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语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语教案

外语教案范文1

句型:Whatarethe…sdoing?Theyare…

教学难点:

单词climbing,swinging,和drinking的读音。

四会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片(let’sstart,Let’slearn)、录音(let’slearn,Let’ssing)。

2、A部分的五张单词卡片和本课时的五张单词(短语)卡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Warmup(热身)

活动一:复习单词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教师出示Let’slearn/A中的五张单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单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写这五个单词。

活动二: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分钟

(1)教师播放Let’ssing部分的歌曲,学生听录音进行表演唱。

(2)教师出示单词卡climbing和swinging,让学生认读单词并用动作表示其含义。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10分钟

(1)教师出示Let’sstart/A部分的图片(建议把Let’slearn/B部分的图片融合到此图中。)让学生回答:Whatisthemonkeydoing?

(2)教师指着考拉问:Whatisthekoaladoing?学生答出sleeping后,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单词。

(3)教师指着Let’slearn部分两只考拉的图问:Whatarethekoalasdoing?引导学生说出:They’resleeping.

(4)教师出示两只熊猫和两只猴子的图问:Whatarethepandas/monkeysdoing?

(5)教师出示两只狮子打架的图片,鼓励学生通过提问Whatarethelionsdoing?来学习新单词fighting。

(6)教师让学生看图(let’sstart)做对话:Whatarethebirds/kangaroos/elephantsdoing?当学生说出drinkingwater时,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活动四:读一读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让学生看书听录音并跟读单词和句子。

(2)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并拼读单词。

活动五:讲故事

教学参考时间:6分钟

(1)教师让学生看Storytime部分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WhereareZipandZoom?WhatdoesZipsee?Whataretheydoing?引导学生作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故事。

(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

3、Let’splay(趣味操练)

活动六:心有灵犀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一名学生上台。教师向其中的一名学生出示一张纸条,纸条上是一个有关动物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子。

(2)该学生根据纸条的内容表演动作,其他学生猜:The…is/are。

(3)这个游戏可以采取男女生对抗赛的形式,看哪一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的句子最多。

活动七:猜一猜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教师将五张词卡放在讲台上。

(2)请一名学生上来随意抽取一张卡片,教师带领其他学生问:Whatarethey?,持卡片的学生根据卡片上动物名称回答:Theyare…。

(3)然后教师再问:Whatthe…sdoing?,引导台下学生用Theyare…猜。

4、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活动八: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活动手册Listen,writeandsay.让学生先听录音在相应的空格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当表格完成后,让学生做问答练习。

(2)活动手册Let’sfindout.让学生仔细看图回答问题。

活动九:小结

外语教案范文2

1998年,美国消防协会在众多专业技术组织和各领域权威专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推出“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是第一个专门为课堂授课设计的综合性防灾课程,以教育学、哲学、心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课程的内容、实施手段和方式等都经过专家的认定,更具科学性。而且,这套课程按照同一个模式和程序来实施,非常有利于推广。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得到了美国启蒙计划(美国启蒙计划:美国最大的联邦幼儿教育计划,是齐森总统对抗贫穷计划的一部分,已有2000万个孩子完成了计划启蒙课程)的资助,从2000年开始在全美纵向推广。并成立了“关注危险优胜者管理团队”,以支持课程在各地市的实践,短短十年时间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

“关注危险”课程简介

由美国家庭安全委员会(HSC)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消防协会(NFPA)开发研制的“关注危险”课程(RiskWatch)是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综合性伤害预防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将伤害预防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之中,并提供完整的课程指导资料,使课程容易实施且便于推广。“关注危险”课程将学校、社区、家长和安全专家联系起来组成技术同盟,教会青少年分析各种突况、权衡行为后果,学习怎样做出安全的决定和判断环境,增加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并不断向青少年灌输自尊自爱和正面价值观。目前已在美国50个州和加拿大部分地方推广该课程,是影响力最大的安全教育课程之一,得到了学校、青少年、家长的广泛认可。

