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哲学基础 方法论
纵观比较教育的发展史,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比较教育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19世纪末哲学思潮的兴盛,比较教育方法论的萌芽也埋下了哲学的种子。其中,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比较教育方法论都有着其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堪称是在哲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开出的几朵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生命之花”。下面,具体探讨这几朵“生命之花”及其与“土壤”之间的关系,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同仁为比较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更添几树“新枝”。
一、实证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论
1.实证主义哲学概况介绍
在所有的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里,实证主义无疑是最早运用于比较教育实践之中的。当时英法等国正初步发展实证主义学科,而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基于之前的认识,制定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准则。他强调使用自然科学方法论来建立“实证的社会科学”,认定其主要的任务是“要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1]他又提出:“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从那些以往社会现象中寻找,而不能从那些个人意志状况中去挖掘。”“必须区分事物的原因和它所实现的功能,而且应把原因问题放在功能的前面去考察。”[2]两项准则确立并推广之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红极一时。
与此同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教育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在那个时代里,生命力最强的莫过于实证主义了。由此,实证主义的特点很快与比较教育领域融合。很快,一大批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成为实证主义的忠实拥趸,这其中更是不乏安得森、胡森、诺亚和埃克斯坦这样的比较教育名家。[3]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开始风靡全球。
2.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作为那个时代里的“一枝独秀”,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首先,通过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目的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寻求各国教育的普遍规律,在于揭示各国教育的普世价值。其次,持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比较教育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大都主张采用量化法,他们认为,唯有如此,方能保证研究的效能。由此,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开始纷纷通过以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揭示命题的经验基础,以此获取真理。[4]可以说,实证主义在比较教育的历史舞台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其利弊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人文主义思潮与人文主义方法论
1.人文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实证主义风靡后的19世纪末,人文主义学派开始进行反击。这其中以狄尔泰为代表。狄尔泰在《精神科学导论》中提出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区别,并指出:“前者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是僵死的、无意识的,研究的目标是要找出自然界物体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偶然性和意义;后者研究具有历史性和目的性的人类行为及其精神活动。由于人的自由意志,它是独特的,偶然的,所以人类行为既无规律,也无法预测。”[5]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方法论最看重的就是“理解”二字,并把“理解”理论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贯穿了整个人文主义的始终。“理解”理论即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
2.人文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人文主义曾经在比较教育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其治学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知识进行研究,而是对知识进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属于个人的,[6]并无规律可供推广。一般来说,人文主义者比较注重历史分析,他们通常将历史情境置于一个更高的位置,要理解教育,首先就要理解历史情境。相比于其他一些教育因素,更让人文主义者关心的是人的本身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国际社会和平,以及防止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偏狭的地方主义倾向等方面的作用更值得看重。[7]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1.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初见端倪。其起始于欧美,以工业社会为背景,以批判否定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多元、否定中心和等级、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崇尚差异、推崇创造、[8]去掉本质和必然。其萌芽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2.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一般说来,比较教育研究者更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现象,如学生个体、个别学校等的教育问题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与比较教育融合后,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这在比较教育的历史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这种尝试,一方面肯定了比较教育自身研究范式的文化多元性,另一方面,针对某一具体文化背景中的教育问题,它能进行深度研究,还能防止用单一理论文本解释不同地域的平面化分析现象,最终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自身方法论的科学性发展。[9]
这即是说,后现代教育理论虽然未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在比较教育等众多领域内却早已经出现了采用后现代主义方法进行的论述,且数目之繁、类型之众,皆有迹可循。而后现代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应用与发展,与其能促进比较教育众多因素的迁衍也密不可分。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理论之外,还有很多哲学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比较教育的发展有了哲学上的依据,比如,相对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等。这些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均丰满了比较教育的哲学理论羽翼,充实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框架,为比较教育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法]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3.
[3][4]Philip G.Altabach,Gail P.Kelly.New Aproache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M].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73,85-86.
[5][6]于杨,张贵新.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6,(9).
