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日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日文化论文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1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节日是农业色彩浓,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更具的季节使转换的基础上。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天气的护理,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生活对天气气候依赖非常大。我们的先民在与自然地长期交往中,理解和掌握的自然顺序的规则复杂,不断总结了四个,24节气,形成主要是油门,围绕农业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三、在节日中中西方在服装的区别差异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TRIZ理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在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从国际创意创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文化创意的研究,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的产业链条,将文化创意这一创新方案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结合当前我国创意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背景,利用TRIZ理论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现状的文化创意发展方案。使其既能满足国民对创意文化的基本要求,又能在设计自己的创意文化方案时提供帮助。

1 基于TRIZ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技术研究

1.1 研究概述

通过调研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领域,得知中国文化创新领域正处于劣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世界对中国文化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现在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是必然趋势,但文化方面的发展着实令人担忧。通过结合TRIZ理论的总结以及相关方法,使用九屏幕法(图1)深入分析中国古代、近代以及当代的文化特点,剖析其存在的优势。

由九屏幕图分析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创意丰富多彩,例如包含汉字、四大发明、戏剧以及诗词等,而近代现代中国文化创意有些匮乏,很少再有创新,这也说明中国的文化创意需要有所革新,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使用生命曲线(如图2),从九屏幕也可指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量基数小但又增长缓慢,可以得知当下中国文化创新领域正处于成长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这也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有自己文化的特色,可以将文化创新,加以更广阔的传播。类似于TRIZ方法解决工程问题一样,将一种或几种创新方法用于解决文化创新领域的相关问题。首次将文化创新领域和TRIZ创新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模板化设计。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Web技术实现模板的智能化使用,实现文化创意领域的智能化分析。

1.2 实现智能分析

实现中国文化创新领域的智能化分析平台(CCAP),使用分离原理,分成三个层次,其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基础层是CCAP的基础,主要包含文化创意相关案例与TRIZ理论相关工具以及算法(如40个发明原理、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解决方法、物-场分析法以及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该层为整个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期软件实现通过算法上的支持。

服务器层主要是App层的基础层,为App层提供运行的硬件环境,除硬件服务器外,该层还提供了软件服务器,如使用tomcat以及WebLogic等,实际才开发过程中,由于CCAP并发量并不会太大,因此采用了开源的tomcat进行实现。

App层使用Web技术,通过需求分析,采用B/S架构,以及Spring框架的MVC分层,实现基于TRIZ理论的文化创意智能化分析,前端采用Ajax技术,使用如今比较流行的前端框架,突破传统的请求-响应模式,更加适应智能化分析的需求,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 “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 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4

一、整合记忆激发兴趣

在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到来之时,学生都兴奋异常,这时不妨请学生讲述自己在愚人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或者自己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愚人节。这些都是学生们亲身参与的生活,他们说起来都思路清晰、神采飞扬,细微处都说得非常精妙。这就是生活,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情感,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观察了生活,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作文就是有情感的生活,学生们没有把洋节日与作文联系起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学生拥有这个能力,只是他们不知道,关键的时候需要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引导。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适时请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尤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记录下来,要求把人物细节描写清楚。学生记录的内容大都能详略得当,而且细节描写栩栩如生,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再请学生将《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学生发现自己的文章也能像大师的文章一样,写出精彩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要趁热打铁。请学生收集有关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由来,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让他们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激发学生向善求美的热情。

二、整合媒体信息,提高分析能力

每年的情人节和圣诞节媒体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报道,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关注,我们把这些新闻事件引入课堂,请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现象的讨论中来。参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请写作能力较弱、兴趣不浓的同学收集报纸和电视上与情人节有关的社会现象。把这些学生请上讲台为大家展示,然后请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为保证问题的针对性,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我们过愚人节?

(2)西方人可以自由的过情人节,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我们不能?

(3)为什么我们的节日文化里不能有情人节和愚人节?

(4)西方主要节日的起源,他们都包含怎样的文化信息?

(5)中国文化别强调“孝”,为什么我们没有感恩节?我们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感恩之心的?

(6)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

(7)为什么我们过的洋节日,西方人觉得和他们过的不一样?

