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课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23-02

一、初中化学复习课程的类型研究

复习课程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总体来说,可分为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学期复习和总复习。

1.平时复习

平时复习是伴随着日常学习而进行的一种经常性复习,也是复习教学中最基础的复习。它不但可以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展开复习,还可以进行周期性的复习检测。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利用一部分时间检查学生的复习状况,或者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一下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的课程。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新课程教学中,经常性复习表现为新旧知识的结合,联系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分析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教师通常可以借助课堂提问,课堂总结等形式进行及时的复习,有效地将讲过的内容系统化。

2.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就是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学习了一定内容后的复习,往往是一个单元结束或者是一个章节结束时,所进行的阶段复习。阶段复习涵盖了较多的内容,所以安排的课时也应当增加。主要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地突出单元或是章节的重难点内容。阶段性复习不能重复所学内容,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深化。每个单元或是章节往往都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知识体系,在阶段性复习中就要将学过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阶段复习内容比较集中,所以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树”,在复习课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等。阶段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复习课要更多地介绍方法,去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鼓励学生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3.学期复习

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末针对学期内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复习,涵盖了整个学期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地梳理整本教材的知识,不只是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巩固,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期复习范围较广,内容较多,知识体系分支也比较复杂,复习课程教学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分清主次又全面覆盖知识点,多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4.学科总复习

学科总复习是初中阶段整个化学学科的复习,是阶段化学课程全部完成后所进行的总结性复习。学科总复习往往关系到学生升学,所以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总复习要全面落实初中化学教学既定的教学目标,保证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提升。总复习涵盖初中阶段全部的化学内容,除了整体梳理外,还要注重知识重难点的延伸和应用,不能只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思考,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的解决问题。总复习可以从专题、综合和细节三个方面下手,统观全局进行专题训练,每个专题要进行细节的重难点强化,最终综合起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提高教师复习课程的教学意识

复习课教学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授课教学,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练习课,机械的重复知识和大量的联系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复习课首先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全新的设计,如何将所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习方法上去提升才是复习课的关键。比如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根据颜色猜测是什么物质。光靠生硬的记忆很难全部掌握,但是发现其中一些潜在的联系,就能够大大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蓝色的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铜或硫酸铜,这两种物质都属于铜的无机化合物。根据这个特点,学生可以很快的记忆。另外,白色的固体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等,也就可以粗略的记忆与钙的化合物大多是白色固体,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再重点记忆,反而更容易记住。利用这样的内在联系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重复知识点更加有效。

2.增强学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

由于复习课通常都是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新鲜感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复习课上也没有过多的准备,即使教师重新备课也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比如在复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让同学回忆正式上课时的实验现象和过程。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氧化铁粉末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加热后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根据当时的实验现象自己写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要积极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回忆和反思是很好地复习材料,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地思考和回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有纲可依;有纲必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97-02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前已经顺利实施了九年(2007年―2015年),是我省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既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着眼点是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应具有的水平,虽然只记等级,分数不计入高考,但是普通考生需要全部达C(及格),才能参加高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获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不仅是面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同学的一个问题,更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虽然2015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已经结束,但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引导未来,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理解和认识。

一、认真研究考试真题和《考试说明》,关注近几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连贯性和变化性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实施的八年时间中,2007年和2008年是一个过渡期(07、08年虽然为23题,但分为必选题17题和选做题6题,选修1《化学与生活》为18分+10分)2009年至今这七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题型、知识点和分值分布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选择题为23题69分,选修1为15分),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体现了基础性,有些知识点每年都在出现,出现的频率较高,分析近六年来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在23道选择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题、化学实验小题、阿伏伽德罗常数题、物质的分类、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某种具体的有机物的性质、无机化学、化学用语等12个知识点连续7年都在出现,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核素、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5个知识点出现过6次,“四同”出现过5次,“高分子化合物”出现过3次,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小题出现过2次。在六年来的无机化学推断题中分别考到下列知识点:09年考查内容是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0年为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1年为铜、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年为铜、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3年为钠、铝、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4年为钠、氯、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5年为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每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也会出现变化,例如:对比14和15年的《考试说明》可以发现1、“测试内容和要求”保持稳定,稍有调整,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有:(1)将“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明确为“简单实验”;将“知道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关系”中的“知道主族元素”改为“了解短周期元素”;将“能列举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中的“能列举”明确为“知道”;(2)删除“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提高要求的有:①将“乙醇的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等性质”、“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要求由“知道”(A)改为“了解”(B);将“乙酸的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等性质” 的要求由“知道”(A)改为“了解”(B),并增加体验性测试要求Ⅰ;(4)降低要求的有: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要求由“了解”(B)改为“知道”(A),删除“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性测试要求Ⅰ。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的变化。