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2
论文题目:现代语境下自觉消解类人学本质的第一人――论施蒂纳哲学及其重要价值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思想家从不同维度对现代技术世界所呈现的世界图景进行了思考。“装置范式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 (albea borgmann)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背景下,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角对现代技术所引发的超现实现象进行思考的理论成果,这一思想与前人和他人相比,对人类思想史有着原创性贡献。对这一问题的厘清,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技术政策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从哲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出发,才有可能理解他的理论,不明了一个哲学家所面临“问题情境”,是不可能理解他的理论的…。阿尔伯特·伯格曼敏锐而深刻地意识到现代技术所引起的危机——超现实,这就是他的“问题情境”,他的旨趣和目标就在于通过对技术现象的分析,达到对技术的形而上认识,进而通过“哲学的训练”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意识,使技术哲学真正服务于社会。
具体来说,“装置范式论”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聚焦物和聚焦实践:现象学技术哲学的新成果
伯格曼的著作《技术与当代生活的特点》既是批评的,又是建设性的,在建设性的观点的具体展开中最突出的、最卓著的贡献是聚焦物与聚焦实践引。
“聚焦物和聚焦实践”思想是伯格曼对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是指由经验技术制作和生产的人造物,可以看作是世界的会集地,看作是盛装天地神人的容器,传统意义上的事物在含义上总是一种“多于”,它们比单纯分离的个别事实更多。只要经过认真地反思,就会发现一个个表面上看似孤立和分离的事物其实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向性”,与世界的诸要素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伯格曼不仅提出了聚焦物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思想相似,而且还进一步提出“聚焦实践”思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其强调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现,体现了一个行动主义者(activist)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形而上思考与经验的结合。
伯格曼描述“聚焦物”(focal things)、“中心事物”(centering things)或“聚焦现实”(focal reaity),是指“我们所遭遇的那些事物,它们 自然而然地吸引我们身心关注,并且占据我们生活的中心地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威仪、与世界相联结以及起中心作用的力量,是聚焦物的标志。然而,它们不是可以得到什么东西的凭证。聚焦物证明它们本身是正当有理的。描述它们和回想它们都是一样的。”伯格曼认为,“聚焦物”是指一个会聚它所处环境中各种 自然、文化和历史关系的事物 。
“聚焦物是谦卑的和分散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把握技术,聚焦物就会在技术之中获得它的辉煌。”伯格曼对“聚焦物”的理解在两个方面超越了海德格尔,首先,伯格曼认为,海德格尔的桥、壶和寺庙实际上都是聚焦物,比如寺庙,不仅是它所处世界的意义中心,而且对整个世界的起源和建造、世界的本质和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有定向力量,只不过在海德格尔那里称作“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统一。伯格曼认为,海德格尔的建议和做法——为了面向聚焦物我们不得不挑选出前技术时代的“飞地”如鞋子或寺庙——会误导人使人沮丧,因为绝大部分从现代技术之中得到舒适和方便的人并不乐意回到传统中去传统事物或聚焦物在现代技术情景中获得了新的意义。第二,伯格曼的“实践的转向,转向‘聚焦物’社会的 ,然后是政治的方面”。 5 伯格曼认为虽然海德格尔在描述“壶”时在四重整体中给“终有一死者”留下了位置,但我们基本上看不到握“壶”的手,看不到 “壶”的倾倒所发生的社会情景 ,伯格曼认 为“聚焦物只有在人类的实践之中才能得到繁荣兴旺。”
2 技术信息与现实关系的思考: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新视角
在2003年由罗伯特 ·c·斯卡夫和沃 ·德塞克(robea c.schafff and val dusek)主编的《技术哲学 :技术的条件文选》(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an anthology)一书中,专门收录了伯格曼的《世纪之交的信息与现实》一文,表明了技术信息观点的提出在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techn62002年秋季刊登 了一组 文章,对伯格曼 1999年出版的《贴近现实:千年之交信息的本质》做了评介。这就充分表明 :如果说“装置范式”是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基石,其所涉及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伯格曼称之为“哲学的任务”,那么这一任务在当今的技术社会中的最有影响力的视角,则是他对信息技术所引起的技术信息的关注所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是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新视角。