据美国消防协会的报告,威胁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安全的意外事故主要有:交通意外、溺水、火灾、烫伤、中毒、高处跌落等,所以“关注危险”课程主要围绕这些意外伤害进行,其课程内容具体分为类:交通工具安全、远离火灾和烫伤、窒息防范、中毒防范、高处跌落防范、武器伤害防范、自行车和行走安全、溺水防范。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飓风、龙卷风、森林大火、暴风雪等),所以,“关注危险”课程也将自然灾害伤害防治纳入到安全综合课程中。教师要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且要教会学生对环境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安全评估和安全抉择,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注危险”课程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将安全教育课程分为5个教学单元[3]:幼儿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七八年级。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快乐而有趣,“关注危险”课程为每一年龄阶段学生都设定了一个角色形象供他们去扮演和体验。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以上八类潜在危险,但是不同阶段侧重点和教学方式有所不同,详见表1。

“关注危险”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对课程的推广起了极大的作用,课程资源包提供了教师教学所学的一切资料,如包含课堂教学背景资料的课堂卡片,在每张卡片背后都有详细的课程计划、行动目标;为增强课堂活力,还有详细的步骤,比如撰写日志,在学习过程中向家人、社区成员提供咨询建议等。

(1)课堂卡片。为了使“关注危险”课程更具推广性和操作性,每一堂课在设计时都制作了“课堂卡片”,“课堂卡片”会告诉教师为什么这个教学内容如此重要和怎样开展这堂课,每个卡片都包含了课堂教学目标、可整合的课程、教学所需材料、具体的教学步骤这四个方面的内容[4]。

(2)课程资料共享平台。资源的免费共享是“关注危险”课程的另一特点,美国消防协会主办的网站www.riskwatch.org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来帮助“关注危险”课程在学校顺利实施。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下载和共享课程计划、各种课程游戏、技术信息、不同的课程标准等,使用者还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到网站上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免费、快捷的互联网使得“关注危险”的实施和推广更为容易和高效。除了这些可以免费获取的资源外,美国防火协会还联合来自消防部门、医疗机构等其他专业组织联合开发了一系列的补充资源,如网络游戏、CD、歌曲、书本等,通过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方便购得,且价格低廉。

(3)课程评估手册。评估“关注危险”课程到底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需要使用一套评估手册。课程设计者为教师准备了整套的评估工具,包括课程开始前和课程实施后对学生的测评等,通过安全知识考试来检验学生安全知识的技能的掌握、安全意识的培养等。“关注危险优胜者管理团队”非常重视搜集安全教育实施的实例,鼓励教师搜集学生在经过课程学习和培训后,在经历危险情境中是怎样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得自己和他人免于意外事故伤害的事例。如一个小男孩在学习过家庭逃跑计划后成功地在一次火灾中逃生,教师可以将这些成功的案例编辑成新闻报道发给国家消防协会。协会将给这个案例的主人公颁发奖章以表彰他的勇敢和智慧,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此外,课程资源包里还包括“关注危险———给监护人的信”[5],向家长描述安全课程、提醒家长实施家庭演习等;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课程开发小组还设计了精美的学生手册发放给学生和家长使用,共有幼儿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七八年级五套学生手册,指导学生和家长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教育无处不在,其本身就和多种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正视这些关系并开发出其间的着力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干课程知识的学习,还使课程知识有了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关注危险”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玩游戏、看录像、学唱歌、绘画、开办安全集市、创办报纸、表演小喜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传授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教学过程轻松,同时还有良好的教学效果。5.师资培训教师是“关注危险”课程团队里最重要的成员之一,课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关注危险”课程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参与教师、学校管理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的培训,拥有一个完善的培训计划。在培训开始之前,组织者提前同部分教师和校长会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期望,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依此设计培训计划。培训的目的是向教师和管理者展示“关注危险”课程在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时的优越性和教会教师使用这套课程,所以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向教师展示安全教育课程的一些成功案例、课程目标、教师在课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会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怎样使用“关注危险”课程的官方网站等。