总之,分析学业水平测试的真题和《考试说明》,我们发现学业水平测试还是有纲可依的。

二、“有纲必依”------注重基础,讲究方法。

在明确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点和内容后,我们在复习就要做到“有纲必依”,参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条目,抓住知识主体,同时也应注意知识的“边角”防止知识缺漏。我们在复习时,如果能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的复习要求,结合历年来的学测真题,并不断拓展和延伸,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重复习内容的全面,不超测试说明要求,注重基础

抓常规教学,落实双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课本,落实双基,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只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那就不怕试题的千变万化了。因此,要用好课本、培养能力,以求不变应万变,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落实,用好化学教科书,把化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同时注意根据“有纲可依、有纲必依”的原则,注重基础,不超纲,不遗漏。例如:在某份学测试卷中,考到黄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铜和_____,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实际上这个知识点在必修1中和选修1中都同时出现过,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复习时要注意全面。

2、注重总结归纳,勾画“化学概念地图”

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阶段性知识点的总结。化学学科可以理解为半个文科和半个理科,需要理解的内容有,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也很多,比较烦琐,如果只是一股脑的老师讲,不知道分类总结,多了往往有知识难以运用,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听听都会,一做就错”。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复习阶段中注重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勾画出“化学地图”,学生在答题时就会有针对性的去自己的大脑知识储备中寻找答案要点,在考试是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例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按照单质、氧化物、碱(酸)、盐的顺序进行知识复习,然后让学生画出物质转换关系图,书写对应的方程式(对于特殊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要求学生背下系数,如:铝、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的三个唯一、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转化),并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要进行归纳,如状态,颜色,气味、溶解度等,注意从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多角度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生推理的直观性和逻辑性,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中的无机化学知识的题目和二卷中的框图推断题。

3、注重过程方法,增强答题规范性

答题过程中的文字符号表达是否规范、严谨,审题是否细致都决定着答题的准确性。在复习教学中,必须从严要求,把好三关:即(1)文字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与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逐步做到词到意出;(2)化学用语关。化学用语应用要准确、规范、严谨,包括能规范、正确地写出中学化学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甚至单位符号等;(3)审题关。要从平时的练习开始做起,培养学生的正确审题方法,要求学生审题时选准切入点,注意关键词,不断通过专项审题训练来提高审题能力,包括提高审题的速度、审题的准确性。复习教学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包括两层含义:(1)注重知识与技能复习的过程与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2)注重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以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特别是注重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题的解题效率、一般题的思维效率,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思路。教学时课堂上应增加板演,教师规范书写,并适当让学生板演,对课后作业有针对地讲解和纠错。复习中要把概念的掌握与解题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解题前的思考,解题中的科学推理,解题后的认真反思,认真体会解题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内化成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

4、“抓两头促中间”----加强临界生的帮助和指导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加强习题选取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往往是以高考升学为教学目标,高中化学习题课的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了题海战术的沿袭,教师在进行习题课教学过程中过于盲目,缺乏目的性,在选取化学习题时往往是简单地从一些课外资料上挪用,在选取相应的化学习题时并没有对习题进行深入分析.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重题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化学习题课教学时既要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让学生全面的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选取习题课习题时要精,要有目的性地去选择习题,有针对性的去选择习题,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根据选取最适合的习题,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教学时间,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铁及其化合物》习题课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章节的知识要点“铁的化学性质:铁与非金属的反应,铁与水的反应,铁与酸的反应,铁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二价铁与三价铁:相互转换,检验方法”,如针对铁与酸的化学反应从而设计习题: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A.Ag B.Cu C.Al D.Fe

将一瓶稀硫酸分成三等份,分别跟等质量的铝、铁、锌反应后,三种金属都有剩余,且剩余金属的质量为铝>铁>锌,如生成的H2质量分别为a、b、c,则其间关系是( ).