此外,鼓励学生发帖子写点评。如此,让学生自由的、自觉的、随时随地的写作,在兴致盎然中使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游戏,不能没有目的性,明确学生写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要学生明晓评论性文章需要具备三大条件:①评论对象要交待清楚。②作者的观点要正确、鲜明。③对事物的分析要入情入理。简而言之,对于某种思想或艺术特色,是赞成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赞成,说它好,一定要说出个“好”的原因来;如果不赞成,说它不好,也要把“不好”的理由讲清楚。

这样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写作层次好一些的同学,鼓励他们写片段式评论,写评论类的小论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向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做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这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在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这样的日子里不缺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也许都参与过或者都浏览过,不能让这些写作资源白白地从学生的身边溜走,我们要将与洋节日有关的社会现象作为载体,引导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写作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整合教材内容

社会上对于洋节日的问题,主要存在着“接受”与“排斥”两种主要观点,应该怎样对待外来节日和外来文化呢。这就涉及继承和接受。我们把“洋节日的是是非非”?与教材内容整合,为议论文教学注入现实的灵动。而使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之“表达交流”版块写作教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必修四“学习辩证分析”;必修五“学习写得深刻”等教学恰到好处地得以整合。

“必修四”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我把重点定位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一点上,与现实生活中“洋节日”这一问题有相通之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得以解答,学生一边学书本内容,一边讨论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对问题的探究意识,也使议论文的学习变得不再沉闷。学生因为先前有了资料的收集,所以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旗帜鲜明地列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他们将自己的讨论整理成文,既对社会现象负责任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快乐地完成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生在这样的资源整合中知道了更多的生活道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四、整合节日资源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传统节日;经济效益;波罗诞

“波罗诞”是为纪念南海神诞辰而形成的独具岭南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经久不衰,也是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品牌。其节庆活动的模式、经营方法等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经济效益。通过拟从经济效益研究入手,对广府传统节日下波罗诞的经济效益提出探讨建议。

1多角度深入探究广府传统节日的经济效益

1.1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有重要作用

波罗诞除了经典的仿古祭海、五子朝王、花朝节等活动,还增加了中国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演邀请赛,省内优秀的非遗表演项目在南海神庙广场同场竞技。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波罗诞举办过程中,大量的宴会摆设,这些都是需要聘请劳动力去完成的。而当广州市内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当地用人单位需求时,便会向外聘请更多丰富的劳动力作为补充,此时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一个劳动力的转移及补充关系,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1.2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民俗文化与波罗诞“联姻”10年,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10年来接待游客数量“翻两番”,近三年均超过150万人次。据组织方统计,为期三天的第12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游客数量的激增将带动当地的消费,消费将带动经济的发展。由游客数量趋势可看出,波罗诞品牌经过10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诞会期间人定必山人海,游客数量的激增意味的消费的增长,对当地经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可从游客作为切入点,若因服务欠佳,游客体验差,对消费推动经济将造成一定影响,但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从“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资讯等方面进行完善,相信将带来莫大的经济效益。

1.3文化为载体下的经济发展

波罗诞是广州的民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民间祭奠,企拜,到现代成为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中间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国家一直倡导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氛围熏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波罗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并被纳入《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在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将增强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立,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用。这是南海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如南海神庙伴随海外贸易港口而存在,一直是港口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依托广州现有亿吨级吞吐量的国际化港口,继续夯实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加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南海神庙海丝传统与现代经济贸易精神前后传承,古今辉映。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南海神庙前所说:“中国的迅速发展正给瑞典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两国间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2波罗诞经济效益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

传统民俗的发展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的精髓。“波罗诞”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祭祀模式,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社会发展因素,才能促使一种文化创新,形成一种地方品牌经济活动。民俗祭祀活动是起源于地方民众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上,也需要适应地方的民众需求。民众对于活动关切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这种民俗活动在当地的需求程度。游客得知波罗诞的渠道从网络的占总人数的51.36%,从电视广播的占总人数的12.45%,从报纸杂志的占总人数的8.37%,从宣传广告牌的占总人数的13.13%,从朋友亲戚介绍的占总人数的6.71%,住在附近,所以熟悉占总人数的7.98%。游客从网络渠道得知的占的比例最大,说明网络于当代人而言有较高的影响力及普及面,若经济效益从该方面入手,相信将有一定借鉴意义。购买门票是游客必然的花销,而其次就是购买波罗诞吉祥物,如菠萝鸡、特制工艺品等,占总人数56.61%,最后便是美食摊档,如波罗粽等,占总人数55.35%。上述数据说明门票是游客们去波罗诞的必需品,要尽可能快捷多渠道购买到门票,消费者的体验提高,使波罗诞口碑更佳方可推动经济增长。此外,同理在特色纪念品购买方面,应开设预定,专门的网站及公众平台邮购等便捷服务,让更多足不出户的人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在民众的关切程度和消费额度的数据上,“波罗诞”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空间主要来源于一种当地信仰的需求和民俗品牌效应。传统民俗应该既要继承原有的文化精华,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促进民俗的创新,才能在现有的市场上,争取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品牌特色。由表3所示,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的占总人数的61.87%,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创新性的传统文化展厅的占总人数的14.30%,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节目表演的占总人数的13.03%,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波罗诞文化推广的占总人数的10.80%。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明显占比最大,若注入宴会元素,人们在观看传统祭祀活动后,便可欢聚一堂,除了从传统美食中增加大家的文化情感,宴会的摆设背后是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的购买,从而对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居民认为把“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支持者占总人数的84.53%,居民认为“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不支持者占总人数的15.47%。支持者居多,说明人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注入,在“互联网+”因素融入波罗诞中,除了可以方便人们的购买,更可以使民众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化魅力,由此深受熏陶,所以可行性很大。