phil mullins在《介绍:对贴近现实的把握》(introduction:getting a grip on holding on to reality)一文 意强调了伯格曼的关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 目前“装置范式”最有影响力的视角。phil mullins认为《贴近现实》是一个呼唤自然、文化和技术信息重新平衡的著作伯格曼的新作对技术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不仅在于他讨论了三种类型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他讨论了信息时代的意义问题。
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人们多视角、多维度地思考,伯格曼基于技术信息对人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技术信息与现实的关系维度进行了思考,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从他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试图提供问题的答案,以引起哲学界和公众的关注。
伯格曼对信息技术所引起的技术信息的反思,汲取了埃吕尔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受到其启发,在经验转向的背景下,做 了自己的原创性贡献。埃吕尔从总体上看待技术,将技术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作为整体的技术究竟是何种意义与何种形式上的环境,埃吕尔没有阐明也是无法阐明的。伯格曼已经脱离了经典的技术哲学家从总体上看待技术的传统,他反对把技术作为统一的整体现象,认为不可能对整体的技术作出复杂的判断,伯格曼重视对具体的技术和技术人工物进行分析,力图把技术哲学建立在对技术实践的充分的可信赖的经验描述的基础上,埃吕尔的环境的划分强调的是技术的整体影响,强调的是宏观的层面,是技术的整个的外在影响,是经典的技术哲学的研究风格,而伯格曼从信息与现实的关系,尤其对技术信息与现实的关系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信息技术的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力图把对技术的分析建立在经验描述的基础之上,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研究新视角的理论成果。
3 后现代现实主义:实用主义隐含影响的新设想
美国技术哲学家伯格曼扬弃了前人的观点,尤其是芒福德的建设性思想,创造性提出了后现代现实主义的观点。伯格曼认为,我们必须大胆走到大干世界,发现它的界标,审视它的特点。我们应互相分享我们的发现,不再无尽无休地淡论什么手册与指南了¨4j。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超现代主义令人分心与使人衰弱的力量呢?既然我们都与现在确立超现代文化的基本措施有牵连,只有富有远见的共同行动,才能够扭转流行的趋势。但应该有什么具体行动呢?无论如何,一般不能用阻止或禁止的办法对待超现代主义,而应用一种真正的可供替代的解决方法去应对。在有限的世界,对一事一物的热心关注,会限制纵情于另一事一物。我打算把献身于正确的另一选择称为后现代现实主义。它的方针是接受后现代批评的教训,解决后现代语境的意义含糊,采取坚韧态度,为建立以共同庆祝活动为中心的公共秩序而努力。凡能激扬这种态度并且提供庆祝活动中心的,就是现实 。其正在形成的特点是焦点的现实主义 、忍耐的活力和共同的庆祝。
伯格曼之所以能提出后现代现实主义的理论目标,并提出了行动主义的纲领,发展聚焦技术保护聚焦物和聚焦实践,并提出了在不同的国家其聚焦物和聚焦实践是不同的,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实用主义技术观的隐含影响。从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看,技术是为了社会中的运用,技术不能脱离社会的层面,技术是社会中的技术,不能离开社会而对技术进行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和意识形态的先验批判,而要对具体技术进行分析。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 它是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美国哲学。伯格曼之所以提出聚焦实践、后现代现实主义观点,其原因就在于此。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实践和行动。被公认为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将建立以实践和过程为核心的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主旋律。在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之后,詹姆士继续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帜并走向彻底的经验主义。他曾对实用主义的方法作过如下概括:“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必须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u6 这里,詹姆士的“确定方向的态度”就是指如何采取行动。实用主义的方法就是行动方法。实用主义到了杜威则以消除各种二元对立,建立一种以人的生活、行动、实践为核心而贯通心物主客的哲学为己任。杜威以经验作为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一种行动和实践,表现出行动哲学和实践哲学乃至过程哲学的特点。
4 结束语
“装置范式论”是现象学技术哲学在经验转向背景下,对现代技术所造成的超现实现象的哲学思考,对现象学的技术哲学和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都做出了自己的原创性贡献。
我们还可以看出,伯格曼试图超越传统的乌托邦与敌托邦,而切实地为现代技术的发展提供思想的选择,可以认为,他的技术哲学思想是对人文传统技术哲学的一种超越,是在走向技术控制主义,是经验转向的现象学技术哲学,是通过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达到对技术现象的寻根究底,实现人类对技术现象的正确认识,从而指导人们实现技术的改革,使人类行为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参考文献:
[1]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eric higgs,andrew“ght,david strong.technology and the goodlife?[c].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oo0.