A.a>b>c B.a=b=c

C.c>b>a D.b>c>a

二、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思维

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一言堂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时依旧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化学习题课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学是一项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结合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教师教,学生看甚至是学生不学,这样是无法完成教学过程的,是无法发挥出教学作用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化学习题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看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进行化学习题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引导,多鼓励,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积极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习题课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进行《铜及其化合物》习题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习题:“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教师可以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整个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整个过程是否是一个电子转移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HNO3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即Cu失去的电子都被O2得到了,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即可求解.”

三、以基础性知识为主体,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习题课是一个巩固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教学活动.习题课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依据,习题课中所选取的习题一定要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对应,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习题课的作用.当前,一部分教师在选取高中化学习题课习题时过于基础,大部分化学习题都过于简单,另一部分教师在选取习题时盲目拔高,大部分的化学习题都过难,这两种习题选取方式都是错误的.教师在设计习题课习题时要以基础性知识为主体,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梯度化设计高中化学习题.例如在进行《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习题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习题:“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哪些试剂?”并对其进行延伸拓展“使Fe,Cu,Fe2+、Fe3+和Cu2+共处于同一容器内反应后铁有剩余,那容器内还应有什么”

四、及时归纳整理化学习题,做好总结分析工作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4

1.模型及建模的概念

模型是科学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同时模型也是一种帮助人们实现认知的工具,它可以以某种程度的类似去再现一个系统,并作为这个系统的代替物出现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模型这个代替物,获得原物的相关信息,所以人们称这种方法为建模。

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事实上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利用化学语言和方法去再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化学表述就是一个化学模型。模型是对真实系统的抽象和简化,可以根据研究的目标撇开真实系统中的一些非重点因素,人为地简化真实系统,突出研究对象。人们利用模型可以捋顺千头万绪的知识点,使其模式化、网络化。

2.建模思想的应用对高三化学复习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有序可循的,在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中,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形成框架,虽然知识点冗繁纷乱,但是终究有一个逻辑关系将他们梳理成为一张知识网络,学习者只要掌握好这个网络的框架,就可以对这门学科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知,方便掌握与灵活运用。高中化学学习中,知识点多而零散,题型灵活,变化多端。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化学好学,但是不好考,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系统性认知,难以完成知识点的融合以及灵活提取,面对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习题就会毫无头绪。所以引入建模思想的实质就是帮助学生认识零散知识点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脉络,提高复习效率。

二、建模思想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建模思想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很广泛,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可以统领原电池和电解的复习;以“总数=分数×每份数”的模型可以统领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复习;以“化学平衡”的模型可以统领可逆反应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的复习;等等。总之,通过化学建模,将零散、难记的知识点更加本质化,方便应用,便于提取。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运用知识灵活解题,解题过程也将更趋于规范化,这些益处将充分地体现在高考的过程当中。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实例,来探讨建模思想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1.应用建模思想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1)概念图

高三阶段的复习方法很多,多数复习方法都致力于将知识系统化,如概念图、网络图等,希望通过知识梳理,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事实上这些方法也是建模的一种形式,比如概念图,就是讲关于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和命题置于同一平面中,然后以连线的方式来说明不同级别概念之间的从属和联系。将一个大型的概念拆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而这些组成部分就是学生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以有机反应为例,其概念图可以表示如下。

一个概念被细分成为若干个概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有机反应的一种构建,用一个简单的结构,阐述了有机反应的实质,明确了这一知识内容中所有的知识重点,不复杂,不零散,非常适合复习过程中整理知识点。

(2)网络图

概念图着重于分解一个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图着重于梳理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与概念图的层级关系不同,网络图中的各个元素没有层级之间的联系,也不存在从属关系,而是表现出在一个化学表述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比如,有关氮及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可以表示为:

网络图表现出一个化学过程中各个元素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图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实质。

(3)对比图

对比就是讲相近、相似或者相关的概念,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寻找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便于区分,避免混淆。鉴于高三阶段是对高中所学化学知识的整合,所以很多概念出现的时间不同,不容易产生联系,相似的概念也不容易区别。所以,利用对比,将所有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进行整合,熟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比如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对比,使得相似概念能够得到区分,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独立的认知。这不仅是对各个知识点的巩固,也是对概念理解的升华。

2.建立模型使化学知识形式化、规律化

很多化学知识都很抽象、难记、难以利用。往往学生接触到的只是现象的表面,一旦深入到实质便是一片空白。形式表达模式是指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成一般规律,并用学生可以接受的化学语言表达出来。比如:CxH4气态烃在100℃以上完全燃烧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这是一个一般规律,可以直接应用到解题之中。

