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校课程教学;考核方法改革;过程化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81-02

一、目前高校成绩考核概况

高等学校的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程度进行检验,保证大学生培养的质量,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考核办法,主要是以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作为标准进行衡量,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能力,也无法展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更无法衡量并促进学生的创新活动。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科目还是以闭卷考试、百分制打分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其他的考核方式仅作为非专业课、非必修课的考核方法,或者在必修课考核中仅占较小的比重。

目前的课堂教学考核办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平时并未详细记录平时成绩,并未批改作业,甚至不对期中考试进行合理的衡量,仅根据期末考试的最终卷面情况来推算该生平时的表现,既是对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在成绩考核上不公平,也是对多样性考核方法的抹杀,换汤不换药,相当于传统的一次性卷面考核形式。第二,部分高校,尤其是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后,录取学生高中基础较差的学校,为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存在教师考试前划范围,给重点,提前透露考试题的现象,并且又缺乏平时的考核,导致学生临时抱佛脚,背了就考,考了就忘,完全没有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的大学生专业水平不足,就业困难。第三,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各考各的,各教各的,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应用专业知识,无法将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具体表现为毕业论文完全无头绪,走入社会就业运用能力差。

高校课堂教学亟须考核方法改革,以给予学生与教师更为公平的教与学的绩效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本文将从考核方法改革、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个性化考核等方面分析高校课程教学考核方法改革。

二、课堂教学考核方法改革

全面推进“过程化”教学考核。高校缺乏升学压力,即使考研也是个人行为,并且考研科目与教学科目经常并不符合,导致大学生学习不够努力。而教师方面,很多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师工作重心向科研倾斜,不注重教学工作。“过程化”教学考核,不仅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是一种激励,也是对教师认真负责的约束,并且帮助学生更深度地理解专业知识。

大学生在经历了中小学十二年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之后,通常不能理解除考试之外学习的意义和目标。从新生开始,推行过程化教学考核,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一定比例的新生无法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是各层次院校都存在的现象,然而高等数学既是重要的学位必修课,学生获取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多数理工农医经管学科以后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果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推行课程化教学,随时通过作业、小测验、分析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给予指导,也督促学生不放松地随时学习,并且降低了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成绩比例,提高了通过率。杭州师范大学推进“过程化”教学考核已有一段时间,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而以课程系数的形式作为教师工作量增加的补偿,也激励了教师更多参与到中间过程评价中来。

过程性评价不拘形式,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专业特色不同,由主讲教师自行决定,课程组通过,并征集学生的意见。但是须限制评价次数,一学期至少十次过程性评价成绩。专业基础课,可以通过小测验、小作业、小论文、小组讨论等形式。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课程,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报告,以小组等团队为单位的实验设计等形式进行考核。语言类的课程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全方位地进行考核。

三、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但具有考核的连续性,帮助学生各门课程之间的理解和融合,也能促进学生创新。大学之大,并不仅仅是提供未来就业的一个专业工具,而是为了对本专业有深度的理解,有创新的能力。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都开设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大四的专业知识运用型的实践类教学,大多数学校还开设了短学期、学年论文、学年设计等从大三开始的对实践能力的准备。然而,实践环节往往与课程教学联系不大,与各门课程的关系都是孤立的。并且存在师生对实践环节教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暑期短学期适逢期末考试结束,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并且短学期的成绩通常打等级制,是否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如何不影响学生通过。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实训环节与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时间相互冲突,导致学生将考研、考公务员、应聘面试作为大四的主要任务,对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则抱着能通过就行的心态。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不但可以减轻学生在大四的负担,而且可以培养锻炼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等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综合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金融学科为例,在进行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投资银行学等投资相关的课程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对投资方向有兴趣的同学,逐步在各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教学中,培养资料收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研究能力,同时学生选择的课程论文的题目,可以进一步成为学年论文或者短学期教学的研究话题,再更深入一步成为毕业论文的题目。在金融学科中,货币银行学、银行会计、国际结算等商业银行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对于银行业有兴趣的同学,按照教学规律在各门课程中,培养起商业银行资料、信息、文献、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为以后的学年论文、短学期、毕业论好准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研究型学习,系统性地学习了某门课程的某个专题的知识,并且培养了研究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就业相结合。虽然就业并不是高等教学唯一的目的,却是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问题。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应融入专业教学,将象牙塔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为学生奠定好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高校课程所提供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学生所需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并不矛盾,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具优势。面对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考验,在校大学生颇具危机意识,并对学校课程开设与就业接轨有强烈的需求。部分学生提前逃课在校外实习或创业,部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漫无目的地参加各类职业资格相关证书考试,缺乏针对性,职业目标不明确,甚至花费大量金钱参与校外培训,忽略了校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考核,可以与获取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相结合。如果课堂考核本身,即与相关行业的从业要求相联系,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而考证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也可以减少学生重复劳动,减轻负担,增加用于创新和实践的时间。例如,非会计专业的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会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同时,可以结合当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并可以允许以会计证来作为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用会计电算化单门课程的成绩作为实验教学成绩。证券投资学课程可以融入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中的知识点,可以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作为期末考试的成绩。除了获取资格证书,行业实践也非常重要,可以在传统理论授课的教学大纲中,增加实践实验学时和学分,通过部分课时在相关企业观摩学习,例如每学期一至两周,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程度。