[3]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albert borgmann.crossing the postmodem divide[m].chicagoan d lo 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london 1992.
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写作教学内容 知识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依赖于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几个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多元化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是被赋予的、归属性的,因此也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后现代主义在知识观上,反对现代元叙事,强调知识的个人化、境域化、建构性;在课程观上,认为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机遇,是学生的生成与创造过程,强调开放性、多元性、内在性。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的多元化。
首先,是写作题材知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日益变得丰富和多姿多彩。中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师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的知识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在社会,各种报刊杂志各种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完全把中学生卷入一个无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学生已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中学生作文题材变得异常丰富。试看以下一些作文题就可略知一二:《网为何物,恐龙飞舞》、《向前看向钱看》、《搞笑课堂One And Two》、《老师们的兵器谱》、《老鼠夫妇西行记》、《一个太空人的遭遇》。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尽可能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们的某些见识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因此,作文教学中题材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是写作语言知识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力图对基础主义的颠覆,对主流话语的颠覆。这一颠覆解放了边缘的、被压倒的话语,使“他者”走上了舞台,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德里达主张“撒播”和“延异”,利奥塔高呼“向统一性开战”。后现代主义主张一切人的声音。后现代主义对话语霸权的颠覆,形成写作语言知识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对生活广泛关注,对知识不断获取,加之电影电视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语言。中学生迫不急待地应用到作文中来。如“美眉”“菜鸟”、“大虾”、“灌水”、“顶”、“7456”,等等。这种网络语言经常性被学生应用到作文中来,虽然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作文中依然屡见不鲜。再加作文中英语语言的夹杂,文言文语言的夹杂,中学生作文语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出的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中,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态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经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经验充满思考,能够产生智慧。因此,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学生在校的经验之中。泰勒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所处的环境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 “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泰勒认为,教师需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与情境发生交互作用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那类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认为学生个人的写作学习经验是复杂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学生的经验不仅仅是外显的行动,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仅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动性、多样化的特征。
其次,经验产生于生态化的背景,这些生态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难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隐蔽课程的影响。因此,经验的产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类似“混沌”的状态,其规律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
再次,相对于既定目标而言,经验可能是负向的,它会抵制目标的贯彻。在后现代社会,社会民主化,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作文立意表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常见的议论文中,学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学生认为自己身正,近墨也没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门”,学生认为到鲁班门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生们在作文中思古抒怀,品评古人,点拨名人。这些都是产生于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学生任由自己的思维奔驰在写作内容的原野上。
三、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由学生在学校所从事的各种学习活动所构成的,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活动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析;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现写作相关的知识、感受了生活意义,由此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反思与体验,达到写作经验的生成。写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能够心驰神游,思想自由,获得写作的最佳灵感。写作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往往给学生个体带来写作上的启发,客观上促使了写作内容的生成。
总之,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差异、多元、以及创造性、开放性等,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被动、统一接受、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等现状,在知识、经验、活动等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194.
[3]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6.
[4]勒于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1-192.