3.建立模型,使解答过程模式化、格式化

很多生学在解答化学问题时,因为没有清晰的思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总是想起什么写什么,导致卷面呈现出一种逻辑混乱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没有形成模式化、规范化的解题习惯。从应试角度来看,解题都是有模式可循的,而模式的基础源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能够掌握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模型以及解题的模式,不仅能明晰解题思路,自动屏蔽无效内容,还能降低试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乙二酸(HOOC—COOH),其主要物理常数如下:

已知:草酸钙不溶于水。

又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175℃H2O+CO2+CO,

为了验证草酸受热分解及其产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有人指出该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请你根据草酸晶体的某些物理常数和实验目的,指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此类问题就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去寻找解题的一般规律。此类问题属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类问题。判断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1)科学性。实验方案是否符合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方法的要求。(2)

安全性。一方面检验是否会对人身造成伤害,一方面检验是否会造成污染。(3)

可行性。化学药品、仪器、设备、方法和现有的条件是否满足试验要求。(4)

简约性。化学实验尽量要求步骤少、时间短、装置简单而且节约实验药品。

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判断就可以得出上述装置是否合理及其原因。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只是从图片入手,对问题的分析不一定全面。所以说用建模的思想去构建不同类型习题的解答思路,答题就会更加严谨、全面,不会漏答、错答。

4.灌输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三阶段,已经没有新的知识点输入,所以高三化学复习仍旧需要学生自主吸收,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建模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内在规律的揭示引导学生自主建模,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复习习惯。比如针对原电池原理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体验、类比、总结等方式建立适合自己的复习模型。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一个知识点的模型建立中融入另一个知识点,拓宽复习的思路,形成一种宏观与微观、独立与联系相结合的复习风格,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不同剖析。当然这种创造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做出不同等级的模型。

5.精选习题训练,促进学生运用模型,完善模型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5

    在理综考试中,化学科的题量和内容是有限的,所以2009高考试题仍然是以学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为主,以往的一些热点的主干知识应高度重视。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离子共存与鉴别;化学平衡;电化学;盐类水解;常见元素化合物、有机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有机信息推断题等。

    对于大纲中“理解”“综合应用”层次要求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反复训练,熟练掌握。

    构建知识网络,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于基本的知识都已理解掌握,但由于化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散,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应先形成知识主线,再构建网络。如: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

    六种非金属知识主线: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五种金属知识主线: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再构建知识网络。如“氮网”“硫网”“铁网”等。

    有机网络,以烯烃为中心的网络体系,两条主线:苯 炔烃 烯烃 烷烃;醇 醛 羧酸 酯;中心辐射点为烯烃:烯烃辐射一大片;烃与含氧衍生物的桥梁:卤代烃。这样在无机推断和有机合成及推断题中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回归课本,重视考纲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要以“课本”为纲,回归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增长点,综合点。要学会读书,要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去读。读书要与高考紧密结合起来,不是简单地看看而已。有些高考试题就来自于课本上的原题或改编;对于大纲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历年的高考试题??是相当重视。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个实验,有时是按某些课本实验的基本要求考,或依据课本实验发展、衍生出来的内容来命题,如:“2005年北京卷28题(18分)改编自课本‘铁与水反应’的实验,”“2008年重庆卷8题,四个实验全部来自课本”。由此可见,重视课本是相当重要的。

    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联系紧密,大纲上强调“试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这在历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如:2008年广东卷23题;2008年山东卷29题;2008年宁夏卷26题等。而在2009年高考备考中,要关注“神七”“三鹿********”“人禽流感病例”“诺贝尔化学奖”“ 美俄卫星相撞事件”等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

    注重反思,努力做到题不错二

    对于曾经做错的题,要再次重温,认真反思,总结出一些东西,沉淀出一些精华。反思主要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失误原因、语言规范、思维的优化等方面进行。

    关注并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例题,以及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是专家们根据大纲认真整理总结的历年典型高考真题,无论是题型、命题角度、能力考查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高考命题人也会以此作为下一年命题的参考,不会原题照搬,只会有一些改编,但也应引起重视。对有代表性的试题,要反复研究,落实到位。对解题技巧要重点研究,灵活掌握解题技巧可节省很多宝贵时间。