“关注危险”课程成功的因素

“关注危险”课程目前在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推广,让无数的中小学生和家长受益,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安全教育课程之一。究其成功原因,技术同盟的成立、来自社会各界的拥护者、完善的课程计划和课程设计、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根据、权威专家的支持、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的努力、具有创造性的课程推广计划、所有参与者的友善和奉献,缺一不可,这些努力使得“关注危险”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关注危险”课程在开发之初就集合了学校、警察局、消防局、卫生系统等部门顶级专家的参与,其设计的课程一方面有专业科学的知识理论基调,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课程本身妙趣横生,深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其次,“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知识和安全实践演练巧妙地融合到学校的其他课程中,在数学、美术、音乐、语言等课程中开展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的“根”植入学科课程中;第三,课程资料的获得便捷性促进安全教育实施,每堂课、每个知识点、每个教学活动游戏,甚至于每个教学活动用具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免费下载,或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并有专门的网站供教师学习、交流和共享;第四,“关注危险”课程以标准化的模式进行实施和推广,使得课程实施有参照标准,更简便易行。

很多课程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忽视对课程的执行者———教师的培训,所以“关注危险”课程实施的开篇就是对参与教师、校长的培训。对在课程实施中校长、教师的责任、义务做了明确规定,并指导教师怎么开展安全教育,怎样获得和使用课程资料,怎么进行课程评价和分享课程经验等,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见的困难都罗列出来并提供解决方法。使得教师能轻松掌握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乐于接受这些新的知识。而且,这种培训是系统持续的,为安全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解决了后顾之忧。

安全教育事关青少年的生命、成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怎样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应当包括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手段进行,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等都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所以“关注危险”课程得到了来自美国儿科学会、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协会、美国汽车协会、美国红十字会、儿童疾病预防服务中心、家庭安全委员会、国家伤害防治和控制中心、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美国全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美国国家儿童安全运动协会、美国消费品安全协会、美国消防管理局、威斯康星大学等机构的支持。来自这些组织的顶级专家组成了技术同盟,对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保证了课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注危险”安全教育的启示

安全事故是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所以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我国自1996年始,规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每年定一个主题开展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6]但是安全教育在施行过程中却面临种种问题,尽管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可是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引介美国先进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安全教育的理念上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是由美国家庭安全委员会提供资金支持,国家防火协会组织开发设计的,充足的资金支持是课程开发、实施和推广的后盾。我国的安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很多地方的安全教育有始无终,无论是教材、师资还是教学效果都差强人意,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有力的财政支持,所以寻找充足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保障安全教育的首要条件。

尽管安全教育在我国不是新生事物,但是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方面看,还处于混乱的状态。出版社的安全教育书籍大多是应景之作,国家教育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关于安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依照美国“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的成功经验,在重新规划安全课程时,应注意:(1)对课程内容的确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威胁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伤亡事故防范为主要内容,比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内容还应体现地方特色,比如城市和农村的教育重点就应有所区别。(2)安全教育课程应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来设计,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如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以游戏、参观为主,高年级课程应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以讨论和参与为主,尊重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对症下药。(3)将安全教育课程融入到其他学科中,探索安全教育的多种途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本身蕴含在诸如体育、音乐、科学等学科知识体系中,所以在其他课程中穿插安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做法。最后,重视安全教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安全教育不是一堂课、一次游戏、一次参观和一次演练,而是一项贯穿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长久事业,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在课程开发设计、协作等方面做长期的努力。

外语教案范文3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目标偏差。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由于受“应试英语”加“证书英语”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忽视了外语教学中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但是他们缺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缺乏自觉抵御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霸权文化侵蚀的免疫力。

第二,由于现行大学外语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为背景,所以大学外语教学中对中国的文化介绍很少涉及,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欠缺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表述本土文化的能力。

第三,无论是外语教学还是外语学习过于强调它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忽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这主要表现在现有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内驱力不是为了强国,而是为了考试过关或者为了出国,难以获得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安全教育的对策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笔者认为教育者应从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运用进行正确定位,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等方面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一,大学外语教学应充分遵循“尊重民族文化”这一教学原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哲学、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理论、思想,还包括科技成就、文艺创作、文物古迹和民风民俗等等。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认为:“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虽然其自在形态没有阶级性,但其内容却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目标,自觉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加强民族精神的建构。

张正东先生在《外语教育学》一书中说,要尊重通用目的语民族和我国的文化传统,纯外语无法充分表达与传播中华民族本民族的文化。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普遍性、继承性、民族性和渗透性”。我们既不能把整个民族文化系统照搬到今天,也不能把整个目的语文化系统照搬到中国。重视外语的学习和使用同时不能削弱或忽略本国语言文字的学习。正确的做法就是尊重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中积极的文化要素,在分析、综合、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吸收以及再创造。