四、个性化考核

各门课程性质不同,考核方法各异;各位学生能力不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考核方法。即使是同一门课程同一专业的学生,随着时间推移,该专业理论与实际的发展,考核方法也不宜一成不变,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变,采用最合适的考核方法。从课程的角度来说,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有需要广泛阅读的类型的课程,例如金融学;有需要思考分析的课程,例如金融数据分析;有注重实践能力的课程,例如证券投资学;有需要关注最新动态的课程,例如国际金融学;虽然上述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分类均为专业必修课,考核类型均为考试课,但是各类课程不宜采用统一的考核方法,而应结合各课程的特点设计出特有的考核方法。学生个性各异,既需要因材施教,也需要因材施“考”。例如考试紧张型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过程性考核机会,在学习兴趣浓厚的情况下完成难度较大的论文、设计、项目等;背诵困难型的学生,可以不用条条框框的试卷进行记忆能力考核,而专注于其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缺乏实践能力,偏向应试的学生,也需要更多培养实践能力,降低期末考试比例,促进其主动地参与实践学习。

五、结论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也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激励教师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考核方法改革,推进过程化教学;课堂与实践教学结合、与就业结合进行考核;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进行个性化考核,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创新实践能力,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一、 加强实践教学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独立学院是顺应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而设立的新型高等教育机制和模式,选择教学为主型作为办学定位,以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为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一个比较现实、合理、可行的选择。而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必然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突出的实用人才,尤其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是确保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实践教学并不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保障,是在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从而使其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子系统,但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实践教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职业应用能力,两个子系统相辅相成。从生源上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方面不如重点大学和公办院校母体的学生,但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并不比公办高校的学生差,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优越的家庭教育使他们拥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和较强的组织能力,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从而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备更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形成为独立学院一个重要的特色和有力的竞争点。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必围绕学科体系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展开,而是应该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目前,以财经类独立学院为例,实践教学包括了城乡调查、阶段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辅之于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以及其他实践教学保障措施,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对本科毕业生所提出的质量和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专业理论知识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理论与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课堂教学必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而要顺利地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很多时候则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来加以支撑,因此,实践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巩固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实践教学尽管并不一定指向某种具体的实际职业工作岗位,但要求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之中,主动寻求与问题相关的专业理论并学习和思考如何应用于实践,从而使学生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揭示社会经济现象运行的客观规律,提出有针对性而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有助于学生了解、认识和熟悉社会,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开展实践教学,也是学生接触社会,发现并深刻剖析社会经济问题实质的过程,因而有助于学生了解、认识并熟悉社会,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环境,在心理层面上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为将来就业、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4.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的师资,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原公办院校母体,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上没有实务部门工作的经历,难以满足独立学院培养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的要求,而部分从实务部门引进的教师,则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欠缺深厚的理论底蕴,对于独立学院来说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但通过开展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教学相长,由学生的客观需求反过来也会有利于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其主动向实务部门取经学习,从而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东方学院当前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确认为独立学院。学院以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使命,恪守“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十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①。

和全国大多数独立学院一样,东方学院的办学历史还不长,办学经验有待逐步积累和总结,就目前的实践教学来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1.缺乏对实践教学价值的深层认同

对于实践教学核心价值的认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还缺乏深层认同。部分教师和学生,仅仅把实践教学视为是学校所布置的“任务式”教学环节,缺乏对实践教学在学生人才培养和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科学规划的高度加以重视。由认知上的偏差,导致部分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只是应付完成任务而不是注重实践教学实施效果,部分学生也没有将实践教学与其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联系起来,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也伴以应付的态度。