    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环节;习题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07-01

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复杂化学式,并且在参与计算时也有很多应用技巧,每学完一章内容必须针对教材设置一定习题复习环节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化学这门课程的复习环节就是学生做题,然后从习题中查找自己对知识点理解的漏洞并再次加强学习,而这也是化学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因此老师在讲解习题时一定要讲究技巧,题型要足够典型,这样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教师开展习题拓展环节的有效途径

新教学制度虽然要求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但是老师也要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在化学复习环节一定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才能将教学顺利进行。

1、熟悉教材并将教学目标明确化

我国目前还属于应试教育,尤其是高中课程,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因此老师在复习环节应该充分熟悉高考考试大纲,熟悉教材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把握住考试重点让学生做习题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复习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时,更要针对大纲对其进行总结。例如在学习Na2CO3(纯碱、天然碱、口碱及苏打)、NaHCO3(小苏打)及Na2S2O3(大苏打)时,这些在平常学习时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这样的并且考试大纲所要求的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典型分析,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但又不能全部照搬课本,灵活教学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认真观察以做到了解学生具体情况

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复习环节进行习题拓展时不能完全依赖于讲解习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某一习题的时候,在上面提问什么问题学生都不回答,只是盯着老师看也不点头回应,这时候老师就要停止讲解了,学生一定是听不懂时才会有如此反应。所以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习题讲解。充分了解学生对每一章节知识掌握的水平以及对知识点的发散思维能力,针对每道典型习题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达到复习的最终目的,即温故而知新。例如在对钠元素复习的时候不能就题论题,要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将所有关于钠的内容都要串联起来,让学生回答苏打、小苏打及大苏打的化学式以及三者的常用题型。

3、研究习题并选择典型实例进行讲解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各类题目中都包含各自的思想及化学解题技巧,老师熟练掌握习题类型对授课效率及学生成绩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复习时,老师一定要对知识结构熟练掌握,针对相关知识要能立刻梳理出有关题型及考试常见类型题目。大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老师每讲解一道典型例题时对考试中常见的题目要进行串联,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题型,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进行复习前要根据所在省份对历年高考化学中常见题型、考点趋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选取一些习题结合课本进行再加工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见多识广”。此外老师还要借鉴其它省份高考试题,在课堂上讲解并进行知识拓展,切实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二、习题拓展在化学复习环节的实际应用

化学复习环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习题拓展,实践也表明这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很久之前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还可以通过知识点拓展进行创新,从而将化学课本的知识网络进行梳理清晰。

首先,老师在引领学生复习时应该针对典型例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变换,以解决试题为目的将教材知识结构化。比如:高中化学考试大纲通常会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的化学物质,考试的时候出一些物质鉴别的试题,那么老师就要向学生讲明白考试常见化学离子鉴别方式。而且考试时还会有一些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自行设计、或者是对题目中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找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并进行改进。这就要求老师对常见气体及化学离子在有干扰时进行鉴别的知识进行串联(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很多气体或者固体物质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例如有试题是这样的:不知道某瓶物质中是否含有二价铁离子(Fe2+),但是确定含有三价铁离子(Fe3+),一般常用检验Fe2+的方法都是向物质中滴如硫氰化钾(KSCN)或者是氢氧化钠(NaOH),但是题目中常常会给出药品限制,使得不能用常见方法达到检测Fe2+的目,只能根据Fe2+的还原性与酸性环境中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相结合进行鉴别。

其次,老师应该结合习题进行归类分析,从习题实质将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由于是在复习环节,老师一定要将具有相似性质的物质进行对比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例如硝酸(HNO3)与浓硫酸(H2SO4)在通用性质上非常类似,复习课堂上老师可以将二者具有代表性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物质类别鉴定知识的了解。比如在对某常见选择题中,对浓硫酸和浓硝酸性质阐述选出错误项时提到二者都是常用干燥剂,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老师要根据题目进行知识拓展,讲解出虽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硝酸易挥发的性质。以此来将各类知识进行系统并结构化,提高高中化学复习效率。

化学是一门与各类物质打交道的学科,也是以实验为学习的前提,更是对各类习题的选作与讲解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将习题拓展在复习环节合理利用,做到对旧知识的回顾及对新知识的探索,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创新思维,并最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广爱.高中化学复习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2,23:42.