3“波罗诞”的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地位

“波罗诞”已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节日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很多社会经济效益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利益与消费需求的驱动,从内在上对中国传统节日提出改革的要求,只有使中国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在保留其原有的深入的节日内涵的同时不竭创新,有效地将经济效益与文化节日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文化产业永葆活力与生机。

3.1打造市场品牌战略,实行“互联网+”

经营对“波罗诞”的产品,如“纪念品”、“工艺品”、“食品”等先进行类别分类,再进行“波罗鸡”喜气洋洋的形象包装,可采用手绘或漫画等多种形式。然后建立网购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可打造品牌App,人们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单特色产品,无需等候,足不出户便可直接寄送到家中,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人们的购买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南海届庙会除了保存原有的海丝、祈福等元素,还可增加了“互联网+”庙会活动。传统宴会与线上办事相结合,可扫描二维码或网上订购,即可完成电子门票及纪念品置办,在线虚构旅行,语音向导导览,阅读“吃、住、行、游、购、娱”相干资讯等便捷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智慧旅游相融合,扩大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对传统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为了扩大游客的参与面,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在形式上要紧扣年轻人“爱玩”的特点。对“波罗诞”的注入崭新的血液,如:筛选优秀的文化创意公司承办此届活动,让公司设计波罗诞的吉祥物,并制作成公仔,可供游客拍照。文创公司提供APP的线上地图,使游客出行更方便。多运用新媒体方式,吸引不同全体。如门票秒杀、门票朋友圈集赞免费送、与电视台合作,邀请知名主持人与群众互动,玩游戏赢取奖品等方式使大家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微信”,在南海神庙广场现场设置了公众号大屏幕,关注波罗诞公众平台,把自己游庙会的图,心情发到公众平台,可直接上墙,进行屏幕互动。此外,公众号上还有摇一摇、数钱等线上互动游戏中奖活动,吸引大家关注。还可以通过区内官方微博“@黄埔新闻中心”与广州市官方微博“@中国广州”联手宣传信息,进行直播等环节。波罗诞的创新性突破将为传统民俗节日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也对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推动当地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3.3以传统节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1传统节日建设的基本原则

文化自觉原则、传承创新原则、适度扶持原则。只有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取得事态的良性发展。

3.3.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首先,使群众逐步走向传统文化自觉。其次,创新发展传统节日现代化产业,改变传统的过节模式与思维,提升自信实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全面促进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最后,政府要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传统节日建设的管理力度;调动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保障体系。最终力争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波罗诞等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思增.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4):53-56.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6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从傣族传统体育的各种原因出发,说明了傣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价值及其演变发展的现状。其中,傣族“水文化”是产生这一文化异质性的核心因子,而民族体育则在文化的内涵与层次上充实和丰富了傣族“水文化”,二者在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的交互与共生中协调发展。

关键词:傣族;传统体育;水文化

在特定民族或地域中,传统节日具有凝聚民族情感、传承历史、延续和创造社会活力的功效。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研究傣族传统节日文化和特定节日文化衍生出来的传统体育,探寻傣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发展的特殊规律,既能让傣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的本质属性得到充分凸现,又能促进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傣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原因

2.1地理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2.1.1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

由于傣族人民居住在原始森林中,在沟渠或稻田边常常可以看到孔雀展翅开屏,翩翩起舞,加之傣族人民喜爱孔雀,把孔雀看成是美丽、善良和吉祥的象征,进而使人们面对着诱人情景,情不自禁地也模仿起孔雀那优美的舞姿,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傣族传统体育中著名的“孔雀舞”。作为傣族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据传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汉族派系和缅甸、泰国、老挝传入功法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傣族先辈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长期劳动、生活中模仿动物动作的影响,综合两者并加以想象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的实践不断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1.2人文社会环境的导向性作用