2.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尚未有效融合

课堂教学重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教学则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理论与实践尚未实现有效的融合。这一方面与部分教师育人观念还未从原公办院校母体固有思路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部分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缺失、课堂教学内容体系调整滞后的结果。

3.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建设有待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系统,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但在当前的实践教学安排上,还存在割裂、破坏系统性整体性的情况。比如城乡调查、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个有机的整体,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最终提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而学年论文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的一次训练和准备,城乡调查则是为论文写作提供事实经验证据,因此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来看,应该是学生首先确定论文选题,然后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明确研究思路,并通过设计调研方案获取数据信息加以经验佐证。但目前的实践教学安排上,学生大一安排城乡调查,大三布置学年论文,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最终实施的结果往往是研究选题分散、零乱,三个环节三个内容,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内在的逻辑联系,以学生的能力和精力,要在如此多的选题上分别下足功夫、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4.实践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实践教学价值认同不到位,加上部分教师指导缺位、部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其结果必然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预期效果。事实上有相当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开展城乡调查,为了完成任务随意编造调研数据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没有弄清开展城乡调查的意义,也不会设计调查问卷。部分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履行指导职责,对学生疏于监督、放任自流,结果实践教学环节第一关便失守,造成后续环节愈加混乱,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抄袭成风,不知所云,更有部分学生在论文答辩时连自己“写”的论文都看不懂,贻笑大方。

二、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以金融与经贸分院为例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金融与经贸分院成立于2010年4月,由金融系和经贸系合并而成,新组建的金融与经贸分院是全校规模最大的分院之一。金融与经贸分院现有金融学、保险、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1000余人。分院奉行“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和自主创新能力、创业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②。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程序和范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攻关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优良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我们组织了金融与经贸分院08级和09级部分学生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动。本次活动基本的思路是按照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要求,由学生自己确定选题,通过检索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理顺研究思路,自己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独立思考和分析、探究问题背后的实质,由学生自己设计问卷并进行社会调研,获取第一手的经验数据信息,并以此验证自己的假设和判断。我们期望通过开展这次实践教学创新活动,围绕专业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团队精神、协作、交际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各项综合素质。

本次科研活动选择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农村流动劳动力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中国二元结构的经济社会体制背景下,农民工问题具有十分典型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二是金融与经贸分院实行导师跨专业指导制度,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中基本上都有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贸易各个专业,而农民工问题与这些专业都可以很好地契合;三是社会经济数据统计调查中,为了反映出总体的共性特征和一般规律,要求统计必须调查、搜集足够多数的单位资料以消除个别单位的差异,当前我国的农民工已经十分广泛地渗入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农村地区有流出的农民工,城镇地区有流入的农民工,甚至有些学生本身就来自农民工家庭,因此以农民工为对象也便于学生调研。

1.组织

第一步,将近40名学生按其专业分为8个科研小组,选举其中一人为小组组长,负责课题的策划、联络、协调和监督实施的工作;

第二步,各小组通过广泛地查阅参考文献,小组内部经多次深入探讨,拟定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对研究课题进行大胆假设,理顺研究思路,拟定研究框架;

第三步,各小组在理论论证基础上,设计、拟定调查项目,由指导教师汇总、整理,合并成一份完整的问卷调查表;

第四步,统一印制调查表,由各小组分别组织实施调研,将所获取的输入电脑,汇总形成农民工调研数据库;

最后是利用调研数据库信息,各小组撰写、完善本小组课题的研究报告。

本次学生科研活动从2010年11月开始动员、准备,到2011年8月结束,共历时10个月。

2.内容

从各小组的选题来看,在专业性之外也体现出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视野较为开阔。如有的小组以“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为题,有的小组探讨“农民工的保险意识与保险需求”问题,还有的小组则选择研究农民工流动的决定因素、民工潮民工荒问题、农村教育以及农民工就业歧视等问题,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涉及到当下社会经济中诸多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对于财经类学生来说,培养其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初步研究和分析能力,不能仅仅限于问题的简单描述,更为核心的重点是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探究、分析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原因,掌握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运行规律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标本兼治,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措施。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踏实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强调思考的周密性和设计调查问卷项目的合理性。最终汇总以后,将问卷项目划分为农民工个人特征和家庭状况两个层面46个大项近140个小项,调查内容包括农民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收入与支出、社会保障等个人信息和家庭人口结构、家庭资产、非劳动家庭收入、家庭土地承包、家庭金融借贷等家庭信息。