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游戏性;游戏主义
一、后现代语境
杰姆逊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以现实主义为典型特征;第二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以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第三阶段通常被称为后期资本主义或者称为媒介资本主义,文化上以后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①这一时期,普遍认为是从二战后开始的。其大体的社会背景是西方国家政治危机相对缓和,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商品行为构成整个社会秩序运行的内在逻辑和规则,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迅速发展。
在今天看来,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不仅表现在各种哲学社会学著作中,而且也表现在各种大众传播和日常生活方式中,形成一种对于生活独特的体验方式、认知方式,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从而使今天“成为一个现代之后的时代”。
后现代文化是与当代社会高度的商品化和高度媒介化联系在一起的。杰姆逊说过: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②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到各种文化艺术的创作无不渗透着资本主义的逻辑。文化作为消费品从文化原有的神秘地势走了下来,雅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被打破,艺术品成为供大众消费的一种手段。商品的逻辑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将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们不再用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或本杰明所谓的“韵味”等标准来评价和要求艺术作品,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些恰恰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
后现代性文化是整个后现代文化的主体。后现代性文化的根本属性是一种以文化的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它以其娱乐性,可消费型来吸引受众,通过受众的间接购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商品是一种简单化的、平面的、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不附带任何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所具有的任何社会的和哲学的功用和价值,消费是其惟一目的。任何偏离消费这一目的的属性都会扩展这种消费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都会影响其商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后现代性文化有时是反美学、反个性、反严肃的。
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利奥塔德说过,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等。它用价值颠倒、视点移位、规范瓦解、种类混淆等修辞手段来消解常规的秩序,进而表明自己的不确定性;它利用反讽、玩笑等手段打击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消解看似崇高其实可笑的价值系统,虽然后现代主义本身没有准备好取而代之的新的价值标准及其阐释系统。
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其实有时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往往互相渗透在一起。从外表看,后现代性对于文化深度的放弃源自于一种商业目的,而后现代主义出自于一种哲学动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崇高感、责任感的消解和背叛。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感情等在传统艺术中被认同的价值倾向性在后现代这里一文不值,取而代之的是世俗梦幻和文化游戏等一些虚无的东西。
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密不可分性在电影中表现的格外典型,作为商品和商业运作客体的电影一方面不再把过多的艺术责任加载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电影的创作主体的哲学理念特别是艺术哲学的理念决定了电影中对传统的消解或对既成秩序的颠覆和反叛的因素不断涌现。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认同、互不矛盾的,甚至奇妙地统一在一起,其契合点就是承载着创作主体艺术理念的电影产品成功地占领了市场。从第一个方面讲,创作者更多的开始放弃对于艺术救赎力量的追求,将艺术的美感更多的上升到形式审美的层面上;而与此同时,彻底的趣味主义降低为制造为更多受众接受的纯粹娱乐消遣电影所做的努力。于是前者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趋向,而后者便呈现为一种后现代性的消费趣味。电影学者崔子恩把前者称为电影之游戏主义,我们不妨把后者称为电影之游戏性。
二、电影的游戏性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电影开始从政治教化的套路中解放出来的那一刻起,中国电影开始轻装上阵;随着大量港台娱乐电影的入侵,20世纪80年代的国人开始学会享用娱乐电影所带来的乐趣,而一批电影创作者也开始意识到电影背后的工业背景,开始意识到电影商业运作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回报,于是中国以娱乐和纯粹消费为目的的电影应运而生。从最早的《古墓奇山》到第五代导演插手创作的《代号美洲豹》,到《大话西游》再到《三枪拍案惊奇》,中国电影的“思想包袱”越走越轻,到今天,人们已经不再希望从电影中辨别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不希望从电影中获得一种救赎和解脱,电影名正言顺地成为一种游戏。它消除了时间感,排除了历史意识,同时也割断了与世界的真实性联系,而成为一种自律的体系和自我封闭的游戏文本。