第二,对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运用进行正确定位,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处理好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外语教学法中的直接法、交际法、结构法、功能法都重视模仿和交际,而弱化甚至排斥了母语的作用。然而,外语教学中排斥母语,过分强调口语,由此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并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母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语言。无论外语重要到何等程度,我们都不能颠倒二者之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外语和思维的联系需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这个过程离不开母语。外语学习不能排斥母语的作用,而应该充分发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

有学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外语学习者是在基本上掌握母语的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外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辨析母语与目的语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获得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母语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反作用,使母语与外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母语对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三,充分利用外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文化差异对比是大学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外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运用、句法分析、翻译还是篇章理解都离不开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提高民族主体意识,振奋民族精神,而且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继承与弘扬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外语教学中的本民族文化安全意识培养。

外语教案范文4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有规律性和连续性,学生的成绩、各方面的情况均有记载,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测试手段来获取学生外语学习初始能力的信息。

一、初始测试的目的

1 了解学生会不会用这门语言,用的情况怎么样,据此来推断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

2 发现不同个性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要求,给予他们创造、发展特长的条件。

3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使学生受到的教育成为今后学习的基础。

4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5 通过不同的测试内容、不同的测试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初始测试的原则

1 有益于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是一种优势心理定势,是学习成功的内因,让学生明确测试的目的是基于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多数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最佳方案,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改进学习策略,使多数学生能更多地体会到学习的成效,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个方面找到值得自己自豪的成绩,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并进一步发展成一种影响终生的学习信念。

2 有益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听会说、能读会写,在对学生进行初始测试时应围绕这几种能力展开,应淡化分数,强化能力,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如何开发提高这几种能力,所以,要把测试的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3 有益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原则。合作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合作学习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只有通过交流运用才能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语言,学生在对话、辩论、讨论时,与其他同学平等地、友好地在一起探讨、学习、交流、操练是很有效的,每个成员在和别人合作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4 有益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原则。素质教育的测试评价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测试评价活动,在测试中,老师要逐步转变角色,由“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共同完成测试任务的合作者,教师事先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经常主动地将自己的学习与预期目标相对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其主动性和责任心。

5 有一定可行性的原则。初始测试与终结性测试的目的不同,操作中要考虑简便易行,如果过多地加重师生的负担,这个初始测试很有可能由于师生不堪重负而中途废止,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可适当减少语言知识类的笔试考察,增加语言功能类的口语考察,少布置书面作业,代之以会话、讨论、表演等口语作业,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活动或做课堂表演的同时做考察记录,也可在课后以会话口语方式进行考察。

三、初始测试的形式

语言教学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不可能为同一教室内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或者在课内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应用语言的机会,如果忽略这一点,部分学生就会丧失信心,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初始测试可以有效地向教师和学生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初始测试的形式有:课堂学习效果检查、作业、课文综述、听力、会话、讨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自评、同学问互评、阶段测验等。教师要对每次测评做好记录和分析,做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评价,减少评价者情感因素的影响。无论采取哪一种测试形式,都要坚持以改进学生学习进程为目的,不以某种测试形式的结果为学生下“结论”、划“优劣”。

四、初始测试的项目

除了阶段性考试之外,初始测试主要包括听力、会话、阅读、写作、作业、合作、探究、态度等八个方面。见下表:通过此表,对学生的外语初始能力一目了然。

五、初始测试的过程、方式

六、效果

1 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一种全新的测试方式,不以评价测试的结果为目的,让学生参与到测试当中,学生的兴趣高涨,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大大加强。在以往测试中较差的学生在许多方面表现优秀,可以说,多方面地考察学生帮助他们找到了自信的支点,培养了自信心。

2 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初始测试表可以看出,学生每周都有听力、会话、阅读等测试,天长日久,学生的词汇积累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度,除此之外,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外语实践活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运用技巧都得到了全面的练习和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外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条件得到改善,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空间,使外语学习更联系生活实际,更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外语教案范文5