3.结果

本次科研活动共有8个研究选题,发放调查问卷350余份(另有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调研),最终回收获得有效问卷230份。由陈影、丁建梁、郑月艳和裘婷婷同学负责数据整理和电脑录入,形成农民工调研信息数据库。

利用第一手的调研信息数据库资料,为同学们进行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验论证基础。有的同学据此写成了学术论文作为学年论文,有的小组则申报了学生科研项目并获得评审的肯定予以立项。如09金融许晶颖小组和09保险陈影小组,分别以“关于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的调研-以浙江省为例”和“新生代农民工的保险意识与保险需求研究”为题,获得了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其中陈影科研小组还获得了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的立项资助。

4.效果

通过开展本次实践教学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热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陈影小组运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解释了农民工的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问题,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解决农民工保险保障的对策建议等。

本次活动的效果,综合起来:(1)引导和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基本上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2)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3)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熟悉和加深理解了社会现实;(4)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提供了初步经验。

5.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1)问卷设计环节尚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数据质量

比如调查问卷设计的项目过多,有100多个小项,使得被调查者往往没有耐心全部作答,许多问卷项目留有过多的空白,影响了调查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另外,部分开放型问题措辞不够科学、明确,而部分封闭型问题的答案设计上没有做到穷尽性和互斥性,在问题的编排上也缺乏一定的技巧性,影响了数据质量。

(2)调研工作仍有不少技术性问题有待解决

比如在搜集资料的统计调查时,采用了当面访问法,形式的单一限制了调查样本的范围和数量。尽管也有同学采用了网上调查法,但没有对数据信息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3)学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本次科研活动中,还反映出不少同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灵活运用能力有所欠缺,尽管思维活跃但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难以提升研究的水平。此外,在数据的应用分析中,大多数同学还不能熟练地掌握SAS、EVIEWS等计量统计软件工具,导致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统计分析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层次上。

(4)师生科研合作的深度仍有待加强

由于期间教师进修等原因,我们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工作还不够到位。而师生间如何展开科研合作,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科研助理,让学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之中,拓展师生科研合作的深度等问题,仍有待于下一步的探索。

三、 总结与展望

根据现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结构,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生源质量,以教学型为主是独立学院合理而现实的办学定位选择。而要实现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更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既是凸显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方面又是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发展、提升办学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从原来依附于公办院校母体脱胎而设立的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上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又有着优化结构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体系建设上则需要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

独立学院的历史还不长,办学经验有待逐步积累和总结,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更要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其他大多数独立学院一样,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在实践教学价值的深层认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建设和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样有待改进和完善。

金融与经贸分院作为东方学院规模较大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规律以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勇于开拓,为实现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与创新尝试。我们所开展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尽管还没有与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全融合,但在实施效果上也初步锻炼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和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树立和强化了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提供了初步经验。

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进行各种努力和探索活动中,我们要秉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各教研部门开展改革和创新实践,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相信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必定能够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锻炼应用能力的作用,形成具有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和富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系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2010年度教学科研课题“东方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金融与经贸分院为例”(课题编号2010JK53)、“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0JK07)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胡军辉

[注释]

①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概况,http:///content/detail.php?sid=1&cid=503。

②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金融与经贸分院介绍,http:///fyjs.aspx?id=1。

[参考文献]

[1]刘光华、张玉荣,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刘红宇、王春明,谈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基于广西高校的实践教学调查.财会月刊,2011年,第2期.

[3]谭恒,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7期.

[4]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2期.

[5]完颜弟,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为例.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25卷第6期.

[6]朱志德、李先庆,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初探.经济师,2008年,第3期.

[7]邹道生,试论独立学院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0期.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3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英国伯明翰大学;应届毕业生计划;行业定制班

一、英国伯明翰ACCA应届毕业生计划

伯明翰大学始建于1825年,是英国老牌名校之一,全球百强大学,英国著名的“红砖瓦大学”之一。英国伯明翰大学早于2011年率先开启了校企联合招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校社会学院会计系(Accounting Department, socialcollege)与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于2011年开始了应届毕业生计划(KPMG School Leavers' Programme-BSc Accountancy)。该计划学制四年,采取定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把理论学习和KPMG实习工作相融合。学校采取弹性学习年限制,根据KPMG的岗位需求该项目学生在企业需求的淡季第一、三学期在校学习,企业工作量的旺季第二、四学期开始全职就职于KPMG英国;每年的5月份回到学校继续在校完成第一、二学年剩余的功课,暑期参加学校的考试;第3学年整个学年学生都全职就职于KPMG英国,并于6月份回校学习,在暑期完成要求的学分;第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完成所有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完成校方和KPMG所有实习要求的学生将于12月份正式就职于KPMG。该项目的学生在4年的工作学习时间里享受KPMG英国正式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KPMG的工作需求,第一学年学习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学基本的理论知识;第二学年根据KPMG的岗位安排学生学习中级课程(包括会计学、审计、法律和税收);最后两学年进入高级课程阶段,每学年完成一半的高级课程(第三学年为高级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第四学年为财务报告、高级税务和审计)。该项目的所有课程与ICAS(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考试课程相吻合,这就意味着顺利完成该项目的学生同时通过了英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并能顺利在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二、我校校企联合定制班的实施背景