在这样一个视听化的游戏中,一切现实世界中的冲突和矛盾被转化为以人为的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具有先在的因果逻辑的戏剧性矛盾,使社会与历史的经验简化为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戏剧性格局,并通过主人公来处理现实困境,为观众组织一种封闭在文本之内的幸福体验。在影片《少林足球》中,周星驰扮演的角色担当起拯救少林功夫和拯救中国足球的历史使命时,最具有视觉吸引力的中国功夫和足球运动早已经被先在地结合在一起,这两者结合的理由很简单――好玩。在影片的叙事中,主人公按照观众的观赏经验完成了从克服困难、组建球队、演练球技到最终战胜敌手的过程,最终观赏者在结尾获得了心理认同和压抑释放――观众对中国功夫的心理崇尚和对中国足球现实状况的不满。在两个小时的观赏时间里,观众在电脑特技编织出的视觉奇观面前获得了认同和释放。 可见,现代电影观众对电影的观看已经由一种仪式化的政治行为或文化行为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消费,类似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的满足行为,这种电影的游戏性体现在它的“游戏原理”之上。它和游戏、特别是电子游戏一样,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转,看电影于是变成了玩电影。
三、电影之游戏主义
后现代文化是商品经济的直接产物,通过文化游戏来谋取暴利,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是对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和存在方式的话语表达。
中国电影一直高扬着“人文主义”的大旗,这面大旗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风雨飘摇,价值体系开始大幅度地移位,永恒的真理开始变的“暂时”。艺术家发现,所有对于世界及其秩序的认识和解释都是人为的,都是有某种先在的意识形态的动机的。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世界、一个本原的世界,而是一个进入主体的客体、一个完整世界的一部分;而即便是这一部分,也是“被我们符号化的,后知后觉的”③。
基于此,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电影,利用自身合法化的影像系统构建了与自身生存密不可分的社会和文化网的合法性的对抗。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顽主》,第一次对光怪陆离的现实作了玩世不恭的解释。影片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受众在对这些进行一种嘲讽的同时,对自身生存的状态也进行了反思,进而那种历史的神圣感随着哄然的笑声化为泡影、荡然无存。《三毛从军记》同样采用大量的反讽、戏拟、戏仿和元叙事等解构手法,对战争、英雄作了重新的解释,甚至对电影本身也作了重新解释,从而暴露了这些解释的非必然性和非真实性。
电影意识和理念中对深度和严肃的拆分直接导致了后现代电影中大量的对于叙事进行解构和重组的影片的出现,而这些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几乎成了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名词,因为中国独特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中国电影的解构更多的、更大程度上发生在电影本体的范围内,而不是电影的艺术或哲学层面上。很多艺术家追寻的是简单的或者说并没有太多内容的题旨和具有“色彩性”的艺术形式的结合。虽然并没有人过多指责这类影片的形式主义倾向,但是,几乎所有的评论家、能够顺利读解影片的精英观众群,甚至创作者本身都意识到这种电影的游戏主义倾向。娄烨的《苏州河》可以看做是这类电影的一个经典范本。《苏州河》的原始影像文本很简单,就是发生在一个为情而死的“美人鱼”与城市青年身上的爱情童话,这个悲剧被赋予的典型意义便是“执著于爱情”。娄烨为了把游戏玩下去,于是构建了一个与这个童话互为影射的新的线索,在这个新的线索中,仍然选用了美人鱼的扮演者担任现代版爱情故事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变成了一个手持摄像机的始终未露面的青年,他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故事赋予他的――他是一个专为别人摄影并以此为生的人,另一个任务是导演(在这个特殊的作品中,也可以成为隐含的叙事者)所赋予他的――影片所有的画外音全部出自他口,而影片所有的影像也来自“他”所“拍摄的素材”,他成了故事的见证人、影片的叙事者。女主角与其进行的交流全部是面对“他”所持的摄像机镜头,这样,观众被毫不商量地拉入了影片,当女主角将所有的怨言和责问抛向男主角时,银幕前的观众成了真正的“受审者”。后来构建的叙事线索似乎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它包含着凶杀案、绑架等所有都市片中经常能见到的元素,使影色的灰暗更加严重,于是童话的美在对比之下更是不言而喻。既然是游戏,就不能将两条线索简单地陈列在一起,对于两条线索的联系的表达,娄烨除了让一个演员担任两个角色外,还让童话中的男主角贯穿童话和现实之中,更让现实之中的角色见证甚至经历童话中人物的体验。
电影之游戏性与电影之游戏主义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本来它们都是在资本和商品驱动下的两驾马车,只不过一主一骈。“受到商品逻辑的支配,后现代文化为大众允诺了一种文化的解放,他兴高采烈地抛弃了由那些意义、信念、价值强加给人们的负重,用一种能够逃脱惩罚的游戏方式,清扫着文化垃圾的同时……为欢乐的平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④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刻薄,也许并不适用于对许多优秀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进行描述。电影之游戏主义对于“现代性”的解构、消解甚至否定必然会诞生出新的与“现代”互异的元素,而这种元素毫无疑问会融合到下一轮回的“现代性”回归的大潮中。