一、外部信用评级发展陷入困境

(一)法律法规欠健全,管理主体缺位

一是征信立法滞后。我国尚未出台《征信法》,《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后亦迟迟未予颁布,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规定散见于《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发展中面临缺乏法律支撑和规范。二是缺乏统一监督管理部门。信用评级行业呈现多头管理实质上无人管理的状况。2008年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征信业,但因缺乏法律依据,人总行制定的《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只是从原则上进行指导,难以实施有效监督管理。三是未建立行业自律组织,难以实现自律约束和统一规范。

(二)政策扶持不足,拓展推动困难

一是人民银行为主推动效果不理想。目前外部信用评级工作主要由人民银行主导推动,作用范围仅限于银行领域,影响力和渗透力有限,缺乏强有力手段和措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少。对信用评级机构在市场发展、税费减免、补贴补助、配套服务等方面较少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办法。三是信用信息收集困难。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以采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用信息为主,政府职能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大量信用信息因分割分散和利益关系难以收集,信用评级缺乏必要“原料”。

(三)企业参与意愿低,评级费用落实难

因外部信用评级不能为企业带来增信融资等实实在在的便利好处,部分企业担心暴露真实财务信息对纳税缴费产生不利影响,参与外部信用评级意愿不高,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不配合开展实地调查、资料提供。如某中部欠发达城市前后引进两家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与企业协商进行外部评级时,企业宁可不贷款也不参与评级,致使外部信用评级无法推动;某地银行推荐参加外部评级的12家企业,只有5家企业参加评级,一家因评级结果没有达到A级而放弃评级。银行等评级结果使用者不愿承担评级费用,评级费用在发展初期一般由地方财政负担,在地方财政困难、企业众多的情况下,缺乏持续性。某县级工业园由于园区及企业信用评级费用得不到落实,信用评级至今无法开展。单笔评级费用3000-8000元不等,且一年一评,如果由企业负担,多数企业承担不了,也不愿承担放弃参评。

(四)业务开展范围偏窄,难以全面深入

从地域范围看,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开展业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县域、农村地区难以拓展。从合作金融机构看,主要是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以内部评级为主。从评定对象看,主要对有贷企业且贷款额度较大的大中企业进行评级,无贷企业尤其广大小型、微型企业没有纳入评级范围。

(五)评级产品运用受阻,发展遭遇“暗礁”

由于商业银行均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评级系统,加之外部信用评级与银行内部评级在评级方法及技术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满足银行风险识别和防控要求,不符合银行的风险偏好,银行对其公正客观性难以判断,银行对企业的授信贷款以内部评级作为依据,外部评级仅作为参考,甚至不予采用。尤其是年初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的通知》(银监发[2011]10号),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审慎使用外部信用评级,重大投资行为要以内部评级为依据,外部评级结果不应直接作为授信依据,只能作为内部判断的补充参考,限制了信用评级产品在银行领域的运用。同时,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在集中采购、招投标、评先评优等领域广泛运用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企业债券发展缓慢,外部信用评级产品运用渠道狭窄。

二、促进外部信用评级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管理主体

一是加快征信立法。尽快颁布《征信管理条例》,加快出台《征信法》及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规定,提供法律支撑并依法规范发展。二是明确监督管理部门。明确人民银行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有效监督管理。三是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二)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动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和优惠照顾。推广浙江等地由地方政府出台文件强力推动的做法,对信用评级机构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办法,在发展初期设立专项基金支付评级费用,同时规定政府集中采购、招投标、评先评优等必须采用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政府部门的信息联网共享,规定在保密的基础上,政府职能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的信用信息向外部信用评级机构无偿提供。

(三)稳妥有序推进,以中小企业为重点

外部信用评级坚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稳妥有序”发展,并突出中小企业这一重点,为讲信誉、前景好、有市场的中小企业提供评级服务,尤其未获得过银行贷款的小型、微型企业,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四)加强银行合作,推动产品运用

外语教案范文6

所谓人民币离岸市场,指的是在中国境外负责处理非中国居民的人民币存放款业务,进而提供投资、贸易结算、外汇买卖以及证券交易等金融服务的人民币市场。③由于中国并没有完全开放资本账户,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仍然受到比较严格的管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推动人民币发挥更大的国际通货职能就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上,即便是对于美元这样自由使用程度较高的货币,美元离岸市场对于增强其国际使用程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①目前,人民币最大的离岸金融市场是中国香港,但本文主要考察政府间外交关系与离岸市场的发展,因此研究样本中的35个离岸市场都是独立的国家,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都不在考虑之列。