1.国家地方人才培养政策

国务院2005第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根据教育部2014年第6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目标,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环境,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完善支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多渠道筹集学生(学徒)培养培训经费。”长三角地区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不断创新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区域教育协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区域教育合作提供了经验和示范。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发展,对于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推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其他地区教育合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宁波市经济形势

宁波是一个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2014年,宁波全市GDP7602.5亿元,增长率达到7.6%。注册企业221250户,其中私营企业约占92%。源于宁波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优良的地理位置,金融证券行业在我市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14年末,宁波市共有银行金融机构63家,在职职工71827人。而金融证券行业成为我市最有“钱途”的行业。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4年的市区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对全市219种工种、12大行业、1100家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22万名全年正常上班的员工的调查中银行业务员的工资位于第三。根据2014年宁波统计年鉴,2011年-2013年金融业的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在14个行业里均排在首位。

3.我校会计学专业的优势

我校的会计学专业开设于1983年,是我校的特色品牌专业,宁波市优势特色专业和国际化合作办学试点专业。自2004年升本以来,已培养出一大批会计专业人才。随着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我系会计人才的培养以提出了诸多的培养模式,如A型人才培养模式(Adaptability适应型、Adventure创新型、Applicability应用型、Advanced高级的、Accountant会计师)Apple型(Adaptability知行合一,对接社会;Professional双核协同,素能融合;Personality激发潜能,彰显个性;Learning课堂联动,拓展视界;Excellent Accountants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等。无论哪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在致力于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三、我校银行业行业定制班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

除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和经济管理类公共基础课外,在原先财务会计、税法、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系统等会计学专业基础性学科的基础上,根据银行人才的需求,可设置银行职业资格考试的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即原《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个人贷款》等科目。将在校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想结合。根据银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设置对应课程进行理论和实物的操作练习。

2.学制

依然按本科4年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4年修满360学分。鉴于银行业淡旺季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可于各大银行协商基础上,参照英美大学一年三学期的学制,按照尽量不改变原有课程时间的原则,将实习和学习时间安排如下:将全年划分为2月-5月、6月-8月、9月-12月三个学期,其中1月份为寒假。学校采取弹性学习年限制,根据岗位需求前两学年的2月-5月(约16周)、9月-12月(约16周)校学习,6月-8月全职就职于银行各岗位;第3学年整个学年学生都全职就职于银行,并于6月-8月份回校学习,在暑期完成要求的学分;第4学年9月-12月学生在校完成所有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完成校方和银行所有实习要求的学生将于12月份正式就职于。该项目的学生在4年的工作学习时间里享受企业英实习生的薪酬福利待遇。

3.考核和退出

该计划在校理论课程考核由宁波工程学院根据学校的考核要求自行考核。与银行岗位职责相关的课程由企业聘培训师授课并考核。在岗实习成绩由直属领导根据企业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每学年考核合格的学生继续参与该项目剩余的课程和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即退出该项目,可转入宁波工程学院会计系正常班级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KPMG School Leavers' Programme - BSc Accountancy [EB/OL].http://birmingham.ac.uk.

[2]宁波市统计局.宁波概况2015[DB/OL].http://.

[3]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2014年度市区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DB/OL].http://l.