注释:
①②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1页。
③ 罗锣:《爱情的神话与光影的世界》,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后现代哲学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视觉诗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认为视觉诗已经超越了其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并在将来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
一、前言
美国在经历了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终于迎来了经济的繁荣与昌盛,这也造就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和价值观念的双重性的体现。一方面社会化的发展要求人们非个人化的表现,要求其奉守科学性、理性、统一性及绝对性的原则;而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在反思了生存危机后的对人类本性的寻求,而这正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
二、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诗歌秉承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典型特征。从形式上看,反对传统诗歌的同一性和格式化,倡导创造性和个性化;从内容上看,反对其内容的深度化和复杂化,强调诗歌的内容应反映生活的本能特征,使其平面化;从哲理性来看,它主要表现出徘徊于批判与反思之间的非理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诗歌更注重语言的概念及其自我关联符号的建构关系,它强调诗歌只能去体验,而不能去解读;强调艺术的平民化,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这种标准下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就导致了表达方式上的直接化,甚至以刺激感官的辅助手段来达到体验的要求,这只有通过语言和文本的排印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多数后现代主义诗歌呈现出平民化和平淡化的特征,后现代主义诗人崇尚自己的平民身份,愿意栖身与百姓之中,关心他们所关心的事物,表达他们想表达的思想,因此在其诗歌中没有歌功颂德,只有从个体眼中看到的客观世界,所以有些诗歌免不了带有片段性和迷离性的色彩,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而在这里人们把自己主观的意识和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展示于人前。这也造成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典型特征,各种新的诗歌思想、形式和题材争先亮相,而视觉诗就是极具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诗歌题材。
三、视觉诗的文体特征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人性回归
视觉诗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诗歌形式,它们不是某个特定诗歌派别的名称,而是具有同一文体形式的几种诗歌题材的总称。本文把通过语言或符号的排列组合,从视觉上呈现出其文字内容要表达意义的诗歌都列为“视觉诗”,也常被称为“形体诗”。在其诗歌中形成的视觉印象既包括大自然中存在的客观事物,也包含人的思想感情中主观的意向和经验等。这种印象形成一种符号标记,以空间布局的形式冲击着人的视觉联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起到“形助意”的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诗人Court Smith的“Dove’s Song”:
“Cast away your arms/Dress for peace/Wrap in nat-
ure’s cloak.”
从诗歌的本身来看,让人有一种断裂的感觉,上下句之间毫无关联,甚至连主语都没有,很难找到诗歌的主题,这完全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片段性和迷离性的色彩。但是当看到以字符形成的视觉图像时,诗歌的主题就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把鸽子的形象化作为主语插入到诗歌中时,其意义也一目了然,“Dove, cast away your arms, dress for peace, wrap in nature’s cloak”, 反映了人们对于和平及大自然向往的意愿,这首诗歌是视觉诗“由形助意”的典范。
因此,视觉诗要成为好的诗歌,必须使其三度空间内的绘画性紧密的联系于诗歌的文字,体现出其内涵或背景知识,或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意义。如果造型只是把文字排成某种形状,重复文字描述的内容,则是毫无意义的视觉诗,这也是为什么视觉诗产生以来备受争议的原因。因此在视觉诗的创作过程中,应该追寻后现代主义的足迹,在适当的情境中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作品,使知识和教育?A神秘性平民化、简单化。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形式的力量不亚于内容,对于表现内容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好的视觉诗应该在直观的体现人们对外界的情感体验同时,又不失其美学价值。
四、结语
视觉诗是一种跨艺术、跨学科的实践行为,是语言意向化的表达形式。从文体学的角度看视觉诗,既包含诗歌形状的变异,符号的横纵组合,又体现了人类对于本性回归的追求,形式主义与复杂关系不会出现在其中,因为人们更热衷于与外界的自然、简单的关系,这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题。
参考文献:
[1]何功杰. 漫话形体诗——英语诗苑探胜拾贝[J];名作欣赏;200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