傣族人民生活中的丢包,人们生活中某种需求在体育活动中的满足,傣语称为“端麻管”,是集娱乐和传情求爱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早在明代就已在傣族地区盛行。起初,是为取悦于宣慰使召片领(傣族地区最高统治者)及文武百官而产生的单纯的娱乐活动。由于参与活动的都是闺中佳女和英俊青年伙子,这种活动逐渐演变为集娱乐和传情求爱于一体的活动而流传至今。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丢包活动已很少有自然环境的印记,更多的是傣族人民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因精神享受和追求的需要而形成的,并进而产生由娱人到传情的转变,这是特定的人文环境决定了其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意义而被赋予了新的人文内涵,成为傣族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

2.2原始宗教对德宏傣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2.2.1德宏傣族原始宗教舞蹈的产生

在崇拜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孕育了原始体育活动的雏形,人们通过想象以特定的动作,如模仿性的舞蹈来控制、影响向自然现象。这些经常性的、大负荷的、夸张的、富有激情的舞蹈和活动,客观上实践着体育的行为,实现着原始体育的功能。

2.2.2娱神慰神祭祖体育活动

在祭山、祭水、祭祖、祭树、祭林、祭寨等各种祭祀活动中,人们为了使神灵与人类和睦相处并福佑人类,人们按照自身的性格、想象和好恶设计了许多仪式和活动来取悦神灵。由此产生了以各种原始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宗教娱神慰神仪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活动本身的宗教因素和色彩逐渐淡化,文娱体育的因素的价值逐渐增强。

2.3“水文化”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水是世界的本原,人与动植物是水的衍生。傣族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灵与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合为一体,并且,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力量和宇宙秩序相互感应,从而达到天人和谐。这种遵循“互渗”规则的原始思维方式,明显带有“水文化”的价值取向。反映在体育表象上,就是观赏娱乐、修身养性而不是对抗与争斗。可以说,傣族体育是娱人与娱神兼顾、自娱与娱众统一。傣族的宗教是原始多神宗教崇拜与佛崇拜的复合,傣族体育就是在对日、月、水的自然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寨神”、“勐神”(意为坝子神)的地域保护神崇拜和对佛祖的崇拜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特质。

3.傣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傣族体育以柔美、细腻见长。多姿的手势、纤细的腰身、轻盈的体态,构成了一幅幅完美的“三道弯”造型,这使得傣族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更具静态的造型美。傣族的孔雀舞,它是模拟孔雀出巢、展翅高飞、觅踪捕食、寻泉戏水、浴身抖翅、蹦跳嬉戏、开屏比美等一系列动作,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就这样如此生动地将“力”与“智”、“情”与“意”水融于体育运动的形式里,是傣寨“水民族”体育文化独具一格的特色。除了力与智、情与意的契合,傣族体育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灵寄托。傣历新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至上,赛龙舟是年节里的最崇,傣族人民身穿节日盛装,欢聚在澜沧江、瑞丽江畔,举行龙舟赛。祈求保佑风平浪静,竞渡获胜,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丰收。泼水祝福、泼水传情,是傣族人民自由自在、平静安详、洒脱明朗的心理表露,是水的风格的升华。

4.傣族传统体育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体育中的神性逐渐退化,世俗性与娱乐性逐渐增强。龙舟竞渡借助泼水节的影响,逐渐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具有竞技者和观赏者互动效应的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丢包从泼水节和春节期间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传情达意的一种社交娱乐活动,发展为今天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特征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竞技项目。而作为傣族农耕稻作文化的一个生产礼仪――傣历新年泼水节,已由原来的生产祭祀活动演变为今天影响较大的、娱乐性和参与性较强的、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盛大的民族节日。

5.当代傣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5.1傣族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把握发展变化的限度,弃其糟粕、保留精华。对弘扬傣族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傣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资源,应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5.2傣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傣族传统体育表现出动作节奏感强、讲究防守的特点,将力与美、情与意交融于体育活动当中,具有细腻、含蓄、祥和的文化特质,是傣族“水民族”体育文化独具一格的特色。

5.3几乎所有的傣族传统节日都伴有体育活动为在傣族地区全面而有效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将会促成以节日体育活动做为周期的群众性活动。

6.结论

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和傣族文化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产生了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水民族”的体育文化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傣族地区以节日体育活动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兴盛。对包括傣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2] 王子华.《云南民族节日的起源、传承与表达》,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

[3] 李延超,饶远.《傣族体育与“水文化”缘由探析》,载《体育科学》,2006年第4期

[5] 王慧勇.《傣族“嘎佯”舞的体育美》[J].沧桑,2007,(3)

[6] 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