[4]宁波市统计局.2014宁波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4

关键词:金融学 毕业实习 实习模式 实习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国际化,行业竞争日益加据。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顺应这种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毕业实习是整个大学期间教学工作中最系统的一次实践,是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次预演,是他们参与实际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业务素质。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自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在探索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实习模式,目前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就业”实习、分散自主实习四种模式。在学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届的金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通过对历年毕业生访谈记录看,基本上30%的学生缺乏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放弃了毕业实习,把时间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业难的影响,金融学学生择业由以前的“专业对口” 演变为多元化,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不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费时间实习,这样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实习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环节可有可无,把实习当成是最后一次长假,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习,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应付教师的检查,例如,做假的实习鉴定、拼凑实习报告、抄袭实习周记。

2.实习接收单位热情不高

毕业实习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在数量上都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不要说在类型与实习生的专业和就业取向对口了。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其主要原因有:(1)接纳实习单位要抽出骨干力量来指导,给单位增加了任务,带来了麻烦;(2)有的实习可能要影响实习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帮助,单位和职工只是尽了义务,而无任何实惠可得。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对10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虽然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实习基地,但每个基地由于规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学生实习,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实习,而转向其他单位,。一些金融单位虽然接收了毕业生进行实习,但实习的金融单位主要依靠单个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和维持,学校没有进行资金和荣誉的投入,造成实习单位员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 对安全性、精准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业务人员不会对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更不会放手让实习生独立去操作一项业务,实习生更多的是承担一些辅的工作,比如引导客户填写表格或单据。这些实习内容与平常所学知识关联度不强,不能体现金融专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3.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完善

毕业实习应该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经验性、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但就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学生毕业实习管理体制而言,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实习时间选择不当,实习期间过短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四周开始,这个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试面试的压力,虽然有的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但没有心思参加;有的学生选择参加实习,但在实习期间精力不集中,在实习期间频繁请假,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学校统一毕业实习期间为四周,时间过短。实习单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全面、熟练地掌握业务的,认为学生实习仅仅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所以不重视学生实习,对学生不会严格要求,尽心指导。

(2)缺乏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成绩不能体现实际实习情况

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师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做了规定,如要求“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凡无故不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这些规定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最后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造假学生比那些踏踏实实实习的学生的成绩高。

二、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

毕业实习在高等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要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是毕业实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学系应充分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性质及实习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实习的恐惧感;签订协议书,实习前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放实纲、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向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召开由院(系)主要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要求以及成绩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条件允许时,也可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动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毕业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毕业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都是无偿提供业务指导,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实习指导奖金,对实习单位出色的指导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指导业务的热情。

三、重视与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

目前,学院和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基本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时突击公关的现状,每年等到学生实习之前才和实习单位联络,这样学院和实习基地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很疏远。学院应和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并与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如学校可以考虑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学校还可以和实习基地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为实习单位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促进实习基地的发展。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不断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3.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1)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以往金融学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第四周进行,时间约1个月。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研究生面试等问题,学校应考虑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据和学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学生想找单位实习,但很少有学生如愿,如果学校安排学生在暑假进行集中实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其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充实和提高,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学习目的会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其三,可较好地解决与找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间冲突的问题,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和较高的实习效果。

(2)建立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

目前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意见两部分构成。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来说有考核的依据,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毕业实习考核的量化指标,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对自主实习的学生来说,应加强对过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实习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和实习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

参考文献:

[1]王海鹰.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9,(2):7

[2]华银峰,周贵勤.毕业实习: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36-37.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5

本文作者:白孝忠何艳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国际贸易专业特色体现了专业的国际化要求.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与发展,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产品与市场的不确定性考验着每一个外经贸从业人员.我们教育界也需审时度势,适应国际贸易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越来越高的要求.2008年湖北省某高校问卷调查湖北省120家外贸企业,针对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作了统计分析(见表1),前十项基本反映了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为培养适合产业升级以及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轻工人才,根据湖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结合本校现有的教学资-174-源,笔者将轻工类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技能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拓展技能三大层面(见表2)这三个层面的技能突出各自核心能力培养同时,也反映了技能之间的相互渗透、逐层推进,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技能体系.