(一)离岸市场对货币国际化的意义

离岸市场是独立于一国和监管之外的金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非居民相对自由地从事本币的各种金融交易活动。通常而言,离岸金融市场相比本国在岸金融市场具有金融管制体制和税收制度等方面的优势。离岸市场发展和拓展了一国货币的国际使用渠道,对该货币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技术操作上,离岸市场对于货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境外离岸市场的发展能够保证货币的24小时不间断交易。②一种主要的国际货币需要24小时都能满足各时区客户的交易需求,境外离岸市场的建立能够帮助国际货币延展其交易时间。第二,离岸市场能够满足第三方交易需求。国际货币承担着国际贸易投资结算、商品计价以及储备等多重功能,因而必然产生大量的第三方交易需求。由于离岸市场往往能够提供税收减免等便利性安排,因此这些第三方交易大多在离岸市场发生。反过来,离岸市场的发展也能促进更多第三方交易的产生,从而加速货币的国际化进程。第三,离岸市场能形成相对独立于本国的资金和交易体系,有利于保持国内金融市场稳定,进而维持货币稳定。如果没有离岸市场,国际货币的大量使用特别是大量的外汇交易,势必导致资金的大规模跨境流动,从而对本国货币的稳定造成冲击。离岸市场的存在相当于通过设置一个“安全篱笆”创造出一个“体外循环”系统,将原本通过国内市场实现的资金流动转移到离岸市场,从而将这些不必要的冲击隔离在本国货币体系之外,有助于维护货币的稳定。这是当前中国大力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主要考虑。主要国际货币离岸市场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离岸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货币的国际化进程,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都证明了这一点。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两个基本的背景:一是冷战的两极对峙格局造就的欧美间特殊政治关系和马歇尔计划塑造的特殊经济关系推动了美元大量流入欧洲;①二是英国政府在不断衰落的背景下,为了防止英镑遭受冲击有意识地减少英镑的国际使用,进而推动欧洲市场大量使用美元。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使投资者可以在美国之外的多国自由选择持有美元资产,从而降低了之前过于依赖美国经济发展和美国货币政策的风险,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美元在非美国居民中的使用。大多数非居民是在包括欧洲美元市场在内的境外市场上使用美元,而不是在美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另外,由于离岸市场所具备的区域、经济和法律优势,加上本地投资者对其所在的离岸市场的语言和环境更为熟悉,非美国居民在离岸市场投资美元资产的意愿更为强烈。不仅如此,欧洲美元市场还倒逼了美国国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导致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竞争优势的丧失和大量资金外流,对美国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形成了改革压力。一方面,欧洲美元市场由于其低贷款利率和高存款利率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美元资金,使得美联储不得不逐步放松在国内金融市场设置的利率限制,直到1986年实现美元的利率自由化;另一方面,欧洲美元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压力使得美国逐渐放松对本国银行设立海外分行的限制,以保持这些银行对外国银行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开放了其境内离岸市场,以期将流失的国际业务重新吸引回国内。日元国际化同样也高度仰仗离岸市场的发展。日元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施压。1984年5月,美国正式向日本施压要求日元国际化以及日本金融自由化。②美国之所以要求日本金融自由化,是为了扭转美日贸易中美国企业的不利地位。在日元离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其境内离岸日元市场(JOM)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③境内离岸日元市场推出之后,东京一度超过新加坡、纽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离岸市场。1986年日本境内离岸市场的设立对境外日元离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日元境外离岸市场的规模产生了数量级突破,从1985年的782亿美元存款规模迅速增长到1987年的2176亿美元。④而当境内离岸市场的重要性随着日本经济的困境而显著下降时,境外日元离岸市场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对日元的国际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6年境外离岸市场的日元存款规模达到最高值11233亿美元,国际离岸市场上日元存款占各币种存款的比重维持在1%—3%,境外离岸市场的日元规模是日本境内离岸市场的3倍。①直到目前,日元的国际使用仍然高度依赖日元的离岸市场。美元和日元的过往经验表明,离岸市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各自货币的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也是如此。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从2009年开始,在自身经济崛起和美元信誉危机的双重刺激下,中国开始采取措施鼓励人民币走向海外,对中国而言这相当于第二次“入世”。人民币开始越来越多地流出国境,在境外市场上留存并产生各种投资交易活动,人民币境外离岸市场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目前,人民币已经拥有遍布全球的离岸交易网络,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交易。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6年在中国境外离岸市场上发生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量已经达到了人民币外汇交易总额的78%,②可见人民币离岸市场在人民币交易网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以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来衡量,2016年最发达的三个人民币离岸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英国。香港地区虽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但其在人民币离岸交易网络中的地位却不容忽视,从各个指标来看都是当之无愧的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市场上,2016年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量占人民币外汇交易总量的比重超过30%,甚至超过了中国内地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占比。这一方面得益于香港地区自身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也源于香港毗邻内地、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③另一方面,香港与内地“一国两制”的特殊关系也给香港充当人民币最大离岸市场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政治条件。新加坡和英国是目前继香港地区之后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是人民币离岸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从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来看,2016年新加坡是拥有最大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的国家,而英国则是当之无愧的欧洲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二外交关系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计量分析

