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创新型文化的构建更需要富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前瞻性的组织愿景的引导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以及充满激情的管理队伍的带领。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创新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创新文化必须是一种“育人”文化,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强调人的因素。企业必须重视“会跑的资产”,要再次提倡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还应加上以政策留人、以环境留人。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核心价值

引言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屡屡出现违纪违法现象,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危害到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企业的内部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并积极地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以维持良好的企业声誉,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我们先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分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研究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核心价值。

1 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

1.1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为了防范风险,实现有效监管。现代企业离不开内部控制管理,但是其内部控制未必达标。“控制”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内部控制从属于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并不能代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主要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行,可能会排斥内部控制,因为内部控制可能会降低效率。内部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目标的,它要求企业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要关注风险。所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必须将内部控制机制纳入其中。

1.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

1.2.1 人员素质。电力企业的日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人的因素影响。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对本企业的人员素质进行控制管理。企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按照岗位的具体要求和性质,筛选最佳人选。对于那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还需要对选定的人选进行严格培训之后方可予以使用。对于企业领导层的人员选择,更要十分慎重,要进行深入、全面的审查之后再进行最终的决定。

1.2.2 业务流程。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业务分为经济和非经济业务两种。对电力企业来说,需要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流程进行重点控制。同时,电力企业还要注意加强管理一些重要业务,例如工程投资和往来款支付,以及物资采购等。

1.2.3 职责权限。在电力企业中,不同的工作人员拥有不同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权限。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时候,要制定出详细的制度,明确规定不同工作人员的具体权限和职责,确保责任到人、有章可循。

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许多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经营方式和管理思想,导致企业经营观念的落后。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各个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许多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虚位。而且,不少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流于表面,并没有切实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一些电力企业虽然设置有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实际的工作中,董事会和监事会却大多只是个虚职,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

2.2 职责和信息问题

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与市场化的进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于是,许多电力企业在职责和信息方面出现许多问题。职责不清的情况比比皆是,并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也十分严重,直接导致企业的各个成员无法明确自身的职责,出现了责任不明和多头管理等多种弊病。

2.3 内部控制机制问题

在整个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我国电力企业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内部控制机制问题。目前,许多电力企业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相关奖惩制度和考核体制也不够完善。例如,在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定好了制度和计划了,却没有人来执行,或者具体的执行过程只是走过场或搞形式。于是,最终的执行效果十分不理想,也无法发挥出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作用。而且,在管理和控制国有资产的时候,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在对各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控制不到位的情况。

2.4 风险意识问题

电力企业的风险意识普遍较低,内部的压力较小,并缺乏风险管理机制,整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判断都十分有限,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对各种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以下一些方面:

3.1 要努力健全并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

(1)加强健全操作风险的治理组织。①建立起完整、规范的电力企业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制度。合理划分企业的各项权力,并建立有效的制衡机构。②单独设立操作风险的治理部分。③积极采用垂直化的风险控制流程。④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明确定位。(2)加强企业的集约化程度。(3)加强绩效考评和激励。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组织对其成员的期望和要求,制定出客观的评估考核标准,提高员工的资本风险敏感程度。合理制定任务指标并加入考核激励。奖励条件要适度管理人员要真正了解员工的愿望所采取的奖励须与员工的愿望关联。(4)切实落实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责任制。企业可以签订内部控制管理责任合同,保证责任到人,员工各司其职。并注意落实问责制,一旦出现问题,要追究到人,并进行严惩。

3.2 建设、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1)加大对员工的引导和教育力度,树立制度规章的权威性。保证企业内部每个岗位和业务操作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规定的业务流程来进行。(2)提高员工的忧患意识。企业要注意加大对内部的检查监督,以促进员工的自我保护和责任意识的增强。

4 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所有电力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电力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对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深刻认识到自身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健全并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愈,游宇才,覃朗.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91-92.

[2]王春林.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管理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57-58.

[3]曾迪.强化内部控制管理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J].中国总会计师,2011(09):22-23.

[4]王俊兰.浅析发电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21):44-45.

[5]杨剑.浅谈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