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搭配。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业职业能力.根据表2实践技能体系,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结合国际贸易工作流程,把轻工类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综合拓展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为了解湖北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本课题组在本校2010级及2009级共发出165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0份.针对学生找相关工作所遇到障碍,82%学生担心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会遇到问题,72%学生认为待人处事、沟通能力欠缺,86%学生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网页制作与设计方面的能力急需增强.国际贸易人才的涉外特征决定了合格的外贸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大部分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学存在专业课与英语教学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毕业后与外商英语沟通的能力不强.基本技能模块中,实践教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流能力,重点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具体实践环节包括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生产型实践、专业模拟大赛等.案例教学法很适合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实践中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训.课堂上以仿真的案例为背景,针对商务社交、商务谈判、商务管理等方面加强学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实训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基础,设置企业网页设计、市场调研、业务关系的建立、商务磋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英语写作技能.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一般安排在每一学年的暑假.教师根据每学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开展调研,或建议学生积极从事一份短期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待人处事及组织协调能力.生产型实践模块就是让学生到当地的经济活动现场,通过亲身实践提供某些方面的实践能力.随着武汉市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国际机电博览会、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销会在武汉市常年举行,学校可以和组委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在博览会期间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接待、服务工作,学生不仅英语口语有很多的实践机会,更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待人处事能力.专业模拟大赛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有效手段.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每一学年组织一次商务英语口语、网页制作与设计等模拟大赛,这种以赛促练的方式能极大促进学生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问卷调查中,9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培养重理论轻实际,学生缺乏互动参与,91%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可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模块根据表2专业技能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模拟型实验实训教学;认知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见表3).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以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为主.实验实训包括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技能实验实训的设计应具有渐进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整个实验实训体系以认知实习为起点,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作准备,主要采取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即在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带领学生到当地大型外资或外贸企业、工厂、集装箱码头等进行参观考察,或请当地的企业家或外贸专家到学校讲座,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单项模拟实验教学.湖北工业大学经管实验中心现有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单证、进出口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企业会计、证券投资等教学软件,基本能满足本专业学生模拟教学的需要.单项模拟实验完成后,学生基本具有外贸实务的操作能力,但毕竟是通过电脑完成的,与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学生还需要进入生产实习基地,亲身体验企业的运作.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需将实践教学与岗位资格证书认证相结合,在全程技能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资格证书.2.3综合拓展模快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除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还应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备终身适应社会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设置综合拓展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中,综合运用对外贸易政策、产品日常管理、开拓国际市场、跨文化管理以及维护客户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湖北工业大学学科专业涵盖轻工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原材料、机械设备加工与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等整个轻工业产业价值链,国际贸易专业应充分利用学校轻工特色优势,在每学年安排学生金工实习,加强学生轻工产品日常管理能力.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参与课题研究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学校应紧密结合本专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选题,指导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去解决和解释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国内外政策的实际应用能力。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范文6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应用型人才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为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应用型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的普通高校。其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侧重于学生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从现实的金融学专业人才供求状况来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金融教育与金融业之间存在着供需脱节的矛盾,深化金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因此,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应用型金融人才所需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和关键。

一、构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它是现代金融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撑

传统金融教学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辅助的位置。一旦走向实际工作岗位,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就会在理论功底、动手能力、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示出不足。因此,必须建立起能够解决理论讲授与实际金融工作要求落差的现代金融教学模式,这种现代金融教学模式应该是实践教学位置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正好可以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之短,为现代金融教学模式的推进提供有效支撑。

(二)它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途径

伴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这就使金融领域相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高质量应用型金融人才就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一)构建的原则

1.符合实际需要的原则。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做到应现实经济社会之需和应时之需。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实务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之中。因此,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有针对性地去适应这种现实的变化,充分体现符合实际需要的原则。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原则。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必须遵循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之原则。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依托,必须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就实践教学体系内容而言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体现大金融概念,能覆盖当前金融学本科生培养的每一个专业方向。

4.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从实践教学体系的表现形式来说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尽量体现多样性原则,灵活多样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构建的基本思路

1.时间空间的合理配置。重点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培养实践能力是基础,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根本,培养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方向和目标。构建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配置上:应贯穿课内、课外、集中实践教学周和假期,整个大学四年不间断;在空间分布上:应延伸到课堂、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校园、大学生创业园乃至地方和区域社会。

2.渐进式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是由基础认知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等三个层面的教学活动组成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三个层次应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具体层次:①课堂内实践教学。课堂内实践教学主要穿插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该部分实践教学是学生后续实践性教学的起点,属于实践教学的第一层次,具有基础性和启发性的作用。②校内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在校内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提供课堂外的实践平台,巩固理论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加强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对接。校内传统教学课堂外的实践性教学属于第二个层次,是为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专业实践服务的。③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它是校内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进一步提升,属于第三个层次,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根据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可按模块设置为:课堂内实践教学、校内课外的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四部分。各模块之间的功能相互衔接、互补互动。

(一)课堂内实践教学

课堂内实践教学是指配合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各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以及大学生创业培训与模拟实训。该类实践教学活动以校内课堂和校内实验室为主要平台,注重理论解释和模拟演练。具体形式有:

1.案例教学。在课堂上,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好金融投资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使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金融投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推理,提出投资理财方案。通过案例分析,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弥补,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为案例教学中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学生能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做出决策;四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为案例教学通常是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讨论方式来进行。