为了考察外交关系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在内的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解释框架(如图1),共包括9个潜在影响变量。市场因素包括离岸市场自身禀赋和同中国的双边贸易状况,其中前者又包括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政府因素则是指双边外交关系,包括经济外交关系和政治外交关系。其中,经济外交关系包括政府间的货币合作以及政府与市场行为体的货币合作。具体而言,政府间货币合作包括双边货币互换、本币结算、货币可自由兑换以及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政府与市场行为体的货币合作则是指中国政府是否赋予特定国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投资额度。

(一)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因素

政府因素即外交关系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打破国家与市场间的藩篱、探求国家与市场各自运行逻辑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的目标。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现象,也是一种外交现象。①除了通过国内货币制度改革以释放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力量之外,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开展货币外交,试图提升各国市场上人民币的使用份额,促进人民币崛起。因此,在解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差异时,本文将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作为解释变量,试图从外交关系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论证政府对市场的影响。外交关系主要包括经济外交关系和政治外交关系两个方面,由于本文的核心是讨论人民币离岸市场,因此这里的经济外交主要是指围绕人民币国际化所展开的货币外交。货币外交由中国政府主导,按照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政府间货币合作以及中国政府与离岸市场上的市场行为体间的货币合作两类。政府间的货币合作可以提升市场行为体进行人民币交易的兴趣和信心,促进人民币在私人市场的使用。①一方面,通过提供交易便利,降低人民币交易的市场成本,激发市场对人民币交易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一种舆论环境,鼓励市场行为体参与人民币交易。理论上,一国与中国政府间的双边货币合作越广泛,该国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就越繁荣。据此,我们提出假设1(H1):一国与中国的政府间货币合作越广泛,其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程度越高。具体而言,中国政府目前开展的货币合作主要包括双边货币互换、本币结算、货币直接兑换、建立清算机制四种形式。②货币互换指的是两国央行通过签订货币互换协定,约定在期初交换等值货币,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相应利息的行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能够提供短期流动性,应对金融波动,①同时通过向对方央行提供本币来鼓励对方市场行为体在贸易投资活动中使用本币。通过双边货币互换,人民币的境外结算和储备功能得到提升,国际信用体系得以逐步建立。②因此,两国双边货币互换的金额越大,向对方市场注入的本币资金也就越多,对对方本币的支持力度就越大。据此,我们提出假设1a(H1a):一国与中国的双边货币互换金额越大,其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程度越高。本币结算指的是两国在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减少对美元等其他国际货币的依赖,降低贸易的汇兑成本。选择使用何种货币进行结算在理论上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但它也受到政府多种有形和无形规则的影响。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不断将“推动本币结算”写入与他国的外交公报中,这意味着政府间共识的形成。当两国政府达成推动本币结算的外交共识,也就意味着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对方市场的本国货币增多,客观上应该可以带动对方市场上本币交易的活跃度,有助于形成更大的本币资金池和交易市场。

(二)变量操作化与数据来源

上一篇物化教案

下一篇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