2.课程实验教学。这主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安排,结合专业实验条件,对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安排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设计好实验项目,运用金融实验室的硬件和教学软件和进行模拟金融交易,并完成实验报告。通过金融实验室内的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容,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并能提高动手能力。

3.课程实训教学。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针对实用性强的课程设计课程实训项目,进行系统的训练。即在完成课程的课堂教学后,集中到实验室进行项目实训。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为适应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变化,就可以针对性设计点钞、假钞识别、对私业务与对公业务和网银业务等实训项目,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金融企业的实际,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创业培训与模拟实训。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创业教育要融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学校通过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并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创业培训的课程可采用商业模拟、小组项目、案例讨论、创业人物访谈、实地调研等高参与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并灵活利用多媒体等直观视觉教具辅助教学。经考核合格后,参训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和相关认证资格。在完成创业培训的基础上,实施模拟公司创业实训。以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平台,在创业实训师的指导下,参训学生借助创业实训教学软件来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这样,学员可以融入到模拟商业世界里,在仿真经营环境中体验与未来实际经营相同的流程,从而为真正创业积累必要的经验。

(二)校内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校内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以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之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科研训练和课外文体活动。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校内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金融模拟投资竞赛。组织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不同级别和各种类型的金融模拟投资竞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金融实践的兴趣,促进其行情分析能力、实盘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金融热点问题辩论赛。辩论是一种富有竞技性又彰显着独特艺术性的智力竞技运动,深受大学生喜爱。举办金融热点问题辩论赛,既可以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团队意识,又能在广大学生中营造健康向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广大同学对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关注,提高社会责任感。对参赛的辩手而言,金融热点问题辩论赛是充实自我、升华自我和挑战自我的良好平台;对辩论赛的观众而言,不仅能学到很多金融知识、参与对金融热点问题的思考,而且可以欣赏辩手所展现的严谨的逻辑思维、生动而风趣的语言、庄重而大方的仪态,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3.拟订投资与理财计划。组织学生拟订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投资与理财计划书。通过投资与理财计划书的拟订,一是能进一步巩固金融专业学生所学的基本经济理论与金融专业基础理论;二是能使学生熟悉国家经济金融及投资管理方面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金融工具的实际运用;三是强化学生英语、会计和计算机等运用能力;四是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投资分析能力和管理理财工具的能力。

4.金融实务界专家讲座。学校或教学系定期邀请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家举办讲座。通过听取金融实务界专家的讲座,金融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及时了解金融实务的动态、掌握最新的金融实务知识,而且能接触到许多金融案例,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金融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5.创办自己的金融学术报刊。大学生创办自己的金融类报纸和期刊,可以充实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夯实文字功底、丰富校园文化和活跃学术气氛。大学生自办报刊既能为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又能为大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提供重要的实践平台。在学校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教学系需加强对学生办刊能力的培养,应侧重于学生学术文章撰写、新闻写作、报刊编辑和采访沟通等能力培养。

(三)校外实践教学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人才,还须安排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该实践教学环节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要平台,这一平台能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提供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和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师资、现场设备及其他条件。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性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及毕业实习等。

1.认知性生产实习。认知性生产实习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并接受金融企业自身文化与氛围的熏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实习适宜安排在大学第一或第二学年。实习内容主要是到金融企事业单位感知金融职场环境和参观金融实务流程。实习过程中由现场专业人员讲解并进行必要的演示,对一些可以让学生参与的项目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

2.专业技能训练。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银行业务操作能力、金融投资实务操作能力和保险实务操作能力等。由于学生亲自动手的技能训练可能对金融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专业技能训练必须合理安排。该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可根据教学需要和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技能的重要过程。学生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不仅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并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金融投资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完毕,让学生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调查报告。实际上,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也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的运用和培养的过程,能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锻炼,学生在实习单位能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经营实践活动。实习生必须认真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实际金融工作,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特别重要的实践教育活动。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为充分发挥毕业实习的作用,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毕业实习期间,让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课题研究、金融产品开发与营销等实践活动。这既能帮助金融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又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适应性。

(四)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举措。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之实践教学活动,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突出三个结合:大学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同时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造性潜质为出发点,将专业主要教学内容和素质要求集中整合在毕业论文的内容和组织活动中。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对学生的科研基本功进行训练,为后续教育和个人发展奠定一定的学术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艺,储常连,方明.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服务引领安徽奋力崛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第22期

[2]杨其滨,焦方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第10期

[3]彭大衡.金融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时代经贸.2008年第2期

[4]姚杰,张国琛等.“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12期

[5]曾祥师,陈伯云.探讨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基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22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